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司年会策划范例

公司年会策划

公司年会策划范文1

 能力,广告设备操作能力,策划、创意、文案撰写能力,艺术审美修养,协同合作能力和创新精神。从学生的长远职业发展来看,职业能力的要求从设计制作能力逐渐向设计创意能力、设计管理能力迁移。通过对以上就业岗位、工作任务和职业能力的梳理,考虑到本专业学生整体素质情况,从而确定本专业人才培养目标:以服务武汉区域经济发展为宗旨,面向企事业单位、广告公司、图文设计制作、电子商务平台、媒体、影楼等,适应于广告设计与制作、创意策划与推广、影像处理等领域第一线需要,培养具有良好的职业道德、责任意识和创新意识,掌握相应的专业理论知识,具有较强的适用社会岗位的动手技能(能力),能进行设计制作、设计创意、设计管理,“精设计、能制作,会策划、勇创新”的多层次高素质、高技能应用型专门人才。在培养规格上强调“高、职”特色,充分发挥高职教育的职业性、应用性、实用性、技能性、实践性,实现与工作岗位的零对接。

二、基于工作过程导向的广告设计专业课程体系优化整合

基于以上对于武汉地区高职广告设计专业人才培养的调研分析,专业课程内容必须跟随市场的需求更新,课程体系的建构也应从市场、行业的实际岗位需要和职业能力的需求出发。按照“精设计、能制作,会策划、勇创新”的人才培养目标,我们对典型工作任务进行了梳理,构建出基于工作过程导向的,以培养职业能力和应用能力为核心的课程体系。该课程体系将典型工作任务与课程内容整合,搭建“基础”+“技能”+“学习领域”的三大学习环节,将工作过程导向这一主线贯穿于每个学习环节中的每个课程内容中,用切实可行的教学模式与方法予以组织实施,使学生学习的过程基本符合企业工作的过程。在“基础”+“技能”+“学习领域”的“应用”型课程体系中,本着与“市”俱进,“纳新去陈”的原则对本专业原有课程进行整体梳理,同时在课程设置上充分考虑到本专业学生整体素质情况,理论课程以“够用”为度进行精简,以培养职业素养为主,强调基础加运用;加大实践课程比重,将典型工作任务融入实践课程中,优化整合原有实训课程,通过项目实训、设计比赛、毕业设计、工作室教学等形式来丰富实践教学形式,提高实践教学的针对性和学生的积极性。

在本课程体系的“基础”环节中,打破传统单一课程设置方式,尝试整合重组。如:将构成类、绘画类、史论类课程进行精简整合,确立“造型基础”、“构成设计”课程,在“构成设计”课程中弱化三维立体构成,适当引入包装设计知识;将图形创意与图案课程整合为“图形语言与设计应用”课程,强调应用设计;同时在“基础”环节,纳入“字体设计”课程,整合“字体设计”和“POP广告”,强调字体的创新设计。这一环节,主要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艺术表现能力和审美素养。“技能”环节主要培养学生的设计软件应用能力、广告设备操作能力,设置课程有:PHOTOSHOP、CORELDRAW、广告设备实训(含排版输出软件、雕刻机使用)、摄影。这些课程要求学生熟练掌握相关技能,在学习中将真实工作过程贯穿于每个课程内容中,强调应用能力。如:针对影楼和电商岗位需求,PHOTOSHOP结合摄影课程,侧重图片的艺术化处理、图像后期美化,与淘宝美工、照片后期岗位零对接。

“学习领域”环节打破传统分科课程,依据典型工作任务和任务的工作过程对传统课程进行梳理、归纳、整合、重构,创新性整合多个典型工作任务:图形图像处理、单页设计与制作、画册设计与制作、网页界面设计、企业形象设计、广告策划等,并将这些工作任务转化为多个学习领域:单页设计与制作、招贴设计与制作、画册设计与制作、网站整体设计与制作、品牌形象策划与推广、毕业设计与展示推广、顶岗实习。典型工作任务的工作过程贯穿于每个学习领域,每个学习领域可以支撑一项或多项职业能力的培养,通过循环往复的学习领域训练,在不同层面或不同领域教学中,贯穿“应用”这一主旨,融和职业素养和核心能力培养,最终形成一个整体,体现职业能力系统化培养的特点。

三、依托企业,健全工作室制度,借助线上线下产学研创平台推进课程实施

在现有“广告设计实训中心”、“逗号工作室”、“雕刻打印制作中心”等实体的基础上,建立健全工作室制度。充分利用工作室与实训中心的资源,与雅士展览服务有限公司、武汉创智广告股份有限公司、武汉亿彩科技有限公司等成立校企联盟,将全面参与专业的人才培养活动,提供日常教学和实践活动支持,依托公司项目,实现“学中做”、“做中学”,使学生在设计制作、设计创意、设计管理等过程中得到全面的培养。创立“艺彩•原创”产品研发中心,并成立电子商务平台,搭建线上线下的产学研创平台,为学生的应用能力培养提供支撑。通过对“艺彩•原创”产品研发中心品牌形象的设计推广、研发中心系列产品的策划推广、摄影、照片后期、包装、网店装修设计、销售等一系列实际项目的训练,将“设计———制作———拍摄———宣传———展示———售卖”一系列的工作流程贯穿于整个学习领域,促进了课堂教学与市场的全面融合,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创业激情。通过毕业展览、以赛促学等形式推进课程的实施,学生的应用能力和创新意识得到极大提升。在第七届教育部高职委艺术设计年会“优秀毕业设计奖”评选中学生毕业作品获银奖,在湖北省第四届大学生艺术节上,学生作品以省一等奖选送全国参展,获教育部优秀美术作品二等奖,在中国权威设计网站———视觉中国举办的“2013年艺术院校毕业展”活动中,学生毕业作品高居人气作品榜首。此外,积极组织学生参加国家劳动部门的广告设计师职业资格认证、ADOBE中国认证设计师资格认证等,在训考结合、训赛结合过程中确保职业能力培养的质量和标准。

四、总结

公司年会策划范文2

关键词:管理会计;互联网+;信息化平台;构建

管理会计作为涵盖了管理学和会计学原理的实务操作系统,对于强化企业管理和完善企业成本核算等诸多方面,都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对于网络科技公司而言,针对公司组织架构的扁平化和柔性化特征,通过优化企业组织资源配置则能有效提升项目资金的使用效益。随着我国步入“互联网+”时代,如何建构起“互联网+管理会计”的运作模式,则成为笔者所关注的问题。结合笔者所在公司的主营业务范围可知,以客户方案策划、设计、运营、服务为流程的工作内容,使得增强业务开展的组织资源配置能力、专项预算管理绩效成为了必然要求。而且,因网络科技中的专用性知识使然,也导致会计人员与专业技术人员之间存在着信息的不对称、不及时,而这又将制约会计人员的财务内控效果。基于以上所述,笔者将就文章主题展开讨论。

一、科技公司背景下管理会计职能分析

具体而言,在本文中管理会计职能可从以下三个方面来分析:

(一)组织资源管理职能

组织资源作为管理学的重要概念之一,指代了企业中的人力资源和物力资源。对组织资源进行管理,本质在于以员工为主体,将物力资源合理的配置给员工。作为知识密集型的网络科技公司,其人力资源相对于物力资源更为稀缺,所以组织资源管理的重点在于合理员工的工作任务。随着项目制的引入和实施,员工基于项目来完成工作任务,则存在着在同一空间维度上跨项目工作的需要。这样一来,便能提高人力资源的配置效率。

(二)专项预算管理职能

笔者所在公司,主要从事国内外大型企业的积分兑换平台的搭建、活动策划、平台运营、数据分析,物流配送、售前售中售后服务等一系列互联网相关的服务。在以项目为任务单元的运作模式下,专项预算管理便成为了管理会计的另一职能。从管理会计实务的角度出发,这里的专项预算管理涉及到资金预算管理、资金使用管理、资金效益评价等环节。当然,不同企业的侧重点存在差异。

(三)项目成本核算职能

项目成本核算的目的在于,对项目的“产出/投入”关系进行评价。通过与企业标准进行对标,来为客户分类、员工岗位绩效考核提供支撑数据。在与管理学相融合的会计学操作过程中,项目成本核算可以运用统计学和会计学两类方法。但在对“产出/投入”关系进行评价,并纳入到大数据分析中,则主要依赖统计学方法。

二、管理会计职能与“互联网+”相融合的功能定位

在“互联网+”时代下,将电子商务ERP管理系统、数据库应用系统、呼叫中心平台、网站接口开发、数据挖掘、短信网关整合成独特的技术服务平台成为了万众创业、大众创新项目的重要选择方向。为了推动以上项目的顺利实施,这里需要从四个方面来对管理会计职能的融合态势进行功能定位。

(一)定位于信息分解功能

在分工协作模式下来开展项目管理,首先需要着眼于降低公司内部各部门之间的交易成本。目前,交易成本在网络科技公司中主要反映在部门间的信息归集和整合。通过实现管理会计与“互联网+”的融合,则能将人力资源类信息、物力资源类信息,以及财务类信息及时分解到对应部门,从而提升公司的组织资源整合绩效。

(二)定位于信息交互功能

信息交互在这里不仅体现在部门之间能够建立起业务信息及时互动能力,还体现在对必然的财务信息实现共享的环节。对于前者而言,财务部门为公司成本控制中心职能,能够与各部门之间、各项目组之间形成预算信息沟通网络化态势。同时,公司管理层、项目组负责人也能对项目资金使用情况进行同步了解。另外,借助“互联网+”模式财务部门还参与一整套的业务流程,从客户服务合同的签订,风险评估、结算方式的选择,项目资金的预算细化,项目的实施进度,完成情况,再按具体情况更新项目预算,公司内部研发中心的人员设备投入,服务创新,以及后续项目回款的跟进。

(三)定位于数据监管功能

为了提高网络科技公司项目资金投入的“产出/投入”比,则需要在保证服务质量的基础上,尽可能的节约资金投入。这里的产出在物化层面体现为客户的在线产品需求,而在价值层面则可体现为客户所带来的价值。实现投入最小化,则需要对财务信息、项目实施进度进行数据监管,进而使管理会计工作有效履行控制职能。

(四)定位于风险管控功能

管理会计还应对潜在项目实施风险进行评估,而可能形成的风险包括组织资源现状和资金存量能否支撑起特定客户,特定阶段的需求。通过建立管理会计与“互联网+”相融合的态势,则能在多部门在线协同论证的基础上,降低有限理性对风险管控所带来的不足。在这里,则需要以预算资金安全风险管控为主线。

三、功能定位驱动下的信息化平台搭建模式构建

根据以上所述并在功能定位驱动下,信息化平台搭建模式可从以下5个方面来构建:

(一)以降低沉淀成本为原则

管理会计与“互联网+”相融合的过程中,需要对此植入一定的物理设施设备。由于这些物理设施设备具有较强的专用性特征,所以必然会对网络科技类公司产生沉淀成本。根据经济学原理可知,沉淀成本过大将影响到公司的战略决策和市场策略。因此,这里需要遵循降低沉淀成本的原则导向。那么如何实现这一原则呢。笔者认为,实现“互联网+管理会计”操作模块的标准化形态则是有效途径。

(二)整合现有的网络资源

笔者所在的网络科技公司在互联网架构和使用上具有比较优势,在建立“互联网+管理会计”信息化平台时,应着力从已有的局域网资源出发,结合广域网,云服务器,VPN搭建信息分解和交互平台。如,通过对已有的ERP系统和会计电算化系统进行模块整合和功能重构,来实现物化资源规划与项目资金预算同步进行的体系。这样一来,就能围绕着特定项目通过试错的方式,在预算资金约束下完成组织资源在物化层面的规划设计。当前的另外工作便是,需要对有关人员进行操作培训。

(三)有效利用订制通讯平台

信息化平台的主要功能在于实现信息流的交互,且在交互过程中应具有显著的成本优势。利用订制的通讯平台(专门开发公司专用型APP)可以因其所具有的anywhere、anytime使用效应而降低沉淀成本,而且对数据平台维护可外包给第三方专业服务供应商,就能为公司节约一笔信息平台维护经费。聚焦“互联网+管理会计”,则可以充分利用互联网通讯平台的信息汇集优势,实现对项目实施过程中的动态跟踪。同时,管理会计工作所起到的风险管控功能,也能在动态跟踪中以预算管理辅助、动态数据监管等环节得到实现。

(四)建立财务部门中心地位

我们在构建“互联网+管理会计”信息化平台时,不能只见物不见人。该信息化平台能否起到预期功能,根本还在于部门之间的协作力度,以及部门员工之间的合作效能。为此,公司管理层需要在制度层面提升财务部门的职能地位,通过建立起财务部门的中心地位,来使得管理会计能够依托信息化平台完善其各项功能。加强对财务人员信息化使用能力、理解能力的培训,适应互联网时代的特点,配合制度层面的设计,则需要对各部门的绩效考核措施中,引入预算执行考核指标。而且,考核的主体则是财务部门。

(五)构建互联网式协作模式

前面已经提到了风险管控机制,即建立多部门协商模式来降低有限理性的困扰。这里笔者提出,应构建起互联网式的协作模式:平等、共享、协助。在组织文化方面,需要建立起财务部门与项目小组之间的平等关系;在专用性知识方面需要建立共享模式,进而实现管理会计知识和项目知识的外溢效应;在具体的项目实施过程中,则需要借助信息化平台建立起时时协助的局面。对此,需要在制度层面、部门之间的人员交往中得到强化。

四、小结

管理会计作为涵盖了管理学和会计学原理的实务操作系统,对于强化企业管理和完善企业成本核算等诸多方面,都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本文认为,管理会计信息化平台搭建模式可从:以降低沉淀成本为原则、整合现有的网络资源、有效利用订制通讯平台、建立财务部门中心地位、构建互联网式协作模式等五个方面来展开构建。

参考文献:

[1]毛元青,刘梅玲.“互联网+”时代的管理会计信息化探讨———第十四届全国会计信息化学术年会主要观点综述[J].会计研究,2015,(11):90-92.

[2]许汉友,姜亚琳,张蓓.“互联网+”时代管理会计信息化研究———基于财务共享服务视角[J].新会计,2016,(01):28-32.

[3]陈旭,范亮.移动互联网下的管理会计信息化构想———基于云计算平台[J].会计之友,2015,(19):80-82.

[4]黄文敏.互联网环境下的管理会计信息化建设[J].财务与会计,2015,(23):25-26.

[5]詹亮.“互联网+”时代的管理会计信息化新发展[J].经济研究导刊,2016,(23):101-102.

[6]孙玉甫,刘梅玲.“互联网+”时代的技术运用与会计转型升级———第十五届全国会计信息化学术年会主要观点综述[J].会计研究,2017,(10):15-16.

公司年会策划范文3

关键词:水利水电工程;水土保持

1.水土保持评价的发展和作用

(1)水土保持评价的发展过程随着时代的不停进步,水土保持设计也在一直得到发展,随着规定的日益完善,至2002年为止,绝大多数报告书将水土保持设计的内容加了上去。水土保持评价在2004年又得到了进一步的发展,到2007年,水土保持评价已经逐渐趋于完善,不仅仅只限定于主体工程的选址问题上,即便是取料场,或者是弃渣场,也展开了水土保持评价和工程占地评价等内容。国标《开发建设项目水土保持方案技术规范》的实施,里面的内容从全面上将水土保持评价方法各个方面进行了相应的规定和要求,即全面,又完善,主要的内容有水土保持制约性因素评价、主体工程设计方案评价、料场、渣场选址评价、占地评价,主体工程中有着水土保持功能工程的评价以及水土流失危害的评价等。

(2)水土保持评价的作用①优化选址和施工布置。对主体工程、弃渣场、施工布置等进行选址的工作,除了考虑到水土保持,同样,还是为了能够在工程任务的目标上做到圆满完成,考虑的主要因素是节省成本,施工方便,工程在运行上可以得到便利,在某些时候,还需要考虑占用民地所衍生的移民安置等问题,所以,水土保持专业需根据相应的法律法规、政策所列出的标准,对水土要求的基本规范,对主体工程、选址进行分析,针对违反规定,不符合标准的地方做出改善,②优化工程布置与设计。水土保持评价必须建立在工程安全这个条件的前提之下,以生态理念为基本,对主体工程的设计和策划进行最大程度上的优化,主要的目的是不影响生态环境,甚至,还能够对生态环境进行改善。③为水土保持策划做准备。水土保持专业通过对主体工程弃渣场、料场等方面的选址以及策划布局、对施工过程进行详细的分析,对发生水土流失的因素进行发掘,并且解决或者避免存在的问题,为接下来水土保持措施的策划和布局进行准备,可以大大节省时间和成本上的消耗,在效率上实现最大程度的增长。

2.水土保持评价过程中存在的问题

(1)评价的依据不够清晰:目前,许多工程当中提出的水土保持方案将国家产业政策以及水保〔2007〕184号文作为水土保持评价的主要依据,这是一种不恰当且不负责的行为,国家产业政策,主要针对的是主体工程的立项以及方案是否符合标准并且是否达到批准资格的主要依据,但是并不能作为水土保持对主体工程进行评价的依据,同样,水保〔2007〕184号文也并不是针对水土保持评价所存在的依据,它主要针对的是水土保持方案是否得到批复所应该符合的控制条件,也不能做为水土保持评价的依据。

(2)水土保持评价缺乏针对性。从目前的情况来看,许多水利水电工程在水土保持评价这一方面没有进行详细的分析,大多缺乏具体的内容,评价的内容空泛而没有内涵,并且如模板一般千篇一律,并没有通过对实行的水利水电工程的具体情况进行分析,从而所进行的评价对工程的进行、生态环境的保护、水土的保持以及经济效益的提高以及民生的需求起到的作用较小。

(3)主体工程设计方面过于盲从。这便是上面提到的偏一缺一的现象,所谓偏一缺一,便是对一方太过偏袒,从而导致另一方面产生了不可忽视的问题,而这种问题,往往会导致双方都会出现其他不同程度的衍生问题,甚至还会产生不可弥补的损失,而造成这种情况大多是负责水土保持评价的工作人员对主体工程的水土保持评价所具有的作用,所要实现的目的并不是很清楚,甚至完全不了解,这样信息的闭塞,会致使过于偏袒主体工程方面,结论的可信度和可实施度就会大打折扣,对于后续的工作会产生相应的问题。

3.水利水电工程对水土保持的影响

(1)水利水电工程对水土保持的正面影响水利水电工程建设就是为了保护水土,保证生态环境,当前我们国家建立的水利水电工程具有较强的防洪抗灾功能,我们知道,洪灾发生的那一刻,水的携砂能力会增加,通过水利水电工程的有效处理,在水土流失这个问题上可以很好的进行解决。而且在洪灾发生时,还能够实现对百姓生命财产安全的有效保护。

(2)水利水电工程对水土保持的负面影响水利水电工程在起到保护水土的作用之前,因为其大工程的特点,在其施工过程中会对环境带来不同程度的破坏。特别是一些施工单位缺乏相应的环保意识和知识方面的普及,没有及时对施工过程中产生的废物和垃圾进行处理,对于施工中破坏的植被和农田没有采取恢复措施,从而在保护水土流失之前,竟然使得水土出现了严重的流失现象,在水利工程施工过程中需要对地面的表土进行大范围大幅度的去除和剥离。这是因为建立一个大型有效的的水利工程,对于沙土石料所需要的用量是非常大的,相应地,为了保证材料能够及时的得到供给,其需要建立的用来进行开采工作的取料场面积也必须大,因此就导致表土被大面积的进行了剥离,对于施工区域的地理环境并没有进行仔细详尽的探查,并没有针对不同环境从而采取相应的保护措施,这也导致了周围的生态自然环境很容易就遭到了破坏,而为了对土地资源进行节省,确保工程竣工之后能够让表土进行回填,使得周围并不被水利水电工程所占据的土地能够恢复耕作,这些被大面积剥离的表土需要进行暂时性的堆存。然而这些堆存的表土大多是疏松的细粉粒,所以一旦逢上下大雨的天气,就会使得这些表土被雨水冲刷。从而带来严重的水土流失问题。

4.水土保持评价的探讨

(1)评价依据。水土保持方案既是主体工程方案当中的一部分,同时又是一个具有法律效应的专题。水土保持评价一般以水利水电的工程布局作为基础,《水土保持法》等有关法律法规当中所规定的标准为主要依据。在工程选址上不能违反相关的规定,《水土保持法》等有关法律法规作为水土保持制约性因素的主要评价依据。

(2)评价内容。根据《开发建设项目水土保持技术规范》里面所提出的相关规定,结合对之前水土保持评价实践的经验,从而总结出水土保持评价主要包括三方面内容:一是制约性因素评价,二是主体工程具有水土保持功能工程设计评价,三是水土保持危害评价。①制约性因素评价。制约性因素评价主要侧重评价的内容是主体工程、弃渣场、料场等位置的选择是否符合相关的法律法规,标准中强制性条文的规定。如果涉及到法律当中禁止的位置,应当按照规定的要求重新选址,直到选出一个符合标准,不违背法律的位置,如果出现不得已的情况,应当再按相关规定提高工程的防治标准,将施工工艺进行优化,保证工程进行的同时,在最大的程度上减少对土地的扰动和对生态的破坏。②主体中具有水土保持功能工程的评价。在水利水电工程中,对负责水土保持功能工程的评价不仅需要从其策划的评价入手,还需判断其是否满足水土保持要求,在这一方面也需要进行评价主体工程具有水土保持功能工程布局评价,这是目前评价人员主要进行评价的内容。也就是判断主体工程下面的哪些工程具有水土保持功能。水利水电工程当中,水土保持投资不计列主体工程的投资费用,因此,判断哪些工程具有水土保持功能会相对简单许多。③水土流失危害的评价。对水土流失危害的评价,必须要详细,针对某一项内容进行评价。需区分水蚀还是风蚀危害,对工程实施的周边环境和河道下游对泥沙含量是否敏感等这些主要的内容进行评价,并对其造成的危害加以分析。

5.结束语

水利水电工程和水土保持是两个必须两全的工程,这不仅是为了民生和经济效益,同样也是为了生态的保护,为了我们日后的可持续发展,因此,提出一个能够解决其中存在的问题的措施至关重要,为了能够提出这样一个措施和策划,我们就必须进行详细紧身的水土保持评价,这项工作起到的作用是至关重要,承上启下的。但是存在不足的是,由于笔者的自身学识尚浅,对于研究的内容和进行的探讨存在一定误差,对于关于水利水电工程水土保持评价的探讨方面没有一定的深入研究,在方法与措施中,没有办法对于相关问题和相关措施提出一定方法,而关于水利水电工程水土保持评价的探讨也仅仅是根据自身的研究作为基础,在领域上不能够广义的包含每一种情况和设计,在文章当中,可能存在着纰漏的地方,学者在后续的研究当中,应该了解自身的研究内容,谨慎参考意见,但是笔者相信关于水利水电工程水土保持评价上面可以有着更大的发展,从而对经济效益,生态环境都可以起到积极的促进作用。

【参考文献】

公司年会策划范文4

近年来,在“中国科技期刊国际影响力提升计划”等项目的支持下,我国英文学术期刊呈现出空前的繁荣态势[1]。据统计,1980—2013年我国年平均创办英文版科技期刊的数量约为7种,2014年度则爆发式创办了18种,2015年度创办了9本。国内一批新创办的英文学术期刊在国际化办刊之路上大胆探索并取得不俗的成绩。学术期刊能否创办成功,创刊主编的专业素质、科研洞察力和国际同行认知度起到关键作用,决定着期刊的学术质量和期刊的国际影响力。对于从零开始的新刊,创刊主编需要投入更多的心血和关注来建设期刊。近年来,我国不少期刊出版机构在创办英文期刊时,都将聘请国际知名专家担任主编作为提高期刊国际化水平的重要手段之一,因此有必要对遴选主编、发挥主编作用来提高期刊国际影响力进行深入的探讨。本文结合《中国激光》杂志社有限公司(以下简称中国激光杂志社)创办PhotonicsResearch(以下简称为PhotonRes)的过程,探讨了创刊主编在提高新刊刊物质量和国际影响力中的作用,分析了主编在创办新刊中的重要职责,包括建立编委团队、遴选优秀文章、策划前沿专题、提高审稿质量以及与编辑密切合作等,并为新刊遴选主编提出了几点建设性意见,试图为国内英文期刊的创办和快速发展提供参考。2主编在创办新刊中的重要职责2013年6月PhotonRes创刊,2015年2月被SCIE收录,2016年6月获得首个影响因子3.179,在JCR收录的90种光学类期刊中排名第13位,进入全球排名的Q1区。PhotonRes是由中国科学院主管,中国科学院上海光学精密机械研究所主办,中国激光杂志社与美国光学学会(TheOpticalSociety,OSA)出版的开放获取期刊。PhotonRes从创刊之初就坚持走国际化道路,期刊编委会由世界知名光学与光子学专家组成。截至2016年6月,PhotonRes已经在线出版了来自33个国家的205篇论文。PhotonRes创刊短时间内,取得如此优异的成绩,和期刊有一位优秀的主编有很大关系。PhotonRes创刊主编由具有多年留美经历的北京大学教授周治平担任。周治平教授用一种科学家的创新探索精神,坚持创刊实践。他凭借深厚的学术造诣以及热情诚恳的为人,为PhotonRes在光子学领域形成了强大的学术凝聚力。

1.1组建编委团队,邀约重量级文章

主编是刊物的灵魂,对于一本从无到有的刊物,主编的人格魅力和人脉关系尤其起到决定作用。编委会是刊物的重要元素。邀请国内外一流科学家担任编委成员是创刊主编的一个重要职责。主编需要对编委的国际影响力和学术水平进行严格的审核,保证所有编委成员活跃在该领域各学术团体,是重要研究团队的学术带头人以及工作在科研一线的专家。同时,主编要严格按照编委会运作的国际规范,使编委成员在任职期间积极地履行工作职责。在PhotonRes创刊筹备时期,周主编邀请了光子学领域的15位核心人物担任PhotonRes编委,形成了一支学科分布均衡的国际化编委团队,海外编委比例为55%。周主编亲自向编委们解释创刊理念,和编委们一起制定期刊发展目标。PhotonRes没有挂名编委,所有成员从策划内容、组织同行评议到国际宣传等均全方位参与期刊工作,齐心协力把PhotonRes塑造成高水平的国际一流期刊。在周主编的带领下,编委们积极向全球知名光子学专家约稿,最终为创刊卷邀约到15篇高质量文章。这些优质文章的出版,迅速得到了国际学术界的认同和肯定,为PhotonRes形成并提高国际影响力奠定了坚实的基础。目前PhotonRes已经被SCI收录期刊引用超过900次,单篇最高被引70次。其中周主编邀约美国两院院士、斯坦福大学教授DavidMiller的论文,由于观点新颖,引起了学术界的广泛兴趣,已经被世界著名期刊Science引用2次。

1.2把握领域热点,组织前沿专题

组织热点专题是提升期刊质量的重要途径。一个优秀的专题能有针对性和前瞻性地引导和推动学术研究,引领学科发展。一个成功的专题,可以提高期刊的国际影响力,为期刊带来更多领域内同行的关注,以及更多的下载和引用。周治平主编对光子学有着深入的研究与前瞻性的认识,并与世界知名的光子学专家保持着密切的联系。创刊以来,他用实际行动帮助期刊组织了7期优秀专题,得到了国际同行的广泛认可。2015年,他关注到二维材料光子学这个极其有潜力的前沿学科,及时邀请深圳大学教授张晗等青年专家,为PhotonRes组织了二维材料光子学专题,发表国内外高质量文章15篇。截至目前,该期专题已经被SCI收录期刊引用超过100次,其中来自英国帝国理工学院和波兰弗罗茨瓦夫技术大学的两篇文章被汤森路透集团的权威数据库基本科学指标(ESI)评为“HighlyCitedPaper”。同年,周治平主编主动联系PhotonRes编委浙江大学教授戴道锌,鼓励他组织一期集成光子学的热点专题,成功邀请到包括美国加州大学圣芭芭拉分校等集成光子学领域的顶级科学团队为PhotonRes撰写了6篇综述文章,大大提高了期刊的国际影响力。周主编在专题组织中,为期刊逐步建立了一个公开、高效的专题出版流程。首先,主编明确专题编辑和专题方向;第二,专题编辑撰写征稿启示;第三,专题编辑提供邀请作者名单,开展组稿工作;第四,收到稿件后,专题编辑进行稿件送审;最后,专题出版。在上述的一些关键环节,周主编几乎全程参与,并积极与专题编辑和出版机构协调沟通,确保了专题的高质量、按时出版。

1.3提高审稿质量,遴选优秀文章

同行评议是科技期刊评定稿件质量、筛选高质量稿件的手段。目前,国内期刊多由编辑部组织送审,由于编辑的专业限制,有时会导致审稿意见不够准确。国际大型出版机构多采用主编初审、编委送审的同行评议组织形式,有利于对审稿意见进行科学、公正的评定。PhotonRes从创刊起,就采取主编初审、编委送审的稿件处理方式。目前PhotonRes收到稿件约600多篇,每一篇都经过周治平主编的严格初审,再分配到编委手中进行同行评议。同时,周主编也会送审专业范围内的稿件,提高审稿质量。对于编委们的稿件处理情况,周主编会定期进行总结,发邮件或者打电话提醒审稿时间过长、录用标准较低的编委。他还与出版机构邀请业内专家对PhotonRes发表文章进行质量评定,从国际审稿比例、审稿意见质量、稿件创新性、英文写作水平等方面全方位评估期刊文章,这对后续同行评议的开展具有重大的指导意义。

1.4宣传期刊,提高期刊国际知名度

要办好国际化的期刊,主编还要在国际舞台上积极宣传期刊,使期刊获得国际学术界更多的关注。相比编辑部,主编宣传期刊有很大的优势。主编是学术领域的活跃人物,能够很好地和科研界沟通,获得学者们更多的信任和支持。周主编活跃在光子学领域的科研一线,经常利用各种同行交流机会宣传PhotonRes,鼓励领域内的专家投稿和阅读。他每次参加国际学术会议时,都将PhotonRes的简介添加到报告里,并且携带期刊和宣传页,发给感兴趣的同行。周主编也会积极参加编辑部举办的各种期刊宣传活动。上任以来,周主编与编辑部的同事走访了北京、上海、广州、长春等城市的数十家国内光学领域最具代表性的高校和研究机构,与期刊的读者、审稿专家、作者开展集中深入的对话,扩大期刊学术影响力。另外,周主编也做了许多细致入微的工作,他在邮件个人签名、个人主页和名片里都添加了期刊的基本信息,进一步增加了期刊的知名度。在他的影响下,PhotonRes的编委们也纷纷效仿周主编的做法,尽心尽力为期刊国际影响力的提升做出贡献。

1.5与出版机构共同制定出版策略

国内机构在创办英文期刊时基本都会与国际知名的出版机构建立合作关系,利用彼此的资源优势,共同制定期刊出版策略。但对于很多期刊,这部分工作往往只在出版方之间展开,主编并没有深入参与进来。其实,作为科学家,主编更加了解科学界需要什么样的期刊,了解期刊的读者、作者、审稿人需要怎样的学术服务。所以,主编需要定期同国内外出版方一起讨论期刊的发展。例如,中国激光杂志社周主编及OSA的编辑会定期召开电话会议,深入探讨期刊发展策略。周主编认真听取大家对期刊专题、审稿、编校、宣传等工作的汇报,并对每项工作提出很多建设性的意见。同时,周主编也会参加OSA的年会,与OSA的高层和旗下著名光学类期刊的主编们讨论PhotonRes的国际化发展问题,制定新的期刊出版方针。

2对于遴选创刊主编的几点建议

要创办一本高影响力的国际化期刊,主管、主办单位以及出版机构通常提前1-2年开展筹备工作,其中一件非常重要的事情就是为刊物遴选有能力、精力和责任心的主编。在主编的任职期间,编辑部要让主编切实发挥作用,协助主编提升其在刊物中的个人价值。对于这些工作,笔者在这里给出几点建议。第一,大胆启用富有活力,相对年轻的科学家担任主编。一些国内期刊往往过分看重科学家的名誉,更多的是考虑主编是不是院士或知名专家,较少考虑主编是否真正有意愿从内心想做好一本期刊。国际知名期刊在选择主编时,则会较多考虑对刊物发展有创新理念、具有活力、擅长人际交流的科学家。甚至一些一流学术期刊更是启用年轻科学家来担任主编,例如NatureReviewsMolecularCellBiology(NRMCB)期刊,其创刊主编为AlisonSchuldt博士。她于牛津大学博士毕业后,做完1年博士后便加入NRMCB。在她的带领下,NRMCB创刊1年就收获了首个影响因子19.388。第二,优先选择华人科学家或者具有较长海外科研背景的国内专家担任主编。国际化的期刊要求国际化的学术圈子来支撑。相比本土的科研工作者,华人专家或者海归更加熟悉本领域的国外专家,在建立编委队伍和作者队伍时,更容易得到国际学者的支持;在开展国际学术交流时,可以更快融入国际学术圈,吸引国际同行的关注。相比国外专家,华人科学家对中国更有感情,对期刊更具凝聚力。我国一些高影响因子的英文期刊在选择主编时似乎也考虑了这些因素。例如,NanoResearch和Light:ScienceandApplication分别聘请了华人科学家担任主编和执行主编。第三,建立主编采用聘用制和业绩考核机制。国内许多英文期刊多邀请知名科学家担任“长任期”主编,但长时期的任职可能会降低主编的工作积极性和主动性,使期刊缺乏生机活力。相反,很多国际知名出版集团采用了主编聘用机制,主编的任期通常是3年,最多2届。有些国外机构还出台了完整且公正的《主编考核业绩标准》,从编辑组稿、刊物运作、刊物创新发展等方面对主编提出了要求。这些机制在一定程度上可以激发主编的办刊责任意识,在期刊发展中了积极的作用,但我国对主编聘用和主编业绩考核方面鲜有报道。第四,考虑聘请科学家担任专职主编。目前国际上一些出版高影响力学术期刊的机构会采用聘请专职主编。例如,Nature主编PhilipCampbell就是专职主编,负责刊物的编辑内容、管理和长期质量。国内英文期刊多采用兼职主编模式,期刊主编由科学家兼职,其主业是科研工作,只能花部分精力来处理期刊事务。对于全职办刊的主编而言,其主业就是建设期刊,所以更容易使期刊具备一个强有力的领导核心,保证刊物良好运转。最后,在主编的任职期间,出版机构要明确主编在办刊中的责任,切实发挥主编的作用,协助主编提升其在刊物中的个人价值。在期刊日常运营中,出版机构的编辑要经常主动与主编联系,汇报期刊工作、讨论期刊出版问题以及策略,让主编更好地把握和规划期刊出版方向。同时,对于需要主编处理的事宜,编辑也要积极跟进,使其可以按时完成期刊工作。

3结论

公司年会策划范文5

一、行业类科技期刊融合发展的推动力

在2018年的全国宣传思想工作会议上,强调要完成新形势下宣传思想工作举旗帜、聚民心、育新人、兴文化、展形象的使命任务,必须科学认识网络传播规律,提高用网治网水平,使互联网这个最大变量变成事业发展的最大增量。2019年1月25日,中共中央政治局在人民日报社就全媒体时代和媒体融合发展举行第十二次集体学习。在中央和行业的大力推动下,媒体融合发展已是大势所趋,行业类科技期刊应抓住国家媒体战略的带来的发展机遇,在继承传统出版优势的基础上,全方位整合内容、专家、编辑等资源,建立数字产品营销体系,推动期刊向集团作战、网络营销转化,增强中国科技期刊的社会服务能力和国际竞争力。

二、《质量与认证》杂志的融合发展之路

《质量与认证》杂志(原《认证技术》杂志)由国家市场监管总局主管,中国质量认证中心主办,是质量领域、认证检测行业较具影响力的科技期刊。作为检测认证领域重要的媒体平台,《质量与认证》杂志率先开始新媒体建设及媒体跨产业融合发展的探索,基本建成一刊一网三平台的出版格局。实践证明,科技期刊与新媒体不是“有我就不能有你”的单一选择,而是“我中有你、你有中我”的复合型协同发展。

1.开通“质量与认证”和“慧眼消费”两大微信公众号,准确定位服务对象和服务内容。“质量与认证”平台以行业监管部门、检测认证机构从业人员、企业质量管理人员为服务对象,提供综合信息服务。自开通五年以来,用户实现了5万、10万、20万三级跳,目前拥有订阅用户34万,是质量认证领域用户量最大的平台之一,也是检测认证领域最具影响力的微信平台之一。“慧眼消费”平台以社会普通消费者为服务对象,以倡导科学消费、识别质量陷阱、引领品质生活为宗旨,提供监测产品质量、推荐优质产品等消费指导服务。目前订阅用户近2万,是消费者了解产品检测认证及质量的首选平台。

2.通过评选活动增强与用户的互动性。2009年,《质量与认证》杂志开始将行业十大新闻盘点作为每年1月刊的重点关注栏目。2014年,随着官方微信平台的开通运营,行业十大新闻评选开通在线投票功能,将用户投票作为考量指标,纳入评价体系。2015年,评选内容除行业十大新闻外,还新增了年度人物、创新业务、变革力因子等项目,通过初选、复选、专家评选、网络投票等环节,最终以会的形式,将评选结果对外。“第三方检验检测认证行业风云榜”评选以来,参与机构上百家,共评选年度人物24人,创新项目40个,参与网络投票人数超百万人次,是目前第三方检测认证行业最具品牌价值的年度评选活动。

3.整合资源,实现跨产业延伸发展。《质量与认证》杂志一直深耕第三方检测认证行业,服务检验检测认证机构及企业,满足人们对产品质量的评判标准日益提升的需求,第三方检测认证的作用随之凸显。如何发挥行业资源优势,服务消费者,解决消费者购买优质产品难的问题?杂志社循着这个思路,寻找一条“渠道-用户-平台”的路径,并输出最终的产品——获证产品测评优选公共服务平台。获证产品测评优选公共服务平台(质检优选商城),充分利用第三方检测认证行业资源优势,通过检测认证技术,为用户提供优质获证产品在线选购平台,并促进用户从内容阅读向购买转变。质检优选商城为获证企业提供展销平台,为消费者提供精准购买优质获证产品的可靠渠道。目前商城已成为出口产品内外销“同线同标同质”促进联盟副理事长单位。此外,为助力中国邮政集团公司渭南分公司深度开展服务三农的工作,帮助广大农民脱贫致富,增强陕西优质农食产品品牌推广和市场推广力度,质检优选商城推出“助力中国邮政集团公司渭南市分公司精准扶贫战略合作计划”,双方进行品牌战略合作,共同发展。该项目在2016年作为重点项目进入国家新闻出版广电总局“新闻出版改革发展项目库”,2017年入选《世界杂志媒体创新报告》,该报告有关“货币化”的章节正是引用了《质量与认证》的案例研究,同时也被《纽约时报》及《纽约杂志》引用。近几年,《质量与认证》杂志在媒体融合发展方面的探索得到了外界的认可,获得“第十二届中国传媒年会年度媒体融合十佳期刊”“2016、2018年期刊数字影响力100强”等荣誉称号。2019年入选庆祝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70周年精品期刊展。

三、启示与思考

5G时代,行业类科技期刊要在行业需求的结合点上,做自己熟悉的、独有的、擅长的,做大做深、做精做细,唯有这样,才不失优势。《质量与认证》杂志融合发展路径给我们带来了以下几点启发。

1.行业类科技期刊融合发展,必须解放思想。期刊要拓宽思路,树立新媒体思维和理念,在接受、学习、掌握新媒体知识的同时,既不妄自菲薄,轻看或忽视自身的传统优势,如历史久、积淀厚、有品牌,人才队伍成熟、专业、稳定,读者群和广告客户依赖感、认同感、归属感强,期刊内容深度、专业和权威等方面,更要虚怀若谷,注重吸收接纳新媒体的“简洁”“海量”“即时”等优势。其中,与时俱进地建设一支高素质的编辑队伍,培养既有出版业特质的突出能力,又兼具专业性编辑的复合型人才是当务之急。

2.要加强与读者互动。这是保持新媒体持久生命力、读者忠诚度的重要手段。新媒体环境下,读者既是新闻信息的接收者,也是新闻信息的参与者、见证者、制造者,行业类科技期刊应利用新媒体技术,搭建期刊与读者的互动平台,发挥好平台作用,增强期刊在读者中的影响力、指导力和权威性,培育长久稳定的内在供求关系,逐步融合并开创出新型的媒体形式和盈利模式,实现编辑和运营的双丰收。

3.充分发挥行业媒体价值,策划行业品牌活动,引领行业品牌健康有序发展。积极关注行业动态、思考行业发展、谋划行业未来,是行业期刊的使命与价值所在。科技期刊是共同创造、分工合作、具有物质形态的智力成果。新形势下在逐步完成从编辑型向经营型转变、事业型向企业型转变、服务体制向服务读者转变过程中,期刊应树立“精品”意识,策划并组织行业品牌活动,使期刊从内涵到外观,从内容到形式,都能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脱颖而出。

公司年会策划范文6

[关键词]“1+X”证书制度;邮轮专业;高职;课证融合;教学改革

一、前言

2004年以来,全球邮轮旅游消费市场需求伴随着亚太市场的崛起与欧美市场的复苏保持高速增长态势,2019年全球邮轮游客规模攀升至3000万人次,我国邮轮游客也增长至300多万,仅次于美国排名全球第二。行业的发展带动邮轮人才的培养,全国目前开设国际邮轮乘务管理专业的高等职业院校共105家。伴随着邮轮产业的不断发展,邮轮行业对高素质、高技能、高水平的职业技能人才的需求不断增长,对高职邮轮专业的人才培养质量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2019年国务院颁布《国家职业教育改革实施方案》提出“学历证书+若干职业技能等级证书”制度(即“1+X”证书制度)试点,“1”指学历证书,“X”指各类职业技能等级证书,即在传统学历教育的基础上鼓励学生获取多种职业技能等级证书,将学历教育与工作岗位技能培训深度融合,增强学生职业岗位操作技能,对接企业人才需求“1+X”证书制度的实施将融入高职邮轮专业人才培养模式,优化专业课程体系,推进邮轮专业教学改革。“课证融合”是指将高职邮轮专业课程教学内容、考核方式等与职业岗位技能证书考试相融合,使学生在毕业时不仅获得学历证书,还能够持有行业认可的专业技能证书。因此,“课证融合”成为“1+X”证书制度实施的路径与媒介,以此为切入点改进教学环境与教学模式,有利于邮轮人才培养与邮轮企业需求的“无缝对接”,对促进职业院校人才培养的改革意义重大,从而能够为我国邮轮行业的发展提供高质量的人才保障。

二、“1+X”证书制度下高职邮轮专业课程与职业等级证书现状研判

(一)高职邮轮专业课程设置现状

目前高职邮轮专业课程主要包括职业素养课程、专业基础课程、专业核心课程、专业拓展课程和船员培训课程。职业素养课程包括计算机基础、思想道德修养、大学生心理健康等通识课程。专业基础课程包括邮轮运营与管理、国际邮轮母港概况和邮轮服务心理等课程,这些课程使学生能够对邮轮专业具备初步的认识,为核心课程的学习打下基础。专业核心课程是邮轮实用英语、邮轮餐饮服务与管理、邮轮客舱服务与管理、邮轮前厅服务与管理、邮轮酒吧服务与管理、邮轮购物服务与管理、邮轮娱乐服务与管理、邮轮营销实务,其中邮轮实用英语是邮轮各岗位专业知识与英语服务能力的融合课程,其余课程分别对应邮轮餐厅、客舱、前厅、酒吧、免税店、娱乐、邮轮运营营销岗位的人才培养,注重培养学生良好的职业道德、岗位服务技能、双语交流能力等。专业拓展课程包括茶艺鉴赏、调酒知识与技能、咖啡研磨、葡萄酒鉴赏、插花艺术等服务技能兴趣拓展类课程,学生可以根据个人兴趣与专业特长选择相应课程。船员培训课程包括船员基本安全培训合格证、船舶保安意识培训合格证、国际航行船舶船员专业英语考试合格证和客船船员特殊培训合格证,这四门培训课程是邮轮专业学生获得船员证的必备课程,通过该类课程学生获取上邮轮工作的基本证书四小证,为毕业后到邮轮工作做准备。

(二)邮轮职业技能等级证书简介

邮轮职业技能等级证书主要面向国际邮轮上的餐饮、客舱、商品销售、岸上导游等岗位,以及邮轮公司内部的运营岗位,如邮轮港口管理、票务销售、邮轮岸上旅游景区运营等岗位。证书分为初、中、高三个等级,其划分标准在于邮轮运营服务能力、邮轮餐饮服务、客舱服务、商品销售、游览服务能力(四选一)、邮轮营销能力等方面。共划分出旅客疏导、密集人群管理、危机管理、邮轮服务、邮轮运营5个工作领域,登乘程序实施、餐饮服务、客舱服务、游览服务、商品销售等29个典型工作任务,舱室(如套房舱室、贵宾舱室、婚房舱室等)提供房间布置的定制化服务、能根据邮轮航线特点、策划网络销售文案、能够向客人清晰分析主题线路旅游的制定背景,不同线路产品间的差别等102个岗位操作技能,符合邮轮专业在校学生与邮轮新员工的知识与技能要求,有利于提升邮轮人才培养与岗位衔接的适应能力。

三、“1+X”证书制度下高职邮轮专业“课证融合”的实施路径

(一)课程体系方面:邮轮运营服务职业技能等级证书与专业课程对接,构建模块化课程体系

根据高职邮轮专业“1+X”证书的标准,“X”证书包括国际邮轮船员证书与邮轮运营职业技能等级证书两个模块。国际邮轮船员证书由海事局委托学校进行培训考试,属于独立模块。“课证融合”是将邮轮运营服务职业技能等级证书与专业课程相对接,重构模块化的课程体系。第一学期学生主要完成国家规定的基础课程与职业素养课程的学习,考取计算机与英语证书;第二学期将邮轮运营服务职业技能初级证书内容融入专业课程,完成旅客疏导包括旅客沟通、救生设备操作、登乘程序实施等内容;邮轮服务包括服务性沟通、餐饮服务、客舱服务、商品销售、游览服务等方面(下同);邮轮运营之客票营销服务等工作任务的学习与考核,获得初级证书的同时取得学校相关专业课程学分;第三学期完成密集人群管理包括了解救生设备和控制计划、协助旅客到达集合和登乘地点、实施集合和撤离等内容、邮轮服务、邮轮运营之活动营销管理等工作任务的学习与考核,获得中级证书和课程学分;第四学期完成危机管理包括组织船上应急程序、优化危机情况下资源利用、对紧急情况的反应控制、紧急情况中对旅客和其他人员的控制、建立和保持有效沟通等内容、邮轮服务、邮轮运营之线路运营开发等工作任务的学习考核,获得高级证书和课程学分;第五学期完成船员证书的培训与证书考试;第六学期到国内星级酒店顶岗实习并进行邮轮岗位面试与就业。

(二)课程内容方面:基于邮轮岗位典型工作任务,将职业资格证书与课程内容进行融合

在课程内容方面,基于邮轮岗位典型工作任务,将职业资格证书初级、中级、高级证书的旅客疏导、密集人群管理和危机管理三部分工作领域的内容与邮轮运营与管理、国际邮轮母港概况和邮轮营销实务等专业基础课程教学内容进行有机融合。将证书中服务性沟通、餐饮服务、客舱服务、商品销售等内容与邮轮实用英语、邮轮餐饮服务与管理、邮轮酒吧服务与管理、邮轮客舱服务与管理、邮轮购物服务与管理等专业课程教学内容相衔接,针对证书中游览服务这一工作任务增设邮轮岸上旅游服务与管理课程。通过课程内容增加、课程科目增加、课程标准和教学大纲调整、任课教师培训等多种方式将102个职业技能要求与专业课程内容进行深度融合。

(三)教师队伍方面:重构教师结构与教学能力,尝试建设“双语双师”教学团队

“1+X”证书制度对教师队伍提出了更高的要求,高职邮轮专业“课证融合”教学改革需要重构教师结构与教学能力,首先,通过企业兼职教师的聘请与企业教师在线教学的方式,实现企业优秀员工与学校师资的结合,利用教师下企业挂职锻炼与访问工程师项目等内容,鼓励学校教师向行业一线靠拢,实现企业员工与学校教师的双向流动;其次,学校教师发展中心鼓励教师参加培训,多举措打造“双师型”教师队伍,探索校际结合组建高水平结构化的教学创新团队,合作编写立体化教材,共建优质网络“1+X”示范课程;第三,邮轮专业学生的就业方向是国际邮轮,英语交流能力是学生获取工作岗位和适应邮轮工作的首要能力,因此在邮轮运营职业技能等级的工作任务与教学内容方面应实施双语教学,根据教师的能力,可实施双语教学或“单门课双讲师”制度,尝试建设“双语型”教学团队;第四,学校在资金、渠道上对教师能力提升进行持续保障,建立相应的激励机制与制约机制[2],通过职称评审政策倾斜激励教师参与“1+X”证书课堂改革机制,对于所教授班级参与“1+X”证书制度考生通过率低于50%的教师不得进行年度优秀教师评选等方式,促使教师努力参与,为“双语双师”教学团队的建设提供基础。

(四)教材建设方面:运用信息化手段,产教融合编制新型活页式、工作手册式双语教材

“1+X”证书下的高职邮轮“课证融合”教材需要进行重新开发,新教材既需要符合高职邮轮专业教学标准的要求,也需要与邮轮运营职业技能等级证书内容衔接,在教材内容、课后习题、教材结构等方面进行重新编排,与邮轮行业兼职教师进行深度合作,产教融合共同编制新型活页式、工作手册式的双语教材,编写邮轮餐饮服务双语实训指导、邮轮购物服务双语实训指导、鸡尾酒调制双语实训指导、客舱服务双语实训指导等与“X”证书紧密相关的双语实训指导教材,在教材基础上录制教学微课、工作实景视频、工作内容视频等,并结合国际邮轮虚拟仿真实训软件建设虚拟仿真教学资源,建设立体化教材内容。产教融合开发的新教材既是高职院校学历教育课堂教学用书,又是邮轮员工入职的工作手册,还是邮轮运营服务职业技能等级证书的考试用书。

(五)教学场地方面:运用“互联网+”拓展教学空间,与企业合作建设开放共享的实训基地

邮轮运营服务职业技能等级证书对高职邮轮专业的教学场地与实训空间提出了新要求,高职邮轮专业应根据工作任务更新教学场地与实训基地。实体实训室的更新因建设成本高和建设周期长等障碍的影响,因此深度利用校内现有的实训基地能够避免重复建设,在“1+X”实践的过程中,不断优化校内实训基地的软硬件设施与管理水平,二者起到相互促进的作用。在此基础上需要充分运用“互联网+”技术、AR技术、虚拟现实技术等建设国际邮轮乘务管理专业教学资源库、国际邮轮虚拟仿真实训室,与邮轮企业合作共同开发国际邮轮虚拟仿真实训软件、全息手势交互系统软件、MR邮轮船模交互软件,为师生提供逼真、沉浸感和交互式的教学系统,为“X”证书的课程教学与考试培训提供技术支持,形成虚实结合、线上线下融入的立体式多维教学空间。

四、“1+X”证书制度下高职邮轮专业“课证融合”教学改革推进——以邮轮营销实务课程为例

邮轮营销实务是浙江国际海运职业技术学院国际邮轮乘务管理专业的专业课之一,旨在通过对邮轮营销的系统学习,使学生树立正确的营销理念,掌握实用的营销手段与方法,具备邮轮营销方案制订能力,为邮轮行业的产品开发、市场调研以及销售渠道的拓展工作打下必要的任职基础。根据中船舰客教育科技(北京)有限公司2020年3月的《邮轮运营服务职业技能等级标准》,以浙江国际海运职业技术学院邮轮营销实务课程为教学改革的案例(如图1),面对邮轮产业链中支撑邮轮票务销售的旅游机构的相关岗位,以实践推进和经验总结相结合的方式为“1+X”证书制度下高职邮轮专业“课证融合”的具体操作提供示范版本。

(一)教学目标融合

将邮轮运营服务等级证书中客票营销能力、活动营销管理能力和线路运营开发能力融入邮轮营销实务课程教学目标中。知识目标方面,掌握主流邮轮航线特点,掌握邮轮网络销售文案的撰写,了解不同国家或区域客人的消费特点,掌握公司年会、中大型聚会活动、商务会议的策划流程与内容。能力目标方面,能够根据客人的消费特点介绍主流邮轮航线及特点,能够向客人清晰分析主题线路旅游的定制背景与差别,能够按照邮轮主题活动执行方案参与活动执行管理,收集并处理主题活动推广方面的相关信息和数据。素质目标方面,能够将中华传统文化融入邮轮产品营销、邮轮主题活动策划以及邮轮线路运营开发中。

(二)教学内容融合

将邮轮营销服务等级初级证书中策划网络销售文案、介绍主流邮轮航线及特点、向客人清晰分析主题线路旅游的制定背景、不同线路产品间的差别等内容融入邮轮营销实务课程课堂理论教学模块;将邮轮营销服务等级中级证书中策划邮轮在中国市场的主题活动、制定线上邮轮市场营销方案、按照规程参与邮轮营销主题活动执行管理、收集处理主题活动推广方面相关信息和数据等内容融入邮轮营销实务课程课堂实训教学模块;将邮轮营销服务等级高级证书中制定线路营销方案及推广计划、制定老航线运营优化方案、制定邮轮航行期内邮轮客群特征收集、挖掘方案等内容融入邮轮营销实务课程网络课程与第二课堂教学模块中。

(三)教学过程融合

在教学过程中,将专业课程教学内容与邮轮运营服务职业技能等级证书考试内容相结合,将邮轮市场营销环境分析、邮轮市场营销调研、邮轮营销策划、邮轮营销实战等串联起来,实现教学过程与工作过程进行衔接。同时,在教学过程中融合邮轮营销相关岗位的职业道德,通过营销实践技能训练,提高学生的在线营销技能与意识,拓展学生的知识面,培养学生的职业能力与职业素养,同时将思想政治元素、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团队合作意识、安全意识、工匠精神等融入课程教学中,注重课程思政与“1+X”证书内容的融合。另外,在教学中注重使用信息技术手段,建设了邮轮营销实务在线课程,将邮轮运营服务职业技能等级证书相关内容融入线上教学资源。

(四)教学评价融合

改革考核手段和方法,加强实践性教学环节的考核,过程考核和结果考核相结合。过程考核包括学生课堂日常表现、项目任务与超星网络学习平台课堂作业,结果考核包括课程期末汇报与邮轮运营服务等级证书的获取。结合课堂提问、学生作业、实验实训及课程设计汇报,综合评定学生的学习成效,将学生课堂日常表现、设计成果汇报和邮轮运营服务等级证书的考取共同作为课程考核评价的标准。过程考核成绩占总评成绩的40%,包括日常表现40%和项目任务成绩60%。期末考核占总评成绩的60%,包括课程论文设计及PPT汇报40%和邮轮运营服务等级证书的考取占60%。

五、结语

公司年会策划范文7

(一)强调教师主体地位,激发教师主体意识

教师作为创业教育的实施者,作为"双主体育人"思路的实践者和探索者,教材的研究者、教育活动的设计者、组织者、必须清楚的认清自己的位置,必须积极主动的投入课程教学中,必须努力提高充实自己的知识水平,以适应帮助学生成长的需要。为此,我系从以下"四个维度"入手。

(1)结合专业教育,设置创业课程

系部特改革创业营销类、技能类、管理类等与创业教育相关的课程。一方面教师作为课程改革的开发者和实施者,在教授此类创业课程中,对课程内容进行加工、整合、调整,不断探索创业知识的更新,同时对教学方法进行变革,促进创新思维能力的提升;另一方面通过教师系统传授创业理论知识,让学生分步了解创业实践所必备的相关企业管理知识,培养创业意识,萌发创业激情。

(2)紧抓师资培训,提升教学水平

创业教育不是简单的知识教育,也不是纯粹的技能教育,而是两者的有机结合。因此,创业教育的开展,离不开一批专业素质高、教学手段新、实践能力强的师资队伍,师资队伍建设是创业教育运行机制中的一项基础性工作。通过积极组织各类教师培训、实训和交流,提高教师教学研究与指导学生创新创业实践的水平。高素质的创业教育导师团,更好地调动大学生的创业意识,引导创业动机,培养创业能力,减少创业盲目性。

(3)强化科研意识,创新教育方法

创业不同于一般的企业管理,创业过程中涉及的不仅有管理学方面的诸多问题,而且涉及到其他许多学科方面的内容。国家总督学柳斌指出:"优秀教师不是靠大奖赛奖出来的,而是在教改实践中不断探索和磨练,在教学研究中不断学习和积累的过程中成长起来的。"因此,创业教育教师要注重科研能力的培养与提升,通过深入研究,积淀深厚的创业教育理论修养、广阔的教育前沿视野、敏感的教育意识问题。实践证明,科研可以通过提升教与学两个方面的效果来提升教师的专业素质;教师对创业的认知会在教与学的过程中潜移默化的影响学生的创业意识;教师的应用性强、易转化的科研项目对学生的创业认知和创业方向均有影响。

(4)整合内外资源,打造专家团队

一方面组建一支专业知识面宽、授课能力强的创业教育专职教师,由系部市场营销、财金、经贸、电商教研室等教师担任;另一方面建设一支有商业管理经验、创业经历、能真正指导学生自主创业的实践型兼职教师,可以是校企合作单位成功的企业家、创业者、优秀校友等。通过"专家团"给予学生理论与实践的双向指导,具体开展教育培训工作、实践指导工作、结对帮扶工作,充分发挥教师的观念引导、智力支持、技术指导作用。

(二)突出学生主体作用,提升学生创业能力

学生创业素质的形成是一个持续不断内化的过程,内化是不可替代的;学生创业技能的形成离不开实际的体验,体验也是不可替代的。这两个不可替代决定了创业教育除了在发挥教师主体地位的基础上,同时必须充分发挥学生主体参与作用。"双主体"教育思路正是强调在教育教学、实践中的学生内化过程以及在参与中得到发展。为此,特形成以下"六个结合"的方式。

(1)与创业课程相结合

课程学习不应是教师单向输入知识的过程,学生在课堂活动中处于主体地位,充分参与到课堂中。例如:通过《创业实务》课的学习,学生分组进行创业计划书撰写,这使创业不仅停留在构想,进一步落实到具体计划中去;通过创业实训类课程,学生成立一定数量的"模拟公司",依托中国创业实习网这一第三方实习平台,形成互动化商务环境,让学生体验从公司创建到运营的全过程,实现公司间博弈。

(2)与创业大赛相结合

积极组织学生参加各级各类创业计划大赛,在组织参赛过程中,专门配备专业老师进行一对一培训和指导,提升选送项目竞争力。通过竞赛使学生展现创业才华和能力,策划制定有一定实际价值的创业方案,在创业设计过程中,激发培养学生创新实践能力,主动精神,商业精神以及市场经济思维;使教师在指导过程中,吸收其他创业团队的精华,借鉴其他指导老师的意见,为今后更好地指导团队参赛收获经验。

(3)与创业社团相结合

社团活动是学生实现实践活动的主要方式,创业社团如同孵化器一样,提供专业咨询、行业信息、合作互助。我系两个蓬勃发展的创业类社团--"绿色营销人"和"就业起航站"社团,在社团指导老师的带领下,通过组织社团成员展开向成功者学习活动、"领航人才"培训班、专家讲座等丰富多彩的活动,提升了学生营销、管理能力、创业素质以及创业能力。

(4)与仿真集市相结合

学校创设"百草根"商贸集市,下设校园税务局、工商局、城管,通过仿真市场运营管理手段,帮助创业学子了解市场运作规则、培养开拓创新精神。系部紧紧抓住百草根商贸集市这一创业实践平台,大力宣传,鼓励有创业意愿的学子积极申报百草根摊位,将主动创业作为职业生涯的一种选择,同时将百草根商贸集市这项创业实践活动纳入年级的班团建设中,实现了班班有创业团队,班班有指导老师,人人有创业意愿,积极鼓励学生参与此项活动,让更多的学生得到创业体验。

(5)与爱心公益相结合

公益创业指个人或社会组织在社会使命的激发下,追求创新、效率和社会效果,是一种面向社会需要、建立新的组织向公众提供产品和服务的社会活动。高校作为培养道德高尚、拥有知识底蕴的高层次人才场所,应提倡公益创业,引导大学生奉献社会。鉴于此,我系学生创新校内报刊亭运营形式,学生自发组织公益创业团队,以"公益运营、致力公益"为原则,开展"益米阳光"公益创业活动。"益米阳光"公益商店采取无人售货模式,经营各种饮料、文具、杂志以及师生们无偿捐助的物品等。顾客可按标价、也可高于标价购买物品,自己投币、找零、取货。经营中获得的所有利润都将回报学校、回馈社会,这既让同学们享受了创业过程,培养了学生创业自助能力和诚信经营的高品质素养,又践行了感恩社会、服务社会的理念,将爱心传递给更多有需要的人。

(6)与社会实践相结合

把社会实践作为促进学生创业的重要载体,通过在企业、社区、街道等开展专业实践、市场调研、创业活动等社会实践活动,增长学生见识,增进社会认同,引导学生结合社会需求和创业需要开展有目的性的实践活动,进而形成创业构思,培养创新思维。

(三)充分利用校友资源,实现主体转化

校友资源是校友自身作为人才资源的价值,以及校友所拥有的财力、物力、信息、文化和社会影响力等资源的总和。校友资源对大学生创业教育有着十分重要的作用,因为校友从"学生主体"转变成"教师主体",角色转变带来功能的转变,我系充分利用校友资源,加强创业人才的培养。

(1)依托校友资源,推进创业课程教学改革

校友曾在母校受过系统的专业教育,部分校友毕业后从事与专业相关的创业,他们既有理论知识,更有丰富创业实践经验,对创业中将会遇到的问题和所需要具备的素质和能力有了解,其创业历程和人生体验,是在校大学生极好的活教材。因此,创业校友参与我系的创业教育活动,将推动创业课程的教学改革,使创业课程的理论性和实践性更好结合,提高教学效果,同时可从教学人力资源、教学物质与经济资源上为高校的理论和实践教学提供大力支持,便于促进高校教育教学和科研工作的开展。

(2)依托校友资源,起到创业示范教育作用

北京航天航空大学周自强教授认为:"校友的高尚品德和先进事迹是母校的德育资源,校友的评价和赞誉是母校弘扬优良传统和办学理念的精神资源。"创业校友在创业实践上的成长之路和肺腑之言,对在校学生来说有典型的示范教育作用。我系在深入了解校友成就的基础上,采用多种形式,比如邀请企业家回校举办创业之路讲座、收集企业家校友创业故事作为教学案例、到企业家校友的企业进行走访参观等,切实加强学生对创业实践活动的理解。

(3)依托校友资源,建立创业校友导师库

"校友导师库"的建立,为在校学生募集多位校友精英,帮助有创业志向的青年顺利起航商海。经贸系每年定期举办就业创业教育年会暨校友联谊会,搭建企业家、优秀校友与在校学生沟通的平台。通过学生座谈会、专业技能讲座、就业创业能力讲座、创业经验分享等活动,指导有创业意愿的学子进行创业活动。

2结语

公司年会策划范文8

电力科研单位提供的产品是为满足顾客有关电力生产不同环节、不同企业生产运行过程中的需要而向顾客销售的所有服务和产品。电力科研单位主营的“四个中心工作”分别是技术服务、技术信息、技术监督、技术开发(以下简称“四个中心”),以及相关配套服务工作。“四个中心”是电力科研单位提供的核心服务,是电力科研单位发展的根本所在。

1.1服务项目多元化

电力科研单位服务项目多元化有其自身优势。各电力科研单位结合发电厂的专业分类一一对应地组建了相关专业所,可以为客户提供更加专业化的服务;针对发电厂基建调试、送变电调试,全国各省、区等电科院组建了调试所;针对行使技术监督职能时发现的问题,提供试验技术、事故处理、理化检测及技术培训等多项服务,充分满足了顾客对服务产品多样化的市场需求。

1.2服务项目的延伸

服务市场的需求是不断发展变化的,电力科研单位要追求持续良性发展就要面对服务链的延展问题。围绕电力生产不同环节,提供不同的延伸服务。首先,向电源侧延伸,即向发电厂侧研究服务项目的扩展,可以为发电厂选址、配套设备以及将来生产发电的监控、试验测点的设置等提供前导性技术服务。

其次,向电网侧延伸,即向电力输配、电网稳定、售电经济性评价等提供过程控制性服务等。再次,针对环境监测中心、煤质检验、金属材料所等专业所,通过向有关上级主管部门申请,进入工厂环境、民用设施有毒有害物质、原料的分析、化验和监测等领域,以不断扩大服务市场范围。

1.3服务质量的提升与内部营销

内地电力科研单位先后开展管理体系和实验室认可项目等工作,为服务质量的提高、国际认可度扩大做出了管理及技术方面的准备。新疆电科院自2001年起陆续通过ISO90001国际质量体系认证、实验室能力认可和自治区技术监督局计量授权机构的考评,挂靠在新疆电科院的各类中心等分别取得了国家和自治区的计量授权证书等,这些资质的取得仅仅表明电科院具备提供优质服务技术和能力的保证,要提高服务质量可以考虑从开展内部营销工作开始。

开展电科院内部营销工作,要把电科院的员工看作是最初的市场,也就是说给全体员工树立一种“我的下一道工序就是我的顾客,从我这里就要把好产品质量关”的意识。认识到每一过程都是增值的过程,严控内部质量形成的过程,为最终产品的形成打好基本的质量基础。电科院的产品是为发供电企业提供服务,这种服务的实体形式是依据服务结果编制的技术报告、证书。新疆电科院可以结合电力技术“服务”这一产品价值的形成过程结合质量管理“PDCA”循环来监控和提升服务质量。

新疆电科院工作流程的“PDCA”循环“PDCA”循环中P-Plan策划;D-Do实施;C-Check检查;A-Action改进。流程图中1~5过程是P阶段,合同项目的务工作热情周到的接待、政策解释等工作。电科院内部建立起尊重员工、服务员工、激励员工的制度,体现了一种人文关怀文化。2007年新疆电科院就启动了“质量是一种道德、一种修养、是对客户的尊重;和谐是一种文化,以礼相待是一种美德,我们崇尚这种文化,这种美德”的企业文化识别与重塑工程,目前进入《员工礼仪手册》的宣贯实施阶段,这种营造内部和谐的意识已经在员工意识中生了根。

2服务定价策略

影响定价的因素是多方面的,包括定价目标、成本、其他市场营销组合因素。而电力科研单位的服务由于质量水平难以统一界定,质量的检验也难以采用统一标准,因此对电力科研单位的服务定价有一定难度。

2.1服务的定价

电力科研单位的服务定价参照政府定价与行业内部协商定价相结合的方式,即涉及计量检定等省级技术监督局明文规定收费标准的,电力科研单位参照执行;没有收费标准的服务项目,电力科研单位参照相关单位的定价标准,并结合各省区电力行业发展现状,同时发挥定价主动权,积极参与价格制定工作。首先由电力科研单位制定各项科技服务项目的价格水平,报主管电网公司审批后执行。具体可采取以下几种方法:

(1)加成定价法或目标利润定价法。

当服务成本计算比较容易时,多采用加成定价法或目标利润定价法,这两种方法简单易行。加成定价法是在成本上加上若干百分比的毛利计算出服务价格的一种方法,售价与成本之间的差额就是利润,计算公式为:单次服务价格=单次服务成本×(1+成本利润率)如基建调试项目报价,根据不同的电厂机组容量、现场情况的复杂程度、需要支付技术人员的差旅费、伙食补助、仪器设备的折旧费等,再测算出合适的成本利润率。

目标利润定价法是参照单位运行总成本和估计的总销售量,根据以往电科院运行成本测算,确定一个目标收益率,作为定价标准,计算公式为:单次服务价格=(固定成本总额+变动成本总额+目标利润)÷服务次数

(2)率先定价法

率先定价法适用于技术实力雄厚或服务有特色的电力科研单位。如新疆电科院研发了锅炉飞灰取样器,属全国首创,申请了国家专利,受到电厂广泛欢迎,由新疆电科院根据市场需求自主定价,并已委托设备厂家批量生产,在疆内外取得良好的经济效益。

(3)按质定价法

同样的试验项目、现场事故处理,派出不同级别的专家将制定不同的价格。新疆院有院级专家、西北地区专家及国内同行业知名专家等,项目收费标准也应有所区别。

2.2定价策略建议

(1)完善定价机制

根据不同的合同项目建立不同级别定价机制,项目价格要充分体现不同级别专家参与项目的内在价值,体现“专家”的作用,使资源优化配置;对发电厂容量、管理水平相近,但资金实力不同的同类合同项目实行差别定价;建立定期价格审核和逐级呈报机制,保证价格与市场需求的同向调整;禁止违规实行价格折扣,压价导致恶性竞争等不正当行为。

(2)逐步推进电力科研单位明码标价和收费公示制度

对于经政府相关部门审批的收费标准,如计量收费,电力科研单位可在实验室收发处显著位置张贴收费价目表,禁止收取任何未予明示的任何隐性收费,特别是跨专业的大型合同项目,如基建调试费用、性能试验费用,也应逐步过渡,进行明码标价。#p#分页标题#e#

(3)禁止电力科技服务的回扣行为及虚高定价

合同项目谈判过程中的高额回扣现象,属于不正当竞争行为,既违反国家有关规定,又将导致电力科技服务市场的价格混乱,并最终导致市场竞争的恶性循环之中,应坚决制止。

(4)发挥电力科研单位行业协会的作用

在2003年全国电力科研单位一年一度的年会上,与会代表一致同意成立全国电力科研单位行业协会,希望在促进价格自律、规范价格行为、配合政府和价格主管部门加强价格监管等方面发挥积极作用,使之在政府减少行政审批、电网公司市场化运作要求之后承担起行之有效的管理职责。

3服务分销策略和促销策略

3.1服务的分销策略

分销是产品由生产地点向销售地点运动的过程。分销决策主要考虑在什么地点及如何将服务提供给顾客。电力科研单位和顾客相互作用的方式可以有三种:顾客主动找电力科研单位;电力科研单位主动寻找顾客;电力科研单位与顾客在双方可达到的范围内交易。电力科研单位一般选址各省、区的省会城市,交通便捷。

电力科研单位采取的分销手段主要是直销,即从电力科研单位直接到顾客处实行面对面的服务。今后可以考虑增加特许经营商模式,电力科研单位按双方合同规定,在特许者统一的业务模式下从事某些电力科技服务经营活动,并支付相应的加盟费用。

3.2服务的促销策略

服务促销指为了与目标顾客及相关公众沟通信息,使他们了解企业及其所提供的服务、刺激消费需求而设计和开展的营销活动,重在促销形式多样化。

(1)利用广告促销

电力科研单位通过在电力行业各种媒体广告,如电力杂志、报纸、电视、广播等为主要广告促销媒介。如新疆电科院就多次在《新疆电力》季刊、《新疆电力报》、《中试研消息》上刊登业务广告、资质证书获证情况和科技成果推介等内容,以扩大新疆电科院对公众影响同时促进服务的推介工作。

(2)发挥互联网的宣传作用

电力科研单位与各电力网、省公司有局域网相连接,通过局域网将电力科研单位“四个中心”的职能与最新技术创新形成联动,与顾客形成互动,便于业务接洽与信息沟通。新疆境内电力系统有OA系统、局域网相连,疆内的文件收发、信息沟通可以一并完成,今后可考虑增加技术难题的在线咨询与答疑,以充分发挥网络的省时、省钱、快捷、便利等作用,预计在今后将发挥越来越重要的信息沟通作用。

(3)组织人员推销

电力科研单位均组建了市场营销部门,配备精通专业的技术人员进行市场营销组织策划与实施。新疆电科院于2001年组建了市场营销部,专职人员由最初的3人发展成今天的7人,由最初的大家都外出跑市场,到现在结合新疆地域特色,少数民族同志负责南疆片区市场开发,汉族同志负责北疆片区;由丰富社会关系的同志负责新市场的开辟;有丰富市场营销知识的同志负责市场信息的搜集整理分析等。各专业所也承担了部分项目的市场开发工作,人员促销工作渐成规模,市场促销工作日趋规范,市场促销人才迅速成长,为新疆电科院市场份额的不断扩大,市场化运作的日趋成熟发挥了重要作用。

(4)开展质量文化促销

服务质量是服务的效用及其对顾客需要的满足程度的综合表现,是一种主观感受,是顾客对服务质量的预期与实际感受的服务水平之间的对比结果,也取决于技术质量和职能质量的水平。技术质量是指服务过程中,顾客从服务过程中所得道的东西,顾客容易感知;职能质量是服务过程中,服务人员的行为、态度、穿着等直接影响顾客的感知。

改制前电力科研单位提供的服务,重技术质量轻职能质量,在顾客心目中形成“技术专家”、“”技术权威”的一种高高在上的形象。市场化改制后,电力科研单位尝试着从服务人员的言行举止方面增加“亲和力”。如采取通过ISO9001国家质量体系认证、国家实验室认可体系、法定计量检定机构授权体系的认证、认可,向顾客传递电力科研单位面向市场,追求服务质量持续改进的信息。这些工作还不够,如新疆电科院将质量要求从一般意义的服务质量上升到“追求优质应该是一种企业文化”的高度。服务质量是新疆电科院赖以生存的根基,可以从顾客需求的确认、提供服务的过程、顾客意见收集、技术回访至持续改进整个过程,按照P-D-C-A循环(计划-实施-检测-改进)的程序进行控制,真正做到以顾客需求为关注焦点,持续改进。

(5)尝试有形展示

有形展示策略是利用服务过程中的工具、设备、员工、信息资料、现场、环境、价目表等有形物展示服务产品的特性,以弥补服务产品的非实体性所进行的活动。

电力科研单位的技术培训项目即可组织相关单位进行免费的示范教学,包括理论与实际操作等环节,由专业老师试讲,学员试听,向学员展示电力科研单位师资力量以及硬件设施;建立自己的仿真实验室,向顾客展示试验、检测、化验过程及效果,起到演示和推介作用,;将以往取得的科技成果、重大业绩、荣誉、专家情况简介、顾客好评等内容图文化,服务承诺标语化,邀请顾客上门参观或给顾客发放有关宣传图册,将电力科研单位的服务实效与文化内涵推介给顾客,加深顾客印象,提示顾客电力科研单位的服务是可信赖的,以期开发潜在顾客,培养忠诚顾客,形成一种长期合作的客户关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