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技创新的案例范例6篇

科技创新的案例

科技创新的案例范文1

【关键词】科技创新教育;教材;创新技法;创新能力;教材编写大纲

1. 前言 科技创新已成为21世纪经济和社会发展的主导为量。新的科学发现和技术发明,特别是高新技术的不断创新和产业化,将对全球化的竞争,对世界的发展和人类文明的进步,产生更加深刻而巨大的影响。对我国来说,在科学技术和高新产业方面与先进国家的差距是明显的。我国要在激烈的国际竞争和复杂的国际政治斗争中取得主动,要维护国家的独立和安全,要使国民经济健康快速发展,要改善人民生活,提高全民族的科学文化素质,都必须大力发展科技,加强科技创新和创新教育。特别是我国历史上长期以来的封建文化传统和习惯,在很大程度上阻碍了创新的发展,虽然经解放后半个世纪的建设,已有巨大改观,但科学技术仍明显落后于先进国家,这正是加强创新教育迫切性的最主要原因。

我国的创新教育起步晚,发展比较缓慢。调查表明,我国青少年普遍缺乏创造力,只有近15%的青少年具有初步创造力特征。创造力特征是指三项基本能力:探索能力、与新事物相关的想象力和收集信息的能力。有关分析认为,过于严谨、思维定式、从众心理、信息饱和是创造性思维的四种主要障碍。这四种障碍在多数青少年头脑中普遍存在并且随着年龄的增长,这一倾向将日益增强。由于中小学长期以来是以“应试教育”为中心,各科教育互相割裂,学生的创造力受到很大限制。因此,加强科技创新教育已是刻不容缓。

如何加强青少年科技创新教育,以应对时代的挑战,是摆在所有中小学校面前的一项重要课题。要深人实施科教兴国战略和人才强国战略,应努力增强青少年的自主创新能力,加快科技教育发展,把科技教育放在优先发展的战略位置,全面实施素质教育和固本强基工程。科技创新教育的号角吹的越来越响亮,全国各中、小学都对此有了一定的了解和实施,但适合中学生的科技创新教育的教材甚少,一些书籍在理论上谈的多,实实在在能实施的少。在中学中开展科技创新教育,迫切需要一本浅显易懂、内容具体、容易推广并具有思维启发性的优秀教材。所以,对科技创新教育教材建设的研究具有重大意义及价值。

山西省忻州师范学院附属中学是一所由山西省教育厅直管的完全中学,学校领导对科技创新教育非常重视,在2006年国务院颁布《全民科学素质行动计划纲要》之后就提出了将科技创新教育作为学校的办学特色的目标。现在,我们忻州师范学院附属中学已经是“山西省科技教育基地学校”,“中国青少年科学素质教育提升研究”的实验校,而且中高考的升学率也是名列前茅。开展科技创新教育课程建设和开发适合中学生科技创新教育的教材,早已是想要尽早完成的一项重要工作。我们组织了我校的一批省级优秀科技教师,组成科技创新教育教材研究小组,从2010年就开始了这项研究。到目前为止,我们完成了“如何培养学生的科技创新能力”的研究并制定了“科技创新教育教材的编写大纲”。

2. 程序与方法

2.1 查阅资料,学习讨论,提高认识,统一思想。课题组成员分头查阅资料,然后组织学习,并分析中学生的年龄特征、知识水平和发展趋势,审视我国基础教育的现状,结合我校开展科技创新教育的初期实践进行讨论,统一思想,提高认识。经过学习讨论,并结合中学生的年龄和知识水平,我们认为,科技创新的教育理论对中学生来说深奥难懂,给中学生讲逆向思维、发散思维、集中思维和辩证思维的含义和作用等,估计是起不到多少作用,应多以案例分析和实例训练相结合的形式开展教育较为实用,效果也应不错。不过还应进行试验后才可确定。

2.2 拟定方案,分组实验,观察效果。(1)分实验小组。选一个学生素质和学生学习成绩中等的班级作为实验班,将实验班的学生按性别、学习成绩、实验课表现和任课教师评价等为参考,平均分为五个组,每个组约10~12人,每个组所教的科技创新技法和拟实现的目标一致,但采用的方法和教学材料内容不同。

(2)各组的教学内容与方法。第一组先讲创新理论,如什么是逆向思维?逆向思维的作用是什么?在科技创新中会产生什么效果等等。在此基础上再讲述相关案例,进行案例分析。这些案例是可以用于教学的典型的科技创新的成功案例,可以是以往本校学生的创新项目,也可以是校外的。然后,设计一些实例,让同学们进行模拟案例进行创新技法训练。这些实例可以是以前有人做过的,也可以是以前还没有人做过的,可以是一件实物,也可以是一种自然现象。在完成前面教学内容后,在一个设定的现场进行实习,实习内容从选定课题到设计方案,从完成研究到撰写研究报告等。

第二组不讲创新理论,而是根据要培训的创新技法讲述案例并进行案例分析,接下来进行实例训练,最后完成现场实习。与第一组相比少了创新理论的讲述,其余都一样。

第三组先讲创新理论,而后案例分析,最后现场实习。与第一组相比少了实例训练,其余都一样。

第四组先讲创新理论,而后实例训练,最后现场实习。与第一组相比少了案例分析,其余都一样。

第五组只讲案例分析,然后就是现场实习。

(3)实验效果的观察与评价。从现场实习情况评估各组的教学效果和科学素质的提升情况。最后,再从参加省市科技创新大赛获奖情况来评价实验班和其他班级的科技创新能力,以及评价实验班各组的科技创新能力,并由此试验情况确定科技创新教育教材的编写大纲。

3. 结果

3.1 实验班的选定。高中部61班的学生素质和学生学习成绩在所在年级都是处于中等水平,选为实验班。

3.2 分组情况。将实验班的学生按性别、学习成绩、实验课表现和任课教师评价等为参考,平均分为五个组,每个组约12人。具体分组情况如下:

第一组:赵斌、王一冰、李文杰、涛、冯子林、张浩宇、王婷、王一鸣、张宇婷、王成、郑娜、张毅博

第二组:智峥、乔子钊、周泽华、韩琛、袁龙、孟晓敏、杨洋、苏欣、李艳、张家宇、卢宇、王文炳

第三组:曲效鹏、邸吉廷、樊高宇、翟燕兰、刘柄宏、温雨雁、刘未未、李超、李美霞、张梁、高艳梅、刘昭融

第四组:李磊、唐晓燕、王晋、张小燕、程慧泽、李倩、赵卓慧、王旭锋、郝晓宇、刘琪、王琪淼、张哲源

第五组:李文才、段雨彤、冀拓、郭兰英、王斌、李肖君、申燕、武世雄、高源远、段成刚、武敏、郝国祺

3.3 考察结果。按照(2)的程序与方法,进行了设问法、列举法、自然现象探求法等创新技法的训练,并进行了查阅资料和撰写研究报告的指导,然后在校园内、实验室、超市等地现场实习,最后依据(3)对各组进行了考察,结果是第一组和第二组各项指标考察结果相当,都比较好;第三组、第四组和第五组相当,但成绩次于第一组和第二组。

在忻州市和山西省青少年科技创新大赛中,实验班61班的同学们取得了非常好的成绩,其中第二组的智峥等八位同学的项目《大豆、豌豆、大米、小米中皂苷含量比较》荣获忻州市一等奖、山西省一等奖、全国三等奖,乔子钊同学的项目《冬季积冰鞋底防滑措施研究》荣获忻州市一等奖,韩琛同学与第三组的翟燕兰同学的项目《机械能守恒条件研究》荣获忻州市一等奖,李艳同学的项目《金山铺香瓜甜的原因》荣获忻州市二等奖。第一组的王一冰等八位同学的项目《加杨叶落叶前后黄酮含量研究》荣获忻州市一等奖、山西省二等奖,冯子林同学的项目《平抛实验装置的一种设计》荣获忻州市一等奖,张毅博同学的项目《原平市农村小学办学现状的调查与研究》荣获忻州市一等奖。第四组的唐晓燕和程惠泽同学的项目《垃圾优化处理方案研究》荣获忻州市二等奖。第五组的郭兰英同学的项目《关于超市检票合理性的调查研究》荣获忻州市一等奖、山西省三等奖。第四组的张小燕同学、第三组的邸吉庭同学和第一组的王婷同学的项目《龙爪槐落叶前后总黄酮含量研究》荣获忻州市一等奖、山西省二等奖。实验班61班全班的获奖数量占全校的60%以上,获一等奖项目数占全校的90%以上。

4. 结论 通过以上一系列分组实验研究,可以得出如下结论。

4.1 在中学进行科技创新教育不需要对创新理论详细讲解和深入研究,讲与不讲效果不明显,若讲还需占用时间,所以应取消。

4.2 在中学进行科技创新教育采用案例分析和实例训练相结合的办法效果最好。

4.3 创新理论与案例分析相结合、创新理论和实例训练相结合或只进行案例分析的效果不如前两者,但也比不进行任何训练要好的多。

5. 分析与讨论

5.1 创新理论对中学生来说有点深奥,所以只做简单的介绍即可,再说,由于高考压力很大,开展科技创新教育占用时间太多会遇到很大的阻力,反而得不偿失,所以在编写教材时应尽量避开。

5.2 既然案例分析和实例训练相结合的办法最好,在编写教材时应基本上采用这种编写思路。不过在案例和实例的选择上要达到精选。

6. 研究成果――科技创新教育教材编写大纲 经过以上所述研究,我们初步确立了如下科技创新教育教材的编写大纲。

6.1 课程的性质与任务。科技创新教育是独立于现有文化课教学,又建立在研究性学习和通用技术课程之上的一门学校自主发展的校本课程,任务是培养和提高中学生的科技创新意识和科技创新能力,使中学生的素质教育得到再提升。

本教材将主要内容分为三部分:一、关于“中学生科技创新意识的培养及品质的塑造”的教学内容;二、关于“中学生科技创新技能的训练”的教学内容;三、关于“中学生科研报告及科技论文的写作”的教学内容。

本教材既可以作为科学素质教育的教材使用,也可以作为学生的课外读物,还可以作为中学教育教学的教师参考书。

6.2 教材编写指导思想。为全面实施素质教育,提高中学生的科技素质,培养科学创新精神,紧紧围绕学校工作目标,以实践育人为基本途径,把培养学生创新精神作为工作根本。把学生培养成为具有创新意识的新世纪合格人才。为学生提供展示个性的平台,丰富学生的课余生活,培养学生自主探究科学的兴趣和能力,培养学生“勇于探索、敢于创新”的勇敢精神,全面提高学生的科学素养,从而促进学校的科技创新教育工作。本教材每一部分都力求做到浅显易懂,回避深奥的教育学理论,尽量以案例或实例启发和训练学生,使学生从中获得尽可能多的益处。以落实学生发展为本的现代教育理念为根本,以提高学生综合素质为核心,以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科技创新能力为重点。

6.3 教材编写原则。以体现时代性,实用性为原则。不追求科技创新教育的理论深度和探讨,力求浅显易懂,实用高效,学生喜欢,教师好用。以案例分析,实例训练,现场应用为主要内容。体现鲜明的创新意识和和创新观念,使学生从中获得尽可能多的益处。

6.4 编写目录。

第一章 中学生科技创新意识的培养及创新品质的塑造

§1.1 敏锐的洞察力,善于从生活中发现创新素材能力的培养

案例1,案例2,案例3.分析,感悟。

实例素材1,实例素材2,实例素材3.尝试,体验。

自我训练。

§1.2敢于开辟新径,大胆探索的勇气培养

案例1,案例2,案例3.分析,感悟。

实例素材1,实例素材2,实例素材3.尝试,体验。

自我训练。

§1.3正确的创新动机,强烈责任感的培养

国内外科技发展水平和科技创新教育的对比,形势教育。

§1.4谦虚谨慎,合作精神的培养

案例1,案例2,案例3.分析,感悟。

实例素材1,实例素材2,实例素材3.尝试,体验。

自我训练。

第二章 中学生科技创新技能的训练

§2.1设问法案例及技能训练

案例1,案例2,案例3.分析,感悟。

实例素材1,实例素材2,实例素材3.尝试,体验。

自我训练。

§2.2组合法案例及技能训练

案例1,案例2,案例3.分析,感悟。

实例素材1,实例素材2,实例素材3.尝试,体验。

自我训练。

§2.3置换法案例及技能训练

案例1,案例2,案例3.分析,感悟。

实例素材1,实例素材2,实例素材3.尝试,体验。

自我训练。

§2.4移植法案例技及能训练

案例1,案例2,案例3.分析,感悟。

实例素材1,实例素材2,实例素材3.尝试,体验。

自我训练。

§2.5自然现象规律案例及技能训练

案例1,案例2,案例3.分析,感悟。

实例素材1,实例素材2,实例素材3.尝试,体验。

自我训练。

§2.6列举法案例及技能训练

案例1,案例2,案例3.分析,感悟。

实例素材1,实例素材2,实例素材3.尝试,体验。

自我训练。

§2.7现明法案例及技能训练

案例1,案例2,案例3.分析,感悟。

实例素材1,实例素材2,实例素材3.尝试,体验。

自我训练。

第三章 中学生科研报告及科技论文的写作

§3.1科研报告及科技论文的格式

案例1,案例2,案例3.分析,感悟。

实例素材1,实例素材2,实例素材3.尝试,体验。

自我训练。

§3.2科研报告及科技论文前言的写作

案例1,案例2,案例3.分析,感悟。

实例素材1,实例素材2,实例素材3.尝试,体验。

自我训练。

§3.3科研报告及科技论文正文的写作

案例1,案例2,案例3.分析,感悟。

实例素材1,实例素材2,实例素材3.尝试,体验。

自我训练。

§3.4科研报告及科技论文摘要的写作

案例1,案例2,案例3.分析,感悟。

实例素材1,实例素材2,实例素材3.尝试,体验。

自我训练。

§3.5科研报告及科技论文图标和表格的制作

案例1,案例2,案例3.分析,感悟。

实例素材1,实例素材2,实例素材3.尝试,体验。

自我训练。

§3.6科研报告及科技论文参考文献的标注及写作

案例1,案例2,案例3.分析,感悟。

实例素材1,实例素材2,实例素材3.尝试,体验。

自我训练。

说明:教材中所选案例和实例素材部分来自我校2006年以来的青少年科技创新大赛优秀作品和机器人大赛机器人创意作品(见附件1),剩余部分选自全国青少年科技创新大赛获奖作品和机器人大赛创意作品。

7. 展望 目前,我们这项研究已经被列入国家社会科学基金课题(BHA100068)“中国青少年科学素质教育提升研究”的子课题,不久将会完成教材的编写工作。

参考文献

[1] 陆久广. 实施科技教育战略推进科技校园建设[J]. 中国科技教育. 2013,4:6-7

[2] 张英光. 关于科学教育的若干思考[J]. 中国科技教育. 2012,10:6-7

科技创新的案例范文2

关键词:案例教学法;果蔬贮藏加工学;效果评价

中图分类号:G642.41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9324(2014)32-0079-03

近年来我国果蔬种植业取得了突飞猛进的发展,现已经成为世界最大的水果和蔬菜生产国,果蔬生产在我国仅次于粮食作物,居种植业第二位。果蔬贮藏加工业的发展是保证果蔬种植产业迅速发展的重要环节,是实现减少采后损失,建立现代果蔬产业化经营体系,保证农民增产增收的基础[1]。高校尤其是农业类院校要特别重视果蔬贮藏加工人才的培养。果蔬贮藏加工学课程是食品科学与工程专业的一门主干课,是理论和实践紧密结合的一门课程,应用性很强,要求学生掌握果蔬贮藏与加工的基本知识、基本技能,掌握果蔬贮藏保鲜和生产加工技术,熟悉和了解果蔬贮藏加工的新知识、新产品和新技术。通过本课程的学习,使学生了解和掌握果蔬贮藏与加工的基本原理、贮藏方法及管理、加工工艺,培养一定的创新思维,为今后进一步学习和从事果蔬贮藏加工的科研、成果转化和新产品开发等工作奠定基础。将案例教学法应用于果蔬贮藏加工学课程的教学有利于提高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提高学生的实践、创新能力和综合素质。本文对应用案例教学法的意义,在果蔬贮藏加工学教学中的应用及实施过程中要注意的问题进行了阐述,并对案例教学法在果蔬贮藏加工中的应用效果进行了调查分析。

一、案例教学法的内涵与意义

案例教学法是一种以案例为基础的教学法,根据教学目标,以案例为基本教学素材,将学生引入一个特定的真实情境中,启发学生独立思考,对案例的材料和问题进行分析研究,并通过师生之间、学生之间的互动,积极交流和探讨,作出判断和决策,重点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案例教学法是一种理论联系实际、启发式的教学相长的教学过程。这种方法将以教师为主体的教学过程转变为以学生为教学主体,、将以往的以知识为本位转变以能力为本位,培养学生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开发其创新性思维,满足高科技迅速发展对人才的需求。案例教学法作为一种教学方法的形成和运用,始于1910年美国哈佛大学法学院和医学院。而哈佛商学院对案例教学法的成功运用和实施,使案例教学法成为一种风靡全球的并被认为是代表未来教育方向的成功教育模式之一。在我国案例教学法实践性比较强的专业有法学[2]、管理学[3]、医学[4]、农学[5,6]、食品科学[7]等,此教学方法的运用都取得了非常好的效果。21世纪高等教育改革的核心问题是培养和造就富有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的高素质人才,高等教育在培育民族创新精神和培养创新人才方面肩负着特殊的使命。案例教学法,对于培养人才的创新能力和实践能力是一种非常好的教学方法,有助于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学生的表达能力和沟通技巧可以作为现今教学改革中非常重要的方法应用于实践性、应用性强的专业课的教学,以培养学生的创新性思维,提高学生的创造性。

二、案例教学法在果蔬贮藏加工学教学中的实施

果蔬贮藏加工学包括果蔬贮藏和果蔬加工两部分,贮藏部分包括果蔬的采后生理、病害、采收技术、采后商品化处理的方法、果蔬的运输方法和要求、贮藏方法、不同果蔬的贮藏特点及方法。加工部分包括果蔬加工原料选择及前处理、常见果蔬加工制品(如果蔬罐头、速冻、糖制、腌制、干制、果蔬汁、果酒等)加工原理及加工工艺。传统的教学方式以先对理论进行系统性地讲解,然后通过来实验加深对理论的掌握。这种“注入式”、“填鸭式”的教育方式中,学生没有参与到其中,学习的积极性不高。而实验课的设置也是根据实验指导和老师的讲解及演示进行,这种传统的方式已经不太适合食品科学与工程专业实践性较强和创新要求较高的课程的需要,尤其是随着科技的发展,新理论的更新及新技术的应用也迫切需要进行教学方法的改革。

首先是案例库的建设,案例是非常重要的一项内容,其质量从某种意义上决定了案例教学的质量。本教研组构建了果蔬贮藏与加工课程的案例库,采用“大案例套小案例”的方式。案例库以苹果、柑橘以及番茄和青刀豆的综合利用技术为主线构建果蔬的贮藏与加工的案例库。以柑橘为例,从柑橘(非呼吸跃变型果实)的生理特性、采收和商品化处理、运输要点、贮藏技术和管理到橘瓣罐头、柑橘汁、柑橘果糕果冻加工和柑橘粉的制作整个大的案例。案例建设中注意案例的客观性、代表性、前沿性,比如贮藏技术中冷库的管理、留树贮藏、精准贮藏技术、可食用膜等技术的综合应用能够引起同学的兴趣和讨论,收到了很好的效果。在贮藏病害这一部分,则构建了多种果蔬病害的小案例,使同学们了解各种果蔬的病害及其防治。在果酒加工中利用葡萄酒加工案例,对果酒加工的背景、原理、技术要点、质量控制和发展方向进行系统地分析和讨论。并且案例库建设中将超高压技术、膜分离技术等先进技术的应用制作小案例进行讲解和讨论。利用“大案例套小案例”的方式,使案例库更全面,更有代表性。其次是案例教学法的组织,充分发挥以学生为主体的特点,并且将团队合作的理念引入到教学过程中。将同学分为6~7人一组,每个组设立组长,并利用网络教学平台提前将案例与同学共享,课堂讨论过程中,每组同学对案例进行积极讨论,教师进行适当地引导,及时补充相关背景知识和理论,将新技术在贮藏加工中的应用进行综述性报告,引导学生把握最新进展,并在最后进行总结。在学期即将结束时,引导学生进行课程案例准备,并制作PPT进行比赛。案例教学法实施的过程中,极大地提高了学生的积极性,提高了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而且提高了学生团队协作的能力和演讲能力,同时也丰富了果蔬贮藏与加工学资源库。再次是建立以考核能力为核心的考核内容体系,不再仅仅注重学生试卷考试成绩,采用“学生课堂中的表现+综合性实验+学生考试”相结合的方式进行考核,改变了以往学期末应对考试死记硬背的现象。

三、案例教学法具体实施细节调查分析

为了了解学生对案例教学具体实施细节的看法和目前案例教学效果的评价,采用随机抽样的方式,对食品科学与工程(食工)专业两个班级学生进行调查,共发放调查问卷76份,收回问卷75份。从案例教学时间安排、案例教学的具体形式、案例题材选择、案例教学成功的关键等几个方面调查《果蔬贮藏加工学》课程案例教学具体细节。如表1所示,44%的学生认为《果蔬贮藏加工学》案例教学应该占教学时间的30~50%以上。有20%的学生认为案例教学时间太短,缺少充分考虑问题的时间,从而影响了《果蔬贮藏加工学》案例教学的有效性(表2)。在对案例教学与理论教学的安排情况进行调查时,高达90.3%以上的学生认为应该采用理论知识学习与案例教学同时进行的方式教学(表3),可以看出案例教学应该和理论教学同时进行,相互补充。从表4可以看出,只有24%的学生希望教师直接给出案例,分析最佳答案,学生课堂讨论后教师再给答案和学生给出书面回答,老师综合讲评分别占38.67%和37.33%,这说明学生比较认同在自己思考答案后,老师再讲解或者讲评。并且52%的学生认为老师给予方向指导为案例教学成功的关键(表5)。

四、案例教学法的教学效果及作用

从学生对案例教学的满意度,是否提高学生学习《果蔬贮藏加工学》知识的积极性和是否拓展了学生的思维空间,提高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三个方面对案例教学法的效果和作用进行分析。如表6所示,88%的学生对《果蔬贮藏加工学》案例教学效果感到满意或者非常满意,其中有16%的学生感到非常满意,这表明学生对《果蔬贮藏加工学》案例教学效果整体评价较高。并且96%和93.33%的学生认为案例教学法激发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拓展了学生的思维空间,提高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五、结语

案例教学激发了学生学习《果蔬贮藏加工学》的积极性,拓展了学生的思维空间,提高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是学生满意的教学方式,在实施的过程中应加强教师对学生的引导,提高教学效果。

参考文献:

[1]胡小松,廖小军,陈芳,等.中国果蔬加工产业现状与发展态势[J].食品与机械,2005,(21).

[2]刘荣.案例教学法与Seminar教学法综合运用于法学本科教学的实践与探索[J].教育理论与实践,2008,(28).

[3]胡凤玲,学进,周艳.案例教学法在“管理学”课程中的应用[J].中国大学教育,2005(8).

[4]赵丹丹,武英,李云.案例教学在医学教学中的应用[J].科技信息,2009,(16).

[5]郭伟,孙海燕,于立河.案例教学法在经济作物栽培学教学中应用的理论与实践[J].科技信息,2008,(16).

[6]马成云,马淑梅.浅论案例教学法在种植专业植物保护教学中的运用[J].农业与技术,2009(29).

[7]孙庆杰,熊柳.食品科学与工程专业案例式教学方法的探讨[J].高等农业教育,2009(12).

科技创新的案例范文3

【关键词】多元统计分析 三段式科技创新

一、前言

多元统计分析是一门研究统计应用方法的统计课程,是高等院校统计专业的重要基础课,对于训练与提高学生的逻辑推理能力与统计应用能力都具有重要作用。随着统计软件的开发,多元统计分析课程在自然科学和社会科学的各个领域应用越来越广泛。然而,该课程本身具有理论推导繁琐、计算强度大、实际操作复杂等特点,不仅消磨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也使得其理论方法难以应用到解决实际问题中,从而失去了多元统计分析课程应用性的作用。

为培养学生对多元统计分析课程的学习兴趣,使多元统计统计真正与现实问题相结合,发挥其应用性课程的作用,本研究将以学生为主体,以科技创新活动为载体,实施面向科技创新活动的《多元统计分析》“三段式”应用教学模式的研究。分别包括:一段:统计案例的构建,重点阐述在科技活动中如何构建统计模型;二段:问题情景设计,让学生对科技活动的实际问题进行情景模拟;三段:统计创新实战,组织学生参与科技创新竞赛,辅助以专门的技能培训。

在国外大学的应用统计专业课程中,案例教学是主要的教学模式之一。案例教学法是将实际问题提炼并模拟。因为实际问题的复杂性使得提炼出的案例具有较强的综合性。这恰恰符合统计学课程的应用性和操作性的要求。因此,为了增强学生面对实际问题的统计应用能力及操作能力,应促进学生积极参与社会实践活动和各种竞赛。通过竞赛不但可以增强学生的撰写科研论文及归纳总结的能力,还可以培养学生的团队意识,学习沟通,表达等基本技能。

二、“三段式”应用教学模式的内容

(一)研究内容

本研究以科技问题为引,以三段式立体教学模式为手段,以培养学生科技创新能力为目的,改革传统的《多元统计分析》教学模式。

一段:统计案例的构建,重点阐述在科技活动中如何构建统计模型;

案例教学法是将实际问题提炼并模拟。因为实际问题的复杂性使得提炼出的案例具有较强的综合性。这恰恰符合统计学课程的应用性和操作性的要求。通过对各类典型案例的分析与讲解,即能够将理论知识与实际问题紧密结合,增强学生对理论知识的理解;又能够帮助学生进行实际问题的提炼,进而培养学生的独立分析能力。

我们在借鉴国外案例教学模式的基础上,以我国实际背景出发,进行案例教学,通过案例教学开放学生的思维空间,教会学生掌握知识的同时,最终学会思维、分析和推理、并提出自己的见解,培养统计思维能力。由于《多元统计分析》旨在学生统计能力的养成.而统计能力又主要体现在统计思想、方法的应用上,因此统计的教学过程不应局限于基本理论和方法的介绍.应注意学生分析思维能力的培养,在课堂上多提出“what”、“why”、“how”等系列问题,让学生自己思考并当堂回答,采取这种学生参与式教学方法,能有效地激发学生求知欲和创造能力,不仅能较好地培养学生的竞争意识,敏捷反应,答辩口才,更能进一步明晰解决问题的思路,对培养适应现代社会生活需要的合格人才是非常有益的。同时还要求学生掌握科技创新方法、增强逻辑思维与分析能力及文献检索与收集能力。

二段:问题情景设计,让学生对科技活动的实际问题进行情景模拟;

本阶段采用学生与教师并重的教学模式。培养学生对实际问题的挖掘和提炼能力、统计数据搜集、数据整理能力和数据分析能力。教师将科研项目、社会商业项目为主,设计模拟实践,带队指导学生参与整个模拟流程,在流程的每一部分详细指导其中所用到的统计方法、统计知识、统计原理。结合实际问题,尤其是商业经济问题,适当介绍所用的经济知识,给出经济意义解释。

教师可以组织学生结合自身对实际问题进行统计调查,如对大学生网购现象调查分析、学生对课程教学改革的感受的调研、大学生创业观念及意愿问题的调查等,使得学生能够真正将理论与实线结台,理论知识得以巩固。

培养学生的统计应用条件反射能力,促使学生将实际问题与统计方法之间建立一些直觉的联系,即学生在接触某些具体问题时,能够第一时间想到处理这些问题能够应用的统计方法。如:怎样知道这些问题,可以选用数据、图形、表格等来描述、界定这些问题;怎样了解这些问题的规律、趋势,可以选用推断统计、多元统计等方法。

三段:统计创新实战,组织学生参与科技创新竞赛,辅助以专门的技能培训;

本阶段采用学生为主,教师为辅的教学模式,培养学生归纳总结能力和撰写科研论文能力。每年都会有各级学科竞赛,在比赛前一个月左右时间,通知学生开始为竞赛做好准备,根据往年比赛惯例,提前构思,用1-3天的时间初步选定方向,用4-7天的时间设计调查问卷,教师鼓励学生根据各自特长组成团队参与科技竞赛,团队为主、团队完成竞赛的全程,教师为辅、只为团队提供思路、方法的指导,使教学活动由被动的执行任务变为主动的创造性劳动。

通过竞赛还可以培养学生的团队意识,学习沟通,表达等基本技能。

(二)研究创新点

1.打破了传统的案例教学模式。传统的案例教学是为了加深学生对基本概念,基本方法的理解,而我们所进行的案例教学是希望通过案例教学培养统计思维能力、掌握科技创新方法、逻辑思维与分析能力和文献检索与收集能力。

2.改进了传统的实践教学模式,实施以科技创新活动流程为参考,学生为主体实践教学。传统的实践教学,虽然称之为实践,但是实践的过程只是教师布置题目,学生完成论文,不能够真正做到理论与实线相结合,我们组织学生结合自身对实际问题进行统计调查,如对大学生网购现象调查分析、学生对课程教学改革的感受的调研、大学生创业观念及意愿问题的调查等,使得学生能够真正将理论与实线结台,理论知识得以巩固。

3.以科技创新竞赛为工具,教学并重的统计专业技能培养。传统的检验教学效果的途径是考试,或者通过论文考核学生对知识的掌握情况,本项目继续延续论文考核形式,并进一步让学生参与到教师的科研中,好的课业论文可以作为学生毕业设计的基础。同时通过组织学生参与学科竞赛,培养学生归纳总结能力和撰写科研论文能力,同时也可以培养学生的团队意识。

三、研究主要成果及推广价值

(一)主要成果

“挑战杯”活动在全国高校中的影响日益扩大,已成为衡量高校创新型人才培养的重要标志之一。它既是学生科技训练的重要平台,也是反映高校办学水平、教学质量的重要依据。

2009年,学生参加河北省大学生课外科技作品竞赛即“挑战杯”,获得特等奖一项,三等奖一项,2010年获得一等奖一项,2011年获得三等奖一项。学生的科研能力增强,完成多篇学术论文,如07级统计专业学生王彦的文章被EI检索,06级统计专业学生魏志星发表的文章已被JICT(EI源刊)录用;

(二)推广价值

为了适应社会、科技、经济发展对人才培养提出的新要求,及时更新教育理念,深入开展教学内容与课程体系改革,不断提高教学质量。我们提出了“三段式”教学模式,指导学生参加大学生数学建模竞赛和“挑战杯”竞赛,均取得了好成绩,这对全校的人才培养和教学工作起到了十分积极的重要推动作用。同时,在省内各高校中,我校的成绩也是屈指可数的,特别是统计专业学生在同类专业学生中表现优异,屡次获奖。说明我们的教学模式有很大的成效,有很高的推广价值。

四、研究前景

大学生课外科技活动即能够增强学生的科学素质,又能够拓展学生的知识。本研究就是将课外科技活动和课堂教学结合起来,真正做到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将课内外内容完美的结合起来,为培养和提高学生的创新能力提供必要的理论支持。国家的未来靠创新,创新人才的培养靠教育。

参考文献:

[1]郭玉珍,凤启龙. 对大学生课外学术科技创新体系建设的思考[J].边疆经济与文化.2008(11)

[2]冀相奎,刘文婷. 高校科技创新工作探析[J].科技信息.2008(23)

[3]扬卫,依凡. 关于“大学创新文化”的讨论[J].新华文摘.2007(13)

[4]田喜洲. 论大学生科研能力的培养[J].重庆大学学报.2002(6)

科技创新的案例范文4

发挥高校科技支撑作用 服务经济平稳较快发展

4月10日,教育部召开“发挥高校科技支撑作用、服务经济平稳较快发展”视频会议。教育部部长周济出席会议并讲话。他指出,高等学校要充分发挥人才和科技优势,更加积极主动地为地方经济社会发展服务,努力为应对当前国际金融危机、支撑经济平稳较快发展做出更大贡献。

周济在讲话中指出,党中央、国务院为应对国际金融危机、保持经济平稳较快发展进行了一系列的部署,明确把科技支撑作为五大措施之一,这是一项审时度势、立足当前、着眼长远做出的战略决策。高等学校是国家创新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有条件、有能力、更有责任为应对国际金融危机、促进经济平稳较快发展发挥强大支撑作用,这也是高校开展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的重要内容,是贯彻以服务为宗旨、在贡献中发展办学理念的具体体现,是推进高校改革发展的必然要求。要引导高校把思想认识统一到中央对形势的分析和判断上来,积极行动,共克时艰,更加积极主动地为经济社会发展提供科技和人才服务。

周济强调,要进一步发挥高校综合优势,为应对金融危机提供强大的支撑。要发挥高校学科门类齐全、学术思想活跃的优势,发挥高校蕴藏的巨大人力资源潜力,发挥高校科技创新基地的作用,发挥高校在产学研结合方面的优良传统和成功经验。为国家扩内需、保增长、调结构、惠民生提供重要支撑作用。

周济要求,各高校要行动起来,大力支持企业提高自主创新能力,服务区域经济社会全面发展;要围绕产业振兴计划,深入推进产学研合作,为重点产业振兴提供强有力的科技支撑;要整合力量,发挥优势,积极争取国家科技重大专项,高质量做好专项在研项目;要加强高校创新创业教育,培养培训具有创新创业精神和实践能力的高素质人才;做好科研项目吸纳毕业生就业工作;要加强统筹规划和组织领导,务求工作取得实效。

会议由教育部副部长鲁听主持,清华大学党委书记胡和平、上海交通大学校长张杰围绕高校如何发挥自身优势应对金融危机作了发言。各地教育行政部门、各高等学校的主要负责同志和相关职能部门工作人员在分会场参加了视频会。

促进大学生就业创业 北航科技园设立“双实双业”基地

4月3日,北京航空航天大学科技园“实习、实践、创业、就业”综合基地揭牌仪式在北航举行。该基地是北航一系列促进大学生就业创业工作中重要的一笔,为学生提供了一个展示自我、锻炼自我、提高自我的良好平台。来自教育部、科技部、工信部、团中央领导参加仪式。

作为基地的主办方之一,北航科技园董事长呼文亮介绍了基地建立的意义和背景,以及工作思路和方案;北航科技园总经理何沙宣读共建“北航科技园‘双实双业’综合基地”的倡议书,表示要联手搭建企业与学生之间的人才交流实践平台,促进大学生多元化实习就业,鼓励大学生创业,全面做好大学生创业、就业的辅导工作,尽最大努力帮助毕业生实现就业创业愿望。

“北航科技园‘实习、实践、创业、就业’综合基地”的建立对促进大学生就业具有积极的意义,基地可以将各类社会创业资源整合并引入高校,积极开拓实习就业渠道,并搭建实训平台,营造良好的创业环境,为在校学生积累工作经验、提高就业创业能力提供帮助,实现学校、企业、学生多方共赢。尤其是在当今金融危机蔓延,就业形势严峻的大环境下,“双实双业”综合基地的建立更是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中国高校产学研合作十大优秀案例公布

近日,教育部科技发展中心公布2008中国高校产学研合作十大优秀案例,这是教育部科技发展中心继在2006年公布十大优秀案例并出版《中国高校与大型企业合作经典案例集》后,时隔两年对我国高校产学研合作工作的又一次总结。

近年来,我国高等学校不仅在创新人才培养、科学研究与原始创新等方面发挥重要的作用,而且在促进科技成果转化和产业化,服务经济社会发展方面取得了显著的成绩。随着全国科技大会提出要建立以企业为主体、市场为导向、产学研相结合的技术创新体系,高校通过与地方和企业开展各具特色的产学研合作,推动高校科技成果转化和产业化,用高新技术改造传统产业,帮助企业增强竞争力,服务地方经济建设,并且为社会培养了大批创新型人才。在教育部科技发展中心组织对高校产学研工作的摸底调查中,各高校共上报合作线索1000余个,经过专家审核,从中挑选出了150所高校推荐的190余篇优秀案例,这些案例涉及高校与地方及企业在科技成果转化、联合研究开发、技术转移、创新人才培养等方面的合作,系统地展现了近年来我国高校在产学研合作方面所取得的成绩。其中,经专家评议,一致推荐的十大优秀案例是:

1、清华大学“超低剂量X线人体安检系统”国际技术转移案例;2、北京科技大学产学研“大合作”模式推动学校全面发展;3、天津大学与上海石化合作实现双赢;4、上海交通大学与上海高清联合研发数字电视;5、华东理工大学与中国石化联合研发乙烯APC技术;6、河北农业大学联合多家单位开展粮食丰产科技工程研究;7、宁波大学与金田集团组建跨学科团队解决关键问题;8、科大讯飞智能语音技术产业化案例;9、中南大学与中国铝业公司共同推进中国铝工业技术升级;10、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建立以大学为依托的农业科技推广新模式。

教育部科技发展中心公布的十大优秀案例以及其他高校推荐的优秀案例都收录在《2008中国高校产学研合作优秀案例集》(已由广播电视大学出版社出版)中。教育部科技发展中心今后将每隔两年开展一次推荐高校产学研合作优秀案例的活动。

国家科技支撑计划“海洋食品精深加工技术研究与产业化示范”项目启动会召开

3月28日,国家科技支撑计划“海洋食品精深加工技术研究与产业化示范”项目启动会在山东烟台召开。来自科技部、辽宁、山东、上海、广西、海南等八个沿海省(市、自治区)科技厅(委)有关负责同志,以及中国海洋大学、中国农业大学、浙江大学、中科院南海海洋研究所、山东东方海洋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海南华绿食品冷冻有限公司等有关科研单位和企业的海洋食品专家、企业家共计60多人参加了会议。科技部农村科技司副司长贾敬敦,山东省科技厅副厅长、青岛国家海洋科学研究中心主任李乃胜出席会议并讲话。

项目由山东省科技厅组织实施,重点开展大宗海洋食品和名贵海洋食品等加工重大关键技术、重大新产品、工艺与设备和产品质量控制体系等方面的研究与开发。通过项目实施,将重点突破海洋动物蛋白精深加工等4项重大关键技术攻克6~8项具有国际先进水平的海洋食品工业化加工与制造技术,开发30~40个新产品,建立5~10条产业化示范线;形成1~2个以高校和科研单位为主导的海洋食品科技创新中心,建立3~4个以企业为主导,具有区域和产业特征的海洋食品工业工程技术孵化与科技创新基地;初步建立起一支具较强研发能力的科技队伍,大幅度提高企业自主创新能力。为我国海洋食品加工技术创新体系建设和海洋产业的可持续发展提供全面支撑。

科技创新的案例范文5

教育信息化时事、热点的及时、全面、深度报道。

对话

与教育信息化领域专家、学者的深度对话,展现独特思想。

专栏

业内人士对热点问题、现象的独特见解。

巡礼

展现区域、学校信息化发展的现状,及对其他地区的辐射与带动。

信息技术课

信息技术学科的教学理念、教学模式、教研教改。

(1)信息技术课程内容设计集锦

提出信息技术教育领域各种实际问题,探寻答案。

(2)蓝调解码

同期呈现两篇探讨内容相近的文章,在对比中收获对信息技术课教学理念、教学方式等的新理解、新认识。

(3)优质课展台

以“教学设计+点评”的形式呈现,展现优秀案例,提供教学参考。

(4)名师课堂

基于实践案例,由任课教师发起议题,名师同步答疑,并延伸至信息技术教学的再加工、深设计、多挖掘。

课程整合

展现各学科一线教师将学科教学与信息技术整合的新理念和创新应用。

(1)整合视导

展现不同环境下信息技术与学科教学深度融合的优秀案例,突出实用性。

(2)深度学习实验

同步国际趋势的深度学习实验生态设计案例,并透过不同的视角和预期来诠释深度学习。

(3)微课程教学法研究

推荐实施翻转课堂的成功案例,并由专家针对案例予以指导,引发互动。

(4)网络教研团队

NOC“网络教研团队”赛项获奖案例展示及点评,凸显团队协作教研的力量。

(5)NOC活动获奖课例展示

NOC“教学实践评优”赛项获奖案例展示及点评。

(6)教学APP的学科运用

结合具体的教学案例或教学片段,呈现APP在各科教学中的运用。

技术与应用

展现新技术及一线教师在教学中对技术的各种创新应用。

(1)高手论技

高手团队将以“文章+讨论”的形式,呈现最新技术及其深层次应用。

(2)实用教学软件兵器谱

推荐实用、易用、有效的教学软件,分享在教学中使用工具的实践经验和理性思考。

(3)信息技术实验

介绍信息技术实验的各种做法,分为定量研究、分类比较、技术攻关三类。

(4)生活・技术・探索

从科学、技术和艺术视角,介绍Arduino、Scratch等常见软硬件的具体应用,引导更多师生去做跨领域、跨学科、结合真实世界的研究。

(5)影视动漫制作

讲述动漫教学在中小学的具体开展情况。

(6)办公“神器”――Office

基于Office 2016展开,并与之前的多个版本做比较,阐述其在日常教学中的典型应用。

(7)NOC活动获奖工具展示

NOC“数字化学习工具评优”赛项获奖案例展示及点评。

(8)微课制作工具

针对不同需求,推荐实用、简洁、效果好的微课技术工具。

(9)众创空间

关注创客教育、创客空间的创建、开展,反映一线教对创客教育的探索与思考。

数字社区

展现教育人对信息技术的应用、领悟,偏重人文特色。

(1)每月新见

推荐最新技术并“联想”其教育应用,用教育的眼光洞察世界的变化。

(2)Hold住新课程

剖析新课改所遇到的问题,提出解决办法,并展现各地教师对课改的践行。

(3)翻转故事

以教育叙事的形式,解读国内外翻转案例,以帮助教师实施翻转课堂。

(4)教育云梯

探寻“云”时代教育领域中各种热点问题和思想。

(5)微言热议

关注热点博文,并邀请业内人士针对“微言”集思广益。

(6)会议综述

重点关注教育信息技术领域各类会议,综述会议内容,呈现会议亮点,带来思想碰撞。

(7)e线教研

呈现基于信息技术手段的教研实践、思考。

域外采风

展现国外教育领域的人文风貌,包括外文综述、异国散记等。

高教专区

聚焦并展示高校教育信息化的新理念、新研究、新技术。

科技创新的案例范文6

关键词:临床案例视频教学法 医学实训 研究报告

中图分类号:R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3-9082 (2013)11-0077-03

一、课题研究的背景、目的及意义

1.国家对高职教育的培养目标和人才规格要求

为贯彻落实《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 02 0年)》和《国家中长期人才发展规划纲要(2 01 0 - 20 2 0年)》精神,又特别制定了《国家高等职业教育发展规划(2011-2015年)》,使高等职业教育有了明确的发展方向和目标。2010年全国教育工作会议,《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指出:"把高质量作为重点。以服务为宗旨,以就业为导向,推进教育教学改革。实行工学结合、校企合作、顶岗实习的人才培养模式。"[1]我们要以市场需要为目标,以培养技术应用能力为主线设计学生的知识、能力、素质结构的人才培养方案;要以"实用"为主体和特征构建课程和教学内容体系;要加大实践教学的比例,坚持实验、实习、实训相结合,缩短上岗的适应期。

2.高职医学生应具备的能力

高职医学生注重技术能力的培养,以应用为目的。突出理论联系实践,科学的理论知识对实践操作具有指导作用,也需要经验技能的积累,并对学生进行医德教育,培养学生的个性发展及创新能力,[2]使学生适应不断发展的职业环境岗位的技术需要。

3.学院医学实训教学现状、选题意义和研究价值

传统的教学法,如示教法、电教法、见习法等,教师照本宣科,轻车熟路,但教学时间较长、教学成本较高;教学中对学生的创新能力也不够重视,认为学生的科学探究能力十分有限,学生应该是"示教老师怎样做就怎样练",禁锢了学生的思维[3]。教师的教学方法单一,结果使学生的实习及毕业后岗位适应期较长。从医院反馈的信息来看,学生在校期间学习的有些知识技术与医院工作的有些标准不能对接。回顾学院的医学实训教学历程,改革教学方法大有潜力。通过上网调查、期刊杂志查阅发现:改革高职医学教学方法的论文很多,如:案例教学法、片段视频法、实训基地见习法等,这些改革的教学法也各有利弊,但将其综合应用成为一种新的教学方法尚未发现[4]。因此课题组教师应用临床案例视频教学法进行教学,简言之,就是指在高职医学实训教学中应用典型临床案例加视频操作进行教学,使理论与实践相结合,以提高学生技能操作能力、创新能力一种教学方法。

课题研究借鉴认知学派的理论:例如,苇尔福德(Welford,1968)的认知理论动作技能模型;"建构与叙述"学习理论。根据高职临床专业使用的《外科学》内容在开设的实训项目中建立临床案例视频库,制定相应的使用制度、使用方法、使用授权声明,规定学生只能在实训课中在多媒体室反复观看分解动作,在实训室反复练习、技能创新,进行实训教学[5]。

二、课题研究过程

1.实验对象及教法

在临床系二年级选取均为高中统招三年制临床医学专业的2个班中进行,学生的入学成绩、学业成绩、班级人数基本相同。

临床11081(对照班):传统教学法。

临床11091(实验班):临床案例视频教学法。

2.实验工具

《外科学》(梁力建主编)教材教学;《学生实训项目评分标准》考核评价。

3.本课题研究所实施的教学原则

1)双主体教学,让学生自由的展示自己的探究能力。2)教师应对学生某些方面的表现进行必要的指导。例如:探究中时间的分配是否合理,安全提示,核心知识提示等。3)为了便于数据及时的获得和分析,邀请本教研组的老师帮助收集数据,减少因此而导致的实验研究变量的增加。4)每次教师在实训课前,对本节课的内容及每个环节进行详细的分析,确定教师指导的内容及程度等,以便控制变量,使实验研究结果可信有效。

三、研究方法、技术路线和实施步骤

1. 变量分析

1)自变量:临床案例视频教学法;2)因变量:学生的学习兴趣、主动参与意识、学习记忆的效果、操作技能的掌握、考核成绩、创新能力。

2.变量的控制

1)2个班级学生的入学成绩、学业成绩、班级人数基本相同;2)实验班和对照班均采用同一本教材、同一个教师任教;3)除了教学方法不同以外,实验班和对照班课时量相等,第二课堂开放时间相等;4)不人为在实验班和对照班之间制造竞争气氛,像平常课一样进行教学,以保证研究对象的心理稳定。

3。研究的教学设计

1)日常实训课教学;2)双主体教学;3)模拟职业情景教学。

3.4教学预期目标

情感方面:培养学生的主体意识,合作学习,增强责任心和职业道德,激发学生探究医学生命科学的兴趣[6]。

知识方面:使学生注重理论知识的学习;注重知识的应用;学会学习。

能力方面:通过临床案例视频教学法,学生获得熟练的操作技能,并进行创新能力的培养,

使学生以后能够解决工作中实际问题,创造性地开展工作[7]。

四、实验研究过程

1.教学过程中观念的转变

当代教育观念的新变化,其核心是从传统的传授经验、积累知识为主的教学转变为培养人的创造力为主的教学[8]。教学观念发生了以下转变:

教育功能观:应试教育素质教育

教育质量观:追求高分提高能力

教学观:注重理论知识传授更注重知识的应用;灌输模仿学会学习、重发现、重创新;

学生观:教育的客体教育的主体

教师观:以教师为中心双主体性教学

2.两种教学方法

2.1 传统的实训教学法:

(1)教学过程流程图

(2)传统实训教学法的教学过程:

大致可以归纳为:示教---模仿---练习"三步曲"的教学过程。

2.2 临床案例视频教学法:

(1)教学过程流程图

(2)临床案例视频教学法的教学过程:

1)临床案例视频观看:对本节实训课的临床案例视频进行观看讲解,使学生将这一项技能操作上升到理性认识,进行理实结合教学。

2)示教操作:进行具体的示教操作,使学生对本节的实训操作有一个感性认识,进行直观教学。

3)操作项目练习:模仿老师的示教;反复浏览视频。学生在练习操作时,既看了临床案例视频,又看了示教,进行合作操作实训。对于遗忘或不清楚的操作步骤可以反复观看视频,避免了学生不好意思直接询问老师的心理,隐形的老师可教我,"我能学"、"我要学"印象深刻。

4)看---练---评结合:指导学生进行实训,熟能生巧,培养创新能力。对学习效果进行评价。

评价方式:①学生自身进行评价;②合作学生进行评价;③教师评价;

④事实评价:解决问题能力评价;考核成绩评价。

(3)研究实训项目:1 6项

实训项目:医院的环境(hospital environment);手术室的功能简介;职业环境教育。

实训项目:心肺复苏(cardio pulmonary resuscitation,CPR)

……

五、课题研究资料统计

1.定量研究结果:通过一年的外科学实训教学研究,统计出了下列数据。

(1)学生的学习兴趣。检验值(X2)=11.429,P

(2)学生参与实训创新活动的意识。检验值(X2)=5.051,P

(3)根据高职医学实训教学评价表,学生对教学效果评价"A"级调查结果是:检验值(X2)=10.026,P

(4)采用不同教学法学生对学习记忆效果的比较。

从第一周到第四周在研究的图表数据中显示,临床案例视频教学法技能操作保持的人数明显高于传统的教学法保持的人数;

(5)学生技能考核。第一学期期末外科学实训考核成绩,检验值(t)=8.372,P

以上数据显示说明,临床案例视频教学法明显优于传统的教学法。

2.定性研究结果

定性分析了学生在实训课堂中的行为表现的观察、教师的教学反思和师生在教学评价方面的研究等。

六、课题研究结果

1.临床案例视频教学法与传统教学法培养目标之间的差异传统教学法 临床案例视频教学法

(1)教育理念变化: 注重理论知识 注重技术能力

(2)授课方式变化: 注重知识传授 注重知识运用

(4)师生角色变化: 教师中心 双主体性学习

(3)职业生涯教育: 分数第一 注重理论联系实践

(5)职业能力教育: 注重模仿 注重探究、创新

2.课题研究小结

(1)临床案例视频教学法,有利于提高学生技能操作的熟练程度和提高熟练率;

(2)临床案例视频教学法是提高高职医学生实训创新能力的学习法之一;

(3)临床案例视频教学法是"理实一体化、做中学"育人的一种新教学法;

(4)临床案例视频教学法能加强学生职业生涯、人文修养和素质教育;

3.临床案例视频教学法的创新之处

(1)降低办学成本:集示教、电教、见习、案例教学法于一体,在实训教学楼中即可进行,相当于把医院的技能操作搬回到实验室来学习,替代见习。

(2)评价操作正误:可以分解此操作动作,讲述它所应用的理论知识,评价此操作的正误,提出操作方案及创新动作。

(3)进入职业氛围:对操作者和职业环境将进一步熟悉,不影响医院的正常工作,不影响病人的情绪及治疗,进入职业角色,对学生进行医德教育。

(4)反复观看、更新快:示教只有一次,视频可以反复观看、且更新快。

(5)激发创新能力:让学生明白伟大的科学家离我们较远,但为人民服务的平凡医务工作者就在我们眼前,他们的本领我们何时能够达到?激发学生的探究兴趣及创新能力。

七、对高职医学实训教学的反思

1.临床案例视频教学过程中出现的问题及对策

(1)操作错误,操作者成为讨论的焦点

教师应引导学生重在讨论操作的正误,学习正确的方法,而不是对操作者过多的指责,更不能去打听、传播、诽谤或人肉搜索他们,给他们带来工作生活的不便,每个人不可能随便成功,即是伟大的科学家所获得的每一项成功也是经过无数次的失败而获得的。必须经过学习、实践,不断地积累,达到较高的医疗水平和境界,而成为医疗专家。

(2)视频操作和示教操作动作不一样,学生不知如何是好?

老师应该对这些动作进行科学的分析,用科学的理论指导实践,在遵守科学原理的情况下,允许"百花齐放,百家争鸣",使学生有一定的鉴别操作正误的能力。

(3)医学实训与人的生命息息相关,学生不敢进行技能创新

示教---模仿---练习"三步曲"的传统实训教学过程,学生是旁观者、模仿者,"照方抓药",无须过多思考即可达到实训要求,这种教师做,学生看,天天练的教学方法,学生安全,教师放心,人人省心。

但是,美国有这样一句谚语:"告诉我,我会忘记;做给我看,我会记得;让我亲做,我才懂得"。这充分说明学生的亲身参与在学习中是非常重要的。虽然医学实训与生命息息相关,并不是所有的医学实训项目都可以创新,但也有可以培养学生创新操作能力的项目,教师只要把临床案例视频教学法运用到具体的实训教学中去,及时肯定、总结、表扬部分学生的小创新等,科学引导,打消顾虑,以点带面,这样会带动更多的学生参与实训创新活动,提高创新能力。

(4)在实训练习过程中,学生争执激烈,产生矛盾

在实训练习中,能力强的、水平相当的学生结合临床案例视频及老师的示教积极进行实训和创新操作,但动作不一,似乎明白,又难以道明,对于其他学生的质疑说不清楚,碍于面子,急于求胜,而发生争执,有时严重对立,产生矛盾、课堂秩序混乱。老师应该耐心冷静的倾听双方的意见,分别站在双方的立场上阐述争执的观点,把双方说不明白的争执点从理论及操作上进行评价,相互启迪,从而达到以"理"导"行" 以"理"释"例"、 以"理"明"德"的目的。让学生在"做中学",师生互勉,教学相长。

2.在教学方法改革的同时, 避免对传统教学方法的全盘否定

"新"与"旧"是相对的,一切创新都有它的基础与前提。创新能力的培养,并不是脱离一定的知识与能力的基础凭主观愿望就可以达到的。

在传统教学中,教育体系比较规范,规定了教学内容、课程学时安排等,这就使学生获得某个专业的知识和技能有了保证,在一定程度上也保证了毕业生的质量。但传统教学法也有许多不足之处,如忽视了学生个性发展,忽视了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忽视了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等等[9]。但如果因此就全盘否定传统教学法,把现有的一切全部抛弃,势必会造成混乱,教师不知教什么,如何教,学生则无所适从。有的高职医学生实训创新能力较强,应当培养其创新能力,而有的学生实训创新能力很弱,这也不能牵强,他们可以从原来单一的模仿老师,变为既可以模仿老师,又可以模仿实训创新能力较强的学生,这样不但能保证完成实训教学任务,而且也有一定的发展。所以,我们应采取批判与继承的态度,取长补短,以加强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

参考文献

[1]《教育规划纲要》工作小组办公室[M].第1版.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2010年,99.

[2] 郭开龙等.临床案例视频教学法在高职医学实训中的应用研究构想[J].西部大开发,2012,(69).

[3] 郭开龙等.谈新时期大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J].中国美容医学,2011,(45).

[4] 郭开龙等.谈布鲁纳建构与叙述原则在医学生物教学中的运用[J].教师,2011,(81).

[5] 郭开龙.探析提升高职院校教学质量的关键要素[J].西部大开发, 2011,(41).

[6] 张大均.教育心理学[M].第1版.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04,146~181.

[7] 袁振国.教育研究方法[M].第1版.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4,47~81,106~146.

[8] 袁聚祥,黄悦勤,刘桂芳.预防医学[M].第1版.北京:北京大学医学出版社,2004,13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