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办高校金融学应用型人才培养

民办高校金融学应用型人才培养

摘要:我国高校类型主要分公立和民办高校两大类,公立高校以研究型为主,而民办高校以培养应用型人才为主,两者各有侧重。本文主要从当下金融人才必备的知识和技能进行分析,这也是我们课程设计的纲领之一,进一步分析民办大学在培养金融应用型人才中存在的一些问题,并提出一些相对应的建议。

关键词:民办高校;金融学;应用型人才

尽管当下我国为全球第二大经济体,但我们的金融行业发达程度远远没有跟上整个经济发展的步伐,金融作为服务行业,其核心竞争力以及发达程度集中体现在优秀的实干人才上,因此高校人才培养更是整个竞争力中的一个基础环节,是非常关键。我国民办高校起步晚,培养有用于社会、能一进企业就能成为合格员工的应用型人才,而不是需要从理论到实践一一培训才能上岗的毕业生,做到这一步民办高校还任重道远。何德铭(2018)研究表明,独立学院金融学专业人才培养模式需进行改革,提出以产学研合作为平台,强化和完善实践教学体系,完善“双师型”教师队伍体系等建议。

一、金融人才所需能力

从事金融行业的人,就业单位绝大部分是银行、证券期货、基金公司、信托公司、以及其他投资公司。从工作内容来看分为两大类:融资类和投资理财类,前者主要是企业需求;后者范围广泛,企业、个人等都有投资理财的需要。由此要毕业生能胜任这些工作,需具备以下能力。

(一)优秀的人格品质

优秀的人格品质,良好的为人处世能力,才可以更好地和各行各业的人群交流合作,才能理智的处理各种棘手的金融问题。首先,这种能力的基础是正确的人生哲学观价值观,也是人格魅力的发动机,这样的人容易受到身边的人欢迎,开展各项业务就是顺水推舟。其次,我们每天都要处理各项资产或是投资问题,都涉及到金钱财富问题,这些财富更多的是客户的,所以金融人士需要非常负责的态度,兢兢业业才能完成这些工作。最后,在这个充满挑战的金融行业,需要强大的心理素质,否则容易做出非理性的行为。而以上这些素质都是以优秀的人格品质作为基础。

(二)金融分析、处理能力

当下社会经济快速发展,金融行业更是日新月异,作为金融从业人员来说,既要不断跟进学习,同时要对市场变化做出敏锐的分析判断和正确应对处理能力。首先,要对当下整体社会经济有全面的了解,对整体市场有一个整体全面的评估;其次,要对跟踪研究的项目或产品有着详尽的了解以及发展变化,随时掌控着风险变化情况以及及时做好应对策略。经济发展变化莫测,各项风险随时可能发生,有些系统性风险发生,可能导致的损失是无法估量的,这些风险防控、处理能力都要求很高。以上的能力,只有从业过、经历过的人才可在实践中领悟到学习到。

(三)金融实践操作能力

金融工作在某种程度上和理工科的工作类似,需要把理论在实际工作当中熟练的应用,不断发掘理论知识的效用,同时也在实践中继续升华自己的理论知识。经济金融的大部分理论基础知识都是在有条件下假设成立,由此和现实当中的问题有诸多差异,当你照搬理论知识去处理现实问题,其结果较差,甚至无法解决问题。金融市场极为敏感,在自然界、政治经济、生活中各种事件每天都发生意外事件,这些都会影响到金融市场,但书本是无法将这些条件罗列清楚的。所以需要金融从业者在实践中不断学习和总结。

(四)熟练的金融营销能力

当下各个金融单位最核心财富之一就是客户资源,谁掌握最多的客户资源谁就有最强的企业发展话语权,由此金融营销能力是一个金融企业的核心竞争力之一。所以金融从业者第一技能就是营销能力,也就是开发客户的能力。金融营销和其他营销有很大不同,它是一个要求有很高专业知识的无形产品的营销,这些实践技能在课本很难找到。这些能力都是在实践工作中,从知识培训到实践操作的不断反复循环而形成的,而这能力只有在实践中才可真正学习到。

二、当下民办高校问题

(一)辅导员问题

高校大部分辅导员都是从学校刚毕业直接进入高校定职为辅导员,把辅导员的工作简单理解为处理学生日常杂事的管理人员。人的初级职业生涯性格的形成,主要在大学阶段。辅导员在这个阶段的言行举止都会潜移默化的影响到学生的职业行为。大学生在这个阶段是一张白纸,辅导员是第一个在这张纸上画职业图的人,假如画得不好,肯定会影响到后续的职业生涯。而我们大部分辅导员都是没有什么社会经验和校外职业经验,要把大学生画好这个职业图,显然他们力不从心,也是高等教育的短板之一。

(二)教师考核体系问题

职称在高校中就是待遇的代名词,民办高校也不例外,由此教师的待遇主要挂钩于其职称的高低,这个无可厚非。但当下的职称评定,更多就是所谓的“搞科研,写论文”浮于形式,含金量低,甚至有更多的教师舍弃很多教学精力来“搞科研”,这对民办高校预培养应用型人才来说,非常不利。应用型人才培养,不单要把理论知识传输给学生,同时要做到传道授业解惑,这就需要我们老师不断深入实践,甚至下到企业中去吸收养分,不断学习才能把日新月异的实践知识和学生们分享。所以在培养应用型人才的核心条件上,教师首先是“应用型”。

(三)教学方面问题

民办高校的金融学的教学上有两大问题。首先,我们专业课的教材,大部分用的是传统教材理论性强,倾向于科研基础,缺乏实践性和及时更新性,他不同于金融行业从业内用的教材,既考虑基础理论知识又侧重实践应用技能。其次,我们大部分设计金融学人才培养计划的教师,多数没有在金融单位工作过,基本是照搬传统金融学的人才培养计划来设计课程,这样学生学习的路径就偏离了实践,对于实践性很强的金融行业来说,是极为不足的。

(四)双师型体系问题

双师型教师,简单说就是要求该教师既有理论知识,又有对应的实践能力。双师型考核体系是应用型人才培养的一个大创新,但衡量这实践能力,各大民办高校都没有一个较好的有效的办法。比如金融学的双师型教师,大部分民办高校就是教师通过金融从业资格考试,职称是讲师后就可以评定为“双师型”教师。金融业来说,有一考试从业证和你是否拥有对应的实践技能,其相差十万八千里,也就是说没有从业过多年,有些实践知识你是无法学习到的。总体来说,民办高校当下的金融学双师型考核体系,名存实亡。

三、对民办高校的建议

第一,更加重视培养学生的人格品质,更多的人文培养。重视辅导员身的关键作用,对辅导员的综合能力提出更高的要求,不单是人格品质高、为人处世能力强,同时要求社会实践阅历更加丰富、也有很强的职业规划能力,当然对应的考核、待遇也要提高,这样辅导员才能做好职业生涯的第一个“画图人”。第二,教师考核上更加侧重实践教学,在待遇上同等对应这个考核体系,这样教师可更加多精力投入到教书育人的事业当中,更多的精力去研究如何结合实践知识的给我们学生上课,不用担心职称问题。努力教学也能把职称、待遇提高,那么教师自然把重心转向教学。第三,双师型教师考核体系,需规定有执业经历的且有对应实践能力的教师才可评定双师型教师。这些评定过程,通过该教师的从业档案,劳动合同和岗位聘书等都可以量化考核,而不单是通过金融类从业资格考试即可。其次,为我们没有真正金融从业经历的教师提供更多的金融实践工作的机会、培训机会,让他们在职业生涯得到更多的升华。

【参考文献】

[1]何德铭.基于信息技术发展背景下独立学院金融学专业人才培养模式改革——以产学研合作的金融学人才培养模式[J].劳动保障世界,2016(27):25-26.

[2]陈雅,玲姚,瑞温.宇浅谈金融学人才培养方式[J].学科导刊,2017(8):20-21.

[3]余秀荣.国外“商学院模式”下金融学专业人才培养模式改革研究[J].上海商学院学报,2015(02):116-120.

作者:韦景忠 单位:广西师范大学漓江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