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一篇好的文章需要精心雕琢,小编精选了8篇家庭教育范例,供您参考,期待您的阅读。
儿童家庭教育探微
摘要:
家庭教育是儿童成长的基石,由于家庭环境和教育理念的不同,儿童的发展千差万别,用时也暴露出家庭教育中的许多问题,如何让儿童健康成长,已经成为全社会广泛关注的社会问题,走出家庭教育误区已刻不容缓。
关键词:
家庭教育;儿童;探究
随着时代的发展,生活方式更加个性化,生活价值取向也更加多元,观察养育问题,不难发现父母的教育观念发挥着重大的作用。孩子来自亿万家庭,家庭教育是儿童成长的基石,是由家庭、学校和社会三部分共同组成的系统工程。随着孩子的出生和成长,中国式家庭教育问题变得越来越突出,走出家庭教育误区已刻不容缓。
1我国当前家庭教育的现状
1.1给孩子过分关爱和给予忽略规则和约束意识的培养
农村家庭教育现状
摘要:农村家庭教育至今依然是我国教育改革中十分重要又发展缓慢的部分。农村家庭教育中的一些现象能够反映出其中存在的问题,物质生活上的薄弱引发很多农村父母外出打工,导致父母在孩子的成长中长期缺席,也由此衍生了隔代教育的弊端及留守儿童的心理问题。此外,社会价值取向的改变更直接加深了孩子和父母之间的鸿沟。农村家庭教育中的这些现象都能够反映出其中存在的问题。
关键词:农村;家庭教育;突出问题
现阶段农村家庭教育中存在着一些较突出的问题,要想深入分析农村家庭教育的现状,我们必须直面这些问题,对其进行分析探究并找出问题的根源所在。笔者将对农村家庭教育的突出问题展开分析。
一、农村家庭物质上的薄弱
现阶段农村家庭经济上十分薄弱。大多数家庭靠务农求生,年收入平均在一万元左右。留守的村民大多数都是祖辈生活在当地的农民。外出打工的农民,也基本上存在于社会的底层。物质生活上的薄弱,致使农村家庭的教育缺乏足够的经济实力的支撑。例如大多数家庭都无法负担孩子参加课外辅导的费用,更没有条件支持孩子去发展自己的业余爱好。我国九年义务教育已贯彻多年,虽然保证了学生接受基础的免费教育,但无法顾及到农村家庭教育的现状,在培养农村孩子全面和谐发展的方面依然任重道远,教育跟不上,农村整体的思想文化水平无法提高,导致农村的经济基础薄弱,缺乏发展前景,而致使更多的农民选择外出打工,这样一来,本就缺少良好的学习环境的孩子又失去了父母陪伴成长的好机会,最终导致留守儿童出现严重的心理问题和学习问题,因此笔者认为,解决农村家庭教育问题的首要途径就是解决农村经济发展的问题。
二、农村孩子的自卑情绪
农村孩子长期生活在封闭的自然环境里又有着简单保守的社会关系。他们没有途径去了解新鲜事物,接受新潮思想,这就导致农村家庭的孩子与城市孩子相比,接受新知识的能力差、学习能力不强,性格内敛,在与人交际上处于被动位置。当农村孩子有机会走向城市后,无论是物质生活的极大丰富,还是精神活动的多姿多彩,都会在无形中加重农村孩子的自卑情绪,导致其无法顺利地融入社会。科学文化教育主要由学校来负责,但心理教育和人格教育都要靠家庭教育来实现。因此农村家庭教育应重视疏导孩子的自卑情绪,使之养成完善人格。
家庭教育误区
一、文化深层结构是人类活动的根源
文化结构一般指文化的关系和形式,可分为深层结构、表层结构和意义结构,其中处于核心地位的文化深层结构是指存在于人头脑里观念意识的逻辑结构与积淀于人们心理中的无意识的心理结构。法国结构主义创始人列维•斯特劳斯又将隐藏在表层社会结构背后的深层结构分为:“意识结构”和“无意识结构”。其中无意识结构具有决定作用,对社会文化有更加深刻的影响。文化心理结构就是基于这种无意识结构的模式化的心理反应,它能决定一类文化的本质属性。文化深层结构的模式植根于人类的心灵之中,某个时期来看,社会的文化现象都是人们内在心理活动的经验表现形式;长期来看,深层结构的经验也不断积淀于文化心理结构,包含价值观念、生活态度、生活倾向等文化心态的各种固有精神活动机制,就以语言为媒介形成了文化传统。每一种文化都伴随特定的文化行为,中国文化之间特有的脉络联系方式也就是中国文化深层文化结构。当今人们的日常行为都能够体现出文化深层结构的规律性来。中国文化传统以惯性传承的方式对当挥着重要的影响作用,当下家庭教育者的诸多价值观、心理状态都可以追溯到中国文化的深层结构。
二、群体性观念占据主流的文化传统缺少对个体人格的承认
中国的传统文化滋生于较为恶劣的自然环境,为求生存,弱小的个人必须要融于群体当中,于是自然而然形成了要以“个人利益要服从于集体利益”的行为原则指导的“以血缘伦理纽带团结合作”的行为模式。行为模式生成过程的长期化使中华文明自原始氏族社会开始就具有强烈的群体观念和伦理意识,而这种要求个人与社会统一的观念和意识在漫长的封建君主制历史中不断被强化,以此为特征的价值观念和人生态度已经深深扎根于中国文化的深层结构。表现为垄断中国2000多年意识形态的儒家核心思想“仁”就集中体现出传统文化对个体的伦理要求:“仁”就是“爱人”,要求个人在与他人统一中相互帮助、爱护。“仁者,人也”,以此出发的人的定义是建立在对崇高人生价值的追求之上,而不是将人看做是具有生理特征的自然物。“克己复礼”又规范了个人的行为要克制自己的生物本能,遵循“天人合一”“天下一家”的整体观念和“君臣父子”的纲常秩序。在中国传统文化心理结构中,作为其根系的血缘亲情因为被拔高而泛化,“孝亲”的家族道德本位衍生出“忠君”的政治伦理本位,形成了宗法伦理的政治意识和道德伦理化的价值观念。“在这种价值观的指导下,个人价值和个人情感永远被限定在社会的整体中和伦理的规范内”。任何看似要求“自律”的道德都变成政治化需要“他律”的道德。这种严格的伦理道德规范将个人紧紧捆绑在伦理网络当中,个人的人格和价值需要从网络中对应特定关系规范的另一角色来确定,也就是说个人的价值不能由自身来发展,而需要由他人来定义。既然个体的价值和利益在群体面前没有合法性,那么个体的人格和独立性必然也遭到忽视甚至抹杀。
三、基于文化深层结构对家庭教育误区的分析
不承认个体人格和价值,认同他律的道德的文化倾向是当前家庭教育出现诸多误区的深层原因。当孩子的自我意识开始出现的时候,父母本应该帮助孩子认识自己、发展自我,但却去训练孩子如何遵守规矩、按部就班行事。这种经验式的教育忽视了个性的培养,“甚至是完全抹掉‘个性’的,因此造成了‘专门学人’的倾向”。教育者本身并不认同儿童的“独立的人格”,所以孩子表达的需要、观点和意见也就从不会得到尊重,除非孩子所需正与父母意志一致。整个教育的过程不是在遵循孩子自身发展规律的基础上培养孩子的自主意识和能力,而是在“他制他律”的过程中培养依赖感。虽然在这个过程中,孩子是处在“差序格局”的“自己人”圈子中的人,可以从父母那里得到优于其他人的爱”和“好”,但这种“爱”却带有“役使”的成分,因为父母往往会把自己当做家庭教育的权威主体,总想要孩子无条件顺从和服从,“听话”的“乖孩子”才是好孩子。“所有小孩,只是他父母夫妻的材料,并非将来的‘人’的萌芽”。因此不管是出于自身人生遗憾补偿的动机还是出于对孩子人生的考虑,父母都会理所当然地将自己的期望强加在孩子身上,并冠之以“爱”的名义。父母做决定的时候也很少会顾及孩子自身的条件或喜好,因为一方面基于对传统伦理的服膺,孩子本身是“自作主张”的权利,另一方面不管孩子多大总是“不懂事的”,分不清好坏利弊,只能由父母取而代之做决定。这样做的后果往往就是幼小的孩子很早就要承担起过于沉重的期望和压力,慢慢可能产生逆反逃避心理或者笼罩在挫败感和压抑感当中,十分不利于身心健康发展。而承受期望长大之后的个体因为从小就都是按照规定好的路径成长,往往缺少自我判断和自我选择的能力,很难承担起在工作、家庭、社会中各个角色的责任。基于文化深层结构的影响,父母会在孩子与父母之间的伦理关系中来定义孩子,所以孩子永远只能是“孩子”。当然孩子结婚生子之后又会产生另一种维度的关系,但从父母的角度看来,孩子永远是需要依赖于自身的存在,所以“柔弱”的孩子就需要时时得到爱护和替代。过度爱护孩子就发展成溺爱,溺爱已经脱离了爱的本质,不仅会严重影响个体心理人格的发展,更会影响未来的家庭生活。实际上,家庭教育者总是太过忽视孩子的潜能,处于身心发展迅速的“关键期”儿童在心理生理已经具备了一定的心理资源(相信很多父母都会在某些时刻发觉孩子身上“小大人”行为或言语)。的确,一个年幼的孩子的确是可能不懂事(不懂事既可能是缺少对世俗运转规则的熟悉,也可能是缺乏经验积累的判断能力),可是这不应该成为父母替其做决定或者做事情的理由。如果孩子一直无法直面自己的发展任务,总是被剥夺选择的权利甚至是犯错误的权利,那孩子也就一直得不到成长的机会,“长不大”的预言也就真的会实现。如果让孩子独立做事,其潜能却往往超乎想象。可是就在父母一直在用“爱”的捆绑或者“永远长不大”的标签来阻碍孩子的发展的背景下,孩子却还是被期望在达到一定年龄界限的时候就瞬间成熟,负担何其重。与溺爱无度相对应的另外一种教育误区是打骂教育。“不打不成器”是国人比较认同的一种家庭教育观念。当然可以从奖惩结合的角度来正确理解这种传统教育观念,但是这种理念不可避免地带有一种以“训诫惩罚”为手段的规则训练思维。这其中暗含的前提就是父母是教育的支配者,享有实施惩罚的权利。以打骂为手段的教育暗含的暴力思维很可能产生“暴力的循环”,也可能会造成孩子个人性格的扭曲。父母之所以将孩子看作是需要打骂才能教育好的存在,是因为在深层观念中就没有孩子个体人格的概念,孩子在家庭伦理面前只能扮演顺从者的角色,任何反对的意见都可以被视作是对家长权威的挑战和传统家庭伦理的违背。孩子不被当做是独立的个体,只是伦理格局中的一个“不懂事”“需要被训练”的附属品。如果违反规则就要被惩罚,父母就是被文化深层结构中的这种伦理意识赋予了惩罚的权利和特权,打骂孩子是“内部事务”,是“为了孩子好”。
四、基于恐惧为特征的文化心理对家庭教育误区的分析
现代家庭教育思考
一、做人比成功重要
做人比成功重要,可我们现在有的学生在学习成绩方面是成功了,但却没学会做人。在这个世界上,人品才是第一位的,人品好了,事情才能做得更好。由此可见,做人比成功更重要。
二、成长比成绩重要
现在很多家长的心态很不端正,每次考试前都要求子女好好考,承诺孩子考的好奖什么什么的,若考不好就要受惩罚。子女在考试时想的多是考不好要被惩罚,而不是什么奖励,由于过分紧张必然影响解题的正常发挥,考试成绩当然受影响了,结果被家长惩罚了。时间一长,子女的厌学情绪自然产生了。怎样给自己减压呢?不要老想着结果,而要重视过程。心态决定成败。我们做事应该保持良好的心态才能有利于成功,考试之前不要老想着要成功,只要心平气和认真应付每一道题,就能发挥好自己的成绩。人要心平气和地经历自己的人生,任何经历都是有好处的,赢得起输得起才是最后的赢家。
三、经历比分数重要
当今社会中有种现象,大学生虽然毕业了却很难找到工作,而有些人虽然未考入大学,却能找到理想的工作并且能在工作岗位上取得很好的成绩。这究竟是为什么呢?其实道理很简单:考试分数高低与社会实践能力不一定成正比,而社会实践能力高低关键来自于自身社会实践经历的多少。人要有一种实践精神,多经历一些事,能力自然就提高了。没有经历就没有经验,没有经验就没有能力。对孩子过度的保护和关心就是溺爱,带来的是孩子的无能。所以家长尽量教育子女做到以下三点:(1)自己的事情自己干,不让别人来帮忙;(2)家里的事情帮着干,学会基本的生活能力;(3)集体的事情抢着干,不怕吃亏。人只要具有不怕吃亏,不怕吃苦的理念,经历的事情多了,能力自然就提高了。所以家长应尽量鼓励子女多做事情,多经历,多积累经验,在实践中提高能力。
四、付出比给予重要
国内外家庭教育启示
【摘要】
家庭教育在教育中站着举足轻重的地位。作为当今世界排名前两位的经济体——中国和美国。这两个国家的家庭教育存在着不小的差异。本文将从文化根源的角度探析中美家庭教育不同的原因。从教育目的、教育内容、及教育结果三个方面详细分析中美家庭教育的不同。希望从中可以得到一些启示。
【关键词】
中美家庭教育;教育目的;教育内容;教育结果
随着中国经济的发展,中国人越来越意识到家庭教育的重要性。“家庭教育是父母或家庭成员中其他年长者在家庭内自觉地、有意识地对子女进行的教育,是全社会各个教育环节中最重要的一环。”但是家庭教育中存在着很大的误区,这对于孩子的教育和健康成长有着很大的威胁。
一、中美背景的差异
从文化背景方面来看,中国人深受儒家传统思想的影响。在中国,强调孝悌,父母的地位很高,父母有着极大地主导作用和决定作用。因此,孩子不是独立的个体,更像是父母的私有财产或者说是父母价值观的延续。在美国,美国人更强调的是民主和自由。这种文化表现在家庭教育方面就是家长比较最尊重孩子的想法,把孩子当作能独立思考的个体。在孩子的教育过程中,他们更加强调孩子的主导地位。从经济方面来看,中国的养老机制不健全,这促使中国家长形成了一种教育观念——养儿防老。他们希望自己的孩子可以在激烈的社会竞争中谋得一份好的职位,可以养活自己的同时也可以养活父母。美国有着健全的养老机制,孩子18岁后经济独立。在工作方面,他们更希望的是孩子可以求得一份可以养活自己、自己喜爱的工作。
简述家庭教育的主要特征
一、家庭教育具有科学性
家庭教育要遵守科学规律,用科学方法,不能随意,凭热情好恶盲目蛮干。家长必须经常学习,不断提高自己的认识水平和道德觉悟;要学习科学的教育方法,学习他人成功的育人经验。要深入了解自己的孩子,依据孩子的特点进行教育培养。家长要把对孩子的严格要求与对孩子的尊重结合起来,必须考虑孩子的实际情况,不能盲目地让孩子学习不喜欢或不适合学的东西。
二、家庭教育具有一致性
家庭教育的一致性表现为:一是家庭成员的一致。即家庭所有成员在教育孩子时的认识标准要一致,教育方法要一致,不能一个说东,一个说西,一个严格要求,另一个却袒护。教育孩子家庭成员在认识标准和方法上不一致容易造成孩子无所适从。二是家庭教育要与学校教育保持一致,要与学校在孩子的品德培养、教学内容、教育方法、时间安排上保持一致,否则会出现5+2=0现象,即五天的学校教育成果加上两天不一致的家庭教育使教育效果全无。三是家庭教育要与科学规律和科学方法保持一致,家庭教育不可随意、盲目蛮干、想当然、违反科学。
三、家庭教育具有强制性
一是家庭教育是作为父母必须履行的社会责任,法律对此有明确的规定。我国颁布的《未成年人保护法》和《预防未成年人犯罪法》,都对父母教育监护未成年子女做了全面和详细的规定。二是对子女教育过程中要采取必要的强制方法。未成年子女因为在思想认识上和心理发展上还不成熟,不可能完全自觉地约束自己,常常会表现出任性甚至放纵自己的行为。说理教育不是万能的,那种认为船到桥头自然直的观点是不正确的,有害的。家长除了要认真耐心地做好思想教育外,还应适当配合以强制性方法,引导孩子健康成长,防止孩子误入歧途。
四、家庭教育的不可替代性
闲暇时间幼儿家庭教育调查
摘要:
为了了解家长闲暇时间实施家庭教育的情况,对家长闲暇时间对幼儿进行家庭教育的现状进行了调查研究。采用自编问卷的方式对其进行调查研究。通过调查发现,许多家长仍没有意识到家庭教育的重要性,因此,家庭、幼儿园、社会都应积极地做出改变,从而让更多的家长意识到家庭教育对于幼儿身心健康发展的重要性。
关键词:
闲暇时间;幼儿;家庭教育;亲子活动
一、引言
家庭教育不仅会促进幼儿的身心健康发展,还会潜移默化地影响着幼儿的成长,庆幸的是,现在越来越多的家长关注到了家庭教育的重要性,希望更多的家长能够加入主动对幼儿实施良好的家庭教育的行列。家长应充分利用闲暇时间对幼儿实施家庭教育,虽然幼儿每天在幼儿园能够接受正规的教育,但家庭教育也是不可缺失的,所以家长仍要注重闲暇时间对幼儿的教育,及时、良好的家庭教育将会对幼儿的成长产生很大的影响。[1]目前家长闲暇时间对幼儿的家庭教育仍存在一些问题,比如:家长这时候不知道做什么。家长普遍存在一个误区,许多家长认为幼儿在幼儿园能学到所有的东西,根本不需要家长再对幼儿实施任何教育,甚至有家长认为幼儿的教育与自己无关,所以有些家长不知道闲暇时间应怎样对幼儿实施教育,这会导致许多家长教育无目的性等问题的出现。还有的家长选择闲暇时间把幼儿送去兴趣班,说明这些家长并没有真正意识到什么是家庭教育,并且把幼儿送到兴趣班是一种不负责任的表现。闲暇时间本应家长自己对幼儿实施家庭教育,家长却把这份责任推给了兴趣班,可把幼儿送到兴趣班并不能弥补幼儿家庭教育的缺失。通过自编问卷,对138名幼儿家长进行调查,以了解家长闲暇时间的家庭教育情况,并提出一些对策。
二、调查结果的分析
家庭教育的改善策略
一、问题家庭教育的类型
1.缺失的家庭教育
完全缺失型,完全缺失型的家庭教育是指家庭教育中父母双方都缺位,导致这种状况可能是父母双亡、父母外出务工、被父母遗弃等情况。没有父母在身边的孩子也许是寄养在亲戚家,也许是生活在社会福利机构,他们严重缺乏血缘中最直接、最浓烈的亲人的关爱和教育,享受不到普通家庭的天伦之乐,当生活和学习中遇到困难时,他们会茫然失措,一旦有类似于父母的“关怀”出现在身边时,他们便不顾一切想要抓住,而这样的心态很容易被利用引诱,最终做出违法犯罪的事情。
2.不当的家庭教育
随着社会文明进步、经济发展,社会竞争日趋激烈,越来越多的家庭重视对孩子的教育,甚至于有的父母将培养孩子作为自己一生的事业。然而,形形色色的家庭教育类型中,不恰当的家庭教育反而会使孩子背离初衷,走向家长和社会期望的反面。
①过分关注型,过分关注型家庭教育意指父母将孩子作为生活的中心,对孩子的一举一动过于关注,有强烈的控制欲。在分数至上、成功是目标的观念下,这样的家庭越来越多。有的家长,会将自己没有实现的人生目标强加在自己孩子身上,也有的家长全然不顾孩子的兴趣和爱好,盲目跟风,给孩子报这个兴趣班、那个特色班,他们往往要求严苛,不容孩子有任何“越轨”,让孩子小小年龄却失去了童年的嬉戏打闹,感受到的只有竞争的压力、生活的枯燥。都知道“庭院里跑不出千里马,花盆里育不出万年松”,这样逼仄压抑的环境下成长的孩子,久而久之会产生自闭、不合群、烦躁不安、消极等心理情绪,甚至会离家出走,到外面的世界呼吸自由的空气,更有极端者会做出违法犯罪的举动。也有的家长,他们的过分关注表现出来的是对孩子的百依百顺。他们太在意孩子的一举一动、一颦一笑,不容许孩子受到任何的委屈和伤害,只要能让孩子高兴的事,他们都会义无反顾去做。这样产生出来的“小皇帝”必定会自私自利、唯我独尊。上述种种,都会为未成年人犯罪埋下隐患。
②放任不管型,放任不管型家庭教育意指父母履行的责任和义务只是把孩子养大,不管不顾孩子成长过程中的其他问题。这种情况多出现在单亲、重建、父母忙于其他无暇顾及孩子的家庭中。这类家庭教育与完全缺失型家庭教育又有所区别,完全缺失型家庭教育是家庭中父母缺位,而放任不管型是父母在,但却没有履行教育的职责。这类父母只养不教,在家庭里形成一种冰冷的怪异的气氛,他们对孩子冷漠、不关心,更谈不上有沟通和交流,于是,当他们迷茫、有困惑时,就会走出这个家,去投奔能带给他“热情”和“能量”的伙伴。不论是缺失的家庭教育,还是不当的家庭教育,都会对未成年人产生极其恶劣的影响。家庭是一个人从“自然人”过渡到“社会人”的重要场所,家庭教育是每一个人的启蒙教育,也是学校教育和社会教育的有力补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