科技申报材料范例

科技申报材料

科技申报材料范文1

【关键词】科创板;内部控制;信息披露

一、引言

2018年11月在首届中国国际进口博览会开幕式上宣布将在上海证券交易所设立科创板并试点注册制。设立科创板并试行注册制是资本市场的一项重要的增量改革,是我国优化实体经济融资渠道、提升资本市场融资效率和推动科技创新型企业发展的重要举措。科创板是新设立的独立板块,试点“注册制”,实行先由证券交易所审核、之后在中国证监会注册的发行审核模式,全程实行电子化申报,发行审核过程透明、高效,交易所采取多轮问询与反馈回复,期望“问出一个真公司”。截至2019年9月初,上海证券交易所已受理39家证券公司保荐的152家科创板申报企业,完成33家科创板企业注册。上述152家申报企业行业属性涵盖专用设备制造业,计算机、通信和其他电子设备制造业,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业,医药制造业等20类国民经济行业,具有鲜明的科技性、创新性属性,呈现出“资本服务科技创新”的新气象。

二、科创板企业偏好少数头部券商,申报风险呈现积聚态势

科创板属于上海证券交易所新设独立证券交易板块。Wind数据显示,国内39家保荐机构累计推荐申报152家科创板企业;推荐5个以上科创板项目的证券公司有11家,该11家证券公司累计保荐科创板项目101家,约占全部申报项目的66.45%。可见,科创板企业在选聘科创板保荐机构时偏好少数头部券商,申报企业风险向头部券商积聚,一旦发生欺诈发行或重大违法强制退市,保荐机构将面临赔付投资者的潜在风险和巨大损失。近期,多家科创板申报企业涉嫌财务造假的消息进入公众视野,引发社会高度关注。某科创板申报企业公司招股说明书披露数据与大客户披露数据相差甚远,被媒体质疑存在财务造假。某医疗器械科创企业被国家药监局查出9项缺陷且毛利率显著高于同行,被舆论质疑财务造假。某高科技科创企业的技术人员薪酬甚至低于当地平均工资,被市场认为存在很大的财务造假嫌疑。针对招股说明书暴露的诸多信息披露问题,上海证券交易所明确表示发行人和中介机构在发行上市环节对落实以信息披露为中心的监管要求“理解深度不够、重视程度不够、执行力度不够”。2019年7月,两家头部券商擅自改动发行人注册申请文件被监管部门采取行政监管措施,由此暴露出证券公司内部控制制度仍存在诸多薄弱环节。2019年9月前后科创板申报企业国科环宇被终止审查、恒安嘉新被证监会不予注册,两个科创板申报项目接连被否表明上交所与证监会对科创板企业严格审核把关,同时反映出保荐机构内部控制未能有效防范和处置申报企业存在的问题。2018年底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明确指出,资本市场在金融运行中牵一发而动全身,要深化资本市场改革,提高上市公司质量,打造一个规范、透明、开放、有活力、有韧性的资本市场。中国证监会主席易会满在2019年中国上市公司协会年会上表示,必须坚持从源头上提升上市公司质量,杜绝“病从口入”。面对科创板金融风险向头部券商积聚,申报企业财务造假现象抬头,证券公司科创板项目风险防控能力预期将承受严峻考验。证券公司是联结科创板企业和证券交易所的“桥梁”和“纽带”,深入贯彻中央经济工作会议精神,充分落实监管部门从源头上提高上市公司质量的要求以及顺利实施注册制改革的关键在于证券公司充分履行实质性审核的“把关”职责。在注册制环境下,证券公司有效防控内部控制风险的核心在于练好内功,强化内部控制体系建设,及时完善和持续优化内部控制制度和业务流程,充分解决内部控制的潜在问题和缺陷,有效化解金融风险积聚。

三、科创板业务内部控制现状及其潜在问题

当前,我国资本市场证券发行体制由行政主导的“核准制”逐步过渡为由市场主导、以信息披露为核心的“注册制”,证券发行体制的深刻变革要求证券公司对发行定价、信息披露、内部控制、防范利益冲突等内部管理和风险防控要求更高,保荐机构承受巨大的欺诈发行风险、承销风险和潜在赔偿责任。为完善证券公司自我约束机制,中国证监会于2018年3月《证券公司投资银行类业务内部控制指引》,指导证券公司提高投资银行类业务内部控制水平,有效防控投资银行项目质量风险。该指引要求证券公司从事投资银行业务必须建立内部控制“三道防线”:以项目组、业务部门为内部控制的第一道防线,以内部控制部门或团队为内部控制的第二道防线,以内核、合规、风险管理等公司内控部门或机构为内部控制的第三道防线,实行“三道防线”层层复核、层层监督。证券公司保荐业务内部控制体系涵盖自项目申报至企业上市前阶段、申报后至发行阶段以及后续管理阶段。由于上海证券交易所公开披露信息有限,本文主要研讨科创板企业自项目申报至发行上市前这一核心阶段的内部控制。证券公司科创板业务申报发行上市前内部控制流程如图1所示。通过查阅前述152家申报企业在上海证券交易所公开披露的《上市保荐书》,笔者发现证券公司科创板业务内部控制体系主要存在以下问题:

(一)内部审核部门之间责任范围与边界不清晰,缺乏明确追责标准

根据证监会内控指引要求,第二道防线对业务风险实施过程管理和控制,主要围绕申报项目不存在重大法律和财务问题开展工作,及时防止、发现和纠正项目执行过程中的问题;第三道防线通过介入主要业务环节、控制关键风险节点,实现公司层面对投资银行类业务风险的整体管控。在实务工作中,第二道防线和第三道防线因同属证券公司中后台部门,远离业务一线,内部审核与质量控制人员的责任范围往往不明确,责任边界不清晰,实际工作流程既有管控空白也有交叉重复,缺乏充分、适当的追责标准。实际上,与质量控制相关人员的检查手段往往有限,主要依赖于现场考察生产经营场所、询问相关人员、审查书面材料、开展分析性复核等。考虑到检查手段相似、减轻业务人员压力、减少检查频次、节省检查资源等因素,证券公司往往在内核前开展多部门联合现场检查,这种做法极易引发部门责任混同、内部推诿卸责,不利于证券公司明确各部门检查职责,提升检查效能;同时,追责标准的缺失和责任认定困难,不利于在风险事故发生后进行事后追责。

(二)内部控制信息披露不充分,内部审核尚未实现全程跟踪管理

在立项审批环节,多数证券公司未在项目承接阶段开展风险评估工作,在《发行保荐书》中未充分披露项目立项决策机制、项目的风险水平与质量初评情况以及项目可行性论证结果,投资者对项目是否存在“闯关申报”“带病上会”无法形成明确的市场预期。现场内部控制时间往往较短,难以保障“全程跟踪管理”。某A证券公司《发行保荐书》指出,项目负责人于3月8日向质控部提出底稿验收申请,质控部门自3月12日至3月15日对项目实施现场核查并于3月15日出具质量控制报告,3月22日即召开内核会议审议和表决。某B证券公司现场质控、查验底稿以及书面审查材料累计仅有两天时间。质控部门现场检查时间过短,《发行保荐书》未披露检查发现的重要问题、项目风险水平、工作底稿验收结果以及项目小组的整改结果,过短的检查时间难以有效防控项目风险并充分解决潜在问题,内部控制环节存在“走过场”嫌疑,项目是否“闯关上会”“带病申报”,值得继续深究,也有待资本市场进一步检验。某C证券公司仅披露内核程序,未披露第一道防线、第二道防线相关的项目内部控制程序、问核程序,未披露内核会后内核意见的落实情况和潜在问题是否充分解决,市场无法获取充分的信息判断证券公司对申报材料的内部控制情况,难以对申报项目的内部控制过程形成合理的“质量”预期。

(三)内核部门未能充分发现潜在问题,出口管理质量管控薄弱

近期,上交所在保荐机构核?时发现证券公司内核部门没有发现主要问题,或者是未全面反映内核发现的主要问题和关键风险。根据上交所公开披露的《发行保荐书》,某D证券公司发行保荐书中未有问核程序,未说明问核结论,未披露内核表决的具体情况、内核会后问题整改结论。某E证券公司内核程序仅披露内核机构职责和表决结果,缺少内核工作流程描述,无法充分反映内核工作的时间资源、人员配置、问题发现、风险处置和整改情况。某F证券公司未披露内核委员的具体审核意见,项目组未说明具体的风险应对措施以及问题解决办法。总体来看,内核部门充分发现潜在问题的效能不高,信息披露不充分,出口管理内部控制薄弱,未能充分发挥“出口管理和终端风险控制”功能和“把关”作用。

(四)亟待强化内核会后事项管理,会议意见未全面落实与有效反馈

“保荐制”下,保荐机构“过会”导向严重,内核审核易流于形式。“注册制”以信息披露审核为中心,申报项目需经内核会议审议、形成内核会议意见并反馈申报企业,答复、修改并完善申报材料,保证内核意见均已落实完善后方可启动文件对外报送。实务中,内核部门迫于审核时间压力、“专家型”人才稀缺以及申报材料有效期限制等因素往往疏于内核会后事项管理,申报材料内核会议意见无法全面落实并有效反馈内核委员,在重大问题和风险未能充分解决的情况下即对外报出。上海证券交易所在科创板第二期培训会上指出,在审核科创板申报材料中发现保荐机构申报存在大量材料完备性、文件格式问题,招股说明书存在科创板定位论证不充分、信息披露不真实、行业定位判断偏差、未明确揭示风险因素等十类重要问题,保荐机构内部控制问题较为突出。

四、内部控制体系改进方向和具体措施

(一)明确界定内部审核机构之间的责任范围、责任边界和追责标准

内部控制部门及人员保持独立性是内部审核公正有效的重要前提。科创板吸纳大量高科技创新企业,发行审核专业性强,必须实行三道防线合理分工与密切协作并按照信息披露规则开展内部审核。保荐机构在项目早期明确内部审核机构的职责,开展内部利益冲突自查,能够提升内部审核的独立性和有效性,主动防控潜在的项目质量风险、声誉及道德风险,履行中介机构专业责任。明确审核责任范围和责任边界是提升保荐项目质量、增强科创板市场信心的重要前提,同时也能充分保证内部控制人员有效贯彻风险导向审核理念,开展系统的风险识别、评估与应对工作,履行必要的实质性程序,获取充分适当的审核证据,得出合理合法、有说明力的结论。厘清三道防线责任边界和追责标准,保证内部审核部门归位尽责,是提升证券公司科创板内部控制水平的关键环节和有力保障。

(二)严格履行审慎核查和内部控制职责,实现全程跟踪管理与可追溯

当前,我国资本市场仍然潜伏着系统性风险,大力开展“简政放权”“放管结合”,提升市场主导地位,推行注册制必将增加保荐机构和证券交易所的实质性审核责任。严格履行审慎核查职责,确保全程跟踪管理与可追溯,是保荐机构消除和减少审核风险、维护资本市场融资功能的必由之路。资本市场法治化建设、欺诈发行的民事诉讼制度改革倒逼证券公司强化“全流程”“标准化”的内部控制管理,“可追溯”的内部审核机制可以在司法诉讼发生时保障有力举证,有效维护资本市场法治秩序。具体来看,在立项环节,应当要求项目组编制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实施风险自评估程序,在项目承接阶段识别并评估项目整体风险。为及时发现、制止和纠正项目执行过程中的问题,质控人员应当提前介入现场尽职调查,开展质控预审核工作。在立项申请提交后,质控部门指定专人预审核项目材料,出具预审意见,项目小组完成答复并反馈之后再启动立项审核。在中介机构进场后,业务人员应当提前通报内核部门,推动质量控制部门在项目早期介入并持续跟踪,充分揭示项目风险,为后续问题整改、重大事项落实和及时申报赢得时间。在项目执行阶段,辅导期内项目小组需向质量控制部门汇报辅导进展情况。质控部门应当优化质控人员素质结构,建立“专家库”,实现专职人员与外聘专家相结合;指定专职人员持续跟踪项目,前往现场了解项目所属阶段、发行人生产经营状况、尽调过程中的重点问题,检查项目组工作底稿,访谈企业高管,开展现场内部控制,适时风险提示。质量控制部门在辅导阶段、材料申报阶段对项目组的尽职调查工作实施不少于2次的现场检查,保证至少有1名质量控制人员实际参与现场检查工作。项目组在重点核查工作实施之前,应就具体核查计划与质控小组进行讨论并获得质控小组的确认。后续实际核查过程中如有重大事项导致核查计划需要作出重大调整的应当及时与质控小组进行沟通;如有需重点讨论事项,则应由项目组与质控小组、内核工作小组召开专题会议讨论并予以有效解决或获取充分解释。质量控制部门有必要吸收经验丰富的专业人士严格履行审慎核查职责,全程跟踪管理项目质量,建立现场检查工作底稿制度,记录和证明现场检查报告的形成过程和出具依据,保障现场检查过程“可追溯”,充分发挥信息披露真实性的“看门人”角色,在提高市场效率的同时保障项目高质量,有效控制不符合科创板质量要求的公司进入资本市场。

(三)充分披露内部控制过程和关键环节信息,引导和增强市场质量预期

信息披露是整个发行审核制度的核心和关键。注册制要求保荐机构实质性审核并保证信息披露高质量。从全球资本市场经验看,国外信息披露机制强调投资者导向,突出信息审核流程的公开性,决策关键信息的简明性和可读性,旨在提升信息披露的市场适应性。科创板的内部控制应当从项目源头抓起,坚持以投资者需求为导向,有针对性地披露质量信息,充分揭示风险、提高信息含量,突出“一致性”“齐备性”的内部控制信息,满足投资者高质量信息披露的需求。保荐机构结合自身内部控制特点在《发行保荐书》中充分披露内部控制过程信息,充分说明所有核查事项的判断标准、重要性水平确定依据以及与财务会计信息相关的重大事项,有效增强市场对科创板企业审核过程的认知,增进市场对内部控制结论有效性形成稳定预期,弱化投资者非理性行为对资本市场的冲击。在项目质量控制验收、现场核查和问核时,质量控制部、内核部门应当合理安排时间,保证质量控制团队具备充足时间和专业人员实地考察申报企业,开展现场核查,防止因申报时间紧迫“倒逼”质控人员草草了结内部核查程序。内核部门应当确保问核程序覆盖全部重大问题和重要事项,督促项目小组认真落实问核程序和责任,全面核查业务执行情况和重大事项核查工作,形成书面或电子文件记录,充分保障项目的申报质量。在内核会议召开前,开展非现场审查是内核部门的有效审核手段,内核部门需要核对申报材料的完备性、完整性并要求项目组补正或更新材料。项目组应当根据内核会议的意见对申报材料进行最后修改和补正,及时将相关回复、文件修改再提交内核小组,待内核意见均已落实,经内核委员确认后再对外报送。上述流程安排既能节约内部控制资源,提高内核工作效率,又可以有效把控项目出口质量。

(四)加强内核会议后重大事项管理,全面落实并有效反馈内核会意见

内核部门应当加强全面落实并反馈内核委员意见,对重大问题和风险事项必须予以充分解决,否则不得对外报送申报文件。内核会议表决一般分为通过(含有条件通过)、暂缓表决和否决等。对有条件通过的项目,必须在条件成就后方可出具正式的内核通过意见。对暂缓表决的项目,须待暂缓事项原因消除或问题得以充分解决后方可申请再次审核,内核部门重新召开内核会审议并表决。对前次内核被否决的项目,再次提请内核前需要提交专项报告,充分比较和说明项目前后差异情况,答复前次内核反馈意见。科学、有效管理会后事项,有效推动证券公司提高项目质量、降低市场决策成本,有效防控欺诈风险,适应证券交易所的“刨根问底”式监管要求。科创板项目内部控制能力是保荐机构核心竞争力的重要组成部分。内核部门应当持续加强内核会后重大事项管理,比如内核会后企业经营业绩或财务状况发生重大变化、其他重大事项影响项目申报条件、内核会后2个月尚未完成材料报送工作等。针对重大会后事项,内核部门应当考虑内核会议重新表决或重新履行内部审核程序,严把质量关,严格出口管理和终端风险控制,严防项目“闯关上会”“带病申报”。

五、结语

科技申报材料范文2

1.1重申报,轻管理

1.1.1重立项材料编写,轻调查研究

这有3方面原因,一是由于项目指南下发后距材料申报时间短;二是项目申报者对项目实施工作不重视;三是上级在审批项目的时候,只注重项目材料,不开展评审。因此,多数单位把项目管理重心放在立项阶段,单位领导非常重视,安排专门人员进行编写立项报告,在材料编印上舍得花钱,请文人、找专家对材料反复修改,项目申报材料达到高质量编写、高质量印刷,但是对项目缺乏前期调研和可行性论证,编写的立项报告与实际实施脱节,导致项目较难按照申报材料中计划的实施。

1.1.2项目实施落实缩水走样

项目计划批准下达后领导重视的是给了多少项目资金,对实施工作抓而不力,落而不实,有应付现象,项目没有按照进度开展;在项目实施中舍不得花钱、资金使用不合理或者未完成项目申报书提出的指标现象比较普遍,甚至有项目计划下达后根本不看项目申报书,凭自己意愿实施项目。

1.1.3项目监管缺乏具体措施

在实施过程中,省市业务单位很少开展现场检查,主管部门过问的不多,检查验收多以听汇报、看资料为主,特别是新品种示范展示项目,到检查验收阶段时农作物已经收获,导致无现场可看。监管力度不够,约束力不强,相应的规章制度、管理方式等还有许多不足,表现为对项目检查考核没有具体办法和硬性指标,考核缺乏强有力的制裁措施。

1.2基层种子管理单位人员和技术力量难保证项目实施

1.2.1人员编制少

据2011年宝鸡市种子管理站调查,全市12个县区,种子管理单位人员编制在10人以下的就有8个县区,编制在4人的有2个县区,就这不足10人的种子管理单位,需要承担种子管理和农业综合执法2个单位的职能,日常工作应接不暇,哪有人力去很好地完成项目。

1.2.2专业技术力量薄弱

按照事业单位专业技术人员岗位设置规定,编制4~10人的单位,中级职称只有1~2名,就笔者所在的麟游县种子管理站在农作物新品种试验示范和推广方面还没有设置中级岗位,没有中级职称,也就没有开展试验示范技术水平的人员。

2加强管理的措施

2.1完善项目管理方式

2.1.1严格立项评审

建立项目逐级申报评审制度,一般项目做到县、市评审,重大项目做到县、市、省3级评审制度。依据项目资料内容,开展逐级实际调查核查、答辩,重点对立项背景、项目的可行性和必要性以及项目承担单位技术力量进行核查,由专家组提出是否有必要、能力和条件实施项目的审查意见。

2.1.2实行项目责任制管理

建立项目逐级领导责任制,项目实施单位所在地政府主管领导和农业局长为项目实施的第一责任人,项目实施单位行政负责人为项目直接责任人,由项目资金下达单位与项目承担单位地方政府主管领导签定责任书,地方政府主管领导与项目实施单位行政负责人签定责任书,明确项目实施过程中的义务和责任,制定定量考核目标,对无法量化的内容制定评判标准,明确奖惩机制。

2.2强化项目指导检查力度

2.2.1实行项目田间检查和综合检查相结合

现代农作物种业项目凡是涉及到作物种植的项目实行分段指导检查和综合检查相结合的方式,重点加强田间实际检查,在作物综合性状表现显著期,组织相关人员深入田间开展现场检查,作物收获后重点对项目总结、资料完善和财务支出情况开展检查,在检查的基础上做出项目实施情况报告,并对项目实施单位工作开展情况进行评比,反馈给当地政府和农业局。

2.2.2改变项目检查验收方式方法

根据项目的特点,制定实施过程中几个考核点,把只关注结果的管理方式转变成重视过程管理和结果检查相结合,明确将项目日常进展情况定期汇报纳入考核内容,完善中期评估体系,通过邀请业务专家现场考察,验证实施效果和实施进度。

2.3开展项目管理培训

项目管理的好坏不仅取决于管理部门,还取决于项目实施单位以及实施单位的主管部门,实施单位和主管部门的监管对项目的顺利进展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同时,项目实施技术人员素质对项目实施也有一定的关系。因此,提高项目管理人员和技术人员的素质显得极为紧迫。针对实际情况,开展农业项目管理人员和技术人员的培训工作,指导相关人员如何申报项目,实施过程中各方配合做好资金管理、进度管理、项目数据汇总以及资料收集整理等各项工作。

2.4建立项目后评估制度

项目后评估工作是针对已完成后一段时间内,对项目在技术水平、综合效益、项目管理、成果持续性等方面进行综合评价,通过制定评估体系及评估标准,定量评价项目成果的后续情况。考察了科技成果的延伸和带动作用,推进了新品种等应用技术项目质量、决策及管理水平,为科技决策和计划制订提供了依据。

2.5对项目资金实行分类管理办法

现代农作物种业项目主要有2类,一类是基础设施建设,另一类是作物种植业。对基础设施类项目继续采用计划与项目资金同时下达,作物种植业类项目可以采用后补助管理办法,年初下达项目批准计划,经过阶段检查和综合检查结果,依据上级检查作出的项目实施情况报告,下达项目资金计划并拨款,做到做多少事给多少钱,对于未完成项目计划的单位不拨款,把项目资金给工作做的好的单位。

2.6调整项目资金支持扶持力度

科技申报材料范文3

一、直接认定的范围

在本县企业、重点是生产制造型企业范围内具有绝技绝活、业绩突出、贡献较大的,予以高级工(三级)的直接认定,并从中选拔一批突出人员推荐参加全市的技师(二级)职业资格的直接认定。其中准入类职业(工种)须具有相关行业部门核发的特种作业上岗操作证书。实施直接认定的职业(工种)为国家职业资格证书范畴,不包括全国、全省统一鉴定职业(工种)。(详见附件1)

二、直接认定主要内容

(一)思想品德:重点考评职业道德、劳动态度等;

(二)工作能力:以职业能力为导向,考核实际操作能力、解决关键生产技术难题的能力、创新能力、传授技艺能力等;

(三)培训提高:参加相关业务或技能培训情况,学习应用新技术、新设备、新材料、新工艺情况;

(四)工作业绩:为单位创造效益和突出贡献情况,获得各项先进荣誉称号和参加竞赛获奖情况。

三、申请条件

(一)申请直接认定为高级(三级)职业资格的,应符合以下条件之一:

1.与本职业相关的工作业绩突出、贡献较大或有解决本职业高难度技术操作和工艺难题的,由企业推荐达到高级工(三级)水平的技能劳动者;

2.具有相关专业初级专业技术及以上的技能劳动者;

3.与本职业(工种)相关的参加县级一类及以上技能大赛成绩合格者;

(二)申报推荐直接认定为技师(二级)职业资格的,应符合以下条件之一:

1.能解决本职业高难度技术操作和工艺难题,在技术改造、工艺革新、技术攻关等方面有较大突破或较大成果(年创造直接经济效益在50万元以上,须由单位提供有效证明)的主要参与者。

2.与申报职业(工种)相关项目获省以上科技成果(发明创造)四等奖以上、县以上三等奖两项以上,或获国家专利两项以上的主要完成者。

3.在本职业(工种)岗位上工作成绩突出,县级及以上劳动模范称号获得者;

4.在部队服役期间因有与本职业相关的技术创新、发明创造而荣立三等功者;

5.具有相关专业中级专业技术职称者;

6.世界技能大赛全国选拔赛入选国家集训队队员;

7.被认定为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的技能型人才。

四、认定程序

(一)本人申请。申请人填写《企业高技能人才直接认定申请表》向所在企业申请。

(二)单位推荐。企业经初审后形成推荐意见,并按要求在单位内部公示5日。

(三)材料报送。申请人将《企业高技能人才直接认定申请表》、《企业高技能人才直接认定工作业绩公示表》(附件3)以及个人身份证、获奖证明、工作业绩证明等复印件装订成册(一式一份),由企业将申报人的合订本、《企业高技能人才直接认定人员工作业绩汇总表》汇总盖章后统一上报所属乡镇(街道)人力社保所,同时报送电子稿。各乡镇(街道)人力社保所负责初审并汇总申报材料(按职业工种进行分类整理),并将申报材料和业绩汇总表电子稿统一报送县职业技能鉴定中心。

(四)资格确认。由县职业技能鉴定中心组织专家组到各乡镇(街道)开展直接认定评审,评审实行票决制,同意票率在三分之二以上的为通过。

(五)社会公示。对专家评审通过人员通过安吉人社等媒体进行不少于5天的社会公示。

科技申报材料范文4

【关键词】强制检定;管理系统;开发

强制检定指的是由政府计量行政部门所属的法定计量检定机构或授权的计量检定机构,对社会公用计量标准、部门和企事业单位使用的最高计量标准,用于贸易结算、安全防护、医疗卫生及环境监测四个方面列入国家强检目录的工作计量器具,实行定点定期的一种检定。2017年4月1日起,原国家质检总局发文停征强制检定费用,即强制检定费用不再向企业用户征收,而是改为政府财政补贴,这是惠及企业,为企业减轻负担的一项有力举措。通过与多个地区的计量行政管理部门和法定计量检定机构进行沟通,笔者了解到,现阶段大部分地区的强制检定申报审批工作都是采用递交纸质文件或发送电子邮件的方式进行,审批部门对材料进行人工审核。人工审核的缺点显而易见,例如,效率低、易出错,人力成本高,保存纸材料占用空间,后续查找、统计十分困难等。因此,开发一套适用于强制检定申报审批的系统成了摆在计量行政管理部门和法定计量检定机构面前的一项重要工作。基于上述情况,我院开发了一套系统,实现了强制检定申报审批工作信息化和网络化。

1系统的实现

本系统采用的是Client/Server(客户机/服务器)架构设计,工作结构分为三层,系统的工作原理如图1所示。系统实际运行时,使用人员只需要在用户界面操作即可。通过统一的接口,由界面层向数据处理层发送一系列的请求。数据处理层在接收到请求后,依据既定的逻辑规则对请求进行分析和处理,然后发送至数据库。存储层将数据返回到数据处理层,最后数据处理层将数据反馈给用户界面。采用上述三层结构的优点主要有三方面:第一,安全可靠。此结构不对数据库进行任何操作,因此数据库的安全性大大提升。第二,方便维护。在此结构下界面层可以忽略数据库的结构,在实际维护时只需维护界面层与数据处理层之间的接口即可。第三,易于上手。此结构架构简单,对开发人员的要求较低,不需要其掌握复杂的开发工具,同时又能满足系统的需求。本系统基于windows7操作系统进行开发,使用Power-Builder12.5作为开发工具,详细情况见表1。

2系统的功能及模块

在系统开发筹备阶段,我们进行了充分的调研,既与计量行政管理部门加强联系,又与多家其他省级法定计量检定机构进行交流,同时与大量的企业用户进行沟通,明确具体需求,最后确定建立以下6个子系统,具体如图2所示。

2.1客户信息管理子系统

客户信息管理子系统的主要用途是记录客户的相关信息,包括但不限于系统内ID号、单位名称、单位地址、联系人姓名、联系人电话、所属省份、所在城市、详细地址、单位性质(事业单位、国企、私企、外企等)、单位规模(大型、中型、小型、微型等)、所属行业(钢铁、煤炭、石油石化、电子、汽车、通信、冶金、食品、医药、纺织、工程建筑、服装等)、客户首次在本机构检测的年份等信息,其功能包括增加新客户信息,修改、删除、查询已有客户信息,将两家或多家客户信息合并等。

2.2客户仪器管理子系统

客户仪器管理子系统的主要用途是记录客户上报待审批的强制检定仪器的相关信息,包括但不限于系统ID号、仪器名称、规格型号、仪器序列号、内部管理编号、生产厂家、技术指标(精度等级、AC、MPE等)、所属一级目录、所属二级目录、强检方式(首次检定、周期检定)、强检范围、仪器状态(在用、停用、报废等)、强检年份、强检审批通过日期等信息。本子系统的功能包括新增仪器信息,修改、删除、查询已录入的仪器信息等。在使用本子系统,操作者可以将企业用户申报的仪器信息录入到系统里,系统ID号是系统自动分配的。强检审批通过日期在仪器获批后由系统自动生成,仪器名称、规格型号、仪器系列号、内部管理编号、生产厂家、技术指标等信息则需要手动录入。所属一级目录、所属二级目录、强检方式、强检范围(安全防护、贸易结算、医疗卫生、环境监测、计量标准的主标准器)等信息,因为其内容是根据国家颁布的《实施强制管理的计量器具目录》而定,所以文字内容是固定的,采用下拉条的方式。为了便于操作,对上一年度已经录入过的仪器信息,在系统里均默认仪器状态为在用,下一年度办理时可以直接带入。

2.3客户申报材料管理子系统

本子系统的用途是上传企业申报强制检定仪器的佐证材料。其功能包括新增材料,修改、查询、删除、导出已经上传的材料,对已经上传的材料进行有效与否标记等。根据我国市场监管总局颁布的《实施强制管理的计量器具目录》,按照强检范围将纳入强制管理的计量器具分为四个用途,分别是安全防护、贸易结算、医疗卫生、环境监测,除此之外,计量标准的主标准器也纳入强制检定的管理范畴。企业用户在为所用仪器申报强制检定时,除了填报仪器信息外,还需要同时提供能够证明该仪器强检范围的材料,即该仪器是用于安全防护、贸易结算、医疗卫生、环境监测这四大用途中的一类,还是属于计量标准的主标准器。例如,计量标准的主标准器应提供在有效期内的计量标准考核证书,且计量标准考核证书上的仪器名称、规格型号、序列号等信息应与申报仪器完全一致。

2.4查询统计管理子系统

本子系统的主要用途是对强制检定相关工作进行查询和统计,其功能主要包括按指定条件查询强制检定相关信息,按指定条件统计强制检定相关信息。为了方便查询及统计,我们在查询功能和统计功能里均设置了多项条件,包括单位名称、仪器名称、规格型号、仪器号、内部管理编号、生产厂家、技术指标(精度等级、AC、MPE等)、所属一级目录、所属二级目录、强检方式(首次检定、周期检定)、强检范围、仪器状态(在用、停用、报废等)、强检年份、强检审批通过日期等,使用者可以根据实际需求任意设置一项或多项条件,然后进行查询和统计。同时查询时支持模糊匹配,更进一步提升了系统的实用性和方便性。

2.5强制检定审批管理子系统

本子系统的用途是制作、审批、生成强制检定申请表。其功能包括选择需要申报的仪器,制作强制检定申请表,审批(通过/驳回)强制检定申请表,生成强制检定申请表等。在客户仪器管理子系统里添加过仪器信息及在客户申报材料管理子系统里上传过证明材料后,使用者进入本子系统,选择一个单位后,即可看见所有录入在此单位名下的拟定申报强制检定审批的全部仪器。使用者可以根据需要,勾选本次需要申报的强制检定计量器具,制作强制检定申请表,提交后由具备审批权限的管理人员进行审批,审批通过后,可以在系统里生成带电子印章的强制检定申请表。如审批被驳回,使用者可以根据审批人的修改建议,回到客户仪器管理子系统或客户申报材料管理子系统进行修改,重新提交即可。

2.6系统设置维护管理子系统

本子系统的主要用途是为系统管理者和系统使用人员提供适合的权限,其功能主要包括系统参数设置、人员权限管理、特殊处理等。本系统的所有使用人员均具备基础权限,即重新设置本人的密码。除此之外,可以根据岗位职责和工作需要,管理者赋予使用者特定子系统或子系统下一个或几个功能的权限。

3结语

本套系统的研发实现了节省人力成本、节约工作时间、提升审批效率,也方便后续开展信息查询和信息统计工作。

【参考文献】

[1]吴亚男.强制检定计量器具赋码管理系统设计与实现[J].工业计量,2021,31(1):59-61+69.

[2]胡凤西.强制检定计量器具的信息化管理[J].科技创新导报,2019,16(7):186+188.

科技申报材料范文5

【关键词】强制检定;管理系统;开发

强制检定指的是由政府计量行政部门所属的法定计量检定机构或授权的计量检定机构,对社会公用计量标准、部门和企事业单位使用的最高计量标准,用于贸易结算、安全防护、医疗卫生及环境监测四个方面列入国家强检目录的工作计量器具,实行定点定期的一种检定。2017年4月1日起,原国家质检总局发文停征强制检定费用,即强制检定费用不再向企业用户征收,而是改为政府财政补贴,这是惠及企业,为企业减轻负担的一项有力举措。通过与多个地区的计量行政管理部门和法定计量检定机构进行沟通,笔者了解到,现阶段大部分地区的强制检定申报审批工作都是采用递交纸质文件或发送电子邮件的方式进行,审批部门对材料进行人工审核。人工审核的缺点显而易见,例如,效率低、易出错,人力成本高,保存纸材料占用空间,后续查找、统计十分困难等。因此,开发一套适用于强制检定申报审批的系统成了摆在计量行政管理部门和法定计量检定机构面前的一项重要工作。基于上述情况,我院开发了一套系统,实现了强制检定申报审批工作信息化和网络化。

1系统的实现

本系统采用的是Client/Server(客户机/服务器)架构设计,工作结构分为三层,系统的工作原理如图1所示。系统实际运行时,使用人员只需要在用户界面操作即可。通过统一的接口,由界面层向数据处理层发送一系列的请求。数据处理层在接收到请求后,依据既定的逻辑规则对请求进行分析和处理,然后发送至数据库。存储层将数据返回到数据处理层,最后数据处理层将数据反馈给用户界面。采用上述三层结构的优点主要有三方面:第一,安全可靠。此结构不对数据库进行任何操作,因此数据库的安全性大大提升。第二,方便维护。在此结构下界面层可以忽略数据库的结构,在实际维护时只需维护界面层与数据处理层之间的接口即可。第三,易于上手。此结构架构简单,对开发人员的要求较低,不需要其掌握复杂的开发工具,同时又能满足系统的需求。本系统基于windows7操作系统进行开发,使用Power-Builder12.5作为开发工具,详细情况见表1。

2系统的功能及模块

在系统开发筹备阶段,我们进行了充分的调研,既与计量行政管理部门加强联系,又与多家其他省级法定计量检定机构进行交流,同时与大量的企业用户进行沟通,明确具体需求,最后确定建立以下6个子系统,具体如图2所示。

2.1客户信息管理子系统

客户信息管理子系统的主要用途是记录客户的相关信息,包括但不限于系统内ID号、单位名称、单位地址、联系人姓名、联系人电话、所属省份、所在城市、详细地址、单位性质(事业单位、国企、私企、外企等)、单位规模(大型、中型、小型、微型等)、所属行业(钢铁、煤炭、石油石化、电子、汽车、通信、冶金、食品、医药、纺织、工程建筑、服装等)、客户首次在本机构检测的年份等信息,其功能包括增加新客户信息,修改、删除、查询已有客户信息,将两家或多家客户信息合并等。

2.2客户仪器管理子系统

客户仪器管理子系统的主要用途是记录客户上报待审批的强制检定仪器的相关信息,包括但不限于系统ID号、仪器名称、规格型号、仪器序列号、内部管理编号、生产厂家、技术指标(精度等级、AC、MPE等)、所属一级目录、所属二级目录、强检方式(首次检定、周期检定)、强检范围、仪器状态(在用、停用、报废等)、强检年份、强检审批通过日期等信息。本子系统的功能包括新增仪器信息,修改、删除、查询已录入的仪器信息等。在使用本子系统,操作者可以将企业用户申报的仪器信息录入到系统里,系统ID号是系统自动分配的。强检审批通过日期在仪器获批后由系统自动生成,仪器名称、规格型号、仪器系列号、内部管理编号、生产厂家、技术指标等信息则需要手动录入。所属一级目录、所属二级目录、强检方式、强检范围(安全防护、贸易结算、医疗卫生、环境监测、计量标准的主标准器)等信息,因为其内容是根据国家颁布的《实施强制管理的计量器具目录》而定,所以文字内容是固定的,采用下拉条的方式。为了便于操作,对上一年度已经录入过的仪器信息,在系统里均默认仪器状态为在用,下一年度办理时可以直接带入。

2.3客户申报材料管理子系统

本子系统的用途是上传企业申报强制检定仪器的佐证材料。其功能包括新增材料,修改、查询、删除、导出已经上传的材料,对已经上传的材料进行有效与否标记等。根据我国市场监管总局颁布的《实施强制管理的计量器具目录》,按照强检范围将纳入强制管理的计量器具分为四个用途,分别是安全防护、贸易结算、医疗卫生、环境监测,除此之外,计量标准的主标准器也纳入强制检定的管理范畴。企业用户在为所用仪器申报强制检定时,除了填报仪器信息外,还需要同时提供能够证明该仪器强检范围的材料,即该仪器是用于安全防护、贸易结算、医疗卫生、环境监测这四大用途中的一类,还是属于计量标准的主标准器。例如,计量标准的主标准器应提供在有效期内的计量标准考核证书,且计量标准考核证书上的仪器名称、规格型号、序列号等信息应与申报仪器完全一致。

2.4查询统计管理子系统

本子系统的主要用途是对强制检定相关工作进行查询和统计,其功能主要包括按指定条件查询强制检定相关信息,按指定条件统计强制检定相关信息。为了方便查询及统计,我们在查询功能和统计功能里均设置了多项条件,包括单位名称、仪器名称、规格型号、仪器号、内部管理编号、生产厂家、技术指标(精度等级、AC、MPE等)、所属一级目录、所属二级目录、强检方式(首次检定、周期检定)、强检范围、仪器状态(在用、停用、报废等)、强检年份、强检审批通过日期等,使用者可以根据实际需求任意设置一项或多项条件,然后进行查询和统计。同时查询时支持模糊匹配,更进一步提升了系统的实用性和方便性。

2.5强制检定审批管理子系统

本子系统的用途是制作、审批、生成强制检定申请表。其功能包括选择需要申报的仪器,制作强制检定申请表,审批(通过/驳回)强制检定申请表,生成强制检定申请表等。在客户仪器管理子系统里添加过仪器信息及在客户申报材料管理子系统里上传过证明材料后,使用者进入本子系统,选择一个单位后,即可看见所有录入在此单位名下的拟定申报强制检定审批的全部仪器。使用者可以根据需要,勾选本次需要申报的强制检定计量器具,制作强制检定申请表,提交后由具备审批权限的管理人员进行审批,审批通过后,可以在系统里生成带电子印章的强制检定申请表。如审批被驳回,使用者可以根据审批人的修改建议,回到客户仪器管理子系统或客户申报材料管理子系统进行修改,重新提交即可。

2.6系统设置维护管理子系统

本子系统的主要用途是为系统管理者和系统使用人员提供适合的权限,其功能主要包括系统参数设置、人员权限管理、特殊处理等。本系统的所有使用人员均具备基础权限,即重新设置本人的密码。除此之外,可以根据岗位职责和工作需要,管理者赋予使用者特定子系统或子系统下一个或几个功能的权限。

3结语

本套系统的研发实现了节省人力成本、节约工作时间、提升审批效率,也方便后续开展信息查询和信息统计工作。

【参考文献】

[1]吴亚男.强制检定计量器具赋码管理系统设计与实现[J].工业计量,2021,31(1):59-61+69.

[2]胡凤西.强制检定计量器具的信息化管理[J].科技创新导报,2019,16(7):186+188.

科技申报材料范文6

关键词:档案资质申报;档案工作收集;档案文化建设

自改革开放后,我国市场经济迅猛发展,市场上的企业也日益发展壮大。企业规模随着我国经济水平提升而逐渐扩大,档案是企业的宝贵财富,在企业的经营活动中可以起到十分重要的作用。企业会在管理过程中产生大量档案,并且档案数量会随着时间的流逝而日益增多,档案作为信息资源的同时还有着文化属性,档案文化建设展示着一个企业的文化。如今,我国企业越来越关注档案管理工作,重视档案文化建设。

一、档案工作收集与档案文化建设的基本概述

档案是最初的历史记录,事后无法再造,需要及时留存当时形成的文件材料才能在后续进行利用。企业的档案工作质量优劣或多或少能够影响到企业的经济利益,档案收集工作是进行档案管理的前提与基础。目前,许多企业的各职能部门虽然会配合档案部门的工作,但有许多员工对于档案收集都不够积极,甚至有许多企业不够重视档案工作。因此,档案工作会存在材料收集不齐全、资料不完整、资料不准确等情况。想要改善企业档案收集工作,首先需要提升企业负责人对于档案工作的重视程度与档案工作人员的档案意识,提高专业水平,重视行政指导,建立完善健全的考核机制。档案文化建设是档案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深入企业管理经营中的各个环节,包含企业的管理理念、经营思路、人员精神、员工规范、科技创新等,能够有效引导企业的文化建设,是企业重要的无形资产。企业档案在记录企业发展史的同时还提供了许多实际的历史文献,记载了企业的文化。企业的方案不仅只有记录功能,其整理分析的过程也是企业人员加深对企业文化认识的过程。企业档案文化是一种将档案作为基础的文化形式,能够帮助相关人员发掘企业文化内涵。社会发展至现阶段,我国市场经济正在进行转型,企业加强档案文化建设能够有效提高企业的凝聚力与创造力,充分发挥档案的文化价值,能够增强企业的市场竞争力,推动企业长远发展。对于一个企业而言,其档案收集工作与档案文化建设能够做到相互促进、共同发展。企业档案收集工作的好坏会影响到企业档案文化的建设,档案工作人员在收集档案的过程中需要坚持真实客观的原则,努力完整且准确地展现企业的发展路径与企业的文化历程。档案工作人员在进行档案收集时既要重视宏观又要重视微观,既重视企业的宏观政策、重大事件、重要成就等,又要关注企业的宣传资料、活动材料等。企业在进行档案收集时需要坚持集中领导、分类管理,在维护档案安全与完善的前提下进行有效利用的原则。例如说档案工作人员收集企业的典型人物事迹的相关资料,此类资源可以用以宣传,那么档案工作人员既是进行企业文化建设,也是在进行档案管理工作。

二、档案资质申报中加强企业档案工作收集与档案

文化建设的重要性《企业文件材料归档范围和档案保管期限规定》10号令中第六条规定:凡属企业归档范围的文件材料,必须按有关规定向本企业档案部门移交,实行集中统一管理,任何个人不得据为己有或拒绝归档。由此可见,国家重视档案工作并且支持企业进行档案资质申报。以江苏省为例,江苏省于2012年印发了有关《江苏省数字档案室等级评估办法》的通知并积极推动执行,要求各有关单位要高度重视,统筹规划,落实措施,明确职责和分工,积极开展数字档案室等级评估工作,全面提高各单位档案工作现代化水平。档案资质申报首先需要提交申报材料,具体包括:申请报告、自评报告、评估申报表、评估打分表以及相关印证性材料。企业想要进行档案资质申报的第一步就是收集制作这些申报材料,如果企业在日常工作中不重视档案收集工作,那么企业收集档案资质申报材料的难度会加大,并且质量也难以保证。档案文化建设是档案资质申报的关键,优秀的档案文化建设是企业进行档案资质申报的底气。档案资质申报是一个企业实力与成绩的体现,为完成市政施工总承包特级资质申报工作,中亿丰市政分公司于2017年6月历经3个月繁锁辛勤工作,收集并筛选了大量资质维护及升级所需要的原始证明材料。如申报中需整理累计修建城市道路长度30公里以上、累计修建直径1米以上的供、排、中水管道(含净宽1米以上方沟)工程30公里以上、累计修建单跨40米以上的城市桥梁5座以上、合同额8000万元以上的市政综合工程总承包项目5项以上等工程业绩,排查了市政分公司历年来施工的所有施工项目后,最终筛选出“人民路西延工程”、“鲈乡南路(云龙路-南刘路)道路工程”等19个项目作为市政升特的最终项目业绩,工程档案库起到了无可替代的作用。

三、加强企业档案工作收集的策略

1.建立健全档案归档制度。档案工作人员想要保证档案收集的完整性与准确性,首先需要建立可操作的档案归档制度并不断对其进行健全完善,对归档范围与归档要求进行细化。中亿丰是建筑业民企,仅中亿丰市政分公司目前竣工档案就在5500卷左右,市政工程档案是市政工程活动中自始至终的真实记录,通过档案可以真实再现一项工程实施的全过程。重视市政工程档案管理,进行市政工程档案规范化管理,是对工程管理者在工程后续对工程实体检索最重要的依据。再如科研档案,各类工程获奖证书(国优、省优、市优)、论文、QC成果、专利等数不胜数。健全的档案归档制度能够对各类档案有条不紊地收集与归类,将其放在合适的位置才能在最需要时有效找出并发挥出最大的作用。

2.重视档案知识的宣传工作。多数企业存在档案工作落后与不规范的现象都是因为企业对于档案的重要性没有足够认识,对于档案工作也不够重视。想要加强企业档案收集工作,应当重视档案知识的宣传工作,提升企业员工的归档意识。可以借助企业微信公众号、微博、企业集团报、月刊等方式对企业员工进行有关档案法、归档制度的主题宣传,主要目的在于让员工了解工作中所产生的资料既是自己的财富,也是公司的财富,应当配合档案工作人员做好资料归档工作。企业在加大宣传工作投入时首先需要考虑档案信息资源的开发投入,其次需要重视档案队伍的建设投入,最后需要增加档案的宣教投入。

3.档案员及时修订归档范围。新形势下企业档案工作人员应当根据企业情况的变化及时修订归档的范围与要求。这样可以有效避免重要材料遗落归档范围外,从而防止出现企业档案收集不全的现象。例如项目档案验收时,“中标通知书”、“施工合同”、“质量监督报告”、“工程竣工验收证明书”等均应齐全准确真实,但在检查时因个别项目资料员对“工程竣工验收证明书”中所要求反映的工程施工内容和验收范围描述过于简单,无法体现工程的实际体量和具体工程指标参数,到后期资料数据整理时又不得再次向工程建设方打报告,要求出证明。这足以说明,资料在前期编制过程中保证资料的完整性是多么重要,不但要求资料从开工到竣工所梳理卷宗的完整,更要求每一份资料所要求体现、要求反映的内容必须完整真实有效。

4.对文件形成进行超前控制。许多归档文件的质量决定于文件形成时,例如重要会议的会议记录或是重要活动的照片,这些材料都是过后无法补救的,会导致归档材料不够完整。档案工作人员需要对文件形成进行超前控制,从源头抓起,提前介入档案收集工作,在文件形成的开始便提醒并督促相关部门的工作人员。关注企业文件,监督文件形成质量是企业档案工作人员的职责。企业档案工作人员需要了解企业的工作计划,一旦遇到重要活动要同活动的组织人员提前联系,对于策划人员与实施人员人员进行提醒,强化相关工作人员保存活动材料的意识,在活动结束之后及时做好归档工作。

5.严格验收档案室归档材料。档案工作人员想要提升收集档案的质量与效率就不能只是被动接收,应当全面且严格地验收归档材料,对于各部门的归档材料依照归档范围与要求逐一核对,查看种类是否齐全、材料是否完善,更要重视材料的准确性。如果遇到电子版材料,还需要对照电子版材料的内容质量,保存是否妥当,检查其是否同纸质材料内容一致。

6.制定考核与责任追究制度。有一部分档案在收集整理时只能进行验收档案类别,但是难以验收其完整性与准确性,只能在日后的使用过程中才能发现具体问题。针对此类情况需要采取相应措施,建立责任追究制度与完善的考核制度,事后追溯考核相关的责任部门与责任人,借助行政手段对其进行制约。以经营合同为例,企业的市场部门可能会在年初对于上年度签订的合同进行收集归档,档案室可以验收归档的合同类材料,但是究竟签订了多少合同,是否有遗漏很难发现。把好文件材料管理关,防止档案的损毁和丢失,确保档案的真实性和可靠性,把好文件保密关,保证涉密档案的内容不泄密。企业的部门机构是档案的来源,同时也是档案的服务对象,产生与利用档案的部门最为熟悉了解档案内容与重要性,档案部门可以带领构建档案管理网络,设置专/兼职档案员来负责相应的档案收集移交工作,并对档案员进行专业培训与指导,还可以将档案收集移交的工作质量与效率加入档案员的工作考核之中。最关键的是,在一定时期,保持资料人员和档案队伍的稳定,这样才可以使档案工作进一步发展,不论是施工现场还是公司部门的档案管理水平都能提高。

四、加强档案文化建设的策略

1.推动企业文化建设。企业文化同企业档案文化有着密不可分的联系,企业文化是企业的灵魂。企业档案文化建设是企业文化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企业档案文化建设能够推动企业文化建设活动有序展开。一个企业如果在进行文化建设的时候不重视档案文化的建设,那么这个企业的文化建设是有缺陷的,是不完整的,需要加以改进。第一,企业档案是重要的信息资源,重视企业的档案文化建设能够更大程度发挥出档案信息的作用,档案信息本身就包含着企业的优秀文化。第二,在企业进行文化建设的过程中,企业的成长与发展历程能够给予其一定的资源支持与理念支持,企业的档案可以一定程度上体现出企业的精神,这对于企业文化建设而言是十分重要的。最后,企业档案文化作为企业文化的重要内容,推动企业文化充分发挥出自己的价值有助于带动企业档案文化的发展。

2.促进企业管理工作的完善。企业管理工作关系着一个企业的发展,档案文化建设是企业管理工作的一部分,属于企业档案管理的范围。企业档案文化建设能够记录企业生产经营过程,能够记录企业员工的精神风貌。一个企业想要有效进行档案管理工作就必须重视档案文化建设,促进企业管理工作完善才能更好地进行企业档案文化建设。并且,企业重视档案文化建设还能丰富员工的工作活动,有利于提升员工之间的凝聚力。企业在进行管理时需要重视档案管理,一直以来我国档案工作的重视程度都不够,企业可以借助现代科技手段,采用信息化的方式进行档案管理与档案文化建设,例如构建信息管理系统、建设网络服务平台、对全部项目建设全过程管理,实现数据共享积极推动档案信息化,有助于将档案信息转变为社会经济价值。

3.重视企业档案的二次研发。档案的收集只是档案文化建设的第一步,想要加强企业档案文化建设,还需要更多人员参与到档案的研发过程中。发展并弘扬档案文化是企业进行文化建设的重要举措,而且档案文化是会逐渐变化的,想要展示档案文化的增值功能需要相关人员重视企业档案的再生产,经过二次研发能够更大化挖掘出档案的文化价值与信息资源。比如说,档案工作人员在进行二次研发时可以将具有突出文化价值的发展资料整理成册,或者做成影像资料来进行宣传,这既是一个培育企业员工的荣誉感与责任感的过程,也是一个加强档案文化建设的过程。

五、总结

科技申报材料范文7

[关键词]高新技术企业;申报流程;难点问题

1引言

高新技术企业的核心是技术具有先进性,他们往往在市场上具有前瞻性,受到社会广泛关注,结合科技网络发展,高新技术有利于打开市场,提高企业知名度,同时根据国家相关政策规定,高新技术企业可以享受到国家的大力扶持,有利于提高企业的核心竞争力。这些优势提高了企业申报高新技术企业的活跃度,但是由于很多企业对申报的了解不够深入,申报资料准备地不全面,无法充分响应政策,也降低了申报的成功率。本文将针对高新技术企业申报相关政策中的重点和难点进行分析,并根据政策提出具体措施,以期可以在高新技术企业申报中提供帮助。

2高新技术企业申报过程中的难点与重点

2.1知识产权保护意识淡薄

相对于西方发达国家来说,我国的知识产权保护制度建立并使用的时间要短很多,相应的我国民众对于知识产权的保护意识还不够强烈,这对于富有创新性的科技企业的发展来说是不利的,尤其是中小型企业会受到较为严重的影响。企业内如果法律意识淡薄、不注重知识产权保护,不利于保障企业自身的技术安全,面临较大的风险,甚至可能被利用漏洞而在被侵权时无法运用法律武器保护企业的技术,一定程度上限制企业发展。在企业申报高新技术企业时,可能由于专利不达标而导致申报失败[1]。

2.2企业财务问题

对于高新技术企业的申报,相关规定要求准备申报的企业提交近三年的财务报表,需要包括现金流量表、利润表和资产负债表,这些报表相应的附注和其它公司财务报表数据也需要提供。充足的财务报表可以使评审方能够更全面地了解企业的基本情况和研发能力。高新技术企业需要保证技术方面的收入符合规定要求,满足标准,确保企业的知识产权能够投入实际并获得效益,这样可以保证企业的经济水平稳定增长以支持技术的创新。我国高新技术企业再管理层面上来看,财务情况关系重大。我国整体对于高新技术企业相关政策和制度目前正在不断完善,在实际运用中获得了一些成效,但是仍有部分问题亟待解决;从宏观层面上看,对于高新技术产业的政策还不够明确,对各地的高新技术企业没有进行统一管理规划,资源协调不够,难以充分利用各项资源;在科研方面,由于高新技术往往研发周期较长,科研经费是企业的一大难题,没有充足的资金流入对于技术研发是不利的,再加上知识产权保护不受重视,中小企业被侵权时有发生且维权困难,整个高新技术市场秩序较为混乱。从微观角度来看,企业自身没有进行一个合理的发展规划,管理体系不够完善,尤其对把握企业发展的财务管理不够重视,在市场上不占有优势地位,难以吸引人才和留住人才等,一系列的原因使企业的发展不够健康,后续的投资分析等工作难以开展。

2.3企业提供不规范材料

高新技术企业实际申报过程往往可能会比预期出现更多问题,比如一些企业资料准备不充分,为了节约经理就弄虚作假,最后材料与真实情况不符。还有企业通过一些不合规定的手段以使自己通过申报审核,将规章制度视为无物,干扰了申报的公平,给产业发展也带来负面影响[2]。

3高新技术企业申报过程中重难点的解决措施

3.1重视知识产权的布局与管理

企业如果希望申请高新技术企业资质,首先需要将知识产权布局与管理放在发展的重要地位,进一步加强技术研发,并积极结合知识产权,保障知识产权的数量和质量,不仅要使企业具备基本的申报资格,更需要在申报中占有优势。企业在进行高新技术企业申报的准备时,需要注意以下几个方面:首先高新技术企业申报所规定的知识产权要求只是最低标准,这并不是企业进行申报时的唯一目标,根据实际情况企业应该针对性地进行前期准备;再有企业需要关注自主知识产权,对细节进行明确,比如受让形式等,以确保知识产权期限是有效的,并保证知识产权所属人是在本企业的,可以有效避免申报时出现知识产权过期等问题。

3.2按照现行会计准则来制定公司的核算制度

(1)财务人员需要对相关制度全面学习,保证行为符合原则,准确掌握收入确认的时点,将高新技术产品收入和其他收入分开核算,以计算清楚是否达到申报标准。(2)研发费用核算需要符合相应的要求规范,对于研发支出要设置相应的辅助账,并分清楚二级科目,将各类支出列入其中,针对不同科目记录相关内容,确保每个科目的真实性。(3)不同的工作人员只能领用其负责范围内的材料,需要区别开,研发人员和生产人员只能领用其负责工作范围内所需的材料费。对于研发人员,其领用时还需要注明具体用途,以便后续研发费用和产品成本核算[3-6]。

3.3规范申报材料

申报高新技术企业需要严格规范相关材料,比如专项审计报告和三年内的的年度审计报告,专项审计工作需要交给具有资质的机构负责,将“审计报告防伪标识”粘贴在报告原件上。审计报告中近三年的年度审计报告需要由具备资质的机构盖上专用章。公司法人和相关财务负责人要在报告底部签字及盖章[7]。

4结论

科技申报材料范文8

一、2020年工作进展情况

1.充分发挥政府引导作用。作为企业技改创业投资备案部门,我局会同有关部门,从资金引导工商登记税收优惠等各方面进一步为广大企业主创造良好的政策环境。一是积极做好招引对接,政策咨询和产业指导,用活用足各级创业引导基金;二是建设好工业园创业基地,吸引县内外创业人才落地创业。

2.聚焦鞋服首位产业跨越发展。出台了《加快推进现代鞋服产业发展特惠政策》、《招商兴工扶持政策规定》、《鞋服产业标准厂房租售办法》,从用地、人才、税收、政策方面支持鞋服首位产业的发展。

3.强化服务助推工业发展。对爱威亚、斯哌纹奇,等重点规模以上企业和在建重点项目,加大安商服务力度,实施精准帮扶,由县领导带领挂点责任单位,深入企业走访,帮扶企业发展。

4.开展园区企业安全生产和管理知识培训班,有90余名企业管理人员参加培训。

5.帮助公司成功申报市重大工业投资项目引导资金,获批重大项目引导资金2.5亿元。

6.引导领跑公司申报市级工业设计中心,目前已上报申报材料至市工信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