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融机构债券投资交易风险分析

金融机构债券投资交易风险分析

摘要:21世纪,随着改革深化,我国金融机构呈现快速发展趋势,债券投资交易规模不断扩大,交易机制日趋完善,同时在网络金融的推动下,债券交易品种不断增多,流动性增强,为金融机构的发展提供了动力源泉。当然,在复杂的市场环境下,金融机构在获取发展机遇的同时,面临诸多挑战,如何有效应对投资交易风险也成为金融机构所关注的重要问题。因此,本文以我国金融机构为主,对其债券投资交易的发展现状进行分析,并根据现状提出其投资交易当中面临的风险因素,同时针对风险制定与之对应的措施,以为金融机构债券投资交易提供参考依据,为其构建良好的交易环境。

关键词:金融机构;债券交易;现状;风险;措施

债券投资交易是金融机构的重要业务之一,在我国金融市场日益繁荣的今天,金融机构在此方面取得了重大成效,也为其带来了巨额利润。随着市场竞争的日趋激烈,该业务在拓展中面临诸多风险,威胁着金融机构的可持续发展,所以加强债券投资交易风险防范尤为重要。

一、金融机构债券投资交易的现状

1.交易品种增多,交易规模扩大

在改革开放不断深化的基础上,我国金融行业得到了快速发展,近几年,国家放宽了金融机构准入门槛,提高了金融机构监管力度,为金融行业发展营造了一个相对良好的外部环境,这也使得我国金融产品类型增多,交易规模不断扩大。目前金融机构债券投资产品主要有国债、金融债券、票据、企业债券等,此外在互联网金融的快速发展下,还出现了诸多新型债券投资交易品种,更好地满足了多元化的市场投资需求。在交易规模方面,我国金融机构发行的债券总额呈递增趋势,而且市场在这方面的需求量还在进一步增加。

2.交易风险较大,管理不够科学

在金融机构债券交易规模不断扩大的同时,其面临的风险也在增加,不仅有外部风险,同时也有内部风险。因为一些金融机构不注重管理,没有构建健全的内控机制,导致自身在实际发展中面临着较大的风险。还有一些金融机构没有根据实际情况进行工作岗位设置,相关的岗位没有按照要求进行隔离等,导致工作职责不明确、各岗位之间无法实现有效制约,这也为风险的提升营造了契机。另外,从业人员整体素质和技能不高也是增加交易风险的重要途径。部分从业人员没有取得债券交易从业资格,而且有些金融机构没有配备足够的从业人员,不注重对从业人员进行专业化知识的培训,不注重考核制度的构建,都会导致债券投资风险的增加。由此看出,我国金融机构债券交易面临着机遇与挑战、风险与收益共存的情况。对于金融机构而言,在实现债券交易规模不断扩大的同时,如何规避和降低风险,获取最大收益成为其探究的主要问题之一。

二、金融机构债券投资交易面临的主要风险

1.利率风险

由于大多数债券有固定的利率及偿还价格,市场利率波动将引起债券价格反方向变化。利率风险还与债券持有期限的长短密切相关,期限越长,利率风险就越大。2017-2018年,国家实施供给侧改革,金融去杠杆成了金融行业的重要发展目标,利率较前期有较大幅度的上升,这就导致金融机构所持债券价格发生了下降的情况,账面存在一定程度的浮亏。加之,如果一些金融机构采用债券回购等形式放大持仓债券杠杆倍数,虽然短期取得了较高的收益,然而也导致机构的市场风险不断增加,市场利率一旦波动较大,损失金额也会成倍增加,导致金融机构面临更大的市场风险。

2.违约风险

违约风险是指债券发行人不能履行合约规定的义务,无法按期支付利息和偿还本金而产生的风险。企业发行债券后,其营运成绩、财务状况都直接反映在债券的市场价格上,一旦企业的营运状况不良,企业就有可能丧失还本付息的能力,债券的市场价格就会下降。违约一旦发生就会对金融机构产生一定程度的危害。此外,部分金融机构还没有构建完善的信用风险管理体系,在开展债券投资活动中,未能对交易对手的信用状况及时把握,双方之间信息存在严重缺失,这就容易给金融机构带来交易风险。

3.流动性风险

也称变现能力风险。主要是指在交易过程中,由于受市场交易量以及交易价格等因素的影响,不能及时出售债券,导致金融机构无法及时获得资金,从而面临资金不足的风险。对于金融机构而言,流动性风险对其影响相对较大,尤其是银行,一旦流动性不足,不仅无法满足其业务拓展,而且还会影响其日常运营能力,此时如果客户形成挤兑风潮,将有可能使银行破产。通常情况下,融资效率、变现能力是衡量金融机构流动性风险的主要因素,其中任一因素出现问题均会产生流动性风险。

4.操作风险

操作风险是指由于信息系统或内部控制缺陷导致意外损失的风险。引起操作风险的原因包括:人为错误、电脑系统故障、工作程序和内部控制不当等等。当前一些金融机构因为没有制定科学化的债券投资体系,不对业务进行科学化管理,加之操作人员水平较低,从而导致操作风险较高。

三、金融机构债券交易风险的应对措施

1.完善市场应对机制,优化债券投资方案

首先,针对利率风险应制定严格的债券投资交易管理机制。一方面需要分散债券的期限,长短期配合——如果利率上升,短期投资可以迅速找到高收益投资机会;若利率下降,长期债券能保持高收益。另一方面机构可以根据债券风险特性,制定相对高效、合理、安全的投资组合,以更好地满足不同投资者的需求,同时又能实现自身业务的不断拓展。其次,提高风险管理部门对市场风险的重视程度,通过管理流程的完善,明确风控部门的职责,坚持预防为主,防治结合的基本理念。再次,对市场宏观环境进行分析,把握我国市场经济的整体状况,并根据市场运行规律拟定对应的交易方案。一般情况下,在经济环境良好时,为防止资产泡沫,抑制通货膨胀,货币紧缩是国家采取的主要措施。此时,市场资金就会相对减少,利率上行,对债券投资是不利的。对此,金融机构就可以提前制定预防方案。

2.完善信用机制,提升信用评估水平

首先,金融机构要完善信用机制,制定完善的交易评估机制。要对交易对象进行全面了解,掌握其信用状况。交易前,要对其信用状况进行评估,通过历史数据以及实地调研掌握其资信状况;交易后,要做好跟踪调查,及时掌握交易对手的情况,一旦发生状况要及时做出应对,将风险控制在一定范围。还要做好交易评估,以便更好地开展后续的交易工作,为业务拓展积累有效数据。其次,构建完善的评估体系,借助现代网络信息技术,建立高效的客户数据库(如企业预警通),对客户数据进行统一管理,将交易对象类型、资质、交易类型、交易数额、交易评估、信用等级等全部纳入其中,并提高数据在金融机构内部的共享水平,更好地满足行业发展需求,降低行业债券投资交易风险,增强行业整体竞争力。

3.加强内部管理,合理规避流动性风险

根据相关研究发现,影响金融机构流动性的因素主要有融资率以及变现率。所以,对于金融机构而言,想要有效应对流动性风险,就必须要增强这两方面的管理,通过内部管理水平的优化,增强财务管理水平,提高企业信誉。首先,一方面金融机构要做好资金合理配置,依据资本充足率对投资进行合理评估,避免投资过度对资金充足率产生不利影响;另一方面要加强内部财务管理,通过财务核算、审计等工作的优化升级来制定科学的预算方案,以确保企业投资的合理性。比如保险公司应该按照“偿二代”的要求加强流动性风险管理从而化解偿付能力危机。尤其是保险公司要重视大规模满期给付带来的流动性压力。当公司达到满期给付高峰,需要准备大量的现金用于到期保单的给付工作,随之而来的便是公司现金流压力的陡然增加。正常的满期给付不会对流动性造成较大影响,而大规模满期给付则需要安排较多的现金流出。因此,为保持流动性的平衡,需要定期计算未来不同时期的满期给付情况,在未来特定时间满期给付压力较大时,需加大风险的提示;同时,根据未来满期给付压力提前优化业务结构或加强投资资产的合理搭配,提前规划未来战略资产配置,根据未来特定时期大规模满期给付的资金需求,在战略资产配置中安排相应规模易变现的流动性资产,便于保障公司长期流动性的稳定。其次,金融机构应该根据资金状况来选择相对应的债券投资交易品种,避免资产负债的期限错配导致到期支付困难而面临较高的流动性风险,从而实现资源的优化配置。再次,金融机构要加强自我建设,树立良好形象,提高企业信誉,拓展融资渠道,一旦资金不足,能够第一时间获得自身发展所需资金,实现流动性风险的有效规避,为企业发展提供坚实保障。

参考文献:

[1]邹庆华.金融机构债券交易行为特征分析[J].金融经济,2019(01)

[2]朱晋,李永坤.金融租赁公司发展绿色金融债券的问题及建议[J].现代管理科学,2018(04)

[3]毛舟.债券市场违约对农村中小金融机构风险防范的启示研究[J].金融经济,2018(04)

作者:刘妍慧 单位:南开大学经济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