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方县域经济问题分析2篇

地方县域经济问题分析2篇

(一)

一、县域经济发展与财源建设现状分析

(一)骨干财源匮乏,财源结构单一,持续性差

经济状况决定着财源的分布、结构及稳定性和持续性。由于实体经济单薄,工业经济在全县经济布局中起不到应有的主导和支撑作用,果品洋芋畜牧等农业产业相对成为全县的主导产业,这些农业产业多以农户为单位,经营分散,组织化程度低,其产品基本为初级农产品,附加值低,加之国家对农业实行减免税等优惠政策,农业产业方面的财源对财政贡献很少。2012年,全县增值税在大口径财政收入中占比14.6%,企业所得税占比0.6%,两税种占比低,基本上反映出县域工业企业生产规模小且盈利能力较差;尤其是2011年后半年县煤矿改制后,纳税额在百万元以上的工业企业空白,工业骨干财源严重匮乏。2012年,营业税在大口径财政收入中占比20.6%,营业税相对成为主体税种,主要税源来自县内建筑及房地产企业,营业税结构单一,且这些企业主要依靠县上的重点建设项目,近两年依托县城南扩,税源较好,但这方面税源的稳定性和持续性较差;在第三产业上,来自金融、保险、通信、仓储等现代服务业的税源较少,新兴财源发展跟不上。

(二)财政自给率低,对上级财政的依赖度高

“十五”时期,全县地方财政收入对财政支出的贡献是12.06%,“十一五”时期下降到4.26%,2011年、2012年分别为3.53%、4.07%,县财政自我保障程度降低,财政收支矛盾突出,对上级财政的依赖性越来越强。

二、推动县域经济发展,促进县级财源建设的政策建议

(一)发挥比较优势,做大做强优势产业,壮大财源基础

市场机制作用下,“优胜劣汰”,生产要素总是向优势地区和优势产业转移流动。在近几年的发展中,庄浪县梯田、劳务、旅游三大产业的优势已逐步显现出来,并且得到全县上下的共识。但是,由于产业链条短、技术含量低、市场化程度低,产业的比较优势还没有充分发挥出来,没有形成经济规模。今后,要着重在做大做强三大优势产业上下功夫。围绕百亩梯田,在继续做好果品、洋芋基地建设的同时,在仓储、包装、物流、深加工、产品服务及品牌建设方面积极引导创办龙头企业,延伸产业链条。发挥劳动力资源优势,在服装、小工艺品加工等劳动相对密集的加工制造业和服务业上建办企业及个体户,将外出务工的劳动力吸纳回来,在县内创业就业,搞活县域经济,夯实地方财源基础。以政府投资主导,多方吸纳民间投资,积极开发县内丰富的旅游资源,变资源优势为经济实力。

(二)创优发展环境,主动承接产业转移,培育新的财源增长点

随着西部大开发战略深入推进和东部地区产业升级转型,大量产业和资金向中西部地区和小城镇转移落户,庄浪县在招商引资上面临前所未有的商机。关键是要营造良好的发展环境,“筑巢引凤”,主动承接我国产业转移的大趋势。庄静高速、天平高速(途经庄浪)两条主干道已批复立项,加之已实现了乡乡通油路,长年困扰县域发展的交通瓶颈必将全面打通。现在要重点关注“软环境”,从群众的市场观念、创业意识、创业技能、文明素养,到政府机关及窗口行业的开放意识、效能、服务以及土地、财税、金融等方面降低门槛、创优服务,切实营造开放的、宽松的发展环境,依托县域内的梯田产业基地和劳动力资源优势,吸引投资兴办实业,快速提升县域经济发展水平和经济规模,培育一批有实力的财源企业。

(三)加快推进城镇化,释放消费红利,提高财源层级

2012年末,庄浪县城镇化率28.4%,明显低于全省平均水平,既是经济发展上的差距,也是今后推动县域经济发展的一大潜力。加快推进县域城镇化,更好吸纳对接发达地区产业转移,有效融合工业化和农业产业化发展,必将全方位提高县域经济发展水平和消费水平,释放农村潜在的消费红利,促进商贸物流、住宿餐饮、房地产、金融保险、信息传输等服务业在县城及中心集镇的集聚和发展,提升县域财源层级。

(四)充分发挥政府投资的引导和杠杆作用,推动县域经济转型跨越,增强财源建设的可持续性

庄浪县经济在近几年发展较快,但由于基础薄弱,总体上经济发展水平较低,县域经济总量相对较小,推动县域经济快速增长、跨越发展仍是经济发展面临的主题。另一方面,决不能走“高能耗、高排放”粗放式发展的老路,要把“跨越”发展和“转型”发展结合起来,在节能减排中推动县域经济跨越发展。在市场机制发挥基础性作用下,释放民间资本的竞争活力,促进县域经济快速发展,同时,政府投资要充分发挥引导和杠杆作用,通过财政贴息、担保、奖补等多种方式,积极引导各类投资向节能型产业、循环经济、科技含量和经济附加值较高的产品上集聚,推动县域经济转型跨越,增强财源建设的前瞻性和财源可持续性。

作者:何晓宏 单位:甘肃省庄浪县财政局

(二)

高效服务是县域经济发展的关键。环境是一种财富,是吸引投资者的强磁铁。政府是创造环境的主体,企业是创造财富的主体。一个地方的地理位置是不可改变的,可以改变的是政府的服务,政府的高效服务是县域经济发展的关键。近年来海南各市县为发展县域经济,都在加大招商力度,但在优化发展环境、提高服务水平上与昆山等地区相比,还存在一定的差距。虽然海南大部分干部执行能力较强,但仍有一些部门“亲商、爱商、护商”的意识不浓,不惜损害投资商的利益,对明令禁止的行政审批(服务)项目依然照旧收费,一些职能部门的办事人员以权谋私,吃、拿、卡、要现象屡禁不止,一些部门和个人衙门作风严重,推诿扯皮,办事久拖不决,工作落实不到位;有的单位和部门只关心局部利益,凡事以利为先,有利可图的就“越位”,无利可图的就“缺位”。这些行为极大地伤害了群众和投资者的心,严重破坏了创业和投资环境。要加大监督整治力度,消除阻碍经济发展的体制、机制性障碍,要切实转变干部工作作风,进一步加强效能建设和服务型政府建设,强化“效能建设就是提升核心竞争力、效能建设就是提高执政能力”的理念,规范各种收费行为,制止各种乱收费,简化办事程序,提高办事效率,建立一支“真抓实干、创新实干、改革实干、廉洁实干”的干部队伍,为投资者提供一个高效、便捷、公开、透明的行政服务环境。只有这样,才能加快县域经济的发展。

发展战略的连续性是县域经济发展的基础。一个县的经济发展思路,往往经几届领导班子探索形成,是广大干部群众智慧与心血的结晶,后任的领导要在具体可操作层面不断充实、完善,不要轻易变更。与昆山等地区相比,我们在发展战略、政策的连续性上有一定的差距。海南一些地方呈现出政府超强干预模式、干部经济模式、政绩经济模式、指标经济模式,往往是新官新思路,一届领导一个主张,一种思路,而县域经济的基础又比较薄弱,每一个新的定位就意味着资源要重新配置,导致基层干部无所适从,造成原先发展措施效果落空,有限的资源被浪费,没有得到充分利用。为此,海南县域经济发展要认清自己的优势,重在打基础,立长远,集中发展有竞争优势的主导产业,不能朝令夕改,一届班子一个目标,急功近利,看见别人发展什么产业,自己也照葫芦画瓢,必须保持县域经济发展战略、政策连续性,按照制定好的蓝图,着眼转型升级,一茬接着一茬干下去,不动摇不懈怠不折腾。

作者:林芳兰

(三)

一、资源基础观的缺陷

1、资源基础观强调优势资源,但县域经济更注重利用综合资源。企业拥有某项特殊的异质资源,就可能给企业带来收益,让企业在竞争中获利,但县域经济依赖异质资源,而不注重对各种资源的综合应用,尤其是对各项自然资源的过度使用,可能带来比较优势陷阱,例如矿产资源衰竭而让县域经济一蹶不振等。有的县域经济体可能也具备各项自然资源、社会资源和组织资源,但各项资源所占比例存在问题,例如过多依靠投资而不是技术创新,过多依靠传统产业,在政策上缺乏对新产业的扶持等,缺乏对各项资源的组织和协调,没有根据县域发展战略和资源供需情况,对相关的资源进行重新配置,忽视了县域经济核心竞争力的培育,导致走向粗放型发展模式。

2、资源基础观追求资源优势,但县域经济注重减少资源劣势。县域经济可能通过上级政府从同一行政区内的跨区调配资源,甚至采用上级政府的财政转移、专项资助等方式获得相关资源,县域经济的特点就决定了其在区域间的合作远大于竞争,企业由于资源有限,更强调“由点带面”,以优势资源获得竞争高点,然后实现综合发展;而县域经济由于拥有资源更多,需要解决县域内各类问题也更多,更注重“查漏补缺”,更关注减少资源劣势,即实现“人有我有”,然后才是“人有我优”。

3、资源基础观追求资源不可流动,但县域经济的资源能自由流动。企业在经济利益的驱动下,为防止模仿,优势企业需要保护和强化特殊资源,资源很难被其他企业学习,不会轻易流动;在县域经济中,由于区域合作远大于竞争,在上级政府协调和资源逐利的背景下,随着县域经济间相互学习,优势企业不断向外扩张,即使是核心资源,也没有太大的流动障碍。

二、资源基础观的再认识

1、县域经济的重要资源来自都市经济。根据2012年湖北省县域经济综合统计,武汉市的近郊江夏区、黄陂区和蔡甸区分别排名第一、四和六位;排名前列的县域经济体,基本位于湖北的六个特大城市和大城市周边。县域经济的重要优势是劳务成本和土地成本低,但发展良好的县域经济并不在那些成本最低的区域;县域经济的发展,其区位优势明显,更像是从城市“溢出”的重要资源,再与当地的配套资源结合,扩大了城市的产业集群,延长了相关产业链。县域经济不可避免地融入都市经济,成为其中的一个重要环节。以发展旅游业为例,鄂西生态旅游文化圈的发展,最缺乏的不是自然风光,而是高标准的旅游基础设施、优质的宣传推广、专业化的服务质量等硬软件建设,这些都需要由都市经济“溢出”资金、技术、管理等相应重要资源,当所有资源相互吸引,汇聚齐全后,相应的旅游产业就发展起来了,由于游客多数来自都市,位于县域的旅游经济并不能“独立发展”,而需更深入地与都市经济相结合,两者呈现“一荣俱荣,一损俱损”的格局。

2、县域经济的优势资源流向都市经济。湖北作为农业大省,三农问题表现出的矛盾比全国更加突出。2009年湖北农村人均耕地为1.43亩,比全国平均水平低18%,2010年湖北农业生产值占GDP的13.4%,而农业从业人员占总就业人口的46.4%。从理论上,能够流动的资源,都会汇集在市场中能获得最大收益的区域,假设1元投资到农业和工业中,各能获得0.1元和0.2元的收益,则金融资源就会汇聚到工业中;假设1亩土地投入到农业和工业中,各能获得0.1元和0.2元的收益,则土地资源就会汇聚到工业中;假设1个农民工投入到农业和工业生产中,各能获得1000元和2000元的收益,则人力及其相关资源汇聚到工业中。这种资源流动,直到其在不同领域获得相同收益时,才会停止。由于工业在都市中更多,资源更多汇集于都市经济中,从某种意义上,只有都市经济中相关资源饱和后,才会向县域经济中“溢出”,以期获得与都市经济相近的收益。资源流动现象,让以资源基础观解释和指导县域经济发展遇到了巨大挑战,也提供了一个新的视角,为避免走向粗放型发展道路提出了新思路。

三、新资源基础观指导下的湖北县域经济发展

1、转变观念,建立大资源观和有效资源观。大资源观不仅重视自然资源,更强调社会资源和组织资源。例如,县域经济发展的战略性规划与管理、县域文化软实力、制度创新与制度政策供给能力、社会综合治理与控制能力、公共产品提供能力等,都属于资源类型,都需要由相关组织提供有效供给。有效资源观是指只有对县域经济发展产生显性或隐性、长期或短期作用的资源才是有效资源,即只有通过广义市场交换,有价值的部分才是资源。例如,旅游资源当然包括的当地自然风光,但可能并不包括交通不便、不具特色、难以开发建设的某个山洞。同样地,难以在当地找到就业岗位的人力资源,或者挂在墙上无法落实的规划都不能称为有效资源。

2、增加资源存量,理顺资源关系。《决定》指出,实行资源有偿使用制度及保障农民公平分享土地增值收益,实质就是将土地转化为土地资源,资源的存量就有了巨大增加。理顺资源关系是指将各类资源以合理价格参与市场交换。部分县域政府为了招商引资,低价甚至免费提供工业用地,放松环境管制,这样将导致经济发展方式难以转变,经济增长依然被锁定在粗放增长模式。《决定》指出,加快自然资源及其产品价格改革,全面反映市场供求、资源稀缺程度、生态环境损害成本和修复效益,坚持使用资源付费和谁污染环境、谁破坏生态谁付费原则,就是要求理顺资源的关系。

3、与都市经济协同发展,实现更高层次的资源互补。县域经济与都市经济的竞争并非零和关系,而应加强合作,发展不搞“小而全”。县域经济的发展只能充分依据县域内资源与外在条件,发展特色县域经济产业才能缓解县域经济中的部分资源稀缺问题。发展县域经济要充分发挥市场配置资源的基础性作用,以企业为主体在更高层次、更大范围内优化资源配置。政府在调结构、定项目、建基地时要充分考虑市场需求因素,只有在突出和合理利用优势资源的基础上,才能与都市经济共同发展。

4、不简单追求优势资源,而更应促进资源流动。无论是以农业、工业或服务业为基础的县域经济,本质是多种资源的不同结合方式。由于多数资源的可流动性,从长期发展看,县域经济发展,重要的不是保持住特定资源的优势,而应随着市场需求和宏观政策的调整,不断变化多种资源的配合比例,改进结合程度和更新资源类型。无论是采用发展高效农业、特色农业、兴建工业园区、旅游兴县、商贸强县等模式,都不是一成不变的,重复建设和同质化都会使竞争压力越来越大,资源由进入变成退出,县域经济体将以信息化、产业转型或改善投资环境、创新管理及服务等措施调整资源配合程度。长远来看,县域经济的优势是不断变化的。

作者:李曼 单位:武汉科技大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