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庭教育范例

家庭教育

家庭教育范文1

文化结构一般指文化的关系和形式,可分为深层结构、表层结构和意义结构,其中处于核心地位的文化深层结构是指存在于人头脑里观念意识的逻辑结构与积淀于人们心理中的无意识的心理结构。法国结构主义创始人列维•斯特劳斯又将隐藏在表层社会结构背后的深层结构分为:“意识结构”和“无意识结构”。其中无意识结构具有决定作用,对社会文化有更加深刻的影响。文化心理结构就是基于这种无意识结构的模式化的心理反应,它能决定一类文化的本质属性。文化深层结构的模式植根于人类的心灵之中,某个时期来看,社会的文化现象都是人们内在心理活动的经验表现形式;长期来看,深层结构的经验也不断积淀于文化心理结构,包含价值观念、生活态度、生活倾向等文化心态的各种固有精神活动机制,就以语言为媒介形成了文化传统。每一种文化都伴随特定的文化行为,中国文化之间特有的脉络联系方式也就是中国文化深层文化结构。当今人们的日常行为都能够体现出文化深层结构的规律性来。中国文化传统以惯性传承的方式对当挥着重要的影响作用,当下家庭教育者的诸多价值观、心理状态都可以追溯到中国文化的深层结构。

二、群体性观念占据主流的文化传统缺少对个体人格的承认

中国的传统文化滋生于较为恶劣的自然环境,为求生存,弱小的个人必须要融于群体当中,于是自然而然形成了要以“个人利益要服从于集体利益”的行为原则指导的“以血缘伦理纽带团结合作”的行为模式。行为模式生成过程的长期化使中华文明自原始氏族社会开始就具有强烈的群体观念和伦理意识,而这种要求个人与社会统一的观念和意识在漫长的封建君主制历史中不断被强化,以此为特征的价值观念和人生态度已经深深扎根于中国文化的深层结构。表现为垄断中国2000多年意识形态的儒家核心思想“仁”就集中体现出传统文化对个体的伦理要求:“仁”就是“爱人”,要求个人在与他人统一中相互帮助、爱护。“仁者,人也”,以此出发的人的定义是建立在对崇高人生价值的追求之上,而不是将人看做是具有生理特征的自然物。“克己复礼”又规范了个人的行为要克制自己的生物本能,遵循“天人合一”“天下一家”的整体观念和“君臣父子”的纲常秩序。在中国传统文化心理结构中,作为其根系的血缘亲情因为被拔高而泛化,“孝亲”的家族道德本位衍生出“忠君”的政治伦理本位,形成了宗法伦理的政治意识和道德伦理化的价值观念。“在这种价值观的指导下,个人价值和个人情感永远被限定在社会的整体中和伦理的规范内”。任何看似要求“自律”的道德都变成政治化需要“他律”的道德。这种严格的伦理道德规范将个人紧紧捆绑在伦理网络当中,个人的人格和价值需要从网络中对应特定关系规范的另一角色来确定,也就是说个人的价值不能由自身来发展,而需要由他人来定义。既然个体的价值和利益在群体面前没有合法性,那么个体的人格和独立性必然也遭到忽视甚至抹杀。

三、基于文化深层结构对家庭教育误区的分析

不承认个体人格和价值,认同他律的道德的文化倾向是当前家庭教育出现诸多误区的深层原因。当孩子的自我意识开始出现的时候,父母本应该帮助孩子认识自己、发展自我,但却去训练孩子如何遵守规矩、按部就班行事。这种经验式的教育忽视了个性的培养,“甚至是完全抹掉‘个性’的,因此造成了‘专门学人’的倾向”。教育者本身并不认同儿童的“独立的人格”,所以孩子表达的需要、观点和意见也就从不会得到尊重,除非孩子所需正与父母意志一致。整个教育的过程不是在遵循孩子自身发展规律的基础上培养孩子的自主意识和能力,而是在“他制他律”的过程中培养依赖感。虽然在这个过程中,孩子是处在“差序格局”的“自己人”圈子中的人,可以从父母那里得到优于其他人的爱”和“好”,但这种“爱”却带有“役使”的成分,因为父母往往会把自己当做家庭教育的权威主体,总想要孩子无条件顺从和服从,“听话”的“乖孩子”才是好孩子。“所有小孩,只是他父母夫妻的材料,并非将来的‘人’的萌芽”。因此不管是出于自身人生遗憾补偿的动机还是出于对孩子人生的考虑,父母都会理所当然地将自己的期望强加在孩子身上,并冠之以“爱”的名义。父母做决定的时候也很少会顾及孩子自身的条件或喜好,因为一方面基于对传统伦理的服膺,孩子本身是“自作主张”的权利,另一方面不管孩子多大总是“不懂事的”,分不清好坏利弊,只能由父母取而代之做决定。这样做的后果往往就是幼小的孩子很早就要承担起过于沉重的期望和压力,慢慢可能产生逆反逃避心理或者笼罩在挫败感和压抑感当中,十分不利于身心健康发展。而承受期望长大之后的个体因为从小就都是按照规定好的路径成长,往往缺少自我判断和自我选择的能力,很难承担起在工作、家庭、社会中各个角色的责任。基于文化深层结构的影响,父母会在孩子与父母之间的伦理关系中来定义孩子,所以孩子永远只能是“孩子”。当然孩子结婚生子之后又会产生另一种维度的关系,但从父母的角度看来,孩子永远是需要依赖于自身的存在,所以“柔弱”的孩子就需要时时得到爱护和替代。过度爱护孩子就发展成溺爱,溺爱已经脱离了爱的本质,不仅会严重影响个体心理人格的发展,更会影响未来的家庭生活。实际上,家庭教育者总是太过忽视孩子的潜能,处于身心发展迅速的“关键期”儿童在心理生理已经具备了一定的心理资源(相信很多父母都会在某些时刻发觉孩子身上“小大人”行为或言语)。的确,一个年幼的孩子的确是可能不懂事(不懂事既可能是缺少对世俗运转规则的熟悉,也可能是缺乏经验积累的判断能力),可是这不应该成为父母替其做决定或者做事情的理由。如果孩子一直无法直面自己的发展任务,总是被剥夺选择的权利甚至是犯错误的权利,那孩子也就一直得不到成长的机会,“长不大”的预言也就真的会实现。如果让孩子独立做事,其潜能却往往超乎想象。可是就在父母一直在用“爱”的捆绑或者“永远长不大”的标签来阻碍孩子的发展的背景下,孩子却还是被期望在达到一定年龄界限的时候就瞬间成熟,负担何其重。与溺爱无度相对应的另外一种教育误区是打骂教育。“不打不成器”是国人比较认同的一种家庭教育观念。当然可以从奖惩结合的角度来正确理解这种传统教育观念,但是这种理念不可避免地带有一种以“训诫惩罚”为手段的规则训练思维。这其中暗含的前提就是父母是教育的支配者,享有实施惩罚的权利。以打骂为手段的教育暗含的暴力思维很可能产生“暴力的循环”,也可能会造成孩子个人性格的扭曲。父母之所以将孩子看作是需要打骂才能教育好的存在,是因为在深层观念中就没有孩子个体人格的概念,孩子在家庭伦理面前只能扮演顺从者的角色,任何反对的意见都可以被视作是对家长权威的挑战和传统家庭伦理的违背。孩子不被当做是独立的个体,只是伦理格局中的一个“不懂事”“需要被训练”的附属品。如果违反规则就要被惩罚,父母就是被文化深层结构中的这种伦理意识赋予了惩罚的权利和特权,打骂孩子是“内部事务”,是“为了孩子好”。

四、基于恐惧为特征的文化心理对家庭教育误区的分析

南京大学张光芒曾用“人心文化”的命题对当下文化深层结构进行分析,他认为“真正能解释‘人心文化’畸变趋向的文化心理核心特征是恐惧”。张先生所说的恐惧主要是指文化意义上的恐惧性的心理结构和机制。从文化心理结构来看,恐惧心理是具有广泛的渗透性和强烈的潜在行为指导性的一种内在心理状态,无论从广度还是深度来看,都可以作为分析家庭教育者教育文化心理的重要路径。在改革开放和大众文化兴起的背景下,各种西方文化的文化形态涌入中国,市场经济法则逐渐渗透在文化、教育领域。但传统价值观的消解并不伴随着新价值观的建立,“个体主义”为原则的西方文化并不与中国文化深层结构兼容,所以人们面对着纷繁复杂的文化形态和价值观无从选择、无从判断,精神世界日益浮躁和混乱。在社会转型期的背景下,一方面“‘入园难、入园贵’的问题已成为群众反映强烈的民生问题”,另一方面当代家庭教育也受到理念、价值观混乱的挑战,父母由于缺少科学教育理念的指导,虽然不惜代价想要让孩子得到发展,但自己对如何教育却茫然不知,于是产生了需要和能力之间落差的心理紧张。这种负面的能量以唯恐落后于人、与人不同的恐惧性文化心理为触发点,产生了功利性的随波逐流行为。以恐惧为主要特征的整体文化心理深刻地作用于人的外显行为,过分注重知识教育、跟风培养特长等家庭教育误区都是以恐惧的文化心理为根源。中国长期以来就有重视知识教育的传统,“万般皆下品,唯有读书高”,甚至很多家长会认为读书是孩子唯一的出路和任务。父母过于重视知识教育、跟风培养孩子特长一方面是受到应试教育的压力所致,另一方面因为上文分析的恐惧文化心理所致。父母因为太过渴望孩子成才,所以学音乐流行了,就强迫孩子去学钢琴;别的孩子在绘画比赛中拿奖了,就叫孩子放弃钢琴拿起水彩不顾孩子自身条件一厢情愿灌输知识不仅可能会使孩子产生学习障碍,还会使孩子缺少实践和锻炼生活自理能力的机会,滋生依赖心理。父母不顾孩子兴趣跟风逼迫孩子进行特长培训更会打压孩子天赋,捆绑孩子发展点。“不能输在起跑线上”是近年来比较典型的能够反映这种恐惧心理的教育口号。继续深入分析这种恐惧性的文化心理,仍然能在文化深层结构中找到依据。正是由于个体价值没有得到中国文化的认同,所以个人价值就容易付诸于与他人的比较,而比较总是又没有一个内在自知的标准,只能盲目进行。这样,就产生了上述的教育盲从误区。

五、小结

家庭教育范文2

家庭教育是儿童成长的基石,由于家庭环境和教育理念的不同,儿童的发展千差万别,用时也暴露出家庭教育中的许多问题,如何让儿童健康成长,已经成为全社会广泛关注的社会问题,走出家庭教育误区已刻不容缓。

关键词:

家庭教育;儿童;探究

随着时代的发展,生活方式更加个性化,生活价值取向也更加多元,观察养育问题,不难发现父母的教育观念发挥着重大的作用。孩子来自亿万家庭,家庭教育是儿童成长的基石,是由家庭、学校和社会三部分共同组成的系统工程。随着孩子的出生和成长,中国式家庭教育问题变得越来越突出,走出家庭教育误区已刻不容缓。

1我国当前家庭教育的现状

1.1给孩子过分关爱和给予忽略规则和约束意识的培养

由于中国特殊的独生子女政策,带来了独特的家庭4-2-1结构。很多父母对孩子过度溺爱,无原则地满足孩子的一切要求,孩子在行为上不受任何约束。有爱同时规则的权威型教养模式,是现在倡导的主流,就是父母在孩子需要爱的时候给与反馈,同时要树立规则,比如玩具玩完要归位,饭前便后要洗手,父母长辈落座后再一起动筷子吃饭等,在这个过程中把父母认同的社会文化和规则传递给孩子。

1.2父母教育理念陈旧,扼杀独立人格的树立

中国人从古至今都有着注重孩子教育的传统,但这种中国式教育一直是一个狭隘的概念,我们一直认为教育就是教孩子认字,教学生做数学题,学习科学知识。但实际上教育最重要的是培养孩子正确的价值体系和人格、人力。我们对于创新能力、应变能力和竞争能力的重视和培养毫无疑问是缺失的。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如果父母再把知识本身作为教育的核心内容,孩子完全没有树立起独立的人格。既是家庭教育的失败,也是中国教育的悲哀。

1.3父母的家庭教育应以一套成熟的价值观为指导

父母在孩子的教育理念上带有更多的随意性。如接受要鼓励赞美孩子,无论孩子的事情做得好坏,都给予没有道理的赞美和肯定。或用物质刺激来表达。考试成绩好,给孩子买玩具和礼物;要是能在全班排名中靠前,更是用金钱奖励。方式不同,但刺激效果却惊人的相似。当孩子人生观的追求转化成物质上的贪婪,我们又从何谈起独立的竞争意识和健全的人格呢?又如接受惩罚教育,“不打不成才”、“棍棒之下出孝子”等等,于是一个崭新的轮回又开始继续着。应试教育广受诟病,父母们只看重孩子的好成绩,其他一切都可以忽略,有多少家长真正了解自己孩子的内心需求。这个现象有两个极端,一是家长完全替孩子做主,孩子被任由摆布,二是家长对孩子不管不问,完全“野蛮生长”。但无论怎样,父母在家庭教育中对孩子的漠视或过分重视,对孩子都是巨大的伤害。

2家庭教育探究

2.1把家庭教育与学校教育结合起来

家庭教育是孩子智力德育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课堂教学是儿童知识获得的主要途径,孩子的情感获得则更多来自于家庭。学校教育有利于儿童集体意识、竞争意识和合作精神的形成发展,让孩子树立自己的事情自己做,别人的事情帮着做,大家的事情一块做的理念。校内生活的行为准则、价值观念,学校的日常规章制度,是加强儿童自理、自立能力和行为训练,实际生活能力的重要途径。,儿童养成了良好的学习、生活习惯,为他们形成健康人格、独立精神走向社会奠定坚实的基础。

2.2把家庭教育与实践活动结合起来

缺少伙伴的成长环境,让许多孩子变得非常自我。替代伙伴的是游戏,影视,是不受控制的互联网环境。父母要带孩子走出家庭,走进社会,了解国情,志愿者活动、为特殊群体的爱心募捐等实践活动是对孩子爱心教育十分有效的手段。它更能增强人的亲身体验。当前教育存在重理论传授、轻行为养成的现象,父母要引导儿童从身边的具体事情做起,遵守公共次序,逐渐走进社会,熟悉生活,逐步培养起公共责任感和公德意识。

2.3把家庭教育与日常生活结合起来

一个儿童的教养如何,体现在他日常生活中的吃喝拉撒、衣食住行等各个方面的细节当中,父母和长辈是孩子义不容辞的第一任“教养导师”。孩子接受了怎样的家庭教育,通常会在公共场所得到检验。例如:孩子会使用文明用语;在公共场所不打闹、不大声喧哗;不闯红灯遵守公共次序等。反过来,公共场所的一些偶遇场景和突发事件,也可以成为家长教育孩子的契机,家长一旦错过这样的机会,对孩子的教育就容易沦为空洞的说教。家庭教育涉及千家万户,决定着国家的未来,他体现了一个国家的教育水平和综合实力。随着社会发展的日新月异,我们的教育观念和教育方式都要随之改变,遵循教育规律,让教育回归到他本质核心上,那就是健康人格、理性、判断力、独立思考、精神自由,尊重孩子的个性发展,培养他们成为一名对社会有用的人。

作者:陈白冰 单位:太原理工大学中区幼儿园

参考文献

家庭教育范文3

关键词:农村;家庭教育;突出问题

现阶段农村家庭教育中存在着一些较突出的问题,要想深入分析农村家庭教育的现状,我们必须直面这些问题,对其进行分析探究并找出问题的根源所在。笔者将对农村家庭教育的突出问题展开分析。

一、农村家庭物质上的薄弱

现阶段农村家庭经济上十分薄弱。大多数家庭靠务农求生,年收入平均在一万元左右。留守的村民大多数都是祖辈生活在当地的农民。外出打工的农民,也基本上存在于社会的底层。物质生活上的薄弱,致使农村家庭的教育缺乏足够的经济实力的支撑。例如大多数家庭都无法负担孩子参加课外辅导的费用,更没有条件支持孩子去发展自己的业余爱好。我国九年义务教育已贯彻多年,虽然保证了学生接受基础的免费教育,但无法顾及到农村家庭教育的现状,在培养农村孩子全面和谐发展的方面依然任重道远,教育跟不上,农村整体的思想文化水平无法提高,导致农村的经济基础薄弱,缺乏发展前景,而致使更多的农民选择外出打工,这样一来,本就缺少良好的学习环境的孩子又失去了父母陪伴成长的好机会,最终导致留守儿童出现严重的心理问题和学习问题,因此笔者认为,解决农村家庭教育问题的首要途径就是解决农村经济发展的问题。

二、农村孩子的自卑情绪

农村孩子长期生活在封闭的自然环境里又有着简单保守的社会关系。他们没有途径去了解新鲜事物,接受新潮思想,这就导致农村家庭的孩子与城市孩子相比,接受新知识的能力差、学习能力不强,性格内敛,在与人交际上处于被动位置。当农村孩子有机会走向城市后,无论是物质生活的极大丰富,还是精神活动的多姿多彩,都会在无形中加重农村孩子的自卑情绪,导致其无法顺利地融入社会。科学文化教育主要由学校来负责,但心理教育和人格教育都要靠家庭教育来实现。因此农村家庭教育应重视疏导孩子的自卑情绪,使之养成完善人格。

三、农村父母观念陈旧

虽然现在农村家庭的父母平日能接触到电视,手机等媒体资源,但是家长们每天忙于务农,做饭等家庭琐事,接触网络也只是浏览一些时事或娱乐消息,再者是在QQ,微信上与亲人朋友交往,新的交际方式并没有打开父母的眼界,他们依然固守陈旧的教育观念,认为自身文化水平有限,身为父母的责任就是将孩子抚养长大,至于教育方面,全权交给他们最信任的学校和老师来管理。事实上,农村家庭的父母都没有意识到,我们国家是一个农业大国,农民身上本就带有勤劳,朴实等几千年来广为歌颂的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农村父母完全有能力也有必要将这些优秀品质教会给自己的孩子,这对孩子健全人格的养成至关重要。然而现实情况是,农村父母认为自己没有教育好子女的能力,因此他们投身劳动力图解决家庭的温饱问题,或者外出打工,为孩子的学习提供物质保障,而恰恰忽略了家长在孩子教育中所起到的不可替代的作用,最终使父母和孩子之间的情感关系出现鸿沟,孩子遇到问题时不愿向父母求助,逐渐将自己封闭起来,又时常产生孤独感。

四、农村家庭的稳定结构模式受到冲击

一个完整的家庭是孩子成长的沃土,对于孩子来说是至关重要的。然而目前农村家庭教育的一般现状是:父母常年外出打工,孩子交给爷爷奶奶来抚养成人,父母在孩子成长过程中完全处于缺席状态,爷爷奶奶的身体状况以及过于陈旧的教育观念时常束缚孩子的健康成长以及天性的释放,孩子的成长环境变得十分不稳定,非常容易造成小孩从小就缺乏安全感,产生偏激、暴躁、孤独等负面消极情绪,对孩子长大后的性格、行为、思维方式的养成也是百害而无一利。

五、社会价值取向的改变

如今,经济建设飞速发展,整个社会的价值取向在慢慢的发生改变。社会对人才的要求由专业性人才变为全面性人才,这意味着只有成为全面性人才,才能更好地满足社会发展的需要并且实现个人的人生价值及社会价值。而中国传统农村的家长也不再愿意让自己的孩子长大后依旧从事务农的工作,家长们迫切希望孩子在学校取得优异成绩,从而有机会考上大学,走出落后的农村。在这样的转型下,家长们把学习成绩看作是评价一个孩子是否优秀的唯一标准,而对孩子的品德及人格的养成并不十分关注。在留守儿童的家庭里,一部分孩子由于缺乏父母的教育及行为的矫正,变得以自我为中心、对周围环境充满厌恶,叛逆心极强、甚至出现逃学,打架等不良行为。而父母在外打工,偶尔打电话首先是询问孩子的学习情况而非对孩子本人的嘘寒问暖,加之父母的打工行为,都会影响到孩子厌学情绪的产生及不当的人生价值观的形成。事实上,社会对人才需求的转变,不仅对学校教育提高了标准,也对家庭教育的完善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家长应该意识到自己在孩子成长中所扮演的’’领路人’’的重要角色,以身作则,对孩子进行品德教育,使孩子能够做到先“成人”,后“成才”,再“成功”,帮助孩子实现全面和谐发展,从而适应社会发展对全面性人才的需求。

六、结语

综上所述,我们发现农村家庭教育中仍存在很多突出问题,通过这些问题我们可以了解到当前农村家庭教育的现状,也急需采取有效措施解决这些问题,使农村家庭教育在孩子成长过程中发挥其正常作用,培养德智体全面发展的人。

参考文献

[1]何永平.新时期农村家庭教育的问题与思考[J].贵州教育,2011(1):19-21.

[2]蔡金发.农村高中留守子女家庭教育缺失的现状与对策[J].发明与创新教研之窗,2011(4):6-7.

家庭教育范文4

做人比成功重要,可我们现在有的学生在学习成绩方面是成功了,但却没学会做人。在这个世界上,人品才是第一位的,人品好了,事情才能做得更好。由此可见,做人比成功更重要。

二、成长比成绩重要

现在很多家长的心态很不端正,每次考试前都要求子女好好考,承诺孩子考的好奖什么什么的,若考不好就要受惩罚。子女在考试时想的多是考不好要被惩罚,而不是什么奖励,由于过分紧张必然影响解题的正常发挥,考试成绩当然受影响了,结果被家长惩罚了。时间一长,子女的厌学情绪自然产生了。怎样给自己减压呢?不要老想着结果,而要重视过程。心态决定成败。我们做事应该保持良好的心态才能有利于成功,考试之前不要老想着要成功,只要心平气和认真应付每一道题,就能发挥好自己的成绩。人要心平气和地经历自己的人生,任何经历都是有好处的,赢得起输得起才是最后的赢家。

三、经历比分数重要

当今社会中有种现象,大学生虽然毕业了却很难找到工作,而有些人虽然未考入大学,却能找到理想的工作并且能在工作岗位上取得很好的成绩。这究竟是为什么呢?其实道理很简单:考试分数高低与社会实践能力不一定成正比,而社会实践能力高低关键来自于自身社会实践经历的多少。人要有一种实践精神,多经历一些事,能力自然就提高了。没有经历就没有经验,没有经验就没有能力。对孩子过度的保护和关心就是溺爱,带来的是孩子的无能。所以家长尽量教育子女做到以下三点:(1)自己的事情自己干,不让别人来帮忙;(2)家里的事情帮着干,学会基本的生活能力;(3)集体的事情抢着干,不怕吃亏。人只要具有不怕吃亏,不怕吃苦的理念,经历的事情多了,能力自然就提高了。所以家长应尽量鼓励子女多做事情,多经历,多积累经验,在实践中提高能力。

四、付出比给予重要

家庭教育范文5

1家风家训在历代教育中的实践和作用

家庭是由血缘关系组成的结构稳定的最基本的社会单元,传统儒学常把“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作为士人教育的理想,历史上家庭教育所起的作用是无以替代的,古人在家风家训教育的实践中为我们留下了许多宝贵遗产,值得借鉴发扬。如我们耳熟能详的故事:孟母三迁、断杼教子;岳母刺字、精忠报国;《三字经》中所言的窦燕山义方教子;明代著名理学家教育学家朱用纯的《朱柏庐治家格言》在民间广泛流传,成为教导子女的重要文本。春秋时期鲁国大夫公文伯的母亲敬姜曾作《论劳逸》,为史上较早的家训;《论语》中“学诗乎?不学诗,无以言。”“学礼乎?不学礼,无以立。”的教导就是孔子教育儿子伯鱼的庭训。诸葛亮的“非宁静以致远,非淡泊以明志”;北宋司马光的“有德者皆由俭来,俭以立者,侈以自败”;《颜氏家训》中的“与善人居,如入芝兰之室,久而自芳也;与恶人居,如入鲍鱼之肆,久而自臭也”;曾国藩的“勤奋、俭朴、求学务实”等等皆是传唱千古的家规、家训。家风家训是一个家庭或家族在长期生活过程中总结出的具有积极意义的处世宗旨,对子孙后代有着潜移默化的作用。历史上那些著名的家族,比如陇西李氏、琅琊王氏、弘农杨氏等著名家族的家教文化可谓是浩然长卷,积淀深厚的家风传承激励着后人努力上进。全国各地的家谱族谱中大多设有家规家训,以传承家风为荣,以败坏家风为耻。家风家训中传承的家国天下的情怀、耕读传家的文化基因,在精神追求和生活方式上都得到薪火相传。在近代史上,家风的创造和传承事例仍比比皆是,如爱国将领吉鸿昌“做官不许发财”的家风;开国领袖“不经商、不赚钱、低调做人、一生清廉”的家风;刘少奇“做自立、诚实和正直的人”的家风等等,老一辈的革命家对子女的管束和教导也成为家风建设的楷模,是我们当代家风中巨大的精神财富。家风形成往往取决于一个家族链上出类拔萃、德高望重的人物,其言行得到家族其他成员的仰慕追随而成为家风之源,再经家族后代接力式的恪守,使其流风余韵沉淀于家族精神气质之中,从而形成了一个家族鲜明的道德风貌和审美风范。

2家风家训在当代家庭教育实践中的渗透

家庭教育范文6

颜之推是南北朝时期著名的学者、史学家、文字音韵学家、教育思想家。他的《颜氏家训》被誉为“家教规范”。其教育主张,尤其在家庭教育方面,对后世甚至对现代的家庭教育都有着借鉴的作用。本文将对《颜氏家训》的六部分内容进行分析并结合实际,谈现代家庭教育中存在的不足以及如何进行家庭教育。

关键词:

颜之推;颜氏家训;家庭教育

众所周知,颜之推出身于世代精于儒学的仕宦之家,其一生经历四个时期,混乱的社会将他改变成一个矛盾的人,这一点在《颜氏家训》中有体现,但抛开矛盾的一面,对于家庭伦理方面,颜之推主要围绕“修身、齐家”,强调修身是齐家的重要前提。虽然颜之推阐述的是早期的教育问题,但《颜氏家训》被誉为“中国家训之祖”到现今仍然对我国家庭教育具有指导性的作用。本文从其提出的六个方面理论来与现实情况相结合,以指导现代家庭教育,帮助家长成功塑造出优秀的孩子。

一、家教奠基,父母有责

家庭教育,顾名思义是在家庭中对孩子进行教育。对此没父母有责任也有义务对孩子进行教育。良好的家庭教育是儿童人格塑造时期的关键因素,在进入基础教育阶段之前,家庭教育是重中之重。《颜氏家训》序致中说“禁童子之暴虐,则师友之诫,不如傅婢之指挥;止凡人之斗阋,则尧舜之道,不如寡妻之诲谕。”说明家庭对孩子的教育有时比道理来的更有效。家教的好坏与父母有着直接的关系,是父母的责任。当今社会我们往往可以听到类似“你有没有家教啊?”之类的话语,表明人们潜意识就认为是孩子没有良好的家庭教育。所以,父母是孩子最好的老师,父母有责任对孩子进行家庭教育,使孩子在家庭中接受良好的教育,拥有较高的素质,形成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

二、教儿婴孩,勿失良机

对于孩子的教育,颜之推在《颜氏家训》勉学篇和教子篇中有提到“人生小幼,精神专利,长成已后,思虑散逸,故须早教,勿失机也。”意为要在孩子最初开始接触世界的时候就进行教育,由于孩子年幼时,其思想还没形成固定的模式,此时进行教育有助于树立正确的思想,千万不要错过最佳的教育时期。这种观点对于现代的家庭教育也有重要意义。在孩子进入学校教育之前,最先接受的就是家庭教育,家长的教育方式对孩子具有一定的影响,根据颜之推的早期的教育思想来看,家长应该“及早施教”,并且这也符合现代儿童发展与教育,为儿童的诸多发展奠定基础。

三、偏宠有害,严教是爱

颜之推认为对于孩子要一视同仁、严教结合。在教子篇中有这样的描述:“人之爱子,罕亦能均,自古及今,此弊多矣。贤俊者自可赏爱,顽鲁者亦当矜怜。有偏宠者,虽欲以厚之,更所以祸之。”对待子女的态度,要不偏不倚,严格要求,如果有偏爱的情感就是危害,不利于孩子的成长,需要严慈相结合的原则,教导要有方式方法。随着我国二胎政策的开放,未来将有越来越多的家庭拥有不止一个孩子,在教育的问题上就会出现是否“一碗水端平”的局面。目前社会上有很多家庭教育失败的例子,如父母过度溺爱孩子;有些传统的家庭重男轻女现象严重等都会对其今后的人格发展产生一定的影响。因此,在家庭教育中,要学会公平式教育,拒绝偏倚,并且严中有慈,慈中有严,权衡好两者之间的关系,父母的行为将影响孩子学会树立正确的是非观念。

四、注意环境的影响

《颜氏家训》慕贤篇中说:“人在年少,神情未定,所与款狎,熏渍陶染,言笑举动,无心于学,潜移暗化,自然似之。……是以与善人居,如入芝兰之室,久而自芳也;与恶人居,如入鲍鱼之肆,久而自臭也。”强调对于子女的教育,环境也非常的重要。他认为孩子在年幼的时候一定要接受良好的家庭教育,只有从小就养成良好的习惯才能在今后辨别是非的时候能有自己的判断。近朱者赤近墨者黑的道理与之相似,环境的影响作用非常大,现实社会中存在着很多环境影响孩子的例子,例如,父亲酗酒打人对孩子今后为人处世的影响;学习生活中,与学习成绩好的孩子交往,也会养成了良好的学习习惯和态度等。因此,环境的影响不容小觑。家庭环境对孩子的影响不亚于学校环境对孩子的影响,家庭教育中父母应该给孩子提供和谐的、积极的、健康的家庭环境,并且父母应该树立良好的榜样,并且让孩子多接触好的事物,从中感染好的风气。

五、重视家庭的语言教育

颜之推在《颜氏家训》中提到了儿童早期的语言教育。音辞篇中:“吾家儿女虽在孩稚,便渐督正之,一言讹替,以为己罪矣。云为品物,未考书记者,不敢辄名。”他认为对于孩子,语言是与外界沟通的渠道,是教育的基础,儿童时期是学好语言的关键时期,父母在对孩子进行教育的时候要重视自己的用词和发音等,要做到清晰准确,以防孩子形成不规范的记忆对今后造成困扰。中国的语言文化博大精深,由于地域限制,存在着地方语言,那么在家庭教育中,语言的规范理解显得尤为重要,在孩子成长过程中,各方面都需要准确清晰地接受学习,良好的语言环境和语言教育是非常重要的,这就呼吁父母在教育孩子的时候运用正当的、准确的知识,使孩子从小养成正确的语言观,拥有标准的语言技能。

六、重视儿童心理观察

家庭教育范文7

在教育体系中,家庭教育、学校教育和社会教育是一个有机联系的整体,它们不仅有各自不同的特点和侧重,更有一致的目标、内容和方法。所谓的家庭教育是在家庭生活中发生的,是以亲子关系为中心,以培养社会需用的人为目标的教育活动,是在人的社会化过程中,家庭对个体产生的影响作用。家庭教育是学校教育的基础,社会教育又是学校教育的延伸。

一、提高家长素质是提高家庭教育水平的关键

通过对贫困家庭和曾经贫困的脱贫家庭进行访谈调查,比较分析家庭教育变量中的家庭经济状况、家庭结构、教养方式、家长素质4个评价指标,运用一个构想模型,观测五个评价指标下的23个测量变项间的从属关系,归纳出良好的家庭教育方式和经验。由于同是贫困家庭,其成功者的经验对其他人来说更有可信度和说服力,可操作性也强,值得推广应用。要解决贫困问题主要靠社会支持和家庭自身努力。家庭自身努力主要是指通过家庭教育出成功的下一代脱贫,而家庭经济状况、家庭结构、教养方式、家长素质决定家庭教育的质量。其中家长素质与家庭经济状况、家庭结构、教养方式相互作用,家庭结构与家庭经济状况、教养方式相互作用。家长素质取决于家长的文化程度、前职业、现职业、身体健康状况、个人爱好、娱乐方式、成就动机、归因方式7个因素;而家庭收入、教育投资来源、子女零花钱、居住条件、消费水平5个因素构成家庭经济状况;家庭结构由家长年龄、家庭代际人口数、亲友质量及人数、父母婚姻状况4个因素组成;教养方式决定了父母对子女的期望、亲子关系、体罚、学习、家务、德育情况及家庭聚合力7个方面。这23个因素均对家庭教育质量产生程度不同的影响。可见家长素质决定家庭经济状况、家庭结构和教养方式。提高家长素质是提高家庭教育水平的关键,是成功教育下一代的前提保证。家长素质提高了,就可以有效克服贫困文化、价值观的扭曲和家庭教育的偏差等问题,并为就业和增加收入带来机会,因此提高家长素质是真正意义上的终结贫困现象的重要因素。

在家庭生活中,子女的行为表现往往与其家长的言谈举止极为相像。父母是子女在日常生活中接触最多,最喜欢模仿的榜样。父母亲的文化程度及职业对子女的影响巨大。调查显示贫困家庭父母亲的文化层次均很低,父亲是小学、初中文化程度的占总数的78%,母亲是小学、初中文化程度的占总数的87%。父母的文化水平不高,严重影响着家庭教育质量。许多研究表明父母受教育的程度可以从各个方面影响家庭环境,从而影响到下一代的体格和智力的发育。本次调查结果显示,文盲、半文盲男女比例为5∶14,可见妇女的文化水平偏低,而母亲在家庭教育中又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父母文化水平低,还常常导致早婚早育,容易使孩子的智力发育受到影响。同时,受教育程度低的父母往往注重孩子的经济效用,看重孩子参加劳动给家庭带来的收益。另外,由于父母的文化水平有限也常常导致其科学知识不足,容易走入养育和教育的误区。贫困家庭家长的职业多半不稳定,71.1%的父亲外出务工,母亲有41%。大都是从事一些收入很低且很累的工作,很少有时间和精力来对子女进行家庭教育。

家长的身体素质、心理素质、文化素质及思想品德素质都会不同程度地对子女发生潜移默化的影响。提高身体素质家长身体的健康状况是影响子女发育的第一要素。在子女成长发育的过程中,遗传、环境、教育及其主观能动性是影响身心发展的四个基本要素,父母的身体素质则是子女身心发展的物质前提。经由遗传,父母向子女传递祖先的某些生物特征,如:肌体的形态、构造、神经系统和感官的一些特征。父母的身体素质好、体魄健壮,就会遗传给子女完善的神经系统和健全的感官。相反,父母因身体不健康或因近亲结婚或药物毒害,则可能导致子女身体畸形或智力发展方面的障碍。

提高心理素质家长的聪明才智表现在家庭教育中即具有敏锐的观察力,灵活且富于创新的思维能力和意志行为的果断性。良好的心理素质还表现在成就动机上。父母具有较高的成就动机,就会诱导儿童成就动机的高度发展。家长努力就业,通过自已的能力改善家庭条件,一个失业的家长很容易被子女轻视。相反,家长对待工作的负责及钻研精神,热爱生活的广泛情趣,以及待人宽厚的博大胸怀等良好的心理素质,都会启发子女的创造意识、积极奋发的心态和善于交游、宽以待人的处事态度。家长的心理素质是影响子女成才经常的、广泛的、稳定因素。

提高家长的文化素质家长的文化素质与家庭教育质量有直接关系。子女的智力发展在一定程度上取决于父母的文化素质。家长的文化素质还决定了家庭的经济收入,和就业形式。而经济情况提高了,其他的弱势因素可以得到缓解。可以说家长的文化素质是影响一个家庭发展的重要因素。提高家长的品德素质家长的品德素质是个人思想、政治、道德规范的综合反映,是决定子女品德面貌的基础。研究表明,在道德判断和价值定向方面,父母与子女的相关系数为0.55,而教师与学生相关系数为0.03,可见家长的品德素质对子女具有深刻的影响。儿童在幼年时期思想单纯,行为习惯也不固定,他们在生活上心理上对父母存在依赖感和信任感。因此,父母的言行举止很容易在子女幼小心灵中打下深刻烙印。子女与父母在经常的接触中,耳濡目染,受到思想上、道德品质、行为规范多方面的熏陶,从而逐步形成对善恶、真伪、良莠、是非等概念,学会待人处事,学会做人。

家长的素质对子女成人、成才必将产生深刻而持久的影响,成为制约家庭教育成败的重要因素之一。法国教育家福禄贝尔指出:“国民的命运,与其说操在掌权者手中,倒不如说掌握在母亲手中。”充分说明了家长素质在家庭教育中的举足轻重的地位和作用。

二、提高家长素质的途径

家长素质的提高是每个家庭的义务,更是一项社会发展工程,是提高全民素质的一大任务。这不仅要求每个家庭的家长自行努力,更需要政府和社会的重视,把加强成人教育、提高家长素质作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重要环节甚至是突破口。一是要建立家长学校,对家长进行培训,提高家长素质,让他们掌握科学有效的家庭教育方法;二是要加强舆论宣传和示范、引导作用,推广贫困家庭成功育儿的事例和经验,让贫困家庭树立脱贫的信心;三是加强贫困人口技术培训,推荐就业,使其通过自身的努力,重新融入社会,摆脱自卑、绝望的消极心态,在子女心目中重建威信。

三、提高子女素质,达到高品质就业#p#分页标题#e#

在中国传统的观念中,“人穷志不穷”,“穷人的孩子早当家”一类思想旨在说明贫困家庭的孩子较早地体会到了生活的艰辛,承受着沉重的生活压力,他们比任何人都更渴望通过自己的努力改变家庭的命运。由于每个人的个性和家庭影响不同,他们中有的人可能会平静地接受现实,将自己磨练得愈加坚强;也有的人可能会充满焦虑,自卑自怜,甚至自暴自弃,失去对社会的信任。针对贫困家庭未成年人心理问题较严重这一情况,应鼓励孩子多与同龄,特别是与异性好友交往,学会互相关心,体验处世之道。注意培养孩子的耐挫能力,父母应利用周末或节假日与孩子加强亲子沟通,巧妙谈心,做孩子的“心理医生”,了解他们的心理困惑。条件允许的话在每一个社区开办“心语室”,对社区的未成年人进行心理辅导,为他们解决心理上的困惑,帮助他们解决学习生活上的困难,让他们感受到社会大家庭的温暖。帮助他们走出自卑,树立自尊自强的理想信念。社区还应开展紧扣形势、寓教于乐、丰富多彩的活动。活动是教育未成年人的载体,充分发挥青少年校外活动阵地的功能,利用双休日、重大节假日、革命传统教育周和寒暑假等有利契机,组织开展未成年人理想信念、公民道德实践教育、法制安全自护教育、社会实践等形式新颖、内容丰富、生动活泼的公益活动,鼓励社区儿童培养团队合作的精神,从而有效化解贫困家庭的子女所面临的效障碍和心理障碍,培养贫困家庭未成年人高尚的思想品质和良好的道德情操,丰富未成年人的业余生活,增强他们综合素质。因此,对于贫困家庭而言,更要重视子女教育。子女接受良好的教育是其家庭唯一向上流动的机会,而投资教育虽然对家庭是一种财产负积累,但对子女而言则是人力资本的提升。如果他们受教育水平低,知识与技术不足,无法获得较高待遇的工作,所赚取的收入仅能补贴家用,对改善家庭弱势地位非常有限,虽然日后继续求学的机会还是存在的,但却要克服很多困难。

家庭教育范文8

关键词:高职学生;家庭情况;家庭教育情况

江苏省高校哲学社会科学研究项目“‘互联网+’背景下的高职院校家校沟通策略研究”课题组开展了关于高职学生个人及家庭情况、家庭教育情况的调研工作,为科学地了解高职学生家庭情况及家庭教育情况提供参考依据。课题组抽取了江苏农牧科技职业学院834名高职在校学生,采用无记名的网上问卷方式进行了高职学生家庭情况及家庭教育情况调查,主要从家长职业类型、文化程度、家庭结构、经济条件这些客观因素以及家长的教育期望、教育态度、教育方式等方面入手,旨在发现高职学生家庭教育存在的一些普遍问题,以引起社会的高度重视,促使高职院校有针对性地进行解决,从而促进高职学生全面成长。高职院校生源既有普高毕业生,又有来自职高、中专、技校的“三校生”,还有招收的初中毕业的“五年一贯制”高职学生,生源构成复杂,生源素质良莠不齐。学生的个体素质差异很大,部分学生文化基础、习惯和行为规范相对较差,学习的专心程度和自觉性较弱,缺乏自控力,沉迷网络荒废学业的学生不在少数,单靠学校方面的教育不能完全担负起教育职责。

1个人及家庭情况

(1)被调查学生中男生286名,女生548名,男生所占比例仅仅为34.3%,与我院在校生中女生比例明显高于男生的现状是吻合的。(2)我院学生来自乡镇及农村的人数超过一半,比例为58.4%,来自县级市的比例为20.4%,来自地级市和大城市的仅占21.2%。(3)独生子女学生占调查学生人数的42.3%,非独生子女比例为57.7%,非独生子女学生的人数比例高于独生子女。其中来自乡镇及农村的487名学生中有336名是非独生子女,比例高达69.0%;来自县级市的170名学生中非独生子女为83名,占比为48.8%;125名学生来自地级市,其中77名学生为独生子女,占比为61.6%;52名学生来自大城市,其中独生子女38名,占比为73.1%。此次调查结果正好验证了“我国独生子女生育政策在经济相对不发达的乡镇及农村地区的执行过程中遇到了很大阻力”的国情。(4)在被调查学生中,学生父亲为20世纪70年代出生的601人,母亲为20世纪70年代出生的634人,其中父母均为20世纪70年代出生的576人,占总人数的69.1%。(5)调查显示,我院学生父母的文化程度普遍不高,其中父亲文化程度为初中及以下的占65.4%,高中或中专占25.4%,大专占5.0%,本科及以上仅占4.2%。母亲的文化程度为初中及以下的占74.3%,高中或中专占21.3%,大专占3.1%,本科及以上仅占1.2%。其中,父母文化程度都是初中及以下的为495人,占比高达59.4%。(6)88.3%的被调查学生的家庭是父母子女同住或者三代同堂,仅有11.7%的学生来自单亲家庭或者是留守少年。总体而言,我院绝大多数学生的家庭虽然不算富裕,但还是比较幸福美满的。78.9%的学生认为自己的家庭非常幸福或者幸福,19.1%的学生认为自己的家庭一般幸福,只有2.0%的学生认为自己的家庭不幸福。(7)学费主要来源为父母提供的占89.1%,通过自己打工所得的仅占2.5%,说明我院绝大多数学生虽然已经成年,但仍然需要依靠父母。(8)仅有8.6%的学生家长经常自己看书,59.5%的家长在家偶尔看书,31.9%的家长在家从不看书;47.3%的家长完全不会英语,仅有4.5%的家长可以辅导孩子的英语;50.4%的家庭从来没订过报纸杂志。这些调查数据均与之前调查得出的“我院学生父母的文化程度普遍不高”是相对应的。父母是家庭的核心人物,家长自身的习惯和观念会在日常生活中潜移默化地影响后代。因此,父母首先要使自己成为一个爱学习的人,才能对孩子起到榜样作用[1]。(9)83.6%的父母很少或从来没有在子女面前吵架;85.9%的父母很少或者从来没有在子女面前有过打麻将等娱乐行为。

2家庭教育情况

(1)40.7%的学生认为自己的家庭教育模式是权威型,27.7%的学生认为自己的家庭教育模式是专制型;7.0%的学生经常被家长打。(2)27.0%的学生觉得家长经常会拿自己与别人家的孩子做比较,66.3%的家长偶尔会拿自己的孩子与别人家的孩子做比较。(3)96.1%的学生认为自己的家庭关系和谐;42.3%的学生认为母亲更了解自己,只有10.6%的学生认为父亲更了解自己,47.1%的学生说不清父母谁更了解自己;82.6%的学生认为父母对自己管教不太严,只有17.4%的学生认为父母对自己管教太严。(4)33.6%的学生认为父母最关心的是自己的生活,32.6%的学生认为父母最关心的是自己的学业,28.1%的学生认为父母最关心的是自己待人处世的能力;98.1%的学生偶尔或者经常参加劳动。(5)93.9%的学生的高考志愿是由自己决定的,只有6.2%的学生的高考志愿完全是由父母或者他人决定的;63.2%的学生认为父母部分了解自己的兴趣爱好,31.7%的学生认为父母不太了解自己的兴趣爱好,只有5.2%的学生认为父母非常了解自己的兴趣爱好。(6)仅有39.6%的学生认为父母平时有足够的时间教育自己,60.4%的学生认为父母很少有时间教育自己;62.2%的学生的家庭教育是由父母共同完成的,21.0%的学生的家庭教育主要由母亲承担,9.2%的学生的家庭教育是由父亲承担,7.6%的学生的家庭教育主要由他人承担。(7)调查显示,我院大部分学生的家长对子女的教育关注程度不高。71.1%的家长偶尔主动与教师联系,20.2%的家长从不主动与教师联系,仅有8.7%的家长经常主动与教师联系;23.2%的家长经常检查子女的作业,63.3%的家长偶尔检查子女的作业,13.5%的家长从来没有检查过子女的作业;51.9%的家长从没有给孩子布置过额外的作业,仅有5.0%的家长经常给孩子布置额外的作业。(8)69.6%的学生在家里有自己的书桌;77.4%的学生有自己的房间并且会自己打扫房间。(9)87.3%的家长基本了解子女在学校的情况,2.9%的家长了如指掌,9.8%的家长不了解。考试成绩下降后,57.4%的家长会帮助子女分析原因并制订措施,34.4%的家长会训斥或者打骂子女,8.2%的家长对子女成绩不闻不问。

3建议

本次调查发现,我院学生的家庭情况一般,大多数学生来自农村,父母文化程度普遍不高,超过一半的学生家里不止一个孩子,很多父母迫于生活压力,疏于对子女的教育,不少学生的家庭教育存在不容忽视的问题,这给高职学生的教育带来了不利因素。高职院校学生工作者要在调查学生家庭教育现状的基础上,针对不同情况采取差异化教育方式,以弥补家庭教育的不足。高职院校绝大多数学生住校,家长原本应该更积极主动地联系班主任、辅导员,了解孩子的在校情况,但事实是很少有学生家长主动与学校联系。因此,加强学校与家长的有效沟通是高职教育迫切需要开展的一项工作。学生工作者应积极探索利用家长会、手机短信、电话、QQ群、微信群、微信公众平台等多种手段相结合的家校沟通的最佳途径,以实现家校合力的最大化。

参考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