县域特色优势农产品供应链体系建设

县域特色优势农产品供应链体系建设

供应链是农产品流通的“大动脉”,农产品供应链体系建设是农业生产流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重要“节点”和“出口”。近年来,我国农产品市场活跃度得到较快提升,随之国家对农产品供应链建设支持力度也日益提升,多部门先后出台《关于推动农商互联完善农产品供应链的通知》《关于进一步加强农产品供应链体系建设的通知》等文件,一方面为提升农产品流通效率、助力乡村振兴提供了新的机遇和动力,另一方面为农产品供应链高质量发展提供了重要依据。

特色优势农产品是提高农民收入的“金钥匙”,以完善县域特色优势农产品供应链体系建设为抓手,是激活县域经济活力、全面推进乡村振兴的最佳选择。目前,各地农产品供应链体系的应用建设尚不成熟,供应链囊括的各个环节间的协调机制尚不完善,加上特色优势农产品的品牌化、标准化建设有待加强。在农商联系更为紧密、产销衔接更为畅通的大背景下,县域特色优势农产品供应链体系建设成为各地应切实探索的问题。

围绕流通链条协同效率不高、公益性保障能力不强等堵点难点问题,切实加强基础设施建设,提升特色优势农产品产地商品化处理能力和农产品批发市场经营能力。当前,各县特色农产品供应链多处于较为松散的状态,没有发挥出自身特色种植业、养殖业的资源禀赋,农产品生产、分级、仓储、流通、销售等领域的设备设施亟待完善。同时,作为市场改造升级重要环节的农产品批发市场也存在交易设施建设较落后的情况。因此,要实现县域特色优势农产品供应链全链条补链、强链,应高度重视产地流通基础设施和批发市场交易基础设施的建设。如,河南作为传统农业大省,近年在政策红利和数字技术的多重作用下持续完善县域特色优势农产品供应链。2021年河南省选定了杞县、温县、淇县等10个县开展特色优势农产品供应链示范建设,使得当地农产品供应链体系创新和建设在政策指引和技术驱动下释放出了新的发展活力。

围绕县域物流业发展,尤其是冷链物流相关设施的不足,完善冷链物流网络支撑,增强流通主渠道冷链服务能力。按照核心主体不同,农产品供应链主要有以龙头企业为核心、以批发商为核心、以零售企业为核心及以农户为核心等4种。无论是上述传统的线下供应链还是通过电商平台开展的新兴销售网络,物流问题都无法避免。同时县域特色优势绿色蔬果、生猪、肉奶牛等专业集群也需要完备的预冷、保鲜、冷冻存储设施支撑全链条的有序衔接。各地可优先支持农产品产值大、产销量较高的农产品流通上下游环节,并围绕农产品全产业链冷链运作开展冷链设施建设,依托改造集配中心、冷库、产地仓储等设施进一步增强产地配备清洗、分拣、分装能力及商品化处理效率,确保特色优势农产品在第一时间的保鲜、预冷和存储等一系列标准化处理的开展。如近年来四川省结合发展实际、围绕盘活农村运力先后整合了邮政、快递、物流、商贸流通、农资等资源,目前全省已有120多个县具备较完备的冷链设施,已形成的冷链物流功能布局在提升产地初加工能力的同时,也提升了末端的冷链配送能力。

总体来看,四川省县域特色农产品供应链体系的整体运营效率步入了新台阶。实时洞察消费需求,打造具有影响力的特色优势农产品品牌。数字时代下,需求拉动成为农产品供应链的重要驱动,加快农产品无公害产地认证、地理标志产品申报,积极推动县域特色优势农产品整体品牌建设,是拓宽特色优势农产品销售广度、掌握价格优势的重要保障。品牌培育和标准化建设、数字化建设跟上了,产销对接服务能力和管理水平自然就提高了,限制农产品通路的一系列问题也就迎刃而解了。如4月25日农业农村部公示了2022年第一批“全国名特优新农产品”名录,又一批优势特色农产品入选“国家队”,提振了各地推动农业转型升级,实现农产品供应链全链条增值的信心。面对农产品生产、流通、供应及消费环节的巨大变革,传统农产品供应链体系存在的短板日益凸显。着眼现状、探讨新时代背景下的社会及技术驱动,加强县域特色优势农产品供应链体系建设已刻不容缓。

作者:甄兰 任彩银 单位:石家庄理工职业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