低碳经济时代的建筑设计初探

低碳经济时代的建筑设计初探

一、建筑项目的环境属性

面对现今世界一体化的局面,建筑工作者设计施工了一些可以独立于环境存在的施工项目,使之变成了标志性代表。同时部分建筑设计人员还在致力于把建筑埋在地面上,使建筑同环境融合在一起,利用环境的作用,降低施工期间的成本损耗及工作量。

例如:利用太阳光及自然风,可以降低建筑应用过程中的资源损耗。这种做法受到了设计人员们的认同与大范围推广。例如:在欧洲西班牙的一名设计人员,就在建筑设计期间大胆加入了“空气树”,良好的处理了空间环境的再循环问题。这种“空气树”可以灵活的移动到任意位置,由于其建材原料为轻质的再生原料,内部装置了喷水管线,利用种植忍冬类植物来吸取建筑内的CO2,进而实现净化空气的功能。

在“空气树”内部,加装了冷冻系统,能够让其较户外温度略低于10℃,所以,能够缓解城市建筑的热岛效应,为民众提供良好的休闲、避暑场所。同时其还具有良好的节能作用。在“空气树”的上部装设了太阳能电板,利用太阳光的转变,实现电能的自给自足。假如拥有剩余的电能,可以通过传输线路将其供给电力企业,获取更高的资金收益,将资金收益再循环应用到建筑项目的施工与维护中,形成良性循环。这种方法可以对城市空间进行重新划分,加大“空气树”的密度,重新组建交通路线,人们也可以把自身生活同自然环境良好的融合在一起。

二、应用绿色建材原料

对于建筑领域来讲,建材原料的生产、应用、运输等过程都有可能产生环境污染及能源损耗情况。部分建材原料对人们的身心健康及环境造成严重损害。例如:部分建材原料中包含浓度较高的甲醛,一些加气得混凝土内含有气体氡挥发。现今,我国建筑领域在施工期间多应用钢筋混凝土建材原料。但是,水泥同样也是一种污染较为严重、耗能较多、排放CO2较高的建材。根据相关调查显示,每应用钢筋混凝土施工1m2,则会形成400kg的CO2。另外,在拆除钢筋混凝土建筑物期间,产生的固体废弃物也较难处理。假如无法正确应用混凝土建材原料,在施工后期的养护阶段,就会出现麻烦。因此,在选取建材原料期间,应尽可能应用一些能够循环利用、可以再生的建材原料。为了缩减CO2的排放量,需要选取能源含量较少的材料。唯有如此,在建筑项目施工过程中及拆除期间,可以降低对环境的损害。

想要提高建筑企业的资金收益,在研发并选取新的建材原料过程中,应细致考量建材原料的地域性及原生性。例如:欧洲著名的低碳建筑--“竹屋”,在其四周的保护建材原料选取的为当地的常用建材,即竹子。建筑设计人员试图把这种临时性的建材原料应用到施工设计中,使建筑项目同自然环境融合在一起。再例如:在我国的黄土高原地区,当地常见的房屋建筑多应用黄土进行施工,也就是建筑行业常讲述的地域材料施工,为了预防建筑裂缝,在施工期间人们填入了麦草、芦苇等植物,保证建筑框架的稳定性。

这种地域性的建材原料具有施工简单、耗能较低、成本投入较少等特征,同时此类护形式的建材可以让室内环境变得更加舒适,稳固,不需要燃烧就能够进行生产,极大程度降低了建材原料为环境造成的污染。同时,如果建筑项目拆除后,建材原料还能够被再次应用,或者变成肥料应用到农业生产中。

三、总结

总而言之,伴随着改革进程的逐步深入,我国经济得到了相应发展,在此期间,各类施工技术也得到了提高。面对当前经济发展与能源应用不协调的局面,唯有将节能、低碳的施工技术应用到项目设计中,才可以确保自然环境安全。相关工作人员应对建筑设计的低碳工作进行深入研究,不断创新,进而降低成本投入,增加企业资金收益,提高企业市场竞争能力,保证人们的生活质量及水平。

作者:陈隆恩 单位:上海教育建设管理咨询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