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强乡村品牌建设助力乡村振兴探索

加强乡村品牌建设助力乡村振兴探索

摘要:农业农村农民问题是关系到我国经济发展的问题,要解决“三农”问题,必须实施乡村振兴战略。要加强乡村的品牌建设,形成一村一品、一村一特色。加强乡村品牌建设是乡村振兴的重要的途径,科学划分区域优势特色产业,建立乡村品牌,因地制宜发展乡村振兴品牌。

关键词:乡村振兴;区域特色;乡村品牌

1安阳市乡村经济发展现状

1.1乡村品牌化概述

品牌是一种无形资产,乡村品牌建设是随着时代不断发展而形成的。乡村品牌化是指通过引入品牌化的理念和方法,经营、管理、促进乡村经济发展。通过乡村品牌的创建、经营、管理,进一步实现乡村经济的高质量发展。乡村品牌化建设大致经历了村民自发建设、政府主导、乡村品牌化建设三个阶段。现代乡村发展已经不仅仅是简单的提供农产品,而是作为一个完整的主体,整体进入市场。在乡村振兴大背景下,乡村品牌建设是实现乡村振兴的一条有效途径,通过品牌建设可以充分形成乡村特色,促进当地乡村经济绿色发展,提高村民收入。乡村品牌能提高乡村的知名度,吸引更多的游客。同时,通过合理的广告宣传、推广,乡村品牌更是能成为乡村与消费者进行沟通交流的桥梁和纽带[1]。在有限的资源条件下,乡村品牌化可以有效促进乡村经济发展,实现乡村经济的整体发展。乡村品牌化可以说是一条绿色、可持续、高附加值、高质量实现乡村经济快速发展之路,是一条乡村共同富裕之路,更是一条能实现乡村发展方式的变革和转型必然之路。

1.2安阳市经济发展现状

河南省安阳市地处三省交界处,历史文化悠久,资源丰富。安阳市辖4个市辖区、1个县级市、4个县,共42个镇、50个乡。2020年,安阳市实现地区生产总值2300.5亿元,占河南省生产总值总量的4.18%,比2019年增加71.21亿元,增长3.19%;人均生产总值为4.2万元,比上年减少0.1万元,下降2.33%。见表1.

1.3安阳市乡村振兴发展现状

安阳市立足本市实际情况,结合各市、县、区的资源禀赋,加快促进农业一二、三产融合发展。科学规划乡村产业体系建设,加快乡村特色发展,加快乡村品牌建设,不断夯实乡村全面振兴的物质基础。2020年,安阳市在安阳县崔家桥镇双塔村举行“乡村振兴百村行”活动启动仪式。通过组织开展“乡村振兴百村行”活动,把好典型、好做法、好经验、好材料发掘出来,把乡村振兴取得的阶段性成果展现出来。乡村振兴百村行”活动以讲好乡村振兴故事为桥梁,动员全社会力量以实际行动参与到乡村振兴工作中来。2020年,安阳市大力促进新型村级集体经济,全市2980个村,2020年底已完成集体经济清零任务,比省里要求的时间提前一年。安阳市根据实际情况制定了五年规划,形成有钱办事、有人办事、能办成事的发展格局。2021年,安阳市集体经济收入5万元以上的村2237个,占比75.1%,年集体经济收入10万元以上的村1056个,占比35.4%。2021年6月17日,安阳市乡村振兴局正式挂牌成立,主要负责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统筹推进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有关具体工作,标志着该市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和乡村振兴工作迎来了全面推进、阔步发展的新阶段。

2安阳市品牌化建设分析

近年来,安阳市大力推进脱贫攻坚和乡村振兴工作,始终坚持因地制宜突出乡村特色,一村一特色、一户一处景、一村一幅画、一镇一天地、一城一风光[2]。坚持乡村建设“个性化、标准化、特色化、差异化”,坚持把品牌建设、市场运营、宣传推广应用到乡村建设发展中来。政府积极引导与市场主导相结合,乡村构建上坚持科学规划、绿色引领、合理推进。同时深入推进乡村区域特色产业发展,不断调整农业产业结构,大力培育农村新产业新业态,切实提高现代农业发展水平。目前,安阳市区域特色产业体系是“4+2+1”模式,即发展优质粮油、果蔬、中药材、草畜四个特色产业,乡村旅游产业、乡村物流产业两个乡村产业,持续推进农产品深加工产业。见表2。安阳要实现乡村振兴,建设乡村品牌,就必须与区域特色品牌发展相结合。区域特色品牌是实现乡村振兴的必经之路,是实现乡村振兴的重要途径。区域特色品牌的发展关键是产业,而安阳实现乡村振兴的最终目的是让更多的农民富起来,让广大的劳动人民强起来。可以说,区域特色品牌化是乡村品牌发展的初级阶段,最终目标是实现乡村振兴品牌。近年来,安阳市在乡村振兴方面紧跟中央政策,同时结合本市的实际情况,不断探索发展,取得了较大成效。见表3。除了获得荣誉的乡镇以外,安阳市还有很多发展不错的乡镇。比如,安阳县大力发展以西裴、杜庄、东湖农场、洪河樱花等四个乡村小镇为主的乡村游,2020年接待游客近40万人次,带动经济收入180万余元。在洪河樱花小镇,观看马戏团、歌舞表演、小丑军团舞台秀、大型灯光秀的游客纷至沓来,篝火晚会、非遗打铁花、民俗街等项目更是令游客流连忘返。尤其是这里提供的“杜仲系列”养生菜,让游客享受到了舌尖上的养生美味。安阳县围绕打造特色小镇,坚持生态资源、民俗文化、民宿发展、生态农业相融合,促进安阳县乡村经济的发展。2021年,安阳市建成了国有滑县林场生态旅游型森林特色小镇、合涧镇洪谷山生态绿化型森林特色小镇两个市级森林特色小镇,林州市姚村镇龙泉庄村、安阳县瓦店乡杜庄村等57个市级森林乡村。安阳市要充分利用滑县、安阳县、汤阴县、内黄县、林州市等地区优势资源,发展好乡村旅游、生态农业、红色培训等相关产业。统筹好市、县、乡各项资源,实现资源的合理流动,加强各地区的内生特色文化建设。发展好当地农民的培训与科学种植,加强农民的科学化、品牌化、特色化意识培养。壮大发展好乡村集体经济,发挥好合作社、带头人、村办企业的作用。“线上+线下”充分发挥利用好现在的网络平台,通过特色化提升吸引力,增加品牌附加值。通过市场化的品牌运作和推广,最终实现乡村品牌发展,进而实现乡村振兴[3]。

3加快乡村品牌化建设的建议

3.1创新模式,推进优质粮油品牌发展

3.1.12020年,滑县、安阳县、汤阴县、内黄该区域优质专用小麦分别发展到1.8万hm2、2万hm2、2.3万hm2和1.2万hm2。优化高标准良田的种植面积,建立以优质强筋小麦为主的优质专用小麦生产基地,构建“引、繁、种、管、收、销”一体化生产经营体系。推进优质专用小麦整建制集中连片种植,依托粮食加工企业、种植专业合作社等新型经营主体,开展单品种规模连片种植,重点建设滑县白道口、安阳县瓦店乡、汤阴县菜园镇、内黄县张龙乡等单品种片区,提高生产规模化、组织化程度。

3.1.2在西部林州市东姚、河顺、横水、茶店、原康、任村、东岗和殷都区洪河屯、磊口、伦掌、都里等丘陵低山区,推进杂粮产业的发展。

3.1.3在内黄县城关镇、马上乡等乡镇和滑县慈周寨镇、枣村乡、白道口镇、四间房镇等乡镇,大力推进优质花生业的发展。积极推进花生全程机械化,建立优质花生绿色高产高效标准化生产基地。在内黄县后河镇和滑县西南部、东北部地区,创建高油酸花生生产示范基地,推广高油酸花生新品种、新技术。

3.2“线上+线下”,推进优质果蔬品牌发展

3.2.1加快推动内黄县温棚瓜菜老旧设施改造,鼓励发展新型钢架大棚和新型日光温室,示范推广蔬菜新品种和设施瓜菜种植新技术、新模式,依托内黄县已有的技术推广平台、果蔬交易平台、农产品质量安全监测平台、电商服务平台等,推进亳城乡、东庄镇“早春+秋延大棚西红柿”,马上乡、张龙乡“早春大棚甜瓜+秋延菜椒”,高堤乡“早春大棚菜椒西瓜+秋延辣椒”,梁庄镇“温室黄瓜套种苦瓜”,井店镇“早春大棚黄瓜+越冬蒜苗”,城关镇、中召乡“早春小弓棚西瓜+夏秋露地菜”等六大温棚瓜菜产业基地建设。

3.2.2以八里营南北苑村等14个行政村为中心,大力推广“大棚早春茬香瓜+夏秋茬香瓜+秋冬茬蔬菜(菠菜、油麦菜、黄瓜等)”种植模式,围绕八里营瓜菜交易市场,做大做强订单农业,加大网络销售力度,搞好“八里乡”甜瓜品牌宣传。

3.2.3依托安阳县韩陵镇西红柿优势种植区和品牌优势,在安阳县韩陵镇梨北线两侧的梨园村、西目村、王宁后街等村,集中发展西红柿产业。

3.2.4充分发挥内黄县六村乡全省尖椒优势种植区和国家尖椒标准化示范区的品牌优势,依托辣椒加工企业和尖椒批发交易市场,大力推进麦椒套、蒜椒套等尖椒种植新模式,辐射扩大辣椒种植面积,延长辣椒产业链条,推动辣椒产业发展。

3.3加强品牌特色,推进优质中药材品牌发展

在林州西部深山区,重点种植党参、柴胡、连翘、冬凌草、丹参、黄芩等中药材。在林州西南深山区,重点种植菊花、山楂、党参、柴胡、黄芩、冬凌草等中药材。在林州南部深山区,重点种植远志、冬凌草、柴胡、山楂、杜仲、黄柏等中药材种植。在林州东部丘陵区,重点种植菊花、远志、五加皮、皂刺等中药材。在林州北部浅山区,重点发展冬凌草、柴胡、黄芩、远志等中药材。在林州中部盆地区,重点种植桑树、山楂、丹参、等中药材种植。在汤阴县伏道镇小屯村、司马村、东吴村、候庄村、东关村、南阳村以及宜沟等周边乡镇村庄重点发展艾草产业,搞好十大艾草种植产业基地规划,大力推进艾草种植、艾绒原材料加工、生物提取、艾草养生、艾草旅游为一体的全产业链发展,打造集扁鹊中医文化、健康养生、休闲旅游为一体的“扁鹊康养游特色小镇”。

3.4坚持科学标准化,推进优质草畜品牌发展

以内黄县亳城乡、殷都区伦掌镇为重点,大力发展肉牛标准化规模育肥,建立肉牛育肥基地。围绕内黄县梁庄镇、汤阴县任固镇、殷都区许家沟现有的肉羊养殖企业和规模养殖场,重点建设优质肉羊养殖基地,大力推广杜寒羊、杜湖羊等肉羊育肥养殖,带动全市肉羊产业发展。以汤阴韩庄镇、滑县万古镇为基地,依托当地生态示范奶牛养殖公司,带动周边乡村大力发展荷斯坦奶牛养殖,提高奶牛单产水平和鲜牛奶质量,支持现有畜牧场升级改造,加快奶业一体化发展。

3.5加快推进乡村旅游品牌发展

乡村旅游业促进农业发展,带动该区域农民增收致富。深度挖掘红旗渠精神、殷商文化、农耕文化等文化内涵,不断加大农业与信息、农业与文化、农业与旅游、农业与加工的相互交叉融合,打造一批主题乡村旅游品牌,走出一条产业融合发展道路,打响乡村旅游的安阳品牌,引领带动全市乡村振兴工作深入推进[4]。

3.6加快推进乡村物流品牌发展

要加大内黄县、汤阴县、安阳县、龙安区等农产品批发交易、农副产品检验检测、冷链储存运输及线上线下一体化配送的现代农副产品物流园区建设,不断提高乡村物流服务保障能力。要大力发展农村电子商务,建立完善市县乡村四级电商服务体系和信息平台,开展“农民+公司+电商平台”销售服务,提高农民参与电商经营的能力[5]。建立完善农村流通网络,推进城镇现代流通业向广大农村地区延伸,增强乡镇商贸中心的集聚辐射和农产品产地集配功能,畅通农产品进城和工业品下乡双向流通渠道。要推进冷链物流体系建设,构建智能温控仓储、冷链运输、加工配送、终端销售、全程可追溯的“无断链”绿色安全物流体系[6]。

4结束语

安阳要大力发展特色优势产业,推进优质粮油品牌,果蔬品牌,优质中药材品牌,优质草畜品牌,乡村旅游,乡村物流的发展。形成一村一品,一村一特色的乡村品牌,助力乡村振兴,促进安阳经济高质量发展。

作者:张晨阳 单位:中共安阳市委党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