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民合作社财务风险防范策略探析

农民合作社财务风险防范策略探析

摘要:随着国家支持“三农”政策的陆续出台,我国农民合作社在促进农业生产方面发挥着巨大的作用。而同时,由于农民合作社受地域、服务对象、管理人员素质等方面的限制,使其在财务管理中存在诸多亟待解决的问题,如不及时采取防范措施,将使农民合作社财务风险不断地增加。

关键词:农民合作社;财务风险;现状;防范策略

引言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的农民合作社在规模、服务质量方面取得了长足的进展,并在促进农业现代化发展、专业化发展,尤其是组织化发展方面发挥着作用。而随着农民合作社在业务上不断创新及农业生产要求,传统的农民合作社管理模式已经无法适应新时代要求,特别是农民合作社财务管理工作也存在着诸多有待完善的地方,无法有效地帮助农民合作社对财务风险进行防范。

一、农民合作社财务管理现状

(一)农民合作社缺少内部财务管理制度。目前,多数的农民合作社未能对风险防范与财务管理给予必要的重视,在内部尚未能针对服务对象的特殊性建立风险防范制度与财务管理制度,例如,个别地区的农民合作社直接将乡镇银行等金融机构的财务管理制度在不加修改的基础上,就直接作为本社财务管理制度,造成农民合作社财务人员及工作人员在日常开展经济业务时无法找到相应的规范制度,导致农民合作社财务管理混乱,内部存在极大的财务风险。同时如果财务制度不够健全,员工在实际工作中遇到问题时没有明确的解决依据,甚至会存在员工钻制度缺失的漏洞,挪用合作社财产的情况。

(二)农民合作社人才专业素养有待提高。农民合作社财务人员的专业技能与职业道德是决定财务风险防范能力的重要保障。而目前,多数的农民合作社财务人员多由非财经专业且年龄偏大的人员组成,其受到学历、专业的限制,只能从事一些基础性的会计核算与报表编制工作,无法从事对报表分析、风险评估等专业性的财务管理工作。

(三)农民合作社内部审计机制不健全。农民合作社按照所有制性质及行业划分,应受到当地政府主管部门的指导与监管,但由于各别地方政府监管方面的缺失,使农民合作社财务管理水平无法提高。因此,很多农民合作社在依赖政府政策的同时,忽略了自身财务运营的管理,缺乏健全有效的内部监管制度,这也直接导致了合作社在进行项目决策时出现决策盲目、监察不严的情况。

二、农民合作社财务风险的具体表现

(一)农民合作社在筹资方面存在的风险。首先,农民合作社在筹资方式方面存在一定的不合理性。目前,多数的农民合作社通过银行举债进行借款,但由于暂时没有制定出合理、科学的最佳资本结构比例,将使农民合作社财务风险增加。其次,农民合作社由于未对融资方式进行合理地评估,造成合作社负债比例偏高,在高债务的环境下运行,一来给合作社带来较高的资金成本,二来还会给合作社会员带来巨大的财务风险。再次,农民合作社对信用不够重视。多数的农民合作社为了提高经济利益,通过开展融资后再进行高回报的投资,而在融资过程中由于各种原因未能按照协议约定及时地偿还贷款,使自身的信用不断地降低,长此以往,将影响农民合作社的再融资能力。

(二)农民合作社在投资方面存在的风险。一是投资决策存在错误,容易造成投资失败。对农民合作社而言,大多数在确定财务决策的过程中,多凭借主观意识与以往的经验,投资决策时未深入分析投资项目的可行性,且掌握的经济信息不完整、不真实,会造成管理层投资决策的最终失误,增加了农民合作社的财务风险。此外,一些农民合作社在没在稳固农村业务的情况下,盲目融资后进行多元化投资,正是由于合作社对拟投资行业在市场行情、客户需求、产品研发及内部管理方面的忽视,最终会造成农民合作社面临极大的财务风险。二是个别的理事由于产权不清晰而掌握着农民合作社的大部分资产,并在投资与处置方面具有绝对的话语权。

(三)农民合作社在经营活动方面存在的风险。一是由于未对资金进行规范管理,造成合作社资金流动速度缓慢。通常情况下,资金的流动性是衡量一个合作社偿债能力的关键。而目前,多数的农民合作社对资金管理存在漠视,使大量的资金被存货、债权长期占压,这样不仅会影响合作社的偿还能力及资产变现能力,还会增加合作社无法偿还债务的财务风险。二是未建立科学的风险防范管理制度。农民合作社未能根据自身经营特点与财务管理需要在内部建立起内部控制、风险预警、报表分析等管理制度,使合作社在开展经济业务过程中存在极大的财务风险。例如,不相容岗位分离制度的缺失,使合作社出纳人员掌管了支付资金的全部权力,极易造成合作社资金被侵占。

三、农民合作社防范财务风险的具体策略

(一)防范筹资风险的策略。一是保证筹资方式的合理性。在当今市场经济环境中,农民合作社在选择筹资方法时,要认真分析有无潜在风险,明确将要造成的经济损失。二是优化融资环境,加快农村金融体制改革步伐。国家应进一步优化金融环境,农业主管部门应强化与金融机构进行沟通,从贴息、降率等方面为农民合作社提供优惠的条件。例如,应与农业担保公司、农业开发银行等机构合作,为农民从事农业生产提供小额的贷款。农村信用社本身也应在内部制定完善的提供抵押、贷款发放等相关制度。

(二)防范投资风险的策略。首先,农民合作社应提高财务风险防范能力,先从投资决策的正确性方面开展,在选择投资项目前,应对拟投资项目的市场行情、盈利前景等情况进行深入的分析、调查,必要时可聘请财务、法律等方面专家为投资决策“把脉”,提高投资决策的正确性。此外,农民合作社应不断吸取其他地区农民合作社投资经验,以此不断修正制定的投资决策。二是农民合作社应建立清晰的产权制度,使集体资产通过民主的方式进行投资、处置,避免一家独大而造成投资决策的失误。此外,农民合作社应将分红投入到干部行政开支、社区公益事业上。应降低福利配股,提升现金购股,适当降低股份出售价格。在社区股份合作制改革过程中,无法将所有内部经济实体改革包含在内,需要与单个经济实体产权改革进行结合,获得协同效应。

(三)防范经营活动风险的策略。一是降低农民合作社的资金运营风险。首先,农民合作社应强化资金预算管理,以指标体系控制合作社内部行政开支规模;其次,通过对现金流入与支出进行分析,揭示合作社在资金流动性、盈利能力,以此作为融资、投资决策选择的基础,不断地降低因资金管理混乱而引起的财务风险。再次,也可通过内部控制中的授权审批制度对资金支出进行集体决策、审批,避免擅自进行资金支出而增加合作社的财务风险。二是创新农民合作社组织架构,降低合作社经营风险。合作社应鼓励农民与收购方、合作方积极地沟通与联系,使广大农民了解农业生产市场的行情,保证农民生产的农产品最终可以被及时的收集,避免因盲目选择投资项目增加合作社的财务风险。同时,积极与农民进行自然灾害风险防范合作,保证农民在受到灾害侵袭后,可以迅速地组织生产,将自然灾害损失降到最低。此外,广泛与农业技术推广部门进行联系,聘请专家为农民从事农业生产进行培训,降低合作社因生产项目选择错误,特别是技术落后而造成的风险。三是建立、健全合作社内部控制制度。在内部控制中,合作社首先要建立财务风险防范机制,通过建立资产负债率、现金比例等指标,及时地发现合作社在资产变现能力、盈利能力方面存在的潜在财务风险。合作社应加大财务清理与整顿力度,对收入与支出账目、往来账目以及债权债务等进行清查。将基础财务数据整理起来以后,认真进行计算,并对比各项财务指标与预警值,提升财务风险预测的合理性与准确性,并将其原因找出来。

(四)农民合作社应建立、完善财务管理制度。目前,由于农民合作社管理层对财务管理工作缺少正确的认知,造成合作社财务管理制度不具有一定的可操作性,无法规范合作社经济业务行为。因此,农民合作社应结合自身特点制定一套完整、科学的财务管理制度,并在实施制度前应广泛地征求各部门的建议与意见,提高财务管理制度的可操作性,最终以此制度帮助合作社防范财务风险。例如,制定内部会计监督机制、会计凭证审核制度,通过独立于核算人员的工作人员对会计凭证进行审核,可以及时发现贷款发放在审批流程、抵押物变现及客户信用资质方面存在的问题,可以有效地降低合作社财务风险。再如,制定预算管理制度,对各个部门资金进行预算管理,以预算指标来控制合作社资金支出的规模,避免合作社业务部门擅自提高资金支出标准,给合作社造成资金浪费及降低合作社财务风险。

(五)通过内部审计规范经济业务活动及降低财务风险。合作社应建立内部审计、监督机制,成立专职的内部审计机构,对合作社日常会计核算、内部控制执行、风险防范等工作进行审计、监督,及时向合作社管理层提供财务管理中存在的问题及潜在风险,为管理层制定改进建议提供宝贵意见,确保农民合作社顺利地开展工作,并且不断降低财务风险,提高合作社的财务管理效率与水平。此外,合作社应对潜在的财务风险情况等进行监督、检查、分析,通过公示栏告知全体入社社员,同时对存在的各种风险等,进行认真研究,找出原因,提出应对措施。通过建立检查、监督、防范的长效机制,确保合作社稳定、长远发展。

四、结语

综上所述,随着国家对三农支持的加大,农民合作社在农业经济发展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而在农民合作社实际运营过程中,由于重视程度、制度建立、人才素养等方面的限制,使农民合作社财务风险不断加大,若是没有有效规避这些风险,将导致组织出现巨大的经济损失。所以农民合作社应迅速找出财务风险产生的原因,并积极采用恰当的方式对其进行防控,从而保证农民合作社稳定发展。

参考文献:

[1]肖逸骋.农村新型合作经济组织财务管理研究[J].科学咨询(科技·管理),2016(1):43-45.

[2]马旭娟.农村合作经济组织财务运行模式研究[J].现代经济信息,2015(3):246.

[3]董世峰.关于完善农民合作社会计制度的建议,农村财务会计,2020(11),48-51.

作者:王晓颖 单位:昌图县农村经济指导服务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