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技成果管理体系范例

科技成果管理体系

科技成果管理体系范文1

 

0引言   21世纪是科技与信息高速发展的世纪,随着计算机与网络通信技术的飞速发展,特别是互联网技术的普及应用,实施科技成果管理的网络化和信息化已经迅速成为各级科研管理部门改善管理状况、提高自身管理素质和竞争力的重要手段。建立一个科学、公平和完善的农业科技成果价值评估网络化管理平台,是农业科技成果评价中介机构发展壮大的必然选择,它必将推动农业科技成果转化率的不断提高,推动农业信息化进程的高速迈进,推动农业科技事业可持续、健康地发展。农业科技成果价值评估网络管理信息系统是在仔细研究农业科技成果价值评估指标体系和科技成果管理环节的基础上,进行具体细致的需求分析,并严格按照管理信息系统的开发过程,运用先进的计算机技术和PHP等动态网站开发技术,经反复测试和实验而最终形成符合农业科技成果评价需求和评价标准的、完善的网络管理信息系统。系统实现了管理员、科研人员和评议专家等主体对象通过互联网在农业科技成果评估与转化信息上达到互动交流,极大地减轻了评价中介机构以往繁重的统计和搜索工作所带来的负担,提高了工作效率,节省了办公费用,促进了农业科技成果价值评估体系管理进一步条理化、规范化、公平化和科学化[1-2]。   PHP是一种简单的、标准的、多用途的、面向对象的、解释型的、健壮的、安全的、性能非常之高的、独立于架构的、可移植的及动态的脚本语言,速度比JAVA快5倍,近几年发展突飞猛进。EDC在2006年的统计信息表明,目前PHP在国际上的发展速度是37%,明显高于Java和.net两种语言。百度、新浪、搜狐和TOM等各大互联网门户都在广泛使用PHP技术。农业科技成果价值评估网络管理信息系统主要运用PHP技术,在Apache+MySQL+PHP环境下设计开发,使用dreamweaver为开发工具,使用phpMyAdmin对MySQL进行图形化管理。本文具体介绍该系统的详细设计,包括体系结构设计、总体功能设计、数据库设计和系统安全设计,并且在其中简述了系统各类用户的系统使用权限、方法和工作的业务应用平台[3]。   1体系结构设计   系统应用模型采用B/S结构模型,即浏览器(Browser)/服务器(Server)结构。系统框架采用3层体系结构(如图1所示),即用户表示层、应用层和数据层次。各层次之间均采用标准的TCP/IP通信协议,提供设备无关的控制接口。1.1用户表示层表示层采用了与windows风格同步的基于IE浏览器的客户端工作环境,为用户(包括普通用户、项目负责人、评议专家和系统管理员)提供人性化的交互界面,降低用户学习使用系统的门槛。实现工具为In-ternetExplorer浏览器,客户端程序为HTML和PHP。1.2应用层应用层是农业科技成果价值评估业务应用平台,包括成果评估申请平台、评估结果查询平台、评估项目管理平台、专家评估管理平台、系统维护管理平台和评估知识管理平台。它提供数据处理、整合、转换以及权限认证等大量系统内部逻辑操作,实现工具为Web服务器和应用服务器等。1.3数据层数据层提供数据存储、恢复、保持等数据服务,采用MySQL数据库,实现工具为phpMyAdmin。   2总体功能设计   农业科技成果价值评估网络管理信息系统总体功能[4]如图2所示,其中包括系统维护功能模块、成果评估功能模块和评估知识管理模块。系统维护模块实现数据库的更新与维护、对用户及用户权限的管理。其中,系统管理员负责数据库的更新与维护,拥有对所有用户信息进行查询、添加、修改和删除的权限;普通用户拥有向评估机构提出对某项农业科技成果进行价值评估申请和评估结果查询的权限以及浏览、学习农业科技成果价值评估知识的权限;项目负责人拥有对某个评估项目进行综合管理的权限;评估专家拥有对评估项目按指定的技术指标进行打分与评议的权限。成果评估模块实现农业科技成果价值评估申请、评估项目管理和评估结果查询功能。由普通用户申请,建立评估项目档案(包括评估项目名称、类型、承担单位、研究的内容和创新点、研发的目的与意义、解决的关键问题、国内外相关技术发展现状与趋势、研究的方法与技术路线、研究的成果与结论等),并提交评估相关材料(包括研究报告、科技查新报告、发表的论文或出版的著作、测试分析报告、产品检验报告、行业审批文件、成果应用证明、经济社会环境效益影响证明以及知识产权所属权证明等)[5]。由评价机构指派的项目负责人负责整理评估项目档案和材料,从农业科技成果价值评估指标体系数据库中选择适合该项目的价值评估指标体系,从用户信息资源管理库中选择相关研究方向的评估专家。由多位专家为评估项目的各级评价指标进行打分和评议,系统对专家的打分做综合的统计、整合和处理,运用多层模糊综合评价数学法给出最后的农业科技成果价值评估结果;再由项目负责人整理专家评估结果,给出评价结果分析报告。用户可通过项目名称和编号进行评估结果查询。评估知识管理模块为用户提供学习农业科技成果价值评估的学习园地,介绍相关的政策法规和专家资源以及评价中介机构的动态新闻(包括批准公开的农业科技成果价值评估结果)。   3数据库设计   农业科技成果价值评估网络管理信息系统采用MySQL数据库,包括农业科技成果评估项目档案库、农业科技成果价值评估指标体系库和用户资源管理库,如图3所示。其中,农业科技成果评估项目档案库中各表的数据根据项目评估的进程,由系统自动更新。农业科技成果价值评估指标体系库是基于科技成果“分类”评价的大原则前提下,在大量考察、深入研究农业科技成果特点的基础上,建立的全面、科学的农业各类科技成果的价值评估体系,并参考相关领域多位专家的意见,运用模糊数学的方法将其评价指标赋予权重[5],由系统管理员负责维护和更新。用户信息资源管理库负责存储和管理使用本系统的各级权限用户的所有信息,由评价机构负责聘请评估专家和审核专家资格;部分信息系统自动更新,部分信息由系统管理员维护。   4系统安全设计   系统的用户分为系统管理员、项目负责人、评估专家和普通用户4种用户角色,权限级别分别为4,3,2,1。不同的角色对该系统有不同的使用权限,每种用户只能使用自己权限范围内的业务应用平台。其中,系统管理员使用系统维护管理平台,项目负责人使用评估项目管理平台,评估专家使用专家评估管理平台,普通用户使用评估知识管理平台、成果评估申请平台和评估结果查询平台。除普通用户外,其他用户角色都要经过拥有本系统使用权的评估机构的审核,并由机构给予登陆的用户名、密码和设置用户权限。签订好评价合同的项目,都有唯一的项目编号和密码,任何用户都要根据该项目的编号和密码,才能完成对该项目的相应工作,这样可进一步提高评估项目的保密性和公平性。系统采用PHP技术中的Session方法对用户身份进行验证。Session的汉语意思为“会话”,Web系统中是指用户和系统的会话,具体是指用户在浏览Web系统时,从进入网站到浏览器关闭所经过的这段时间。在Session中注册的变量可以在这段时间内保留其值,并可在各个页面中使用。Web系统中,必须保证用户不能通过直接在浏览器中输入URL即可进入必须登录才能访问到的页面,这时就需要在每个网页中进行身份验证,本系统使用了Session来完成这个功能[6]。系统使用Session方法不仅保留了用户名信息,同时还保留了该用户相应的角色和权限。在用户使用系统的过程中的每个页面不仅对其身份进行验证,同时对其角色权限进行验证,确保用户使用系统中自身权限范围内的功能。#p#分页标题#e#   5结束语   农业科技成果价值评估网络管理信息系统为农业科技成果评价机构提供了一个友好的工作平台,为农业科研人员提供了一个科学、公平和公正的网络化科技成果价值评估环境。系统自投入使用以来获得了各界人士的一致好评,推动了农业科技成果转化的进程,为黑龙江省科技成果转化价值评估信息系统的研究作出了一定的贡献。望本文也能为我国农业科技事业、农业信息化进程和科技成果价值评估领域的发展作出一定的贡献。  

科技成果管理体系范文2

为应对课程设计面临的问题,提出课程设计全过程管理理念,构建合理的课程设计考核体系。根据课程设计环节划分,建立相应的评价体系,包括选题、资料收集、方案选择、计算分析、报告整理、答辩6个环节。每个环节包括态度和能力两项指标,态度指标分为教师评价、组长评价和自我评价三方面,能力指标则针对不同环节包含不同内容。通过考核体系的建立,形成客观有约束力的管理机制,以期为课程设计量化考核提供系统性分析框架。

关键词:

课程设计;过程管理;考核体系

课程设计是本科教学中极其重要的实践教学环节,工科专业尤甚。近年来,国家又提出“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在这一计划的推动下,各高校对实践教学的重视程度再度加深。曾有学者指出课程设计应遵循一理念,即以就业为导向,以项目任务为载体,以培养能力为主线,以学生为主体,以全面发展为目的。但在实际执行过程中,很难做到效果与理念的统一,这一困境很大程度上归因于考核管理机制的不完善。通常情况下,课程设计以班为单位进行,由任课教师指导,而一个班少则三十人,多则达五六十人,仅凭教师一人之力很难做到全面兼顾。加之如今大学生受社会功利观念影响较大,对学习认识不足,因而不愿将心思集中在学习上,对课程设计这一实践环节更是敷衍了事。相对于毕业设计,部分高校仍缺乏工科课程设计质量的监控机制,无法保证客观、公平公正地考核学生设计成果。此外,考核更倾向于结果考核,对过程考核不足且较为主观。西安工业大学张冬敏[1]也指出课程设计教学中存在课程定位、要求不明确,课程管理组织工作混乱,教学效果难以评定等问题。针对上述情况,许多学者也制定了相应的考核管理方法,如融通企业用人标准基于工作过程考核[2],给予过程考核权重或分值[3],多方面考核[4-6]等,但所建立的体系仍有过于主观之嫌,抑或评价主体考虑不够充分。因此,需要设定良好的约束机制,既约束指导教师的主观评价程度,又约束学生的行为,强化过程管理,制定详细的考核管理体系,做到客观、公正评价,以此提高课程设计质量。

一、基于全过程管理的考核体系构建原则

全过程管理是指课程设计从任务下达到检验合格为止,对影响设计质量、进度、效果等要素进行全面的动态分析、评价与控制。全过程可分为两个阶段,即决策阶段和实施阶段,其中决策阶段又可细分为选题、资料整理和方案确定三个阶段,实施阶段可细分为计算分析、报告书写和答辩三个阶段。过程管理考核体系的构建,从专业培养方案出发,遵循以下原则:以课程设计理念为指导思想,立足于专业特色和行业背景,综合考核和约束特性,实现各阶段客观、全面评价,达到全要素均衡管理;再以目标管理、动态管理、过程控制作和信息管理为此体系实施的保障措施。

二、考核体系的构建

遵从以上原则,体系构建从两方面出发:一是考虑个性因素,同时顾及管理方和被管理方主观作用,控制个性因素在过程管理中的不良影响,设置态度考核项目;二是考虑专业和行业需求,由管理方设定合理目标,将课程设计全过程划分为6个考核环节,依次确定考核内容,即能力考核。

1.态度指标

态度考核来自三个方面,依次为教师评价、组长评价和自我评价。课程设计采取小组形式,可进行组间讨论、资料共享、纠错查改等活动,同时辅以教师监督检查协助解决问题。小组形式有利于全过程的监督管理,在没有固定设计场所的情况下尤其适用。组长评价作为克服教师主观评价的约束,自我评价则是教师和组长评价的补充,以增强学生自我认识和约束,并且平衡前二者的不全面之缺陷。态度评价总分值可用于水平对比和纵向对比,水平对比即组内成员间态度优劣对比,或组间成员态度优劣对比;纵向对比指个人态度在课程设计项目进行过程中的优劣变化,或个人在整个学习过程中受内在和外在因素影响而发生的态度变化。

2.能力指标

能力指标针对个体在课程掌握程度、应用、创新、独立思考及要点提炼等方面的能力考核,在不同环节由不同内容反映。选题是课程设计的首要环节。各高校在专业建设上多有方向性,如南华大学安全工程专业则具有典型的核特色。为此,依据课程设计管理考核体系的构建原则,需要结合毕业生就业行业性质和岗位特点,通过调研相关企业和函调有工作经历的毕业生或工程硕士,了解卓越工程师的能力需求。选题可由教师分配,也可由学生自拟,满足部分学生兴趣倾向的同时对教师的工程经验也有了更高的要求,若为教师分配则评分相等,对自定方向的则通过审核给予较优的评价。此外,确定选题时需要明确在规定的时间内具有可操作性。如建筑施工安全课程设计可拟定为某项目脚手架施工专项方案等。资料整理环节对学生的态度依赖较大。能够满足工程类课程设计的资料往往除必备的法律法规规范标准之外,还需要参阅较多的工程案例。其中标准规范则随技术完善逐步更新,因此资料文献必须体现足够的时效性。有实际工程背景的项目还建议学生有现场参观资料搜集的过程,以求资料更加完备准确。资料整理除搜集外,还要求学生能够从众多资料中提炼出可用或关键知识点。如模板支撑专项施工方案中对模板材料和厚度的选择,临时用电专项施工方案中对用电设备的选取,都应根据工程规模、特点体现其针对性,不可盲目照搬。方案选择考核学生根据资料选择适合自己所做设计的最优方案的能力。一项工程可用多种材料、多种组合方式或多种间距等参数得到,但“最优”应与工程设计原则相一致,即安全、适用和经济。此原则也可作为方案选择环节的优劣判别依据,体现为方案选择的正确性(即满足标准规范的要求)、合理性(既指力学或其他内部构造要求最优又指经济最优)。如脚手架专项施工方案中各杆件间距、搭设方式、荷载取值的选择等。计算分析环节是将方案实施的过程,包含多课程知识、绘图软件的运用、计算方法的应用等综合能力。计算的正确性、完整性由规范条文等判断,困难程度项考核则平衡不同选题之间的难度差异,以求公平客观。例如建筑施工安全课程设计中的计算,必须符合构件简化要求,运用正确的公式计算构件强度、变形等。设计书编写向来是除计算分析之外最为易错之阶段。各高校对课程设计应有统一模板,其中详细规定字体、大小等要求。其次,设计与论文又有着不同的格式,抑或有专用报告格式,应据此判断并选择合适的内容编排。此外,设计完整性也是考核重点,如工程设计则指向全部构件、部位等的计算,缺一不可。课程设计答辩由毕业设计答辩衍生而来,目的是为了考核学生独立完成本科设计的真实性和知识点理解程度。由于时间和人数限制,分组展开,每组人数由教师根据选题类别自行划分。每位学生均有相应问题,并设置自由问答,答辩优劣由回答的正确性和流畅程度决定。

三、模式实施的保障措施

借鉴工程项目管理措施,根据美国项目管理协会(PMI)的《项目管理知识体系指南(第四版)》(PMBOK),项目管理有9大知识领域,分别为整合管理、范围管理、时间管理、成本管理、质量管理、人力资源管理、沟通管理、风险管理、采购管理[7]。本文构建的管理模式要素为时间、质量、效果以及组织形式,已包含了整合管理、时间管理、人力资源管理和质量管理的内容。为实现以上要素采用了目标管理、动态管理、过程控制和信息管理来实现。

(1)目标管理。

细化为分层次目标管理。教师把握总目标,即明确通过该课程设计应培养的学生能力,解决哪些问题,要求学生做到什么水平。各小组长的目标管理,为小组长切实保证本组成员的全部参与及在各环节能够充分发挥作用,控制进度。组员的目标,在规定时间内完成各环节任务,及有效参与小组讨论。

(2)动态管理。

根据各小组进展情况,及时作出调整,如进展快的小组尽快进入下一阶段,进展慢的小组在总时间不变的情况下适当调整各环节时间分配,并重点督促拖慢进度的人员。再如,遇到进行过程中遇到较大困难无法解决,可由教师组织共同讨论,并及时困难解决办法。

(3)过程控制。

从课程设计任务布置开始到答辩结束的全过程均需有效控制。包括选题的导向、组长的人员指派、各环节时间分配及控制(整个课程设计时间为2周14天,各环节时间分配参考如下:选题1天、资料搜集2天、方案确定1天、计算分析6天、设计书编写3天、答辩1天)、质量检查及监督,在环节结束之时及时进行评价。

(4)信息管理。

通过学校数字化教学中心网络课程建设平台进行信息搜集、处理、储存、传递及应用。在每个环节结束之时个人填报自我评价,依次填报组长评价、教师评价,同时填报能力评价分值。此报表可由学生名册改进而来,最终形成一份可行的信息采集模型。

作者:杨蓉 郑平卫 叶勇军 单位:南华大学环境保护与安全工程学院

参考文献:

[1]张冬敏.高校课程设计教学中存在的问题与对策研究[J].改革与开放,2009(9):172-173.

[2]陈松.基于过程性考核的课程设计与实践—以《营销调研与分析课程为例》[J].考试周刊,2013(45):9-10.

[3]李玉长,魏常勇.课程设计中学生考核方案的改革[J].电气电子教学学报,2012(3):79-80.

[4]封孝辉.电气专业综合课程设计考核体系的研究及应用[J].考试周刊,2012(46):2-3.

[5]姜海燕,梁敬东.操作系统课程设计中考核体系的构建与实践[J].计算机教育,2007(8):45-52.

科技成果管理体系范文3

当前,科技创新已经成为推动时展的重要力量甚至最根本的动力,科学技术作为第一生产力,早已融入时代,融入广大创业者和企业管理者的血液中,成为全社会的一大共识。如何激励科技创新,如何让科技创新为企业发展创造效益,是摆在每一个企业管理者面前的重要课题。作为管道局唯一一家采办物流企业,中油管道物资装备有限公司(以下简称“物装公司”)如何构建科学合理的科技创新管理体系,最大限度地激发员工的科技创新活力,营造良好的创新氛围,是企业管理者一直在思考的问题。

一、科技创新管理的现状分析

1. 管理制度存在短板

通过梳理现有相关规章制度发现,物装公司在科研课题管理、经费管理、津贴管理等方面,均有相应的管理办法或规定,但基本照搬照抄上级职能管理办法,而且没有针对物装公司特别制定的专门条款,适用性较差。比如,科研课题立项的门槛偏高,立项程序较为繁琐,课题负责人的自主权较小等;经费管理缺少激励措施,津贴管理存在诸多限制,对于一人承担多个课题的情况缺乏足够的激励,只能按照“就高不就低”的原则发放一份津贴,在科技成果推广应用方面,公司级管理办法并没有明确奖励制度以及相关规定,不利于科技成果的转化。科技管理的绩效考核实施细则也存在涵盖面不全、细则“不细”、考核漏项等问题,对科技研发的奖惩措施和力度均有明显不足。在目前的考核实施过程中,对科技管理工作只有引导和奖励,缺乏惩罚措施。对科技成果推广又只有扣分的惩罚措施,缺乏足够的奖励手段,未能充分调动员工开展科技创新和成果推广的积极性和创造性,直接影响了员工参与科技创新的积极性和自主性。

2. 管理手段和发展需求不匹配

物装公司在科技创新管理方面有科研计划申报、科研课题立项审批、中阶段检查、最终验收等管理手段,推动了若干科研成果的开发以及推广和应用,开展了部分科技管理培训工作,制定了较为简单的绩效考核实施细则。但是,随着物装公司内外部环境的变化和科技工作的深入开展,这些碎片化的管理手段已明显无法满足实际需求。而且在科技管理方面公司也一直局限于传统的管理手段,绝大多数管理工作都是线下完成,形成的过程资料也以纸质为主,形成的过程审批文件传承性较差,也加大了保管难度,更与科技管理这项工作本身相去甚远。

3. 科技创新氛围不足

科技创新氛围不足是物装公司面临的又一大困境。在历年的科研课题立项征集工作中,绝大多数基层单位没有主动申报立项的意识,即使在管理部门主动沟通甚至要求的情况下,多数基层单位依然无法提出符合编制标准的课题立项申请。不仅如此,在物装公司组织的科技管理培训中,也存在报名积极性不高,迟到早退甚至缺课的情况。这些充分说明科技氛围明显不足,员工甚至基层领导干部都明显对科技创新的必要性和重要意义缺乏足够的认识,缺乏用科技创新解决现实问题的意识,更缺少为物装公司发展创造科技储备的意识。

4. 员工的科研素养不高

员工的科研素养不高,也是物装公司无法广泛开展科技创新的重要原因之一。通过审阅各业务单位提交的科研课题立项建议书发现,很少有员工能够独立编制符合模板要求、逻辑清晰、表述合理的立项建议书,而这项技能只是开展科研课题研究的最基本要求。另外,除了极个别科研骨干员工熟悉科研课题研究的方法和流程之外,绝大多数课题组成员甚至课题负责人对科研课题研究基本流程缺乏认知和了解,流程性工作必须依赖职能管理部门科技管理人员提醒或督促才能完成,这对课题研究的顺利开展造成了很大障碍。同时,基于物装公司采购物流企业的业务特性,员工日常工作管理性较强,技术性偏弱,因此在科研过程中,技术瓶颈的突破大多依赖外协,也是物装公司员工科研素养有待提高的另一佐证。

5. 绩效考核覆盖面不全

物装公司专门科技管理部门成立时间较晚,科技管理处于刚刚起步的阶段,因此,科技管理的绩效考核实施细则基本出自上级管理部门制定的考核办法,并没有充分考虑物装公司作为采办物流企业的特殊性和专业性,存在考核覆盖面不够全面、考核细则分解不到位、细则规定与物装公司实际工作不相符等问题。绩效考核对物装公司科技工作缺乏足够的引导和督促,并没有充分发挥绩效考核的作用,是未来绩效考核改革必须解决的问题。

二、构建科技创新管理体系的具体措施

物装公司以营造科技创新氛围、激发科技创新活力、培养科技创新人才、完善绩效考核为主要目的,多措并举,构建了一套相对完备的科技创新管理体系。

1. 制度建设打好基础

制度建设是开展科技创新管理工作并使之良好有序发展的基础,也是构建科技创新管理体系的起点。针对规章制度存在的短板,物装公司修订了《科研课题管理办法》,在上级部门规定的级别划分里新增“微课题”级别,通过简化课题立项审批流程提高立项的审批效率,同时降低了科研课题立项的门槛和难度,为更多员工参与科研课题研究创造了前提条件。通过修订《科研津贴管理办法》,增加了参与多个课题研究的科研骨干人员津贴,同一科研骨干人员参与多个课题研究的,可以同时领取至少两份科研津贴,充分尊重大家的劳动付出,提高了科研骨干人员参与科研课题的积极性,也在全公司范围内带来示范效应,进一步提高了员工参与科技创新的积极性和主动性。通过制定《科技成果推广应用管理办法》等,进一步明确了科技成果推广应用的责任人、职责和分工、具体措施和奖惩方式,提高各单位和广大员工参与成果推广的积极性,有效促进了科技成果有型化、产品化。通过修订《科技管理绩效考核实施细则》《科技成果推广绩效考核实施细则》,将更多科技创新工作内容纳入考核体系,奖励和惩罚手段并用,对成功推广科技成果的团队和个人进行物质奖励,有效地激发了各单位参加科技创新的工作热情和主动性。

2. 信息化建设为手段

为了提升科技管理水平,提高科技管理工作效率,物装公司持续推进科技管理的信息化建设,自主开发了科研课题在线管理系统。该系统将物装公司科研课题全部管理流程纳入在线管理,可实现年度计划申报、立项申请、计划任务书审批、津贴发放审批、课题阶段性检查、课题验收申请、课题延期或终止申请、报表汇总、知识产权申报等多种功能。除必要的存档文件之外,物装公司科技管理的所有流程实现在线办公。科技管理的全面信息化,大幅提高了科研管理水平和工作效率。依托物装公司知识管理系统,完善了科技创新知识库和试题库,鼓励员工分享前沿技术和信息,系统自带的在线培训和考试功能可以在线生成试题,实现在线考试和评分,对科技人才的培养起到了突出的作用。

3. 多措并举培养人才

科技人才是开展科技创新的关键。为了广泛培养科技创新人才,物装公司从制度、培训、考试、实践、考核等多个方面入手,推行多项举措,培养了一批具备基本科研素养的科技人才。为了在实践中培养人才,物装公司坚持开展创新工作小组建设,并且建立了科技创新沟通机制,从各部门遴选 1~2 名兼职人员负责科技管理的沟通工作,并重点开展相关培训工作,创造机会。物装公司积极组织技术前沿、行业动态、科研课题研究等方面的培训,指导员工开展科研课题的流程和方法,依托知识管理平台组织相关知识技能的考试,借此提高员工开展课题研究的技能水平。2021 年,物装公司开设覆盖“线路、工艺、电力、通信、仪表自控、综合、固定资产采购、招标、物流、信息化建设、LNG、储罐、危化品、新能源前沿研究”等 10 余个专业的专题培训课堂 60 余期,组织专业技术在线考试和管道物资知识月考 25 次,参培人数 800 余人次。坚持“请进来和走出去”并重策略,在严格落实疫情防控措施前提下,邀请外聘专家开展 12 项技术培训和技术交流。为了激励员工积极参加培训,提升自己的科学素养,物装公司将培训和考试的成效写入绩效考核实施细则,对积极参加培训和考试并取得良好成效的给予考核加分奖励;反之,对那些培训 和考试成效较差的单位则给予扣分惩罚,以此来提高单位领导对人才培养的重视程度,为科技人员队伍建设创造条件。

4. 绩效考核催生动力

绩效考核一向是开展管理工作的重要手段之一,也是构建科技创新管理体系的重要一环。《科技管理绩效考核实施细则》和《科技成果推广应用绩效考核实施细则》修订后,物装公司各单位所有有关科技管理和成果推广应用的行为将被最大限度地纳入到考核体系中,如科研立项的申报、检查、验收,成果推广的准备工作、推广计划的申报和实施、推广成效,各单位领导和员工参与培养的积极性和培训效果、科技相关知识的考试参与度和考试结果等,全部纳入考核,奖励和处罚措施并用,奖勤罚懒,可以有效地监督和促进各单位参与科技管理的积极性和主动性,营造科技创新氛围,筑牢科技创新的群众基础。

5. 科技成果推广反哺科技创新

物装公司坚持技术成果运用,推广技术创效。在完善科技成果推广应用管理办法的同时,积极成立了年度科技成果推广应用领导小组、技术服务小组,明确了推广应用负责人,负责科技创新项目管理工作和成果推广应用工作。其他各部门或人员根据参与课题情况,负责承担课题的研究和所形成成果的推广工作。仅 2021 年物装公司就成功推广应用了智能仓储系统、知识管理系统、监造可视化系统、价格分析系统等多个科技创新成果,并取得了良好的效果。

三、科技创新管理体系的实施效果

通过制度建设、管理手段提升、人才培养、考核合理化以及科技成果大力推广应用等一系列举措,物装公司初步构建了一套相对完备且成熟的科技创新管理体系,取得了显著的成效。通过“精准培训,多层级覆盖”的培训体系为物装公司培养了骨干采购工程师 180 人,有力充实了技术序列人才队伍建设,形成了良好的技术学习研讨氛围,技术人才培养体系初具规模。目前,物装公司已建立技术专家库,累计入库专家 125 人,为深入推进“技术提升”和“科技创新”战略打下了坚实人才基础和强劲内生动力。同时,物装公司积极谋篇布局行业发展新领域,前瞻性开展撬装设备采购技术提升和集成业务可行性研究,紧盯管道局新能源工作安排,自主研究碳排放和碳中和核算技术标准 4 份,编制公司温室气体排放报告,提前储备相关材料设备技术和人才,为管道局新能源业务发展提供专业支持。物装公司组织撰写的区块链技术和智能化相关的两篇论文在首届全国石油石化采购与供应链技术交流大会优秀论文评选活动中分别荣获二、三等奖;监造可视化构建成果介绍的微视频,入围首届中国能源科技影视大会“低碳能源影视银河杯”科普类优秀作品,有力提高了物装公司科研成果的行业知名度,为公司开拓新市场提供坚强战斗力。2021 年物装公司两大主推系统之一,管道运营物资仓储系统弥补了ERP系统无法个性化的缺陷,实现采购到仓储的全流程线上流转,将采购计划、采购方案、采购结果、合同、订单和中转站出入库等操作扩展延伸,提高了采办和中转站物资管理效率,创效 200 余万元。监造可视化系统则实现了钢管、三通监造综合工作量减少 51 %,预计总体提高监造业务总体效率11.8 %,按全项目应用折算每年度可节省监造服务费12 万元。该两项新技术也荣获管道局 2019—2021 年度技术革新奖二等奖。同时,自动化立体仓库一期建设圆满完成,二期建设正在如火如荼地开展中,自动化立体仓库的建成,将全面提升公司仓储物流能力再上新台阶。2019—2021 年物装公司先后承担管道局级科研课题 2 项,成功开展公司级课题 10 余项,单位时间内科研课题及科研成果数量质量均创历史新高。

四、结语

科技成果管理体系范文4

1980年美国政府通过了拜杜法案,明确政府经费补助的研发成果所有权归属于政府签署协议的大学,而不是发明者自身或政府本身。我国2007年修订的《科技进步法》明确规定,高校作为财政资金资助项目的承担单位,享有财政资助科技项目中知识产权的所有权,高校科技成果在取得产权后其本身以及转化生产力后的经济效益依然属于国有资产范畴。因此将科技成果以及转化工作纳入国有资产的管理范畴,符合管理活动的基本规律,有益于建成合理的管理体制和形成良性的运行机制。目前我国高校对于科技成果及转化的管理主要存在以下几方面问题。

(1)以科研项目来源为依据的分类管理体系导致管理关系多头,存在管理盲区。

按照国家行政管理体系分类,主管部门将科技成果视为一般性国有资产,相关工作应归属于单位的资产管理部门,但大部分高校都是按照科研经费来源和项目分类体系来设置相应管理机构,绝大多数高校没有设立专门的科技成果转化机构,而是将其纳入科研管理的大范畴,附属于科研院或科技处,具体的工作则交由技术转移中心或应用技术研究院之类的机构。由于各管理部门相互之间关系是并行、相对独立的,管理模式竖向垂直为主,缺少横向的协调和合作,从而造成科技成果转化工作管理多头、信息不对称的现象,存在机构设置重叠和管理盲区,整体工作效率偏低。

(2)对科技成果的国有资产属性认识不足,知识产权的保护观念淡薄,造成科技成果的低效利用或流失。

由于对高校科技成果的属性认识模糊,相应的资产及产权的概念也属于混沌不明的状态,高校的科技成果从创造、认知和保护的体制尚需完善。而科技成果转化工作核心是要将科技成果资源化、商品化,在资源的产权不清、属性不明的情况下存在以下隐患:转化工作没有法律保障,科技成果面临着被侵权、占用、流失的风险;缺乏系统客观的科技成果评估体系,使得科技成果的价值不能很好地体现,优质的科技成果往往被低估价值;缺乏完善的产权保护策略而不能很好地在后续的开发实现研发成本的增值,科技成果收益低或无收益甚至亏损;科技成果转化的渠道多、方式多样,在老师与企业之间、校企之间、各地研究院承担的与政府、企业之间等的合作中,科研人员或技术持有者自办科技企业,利用国家或政府扶持政策取得科技成果等等都会涉及到科技成果转化,由于过程中信息的非对称性、创新成果交易合约的不确定性和不完全性,科技成果的资产属性及价值得不到明确,从而造成资产的大量流失。

(3)现行的国有资产管理制度不能很好地平衡所有权、处置权、收益权的关系,成果转化的主体积极性不高。

由于科研项目投资的多元化等因素,关于科技成果无形资产的使用权、处置权和收益权,始终未形成统一意见。高校科技成果转化参照现行的事业单位国有资产管理办法执行。关于无形资产的使用和处置审批程序繁琐,审批周期过长;成果转化中的主体地位和作用未能体现,各参与者享有的权、利不统一;学校对无形资产的使用、处置和收益权相对有限;学校科研人员、教师的绩效激励机制主要以科研提成为主与成果转化的关联性不大;科研人员在成果转化过程中享有的收益比例偏低,且无统一规定、操作性不强、执行难;成果转化的主体缺乏热情和积极性,也给隐形转化提供了空间。

(4)科技成果转化缺乏必要的融资手段。

科技成果是国有资产,具有高收益性、高风险性等特点,把科技成果变为现实生产力,变为有竞争的商品必须有资金的支持,从创新研究到产业化需要完整的资金链,科技成果的熟化、中试、孵化以及商业的策划也都需要大量资金。由于科技成果还具有时效性,资金介入不及时,也会影响转化实现。从资产和资本的融合角度,按照国有资产的使用、处置办法和规律有效的利用金融手段,激活资源价值,将资金与技术成果的结合具有重要的意义。但从1985年我国出台第一个风险投资国家政策,到1991年高新技术开发区开始建立风险投资基金后,相关制度滞后,已跟不上时代的发展,科技金融融合度远远不够,手段相对简单。

2基于国有资产管理角度的解决路径

2.1明确高校科技成果产权性质,依法规范国有资产管理

高校科技成果多表现为无形资产,一些科技成果虽然也有实物形态但实物价值与其作为科技成果的价值没有关联,因此必须树立科技成果是国有资产,转化过程即是实现国有资产的保值和增值过程的概念。广泛宣传,改变高校普遍存在重视有形资产的管理而轻视无形资产管理现象,强化科技成果属于“无形资产”的概念,纳入国有资产清查和财务账目。

2.2建立高校科技成果转化专门机构,纳入资产管理体系

建立以资产管理为主线的全方位、立体化的工作体系,全过程地统筹考虑,将科技成果的评价、申请、保护等贯穿于授权许可、作价入股、转让、委托开发、合作开发等各种方式的转化过程中。建立专门的包括知识产权保护、科技成果交易、孵化、产业化的完整链条的科技成果转化机构,避免目前管理机构设置的叠加和盲区现象。

2.3减政放权,提高效率,确定并强化科技成果转化主体利益和地位

除涉及国家安全和重大利益的科技成果,应进一步赋予高校科技成果处置权和收益权,赋予高校科技成果自主经营权,允许采取转让、许可、作价入股等方式转移转化科技成果,自主合理处置科技成果权益。简化申报、审批流程,提高转化效率。应给予发明主体人更大的收益权,激励对科技成果创造做出重要贡献的机构和人员,进一步调动科技人员创新积极性,深度全程参与科技成果转化。

2.4针对高校科技成果特点,制定相应的管理办法

由于科技成果具备价值实现不确定性、高收益性、时效性等,其保值、增值的形式表现为产权保护、持续研发、产业化等等,因此不能照搬照套有形资产管理办法。要制定科技成果转化各环节工作流程,制定产权确权、价值评估、作价入股、企业创办等系列制度、建立独立的管理办法绩效考核体系,包括工作人员聘用、激励、转化收益分配等制度促使科技成果的价值实现。

2.5推行资产标准化管理,建立科技成果优质资产筛选机制

科技成果转化效率与科技成果的质量息息相关,高质量的科技成果就是一种优质资产。通过专业的、标准化的资产管理,优质资产能实现最大程度的升值。从科研立项开始,将先进性、成熟度、产业化前景、市场需求等纳入资产管理标准体系,以高收益、产业化可行性等指标作为优质资产的最终评定目标。对于科技成果则从市场需求出发、技术成熟度、产业可行性等方面制定标准进行筛选,建立优质资产资源库,引导资金投入优质科技成果的转化和开发。对于成熟度不高、市场需求不旺盛、产业前景不明但有较大发展空间或潜在贡献的成果以及阶段性成果,通过储备进行保护,进一步的包装和熟化等。

2.6树立资产经营管理的观念,完善科技金融服务

科技成果转化是资产的使用、处置过程,要以资产经营管理的理念,按照经济活动的一般规律,激发资产原值采取商业手段取得收益的最大化,而在转化过程中遇到的最大问题是资金问题,推动科技与金融的结合,也是国家实施科技创新战略的重要举措。科技成果要有效地转化为高新技术,高新技术有效地实现产业化,需要大力推动风险投资和知识经济的发展。要培育有利于高新技术产业化的资本市场,逐步建立风险投资机制,引导金融资源向科技资源配置,建立多层次、多元化的科技投融资服务体系。

(1)高校很多科技成果因为缺少资金无法转化,成了闲置资产,围绕科研成果的转化链完善资金链。设立成果转化基金,利用科技信贷、科技保险、融资租赁等多种方式引导各类金融机构支持高校科技成果转化,合理调配,盘活这些长期闲置的无形资产,发挥其最大效益。

(2)通过设立技术期权或股权,激发参与者的积极性,增强团队凝聚力。

(3)针对科技成果时效性、高收益、高风险的特点,借鉴资产报废理念,建立风险投资的退出通道,健全宽容成果转移转化失败的国资管理机制和风险防范机制,允许技术股权因技术、市场、团队等原因导致资产的价值损失。

科技成果管理体系范文5

【关键词】生物医药;科研管理;体系;创新

我国生物医药产业是关系国计民生的战略性新兴产业,是中国新经济的核心动能,被《中国制造2025》列为十大重点发展领域之一,也是《健康中国2030》的主题内容。随着国内经济的增长、人口老龄化的加快,以及人民在健康领域消费理念的升级,国内生物医药产业正步入机遇与挑战并存的发展阶段,一方面国家出台的系列改革政策与国际医药产业结构性转移为中国生物医药企业提供了外部发展环境,另一方面以技术革新为核心驱动的生物医药产业要求企业应尽快完成从仿制到创新的转型升级。在此背景之下,越来越多的生物医药企业意识到,必须采用科学、高效的科研管理体系,立足自身研发基础和技术优势,加强顶层设计,加大科研投入,加快成果转化,逐步实现自主创新能力的提升。

1生物医药企业科研管理的现状

目前,国内生物医药企业按规模主要分为集团型企业和初创型企业。集团型企业的科研管理体系相对完整,一般拥有独立的管理部门、完整的规章制度,专门的管理团队和丰富的科研资源。集团型企业主要由总部的科研管理机构,以项目为载体,将科研资源进行整合和再分配,通过规章制度和工作机制,调动相关部门形成协作,以提高资源使用效率。而初创型企业一般不具备独立的管理部门,甚至专职的管理人员,公司管理者往往兼具科研管理和科学家双重身份,科研资源也较有限,科研布局受政策和资本影响较大。并且,通常不具备完整的全链条研发能力,过度依赖合同研发,导致公司对研发过程的掌控力度大大削弱。虽然不同类型企业在现行科研管理体系上各有不同,但是管理内容则大同小异,多以市场需求为导向,以产品应用为目标,以项目为载体,以技术平台为依托实施的系列研发活动。因此,在科研管理体系创新中,不同生物医药企业存在共性问题和需求。

2生物医药企业科研管理普遍存在的问题

2.1科研顶层设计缺乏前瞻性,创新可持续性差。生物医药研发活动具有“高投入、长周期、高风险”的特性,这使得企业在进行科研布局时,更多地考虑如何在较短时间内保持资金需求和项目收益的平衡。在此前提下的项目选题和设计,通常是以当前市场需求和资本需求热点为导向的产品研发,而在前沿技术和基础平台建设方面缺乏必要的投资[1]。这就导致大量技术门槛低、研发周期短的重复课题、重复产品的出现,不仅是科技资源的极大浪费,也进一步加剧了市场竞争,引发恶性循环。而要成为生物医药研发强国,需要构建具有强大技术支撑的研发平台,以及依托于各类研发平台之上形成的多元化研发体系。因此,确保顶层设计的前瞻性和创新的可持续性,是科研管理体系创新的首要任务。

2.2科研管理组织架构单一,形式大于内容。狭义的科研管理指的是科研过程管理,其底层问题是管理组织架构的问题。管理组织架构通常分为三种,职能型、项目型和矩阵型。职能型和项目型是目前使用最普遍的科研管理组织架构。这两种组织形式的共同问题是管理相对独立,不同职能部门和项目组之间的横向联系较少,这决定了在此管理之下的课题组设置和课题类型偏向单一。课题组是科研课题的实施主体,企业在设置课题组时,一般按照专业细分领域和研究方向来划分,这就使得课题组内的人员配备同质性高,研究内容跨度受限。而职能型和项目型的管理架构又使得大部分课题由各个课题组独立承担,其所进行的科研创新也仅限于各自涉及的研发活动。并且,在这种实质以单个课题组为执行单元的管理架构中,科研管理最终往往流于行政管理。这种低效的组织形式,不仅影响研发水平,更是占用了不必要的时间和人力资源。随着当今形势对企业科技创新要求越来越高,组织类型单一的缺陷日益突出,特别是一些交叉性强,专业跨度大的科研项目,无法有效调动和配置资源。反过来,受到协调困难的限制,研发活动在设计时缺少产学研销一体化协同的考虑,不利于集成创新。

2.3科研绩效提升措施不足,管理效率不高。科研绩效管理即科研目标管理。与高校和科研院所不同,生物医药企业的科研绩效评价指标更加务实。一般以产品上市为最终目标,将此目标进一步分解成阶段性任务指标作为绩效考核的任务。对未按期完成阶段性任务的项目团队进行绩效处罚,对按期或提前完成任务的予以奖励。通过这种简单将绩效评价结果与职称、职位、收入分配挂钩的奖惩实现绩效提升。这种绩效管理的形式,其实是一种责任的转嫁,将管理的责任转嫁给项目负责人和项目组,不仅起不到绩效提升的作用,反而不利于科研团队的稳定。并且,现行的评价系统较为单一,鲜见分级分类的综合评价系统,尤其对于那些因为科学不确定性未能完成既定目标的科研项目,处罚可能适得其反。此外,负责绩效考核的主体,通常是行政部门,受到考核人员自身素质的限制,考核的角度往往偏结果、偏数量,而轻质量、轻过程[2]。除了奖惩以外,不能科学地评价课题是否中止或继续,以及如何调整纠偏,更谈不上实施有效的管理提升措施。

2.4科研成果转化推广体系不成熟,成果转化率低。科技创新与成果转化是实施创新驱动战略的两个关键。科研成果转化依托三大要素:政策支持、转化机制和资源投入。政策支持方面,虽然目前国家成果转化政策在加大成果持有人激励层面做出了重大突破,但尚未完成向整个体系施策的转变。相对于高校院所和科研单位,企业层执行比例和程度不一。转化机制方面,多数企业在成果转化的信息、评价、对接通道、专利问题、转化方式、转化机构、转化服务等方面缺乏具体高效的联动机制与专业的服务人才,仍面临科技成果价值低与市场需求脱节,公益类成果转化激励缺失等问题。资源投入方面,生物医药行业本身具有高风险、高投入的特点,生物医药成果在转化成为产品之前需要经过大量重复的临床前实验,以及长期的临床试验观察,不仅耗时长,资金、人力、物力等投入高昂。特别是中小型企业,对于生物医药成果临床试验这一特殊阶段,都缺乏稳定、长效的资源支持[3]。

3生物医药企业科研管理体系创新建议

围绕科研项目管理过程,从“规划—立项—实施—验收—成果转化”的闭环考虑,结合本单位的管理实践,建议从以下方面进行管理创新。

3.1制定短中长期科技发展规划。科技发展规划是科研顶层设计的一个直观体现,是引导科研活动的指南针。制定规划前,应从国家、行业、市场的要求和需求出发,充分搜集技术和产品相关信息作为支撑材料,既要紧扣当前研发热点,又要具备前瞻性,对行业未来发展趋势有预判。通过分析本企业的研发基础和现状,明确公司的研发定位,确定具体的研发目标,制定相应的研发任务,并为确保研发任务完成而提供必要的保障措施。科技发展规划一般以五年为周期制定,但是生物制药行业的特点决定了制定中长期规划很有必要。一是新药的研发是个长期过程,从项目立项到产品上市一般需要10~15年,规划必须要有执行定力,才能看到最终效果。二是生物医药企业的科技创新大多是应用型研究,相对基础研究而言,应用研究不需要突破最前沿的科学原理,技术和应用上的突破创新是可预见的,因此,制定中长期规划是可行的。总之,中长期规划把握科研发展方向,短期规划促进科研工作落实,通过短中长期规划相互配合,才能有效引导生物医药企业开展高水平的科技研发活动。

3.2搭建精细化项目管理体系。科研项目管理是个复杂的系统工程,管理效率的提升实质是管理精细化的过程。为实现精细化管理,首先需要建立一套完善的项目管理制度,使得项目实施的每个环节能够达到规范化、程序化和透明化,避免决策随意性带来的风险,同时降低不必要的沟通协调成本。其次,根据不同来源和性质的项目的管理侧重点不同,选择适合的管理模式。在同一企业内,可允许多种项目管理形式并存。对于一般性项目,以课题组为单位的垂直管理最直接;对于需要跨部门协作的项目,采用矩阵式管理效果更好[4];而对于一些前瞻性很强,需要快速决策的科研项目,则采用扁平化管理效率更高。再次,建设一支项目管理专业化团队,从项目经理、主要研究者和专家团队等多个维度配置管理人员。项目经理必须熟悉国家战略、行业政策,具有很强的沟通协调和管理经验,负责整个项目统筹。主要研究者负责具体的研究和攻关任务。专家团队则负责风险防控,包括课题立项的可行性评估,重大节点的阶段性评估,并根据评估结果做出项目继续执行、整改、调整方向或者终止执行等意见和建议。管理团队成员可采取灵活方式进行选拔和任用。最后,建立一套具备信息储存和传递交流双向功能的科研管理信息系统。系统不仅可随时提供各项目进展和运行情况给科研管理部门,还可与企业其他管理系统对接,实现科研项目信息和资源在企业内部的共享,便于资源整合与协同创新[5]。

3.3提升科研绩效管理水平。科研绩效管理的目的在于优化资金分配,调整研发计划,提高研发效率。提升科研绩效管理水平的前提,是完善科技管理评价指标体系,选择合适的评价方式,并能有效落实改进措施。对于评价指标体系的设计,需要遵循科研活动的一般规律,个性化提取能够科学、可比、可操作、多角度反映科研工作效果的考核指标,以此为基础再设立分级指标,科学引入权重计算法,尽可能全面、客观地对科研工作进行评估。评价方式创新方面,可采取自评与他评相结合,日常考核与年终考核相结合的方式,提高绩效评价的客观性和准确性。绩效改进措施能否有效施行是对企业绩效管理执行力的考验,也是科研绩效管理最终效果的呈现。知名医药公司阿斯利康曾经在面对研发效率低下问题时,通过对在研项目的梳理分析,提出“5R框架”来指导研发,在五年时间里,将药物三期临床成功率从4%提高到19%[6]。

3.4促进科研成果转化应用。对于生物医药企业来说,科研项目的成果应用才是价值所在。为了促进成果转化,需要从根源上对管理机制进行创新。首先,需要制定专门的科研成果转化制度。以来,国家相继出台了《中华人民共和国促进科技成果转化法》、实施《促进科技成果转移转化行动方案》等政策,为促进科研成果转化指明了方向。在国家政策指引下,制定企业内部的科研成果转化制度,将科研成果与公司收益和个人收益紧密联系起来,有助于在企业内部形成良好的科技创新与成果转化的工作氛围,提升科技人员参与创新工作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加快科技成果转化速度和效率[7]。然后,需要建立完善的企业科技成果转化考核评价体系。优化评价指标,建立专家评审制度,引入第三方评审,保证评价体系的专业性、独立性和客观性[8]。最后,需要建立专业的科技成果转化联动平台。为成果孵化提供资金和资源支持,设立专门机构对产品、技术、专利、注册、市场和交易等进行深度分析并提供转化指导服务。借助上述措施,促使科技成果的价值得到充分发挥,并转化为现实生产力。

4结语

科技成果管理体系范文6

【关键词】科技成果转化;知识管理;绩效评价体系

1科技成果转化知识管理绩效内涵概述

知识管理作为当前先进的知识管理模式,被包含在知识的投入于产出环节中。其中,科技成果知识管理被细分为显性、隐性知识。就科技成果而言,其核心为:将知识引入产品中,随后创造产品的知识价值。科技成果转化周期涵盖多个环节,包括:产品对接、试制样品、商业化。由于每个环节的形态不同,其知识管理活动的重要内容也具有差异性。在分析科技成果转化知识管理绩效期间,企业管理部门不仅应明确知识管理带来的绩效,而且应重视知识管理带来的经济效益,使流程与结果能够良好协调,科技成果转化知识管理绩效的概念是:知识管理和科技成果转化在运转期间,应基于要实现的目标来进行整合。一般情况下,需要涉及以下内容:提升素质、增强能力、增加效益。

2科技成果转化知识管理绩效评价的角度

对于科技成果转化知识管理绩效评价而言,其工作原则为:将知识管理转化为科技成果,将重要内容设为考核知识管理,从这个层面来考量,工作的核心为:提升企业职员的综合素质、增强企业的流转能力等,常常采用的测评方式为:数学理论知识体系与模型,能够及时反馈出测算效果。科技成果转化知识管理绩效评价具有多个功能,包括:预估、考核、导向等。科技成果转化知识管理绩效包括以下内容:提升职员的综合素质、增强企业的经济效益、提升组织能力。其形成绩效的流程涵盖以下方面的要点:投入流程、运行流程、产出流程。对于动态属性而言,主要体现在以下方面:评价目标、评价主体、评价流程等,为了保障评价层面的合理性,企业应将三者良好融合。在绩效形成时期中,主要呈现在以下方面:培养高素质人才,提升组织综合能力。在运行流程中,组织通过将知识技能引入组织中,能够使组织与企业发展目标良好协调。在产出流程中,可以呈现出经济效益的表现特征,从而突出企业核心竞争力的优势。

3科技成果转化知识管理绩效评价的三维体系

3.1本源评价体系

为了实现科技成果转化知识管理绩效的科学评价,企业应重视以下要素:企业组织、人才、转化流程,从而掌握知识管理产生的积极效益。从本源评价的层面来考量,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的绩效评价:知识、组织、人才。在人才绩效评价过程中,其重点内容为:增强企业人才数量、提升企业人才综合素质、优化企业人才结构。通过使几者的关系良好协调,能够使评价体系更完善。绩效主要内容与绩效形成环节具有密切联系,在产出流程中,企业应把握好潜在经济效益,从而充分发挥持续竞争的积极作用。对于投入或者绩效层面而言,主要的呈现方式都依据知识型组织,组织、人才属于绩效评价的主体。在评价流程中,企业应不断提升知识管理能力。为了实现科技成果转化知识管理的目标,企业应重视产出过程的绩效。知识管理绩效的主要来源为企业人才与组织体系。企业组织的良好运行借助于知识管理的有序运行。因此构成知识管理绩效的基本框架为本体、本源、本旨。企业通过与多个组织合作,能够提高资源的共享率。在知识协作期间,能够有效巩固外部组织间的协作能力。

3.2本体评价体系

本文以科技成果转化知识管理绩效的评价内容作为切入点,围绕绩效的三部分评价进行阐述,即本旨、本体、本源。为了科学评价本体,企业必须意识到管理活动的核心内容,依据知识的管理能力进行测评,涵盖以下几个要素的评价,即:学习技能、共享技能、知识整合能力等。当企业完成科技成果转化项目的对接任务后,应及时总结知识对接的工作经验,不断提高企业在未来运行中的能力,从而更好地整合知识源体系。知识对接能力涉及提高多个方面的能力,如:复制转移、辨识、吸收等。当企业完成转化知识管理的流程后,企业内部能够形成一种良好的学习风气,在长期的学习型模式下,组织能够掌握较多的知识,并科学运用多个学习方法,从而提升企业的市场竞争力。一般情况下,评价知识学习能力包括以下方面:培训、检索知识、技术运用等。为了提升知识共享能力的评价效率,企业应不断提升下列内容:增加网络节点数量、提升节点间联系等。当企业内部构成一个完善的知识共享网络后,成员间将存在稳定的共享关系,在知识管理实践的完善下,企业组织的共享能力能有效提升。企业在科技成果转化期间,应重视多种形式的知识引入,包括显性与隐性,从而完善知识融合体系。在知识整合能力评价体系中,企业需要注重多个层面的整合,例如:内外知识、新旧知识、繁杂知识等。知识创新能力属于绩效本体中的主要要素之一,在当前环境下,该要素不仅能够为企业营造更好的工作环境,而且能呈现出知识质量、技术等内容。

3.3本旨评价体系

经济效益是企业的最终目标,也是转化科技成果的重要因素。为了实现对绩效的本旨评价,企业应重视潜在效益与显在效益两个层面,依据知识管理体系,科学评价逻辑周期增量这一要素。通常情况下,企业应从核心竞争力来测评潜在效益,从财务优化层面来测评显在效益。经济效益这一指标作为企业转化科技成果的不竭动力,也是知识管理层面上的关键目标。企业应重视财务部门的数据优化内容,可以从多个方面的能力进行综合测评,如:增值、盈利、财务结构等。由于经济效益这一指标属于某个逻辑周期内的增量,并非财务数据可以呈现出的,企业还需要联系相关领域的专家对其进行测评。当企业明确知识管理体系的各项条例后,能够保障评估流程的科学性。在核心竞争力的评测过程中,企业应从多个方面进行整体测评。持续竞争优势作为企业转化知识管理的重要目标之一,能够有效增强企业的竞争优势。在该评价里,企业应重视多个方面的绩效,包括:投入时期、运行时期等,企业在市场化运行中,应重点突出上述指标的优势,才能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4结语

综上所述,企业通过把知识管理理念渗透到科技成果转化过程中,能有效提升科技成果的转化效益,同时优化组织结构,为企业创造更多的绩效。科技成果在转化知识管理绩效期间,工作内容较为繁杂,因此企业应不断完善评价体系,从而推动知识管理活动的良好发展。

参考文献:

[1]喻登科.科技成果转化知识管理绩效评价研究[D].黑龙江:哈尔滨工程大学,2010.

科技成果管理体系范文7

建国以后,我国从极弱极贫的国家发展成为世界第二大经济体,正在由“制造大国”向“制造强国”转变,科技实力也逐渐增强。但要清楚地认识到,我国科技创新能力整体不强,与创新大国美国相比,还有很大差距。国际贸易技术壁垒,“专利池”的陷阱,标准掌控形成的垄断,发达国家核心技术的封锁,创新之路上的险障,需要我们排除万难,迎难而进。微观具体到新产品或新技术的研发等创新能力,从研发周期、研发成本和投入回报预测以及控制都有风险不确定性。企业科技创新能力意识整体有待提高,固步自封、因循守旧的思想,几千年来的封建意识禁锢着我们创新、发明、创造理念的发挥,敢于承担风险,不断探索追求,需要我们正确把握时展机遇。我国标准化过去主要靠政府意志驱动,标准化管理模式为政府驱动模式,特别是以前受计划经济体制的影响约束,企业不能正常发挥主观能动性,国家、行业、地方标准要靠政府推动制定,企业消极被动执行。发达国家企业为市场的主体,市场牵引、技术推动标准制定采用实施,并充分发挥行业、协会、社会团体的作用,企业以及社会对标准自觉自愿主动执行,国家发挥宏观引导作用,标准制定由市场驱动,标准化管理为市场驱动模式。我国传统标准化管理模式:条块分割、资源分散、系统功能弱化、标准的制定和应用脱节、注重层面形式管理,已经不能适应现代企业发展的市场需求。传统标准化需要变革,标准化管理创新应结合科技创新依据社会发展、市场、环境的变化向现代、综合标准化转变。

2科技创新发展的动力及系统模型

进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建设,那么就有市场需求和市场竞争。科技创新也就有优化环境,资源配置,国家政策的支持,机制体制的运行以及相关制约影响要素的配合,是集资源、环境、市场、生产、制造、产品、服务、管理于一体的现代综合系统,进行标准化管理,形成创新体系。需要各种引力协调发力形成合力,产生动能,驱动科技创新可持续发展,这是市场经济践行的必然选择。科技创新发展的动力及系统模型,能形象地说明科技创新在我国市场经济建设中发展地位作用。

3科技创新的标准化管理方法

科技创新过程总要具有相应管理方法,获得最佳秩序是标准化管理的目标和宗旨。科技创新按项目的种类、复杂性、多样性、难易程度应采用不同管理方法,如解决重大项目可采用综合标准化,项目应构建标准综合体;一般、相对简单的科技创新项目采用通用标准化管理。需要强调的是传统标准化,主要为层面管理,如标准体系建设;科技创新应采用点面结合的管理方法,就科技创新某项(新产品、新工艺、新方法以及专利或其综合等)进行标准化管理,并充分考虑与其他管理(如标准体系、质量管理体系、环境管理体系等)的兼容性,形成标准化管理创新体系。科技创新的标准化管理为过程控制并持续改进,戴明的策划—实施—检查—改进(PDCA)循环螺旋上升方法可以运用于科技创新成果运行的全过程。

4科技创新发挥标准化的作用

科技创新是科学研究、技术进步与应用创新协同发展产生有益效果的行为。现有标准是知识积累,是经过科学实验证明或验证的,也是科技创新发展的结晶。科技的创新刺激标准制定者要不断制修订出新的标准以适应日益变化的科技新局面,标准为创新提供一系列的参考基准。创新是一个价值实现的漫长过程,一个刚产生的创新成果并非为多数人认知。科技进步要对经济发展产生作用,创新而没有适时的标准化,则创新的成果就很难转化。标准化的基本功能就是总结科技研发创新的经验,并把这些经验规范化、普及化,从而为技术创新奠定基础。标准化在促进科技成果迅速转化为生产力、为新一轮的技术创新提供动力和资源的同时,也调动了企业组织参与科技研发创新的积极性,标准化是科技创新成果转化为生产力的重要桥梁,是科技创新成果迅速传播的重要手段。科技创新包括观念创新、标准创新、模式创新、机制创新。科技创新不断提升标准水平,标准不断促进科技成果转化,这客观上要求必须加强标准化与科技合作。科技创新成果的扩散是创新活动的最后一个环节,也是一个关键性的重要环节,可分为转化、运用、应用等阶段。科技创新的成果一旦形成规范性文件——标准,就会被潜在的使用者以及社会广泛接受。标准是衡量质量水平的基础,企业应利用技术标准这一有力武器推动科技创新和科技成果的应用与传播。当今世界是信息化时代,企业产品的科技创新和企业的标准化管理,必须适应这个新时代,标准化管理需要不断寻找其相适应的管理方法,为科技创新提供保障、支撑,建立与各方共同交流的信息平台,实现科技创新成果的使用接受。

5标准化管理推动科技创新发展

标准化是在经济、技术、科学及管理等社会实践活动中,对重复性事物或概念,通过制定、和实施标准,获得最佳秩序和效益的活动过程。我国进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建设,企业应作为经济、技术、科学及管理等社会实践活动的最重要主体,是先进技术的拥有者以及技术的实践者,也是标准的使用者与执行者。而标准的制定就是将科学研究的成就、技术进步的新成果同实践中积累的先进经验相互结合,融入标准中,通过标准的贯彻执行,助推科技创新变革发展。科技创新是一种对未知的探索,是科学技术和经验的积累过程中的突破,它具有明显的不确定性或风险性。科技创新从研究、问题的提出、创新的过程和结果都具有不确定性,它与经济结合以及产生效益的可能性是不确定的,把这种可能性变成现实性的条件、途径和结果也是不确定的。这些不确定性具体表现在:市场的风险性、技术的风险性和管理的风险性。科技研发创新中的管理风险性是由于科研主体面临着内在和外在环境的不确定性,利益相关的市场风险,使得其必须组织管理日常科研、协同相关方正常运作、处理内外问题,才能使得科技研发顺利进行、科技成果成功推广和应用。标准化管理推动科技创新,企业依靠科技创新运用标准进行标准化管理,对科技创新的目标、过程、结果有引导规范作用,采用国内外最先进标准,吸收国内外先进技术管理理念以及科技人才资源,促使各种行为变得可以预测和容易管理,从而减少创新风险,可以有效减少科技创新中的不确定性。

6结语

科技成果管理体系范文8

关键词:高职院校;科研管理;创新

一、前言

职业教育是国民教育体系和人力资源开发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不仅关乎人民通过高质量就业满足对好生活的需要,更是推进人力资源强国建设的重要抓手。党的十八大以来,以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高度重视职业教育工作,职业教育改革发展取得重要进展。党的报告中提出,“坚定实施科教兴国战略、人才强国战略”、“完善职业教育和培训体系,深化产教融合、校企合作”。这些重要论述,深刻阐明了现代职业教育体系建设方向和路径。高职院校社会三大职能是:人才培养、社会服务、科研。高职院校的科研体系一般是借鉴于本科院校的科研体系,较看重学术研究和理论指导。随着国家对于高职院校的支持力度日益加大,高职院校教学模式、教学方法的不断创新,职业院校的特点日益鲜明,科研能力和水平不断提高,高职院校科研管理体系日趋完善,但也为高职院校科研管理体系的创新能力提出了更高要求。

二、高职院校科研体系建设存在的问题

(一)管理方式落后于时展。我国高职院校的科研管理体系往往是照搬本科院校,不能完全适应时代对于职业院校的发展要求。主要体现在科研管理规章制度不健全或是制度不适用于职业院校的科研特色。片面强调统一性,却未考虑到不同学科的科研特色,未能形成综合、完善的科研管理信息系统,科研管理的服务性不强,仍然停留在“上情下达”式的直线型管理,在“收材料、报材料”的阶段,难以满足职教大发展时期科研管理的需求。

(二)科研管理与教研管理的剥离。高职院校科研的根本目标是反哺教学、促进教学,教学应该是科研的最终驱动力。高职院校通过校企合作,把企业生产实际与高校课堂教学相结合,深化课程教学改革,培养人才从学生到员工的无缝对接。此外,高职院校通过科研为企业提供技术支持、技术服务,参与解决企业技术难题和管理难题,既能进一步推进校企合作,建立职业标准与专业教学标准联动的课程开发机制;也能够把科研成果、企业真实项目引入课程,按照真实生产情境设计理论、技术和实训课程,依据生产服务的真实业务流程设计教学空间和课程模块,通过真实案例、真实项目的参与和体验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提高技能水平。

(三)对科研成果转化的引导不足。目前,我国高高职院校的科研人员是以专业群、院系进行分散式管理,专业从事科研人员的数量不足,大部分高职院校的科研人员都是由教研人员兼任的,这就导致了研究人员的分散,难以形成跨专业群、跨学院的、整合全校之力的科研团队,难以承接并完成高档次、大规模的研究课题。由于缺乏足够的引导,科研人员企业需求、行业发展的前瞻性不够,为项目而科研、为了任务而科研的现象,闭门造车的情况比较严重。由于科研成果转化机制不够灵活。科研管理过程,一般只局限于对成果的鉴定这一阶段。由于对于市场需求了解不足以及对科研成果转化不够重视,导致科研创新后劲不足、科研成果转化率低下,知识产业化水平不高,大部分成果研究出来之后就束之高阁了。深入学习和贯彻精神4目前高职院校科研管理体系中的激励机制比较刻板,高职院校科研成果转化的现实与院校要求之间存在差异。很多高职院校的科研管理体系对成果的转化要求更多看中的是专利或决策采纳,并不符合高职院校的科研实际。由于激励政策不到位,科技成果转化的动力往往被部门间的协调所消耗,使得高职院科技成果转化的优势发挥不足。

三、高职院校科研管理体系建设创新

(一)引入科研信息管理系统,利用大数据为科研管理助力。科研规模不断扩大和科研管理水平的不断提升,对科研管理信息化建设也提出了更高要求,利用大数据技术协助管理成为一种必然,科研管理部门应乘着校园信息化建设不断深化的东风。努力推进科研管理信息化建设,在充分的市场调研后,引入“高校科研管理系统”,在做好详尽的需求分析后,将与企业深度开发纳入科研量化考核部分。科研信息管理系统是将科研信息、科研阶段管理、成果备案、科研工作量统计和科技统计年报一并纳入系统中,减轻一线科研工作者和基层科研管理者的工作负担,提高工作效率,促进科研工作科学发展。

(二)建立技术创新服务平台,充分调动教师科研积极性。通过技术创新服务平台建设,以重点培育项目为切入点,相关二级学院充分利用学校现有的人才、技术、设备和信息等资源优势,为企业提供设计、检测、信息咨询、设备安装及调试等服务。通过师生共同参与,教师的技术服务能力,教师的实践教学能力及学生实际动手能力都有所提高,为学生将来就业打下良好基础。此外,鼓励每个二级学院至少搭建一个应用技术创新服务平台,需要立足于本区域的生产实践,充分发挥高校的科研优势,通过平台,推进校企合作,开展社会服务类研究,主动提供技术开发和技术服务,解决企业生产与经营管理的难题,为当地经济社会发展提供必要的技术支持。从学校层面举办创新技术大赛,展现技术创新成果。通过创新技术大赛推动教学科研共同发展。教科研相结合,“以赛促教”,提高教师教育教学能力及实践能力,将“工匠型教师”转化为“专家型教师”,通过科研反哺课堂,提高教学质量及人才培养质量。

(三)加强技术成果转化与推广,起到引领示范作用。由学校科研部门牵头,鼓励二级学院每年立项研究至少一项“重点培育课题”,学校组成专家组在课题立项、中期检查、结题验收等环节制定严格的制度,并对立项研究项目给予一定的经费支持。学校鼓励各专业教师跨专业领域组队进行研究,在课题验收环节设置严格的程序,项目组需提交课题研究相关佐证材料外,需提交社会服务情况及资金到账情况。每项课题在结题时至少有一项专利研究成果,并与企业签订科研成果转化协议,才可以通过验收。重点培育课题的选题、立项,培育过程、研究成果转化及反哺教学等方面,重点突破高职院校应用技术研究与实践,尤其是文科类、管理类专业应用技术创新课题的选题与培育。此外,通过研究应用技术研究项目的实施与创新服务平台建设成果,总结各领域专业应用技术研究的选题与培育、成果转化的实施路径。通过项目的研究,使教师提高自身的科研水平,提高学生的实践动手能力,并通过成果转化产生社会效益,反哺教学,形成良性循环。以学校重点培育项目为契机,与相关企业对接,加快推广培育先进适用技术,将成熟的科研成果转向中小微企业。

四、结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