失地农民培训困境思索

失地农民培训困境思索

本文作者:周建瑜 单位:四川行政学院

失地农民教育培训的市民观教育问题

失地农民进入城市,受到冲击最为强烈的是其长期形成的小农意识。小农意识表现在价值观上即是把自然、祖宗和个人权威置于自己之上;表现在生活上是畏人言、畏天命,自然崇拜、祖宗崇拜、个人权威崇拜,求稳、忌变、怕风险,满足现状、甘于平庸、不愿出头的惰性心理和软弱人格,在处理人际关系时,他们常以自我为圆心,以血缘、亲缘和地缘为半径,把周围的人划分为距离不等的“圈内人”与“圈外人”。他们对待“圈内人”与“圈外人”奉行不同的甚至完全对立的道德准则,往往以是否有利于“圈内人”的利益为标准来判断、评价自己和他人的是非善恶,以情感代替理智、价值判断代替事实判断,民主法制观念淡薄,现代契约精神和组织意识缺乏。观念的形成是一个潜移默化、长期教育的过程。当前,冲破小农意识,树立市场意识、法律意识、民主观念等现代市民意识是失地农民市民观教育的重要内容。一是消除市民与农民间的隔阂,让市民接纳失地农民,必须充分发挥传播媒体的教化功能。为此,舆论宣传中要通过对信息的选择、过滤以及对正确行为、观念的认可,强化城市社会规范,增加尊重、重视失地农民的内容,引导市民以平等的态度对待失地农民。大众传媒不仅能为农民提供城市角色模式,还可以扩大对失地农民勤奋、淳朴和勇敢的美德宣传,增加失地农民对城市贡献的报道,以激发失地农民的上进心,营造一种和谐的社会文化气氛,逐步消除市民的偏见和歧视。二是针对进城失地农民从乡下来到城市,人际交往面非常狭小,不敢或不情愿与城里人沟通、交流,难以实现与城里人的相互认同的客观现实,有关部门要尽可能地创造条件,设计载体,多方位地扩大失地农民的社会交往,特别是要给他们提供一些与城里人交往的机会,通过接触和交往,引导市民客观地评价失地农民,改善失地农民与市民的关系,加快失地农民市民观的形成。三是政府不能忽视、无视甚至否定失地农民在市民化进程中表现出或提出的有关生活、权利等的新的愿望和需求,要主动、积极关心失地农民的生活,为他们融入城市提供一个基本的生活平台,尽力让他们像城市人一样获得工作机会和社会保障,给予他们与城市居民相同的待遇,解除其对失去土地后的恐惧心理以及对现实的不安全感,促使失地农民形成对城市的归属感、认同感,尽快融入城市生活。四是各街道办、社区基层组织要扩大失地农民文化活动空间,多开展反映新思想、新观念的文化活动。如组织失地农民围绕“做合格市民”的议题,问题大家摆、是非大家辨、道理大家讲、答案大家找,通过自我教育,强化市民意识,推促其市民观的形成。以社区、企业为龙头,建立专门面向失地农民的市民学校,定期宣传市民观念,培养他们的市民意识,帮助他们革除小农意识。

失地农民城市就业观念问题

这里,我们将失地农民与下岗工人、农民工的境遇作一比较,就能理解他们三者在就业观念、就业心理、择业行为上是有较大差别的。下岗工人是正式的城市居民,享有比失地农民更多的保障制度,但他们的家庭经济基础一般不如城郊失地农民,为了保持曾经拥有的生活水准,他们下岗后学习新工作技能、寻找新工种的积极性比较高;农民工经济生活压力大,虽然在城市全无保障,但由于有土地做后盾,外出打工只为钱,只要有钱挣,对工作是“饥不择食”;失地农民,尤其是发达地区的城郊农民,家庭经济条件相对较好,又有征地补偿款在手,找工作的热情一般不是来自现实的压力而是未来的压力,他们既没有下岗工人所具备的城市生活经验和城市工作技能,也没有农民工那样巨大的生存压力和由此萌发的创业勇气与激情。他们中的一些人,由于有房屋出租收入或村集体经济的分红,没有因为不工作就导致的生活之忧,时常会因为工作时间紧张、节奏快、没有自由,“嫌离家太远”、“娃娃无人看管”,不愿“伺候人”等,宁愿赋闲在家也不愿意参加工作。可以说,失地农民在就业竞争能力上是最弱的群体。因此,要让失地农民快速、顺利地适应环境的变化,政府有关部门、教育机构、社区基层组织在失地农民的就业观念上必须加强引导和教育。一是通过办学习班、开讲座,动用大众传媒的办法,让失地农民正确认识就业形势,充分认识社会对劳动力的素质要求越来越高,缺乏技能培训的失地农民的就业领域将越来越窄,就业难度将越来越大的现实,帮助失地农民树立正确的就业观念,正确衡量自身劳动素质,瞄准市场需求,确定就业方向,有目的、有针对性的参加就业培训。二是帮助失地农民分析自己在就业市场中所处的位置,分析出现培训与市场需求脱节、对用工岗位的挑三拣四、甚至不愿意参加培训现象的深层原因。一方面要使其明白,如果不加强就业观念教育和职业技能培训,相当数量的人将成为城市中的长期失业者,也必然会成为城市新的贫困者。另一方面在培训内容和形式上要更加切合失地农民的实际需求,激发起其参训的愿望和兴趣。三是教育引导失地农民强化自我发展意识,不能在失去土地后,要么坐吃征地款,要么就靠国家那点补助和低保过日子。教育引导失地农民自立自强,积极、勇敢地应对城市生活所带来的各种困难和挑战。要营造失地农民积极创业的氛围,大力宣传失地农民成功创业的先进事迹和有益经验,使失地农民产生“别人能,我也能”的自信,主动参与文化、技能、法律和城市社会知识学习的激情,主动寻找就业门路、积极创业。

失地农民教育培训的绩效问题

就整个失地农民的就业培训工作而言,毋庸置疑,各地方政府和有关部门都是在有领导、有组织、有目标、有要求的情况下,有计划地进行,基本上完成了主管部门下达的培训指标和培训任务。但由于在资金的投入分担方面不明确、具体,教育培训条块分割、各自为政,政府统筹协调监控乏力,地方政府和有关部门在对失地农民教育培训上存在重数量、轻质量的现象;就培训的绩效而言,还存在诸多不能尽如人意之处。因此,失地农民教育培训的绩效问题应该引起我们的高度重视。一要加大对失地农民教育培训经费的投入。各级政府要在不断增加对农村职业教育经费财政投入比重的同时,建立以国家投资、专项拨款为主,以城市教育费附加,企业、公司、社会团体赠款等方式为辅的发展基金;探索新的土地出让方式,从土地溢价中划拨部分资金专门作为培训经费,确保失地农民获得低成本的教育培训,特别要加大对一般地区和贫困地区的培训补贴力度;可以尝试如发行教育的方式,筹集社会资金,建立教育投资基金,并积极引导,吸引社会力量为失地农民教育培训办学;对失地农民中年龄较大、文化较低的就业特困群体,考虑将其划入社会养老保障人群,合理退出劳动力市场,不再将其列入培训名单,这样既缓解了培训压力,也能将有限资源投入到见效快的人群。二要调整政府宏观管理和分级分类管理的指导性政策,推动培训市场发育。针对以往的教育培训工作中存在的多头管理、组织分散等问题,根据各种力量办学的不同特点和要求,进一步调整政府宏观管理和分级分类管理的指导性政策,规范学校的投资、经营与收费行为。既要注重培训失地农民的公益性,又要允许非政府的教育投资主体取得合理的补偿和回报,鼓励更多的社会资金和资源流向失地农民培训领域。探索符合中国国情,体现政府指导和市场机制共同发挥作用的失地农民培训运行的新体系。开放培训市场,实施多元办学体制,引入竞争机制,加强政府对培训市场的监管,增强培训机构办学的责任与动力,促使他们在竞争中不断提高办学水平和办学效益。三要把生活教育、文化教育列为失地农民教育的必要内容,把短期培训与学历教育衔接起来,促进失地农民各方面素质的发展。失地农民的生活教育应主要包括家庭生活指导培训、文化休闲活动的培训、社会伦理和公共关系的教育、社会生态环境保护教育等。文化教育的内容包括文化素质教育、科技素质教育、思想道德教育和身体素质教育等方面。政府有关部门要在激励政策上大力引导,对其学习积极性给予适当的资助和奖励。四要制定标准,规范培训。各相关主管部门应对各培训机构的培训情况进行督促检查,必要时将失地农民的转移培训与各种职业技能鉴定结合起来,将职业技能鉴定考核结论,作为其参与培训的业绩指标。并定期到用人单位了解失地农民上岗就业后的工作情况以及需要继续学习的知识和技能,以便为再下岗或转岗人员提供再培训,为二次就业甚至多次就业进行新知识、新技术的培训,建立跟踪式教育培训服务台帐,为制定新的教育培训计划提供翔实的素材,以增强教育培训的针对性。#p#分页标题#e#

失地农民对教育培训的参与积极性问题

由政府买单,农民受益的培训方式却并非振臂一呼,应者云集,其主要原因是:第一,大部分失地农民自身文化程度不高,接受能力有限;第二,在“就业和培训二者发生冲突时”,由于对知识与技术的力量缺少体验,重眼前、轻长远的思想较为突出;第三,部分失地农民在培训项目的选择上,认识片面、目光短浅,总体上缺乏长远考虑和相关安排。针对以上情况,政府、培训机构和失地农民三方面都要有所改变。一是政府要在进行充分市场调研的基础上,根据失地农民的接受程度和不同层次劳动力市场的需求,确定培训项目和培训时间,创新就业培训内容及方式,对失地农民进行有针对性的职业技能培训,把培训和就业有机地结合起来,探索实施高技能人才培养和基本技能培训并重的模式,提高培训项目的针对性和实效性;严格实施劳动就业准入制度,建立转移农村劳动力的劳务人才交流市场,增强失地农民参加职业培训的自觉性。二是教育机构要把失地农民培训作为重要研究内容,组织人力专门研究失地农民培训的机制,编写适用的教育培训教材。培训机构在提高失地农民参加培训和就业积极性的同时,要把思想教育和技能培训结合起来。通过加强思想教育,尤其是通过宣传一批培训取得实绩的先行者的亲身经历和经验,激发失地农民参加培训的信心,克服怕吃苦、怕约束、爱面子等心理,增强居安思危的忧患意识,切实转变就业观念。为使培训与市场需求有效衔接,培训机构要真正掌握不同地区、不同行业用工单位以及不同培训对象等方方面面的需求,开展有针对性的培训。三是失地农民自身要提高认识,树立正确的培训观念。充分认识文化教育培训水平与其就业的相关关系,明白受教育程度越高,其择业范围和空间越广阔;收入越高,转移的稳定性越强的道理。充分认识盲目享乐、“坐吃山空”的消极影响,决不要“富了口袋,穷了脑袋,误了下一代”。自觉、积极主动地参加各种类型、各种形式的学习班或补习班,以提高自身的文化素质和专业技能,积极参与城市竞争,做更有利于家庭、社会和国家的人。

职业培训机构自身的缺陷问题

目前,承担失地农民培训的机构存在的主要问题有:小规模的民办学校主要培养学员实用技术,所学课程单一;挪用、私分培训资金,搞假培训;只根据自己熟悉的或原有的甚至是快被淘汰的专业进行培训,不进行专业更新和市场调整;不做市场分析,培训一些趋于饱和的专业;为降低成本,以最低廉的工资聘请老师,购买最廉价的实习、办公和教学设备,有些甚至没有基本的操作训练条件;家族式管理,校长和副校长是父子关系或兄弟姐妹,教师中有大量亲属,有的甚至不具备从教资格,纯粹凭经验教学;一些校长、董事长在教育教学的管理上是外行,课程设置不科学,管理简单粗放,导致教学质量不高。

针对上述存在的问题,笔者认为应切实抓好以下几个方面的工作:一是进一步改善办学条件,调整职业教育结构,完善以政府为主导的职业教育与成人教育的管理体制。动员全社会的力量,整合教育资源,组织所有的区(县)属职高、党校、成人教育机构,分三个层次培训,形成实用型、开放型的多渠道、多层次、多形式的优势互补、资源共享的失地农民培训网络体系。多渠道解决培训资金问题,建立政府投入扶持、用人单位补贴、培训机构减免、失地农民个人适当出资的政府主导、分级负担、企业资助、多方筹集的多元投入机制。二是专业选择应该注意前瞻性。在选择专业时,应用发展和超前的眼光去分析和研究就业市场,寻找新兴的、热门的行业作为培训专业;根据农民的实际需要开展分类、分层次、多样化的培训,通过建立双向选择平台,提供个性化服务。对专业理论性强的课程,要组织培训机构、有关行业,开发适应失地农民文化层次和当前短、平、快培训要求的高质量的培训课件和教材。三是承担失地农民教育培训的师资可以由教育培训机构通过开展继续教育来解决,也可从职业学校、成人学校、科研单位、企业、技术推广部门聘请。按照能者为师、按需聘用的原则,面向社会公开选聘有一技之长、教学和实践经验丰富的技师、工程师和科技人员到校任教;运用校企联合、带职锻炼的方法,有计划的选派骨干教师到企业学习锻炼,提高专业技能和教学实践能力;鼓励在职教师不断学习,补充新知识,完善自我,充实自我,提高自身的素质和技能。定期组织开展师资培训,不断提高教师业务水平。四是各培训机构应该本着实际、实用、实效和因人施教、因地制宜相结合的原则,坚持把职业培训与区域经济结构调整、劳务输出、劳动预备制度和就业准入制度相结合,采用学历教育和非学历教育,长期培训和短期培训,就业培训和创业培训,引导性培训和技能性培训并举的方式,实现教学内容与就业需求的紧密结合。五是做好失地农民培训工作的督促检查。各级政府和有关部门要督促检查失地农民培训计划的落实,保证培训经费的及时到位,加强对政府扶持项目的评估。对各类教育培训机构和用工单位要加强监督和规范,防止其借培训之名,对失地农民乱收费,损害失地农民的合法权益。要以实现高质量就业目标为导向,由政府制定评价标准,定期对开展失地农民培训的各类教育培训机构的专业设置、培训内容、课程安排、收费标准、招生情况、学员结业率、结业学员鉴定通过率、就业率、工资水平等状况进行调查统计,并及时向社会公布。

总之,失地农民的教育培训问题不仅关系到失地农民的命运,而且关系到中国城市发展的质量和前途,关系到十七大提出的“人均国内生产总值到二○二○年比二○○○年翻两番,城乡、区域协调互动发展”的宏伟目标能否实现,关系到党的执政基础的巩固、科学发展观的正确落实、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全面构建,因此,必须给予高度重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