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设计范例

技术设计

技术设计范文1

[关键词]测绘工程;新技术;技术设计;思路探讨

1测绘工程中新技术的应用

1.1在3S测绘技术之中的应用

1.1.1GIS测绘技术

地理信息系统之中的GIS测绘技术是多种学科与多种技术相互结合的产物,通过该项技术可以对空间之中的地理信息的数据进行准确收集,从而进行整理与分析,这种计算机系统的应用对于测绘学的发展具有重要的促进作用。在测绘工程之中,GIS测绘技术主要是应用于测绘之中的空间分析,在当前的发展之中已经在其基础之上将SDA技术与CI技术相互结合,因此,时空一体化是该项技术在未来的发展方向。GIS技术在其在其应用过程之中将会对相关的地理信息进行准确的把握,并实现准确的分析,可以为相关的测绘部门的工作提供现实基础。

1.1.2RS测绘技术

RS测绘技术也就是遥感技术,其在测绘工程之中的应用可以分为两种:第一,通过机载遥感实现对地面的观测。在当前的发展过程之中,无人机航拍遥感测绘技术已经获得了越来越广泛的应用。在对其进行应用的过程之中,实现了将遥控技术、GPS定位技术、计算机技术、无线通讯技术的有效结合,使得该项技术在未来的发展之中具有广泛的前景,而且应用效果明显。第二,在人造卫星基础之上的卫星遥感。在互联网技术发展的基础之上使得卫星遥感的数据服务逐渐向信息化、网络化的方向发展,并且其应用的围也在日益广泛。

1.1.3GPS测绘技术

GPS测绘技术在实践的应用之中,具有诸多优点,主要体现在:第一,进行测绘的速度较快。在对GPS进行应用的过程之中,可以应用布设控制网的方法,这样可以有效地提高观测效率,特别是静态GPS系统,其观测的效果最佳。除此之外,该系统还可以不受到环境以及时间地点的限制,这在一定程度上也有效地提高了其观测的效率。第二,便于实践操作。GPS测绘技术实现了对传统测绘技术的突破,克服了其中缺点,提高了其自动化的程度,使其操作更加便捷。第三,促进了其测量的精确度不断提高。GPS测绘技术的优势主要体现在长距离的测绘之中,并且,随着测绘距离的增加其测量的结果的精确度也会逐渐地增加。

1.2摄影测量技术

摄影测量技术之中主要包括地面测量、航天拍摄测量、航空拍摄测量等,并且根据不同摄影测量技术的应用范围,可以绘制不同的地形图。与此同时,在数字地面模型的基础之上可以建立地理信息系统,并对几何定位等问题进行有效解决。摄影测绘技术的主要功能在于可以对物体进行客观、精确地反映,从而实现对动态物体进行有效的拍摄,提高其测量的效果,这也使得该项技术在测绘工程之中获得广泛的应用。

1.3三维测绘技术

新型测绘技术之中的典型代表便是三维测绘技术,该项技术可以有效地满足现实工程建设的需要。三维测绘技术最初是在工业领域之中进行应用,随着其应用的范围不断的广泛,也逐渐地将其引入到建筑领域之中。三维测绘技术主要是将近景摄影仪与电子经纬仪作为其传感器的主要部分,使其在计算机网络信息系统的作用之下对其测量的质量与效率进行有效地提高。

1.4成图的数字化技术

在传统的测试工程之中,其重点内容是大比例尺成图以及工程测绘图,这也使得其成图的工作量较大,并且其测量的结果容易受到外界环境的影响,降低成图的效率。通过对数字化的成图技术进行有效地应用,可以有效地克服传统测绘工程之中的缺点,并且提高其结果的精确度,以便于对其进行有效地管理。

2测绘工程中技术的设计思路探讨

2.1工程的实际需要

根据我国现有的测绘工程数据分析和实际的应用情况来看,需要对技术的资源配置能力展开了解与分析,其中,主要包括测绘工作人员的专业性、设备状况、测绘能力衡量等方面内容。

2.2对技术资源的配置情况进行准确掌握

积极展开对技术资源的配置,有利于对其相关的情况加以及时、准确的掌握。并且,能够对于测绘工程的差异性进行综合性的分析,从而更为深入地理解技术资源的配置情况是否合理,确定其测绘能力的评估是否准确,以此来严格地保证我国测绘工程的目标顺利达成。

2.3对技术设计的目标进行确定

对技术设计的目标进行确定,这是我国测绘工程寻求新设计思路的关键性环节。通过对新的技术设计目标的分析与确定,可以准确地掌握我国测绘工程行业中新的技术形式是否符合现实性的技术资源状态,并且了解其与工程需求之间的现实性误差,从而明确相应的测绘工程在技术设计上的不同目标。

2.4选择恰当的技术手段

技术手段的选择是否恰当在极大程度上影响着我国测绘工程行业的未来发展,因而在探究新设计思路的过程中,必须对其进行重点考虑。在选择恰当的技术手段的过程中,需要选择新的技术设计目标,并以充分的理论知识与实践经验作为基础来搜索相应的技术手段,进而对其中存在问题的技术形式加以思考与改进,以此来确保测绘工程新技术的应用更具实效性。

2.5明确技术设计方案

要明确技术设计的方案,坚持科学性和专业性的特征,严格地保证测绘工程的新技术可以符合设计的规范性和可操作性,并保证设计思路的程序设计更加科学、合理。

3结束语

综上所述,笔者在本文中主要针对新的技术形式在我国测绘工程中的具体应用问题展开了分析与探究,并对此提出了几点个人的思考,这在极大程度上体现了我国测绘共行业中应用新技术和新的设计思路对于整个社会的进步,以及测绘工程行业本身的发展所产生的积极意义。因此,相关的测绘工程单位及其负责人需要积极调整发展思路和设计思路,进而结合测绘工程中新的技术特点来进行设计工作,从而使得应用效果更加明显。

参考文献

[1]马春艳,梁翠英,张文清,石林峰.测绘工程专业“四维渗透式”实践教学改革研究[J].测绘通报.2013(02).

[2]杜明.测绘工程中新技术的应用及技术设计思路探讨[J].智能城市.2018(08).

技术设计范文2

关键词:测绘工程;新技术;应用;技术设计;思路探讨

伴随科学技术的发展,我国的测绘工作也得到了长足发展。目前,测绘新技术的运用在最大程度上实现了测绘工作的多样化、数字化以及自动化,并由此保障了测量质量、效率的提升,排除了传统测绘方式的弊端,确保测绘作业效率的有效提升。

1现代工程测绘技术概述

作为工程测量的核心技术,工程测绘技术的质量以及运行状况都会对项目建设质量产生较大的影响。一般而言,工程测绘作业的推行能够为项目建设开展提供精确的数据资料,有助于工程建设人员对工程建设资料全面的掌握。现阶段,科学技术的创新发展,使工程测绘作业的开展面临新的环境,需要工作人员合理地运用各类新型测量技术,从而实现对于传统测绘作业不足的弥补,确保测绘工作的稳定开展,促使各项工作取得较大的经济效益。

2测绘技术在工程测量中的具体应用

2.1GPS测量技术

相关的工程测量作业现状:GPS技术的合理化运用能够在最大程度上确保测量作业质量以及效率的提升,并由此避免外界因素对于项目测绘质量的影响。不仅如此,该技术的的推广运用能够帮助工作人员在最大程度上获得全面、精确的数据,从而满足我国工程建设项目的实际需要。测量工作在利用GPS测量技术进行测绘作业时,往往需要科学地运用全球定位系统,并以此为基础实现工程测量作业的稳步开展,促进各项作业效率的提高。

2.2数字影像和卫星遥感

目前,工程测量单位在进行项目测绘作业时,对于数字影像技术与卫星遥感技术的运用比较普遍。事实上,随着我国航空事业的发展,航空影像获取方式也朝着多元化的方向发展,并实现了多时相、多传感器的影像获取方式。在这样的前提下,工作人员往往能够实现对于高分辨率、高光谱影像资料的获得,并以此为基础确保地质测绘作业精确度的提高。在具体的操作过程中,测量人员需要借助大比例的航空照片进行地质数据的收集,并借助专业性较强的数据软件对相关信息进行处理和分析。一般而言,相关措施的落实到位能够在最大程度上实现工程测绘作业的优化。另外,数字影像测量系统的设计以及运用,能够确保收集到数据的丰富性以及实时性,使测量人员能够对项目的几何特点、数字特点进行深入分析。

2.3扫描数字化测量

扫描数字化测量作业在推行时,往往需要技术人员对现有的地质、工程图像进行扫描录入,然后再将其过去的特征点坐标输入电子系统中,随后进行数据的叠加处理。一般状况下,工作人员借助上述的处理能够实现地质工程测量图像与表册。现阶段,工作人员在测绘作业时,都积极开展“准地质测量”作业。该项目作业的推行能够帮助工作人员实现对现有地质状况的调查以及变更。测量人员立足扫描数字化测量技术进行测绘作业时,能够在最大程度上保障测量图像的显示性,并且实现控制点与目标点完善。

2.4地图数字化技术

测绘人员在测绘作业进行时,往往需要立足GIS系统进行原有地图的数字化处理。但该工作在推行时普遍存在工作量较大的状况。在这样的背景下,测绘工作普遍存在人力、物力的消耗的情况。通常情况下,工作人员在对传统图纸进行处理时,需要保证地图的精确度以及比例尺符合实际测绘工作需要,并由此带动地图数字化的发展。在具体操作时,工作人员需要借助数字化仪器,将纸质地图输入计算机系统中,对数字化地图进行有效编辑。地图数字化技术在运用时,需要加强对于各类数字化仪器的运用,诸如扫描矢量化仪器、手扶跟踪数字化仪器。在促进大比例尺地形图数字化处理作业时,工作人员需要借助扫描矢量化软件进行相关作业处理,从而使地图数字化处理作业朝着高精确度、高效率方向发展。

2.5数字化成图技术

技术人员在开展传统测绘作业时,往往需要进行大比例尺成图与工程图测绘作业的开展。但是这种方法在运用时普遍存在工作量较大的状况,并且容易受到环境的制约,造成成图周期较长。因此,为了进一步处理该类问题,作业人员需要合理运用数字化成图技术进行作业。在具体操作时,该作业技术的合理化运用能够在最大程度上实现测绘作业精度高的提升,并由此降低管理强度。

2.6三维测绘技术

作为新型测绘技术的代表,三维测绘技术的合理化运用往往能够在最大程度上满足现代测绘作业的需要。三维测绘技术在最开始运用时往往服务于工业领域,但在后期的发展过程中,建筑工程的测绘作业普遍受到社会的关注,而三维测量技术也在该领域中获得了广泛应用。三维测绘技术的合理化运用往往需要立足近景摄影仪、电子经纬仪等设备进行操作,并由此实现对于计算机信息系统的构建,促进各项作业效率以及质量的提升。

3现代测绘工程技术设计思路

随着新测绘技术在测绘作业中的使用,往往促使测绘作业出现新的要求。在这样的发展状况下,测绘人员在具体事务处理时需要明确相关的技术设计思路。工作人员需要在开展测绘作业前对工程需求进行全面调研,并以此为基础对技术资源进行科学合理的配置。工程调研作业主要涉及到技术人员、软硬件设备等状况,而工作人员则需要以此为基础对测绘能力状况进行评估,从而确保工程目标的合理化实现。另外,工作人员还需要对工程要求状况进行分析,并掌握技术资源配置状况,从而保障测绘工程目标的实现。除此之外,工作人员在进行测绘设计目标确定时,需要明确测绘作业的“问题空间”,并由此实现技术资源的分析。技术人员在技术设计作业时,需要结合理论与经验,积极开展启发式的技术手段搜索,最终实现差别技术手段的消除,带动技术设计程序编码作业的稳步推进。一般而言,工作人员在该作业流程中需要遵循下述原则进行作业。一方面,工作人员需要实现数字文件化的标准化处理。在现代测绘作业时,技术人员主要借助计算机进行相关作业处理,而这一操作流程的开展就需要工作人员将传统技术标准与规范进行数字化转换,从而满足计算机操作需求。另一方面,技术人员还需要实现技术设计的可操作化,确保测绘工程技术的可行性与可操作性得到贯彻落实,由此实现技术作业规范与数据的统一性,促进测绘数据质量的提升。最后,工作人员还需要确保设计思路程序化,在这一过程中技术人员需要发挥计算机的作用,降低相关作业的人为因素影响。最后,工作人员在开展技术设计作业时,还需要构建相关评价体系,实现对于测绘工程技术合理性与适用性的分析。该系统体系在运行作业时主要借助数据检查进行相关作业。工作人员需要立足样图数据开展试用检查工作,确保检验技术设计方案符合不同系统的需求。总的来说,设计评价实验化是现代测绘工程技术设计评价的重要环节之一。

4结语

为了进一步促进我国地质勘探作业的稳步开展,促进各项效益的提升,满足我国工程建设的需要,工作人员需加强对于测绘工程技术的掌握以及运用。本文基于此,着重分析了本文现代工程测绘技术内涵,并就测绘技术在工程测量中的具体应用(GPS测量技术、数字影像和卫星遥感、扫描数字化测量、地图数字化技术、数字化成图技术)进行了具体论述,并就现代测绘工程技术设计思路进行了论述。笔者认为,随着相关措施的落实到位以及技术的发展,我国的测绘作业必将获得长足发展,并由此为我国工程建设作业的开展奠定基础,确保取得更高的经济效益以及社会效益。

参考文献

[1]陈佳艺,黄雄伟,王亮,等.面向测绘工程专业的道路勘测设计一体化实习教学改革[J].安徽建筑,2016,23(6):54-55.

[2]马俊海,曲建光,李秀海,等.测绘工程领域专业学位硕士研究生实践能力培养[J].测绘与空间地理信息,2014,37(8):38-40.

[3]刘智敏,于胜文,张凯华,等.《GNSS测量与数据处理》讲座式授课改革与实践[J].全球定位系统,2013,38(6):90-94.

[4]谢宏全,高祥伟.测绘工程专业2006—2010届毕业设计(论文)题目统计分析与思考[J].测绘通报,2011(3):90-94.

[5]李国文,尹力,张东东.浅谈现代测绘技术在公路勘测中的应用[J].民营科技,2011(2):249,78.

技术设计范文3

关键词:测绘工程;新技术应用;技术设计思路

测绘工程是非常基础的工作,同时也是非常重要的工作。在测绘工程的开展过程中,应该积极采用新技术,以此来整体优化测绘工程的质量与精度,更好的为其他工程建设服务。伴随着信息技术的全面快速发展,测绘工程的技术含量越来越高。一大批新型技术被应用到测绘工程中,这在很大程度上优化了测绘的精密度,也提升了测绘的整体效率。在测绘工程实践中,技术设计是非常关键的。为整体优化技术设计的水平,应该遵循科学的设计思路和原则。

1测绘工程中新技术的应用

伴随着社会经济的全面快速发展,测绘工程在工程建设以及城市规划等过程中扮演着非常关键且重要的角色。整体优化测绘工程的开展质量,整体提升测绘工程的技术水准,直接关系着测绘工程的应用成效。伴随着信息技术的全面快速发展,测绘工程中的技术条件越来越高。现阶段测绘工程中的新技术主要包括以下方面:(1)3S测绘技术。在测绘工程的开展实践中,这一技术类型的应用非常广泛,它主要包括GPS技术、GIS技术和RS测绘技术等。在测绘实践中,这些新技术的应用,能够整体提升信息数据收集与整合的质量,同时也能够在很大程度上优化测绘工作的成效,更好的服务于工程建设以及城市建设。第一,GPS技术。GPS技术主要是利用卫星来实现全球定位,对陆地、航空和海洋定位采集数据,除了在测绘工程中的应用,在交通等其他领域中也得到了广泛的应用。在测绘工作实践中,经过改良和变革的GPS技术更能够扩大测绘范围,提升测绘效率。依托于GPS测绘技术,可以对待观测的区域进行全面布控,继而优化测绘效率,继而提升测绘精度。同时,在测绘过程中,这一测绘技术并不受天气状况以及气候条件等影响,即使在相对恶劣的天气状况下仍然可以实现高空覆盖以及精准测绘。此外,相比传统的测绘技术,尤其是比较改良和优化前的GPS测绘技术,技术更新与改良的测绘技术还能够实现自动化控制。第二,在测绘工程的开展实践中,GIS技术的应用也比较广泛。这是一种空间定位测绘技术,依托于完整系统的信息数据,在最终成像环节上会以直观立体的图像来进行,以此来帮助人们形象直观的观测测绘结果,审慎分析测绘结果。同时,在测绘工作实践中,这一技术的应用还能够实现精准高效的定位。第三,在测绘工程的建设实践中,RS技术也是应用比较广泛的测绘技术。(2)摄影测量技术。在测绘工程的开展过程中,这一测绘技术的应用也是比较广泛的。结合实际的测绘工作需要,人们在使用这一测绘技术的过程中,可以按照它的不同属性和形式来进行有机选择。比如航天摄影技术,顾名思义就是依托于航天器来进行摄影测绘。航空摄影技术主要是依托于飞机等来进行科学测绘。地面摄影技术则主要依托于无人机、高清摄像机等来进行测绘。相比其他测绘技术,摄影测绘技术在成像上更加清晰明确,便于人们详实观察与分析,以便整体优化测绘工作的成效。相比其他的测绘技术,这一新颖的测绘技术能够快速成像,可以整体优化测绘工作的效率,同时还能够全面优化测绘的精确性。(3)三维测绘技术。在测绘工程的开展实践中,整体优化测绘质量,科学提升测绘水平,应该积极应用科学技术以及信息技术来优化测绘技术。现阶段,三维测绘技术是一种非常新颖的测绘技术,同时也是一种技术密集型的测绘技术。相比常规性的测绘技术,三维测绘技术能够立体成像,能够实现数据的自动化聚合,同时还能够依托于详实的数据链来三维展示,这些都便于人们直观观察与认知。三维测绘技术的应用需要计算机信息系统、电子经纬仪和摄影仪支持,只有充分利用这些平台以及方式,才能够整体提升测绘工作的质量,也才能全面优化测绘工作的效率。(4)地图数字化技术。在测绘工程的开展实践中,这同样是一种非常新颖且高超的测绘技术。在实际的测绘过程中,依托于数字化仪器来辅助测绘工作,不仅能够有效弥补传统GIS技术的应用不足和缺陷,同时也能够整体优化测绘工作的成效。在实际的测绘过程中,测绘人员将相关数据全面录入数字化仪器中,基于计算机平台的自动化操控来整体提升计算精准度,以此来优化测绘水平。

2测绘工程中技术设计思路探讨

在测绘工程的开展实践中,为更好的提升测绘精准度,全面优化测绘工程的服务能力,应该科学进行技术设计,遵循科学的技术设计思路和原则,整体优化测绘工程的利用成效。第一,全面调查测绘工作量,制定科学的测绘技术方案。测绘是一项复杂且专业的工作,在测绘过程中应该充分依托于现实情况,科学制定测绘技术方案,合理配置测绘技术人员,全面优化测绘开展成效。第二,在测绘技术的应用过程中,应该结合不同的测绘需求,合理配置不同的测绘技术,以此来整体优化测绘技术的经济性,全面优化测绘工程的成本。第三,确定技术设计目标。在测绘工程实践中,整体优化技术设计水平,全面完成测绘工作,需要结合测绘工作实践以及技术条件等,科学确定技术设计目标,更好的指导测绘工作实践。第四,科学制定测绘工作总体预案,不断应用技术条件来提升测绘技术等级。在测绘工作实践中,应该制定科学的测绘工作预案,同时结合时展以及技术进步等,积极应用新颖的测绘技术,全面提升测绘工作的整体质量和水平。

3结论

测绘工程是基础性的工作,在科学技术以及信息技术全面快速发展的今天,测绘技术得到了全面的提升,一大批新型测绘技术应用到实践中,整体提升了测绘工作的质量和水平。在测绘技术设计过程中,应该优化技术方案,提升技术素养。

参考文献:

[1]范笑然.测绘工程中新技术的应用及技术设计思路探讨[J].中化建设,2018(07).

技术设计范文4

【关键词】通信工程;光纤技术;设计应用

近年来,在社会经济稳健发展的背景下,我国通信工程事业也得到了快速的发展。在信息设备制造研发、4G/5G网络推广等工作中,通信工程业投入了很大的精力。为了提高通信工程的效率及质量,有必要注重先进科学技术在其中的应用。通信工程事业的发展,对科技的发展起到了推动的作用,因此,在信息设备制造研发等通信工程工作中,有必要利用到先进科学的技术,例如:光纤技术在其中便具备很广泛的应用价值。鉴于此,本课题针对“通信工程中光纤技术的设计应用”进行分析具备一定的价值意义。

1光纤技术的优势分析

通信工程的发展少不了科学技术的支持,对于光纤技术来说,在通信工程中具备广泛应用价值,并且该项技术的优势突出,主要体现在以下三大方面:

1.1抗干扰能力强

基于实际应期间,光纤技术能够体现出非常多的特点,例如:在对电磁抗干扰特性方面,便表现地非常强。对于光纤技术来说,主要使用的是石英材料,由于石英材料具备优良的抗腐蚀性,并且可以降低光纤材料的能耗,所以基于复杂环境下也能够得到有效应用,不会遭遇雷电的影响,并且还能够与高压电线进行混合,从而成为复合的光缆。

1.2能够降低材料损耗

对于其中的商品石英光纤来说,其损耗能可以降低到0dB/km到20dB/km,和别的光纤材料对比,在传输损耗上显得非常低①。因此,对于长途信息传输信号,便可以选用低损耗光纤材料,一方面提高传播速度,另一方面使材料的损耗得到有效降低,从而实现材料成本的有效控制。

1.3在传输容量方面较大

对于光纤技术来说,与铜线以及其他电缆比较,在传输带宽上更大。总体而言,利用光纤技术,能够使传输容量增大。但值得注意的是,基于单波长光纤通信当中,因为光纤通信系统存在较为特殊的调制特征及方法,导致终端电子设备难以把光纤带宽大的优势充分展现。因此,基于通信工程当中,在应用光纤技术的同时,需融合其他技术,从而使传输的信息容量得到有效增加。

2光纤技术在通信工程中的设计应用分析

在上述分析过程中,对光纤技术的优势有了一定的了解。但同时,在应用光纤技术过程中,也需要注重技术的融合。因此,一方面,需注重光纤技术在通信工程中的实际应用;另一方面,需注重光纤技术在通信工程中的设计。具体设计应用内容如下:

2.1应用分析

首先,需了解的是,对于光纤接入网技术来说,是指将光纤作为传输的主要介质,通过接入网实现信息的传递。其次,需明确接入网技术存在两大方式,其一是无线接入网技术,其二是有线接入网技术。再则,对于环形、星形以及总线来说,属于光纤接入网的组网核心部分,环形方式的成本偏高,主要面向带宽容量需求大的客户群体。最后,从现状来看,光纤接入网技术的数据传输功能强大,可以使大部分客户的实际需求得到有效满足,这也使得铁路通信网络的发展得到有效促进。值得注意的是,在科技不断进步,技术不断发展的条件下,为确保铁路运营系统在运行过程中的可靠性及安全性,铁路通信网络在应用光纤接入网技术的同时,也注重自身功能的逐步完善。

2.2设计要点分析

如前所述,虽然光纤技术在传输容量上较大,但由于受到相关因素的限制,使得重点电子设备难以将光纤带宽大的优势充分展现出来。因此,在通信工程中应用光纤技术还有必要融合其他技术。这样,便有必要在技术设计上加以完善。具技术设计方案如下:(1)注重相干光通信技术的融入。对于相干光通信技术来说,在和光纤技术有效融合的条件下,可以确保光纤技术具备很大的容量数据,同时在数据传输,甚至远距离传输上的能力大大增加。因此,需注重相干光技术在通信工程当中的应用。一方面,需明确的是,对于相干光通信来说,外差检测法是工作的基础,将由光线传输的光信号与ID产生的激光共同施加至光电检测器当中,进一步通过光电转换使相对应的变频差得到有效形成,最终在有效解调的情况下,获取所需的传输电信号。(2)注重光弧子技术的融入。对于光弧子通信技术来说,主要将光弧子视为基本载体,主要工作原理为:利用所具备的光弧子元,使宽度较窄的光脉冲有效形成,以此作为信息载体,然后通过光调制器之后,再通过光纤放大器以及光隔离器,最终进入光纤传输系统。在通信工程中,应用光纤技术的同时,注重光弧子技术的融入,能够使光纤传输过程中的损耗得到有效降低。

3结语

通过本文的探究,认识到我国通信工程事业发展迅速,为了提高通信工程工作的效率及质量,有必要注重先进科学的技术在其中的应用。对于光纤技术来说,具备多方面的优势,包括:抗干扰能力强、能够降低材料损耗以及在传输容量方面较大等。因此,便有必要将光纤技术应用到通信工程当中,使通信工程的数据传输能力增强。此外,由于光纤技术在实际应用过程中,也会受到一定条件的限制,因此有必要通过优化设计,融入相干光通信技术与光弧子技术,一方面使通信工程获取传输电信号的能力增强,进一步方面使光纤在传输过程中的损耗得到有效降低。总之,光纤技术在通信工程中设计应用工作的优化及完善非常关键,相关工作人员需对此充分重视。

参考文献:

[1]肖维,张阔.光纤通信工程技术应用的论述[J].电子世界,21016(23).

技术设计范文5

[关键词]智能化建筑;电气施工;设计与应用

1建筑电气智能化技术设计要点分析

首先,在建筑电气智能化技术设计阶段,设计单位需要结合以往建筑智能化电气工程建设经验,做好建筑电气智能化需求分析,并提出一个完整的建筑电气智能化方案,应注意设计方案应尽量体现人性化,一切以满足人的需求为本,提交筑电气智能化方案后,需要组织相关专家,来评审需求方案的可行性,评审通过后,便可以以该方案为依据,进行建筑电气智能化设计,选择相应的建筑智能化技术,完成建筑电气智能化设计图纸的制定。其中设计图纸的设计说明要详细,同时应包括建筑智能化电气系统图、平面图、监控点表等同时涉及到各种智能设备、线缆等,需要标有对应的规格、型号等参数,从而更有助于工程量清单和预算编制,为后续工程招标提供有力数据支持。其次,建筑智能化技术设计涉及到建筑电气方方面面,整体建筑电气组成了一个庞大的智能化系统,该系统包括电气照明、空调、供配电、电梯等多个专业,因此在进行建筑电气智能化技术设计时,需要做好对上述专业的统筹规划,彼此做好协商工作,从而有效解决智能化系统与这些专业之间的接口和联动控制问题,保证建筑整体自动控制功能得以平稳实现。最后,在进行建筑智能化技术设计时,最后整个智能电气系统的集成,是智能化技术设计、施工的重点,在深化设计阶段,需要组织相关技术人员,针对已建成的智能建筑,做好考察学习,并进一步借鉴参考智能电气系统集成成功经验。在进行设备选型时,需要对系统集成需求加以充分考虑,在各子系统之间,应提供技术协议支持的系统集成接口,保证建筑电气智能化技术得以有效落实。

2建筑电气智能化技术应用

2.1智能家居技术应用

在建筑电气设计中,所谓智能家居,简单来说即是利用无线网络技术、传感器技术、物联网技术、RFID技术等,将其应用于家居生活有关的电气设备之中,通过无线网络,即可实现对这些电气设备的远程自动化控制,例如通过利用智能手机,在其中安装专门的智能控制平台,从而实现对洗衣机、空调、冰箱等家电的智能控制,与此同时,还可以通过智能手机,来对建筑水电气表等数据及室内安防监控信息进行实时查询,有效保障的建筑居住的安全性与宜居性。

2.2智能安防技术应用

从当下智能安防简技术应用发展现状来看,在该技术中,主要融入了门禁一卡通系统、视频监控系统和联网报警系统,从而在网络通信的帮助下,实现系统之间的高效连通,因此可有效提升建筑安防效果,一旦出现安防问题,能够实现全面、有效、准确的处理。类对于门禁一卡通系统而言,用户只有持有一卡通卡片,在身份验证通过后才被允许进入,在实现统一的人员出入管理的同时,还可以通过利用智能控制器,连接联网报警系统,实现建筑整体的撤防或布防。例如在所有建筑用户均离开建筑后,可以通过刷卡、密码验证或指纹识别方式,来对建筑进行设防,与此同时,还能够对建筑室内的电气设施检测,确保建筑照明系统、空调等子系统全部关闭,在保证建筑整体安全的同时,也有有助于建筑能耗的降低,实现环保节能。

2.3智能照明系统技术应用

照明系统是建筑电气工程中常用设备,同时在建筑运行能耗中也占据较大比重,因此通过应用智能化技术,提升建筑照明系统的自动化和智能化水平,可有效降低建筑照明系统能耗。当下,已经有一些比较成熟的照明节能技术被应用到智能建筑中来,例如在建筑照明系统中安装感光传感器,采集分析建筑室外光照信息,从而结合外界光照亮度,实时调节照明系统开关的启动与控制;又如在通讯技术的帮助下,通过将建筑照明控制单元与建筑门禁系统连接在一起,从而在夜间,由门禁系统检测是否有人进入建筑,而实现对建筑灯具开关的智能化控制,相对于传统以人力为主的控制,这种控制方式自动化水平更高,并且有着较为显著的节能效果。

2.4智能化建筑电气施工中存在的问题及应对策

当下在智能化建筑电气施工中,依然存在一些问题,从而不利于建筑电气智能性发挥,因此需要结合实际施工问题,提出相应的对策,可有效提升智能化建筑电气施工质量水平。一是智能化建筑电气施工组织设计与施工方案编制不合理,主要表现为施工组织设计缺乏合理定位,难以符合实际,施工组织与实际施工相差甚远,针对这一问题,可采取周期性设计方式,结合各项环节施工,团队施工等,做好合理实际,加强对施工时间的综合利用,同时在进行施工方案编制时,需要充分施工实际,从细节处入手,保证方案编制的合理性。二是智能化建筑电气缺乏标准化施工,主要表现为现场施工人员专业素质有待进一步提升,施工随意性强,施工监管力度不足,针对于此,需要加强现场施工管理,保障各项施工环节得到有效落实,同时对施工人员做好标准化指导,规范施工人员行为,有效提升智能化建筑电气施工专业性。此外,智能化建筑电气施工过程属于一个动态化发展过程,随着施工进度变化,施工要求也随之改变,因此需要把握好施工进度,加强施工管理,及时发展存在的问题,消除施工故障隐患,才能够实现智能化建筑电气施工质量稳定提升。

3总结

综上所述,在实际进行建筑电气化建设过程中,通过在其中引入智能化技术,可有效提升对建筑功能运行自动化控制水平提升,降低建筑整体运行能耗,提高建筑运行安全。因此需要相关人员做好对建筑智能化技术设计与应用,从而有效提升建筑电气施工质量水平。

参考文献

[1]任浩.建筑电气工程的智能化技术应用探讨[J].建筑技术开发,2018,v.45;No.387(9):83-84.

[2]刘安宁.智能化技术在建筑电气工程中的应用分析[J].电工材料,2018(2):40-42.

技术设计范文6

关键词:电子技术设计改革;Multisim仿真;综合实验

0引言

在我校,“电子技术设计与实践”课程是“电子技术实验”和“电子技术课程设计”2门课程的融合,这两门课程是高等学校电类专业学生非常重要的专业基础实践课程,是学生学习电子技术基础的基本理论知识与实际应用之间的一座桥梁[1]。“电子技术技术与实践”课程以实验的形式,培养学生正确掌握使用各类电子仪器仪表、基本测量和研究方法、工程中常用的电子技术基础知识及其运用,帮助学生掌握其后续专业课程知识和从事工程技术所需的电子、信息技术等方面的基本能力,为将来从事科研工作打好基础[2]。我院在开设“模拟电子技术”和“数字电子技术”理论课程的同时,重点开设了“电子技术设计与实践”课程。该课程除了教授学生了解电子电路系统构成方法,还对目前流行的电路模拟软件进行使用,使得学生不仅掌握书本知识的应用,还对实际的电路模拟软件的操作进行了深入地学习研究。

1需解决的教学问题

“电子技术设计与实践”的“电子技术实验”部分作为基础实验环节,主要完成对课堂基本理论知识的验证。由于实验平台和设计方式的差异,“电子技术设计与实践”的“电子技术课程设计”部分在实践过程中又细分为“模拟电子技术课程设计”和“数字电子技术课程设计”两个部分,该环节在学期末分开进行。这给学生学习带来两个问题:一是基础实验环节和复杂的“综合设计”环节之间缺乏必要的过渡,学生在学期中间完成了基础实验环节,从单个内容一下子进入到项目设计的综合应用环节,往往措手不及,综合设计应用能力不能很好地得到锻炼;二是“模拟电子技术”实践和“数字电子技术”实践之间缺少有效的融合。这正是这两门课程融合需要解决的初衷。

2改革的目标

为了全面提高学生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建立理论联系实际的课程体系,进一步提高学生的动手能力[3],在“电子技术设计与实践”课程中增设“综合实验”环节,从而构成电类专业学生针对电子技术知识包含“基础实验”+“综合实验”+“综合设计”的三位一体、循序渐进式的综合实践课程。增设“综合实验”环节,一方面能够更好地进行基础实验与综合设计环节之间衔接过渡;另一方面,也让学生初步体验数模电知识的集成及其在综合电路系统中的应用。

3综合实验案例

3.1综合实验内容的选择

选取了数字式电压/电容表作为综合实验的内容[4]。本实验可以让学生了解电子电路构成小系统的一般结构;掌握数字计数器的计数工作原理;理解将被测电压/被测电容的容量线性转换成计数时间的电路工作原理。控制信号产生电路如图1所示,数字式电压表测量电路的关键是固定C电容值,将待测电压V1线性地转换成计数的时间;而数字式电容表测量电路的关键是固定基准电压V1,将待测电容C的容量线性地转换成计数周期(时间)。这个电路可以巧妙地把数字式电压表和数字式电容表集合在同一个电路中。

3.2综合实验教学方法的选择

考虑到后续的“综合设计”环节,采用让学生用Multisim仿真软件进行电路模拟仿真,确定电路参数并在实验箱上按要求进行电路连接,先进行部分电路调试,然后进行总体电路的联合调试。综合实验环节采用Multisim软件仿真,安排4课时,分2次,间隔一周。学生可以利用课余时间来实验室计算机机房调试或在自己计算机上调试。具体教学方法主要采用电路原理图基本给定,提出具体的验收指标,某些关键的电阻值需要学生通过计算和在Multisim软件中仿真调试得到。通过综合实验,学生可以了解电路参数对实验结果的影响,从而分析各部分的工作原理并加深理解电路原理,也可以通过同学之间对问题的分析探讨来进一步拓展其知识面和应用面。最后,让学生记录4~6组实验数据和相关波形,写入综合实验报告。

4教学实践情况及成效

由于学院教学资源的限制和实践教学环节的差异,基础实验和综合实验环节在春季学期中进行,“综合设计”环节在理论课程考试结束后的学期末进行,由学院电气电子工程系和信息与控制实验中心教师共同完成课程授课。课程实施后证明:学生的综合实践能力增强,追踪新技术的兴趣增加。结合EDA技术的综合实验扩展了传统基础硬件实验的内容和数量,目前,在训练学生的仪器操作能力之外,鼓励学生通过软件仿真等虚拟实验方式进行大部分验证性实验内容,而在节省的理论和实验课程时间里,进一步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将EDA仿真全面引入实践课程,把EDA仿真融入到实践教学的各个环节,有利于学生快捷地将理论性和应用性融于一体,实现理论教学的拓展,并为后续综合设计环节打下基础;同时,在利用EDA软件开展仿真实验,能够部分弥补当前基础实验在课时上的不足,对培养学生创造性思维能力、全面提高专业素质具有重要意义。

5成果推广价值

“电子技术设计与实践”课程作为信息专业的技术基础课程,既要承担起构建学生电子技术知识体系的基础性地位,又有培养学生一定技术和技能的实践性要求。课程本身既表现出工程类课程的特点,又要面对大平台课程受众广的需求。因而,本课程教学研究和许多不同类型课程的优化改革都能在相关方面找到共性的目标和难题,其探索研究的成果也应是多角度的。从技术基础类课程的角度,本项目的特色和创新之处在于:提供基础技术实践课程“全方位”“立体式”的教学培养体系。一方面,本课程强调理论基础性,强化应用实践能力;通过案例引入理论思考,通过实践训练体系回归应用;以兴趣为导向,以行业应用和新技术热点为出发,引导提升学生的自主学习热情、独立思考能力和实践创新能力,形成全方位、循序渐进的立体式教学培养体系。另一方面,本课程培养学生利用Multisim等EDA工具进行电路仿真和分析,大力推广学生利用课余时间进行虚拟实验,验证基本原理,创新实验内容,形成对目前实验课时和硬件资源的有力补充,突破传统实验课程的时间和空间限制。

6结语

“电子技术设计与实践”课程综合改革方法已经在我院2018年春季学期第一次实施,学生人数超过400人,均采用小班化教学,达到了比较好的反响。我院将根据实施中的具体情况,不断开发新的教学内容、完善和改进教学方法[5]。

参考文献:

[1]王连胜,徐桂荣等.《数字电子技术基础实验》教学改革探究[J].成都:实验科学与技术,2014,12(5):110-112.

[2]孙洪颖,李纬华等.基于应用型创新人才培养的电子技术课程设计改革[J].北京:电子世界,2018,(24):30-31.

[3]张淑娟,殷敬伟等.水声工程专业电子电路课程设计教学模式研究[J].北京:中国现代教育装备,2018(2):61-62,67.

[4]李伟民,沈利芳等.电工电子实验与EDA实践入门[M].西安:西安电子科技大学出版社,2011年11月.

技术设计范文7

关键词:智慧医院;互联网医院;临床科研大数据平台;人工智能;物联网

2018年,国务院办公厅印发《关于促进“互联网+医疗健康”发展的意见》,健全“互联网+医疗健康”服务体系,完善“互联网+医疗健康”的支撑体系。2019年,国家卫生健康委办公厅印发《医院智慧服务分级评估标准体系(试行)》,开展智慧医院创建,推进智慧医院标准化建设,制定智慧医院建设规范和评价标准。近年来,随着移动互联网、云计算、大数据、物联网、人工智能等计算机技术的迅猛发展,全国各大医院掀起了智慧医院的建设高潮[1]。针对当前医疗信息建设的问题和不足,我院2017年开始了智慧医院三级项目的建设工作,取得了一定的成果。本文主要总结我院智慧医院建设情况。

1智慧医院规划设计

1.1系统构成。智慧医院三级项目包括5大板块:①以医院信息化集成平台为核心的信息化系统建设,包括HIS系统升级、结构化电子病历升级、OA系统升级、合理用药系统、PACS系统、输血管理系统、HRP、重症监护系统、透析系统等;②以互联网医院为核心的互联网医院平台建设,包括分时段预约挂号系统、综合支付平台、电子签名等;③以移动医疗为核心的移动医院建设包括移动护理、移动心电、SPD;④以医疗专用物联网为核心的物联网建设,包括无线镇痛泵、无线体温检测、智能药柜等;⑤以临床科研大数据平台为核心的大数据平台建设[2]。包括临床辅助决策支持、卒中临床研究大数据平台、胸痛临床研究大数据平台等系统[3],见图1。信息系统集成平台是一个基于java的轻量级企业服务总线和集成平台,致力于解决医院业务系统传统的点对点集成问题,实现流程的优化,信息的互联互通和共享。平台构建涵盖了HIS、LIS、RIS、PACS、HRP、EMR、管理决策等几十个子系统,具有一体化、标准化、可视化、安全稳定等特征。集成平台将业务逻辑与消息通讯分离,支持各系统间的信息交换,支持XML,JSON等多种数据格式,且基于SOA架构,完全按跨平台需求进行技术设计和实现,通过配置而非编程的方式允许开发人员快捷便利地连接多个应用。互联网医院平台基于实体医院建立,将医疗与互联网两个高知识含量技术进行有机结合,重构并优化面向患者的各类医疗服务,是一个集咨询、诊疗、处方、药物配送、慢病管理、健康教育、家庭护理于一体的一站式医疗服务平台,咨询问诊方式多元。AI辅助诊疗提供智能导诊、智能自诊、智能预问诊、智能问答、智能诊后随访管理等功能。通过采集AI采集患者信息和提供辅助诊疗建议,有效地提高了医生的诊断效率,医疗服务质量得到提升。冷链药物配送在保障医疗质量的前提下,有效地节约了患者的通勤时间。互联网医院提升了用户特别是复诊和慢病患者的体验,提升了患者的满意度,扩大了医院的覆盖面,提高了医院的知名度[4]。移动医疗通过移动医生工作站、移动护士工作站、SPD运用,有效提高了医护人员的工作效率和工作质量,提升了患者满意度[5]。移动护理提供移动体征管理、评估评分、护理记录等功能。临床科研大数据平台包括基础临床科研大数据平台、专科临床科研大数据平台、专病临床科研大数据平台[6]。运用大数据技术,对临床数据进行整合、清洗、脱敏,形成标准化的临床科研大数据集和相关子集,并基于临床科研大数据集建设相关科研应用[7]。为科研组提供项目、项目管理、统一视图、统计分析、多中心数据录入、数据质量管理、多科临床数据知识库、数据检索、自助取数等多项数据分析和科研支持服务[8]。

1.2技术设计方案。互联网医院平台采用行业先进的J2EE架构。互联网平台采用springboot、springcloud、mybatis、redis、kafka、bootstrap等主流J2EE相关开源技术。采用分布式部署架构,lvs+nginx+jboss+mysql,便于应用的水平扩展,使系统具有高可伸缩性、高可配置性、高可扩展性和高可维护性。互联网医院平台技术架构见图2。医院内部信息系统通过集成平台对外提供标准接口,互联网医院通过统一接口平台与集成平台等对接,同时基于Hadoop等技术服务平台提供线上诊疗、就医服务、患者管理、大数据分析等服务。医院信息系统集成平台是一个基于java的轻量级企业服务总线和集成平台。集成平台将业务逻辑与消息通讯分离,支持各系统间的信息交换,支持xml,json等多种数据格式,基于SOA架构。医院信息集成平台技术架构见图3。该平台通过企业服务总线ESB等集成了HIS、LIS、EMR等院内信息系统,形成了临床数据中心(CDR)和临床科研数据中心,对外提供统一服务。

2项目管理

我院将科学的项目管理贯通于智慧医院的建设过程中,使得项目按时成功上线,达到了预期目标,取得了用户的认可,运行平稳。其中,尤其是项目进度管理至关重要,包括活动定义、活动排序、活动资源估算、活动历时估算、制定进度计划、进度控制6个方面。①活动定义:项目启动后,召集产品及技术人员进行需求收集与分析,范围分析与确认等工作。通过前期工作,得到工作分解结构(WBS)。以此为基础,通过工作分解结构,召集需求、产品、核心开发人员、核心测试人员等将项目工作分解为更小、更易管理的活动,形成详细的活动清单和里程碑清单。②活动排序:得到活动清单后,根据重要性及时间紧迫性对活动进行排序。③活动资源估算:根据详细的活动清单,逐个分析各活动耗费的资源,评估复杂或者耗时较长的活动是否需要投入多名开发人员或者采用经验丰富的高级开发人员。进行活动资源估算时,必须考虑资源的可用性。结合资源日历,判断资源是否可以获取,如果不能获取,则需要同相关部门尽快商量确定,并制定相关替代方案。④活动历时估算:活动历时估算作为项目进度管理的一项重要工作,直接影响到项目的总体进度。如果时间估算得太短,则会使工作被动紧张,过度加班等。如果估算得太长,则会造成损失,并使团队松散。不管采用何种估算方式,使用多么有经验的专家进行估算,项目实际耗时总是与估算时间存在差异,为了谨慎处理,需按总活动耗时的5%作为预留时间,以便发生紧急情况时能够有效缓冲。⑤制定进度计划:在前期的活动排序、活动历时估算等基础上,制定项目进度计划。制定项目进度计划后,根据医院要求的完工时间进行比较,对耗时较长的活动合理安排更多资源,对关键路径进行调整。本项目进度管理见图4。⑥进度控制:本项目采取了每日15min晨会,周例会,迭代总结会议等多种方式实时采集项目进度及开发过程中遇到的各种问题,以便及时解决。综合科学项目管理各个领域的管理知识,如范围管理、成本管理、质量管理、人力资源管理、沟通管理、采购管理、风险管理和整体管理等项目管理方案,最终顺利完成平台建设。

3总结

技术设计范文8

在发展中,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技术以其实用性和科学性,有力地推动着我国工业和电气工程事业的现代化发展。本文主要分析了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技术的设计原则,并就其应用问题进行了探讨,以供参考。

【关键词】

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技术设计;技术应用

自动化技术在我国起步较晚,但发展极为迅速,为我国社会经济发展、工业建设及电气工程事业,提供了强大的发展动力。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技术的广泛应用,不仅提高了效率,降低了成本,扩大了效益,也为工业生产和电气工程事业提供了有效技术保障,促进了我国现代化进程的不断加快。

1.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技术概念

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技术涉及的内容比较广泛,目前已发展成为一个较为完整的体系。其概念与外延在不同时期也存在很大的差异。最初,人们将电气与电子产品的相关科学联系在一起,统称为电气工程。随着现代信息科技与物理科学的发展进步,电气工程的外延逐渐扩大,涵盖了计算机、互联网、电子电力、机械自动化及电路技术等多种技术。电气工程的发展程度体现了一个国家的科技水平和技术实力,影响着国家综合实力的提升。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技术主要分为两类,即状态检修技术和管控一体化技术。其中,管控一体化技术是通过信息数据的集成与处理,实现管控一体化;状态检修技术主要是预测和监控设备运行状态,保证设备正常运行,以提高设备的安全性和稳定性。

2.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技术的设计

2.1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技术的设计原则

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技术的设计,并非是固定的、统一的模式,而是要根据实际情况,结合各种生产机械、生产环境以及平台支撑等因素,来有针对性地进行设计。其最根本的原则就是要最大化地满足机械自动化控制的需求,提高生产效率和经济效益。同时,还要做到经济实用,使软硬件设计都能符合工业生产等实际需求,能够为工业生产和社会建设提供有效的技术支持,实现低投入、高效益。

2.2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技术的设计

影响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技术设计的主要因素,可分为硬件设备与软件设备两方面。在设计过程中,要充分考虑这两方面的因素,根据设计原则进行有针对性的设计。首先,在硬件设计方面,在分析工业控制等实际需求基础上,设置中央服务器,以确保整个系统的平稳运行。其次,在软件设计方面,可采用当前市面上通用的自动化软件控制系统,依据硬件设计来进行设计,有针对性地编写操作性强的自动化控制程序。完成软硬件设计之后,为了确保设备能够安全、平稳、高效的地运行,还应当将火灾自动报警与消防联动系统以及设备自动化系统安全防范系统,纳入到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技术设计中,形成实现一体化的电气自动化系统控制、决策和管理,为生产实践提供最大化支持。再次,应采用科学、统一的网络架构,进一步完善和改进系统功能,根据企业实际应用需求,实现系统实时信息交换和资源共享。最后,要充分考虑信息数据的安全性,加强安全装置设计质量控制。根据电气工程自动化系统设计要求,对安装装置的使用性能和质量进行检测,努力提高系统集成化程度,保证各应用模块和装置具有良好的兼容性和相容性,降低系统设计、管理、运行、维护成本。

3.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技术的具体应用

3.1在建筑业中的应用

如今,我国建筑的智能化水平越来越高,对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技术的需求也越来越大。利用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技术管理的内容,主要包含楼宇自动控制系统、给排水系统、安保系统、消防系统、照明系统、电梯系统等。例如,楼宇自动控制系统就是利用该技术进行集散化控制。所谓楼宇自动控制系统,就是通过计算机对相关操作内容进行有计划的分散控制与集中管理。

3.2在工业中的应用

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技术在工业中应用日趋广泛。它通过控制感应器和继电器等电子元件,来有效实现对工业流程的自动化控制与管理,极大地提高了生产作业效率,解放了人力。技术人员在终端就可以实时监控各系统和线路的运行情况,及时发现故障隐患并有针对性地采取解决策略,保证生产作业顺利、有序地进行。

3.3在电力系统中的应用

在能源日益短缺的背景下,清洁、优质的电力能源得到了更加广泛的应用。随着我国电力事业的发展,电力系统的自动化、现代化水平不断提高。例如,火电厂是电力生产的主要场所,其中设置和分布着众多重要的设备设施,如果进行人工监测和检测的话,不仅效率低,而且极易出现安全问题。利用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技术,就可以对锅炉、汽轮机以及发电机等重要设备,进行24小时实时监测和控制,快速侦查调试,及时发现并解决设备故障隐患,为电力供应提供良好的保障,极大提升电厂设备运行效率。

作者:杨婷 单位:成都理工大学

参考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