继续教育范例

继续教育

继续教育范文1

关键词:;“丽水之赞”;教育培训;资源

随着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科技经济带来了比较严重的环境压力,资源枯竭,环境恶化,人与自然的关系越趋紧张。21世纪,改善生态环境已经成为全世界的共同任务和目标。我国作为发展中的大国,也是负责任的大国,如何在经济发展和保护环境中找到平衡点,尤其是保护生态资源的发展模式,是我们当前和今后一段时间面临的主要任务。党的召开以来,我国进入社会主义发展的新时期,新时期的新任务是要把我国建设成为“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美丽”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这次表述,把“美丽”作为新的内容增加其中,就是对我国生态文明建设的一种呼应和要求,并进一步明确指出和强调了生态文明建设是我们国家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的基本要素和必然要求,即所谓“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环境带给我们人类的财富是不可估量的。对于生态环境问题重视由来已久,早在2002年时任浙江省委书记调研时说:“从长远的眼光看,丽水的资源优势是无价之宝。”而在2018年4月,在长江经济带座谈会上更是直接表扬了浙江省丽水市的一些想法和做法,主要是生态文明建设和生态产品价值实现机制方面的探索,总书记给予肯定和表扬。按照国家部署,丽水市把“丽水之赞”的发展经验推广出去、复制发展。并着力加强所有致力于揭示生态产品价值实现机制以推动实现“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政府、事业单位、企业等单位干部的培训工作。但是,从理论和实践工作来看,“丽水之赞”的继续教育培训是什么、怎么办等问题均不明晰,这里的核心逻辑是挖掘其中的培训资源,需从理论源头上对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中关于“两山”重要思想的内容进行梳理,从实践的需求上对“丽水之赞”中丽水探索和实践的继续教育培训资源内容进行剖析。所以,本研究拟较为系统、全面地阐述“丽水之赞”的理论内容和实践意义,并进一步分析其中可为其他城市所推广的工作样板,进一步从“丽水之赞”中提炼可供继续教育培训使用的培训资源,增强“丽水之赞”的推广效果。

一、“丽水之赞”的基础条件分析

丽水市地处浙江省的西南部山区,市域1.73万平方公里,是浙江省陆地面积最大的地级市,其面积约占浙江省陆地面积的1/6。丽水的生态资源丰富,生态文明建设是浙江省的先行区和优势地区。在担任浙江省委书记期间,先后8次来到丽水视察工作,并寄语山城丽水“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对丽水来说尤为如此”。丽水市之所以成为“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思想的重要萌发地之一,其基础条件优势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丽水是美不胜收的生态名城

丽水有着无与伦比的生态优势,素有“中国生态第一市”的美誉。山是江浙之巅,水是六江之源。长三角(江浙沪皖)最高的山在丽水,最清的水在丽水,最好的空气在丽水,瓯江、钱塘江、闽江、飞云江、灵江和福安江的源头都在丽水。全市森林覆盖率达到81.7%。2002年,同志首次到丽水,在视察了丽水生态资源后,他赞叹丽水:“秀山丽水、天生丽质”。这是丽水第一次以生态资源丰富获得总书记的赞赏,也是几届丽水市委市政府领导一任接着一任干,发挥生态资源优势,实现绿色崛起的动力源泉。

(二)丽水是积淀深厚的文化名城

丽水是浙江省历史文化名城,是中国地级市第一个民间艺术之乡,历史文化遗存丰富。蜚声中外的龙泉青瓷、龙泉宝剑、青田石雕被誉为“丽水三宝”。全市共有3项联合国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龙泉青瓷、丽水木拱廊桥、遂昌班春劝农),18项部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建造了全世界最古老拱形水坝、首批世界排灌工程遗产的通济堰;还有50个部级、省级历史文化名城名镇名村,158个部级传统村落,是华东地区古村落数量最多、风貌最完整的地区,被誉为“江南最后的秘境”。明代汤显祖曾任遂昌县令,在此期间创作了中国文学史上脍炙人口的《牡丹亭》,被誉为“东方的莎士比亚”。

(三)丽水是人们心驰神往的旅游名城

丽水全域就是一个千姿百态的大花园,9个县(市、区)各具特色,是中国优秀旅游城市、国家全域旅游示范区、国际休闲养生城市。全市有20家4A级以上的高等级景区,2725个美丽乡村镶嵌在绿水青山间,犹如一幅幅美丽的风景画。如诗如画的美丽风光,让各方游客趋之若鹜,这几年随着“高铁时代”的到来,游客呈现井喷式增长。可以说,这是一座自然风光秀美、人文底蕴深厚、充满活力、朝气蓬勃的城市。

二、“丽水之赞”的形成与发展

众所周知,在多个场合发表了一系列关于生态发展、乡村振兴、脱贫攻坚的重要讲话,这些真知灼见未能获得系统梳理,相关的实践和理论问题未能在一个整体的框架下进行分析。在长江经济带发展座谈会上做出“丽水之赞”后,为相关问题的研究提供了一个整体性的框架。也正是基于此,笔者通过中国知网、Sci-enceDirect、Ebsco等数据库广泛收集“继续教育”“培训资源”“‘两山’重要思想”等方面的文献,在深度剖析“丽水之赞”的框架下进一步梳理关于生态发展、乡村振兴、脱贫攻坚的重要讲话,提炼和梳理“丽水之赞”的理论内涵。2002年,同志提出“尤为如此”的理念和要求之后,丽水市委、市政府统一思想,贯彻方针,充分考虑到丽水生态环境保护这个大前提、大基础,恰逢其时地提出了“生态立市”的发展方向和发展思想,及时了《丽水市生态文明建设纲要(2008-2020)》,这也是全国地级市中最早公布的生态文明建设纲要。十余年来,丽水市始终根据生态文明发展纲要的要求,践行两山的绿色发展理念,其生态工业、生态农业、生态旅游等协调有序发展,开辟“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新境界、新高地、新局面。2018年4月26日,在深入推动长江经济带发展座谈会上,对丽水15年来深入践行“八八战略”、12年来牢记“尤为如此”重要嘱托,探索实践“两山”转换通道,不断开辟“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新境界予以充分肯定,做出了“丽水之赞”。说:“浙江丽水市多年来坚持走绿色发展道路,坚定不移保护绿水青山这个‘金饭碗’,努力把绿水青山蕴含的生态产品价值转化为金山银山,生态环境质量、发展进程指数、农民收入增幅多年位居全省第一,实现了生态文明建设、脱贫攻坚、乡村振兴协同推进。”总书记的重要讲话和重要指示,注重表达了丽水市社会经济发展过程中生态文明建设、脱贫攻坚、乡村振兴的协同发展,这其中的作用机制在于生态产品价值的实现,自觉地推动绿色发展、循环发展、低碳发展,在选择之中,找准方向,创造条件,让绿水青山源源不断地带来金山银山。

三、“丽水之赞”背景下继续教育培训资源的开发

党的召开以来,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中关于继续教育和生态发展特别是“两山”重要思想,明确在“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夺取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胜利”过程中,基于“丽水之赞”提炼丽水生态文明建设、脱贫攻坚、乡村振兴协同推进的丽水实践样板和挖掘继续教育培训的意义、目的、原则、运行模式等。在此基础上,结合“丽水之赞”实践情景,进一步探讨上述研究内容中继续教育培训资源的类型、内涵、意义、运用方法、课程开发等方面,进而为相关继续教育机构和政府部分提供操作借鉴和政策建议,以推进相关研究。

(一)“丽水之赞”的继续教育培训资源开发现状

“丽水之赞”既是对丽水既往选择道路、发展成绩和积累经验的肯定,也是对丽水今后发展要引领、示范全国绿色发展的一种必然要求。因此,如何将总书记的谆谆教诲,如何将强大的精神力量转为丽水发展的行动自觉、思想自觉、理念自觉是非常重要的内容,也是当前丽水市各方面应该认真考虑、通盘研究的重点,其中最重要的一方面必然离不开开展继续学习,继续教育和继续培训。然而,目前关于继续教育的资源问题存在不足之处,丽水市近几十年的发展过程中积累了丰富的经验和教训,但在“丽水之赞”背景下,这些资源没有很好地转化成系统的专业的教学资源,特别是师资资源、平台资源、课程资源、合作资源等方面存在的问题。探讨“丽水之赞”的继续教育培训资源的另一方面是继续教育培训模式研究。当然,目前“丽水之赞”已开展了相关的继续教育培训,但是培训的力度不够,对于继续教育培训模式没有从意义、目的、原则、运行模式、资源利用等方面进行系统的剖析,也没有形成和相关高校、机构的联系,典型继续教育培训模式开展得不够。总之,“丽水之赞”中蕴含着丰富的继续教育培训资源,是推动“丽水之赞”工作样板有效推广和复制的重要保障,但是就目前现状来看,仍存在很多问题,且现有研究未能较好地解决这一问题。

(二)“丽水之赞”背景下继续教育培训资源挖掘的建议

如何为“两山干部”充分挖掘“丽水之赞”中的培训资源,首先需要明确两个核心概念,即继续教育和培训资源。通过概念的解释来挖掘其中的有效建议。首先,是大力发展高等学历继续教育,为生态文明建设培养更多的人才。“丽水之赞”为生态环境发展提供了一个成功的案例,值得全国范围内的学习和作为领导干部继续教育的重要素材。丽水是“两山”理论的重要起源地和实践地之一,同志提出的“尤为如此”是对丽水生态发展的要求,而十几年后的“丽水之赞”则是对发展成果的高度肯定。因此,丽水市要继续坚持不动摇的发展生态环境,同时,将发展的经验教训总结提炼,形成理论成果,继续教育领导干部,充分发挥自身的优势,打造一支“干”字当头领导干部队伍,以“丽水之干”担当“丽水之赞”,为全国领导干部竖起先锋榜样,提供教育培训的资源和人力优势,在全国范围内打开“两山”转化新通道,开创绿色发展新时代。其次,是积极拓展社会培训资源,依托“两山”理论,拓展培训市场,为丽水生态文明建设提供更多的专业人才,凝聚更多的发展共识。培训资源中最核心的三个方面内容为讲师(Coach)、课程(Course)和项目(Class),即3C,三者之间互相联系、相辅相成,能够实现积少成多的效应。“丽水之赞”为继续教育提供了丰富的教育资源,首先培养了大批在实践中成长起来的领导干部,这些领导干部可以说是现成的讲师。其次,丽水市的成功就是丰富的教学资源,其他地市可以根据自身实际情况借鉴,或者形成合作项目。如今是信息化引领的时代,丽水市想要开展继续教育培训就必须加快教育信息化、数字化、智能化建设,基于丽水实际情况顶层设计教学,充分利用现代化网络的优势,基于电脑网页、手机APP等移动学习终端,同时充分发挥实践的教学机会,对创新取得成效的实地调研取经,或者形成视频教学资源,最终形成全覆盖的教学方式和模式,多方面深入展开继续教育培训。总之,的“丽水之赞”是对丽水过去几十年发展理念、发展模式和发展成就的充分肯定,是对200多万丽水人民的激励和鞭策。为当前和今后一段时间,丽水经济社会发展指明了方向、明确了思路、清晰了目标、把准了脉搏,是丽水发展的指导思想和实践指南。诚然,总书记的“丽水之赞”也是做好丽水经济社会发展的综合要求和总体思路,无论哪个部门和哪个方面都应该认真学习和贯彻落实。但是,怎么落实?如何做到“真落实”,却是我们面临的考验,也是摆在我们面前的课题。我们理解,方方面面都应该是不一样的,有差异的,有区别的,创造性地落实。就继续教育培训资源而言,总书记的“丽水之赞”是我们做好相关工作的重要精神力量、理论基础和资源宝库,我们只有认清形势,结合实际,认真做好相关工作,充分挖掘所有资源,高质量地开展继续教育培训工作,才能为丽水的“绿色发展”提供更多的人才智力保障。

参考文献:

[1].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夺取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胜利———在中国共产党第十九次全国代表大会上的报告[M].北京:人民出版社,2017.

继续教育范文2

【关键词】会计从业资格考试;继续教育培训;业务素质;学分管理;激励机制

2017年11月5日,《会计法》的修改提案正式通过了全国人大常委会的审核,取消了原来《会计法》中要求的会计行业的从业人员必须考取会计从业资格证的规定,将具备从事会计工作的专业实务能力作为从事会计工作的新要求。由此,会计从业考试正式退出了会计行业的历史舞台。对于会计证取消后,会计从业人员是否还需要每年定期参加继续教育的问题,行业内出现了热烈的讨论。

一、什么是继续教育

过去,人们对于会计继续教育的理解,是获得会计从业资格证书的人员实行定期年检的制度。由此看来,既然会计从业资格考试都被取消了,那是不是就没必要再花钱去养一个没有用的证书。但是现如今,继续教育主要是对那些正在从事会计工作的从业人员进行定期的专业培训,引导他们了解新知识,提升职业道德素质和业务水平,使从业人员更好地适应市场经济发展,了解当前会计相关法规的新变化并且及时应用于企业内部。因此,对于会计继续教育的理解不能单纯地把会计从业资格证书和继续教育培训形成捆绑关系,继续教育要独立地去看,而不应当仅仅与一个证书挂钩。现在参加继续教育不是为了通过年审,而是为了使会计从业人员增强对会计法规变更的认知,提高会计人员的业务素质、提升自身的专业胜任能力。由此可见,会计证虽然取消了,但继续教育还应该继续执行。

二、继续教育的范围

会计工作所需要的能力不是凭空就有的能力,它需要在日常工作中不断地学习研究,而进行继续教育学习就是获取这种能力的一个便捷途径。针对取消会计从业资格考试的最新政策,会计法规也作出了相应调整,需要进行继续教育的对象发生了重大变化,规定以下人员应当坚持参加继续教育。

(一)已考取会计专业职称的会计人员。持有会计专业技术资格证书(初级职称、中级职称或高级职称)的人员,必须参加继续教育。

(二)已取得会计从业资格证书,现在仍在从事会计工作的人员。在取消会计资格考试前已经取得会计从业资格证书,现在仍从事会计工作的人员,都需要参加继续教育。

(三)从事会计相关专业的其他会计人员。凡从事会计相关工作的人员,无论是否考取会计从业资格证书或技术资格证书,均应当参加继续教育。

三、加强继续教育的管理措施

会计的继续教育在我国大中型企业及行业内部一直都备受关注,但反观一些事业单位和私营小企业,从业人员的继续教育问题一直都没有得到相应的重视。在基层事业单位和政府机关中,由于会计业务操作简单,很多从事会计工作的人员都是兼职,甚至没有经过专业的训练,不具有会计从业的任何经验,更不会留意每年定期参加培训、进行继续教育。因此,在会计从业资格考试取消后,对于继续教育的培训,尤其是规范基层机关事业单位从业人员的后续教育问题,政府和社会相关机构应当予以重视,出台相应措施。

(一)建立相关制度平台,确保继续教育有序进行。通过互联网平台建设,打造继续教育一体化平台。平台在授课前,对学员进行登记,实名认证会计从业人员,确保学员信息与财政厅网站相统一,保障会计学员的学习成果和自身利益。在学习过程中,设置网络客服,实现从学习听课、答疑解惑、考试评价、信息登记一条龙的管理系统,便于会计人员随时学习交流。1.继续教育采取学分制管理。会计从业人员可以随时在平台上参加继续教育课程培训,每年年终把所学课程的学时转化成相应学分,取得的学分达到财政部规定视为合格。2.继续教育的学分逐年登记,纳入个人档案。会计从业技术人员未按照教育管理部门规定参与继续教育课程,继续教育部门或相关继续教育机构不得为其办理继续教育事项登记。连续三年学分不达标或长期不参加继续教育的人员,取消其从事会计行业的资格。3.鼓励会计人员考取相关资格证书,每通过一科考试可以在网上直接认证,同时转化为部分继续教育学分。通过参加会计、审计等相关专业技术资格考试,扩充从业人员的知识储备。4.规范会计队伍道德素质,建立专业从业资格系统。任何人员凡参与与会计工作有关的违法行为被查处的,一经发现,立即通过网络平台录入系统,吊销会计从业资格,终身不得再从事与会计相关的工作。

(二)强化引导,获得企业的支持。会计工作不仅专业性很强,涉及的行业也很广泛,因此,会计师的继续教育问题是涉及社会各个阶层的大范围工程。各个单位应当制定符合自身发展的财务制度,积极配合相关机构,定期组织员工进行培训,及时掌握政策变更。各单位在条件允许的情况下,应当制定相关的激励机制,把继续教育与本单位员工的考核、晋升相结合,将继续教育的完成情况作为一项重要的评估依据。第一,单位在招聘财务相关专业岗位时,必须要增加“每年定时参加继续教育”这一条件,从选择用人的源头提高会计人员对继续教育问题的重视。第二,单位需要把继续教育的完成情况作为聘任会计专业技术职务的重要条件。今后企业在选聘中高级管理岗位人才时的首要条件就是要考察会计人员参加继续教育的情况和成绩,凡在职期间每年未达到继续教育应有学分的,不能参与选聘。第三,单位应当把会计人员的薪酬、绩效同参加继续教育的情况相结合,以此作为激励,使会计人员积极主动地进行继续教育培训。第四,大型企业要起到模范带头作用,提高对继续教育的重视,以此获得行政部门的支持,集中组织员工进行高效有针对性的教育培训;中小型企业根据自身情况,灵活组织从业人员在社会有资质的机构进行定期培训,及时掌握会计政策变更;行政事业单位应当利用优势资源,以政府为依托,由财政部门适时组织相关专业培训,及时了解国家经济政策,将财政资金充分利用为民办好事。

四、参加继续教育的意义

(一)对个人而言。作为会计从业人员,不仅要参与完成企业的常规业务,还会在日常的经济活动中遇到大大小小的突发事件。如果对于会计知识的更新不到位,对新政策不能及时了解,不但会在工作中出现纰漏,还有可能造成企业的重大损失。对于基层政府的会计从业者,如果不能及时了解时政信息,掌握国家经济运行政策,就不能准确把财政专项资金运用到惠民工作中去,更有甚者将会导致国有资产的流失。通过参加继续教育培训,单位的会计从业人员可以有针对性地进行学习,掌握更新与自身业务相关的会计知识,从而更好地运用到工作中。

(二)对企业而言。随着现代经济的高速发展,会计制度和法规的更新也趋于频繁。为了谋求更好的发展,时下每个企业都树立了自己鲜明的行业特征和内部管理制度,由此各个行业也产生了具有自身特点的会计处理方法。对于基层政府的会计核算,主要采用收付实现制就与企业有根本性的不同,记账的会计科目也与企业有所差异,进而在多数业务上事业单位会计的处理方法都与企业不尽相同。因此,有针对性地适时培训不仅可以提高会计从业人员的知识储备,更重要的是使单位的决策者能够及时得到经济政策的反馈,提高经济敏感度,为企业发展决策作出正确判断。继续教育是一个再培训、再教育的过程。会计证取消后,对于会计从业者来说,继续教育应当更加严格地执行。随着会计制度改革的推进,日后参加继续教育培训也将会成为从事会计工作的“新门槛”。

【参考文献】

[1]吴昌琴.新形势下中学财务内控问题及风险防范策略[J].行政事业资产与财务,2017

继续教育范文3

高职院校继续教育在建设终身学习型社会中承担着重要角色,但在其发展中也存在不少问题。本文论述高职院校继续教育现状,并对存在的问题及制约因素进行探讨,提出促进继续教育发展的对策。

关键词:

继续教育;高职院校;学历教育

在我国,高校继续教育是相对于全日制的学校教育而言,通常是面向各类技术管理人员及其他社会生源的再教育,目的是全面提高受教育者的职业素质和从业技能,不断为社会培养高级人才,从而更好地为社会服务。继续教育体系可分为学历教育体系和非学历教育体系,其中学历教育体系包括成人教育、远程教育及自考教育;非学历教育体系主要包括技术资格证书培训和各类短期培训等。大力发展继续教育工作,既是高职院校优化教育教学资源、提升自身办学能力的客观需求,也是高职院校服务社会、加强职业教育的重要职责。但是,继续教育工作的发展和社会总体需求仍有极大的差距,发展现状依然令人担忧。

一、高职院校继续教育发展现状

高职院校继续教育已初步形成了多层级、多形式、多门类的较完善的办学体系,形成了规模大、形式多的继续教育办学格局。具体来说,自学考试报考专业较齐全,合作本科院校选择多,项目如专转本、专接本、小自考等这些自学考试的形式灵活,报考方便,吸引了大批高职高专院校在校生报考。成人高等学历教育生源好,专科层次需求大,网络教育特色专业受青睐,这类学历教育因为学习形式多样,学习时间灵活,受到社会成员因提升学历层次和自身素质需求的欢迎。非学历的教育培训不尽如人意,但市场潜力巨大,有待于进一步挖掘,应成为继续教育的重要发展方向。高职院校继续教育也有不尽如人意的方面。一是高职院校继续教育的收益指标差。高职院校继续教育学院会设立学历教育及非学历的教育培训,但两者之间是严重失衡的,培训工作业务量少且收益差,常态项目少,只是作为年底考核用以填充的工作内容而已。目前,高职院校继续教育仍以成人学历教育(成人大专、网络教育和自考教育)为主要业务;二是成人学历教育质量呈现下滑趋势。本科院校在做大做强的理念下,重心放在本科、研究生教育上,高职高专放在全日制大专的教育上,成人教育只是作为创收来源,只重视扩大办学规模,不会投入过多资源来开展教学工作,教学内容上依然是普高全日制式的理论教育,教学质量上不去,与成教生的实际教育需求有很大差距;三是成人教育的学生到课率极低,教师的授课积极性差。参加学历教育的学生来自社会各界,在社会上工作多年,很多抱着混文凭的心态,不遵守课堂纪律,消极对待课堂教育。

二、高职院校继续教育发展的制约因素

近年来,我国高等教育入学率越来越高,高职院校由于办学实力不强,在继续教育及社会培训工作中面临极大的挑战。具体来说,高职院校继续教育存在如下问题:

(一)高职院校对继续教育的定位不清晰,内部管理机制不完善,职责不明确。

继续教育尚未形成市场化的运作机制。目前,多数高职院校继续教育学院是学校下属的二级办学机构,可以自主开展成人学历教育和非学历的教育培训,进行独立的学生及教学管理,可以自主招生。但是,项目及人员的管理由学校领导负责,运行机制滞后,财务机制、激励机制、用人机制等都与市场脱轨,依然是体制内的理论,难以打开市场局面。非学历的教育培训分散在各个二级学院,没有一个统一的管理口径,职责不清晰,容易造成很多管理上的疏漏。

(二)高职院校自身对继续教育的重视程度不够,办学理念跟不上市场的发展。

虽然非学历继续教育的规模逐年在增长,学历教育依然是大部分高职院校的办学主体,非学历的教育培训只是一种补充形式。继续教育不应仅仅将提高学历教育作为主要任务,应大力开展促进社会成员个性发展的教育培训,以提高工作能力和身心素质为目的的培训工作。高职院校要抓住构建学习型社会及终身教育的机遇,大力开展形式多样的培训工作,把非学历的教育培训工作当作高职院校继续教育的发展重点和未来的突破点。

(三)非学历的教育培训特色不突出,市场开拓途径单一。

培训市场的竞争很激烈,专业的社会培训机构机制灵活,宣传手段高,市场挖掘能力强,学院在提供师资、场地方面有优势,其他方面不能与社会培训机构相比。目前,高职院校的继续教育由于缺乏创新性,忽视广告及媒体的宣传,激励机制不完善,不能调动积极性去开拓新项目,造成高职院校继续教育很难形成大的培训规模。高职院校的继续教育学院开展的培训项目还是针对校内学生,如会计资格证培训、专升本培训、计算机等级培训等,即使在针对校内学生的培训项目中社会上的培训机构依然抢占了大部分生源。也有部分高职院校能够结合自身的优势开展相关的特色的专业培训,但在开设培训课程时,没有进行市场需求调研分析,不能打造本校的特色课程体系和品牌,导致好项目吸引不到足够多的生源,“酒香也怕巷子深”。反观专业的社会培训机构具有很强的灵活自主性,针对需求开发符合市场的培训项目和培训课程,并可以为学员量身定制个性化的课程体系,因此占据了大部分的培训市场。

三、高职院校继续教育发展对策

在经济转型和产业升级背景下,大力发展继续教育工作是实现人的全面发展和国民经济持续健康发展的重要举措。

(一)转变高职院校对继续教育的认知。

探索高职院校继续教育的管理体制,制定落实激励机制,调动人员积极性。高职院校对继续教育的创新进行的积极探索,要充分考虑到学员继续教育的特征,实现管理科学化,调动人员工作的积极性,要制定奖励机制并落实到位,以促进继续教育项目优质高效地发展。

(二)加大对继续教育的投入。

高职院校继续教育的投入不足严重影响了继续教育的发展。因此,高职院校要整合自身所具有的优势,加大投入,把继续教育纳入学校统筹经费规划中,提升继续教育的硬件和软件建设。

(三)加快现代化教学手段建设,构建完善的教学质量保证体系。

高职院校继续教育,不能照搬全日制的教育模式,要根据实际结合学员需求制定符合人性化的制度。在高职院校继续教育工作的实施过程中,提升教育教学质量,首先要加强学员的思想教育管理,明确学习目的,引导学生进入学习状态,让他们学有所获;其次要加强教师的教学质量管理,探索建立适合继续教育发展的教学模式,构建继续教育的教育评估体系,同时还要加强教师的培养力度;最后要加强建设高职院校继续教育的品牌,吸引更多的社会成员。

(四)利用自身优势,多渠道开拓市场,打造专业化的特色继续教育品牌。

在完成每年的常规业务外,还应该充分利用高职院校自身的资源优势,积极发掘外部资源,多渠道寻找合作伙伴和生源。一是高职院校可以利用自身的学生群体资源,与行业管理协会、考试认证机构合作开展职业和考前培训;二是与教育机构合作开展如金融、商务、财会、法律、工科类方面的培训,既可以取得经济效益,也有利于提升社会对本校的认知度,扩大品牌效益;三是与企业合作开展培训项目。高职院校继续教育是现代国民教育和终身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应大力发展继续教育,转变自身的继续教育观念,提升质量强化管理,加大对继续教育的投入,要把继续教育做强作大,实现继续教育工作的持续健康发展。

作者:刘文辉 单位:苏州经贸职业技术学院

主要参考文献:

[1]张见.高校非学历继续教育发展趋势及对策分析[J].长春教育学院学报,2016.5.

[2]林葵花.成人继续教育存在的问题及对策[J].教育教法探讨与实践,2016.3.

继续教育范文4

【关键词】成人继续教育;教育转型;市场需求

当今社会是人才型社会,人才对于整个社会发展而言十分重要,而人才源于正确的教育,在国民获得正确教育意识,教育途径,教育方式,教育引导后才能在自身理性基础上成功创新。因此,高等教育与成人继续教育成为了人才输出的主要途径,市场需要更多人才,教育类型向人才培养转变便显得尤为重要。

一、成人继续教育的重要性

国家对于教育的重视一直没有减弱,教育力量与教育资源的加大是国家不断努力、发展的重要部分。目前,我国教育资源逐渐增多,过去缺乏教育资源而导致国民素质低下的情况已经发生转变,在教育资源的增加及分配上,导致了普通高等教育院校大幅度扩招情况,同时也带动更多未经过高等教育的人对受教育的欲望。成人继续教育秉承教育理念,为一些没有通过普通高等院校考试的人开放教育资源。一方面满足国民学习的需求,一方面也为社会带去更多专业人才,提高国民整体素质水平。由于成人继续教育为部分国民提供教育资源,并且其教育方式多样,没有全日制的限制,许多人可以在原有岗位上利用业余时间学习,减少了离职离岗的市场缺口。其学习方式多样,考核办法多样,为更多有需求的人提供教育资源,是不同于高等教育的教育形式,更适合于已经步入社会,想要获得更高知识水平的就业者。

二、新时期成人继续教育的不足

成人及教育发展至今经历着社会的不断转型,市场需求与社会要求也不断发生变化,这导致成人继续教育的教育观念无法及时顺应时代转变,还停留于旧教育体制中。新时期成人继续教育的不足主要体现在以下几点:第一、形式主义。成人继续教育的教育目的依旧停留在为更多受教育者提供学历,以学历作为向市场输送人才的门槛。重以应试教育培养文凭,轻素质教育提高受教育者素质的培养;重市场经济效益,轻社会人才培养;重教育知识理论培养,轻教育实践培养;这是由于成人继续教育院校在长期发展过程中不创新,不改变而造成的教育理念的轻视;第二、受教育者质量差。由于普通高等教育的不断扩招,导致更多的受教育者进入高等教育校园,接受成人继续教育的受教育者基础差,生源少,教师资源也相应减弱,成人继续教育学校发展趋势减弱;第三、文凭贬值。当今社会是重视人才的发展趋势,对于人才的需求,社会需要的不是高学历,高文凭,而是与职业具有相匹配经历,经验的人才。就这个观点来说,成人继续教育的学历提供并不能满足市场需求,成人继续教育在专业性上的培养若无法得到重视及提高,对于社会人才输出并不能得到较好效果。

三、成人继续教育的转型策略

新时期是以人为本的社会发展时期,教育发展类型也逐渐转向了终身教育,为社会发展不断提供新生力量与维持人才创新能力是教育在发展过程中坚持科学发展观的必由之路。因此,对于成人继续教育而言,为了能够满足社会需求,市场需求以及受教育者的需求,转型是必不可少的。(1)向市场型转变。教育的目的是提高国民素质,为国家培养人才,而人才是市场需求中的主要力量,无论是专业型人才、创新型人才、科技型人才,这些人才的培养都应该顺应市场的发展。成人继续教育院校应该转变教育体制,向发展市场需求教育更近一步,为市场提供更多新型人才资源。(2)向资格类转变。成人继续教育的教育重点不应在沉溺于以往的学历教育。文凭已经不再是社会准入门槛,成人继续教育院校应及时转变教育理念,由学历教育转向资格教育,为学生提供更多不同的资格类教育知识,培养更多不同类型资格类人才,为社会发展提供更多方向,为受教育者提供更多选择方向。(3)向智能化转变。随着科技不断发展,教育类型也逐渐多样,成人继续教育应该由普通课堂教育转变为智能化教育,完成教育类型的转型,向受教育者传播新型智能化理念,帮助受教育者建立创新思维,引导其在社会大背景下向科技、创新、智能化的趋势中获得教育。(4)向集约型转变。成人继续教育应改变过去粗放的教育体制,向集约型教育转变。为受教育者提供小规模、高质量、个性化的教育体制,既达到满足受教育者的不同需求与社会需求,又能够定向的培养受教育者提高学习能力与学习质量。在转型过程中提供优秀的师资队伍,建立健全的机制体制是必不可少的,需要成人继续教育院校的不懈努力,力求创新转型,获得更多社会认可。

四、结语

现阶段,社会正在不断顺应时代潮流发生转型,人才缺口也逐渐增大,市场对人才,特别是专业型人才需求量大,导致人才供不应求。成人继续教育便为市场人才缺口提供力量,帮助市场获得人才,提高市场经济效益。然而在这种市场环境下,部分教育输出力量薄弱,将教育变成形式主义,这一点在成人继续教育中尤为突出,因此,为了满足市场需求与社会经济体制的转变,成人继续教育的转型也十分重要,值得引起重视,本文为教育转型提出新的策略,以供成人继续教育在今后的发展中得到更好的发展前景。

参考文献:

[1]朱柳玉.我国独立设置成人高校转型发展研究[D].江西师范大学,2016.

[2]王立慧.我国高校继续教育转型研究[D].东北大学,2014.

继续教育范文5

[关键词]南充地区;口腔医生;继续医学教育

继续医学教育是毕业后医学教育,以学习新理论、新知识、新技术、新方法为主的一种终身教育[1]。本研究通过对南充地区三甲医院、基层医疗机构、民营口腔诊所口腔医生的继续教育情况进行问卷调查,分析当前南充地区口腔医师继续教育的现状,研究现行继续教育制度存在的问题,探讨适合南充地区不同层次口腔从业人员的继续教育方式。

一、研究对象与方法

1.研究对象

采用分层抽随机样调查的方法,选取南充市2所三级甲等医院口腔科医生51人,10所基层医疗机构口腔医生48人,及40所民营口腔诊所的口腔医生85人,共184人作为研究对象进行问卷调查。

2.研究方法

采用问卷调查法。设计“南充地区口腔医生继续教育调查问卷”,并对该问卷进行信度和效度检验,均符合社会调查的要求。问卷主要包含两方面内容:(1)基本资料:性别、年龄、工作单位性质和规模、学历、职称、工作年限、主要工作领域等;(2)继续教育现状的了解情况:对继续教育必要性和重要性的认识、继续教育学习内容与需求、管理及执行情况、影像继教效果的原因等。共发放问卷200份,收回有效问卷184份,有效应答率为92%。

3.统计学方法

对调查的全部数据资料运用SPSS16.0软件进行统计处理,采用构成比进行统计描述。

二、结果

对继续教育必要性和重要性的认识、继续教育学习情况和影响继续教育效果的因素。具体如下(见表1、表2和表3)。

三、讨论

1.南充地区口腔医学继续教育现状

调查数据看出,南充地区口腔医师对继续教育的重视程度不够,尚有很大的提升空间。在三个层次的医疗机构中,三级甲等医院的继续教育落实情况最为良好,定期参加学术活动、外出进修、报考硕博士研究生、积极开展科研活动等,均是其参加继教的手段。基层医院的口腔医生常选择进修这一传统的形式。民营诊所的口腔医生参加继续教育培训以学术交流会、培训班为主,起点低、基础较差的医生则会选择进修来迅速提高自身的医疗技术。深入分析发现,三甲医院的口腔医生以硕士为主,比例为72.55%,对自身发展要求高,继续教育的学习动力足;基层医院的医生为学分而学的情况较为多见,参加继教学习后真正开展的新技术、新项目不多,流于形式;民营口腔诊所的医生仅有少数人员热爱参加各类学术活动,大部分人员认为参加继教会耽误门诊开业。

2.改善南充地区继续医学教育状况的几点设想

针对上述问题,如何改善南充地区口腔医生继续教育的现状?对待不同层次的医生应该采用不同的手段,有针对性实施继续医学教育。(1)加强继续教育的监管,增加经费投入。①卫生行政部门管理者加强继续教育重要性的认识,规范项目管理,严格的审查登记制度;②民营口腔诊所的医师由于不存在职称晋升问题,继续教育缺乏管理,学习全凭兴趣,这是导致继续教育在口腔诊所不太受欢迎的原因之一。为规范口腔诊所医生的继续教育行为,应成立专门的民营口腔诊所继教考核小组,制定相应的考核制度和管理办法,并严格执行。③如何将继续教育变成一种自觉行为,也是管理者应该思考的问题。影响口腔医生参加继续教育的原因中排首位的是“工作忙,没时间”(36.41%),究其原因是个人对继续教育的重视程度不够,应该更新观念,强化认识,树立“只有终生学习,才能终生就业”的观念。④投入经费不足是限制口腔医师参与继续教育的重要因素[2]。我们的研究显示,73.91%的医生认为目前的继续教育经费不充足。无论如何应调动一切力量保证继续教育的投入,为继续教育的可持续发展提供保障。(2)丰富继续教育的形式,积极提倡网络教育。目前我国的继续医学教育模式主要包括七种。①学术交流会。②脱产或半脱产办班学习。③进修学习。④互联网远程教学。⑤广播或电视教学。⑥函授与面授结合。⑦业余大学[3]。上述几种继教模式中进修学习是基层医院的传统继续教育模式,口腔是一门实践性很强的学科,进修学习可以系统的学习掌握一门新技术,缺点为时间过长,现在比较流行的模式是学术交流会和各种实操班,尤其对于基层医院和民营诊所,可以集中学习口腔前沿的知识和技术,了解行业动态,用时不长。除此以外,应该积极提倡网络教育。现在进入互联网+的时代,各种继续教育网络的构建,医务人员沟通交流的手机APP的开发,各大知名口腔院校也相继建立了远程教学和专家会诊系统,最大限度的拓展了继续教育的渠道和覆盖面。(3)严格考核,实行继续教育效果的评价。继续教育评价是对继续教育加强管理和进行质量监控的重要手段,国外对评估的研究已有90年历史[4]。我国继续教育起步晚,继续教育效果评价研究显得滞后。自2000年《继续医学教育规定(试行)》颁布以来,公立医院对继续教育管理采用继续教育学分制度,要求医生每年完成不低于25个继续教育学分。另外,公立医院实行了职称晋升考核和医师定期考核制度,可以定期了解医师的知识结构和执业水平,但是这种评价机制并不完善。既然不能实行严格的考核制度,继续教育难免走过场。我们的调查结果也显示,63.59%的口腔医生认为参加继续教育学习后有必要进行考核。参看美国的继续教育管理,其口腔专科医师执照为非终身制,医生需要参加继续教育培训,并每隔10年对其所学的新技术、理论进行严格考核,即专科执照再认证考试[5]。这无疑是一个很好的借鉴。综上所述,研究与探索构建符合不发达地区的口腔医学继续教育体系,是我们必须思考的重大课题,尤其应重视民营口腔诊所的继续教育。我国民营口腔诊所管理不规范,其医生队伍素质较低,如何有计划、有步骤地做好低学历口腔人才的培训,这是一大难题,政府和相关口腔教育管理机构应逐渐完善继续教育体系。

[参考文献]

[1]梁进军,陈焱,肖水源.继续医学教育现状及发展趋势[J].实用预防医学,2007,2(14):600-602.

[2]张诚,陈幸华.浅谈教学医院进修生培养现状[J].现代医药卫生,2011,27(8):1271-1272.

[3]王魁英,杨波,谭艳,等.国内外继续医学教育现状及发展趋势[J].西南军医,2009,5(11):951-952.

继续教育范文6

 

医学继续教育是卫生技术人员从业后获取新理论、新知识、新技术和新方法的终身性医学教育[1]。   在医学日新月异的今天,医务工作者参加医学继续教育学习的好坏不仅直接关系着卫生技术人员自身前途的发展,而且是医院发展的重要前提之一。虽然继续医学教育管理体系在我院已经形成,并在提高医、护、技人员素质方面取得了很大成绩。但是,随着继续教育工作的全面开展,实施过程中还需要不断地总结完善,现将我院开展继续医学教育工作的体会和大家一起分享。   一、我院基本情况   医院成立于1989年,位处北京西客站南侧,北临古迹莲花池,西接京石高速公路入口。是一所学科齐全、设备先进、技术精良,集医疗、教学、科研、预防等为一体的三级综合性医院,隶属于华北电网有限公司,接受北京市卫生局、丰台卫生局业务管理。目前编制床位518张,实际开放床位546张。现有正式职工709人,其士、硕士73名,具有高级技术职称120余人,中级职称243人,首都医科大学硕士研究生导师2名,9名华北电力技术院“专业管理专家”专家。   二、我院开展继续教育的现状   (一)参加继续教育的对象   高年住院医师、具有中级或中级以上专业技术职称的在职卫生技术人员,包括医学、医技、预防医学、卫生管理人员和护理人员。   (二)教学形式多样化、灵活化、人性化   进修、学习班、岗位培训、学术交流、专题讲座、病例讨论、读片讨论、示范性查房、自学、远程教学、网络教学、等。   (三)继续教育的实施   由科教处、护理部共同负责卫生技术人员的继续教育日常工作,卫生技术人员必须按规定参加继续教育学习,并服从科教处、护理部的统一安排。   科教处会同医务处、护理部等职能部门,每年安排院级讲座不少于30次。所请的讲课老师主要是医院各科室主任或副高职称以上的医、护、技人员,市、区内其他兄弟医院的主任医师或其他三级医院的专家教授。专业技术人员参加继续教育实行学分制,并从2006年开始取消纸质学分证,通过IC卡学分机授分。   全院每个专业技术人员都有一张学分卡,参加继续教育学习后由科教处、护理部刷卡授分。科教处、护理部每半年统计一次学习情况,在院周会上及时将学习情况反馈给科主任。每年每个参加继续教育的专业技术人员按规定必须完成25学分,其中参加全国性或省市级Ⅰ类学分10分,院级听讲座及撰写论文获Ⅱ类学分15分。同时规定,医院各科室每年至少一篇论著在中国科技论文统计源期刊核心版发表,重点科室普外科、心内科、呼吸科、内分泌科、康复科、骨科、放射科、体检中心每年至少有2篇论著在中国科技论文统计源期刊核心版发表。   (四)考核   每年年底,科教处、护理部负责对院内专业技术人员进行继续教育验分考核。验分不合格者,年度考核评优资格将被取消,同时将继续教育纳入职称晋升和工作考核、岗位聘任管理体系,作为晋升、执业的必要条件之一,有力地促进继续教育的开展。   三、我院继续教育存在的问题   (一)认识不足,重视不够[2]:不少人认为参加继续医学教育只与晋升职称有关。某些已晋升到副高级职称或不再想晋升职称的人员,对参加继续医学教育学习不够重视,热情不高。一些专业技术人员在晋升期间集中学习,突击得学分,一旦晋升后则热情锐减。   (二)出勤率低:参加医学继续教育的专业技术人员很多是位于临床一线的医护人员,由于临床工作繁忙,患者病情的瞬间变化,使医护人员有时难以协调学习与工作的关系,在一定程度上导致缺勤或听课迟到早退。另外,也有些医护人员从思想上仅停留于应付眼前的工作,而影响了出勤率。   (三)学习内容与专业不匹配:由于我院实行三级学科管理,专业分工细化,每个二级科室的讲座次数不可能使本科室医护人员完成年度继续教育的考核,而使部分医护人员必须参加其他专业的讲座。专业的不对口使听课效果大打折扣。而且有少数医护人员仅仅为应付继续教育考核,而不是从提高自身出发来参加继续教育,严重背弃了继续教育的宗旨,也影响了自身的听课效果和讲课老师的讲课积极性。   四、对策   由于医院的医疗、护理任务繁重,卫生技术人员的工作和学习时间容易冲突,医院继续教育应采取灵活多样的培训形式,安排应坚持临床为主、实践为主、自学为主、业余为主。在内容上应突出先进性、针对性、实用性和趣味性。   (一)合理安排时间,提供多样化教学形式   为保证继续教育学习的时间,尽可能利用休息时间,少占用工作时间。现代化教学技术为继续教育提供多样化教学模式,如远程教学、网络教学、多媒体教学等。多样化的教学形式打破了时间和地域的限制,为个人自学提供了有利条件。   (二)不断完善教学内容,开展实效性继续教育   鼓励医护人员从本专业出发,结合自己工作的需要参加继续教育,变要我学为我要学。当医护人员参加本专业或与本专业有关的教学内容时,给予双倍的学分,承担教学讲座者也可获得双倍学分。教学内容结合专业特点和实际工作需要,符合先进性、针对性和实用性。中级卫生技术人员要以提高本专业、本学科综合业务水平为目的,学习新理论、新知识、新技术和新方法,为最终成为能独挡一面的业务骨干打下扎实的基础。高级卫生技术人员除了自身接受本领域国内外先进理念外,还要承担实施医学继续教育的任务,不断培训年轻医务人员,完善人才梯队建设,使之成为真正的学科带头人。

继续教育范文7

随着经济和社会的发展,舟山市渔农业面临产业转型升级,加强渔农民继续教育对于促进渔农业转型升级、新渔农村建设具有重要的意义。文章认为发展渔农民继续教育,主要是要构建合理的政策体系,完善继续教育的内容和形式,运用好信息化的手段,加强宣传,形成合力。

关键词:

渔农民;继续教育;途径

舟山市渔农民在全市人口中占有较高的比例,渔农民继续教育是全民终身学习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渔农民素质提升的主要途径,对推进“美丽海岛”建设和舟山市社会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1舟山市渔农民素质现状

根据2010年第六次全国人口普查结果,舟山市每10万人中具有大学程度的由第五次普查的3306人上升为10282人;具有高中程度的人口由12206人上升为12356人;具有初中程度的人口由32719人上升为35514人,全市人口素质有了较大提升,但从相关部门2015年做的农村实用人才统计数据来看,全市渔农民总体素质仍然不高。

1.1学历层次偏低

2015年,舟山市农村人口59.5万,其中农村劳动力41.8万,共有农村实用人才19787人,约占全市农村人口的3.33%,占全市农村劳动力的4.73%。农村实用人才中初中以下的共有4332人,约占总数的21.9%;初中及以上的共有15455人,约占总数的78.1%;其中大专及以上562人,仅占2.8%。人才年龄趋于老化,新生力量补充不足。45岁以上的农村实用人才共有8179人,约占农村实用人才总数的41.3%,渔农村“空心化”现象加剧,留守农村从事农业的基本上是妇女及年龄偏大的中老年人。

1.2技能结构不合理

农村实用人才以生产型人才为主,占31.2%,其次是技能带动型人才、技能服务型人才、经营型人才、社会服务型人才。农业高新技术、农产品营销、产品的后续加工、专业合作组织带头人等方面的专业人才严重短缺,高层次人才极为匮乏,与发展现代农业所需的人才要求存在较大差距。

1.3职称水平总体偏弱

从农村实用人才的职称来看,全市共有农民高级技师29人,占农村实用人才总数的0.15%;农民技师1397人,占7.1%;农民助理技师737人,占3.7%;农民技术员2501人,占12.6%。没有职称的人员15123人,占76.4%。农村实用人才,是指有一定的知识和技术技能,在农村起到示范带头作用,并得到群众认可的专业型劳动者。其它未列入实用人才统计的渔农民,其文化素质和知识技能水平则可能更低。农村实用人才队伍的数据说明当前新渔农村建设人才队伍极为短缺,也折射出渔农民总体素质还比较低下,渔农民素质提升还有很大的空间。

2渔农民继续教育存在的问题

继续教育通常是对专业技术人员的知识和技能进行更新、补充、拓展和提高。从广义上来说,继续教育是面向学校教育之后所有社会成员特别是成人的教育活动,是终身学习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当前,渔农民继续教育在舟山市社会发展中的作用还没有得到充分的认识和发挥。

2.1渔农民继续教育的意识和动力不足

受年龄、文化水平影响,除了有明确就业和技能导向的培训以外,渔农民自觉参加技能培训和学历教育的意愿比较低,一些政府补贴的免费培训项目,报名者也了了无几,有些渔农民宁可把时间花在牌桌,也不愿参加素质提升活动。继续教育的需求,主要还是来自各级政府部门。

2.2渔农民继续教育的形式比较单一

目前渔农民继续教育主要是以各类培训和学历教育两部分组成。其中学历教育以个体需求为主,覆盖面较广的主要是短期培训。由于农村布点分散,加上渔农民生产劳作具有明显的季节特点,渔农民继续教育在形式上与生产生活结合度不高,各种培训内容以作物载种、渔农家乐经营等培训为常见,政策宣贯、信息技术、文化讲座等培训则比较少。且由于渔农民自身素质所限,基于信息化技术的自主学习形式也较难施展。

2.3渔农民继续教育的合力没有形成

由于政府资金投入有限,各级基层财政相对困难,对农村实用人才的组织培训不够重视,再加上渔农民继续教育一般见效慢,与其它教育形式相比,教育效果可能还不如群众喜闻乐见的文艺节目、传统文化氛围的营造来得更加直接。渔农民继续教育市场没有形成,培训力量比较分散。舟山市教育培训机构各自为政,对渔农民教育的内容、形式不太专注,缺少拿得出的继续教育品牌。

3舟山市渔农民继续教育的主要途径

3.1建立政策引导和扶持体系,重点培养农村实用人才

渔农民素质的继续教育应该分层实施,重点是做好农村实用人才的培养教育,农村实用人才是推动农业农村发展的重要力量,其发展壮大离不开政策层面的支持。近年来,省政府印发关于鼓励和支持大学毕业生从事现代农业的若干意见。对相关县区从事农业生产经营的大学毕业生进行补助,各级农业、林业、渔业等有关部门优先安排相关现代农业扶持项目,并在农业继续教育、农业科技项目立项、农业成果审定等方面,享受我省基层农技推广机构科技人员同等待遇。这些政策的实施,可以缓减农村实用人才不足的矛盾。除了引进毕业生,最主要还是要针对渔农民生产主力,开发一些生产技术、技能的培训课程,培养一支种植能手、养殖能手、经营能人等农村实用人才,对生产典型进行扶持,成立农业技术推广工作室,在渔农村起到带头示范作用。从政策层面,需要进一步明确舟山市渔农村实用人才队伍建设目标、扶持办法、激励机制等,构建农村实用人才开发、培养、管理等体系,为农村实用人才队伍建设工作的稳步有序开展提供坚实的政策保障。

3.2开展各类渔农民培训,提高渔农民整体素质

根据我市农业农村主导产业发展实际和渔农民培训需求,大力整合各方面培训和教育资源,分级分类开展渔农民继续教育,不定期举办市、县两级农技培训班,有计划地组织渔农民生产者到先进的农业示范区、合作社参观考察,学习先进的农业生产经营理念和技术。在培训实施过程中,注重抓好三方面。一是培育渔农民继续教育市场,采用“政府买单、多方参与”的市场化运作机制,寻求多方共赢的合作模式,加大培训投入和绩效考核,鼓励培训机构积极开展渔农民培训项目,为渔农民素质提升、生产技能推广等方面提供丰富的继续教育产品。二是积极构建培训网络,利用乡镇、渔农村工作系统和高校、远程教育等继续教育资源,形成分级分类的渔农民培训网络,梳理培训需求,优化培训项目。劳动人事部门设立面向渔农民的技术技能鉴定,逐步形成符合舟山海岛渔农村实际的继续教育课程体系,培育一些深受群众喜爱的普及性培训项目。三是做好重点时段的渔农民培训。农闲和伏休是开展渔农民继续教育的大好时机,各级部门和培训机构应有计划地开发一些短小精悍的培训项目,比如伏休期间组织渔民进行海上安全基本知识培训等,考虑到渔农民的接受程度,时间不宜太长,关键是把知识讲透,让渔农民理解接受,即使每年只开展一次,几年下来,这种生产间隙参加培训学习的习惯就会慢慢形成。

3.3利用示范点效应,开展多样化的渔农民技术技能培训

针对不同社区的产业结构和生产形态,为当地培养现代渔农民。广泛开展“走出去,引进来”,鼓励渔农民加入行业协会、专业合作社等,组织到现代渔农业比较发达的外地城市参观学习,引进优质品种,拓展生产销售渠道,行业协会加强行业内部的相互学习和交流,及时反馈当前生产中存在的亟需解决的问题给各级部门和培训机构,形成需求导向的良性机制。加强与省内外农业院校、渔农业培训机构联系,邀请专家教授、渔农村科技指导员到现场授课,在生产地头和作业现场解决渔农民面临的难题和困惑,提供实实在在的技术技能指导。全市县区乡镇要大力扶持农民合作社和农业龙头企业,建立示范性的生产基地,同步建设培训实践基地,开展科技示范、岗位培训和农业实用技术交流指导。在乡镇社区建设渔农民继续教育学校,开辟专门的场地供渔农民学习,在学历层次低、年轻人口多的社区开设文化夜校、知识技能扫盲班等各种继续教育形式,使渔农民在实践中锻炼成才,在学习中提高素质,从普通生产者成长为有一定水平的实用人才。

3.4运用信息化技术,建设继续教育网络平台

随着电视、手机、互联网在农村的普及,当前渔农村手机普及率大大增加,许多渔农民已经学会利用智能手机上网获取知识和资讯,手机已成为继有线电视以后,渔农民获取信息的主要手段。一是利用电视机的普及程度,采用音像教材加专家指导示范模式,把教学内容制作成视频音像,送到社区或者在乡镇渔农民继续教育学校,供渔农民自主选择观看学习,优点是学习知识权威科学,指导性强,传播性高。二是建设渔农业网站加实用人才示范模式。建设渔农村综合性的信息服务平台,提供第一手的政策和市场信息,把农村实用人才的生产过程拍摄上传,形成实时互动的信息沟通平台,这样由少数带动多数来逐渐提高渔农民的信息素养,从而从整体上推进新型职业农民教育培训的进程。信息服务平台可以架设在微信上,以公众号的形式,吸引渔农民关注,逐步丰富课程、培训、信息服务等内容。三是利用现有高校成人教育资源,建设适合渔农民的现代远程教育信息化平台,针对渔农民中有学历提升需求的人群,提供规范的学历教育辅导和课程服务。

3.5加大宣传力度,营造终身学习氛围

充分利用各级媒体,对参加继续教育渔农民成长成才的先进事迹进行宣传报道,在全市范围内营造尊重人才、尊重创造的良好氛围。在电视台开设的“渔农天地”等栏目,宣传优良品种和先进农业技术,邀请专家学者解疑释难,指导生产。将渔农村文化活动资源纳入到继续教育体系中来,送戏下乡、送教下乡可以相互融合,让渔农民在观赏文艺演出的同时,提升文化素质修养。渔农部门经常性地开展一些实用人才技能大比武、渔农民欢乐行等活动,组织茶艺、果苗嫁接、农机修理、渔农家乐等技艺比试,通过展技能、秀风采进一步提升渔农民素质,促进农业增收、农民致富。继续教育机构要坚持“送教下岛,送教上船,送教进社”,关注渔农民这个继续教育的群体,逐步挖掘拓展市场,在渔农民中形成热爱学习,终身学习的良好氛围。

作者:章靖 单位:浙江国际海运职业技术学院

参考文献:

[1]陈琴琴,邵云.运用信息技术培育职业农民[J].农民科技培训,2014(09):13-15.

继续教育范文8

关键词:互联网时代;继续教育;发展;探索

《国务院关于积极推进“互联网+”行动的指导意见》中对教育领域出具了比较明确的意见。该文件指出:要以互联网为基础设施和创新要素,探索新型教育服务供给方式。在互联网时代,继续教育迎来了全新的发展契机,互联网给继续教育带来的不仅仅是教育方式的变革,同时也是教学条件乃至整个教学服务体系的变革。

一、新常态时期继续教育面临的形势

随着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国民素质的全面提升,社会对继续教育的关注度与日俱增。人们寄希望通过继续教育来不断优化自身的专业素养,全面优化职业能力,综合提升个人素质。同时,继续教育的稳步实施,对于优化国民素质具有非常关键的作用。

(一)继续教育的社会需求不断提升

在社会经济快速发展的今天,继续教育的发展水平不断提升,继续教育的社会需求度也不断攀升。人们寄希望通过继续教育来提升自身的专业素养,人们渴望通过继续教育来提升职业素养。特别是在高校不断扩招,高等教育日益大众化的今天,继续教育的社会需求日益旺盛。在过去一段时间里,基于学校教育人们可以很轻松地找到工作或者胜任岗位。但在大众教育时代中,这种局面一去不复返了。仅仅接受学校教育,很难提升人们的职业竞争和核心竞争力,只有通过继续教育才能有效全面地提升专业素养。在巨大的社会需求下,一些社会力量也积极参与到继续教育中,各类培训机构、学习班如雨后春笋纷纷涌现。非学历继续教育市场的迅速繁荣说明教育逐步回归到提升知识与技能的本质上,更倾向于实用主义而非功利主义,更加贴近个体发展的实际需求。

(二)继续教育缺乏完善的制度体系

在继续教育快速发展的过程中,科学完善的制度体系,明确规范的顶层设计,是继续教育深化发展的基础,是继续教育科学发展的关键。但当前继续教育缺乏明确的制度体系,在继续教育形式不断推陈出新的今天,人们可以通过各种继续教育形式来享受知识和技能的提升。缺乏制度规范和引导,继续教育市场乱象重生,不正当竞争加剧,教育质量参差不齐。一些继续教育的连锁机构,同样乱象重生,师资力量不达标,课程重复或抄袭成风等。因此,推动继续教育的健康发展,需要完善教育机制,需要制定规范和引导。

(三)传统教育模式仍然大行其道

在互联网时代,继续教育迎来了崭新的发展机遇,学习者的认知也通过互联网发生了较大的转变。在继续教育中,若仍然沿用传统的教育模式,则势必会影响教育质量,也会影响教学水平。在互联网时代里,学习者在接受新知识或者新信息的过程中具有较大的自主性,他们更愿意主动查询信息,更愿意主动学习,同时在学习过程中,学习者对视频教育、图片内容等具有强烈的兴趣。若在继续教育的开展过程中,教师沿用传统的教学模式,脱离学习者的现实需求和新的认知诉求,则势必会造成继续教育与学习者之间的矛盾与冲突,进而严重影响继续教育的教学质量。可见,互联网时代,继续教育的发展需要充分结合学习者的认知,不断优化教育方式。

二、互联网时代继续教育发展的新契机

在互联网时代,继续教育的实施面临着较大的挑战,也具备着关键的发展契机。基于此,在互联网时代里,尤其是“互联网+”背景下,继续教育应该把握发展契机,不断深化发展,全面提升发展动力,积极推动继续教育的健康可持续发展。

(一)互联网时代继续教育的发展具备共享快速的信息支撑

《教育部关于推进高等教育学分认定和转换工作的意见》提出:到2020年,高等教育学分认定和转换体系要更加完善,国家公共服务平台初步建成,人才成长“立交桥”逐步完善。继续教育、终身学习资源更加丰富、方式更加灵活、渠道更加畅通,为基本形成全民学习、终身学习的学习型社会提供有力支撑。在互联网时代下,继续教育的科学全面开展,仅仅凭借一方的力量,很难实现教育的持续性与广泛性,同时还可能造成巨大的课程重复和资源浪费。基于此,在国家政策的扶持下,在社会需求的推动下,一种基于信息共享、资源整合的信息平台逐步显现,这就为继续教育的发展提供了优越的条件,同时也为继续教育的发展提供了信息支撑。在信息技术条件下,不同性质的继续教育可以畅通共享,不同类型的教育模式可以快速切换,这就有效促进各级各类教育纵向衔接、横向沟通,是推动建设全民学习、终身学习的学习型社会的必由之路。在继续教育发展的传统阶段,由于缺乏信息技术的有效支撑,继续教育的开展如同一个又一个分散的版块,实施继续教育的机构之间缺乏联系与合作,学习者在接受继续教育的过程中是独立的,甚至是盲目的。而且部分继续教育的学历,并不被社会认可和接受。但在互联网时代,通过共享融合,通过信息交换,构建学习者个性化的学习账户,畅通不同教育形式之间的关联,更好地衡量与判断学习者的实际能力和学习水平。

(二)互联网技术为创设智慧学习环境创造机遇

传统的教学模式,学生处于从属地位,被动性地接受教师的安排与计划并进行知识的学习,这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学习质量,也抑制了学生的积极性与主动性。在继续教育的开展过程中,这一局面仍然没有得到有效改观。互联网时代背景下的继续教育,能够积极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同时也能够为学习者创建智慧自主的学习环境,全面激发和调动学习者的学习积极性和主观能动性。在智慧学习环境下,学习者的主体地位得到有效凸显。首先,学习者可以按照自己的需求、学习时间、学习计划等来精准筛选学习内容。学习者所学内容的辐射范围是非常广泛的,是群体化学习的模式。但学习者在互联网中发现“志同道合”的人时,还能够实现在线互动,进行深入全面的学习交流与分享。其次,互联网时代下的继续教育,它的在线考评与反馈功能等,都能够帮助学习者及时把握自己的学习状态,及时检验自己的学习效果,并结合反馈结果来进行学习内容的完善和学习方法的修正,全面提升学习质量和效果。最后,在互联网时代背景下,学习者不必拘泥于某一教师,而是可以与在线课堂、网络课堂的所有教师进行互动。当前,个性化学习已经成为社会需求和趋势,学习者在接受继续教育的过程中,其目的和宗旨都是为了实现自我知识的优化和专业技能的提升。互联网信息技术的快速发展,为个性化学习提供了“翱翔的翅膀”,能够全面推动智慧学习的开展。因此,继续教育的开展需要紧密迎合社会需求,不断优化学习环境,科学凸显智慧学习氛围。

三、互联网时代继续教育发展面临的挑战

随着社会需求的日益旺盛,全民学习风潮的逐步开展,继续教育迎来了崭新的发展机遇,尤其是在信息技术的支撑下,继续教育的模式和链条等都得到了一定的扩展和延伸。但与此同时,继续教育在快速发展的过程中,也面临着严重的挑战。

(一)信息投入风险大,信息基础设备薄弱

继续教育的发展,离不开信息技术的支撑。我国继续教育的开展实践中,信息技术条件始终处于不断优化的过程,各种远程教育模式,在线课堂模式等推陈出新。但由于信息投入具有高风险、高投资等特点,所以无论是高校,还是社会教育机构,都很难真正以最优的信息技术条件来开展继续教育。尤其是对比一些互联网企业的发达信息网络及最新的信息技术,继续教育的技术条件是非常薄弱的。受传统教育观念的影响,我国继续教育的机构或学校在发展过程中仍处于单打独斗的局面,为突出自身优势,为达到垄断教育的目的,继续教育之间的深化合作水平低,这也使得优化继续教育的信息技术缺乏集中化的资金和力量。

(二)办学思想比较传统,缺乏改革驱动力

教育作为一种准公共产品,在我国仍以公办教育为主,普通高校、开放大学是继续教育的办学主体。在继续教育的开展与实施过程中,公办教育机构扮演着关键性的角色。但受传统办学思想的影响和禁锢,使得这些教育机构很难全面把握与研判市场需求,也很难结合市场变化来进行快速化的反应与调整,这些都在很大程度上影响继续教育的实施水准。当前,一些高校在开展继续教育的过程中,缺乏改革的驱动力,他们调整和优化继续教育方式的动力,并不是来自于市场旺盛的需求,而是源自于主管部门的强制性要求。同时,继续教育的内容相对比较陈旧和传统,继续教育的开办机构固步自封、闭门造车的问题比较严重,这就使得继续教育的发展与社会需求、人才成长学习需求存在较大的脱节。因此,继续教育的开办单位,特别是继续教育决策者、管理者需要积极了解和认清未来继续教育的发展形势,力所能及地推动相关改革措施的出台,在未来日益激烈的继续教育市场竞争中赢得先机。

四、互联网时代继续教育发展的对策

在互联网时代,继续教育的发展需要紧密迎合时代潮流,不仅要注重教育方式的创新,同时也要注重全方位的优化,只有这样才能提升继续教育的发展水平。

(一)优化社会合作,实现资源共享

在互联网时代,继续教育的开展仅仅依靠一家的力量是很难做大做强的。在互联网时代,开展继续教育需要社会各个部门的通力合作,只有这样才能打造覆盖全国的信息教育平台,也只有这样才能真正提升继续教育的水平。在互联网时代里,继续教育的开展需要资金、技术、设备、人员、组织机构等全方位的投入,若无法实现资源共享和强强联合,很难提升继续教育的整体发展水平。因此,在新形势下,继续教育应该实现资源整合,发挥彼此的优势和力量,学校作为教育的主要阵地,拥有良好的教学条件和师资力量,完全可以寻求社会合作,通过与互联网企业的深入合作来实现共赢。比如,北京大学与阿里巴巴集团联合打造的“华文慕课”正是基于阿里云平台而搭建,为全球范围内学习北大课程的学习者创造了条件。

(二)全面创新教学模式,实现智能教学

在互联网时代,继续教育的深入开展,还需要全面创新教学模式,综合性优化教学体系,结合学习者的现实需求,不断实现个性学习和智能学习。一方面,继续教育应该积极变革教学模式,改变过去传统的教学模式,积极迎合学习者的需求,利用好先进的信息技术手段,为学习者营造符合个性诉求的学习氛围,全面提升继续教育的整体教学水平。例如,建立网络教学和面授教学、自主学习和协作学习、个性化学习和师徒制学习等混合式教学模式,充分突出学生的自主权利,引导学生按需选课。另一方面,在继续教育的发展过程中,基于互联网技术,还应该积极推动智能教学。从学习者接触学习开始,到考核、考试、毕业等全方位进行追踪管理,实现广泛的生生互动、师生互动。

(三)细分教育市场,实现精品教学

在互联网时代,继续教育的快速发展,离不开教学内容的精细化和专业化。相比学校教育,继续教育的宗旨在于提升学习者的专业素养和职业能力,促进学习者的全面发展。当前继续教育的市场相对比较混乱,专业划分不全面,教育内容比较重合,这不仅无法塑造精品继续教育,也会造成严重的资源浪费。因此,在互联网时代,继续教育的发展应该注重细分市场,不断突出专业优势。信息技术的快速发展,已经拓展了继续教育的教学内容,继续教育理应把握契机,不断进行“小而钻”的教学内容研发,改变过去大学科体系,积极推出精品课堂。在互联网时代,学习者面临着多样化的选择,他们可以根据自身的需求来精确性的选择课程,也可以根据自身的薄弱项来优化选择范围,细化选择面。比如,学习者的专项技能不足,他们渴望通过精细化的课程内容来提升自身这方面的素质。因此,继续教育的开展不能够刻意追求“大而全”,而应该深入挖掘专业优势。此外,在继续教育的开展过程中,新技术为质量控制体系提供了手段,但健全的制度和管理体系才是质量控制体系的核心。基于此,继续教育管理部门应该构建完善系统的质量管理体系,严格把握课程质量,全面优化课程水平。

五、结论

在互联网时代,继续教育在快速发展的过程中存在着严峻的挑战,也面临着较大的发展机遇。继续教育应该紧密迎合时代需求,全面关注学习者的诉求,不断创新教学模式,全面优化教学形式,积极提升优质内容,实现个性学习和智能教学。

参考文献:

[1]陈丽,林世员,郑勤华.“互联网+”时代中国远程教育的机遇和挑战[J].现代远程教育研究,2016(1).

[2]严继昌.“十三五”时期高校继续教育创新发展的战略思考[J].江苏开放大学学报,2016(4).

[3]尹秋蓓.“互联网+”背景下高校继续教育发展趋势探索[J].新校园旬刊,2017(7).

[4]余高.浅析“互联网+”背景下的高校继续教育转型发展[J].山西青年,2016(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