渠道施工论文范例

渠道施工论文

渠道施工论文范文1

【关键词】农田水利工程;防渗渠道;施工技术

1引言

在水利工程项目建设中,相关部门通过利用附近水源,实现水资源的充分利用。目前,我国60%以上的水资源用于农业灌溉活动中,但农田渠道渗漏问题不断增加,影响着农业的发展,水资源浪费问题日益严重,导致生态文明建设工作受到很大影响。因此,在农田水利工程建设中,相关部门需要加大防渗渠道工程建设力度,提高渠道防渗效果[1]。

2农田水利工程施工渗漏原因

2.1地下水渗漏

在农田水利工程建设中,地下水渗流问题越来越多,在长期的发展中会造成渠道渗漏,导致地下水位不断升高,发生地下水反渗透现象,严重影响着工程的整体质量。

2.2施工材料质量

在农田水利工程建设中,建筑材料质量在很大程度上影响着工程建设质量。在建筑行业的快速发展中,建筑材料的种类不断增加,很多施工企业为了减少成本投入,将很多质量不满足要求的建筑材料应用到施工现场中,由于施工材料的渗透效果比较差,导致工程项目建设受到很大影响。

3防渗渠道施工技术在农田水利工程中的应用

3.1土料防渗技术

在农田水利工程防渗渠道施工过程中,土料防渗技术得到了广泛应用,这项技术中所需材料比较简单,能够就地取材,施工工序也比较简单,无需投入较多的施工成本,现已得到施工人员的广泛重视。在农田水利工程建设中,防渗层极易受到各种不利因素的影响,施工人员需要及时地维护并修复防渗层,提高工程项目的防渗效果。在实际施工中,相关人员需要做好以下工作:首先,粉碎涂料,及时清除水渠表层的杂物,根据环境特点、地质条件和水文特性,合理地配置混凝土比例,并实行先干后湿的施工方式,合理地拌合混凝土,确保混凝土强度满足要求;其次,利用分层浇筑方式完成涂料防渗技术施工,在完成作业后,技术人员需要检测防渗能力,还要做好工程验收工作,减少二次返工问题;最后,做好渠道养护工作,及时地发现并解决渠道问题,提高防渗效果。

3.2沥青材料防渗技术

沥青材料是农田水利工程建设中的重要防渗材料,沥青在渠道表面中的应用取得了良好的效果。首先,埋藏式沥青薄膜防渗工程中,沥青自身的抗渗透能力比较强,但沥青防渗施工技术环节比较多、操作具有一定的复杂性,这就带来了更高的施工成本,还未被广泛应用到农田水利工程防渗渠道施工中。其次,在处理渠道底部土壤的过程中,相关人员需要做好施工现场的平整、除草、清洁等工作,并融化沥青,使用相关机械设备进行喷洒,这样土壤表面会形成沥青薄膜,在沥青薄膜稳定后铺设沥青,但不能直接进行沥青铺设作业,避免损坏沥青包膜。最后,在铺设沥青混凝土的过程中,相关技术人员需要根据实际情况,合理地设置砂砾、碎石和沥青比例,将其进行合理地混合,确保材料的持久性和稳固性,提高材料的防渗效果。

3.3灌浆防渗技术

灌浆防渗施工技术在农田水利工程中的应用,在一定程度上提升了渠道的抗渗透效果,提高了渠道结构的强度。灌浆防渗技术属于防渗墙工艺技术,在实际作业过程中,施工人员需要深入分析地质情况和渠道特点,提前挖好灌浆孔洞,并设置灌浆孔洞。同时,相关人员需要利用高压喷射灌浆方式完成灌浆工作,确保浆料在灌浆口灌入,提高防渗效果,减少漏喷现象[2]。灌浆防渗技术的施工速度比较快,无需投入大量的施工人员和施工材料,但需要投入大量资金和机械设备进行辅助。除此之外,在灌浆高速喷射过程中,喷射流量具有一定的局限性,为控制灌浆的均匀性和稳定性带来了一定的难度,影响着灌浆防渗技术的广泛应用。3.4地下管网施工技术在开挖沟槽的过程中,技术人员需要根据管道施工位置的特点确定沟槽深度和宽度,及时地清理管道中的杂物,避免出现管道底部倾斜问题,相关技术人员需要注重管道线路的转弯细节,全面控制施工质量。在灌溉渠道施工中,技术人员往往使用焊接管道安装方式,选择PVC管进行安装。在实际安装中,技术人员要打毛处理接头位置,并进行刮水去污,打毛处理长度在5~10cm,并粘接管道接头,减少安全问题的出现。

4结语

综上所述,在农田水利工程项目建设中,防渗渠道技术发挥着重要作用,在出现渗漏问题时,会对工程整体进度、使用效果带来不利影响。为了有效地改善这一问题,相关人员需要合理地选择防渗技术,按照相关流程进行施工,提高工程建设的质量。

【参考文献】

【1】高洋.农田水利工程中防渗渠道施工技术分析[J].工程建设与设计,2019(14):163-164.

渠道施工论文范文2

工程教育专业认证有利于构建我国工程教育质量监控体系,推进工程教育改革,进一步提高工程教育质量;农业水利工程专业结合培养目标、毕业要求,从课程设置、实践环节、实践平台、教学管理和质量保障体系等四个方面,结合专业认证要求,进一步完善专业教学体系。

【关键词】

工程教育专业认证;教育质量;农业水利工程;教学体系

【基金项目】

本文系石河子大学校级教学项目“农业水利工程特色专业建设”的研究成果。

目前石河子大学农业水利工程专业的办学条件、师资队伍、教学水平和科研实力得到了整合和提高,整体实力显著增强;形成了以博士研究生教育、硕士研究生教育、本科教育和成人教育多层次、多渠道、多形式的办学模式;形成了一支专业水平较高、师资结构合理、发展趋势良好的教师队伍;人才培养理念先进、目标明确、规范合理、操作性强;办学特色鲜明,优势明显,专业建设与教学改革成绩显著。为专业的可持续发展奠定坚实基础,同时也为培养高素质专业性新型人才提供了平台。结合教育部工程教育认证标准,农业水利工程专业教学体系也进一步完善。

一、农业水利工程专业认证培养目标

按照石河子大学要求,每四年一次进行培养目标的达成度评价,同时对培养目标进行全面修订,在四年的实施过程中可进行微调,评价与修订过程由学院、大学两级机构组织专家评审,同时着重邀请行业和企业专家参与。经对照工程教育认证标准,农业水利工程专业学生主要学习农业水利工程基本理论和基本技能,掌握水利工程设计方法、科学研究方法及施工管理的基本能力,具备农业水利工程的勘测、规划、设计、施工、管理等基本技能。

二、结合认证标准,完善专业课程体系

1.课程设置

农业水利工程专业课程由学校根据培养目标与办学特色自主设置,能支持培养目标的达成,课程体系设计由农业水利工程专业资深教师完成,有企业和行业专家参与,包括人文社会科学类课程、数学与自然科学类课程、工程基础类课程、专业基础类课程、专业类课程等课程计60余门课。其中,人文社会科学类通识教育课程占总学分的16.7%,学生在从事农业水利工程设计时能够考虑法律、伦理、经济、环境等各种制约因素;符合本专业培养目标的工程基础类课程、专业基础类课程与专业类课程占总学分的29.8%,工程基础类课程和专业基础类课程应能体现数学和自然科学在本专业应用能力培养,专业类课程应能体现系统设计和实现能力的培养。

2.实践环节

实践环节包括课程实验与实习、课程设计、专业认识实习、专业生产实习、毕业设计(论文)及其他实践环节等,其中毕业设计(论文)不少于12周,课程实验8~16学时,课程设计一般安排1~2周。实践教学体系结构包含课程实践教学、专业实践教学和毕业实践教学三部分。课程实验包括物理实验、水力学实验、土力学实验、测量学实验、电工学实验、材料力学实验、建筑材料实验、灌溉排水工程学实验、水工模型实验、节水灌溉实验、水工钢筋混凝土结构实验等;课程实习包括测量实习、水文实习、水文地质实习;课程设计包括水文学及水利计算课程设计、灌溉排水工程学课程设计、水工混凝土结构课程设计、水土保持学课程设计、节水灌溉技术课程设计、水工建筑物课程设计等;专业实习包括认识实习、生产实习。还包括其他实践环节,如:工程技能训练、科技方法训练、科技创新活动、公益劳动、社会实践,结构模型制作大赛、全国周培源大学生力学竞赛、大学生创新创业实验计划等。

3.毕业设计(论文)

工程实践与毕业设计(论文)占总学分的16.7%,毕业设计(论文)选题90%以上结合本专业的工程实际问题,培养学生的工程意识、协作精神以及综合应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1)选题。

毕业设计或毕业论文题目以所学农业水利工程知识为基础,同时结合生产科研项目开展,进行综合训练;也进行涉及本专业的有关研究热点进行专题研究,主要分为5个方向:农业水利工程规划与设计、节水灌溉技术设计、灌区水利工程设计、灌区水利工程管理与施工组织设计、专业相关热点问题研究(论文)。

(2)内容。

由水利工程系负责组织毕业设计的选题论证、文献调查、技术调查、设计或实验、结果分析、写作、绘图、结题答辩等,使学生各方面得到全面锻炼,并培养学生的工程意识和创新意识。

(3)指导与评价。

毕业设计(论文)的相关材料,包括设计选题指南、设计任务书、设计开题报告,反映指导教师指导与管理过程的材料:指导教师、评阅教师、答辩记录等齐全。结合生产项目进行的毕业设计(论文),由教师与新疆天业节水有限公司、兵团设计院一分院、石河子市天兴设计院等企业专家共同指导,答辩时有兵团设计院一分院、石河子市天兴设计院、新疆天业节水有限公司等企业专家参加。

三、农业水利工程专业实践平台建设

为了满足农业水利工程专业实践教学的需要,学院在校内及校外相关企业建立了专门的专业教学实习、实践教学基地,先后与新疆天业节水灌溉股份有限公司、中国长江三峡集团公司三峡培训中心、新疆生产建设兵团勘测规划设计研究院、新疆兵团建设工程(集团)有限责任公司等设计、施工、监理单位签订了长期的合作协议。目前形成了灌溉工程实习基地、水文实习教学基地、蓄水引水工程实习基地、科研试验实习基地、水管单位实习基地、设计单位实习基地等10多个实习基地,每年可容纳200人左右学生进行课程实习、认识实习、生产实习、毕业实习等。

四、教学管理和质量保障体系

按照“以人为本、全程保障、以评促建、提升内涵”的原则,农业水利工程专业建立教学过程质量监控机制,学院主管教学领导负责,由水利工程系进行课程的教学大纲、考试大纲、教材、教案、讲稿审定,同时对课堂理论教学、课程实验、实践等环节进行质量考核。农业水利工程专业课程体系设置每4年进行一次调整,每年进行微调;教学质量评价由大学教务处和学院组织实施,分为学生评教、大学督导评教和教师同行评教,每学期评教1次。统筹协调教学管理,抓标准、抓评估、抓建设,构建了教学评价与管理并行的质量保障运行机制。

1.教学质量体系

科学构建了目标与过程并重的本科教学质量监控体系,该体系由目标、组织、管理、评价反馈、保障五个子系统组成闭环,通过校院两级管理、两级督导、校院系三级保障模式有效运行,形成良性循环,对各教学环节提供了全面质量监控和质量保障。建立年度考核制度,形成保障本科教学质量的长效机制。学校实行二级教学管理模式以来,坚持对各院系本科教学工作实施年度考评,形成了保障本科教学质量的长效机制。

2.教学评估体系

学校和学院构建了学生、教师、领导、督导“四位一体”的教师教学评价体系,实施常态化教学质量评估。采用督导专家、领导听课检查、教师互评、学生评教、学生座谈会、问卷调查等多种手段和途径,及时广泛地收集教学质量信息,实施公开、公平、公正的教学评估,全面监控教学质量状况。农业水利工程专业在对教学质量有重要影响的一些关键点上给予了重点监控。例如,在严把教师教学关方面,严格执行教师开新课和新开课的试讲制度,始终坚持对青年教师实行助课、听课和试讲制度,有效促进了新教师教学水平的提高。在课堂授课方面,建立了学院领导、专业带头人、督导组成员听课制度,严格规范教师的课堂授课行为,并利用课堂教学检查、专家听课、学生评教等手段及时监控教师的授课情况。

作者:吕廷波 李明思 何新林 单位:石河子大学水利建筑工程学院

参考文献:

[1]倪福全,李昌文,马荣朝,等.农业水利工程专业人才培养实践教学体系研究[J].安徽农学通报,2011,17(1):164-166.

[2]陈元芳,李贵宝,姜弘道.我国水利类本科专业认证试点工作的实践与思考[J].科教导刊,2013,(2):25-27.

渠道施工论文范文3

关键词:衬砌混凝土技术;水利工程;渠道工程

一般的工业及农业渠道水利工程之中,采用衬砌混凝土技术居多,一般应用于防渗渠道,并取得了非常好的防渗效果,减少了大部分的渗漏损失,不但提升了输水能力,而且还减小了渠道的截面尺寸,节省了空间利用率,并且增高了工作效率。该技术适用于不同的地形、气候及外界条件,耐久性较强。在水利工程衬砌混凝土施工工作中,为了保证其施工质量,即防渗效果和耐久性,不但应该有着合理的设计前提,还应该具备专业的施工技术,包括混凝土材料技术参数的严谨把握和管理,综合地保证施工的质量以及成品的有效保护。

1衬砌技术概述

衬砌技术就是指运用砌块进行的衬砌施工技术,在实际的施工过程之中,部分预应力较高的混凝土也可投入衬砌混凝土工程之中。目前,多以灌注混凝土来进行衬砌作业。该技术的优势在于操作灵活,并且成品的抗渗性和整体性较好,虽然要依靠一些设备的辅助,但是效果极佳,同时,也提升了整体的工作效率。

2衬砌的技术分析

2.1衬砌技术类别与特点。一般分为五类,即为砖石衬砌、片石混凝土衬砌以及钢筋混凝土衬砌,还有整体灌注混凝土衬砌。相对不同的类型,其特点稍有不同,其中,砖石砌筑的优势便在于取材容易,但是其劣势在于依赖人工的操作,导致作业效率较低且容易出现错误。同时,在实际操作过程中,砌筑缝隙处易出现漏水的状况,所以另一个劣势就是其防水性能较差;片石混凝土衬砌的特点为周围岩石的压力相比较而言较小,但是材料获取的方式较为复杂,取材不易,并且运输也极为不便,并且会影响施工的工期要求;钢筋混凝土衬砌的特点是周围地质条件较差,周围岩石的压力较大,所以一般可用于规模较大的水利渠道工程;整体性灌注砼的衬砌特征在于其具有优良的抗渗性,一般在施工过程中,其类别的施工工序较多且复杂,所以应用此方法会导致施工的进度延迟,进程拖沓,并且在混凝土灌注之后,往往无法产生相适应的强度,无法承受应承受的荷载,并且化学稳定性也相对较差。

2.2衬砌技术在工程中的作用。该技术广泛应用于水利渠道工程中,有着许多实际的指导意义和作用。简单来说,衬砌就是内衬,通常情况下,利用衬块来进行衬砌。衬砌技术具有加固和支护的作用,在围岩周围进行钢筋混凝土的浇筑,使其得到充分的支撑,对于结构整体的稳定性起了至关重要的作用。第二个作用在于优化排水路线,减少复杂的排水方式和路线,使得工程有序进行。第三个作用就是可以使得结构变得美观,提升结构的美观度。最后一个作用就是其技术使得照明通讯设施的设置更加的便捷。对于水利工程而言,还可以通过二次的衬砌,使得支护作用得以增强,提升了整体的工程质量。

2.3衬砌技术的要点。①合理的混凝土配合比正如普通的混凝土工程,混凝土的配合比是混凝土工程可以顺利完成并保证质量的前提,对于符合设计标准的配合比,往往可以在方方面面对施工项目有重要的影响,可见配合比的重要作用。因而,相关设计人员应该设计出符合标准和现场的混凝土配合比,相关施工人员也应该提高对混凝土配合比的重视程度,严格按照设计配合比来进行作业。作为设计人员,应该通过试验来验证其设计的可靠性和科学性,并确定合理的混凝土配合比,以此来保证其效果可以满足工程的技术要求和施工要求。同时,在保证设计合理性的同时,应达到相应的审批标准和要求。②混凝土浇筑技术混凝土的浇筑技术是衬砌混凝土技术的核心,对水利渠道工程施工的质量有所影响,为了提升施工后的效果,在打灰之前应该对现场基础层进行彻底的、全面的清扫和洒水,以保证施工质量的效果。清理基层之后,需要进行垫层的浇筑,尤其应该注意的是,垫层不应太厚,其厚度控制在10~20cm,防止漏浆的产生。在具体的混凝土浇筑过程中,相关的工人及施工现场管理人员应该根据现场条件和实际情况,根据施工方案的指导,开展施工工序的工作,并与管理人员进行交流互通,避免产生质量通病。完成凿毛工作之后,清洗处理表面,保证杂物和灰尘的消除,并在结合处铺设好集配较小的混凝土,使得施工缝间相互结合的效果产生增益,高质量的完善施工结果,而后进行下一道工序的准备。③养护方面施工成果是否优良,不在于其是否美观,而在于其成品保护和工程养护的质量是否优秀,科学地进行养护能够保证施工质量进而提升工程效益,故而是必须进行的工程步骤。在施工过程中,混凝土很有可能存在结构薄壁或者外露面积较大的问题。根据这个缺陷,施工人员在实际的养护工作中,应该积极学习有效的相关养护方法,积累养护经验,提升养护的质量和效率。同时,混凝土对于环境的温度和湿度有着较为严格的要求,若没有把控好,可能会出现裂缝和变形的情况,施工作业人员在养护的过程中,应对温度的控制进行有效的把控,尽量通过湿润的席子进行覆盖,来保证内部与表面的温差。

3衬砌技术的实际应用

首先,充分考虑其混凝土的配合比,对工程的可靠性和强度有保证。将设计合理的配合比设计完成之后,待到相关部门批准之后才可投入现场,混凝土配合比的使用时,应该对相应组分的质量加以检验,若试验结果合格,方可进行签发使用,并且投入使用时,施工人员不可以随意更改,应该遵循方案指导,保证砼配合比的标准。其次,对于保温板的施工,应重视第一道工序,保温板是混凝土浇筑时的基础,故而应得到相应的重视。对于保温板的铺设,既要保证地基平稳整定,又要保证每块保温板的平整。在保温板拼接施工的时候,板与板在拼接的过程中,应该保证其气密性,不能存在过大的空隙和间隙,同时,采用木条或者木方加以固定,并保持高差控制在0.5cm之内。对于砂子、石子等组分材料的铺设,运到坡顶之后应该人工卸料,并将其放置在马道处,随后,通过机器设备将其运至渠坡施工的区域,随后用设备将其和木桩的高度相结合,之后再进行洒水处理,使得密实性的施工完成。最后一步,完善衬砌混凝土的浇筑作业。对于衬砌混凝土技术实际运用过程中的裂缝常常受到温度的限制,对于此类问题,必须得以解决,若没有得到及时的控制,往往会出现许多不必要的质量通病和施工困难,所以,采用电动型切缝机来进行施工。浇筑工作非常重要,在水利渠道工程中,浇筑往往是很重要的一个环节和过程,也是保证工程顺利完成的标杆。一般来说,在项目施工进行之前,应该对基层进行洒水养护和清理的工作,进行浇筑10~20cm低标号混凝土的时候作垫层,这样就能对漏浆的问题得到有效防止。同时,在最后浇筑的收面上也有一定的处理方法,为了完善的处理,一定把握最后的收面工作,不能随意收面或者不收面,导致施工质量不能得以保证,这也是衬砌混凝土技术实施的关键点,若把握好收尾工作,往往可以对衬砌混凝土的粗糙度进行有效的降低,提升其对于水资源输送的能力,保证了施工的连贯性和准确性,最后,对于做好收面工作的益处来讲,其在防渗漏性的层面也可以得到有效的保障,对施工质量展现出多维度的保护。

4结语

渠道施工论文范文4

关键词:项目管理;绩效考核;平衡记分卡;关键绩效指标

一、问题的提出

如何科学地、规范地进行项目绩效管理是提高工程设计和建筑施工类企业核心竞争力时必须面对的问题。然而,由于国内理论界对绩效管理的研究起步较晚,这不仅没有对员工产生激励作用,可能还会对他们的日常工作产生不利影响。例如,大多数企业的绩效管理体系不合理,对员工的考核计划不完善;员工对企业的绩效考核目的不了解,不知道自己如何按照考核标准才能满足企业的要求;考核的最后实施不到位,没有建立保障手段,在绩效考核的价值取向中始终是重结果而轻过程。本研究基于工程设计和建筑施工类企业的特殊性,从项目管理的视角探索针对工程设计和建筑施工类企业的绩效考核方法和体系,以期优化其人员结构和执业能力,并对提高工程企业项目管理的效率起到积极的促进作用。

二、相关研究综述

随着全球竞争的加剧,绩效考核在企业的经营与管理过程中的重要性越来越凸显。尤其是当公司发展到一定规模时,公司高层对绩效考核变革的欲望就会越加强烈,以寻求适应公司未来发展的绩效考核模式。Shimon和James(1997)将绩效管理总结为传统绩效评估的演进和延展,是评估系统发展史上的一次符合逻辑的进步;Kin(1998)则将研究的目光聚焦于绩效管理对组织业绩提升上的积极影响作用,并发现有效的绩效管理系统可以改善组织绩效。而我国对绩效管理的理论与方法也做了多方面的研究,并取得了一批不俗的学术研究成果:黄津孚(2006)总结了国内外的一些研究成果,从而提出了效益—活力—素质三个层面对企业进行评价与分析的模型;卢荻和郑毓盛(2000)在研究中国工业企业的财务业绩不佳的情形下,得出了两种解释结论,第一种是“低效率体制导致的企业绩效恶化”,第二种是“竞争强化侵蚀企业利润”;马建臣(2003)根据资源企业的不同特点提出了具有针对性的评价指标体系。通过比较目标管理方法、关键绩效方法以及平衡积分卡对工程咨询与建筑行业的绩效考核体系优化的优缺点,我们发现,虽然每种方法对企业项目绩效考核体系的建设优化都有显著效果,但是它的缺点也是十分的明显,比如目标管理方法与关键绩效方法并没有综合考虑员工、部门以及公司战略的考核,大多数只是针对员工这一项来进行绩效考核;而基于平衡积分卡绩效考核考虑了企业的价值创造能力,但是却容易让企业价值最大化的目标受损。基于此,本研究将项目管理的角度,综合利用平衡积分卡与关键绩效指标来对案例研究对象的绩效考核体系进行相应的设计。

三、基于平衡记分卡和关键绩效指标的绩效考核体系设计

ETGJ工程咨询有限责任公司(以下简称“ETGJ公司”)是由中国水电顾问集团成都勘测设计研究院90%控股的工程设计和施工监理企业。近年来,公司在经过大量调研和论证的基础上,于2014制定并实施了《ETGJ公司员工绩效考核实施细则》和《ETGJ公司绩效管理办法》这两项重要的绩效管理制度。到目前为止,上述两项绩效管理制度已经实施了3年多时间。经过初步分析,ETGJ公司目前的绩效考核体系存在着许多的现实问题,例如项目绩效考核体系与项目目标不匹配、员工自评与他评间存在的信息不对称问题以及指标设计对工作分析不到位等等问题。究其核心,这些问题都聚焦于一点,那就是没有将公司核心部门的核心成员的最大化价值全部挖掘和发挥出来。基于此,我们在价值创造的基础上,采取了将平衡计分卡与关键绩效指标法相结合的方式,来具体重构ETGJ公司的各项目部的绩效考核体系。

(一)主要考核指标设计

第一,财务维度指标设置。根据财务管理的知识,以及结合公司当前的发展状况与战略目标,确定将增加各项目部的收入、提高各项目部的运营效率以及控制财务风险三个作为财务指标的战略主体,它们通过净资产收益率、成本费用率、上交收益实现率、资金上缴率、总资产周转率、资产负债率等六个具体指标来实现。各项目部增加收入能力的考核主要通过净资产收益率、成本费用率来体现,各项目部的运营效率通过上交收益实现率、资金上缴率、总资产周转率来体现,而控制各项目部的财务风险主要通过资产负债率来体现。第二,客户维度指标的设置。对客户关系的衡量也是一个项目绩效衡量的重要指标之一,客户往往决定了一个企业的生死,因此对客户维度指标的设置,本论文采用了客户获得率和客户满意度两个指标。第三,各项目部运营流程指标的设置。目前,工程设计和施工领域的竞争十分剧烈,谁将最后胜出,就要看各个公司项目管理部门的管理创新能力以及商业模式创新能力的设计。ETGJ公司目前已经认识到创新对公司的重要性,因此在公司的使命和愿景等层面都提出了这方面的要求,但是公司目前在各项目部的绩效考核体系中却根本没有体现出项目部对创新的要求,基于此,本绩效考核的内部运营的优化就着重提出了管理创新的能力考核。其次,工程设计和施工类企业最重要的是它的项目管理,因此在项目施工过程中,工程质量合格率和按时完工率将是对企业满意度提升最大的两个方面。另外,“客户第一,客户就是上帝”的思维也说明了重视客户的重要性。因此,我们通过战略主题和关键指标来设置各项目部运营流程的指标。第四,学习与成长指标的设置。ETGJ公司各项目部的学习成长指标仅仅只考虑了新进员工的培训以及离职率,这两个指标在如今的知识经济时代的考核中已经完全落伍,因此有必要增加其他的考核指标。基于此,本研究对学习与成长指标的优化上对项目管理部增加了员工满意度、员工流失率、信息系统投入费用率以及对项目管理部员工的年培训时数。在平衡计分卡中,信息管理系统作为连接与支撑的平台,它能有效实现对数据的搜集与分享,另外,现在是互联网的社会,企业必须将“互联网+”的思维纳入到企业的战略目标中,因此将信息系统投入费用纳入了学习与成长的绩效考核指标中。

(二)对项目绩效考核指标的权重进行设计

权重分配在指标体系设计中的重要性不言而喻,因为,指标设计不仅仅关系到绩效考核中的量化问题,同时也关系到企业战略中各项指标的具体化,因此指标权重在绩效考核中扮演的角色是难以取代的。例如,若对一级指标体系设为{Wij|i=1,2,…,n,j=1,2,…,m},而另外的权重体系设置为{Vij|i=1,2,…,n,j=1,2,…,m},在企业的实际运用,它必须满足一下两个条件:目前的学术界对指标权重的确定主要有德尔菲法、月亮图法、排序法以及经验法等。德尔菲法在指标的权重设置时采用专家的意见,然后绩效考核小组负责人对意见进行汇总平均,并再一次将汇总平均的结果反馈给原先的专家,专家们经过调整后,二次汇总给考核小组的负责人,并最终确定各指标的权重。月亮图法是咨询公司经常推荐使用的方法。它主要是通过战略相关性、紧急性、如果完成不了的危害程度等等维度去评价指标,然后让专家对这些维度进行评分,最后通过加权平均来确定最后的指标权重。排序法就是将对所要考核的行业或部门的绩效指标列出来,并按照重要性原则对他们进行两两排序,排在前面的指标所表示的权重越大,而排在后面的指标所表示的权重越小。采用这种方法只能表示所对应指标的相对权重,而并不能确定绝对权重。而绝对权重的设置必须采用其他方法。而经验法就显而易见了,这样的方法就是靠个人的经验判断了——对从事这方面工作经验要求比较高,当然,经验不一定完全是自己的,也可以参照外部同行业企业的经验。根据各个权重的优缺点的对比,在这里我们选择了德尔菲法作为ETGJ公司各项目部绩效考核指标的权重来源。

四、研究结论

渠道施工论文范文5

关键词:PPP模式;棚户区改造;文献;SWOT法

《中华人民共和国2021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显示,2021年,全年全国各类棚户区改造开工165万套,基本建成205万套。棚户区改造是我国政府推出的一项惠民工程,但是棚户区改造又是一项准公共物品,具有社会保障性质,现阶段未改造的棚户区多为商业价值较低、实施难度较大的工程,面临的最大困境就是资金问题。近年来,国家政府和地方政府连续发文,鼓励支持引进社会资本参与政府工程(PPP模式)。基于此,本文通过对PPP模式在棚户区改造中的应用研究的相关文献进行归纳整理,从文献计量和研究内容两个角度进行分析,同时通过SWOT分析法对PPP模式应用于棚户区改造的可行性进行分析,提出发展棚户区改造项目PPP融资模式的对策和建议,以期为PPP模式在棚户区改造项目的应用提供参考。

一、相关概念

(一)PPP模式。目前,关于PPP模式的起源,一般认为英国的PFI模式是现代PPP模式的发端。20世纪80年代,时任英国首相的撒切尔夫人在公路、水务、国防、教育等方面大规模推行私有化,通过政府与社会合作来共同经营提供公共服务。1992年,时任英国财政大臣的拉蒙特将撒切尔夫人在公共服务方面引入社会资本命名为私人融资计划(PFI),现代PPP模式由此萌芽。2015年5月22日,国务院办公厅转发财政部、发展改革委、人民银行《关于在公共服务领域推广政府和社会资本合作模式的指导意见》,统一PPP模式的定义为:政府和社会资本合作模式是公共服务供给机制的重大创新,即政府采取竞争性方式择优选择具有投资、运营管理能力的社会资本,双方按照平等协商原则订立合同,明确责权利关系,由社会资本提供公共服务,政府依据公共服务绩效评价结果向社会资本支付相应对价,保证社会资本获得合理收益。贾康和孙洁根据人们对PPP的认识,并结合国内外机构和专家的观点,就PPP做出了一个新的定义:PPP是指政府公共部门与民营部门合作过程中,让非公共部门所掌握的资源参与提供公共产品和服务,从而实现政府公共部门的职能并同时也为民营部门带来利益。

(二)棚户区改造。棚户区是国家经济社会发展的历史产物,通常指建成区范围内平方密度大、使用年限久、房屋质量差、人均建筑面积小、基础设施配套不齐全、交通不便利、治安和消防隐患大、环境卫生脏乱差的区域。一般包括城市棚户区、国有工矿(含煤矿)棚户区、国有林区棚户区和国有林场危旧房、国有垦区危房等。棚户区改造是改善群众的居住条件,兼顾完善城市功能、改善城市环境的重大民生工程和发展工程。2008年以来,各地区、各有关部门贯彻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决策部署,将棚户区改造纳入城镇保障性安居工程,大规模推进实施。根据国务院2013年的《国务院关于加快棚户区改造工作的意见》的规定,要全面推进各类棚户区改造,加大政策力度支持,提高规划建设水平,加强组织领导,重点推进资源枯竭型城市及独立工矿棚户区、三线企业集中地区的棚户区改造。

二、基于文献计量层面分析

(一)文献来源。本文所研究的论文和数据均来源于中国知网,利用高级检索的方式,输入关键词“PPP模式”并含“棚户区改造”,以主题相关的方式进行搜索,查得论文为107篇,其中期刊论文61篇,硕士论文45篇,会议论文1篇。

(二)总体趋势分析。文献的总体趋势可以反映该研究领域的研究热度。从已有研究文献的整体趋势来看,国内关于PPP模式在棚户区改造中的应用研究的发文量呈现了先升后降的趋势。自2011年起,我国学者从文献层面开始对PPP模式在棚户区改造中的应用进行研究,从2014年起对该领域的研究开始激增,发文数量呈陡坡式上升,于2017年达到了最多的31篇,并开始逐年减少;就参考文献而言,自2006起关于该研究领域的参考文献的引用出现波浪式的上升,引用2015年的参考文献数量最多;引证文献伴随着整体研究趋势的变化而变化,在2014年之后呈现陡坡式上升,目前呈下降趋势。总的来说,目前对于PPP模式应用于棚户区改造的研究处于下降趋势。(图1)

(三)关键词分析。累计次数出现较高的关键词反映了学者们的研究热点和重点,本文运用VOSviewer软件分析了2011~2021年所查到的107篇文献的关键词共现情况,绘制了PPP模式在棚户区改造中的应用研究关键词共现图谱,见图2。该图谱有42个群集和629条连线,关键词分布较散。可见,107篇文献涉及研究内容较多,关注点较为分散。这107篇文献涉及的关键词主要集中于棚户区改造(词频为74)、PPP模式(词频为53)、PPP(词频为23)。去除“PPP模式”与“棚户区改造”这两个关键词和与其类似“PPP”“棚户区改造项目”等关键词后,笔者整理发现“融资模式”(8次)、“可行性”(5次)、“政府购买服务”(5次)、“物有所值”(5次)出现的次数较多,这说明学者们将注意力放在了棚户区改造的融资模式、PPP模式应用于棚户区改造的可行性等研究热点上,表明该研究领域最核心的关注点仍是PPP模式是否能解决棚户区改造融资难的问题和应用于棚户区改造中是否可行的问题。(图2)

(四)论文引用频次分析。论文的引用频次通常会用来评估其学术价值,论文的引用频次越多,证明其越被学者认可,在同行中引起的反响越大,受到的关注也更高。本文选取了被引频次最高的前10篇期刊论文作为研究对象,以此来观察PPP模式应用于棚户区改造的关注点。高被引频次最多的年份是2015年和2016年,各3篇;其次是2011年、2013年、2017年和2018年,各1篇。在这10篇论文中,被引频次最高的是由清华大学潘在怡和罗茜等共同撰写的“我国棚户区改造常用开发模式比较、建议及案例应用”一文,被引次数达到了62次,下载次数为1,838次,这篇论文于2016年发表在北大核心期刊《地方财政研究》上。这篇文章分析和比较了我国现有棚户区改造政策和常见开发模式及其问题,并通过具体的项目策划分析提出了商品房与棚改一体化开发、棚户区改造与文化地产结合的建议,对研究棚户区改造的相关论题提供了一定的参考意义。在这10篇论文中,笔者认为清华大学的刘婧湜和王守清等的“狭义PPP模式下棚户区改造项目结构创新研究”一文中有一点可以供研究者参考,作者指出相对广义PPP,狭义PPP模式更强调政府的参与及在项目公司中占有的股份,政府与企业以狭义PPP模式有机结合有利于突破棚户区改造现有困境,推进项目进度。所以,研究者在研究棚户区改造的融资模式的时候,不应该只关注棚户区改造资金需求大的特点,还应该关注棚户区改造项目周期长、难度大等特点。

三、基于研究内容的角度分析

(一)棚户区改造应用

PPP模式的可行性与意义方面的研究。关于棚户区改造应用PPP模式的可行性与意义方面的研究,学者所站立场不同,研究的角度也有所不同。有学者从政府角度分析PPP模式的可行性,认为PPP模式在棚户区改造中应用有利于减轻财政负担,扩宽融资渠道,促进项目风险分担和转移。如,冯从敢认为在PPP融资模式下,由民营企业负责项目融资,可以减少政府对棚户区改造的投入资金,转移、减轻政府的投资风险,民营企业的专业性保证了更好地为棚户区居民提供服务。还有学者从建立模型和案例分析角度来分析棚户区改造应用PPP模式的可行性。如,梁玲霞和韩芳通过构建城镇棚户区改造PPP模式VFM定量评价模型,对乌鲁木齐市老城区改造提升建设工程(A1项目包)PPP项目进行实证分析,结果证明该项目通过物有所值定量评价,适合采用PPP模式。

(二)棚户区改造应用

PPP模式风险管理方面的研究。由于棚户区改造项目的特殊性和PPP模式运作流程的复杂性,棚户区改造PPP项目风险管理难度较大,部分学者采用了不同的研究方法对棚户区改造应用PPP模式风险管理进行了研究。李文娟和金长宏运用层次分析法(AHP)构建风险层次结构模型,对棚户区改造PPP模式融资风险进行定性与定量分析,进而判断出影响项目的关键风险因素,对棚户区改造PPP模式风险管理具有借鉴和指导意义。刁江月运用核检清单法、系统分析法和专家调查法构建起项目风险清单和风险指标体系,采用层次分析法和模糊综合评价法相结合,对项目的风险进行全面评估,并提出相应的风险应对策略,搭建起具有普适性的PPP模式棚户区改造项目风险管理框架。

(三)PPP模式下棚户区改

造融资方面的研究。随着我国棚户区改造进程的不断加快,融资问题成为当前棚改项目能否顺利进行的关键因素。关于棚户区改造融资方面的研究,主要有以下文章:余洋结合棚户区改造对政府购买服务模式、PPP模式的内涵和流程进行了简要分析,提出了影响这两种融资模式选择的因素,并建议结合具体的影响因素采用最适合的融资模式。欧阳炯指出建立良好的合作关系是PPP模式的重中之重,资金是该模式的核心环节,按照长远发展趋势,PPP模式将是棚户区改造融资的重要方式。

四、棚户区改造采用PPP模式SWOT分析

笔者结合文献分析得到的优点和问题,对棚户区改造采用PPP模式进行SWOT分析。SWOT分析法是一种可以将研究对象所处的情景进行全面、系统、准确地研究的态势分析法,其中SWOT四个英文字母是strength、weakness、opportunity、threat的缩写,分别代表优势、劣势、机会和威胁。

(一)优势(strength)分析

1、减轻政府财政负担。棚户区改造是一项重要的民生项目,目前我国在大力推进棚户区改造工作进程,但是棚户区改造涉及众多环节,需要大量的资金支持,仅靠中央和地方各级政府的财政支持远远不够。政府采用PPP模式,可以拓宽融资渠道,吸引社会资金参入,为项目带来资金支持,减轻政府财政负担,同时政府可以将资金投入到更多的民生工程中,更好地发挥政府职能,促进经济发展。2、提高项目建设效率和服务质量。政府公共部门包办公共基础建设低效率是一个普遍存在的社会问题,采用PPP模式将引入竞争机制到棚改工作中,为了达到签约合同和盈利的目的,民营企业必须提出更高效和更优质的方案,同时民营企业相对在知识、管理和技术等方面更强,政府也可以摆脱繁重的事务,从过去的基础设施公共服务提供者转变为监管者,从而提高项目的建设效率和服务质量。3、有利于风险转移与分担。棚改项目中应用PPP模式,在项目初期就可以引入社会资金,这样可以有效地分担政府部门独立承担棚改资金问题带来的违约和赤字风险,也能为民营企业的投资贷款分担相应的风险。同时,因为PPP模式是政府公共部门和民营企业合作的方式,风险共同承担,当项目发生亏损时,政府和民营企业共同承担损失,实现了风险的转移和分担。

(二)劣势(weakness)分析

1、投资面临风险,私有资本难以加入。棚户区改造项目是惠民工程,其社会效益大于经济效益,项目的合同期限较长,初期投资金额巨大,仅靠经营过程中产生的收入能否收回成本尚不确定,项目投资面临较大风险。而且,目前棚改项目大多由政府指定的国有企业实施,其他私有企业很难进入棚改项目,项目社会资金加入方式单一。2、建设周期长,征收难度大。棚户区改造项目建设周期长,投资回收期长,棚改项目建设一般包括立项、招投标、设计、施工、竣工验收和结算等阶段,整个建设周期一般3~5年。征收难也一直是棚改项目存在的一个大问题,棚户区改造是为了改善群众的住房条件,但是仍有部分人不同意房子被征收,存在故土情节;还有一部分“钉子户”漫天要价,对拆迁补偿金额期望值过高,抱有超额赔偿的幻想,加大了征收的难度;棚改政策宣传不到位,媒体的舆论引导和部分低收入人员的安置不到位等也是造成征收难的因素。

(三)机会(opportunity)分析

1、相关政策支持。自2008年中共中央启动保障性安居工程,并将国有林区(场)棚户区(危旧房)、国有垦区危房、中央下放地方煤矿棚户区改造作为重要内容以来,政府对棚户区改造的投资力度不断加大,有关棚户区改造的政策也不断深入。2010年,国务院颁布了《关于鼓励和引导民间投资健康发展的若干意见》,该意见为PPP模式应用于棚户区改造中提供了政策支持。2015年的《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做好城镇棚户区和城乡危房改造及配套基础设施建设有关工作的意见》中明确规定:“鼓励支持引进社会资本参与棚户区改造”。2、资金需求大。随着前几轮的改造,目前剩下的基本是商业开发价值低、改造难度大的“硬骨头”,同时城市中心区域土地紧张,棚改出现向城市和边缘扩展的趋势,新建、改造老旧基础配套设施的资金需求巨大。以江西为例,根据财政部、住房城乡建设部印发的《关于下达2022年中央财政城镇保障性安居工程补助资金预算的通知》,2022年中央财政城镇保障性安居工程补助资金用于支持江西棚户区改造63,202万元,江西2022年度棚户区改造开工目标为7.91万套,棚户区改造一般为60~80平方米的中小户型,按照60平方米/套计算,7.91万套棚户区改造仅建安成本(3,000元/平方米)就超过1,423,800万元,资金缺口巨大。3、运作基础良好。20世纪80年代,我国引入PPP模式,经过多年的研究和探索,PPP模式已经应用于多个领域,并且有许多成功的案例,如国家体育场(鸟巢)、北京地铁4号线项目等,相关的政策也在不断出台。目前全国也有多个成功的棚改PPP模式案例,如吉林省哈达湾棚户区改造和湖南津市棚户区改造等,都取得了不错的效果和评价,这些成功的案例和相关的鼓励政策为PPP模式在棚户区改造领域的顺利实施提供了丰富的实践经验和良好的运作基础。

(四)威胁(threat)分析

1、相关法律法规建设不完善。PPP模式本质上是以合同为基础,政府与私人组织之间形成一种伙伴式的合作关系,在双方合作过程中会牵扯许多权利与义务的分配问题,这些问题需要法律法规来规范和解决。但是,相比于西方国家,我国在针对PPP模式立法方面还存在很多问题,国家还没有制定专门适用于PPP模式的法律法规,只是出台了一些相关的意见,缺少国家立法的支持将会影响社会资本参与的积极性。2、缺乏专业人才。我国对PPP模式的应用还处于初步探索阶段,相关专业人员比较少,尤其是大部分管理人员对PPP模式缺乏全面的认识和了解。而棚户区应用PPP模式会涉及到金融、法律、建设、风险管理等多个领域,一定要有专业的人员在项目决策、招投标、合同签订、项目实施至运营整个过程中进行全方位的指导和管理,因此专业人才的缺乏正成为推广PPP模式的一大障碍。

(五)对策和建议

1、建立高效的风险管理机制,扩宽社会资本参与渠道。棚改项目投资面临很大的风险,项目的社会效益大于经济效益,投资回收期长等情况使得棚户区改造应用PPP模式存在很多不确定因素。建立高效的风险管理机制,对棚改PPP项目涉及的环节和参与主体,可能出现的问题进行风险识别、风险评估和风险防范,合理公正地进行风险分担,把不同风险分配给最有能力承担的参与方。同时,政府应该扩宽社会资本参与渠道,提供政策支持,提高私有资本参与的积极性。2、依法征收,合理安置。政府应制订科学的规划方案,对征收方案进行充分的调研,听取民众的意见和建议,提高民众的参与度,严格执法守法,保证征收工作公平、公正、公开,对于“漫天要价”“蛮不讲理”的钉子户,严格按照法律程序处理,依法实施强制拆迁。同时,政府应针对民众实际需求,合理制定实物安置和货币安置计划,落实安居工程,加大棚户区改造宣传力度,正确引导舆论走向。3、完善相关的法律法规。针对目前PPP项目缺乏法律保障的问题,当务之急就是政府应尽快出台符合我国国情的PPP模式的法律法规,打破现有法律对PPP模式应用于棚户区改造融资方面的约束,保证项目在实施过程中有法可依,依法而行。同时也要注意参考国际相关法律法规,与国际通用的法律法规接轨,保证法律法规的有效性。4、培养专业人才。目前,我国PPP模式相关专业人才短缺,需加快专业人才培养,政府应建立专业人才培养机制,通过开展专题讲座,举办培训班等方式加强对PPP模式相关内容进行教育。同时,我们可以加强国际交流,借鉴国外先进的管理经验和方法,来培养中国式PPP专业人才。

五、结语

通过对现有相关文献进行整理分析,现有文献研究视角和研究内容较丰富,但研究深度有待加强,目前定性研究较多,以后的学者可以加强定量研究,增强研究的可信度和说服力。棚户区改造是国家住房保障的重点工程,对改善民众居住条件、提升城市形象有重大意义,PPP模式应用于棚户区改造可以有效解决棚改融资难的问题,减轻政府财政负担,提高项目建设效率和服务质量,政府也应完善相关法律法规、培养专业人才、建立高效的风险管理机制来保障棚改PPP项目的顺利实施和运营。

主要参考文献:

[1]国家统计局.中华人民共和国2021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R].2022.

[2]国务院办公厅.关于在公共服务领域推广政府和社会资本合作模式指导意见的通知[Z].国办发[2015]42号,2015.

[3]贾康,孙洁.公私合作伙伴关系(PPP)的概念、起源与功能[J].中国政府采购,2014.(06).

[4]国务院.国务院关于加快棚户区改造工作的意见[Z].国发〔2013〕25号,2013.

[5]潘在怡,罗茜,王守清.我国棚户区改造常用开发模式比较、建议及案例应用[J].地方财政研究,2016(04).

[6]刘婧湜,王守清,冯珂,伍迪.狭义PPP模式下棚户区改造项目结构创新研究[J].地方财政研究,2015(08).

[7]冯从敢.利用PPP融资模式参与棚户区改造项目的必要性和可行性研究[J].安徽商贸职业技术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16.15(02).

[8]梁玲霞,韩芳.城镇棚户区改造PPP模式物有所值定量评价研究[J].金融理论与实践,2018(06).

[9]李文娟,金长宏.基于层次分析法的棚户区改造PPP模式融资风险分析[J].安徽建筑大学学报,2016.24(02).

[10]刁江月.PPP模式棚户区改造项目风险管理机制研究———以Y市棚户区改造项目为例[D].成都:电子科技大学,2020.

[11]余洋.新常态下棚户区改造融资模式简析[J].时代金融,2016(21).

[12]欧阳炯.浅谈棚户区改造项目的PPP融资模式[J].建材与装饰,2017(33).

[13]陈广丽.棚户区改造项目建设存在的问题及对策———以广西为例[J].中国集体经济,2021(35).

渠道施工论文范文6

关键词:土木工程材料;交互学习;主动性;兴趣培养

土木工程行业是我国国民经济的支柱产业,我国建筑企业达8万余家,从业人数十分庞大,而且每年都有大量的高校毕业生进入工作岗位。目前,我国重大超高层建筑、地下工程、海洋工程、水工工程等不断涌现,技术难度越来越大,这使得土木工程领域专业划分过细,学生知识面过窄问题日趋凸显。土木工程材料作为土木工领域的基础学科,涉及材料的组成、结构、性能、维护等各个方面,如何提高学生的学习效果,为成为复合型人材夯实基础具有重要意义。我国本科教育规模已经世界第一,但是与国际先进水平还有明显差距[1]。近年来我国对本科教学质量越来越重视,提高教学质量,关键在于有效教学[2,3]。

一土木工程材料课程教学存在的问题

(一)重视程度不够导致学习兴趣不高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所有的方法都离不开兴趣的培养,从某种意义上来说,兴趣即是方法[4,5]。学习的兴趣与成绩正相关[6]。目前,相当一部分土木工程专业学生只关注力学、结构设计、设计与分析软件等课程,对《土木工程材料》没有足够的重视,很多学生学习《土木工程材料》存在“混”的现象,甚至有些成绩优秀的学生在《土木工程材料》课上做《结构力学》作业、看《混凝土结构设计》辅导书等等,笔者了解到的多数土木工程专业学生对常规土木工程材料缺少基本的了解,甚至毕业生设计不出合理的砂浆、混凝土配合比,更不用说砂浆、混凝土拌合物试配与调整。土木工程材料在很多学生眼里中只有脏、累、无技术含量。毫无疑问,知识体系的不健全会严重制约未来工作能力的发挥,也越来越难以适应工程难度越来越复杂的土木工程发展趋势。

(二)网络、手机“玩物丧志”

网络、电脑、手机技术的迅猛发展给人们带来极大便利的同时,也带来了很多不利影响,大量大学生宅在宿舍、网吧追剧、浏览网页、打游戏,甚至课堂上玩手机现象普遍存在。各种不利因素的影响导致高等教育质量正逐年下降。不可否认影视剧、网络信息、游戏在满足人们物质和文化生活需求中的积极作用,但凡事物极必反,尤其课堂玩手机现象,严重影响学习质量。解决课堂沉迷网络、手机现象依靠授课教师解决是不现实的,一是每节课有大量教学任务,频繁干预玩手机现象势必影响授课节奏;二是授课教师除了乏力的说教外,基本无技可施;三是学习是辛苦的积累过程,实难比影视剧、游戏更有娱乐性,更能吸引注意力。

(三)教学形式单调,吸引力不足

目前《土木工程材料》主流授课形式为PPT课件和教师讲解相结合的形式,教师在课堂上以讲解基本概念、基本性能为主,授课难度基本属于科普水平。这种形式的优点是授课进度有保障,但是《土木工程材料》是实践性较强的课程,如果只是在课堂上讲解各种材料的相关知识,学生难以对各种材料有深刻的印象,基本上考完试就逐渐淡忘。而且有一些知识只靠讲解是无法让没有经验基础的学生理解的,比如,水泥安定性问题,课堂讲解只能让学生对其有肤浅的了解,如果指导学生在实验室分别制备不同f-CaO、f-MgO、石膏含量的水泥,学习化学组成与矿物组成分析,通过查询相关标准规范掌握检测f-CaO、f-MgO、石膏含量是否符合安定性要求分别采用的检测方法,通过检测分析明确f-CaO、f-MgO、石膏含量分别达到多高时会出现安性不良,最后回归课堂,教师讲解为什么采用不同安定性检测方法的原因。通过完整的实验辅助会比单纯的课堂讲解更能使学生掌握相关知识。

(四)教师自身专业水平不高

给学生一杯水,教师要有一桶水。但是,严峻的“唯SCI论文论”的生存环境使相当多的高校教师成为“SCI论文”职业,甚至有教师把绝大部分精力投入到SCI论文写作上,实际的土木工程材料技术、工程经验一穷二白,更轻视工程经验技术的学习积累。这类没有实际专业技术的“理论家”讲授《土木工程材料》也只能照本宣科,流于表面。

二土木工程材料课程教学模式的改进思考

(一)通过专家讲座,开拓视野,全面了解土木工程专业

土木类学院可以邀请工程实践经验丰富的工程技术专家参与教学,通过专题讲座、学术沙龙等形式,让在校学生提前了解一些重大工程的结构、材料、施工、维护等各个环节的实际技术,培养学生对土木工程材料的正确认知。同时,工程技术专家可以将一些常见工程问题作为案例作业,由学生通过所学的理论知识对常见工程问题做出原因分析和解决方案,从而锻炼学生的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二)打破课堂填鸭式教学,开展研究式教学

前文提到,单纯的PPT结合教师讲解的方式不能做到“因材施教”,尤其对于《土木工程材料》这类实践性较强的课程存在很多不足,不能使学生对所学知识产生深刻理解,从而影响学习兴趣。既然《土木工程材料》强调实践性,则开展研究式教学,让学生尽可能多通过科研实践学习相关知识,会有一定的积极效果。例如,在《土木工程材料》中选取重点材料,设计多个研究题目,将每班同学分为几个科研小组,每小组在教师指导下执行1~2个题目的实验研究,比如特种混凝土这一章中,可以设计“原材料对清水混凝土性能的影响研究”“脱模剂与模板对清水混凝土表面性能的影响研究”“清水混凝土施工与维护技术研究”等题目交由不同小组进行实验。教师指导学生针对所选题目确定实验内容、原材料、实验方法,并在教师监督下执行实验,并对实验过程中出现的问题及时给予解答或指导学生搜集资料自行解决,并对有畏难情绪的学生主动引导、积极鼓励,使学生在感悟、体验中获得新知[7]。各小组实验完成后,由教师指导学生完成数据分析、报告撰写,由教师根据小组成员认真态度、实验完成度、报告撰写水平等各条目分别打分并给出总评成绩。各小组将各自的实验进行班内汇报,实验报告班内共享交流。

(三)多渠道交互式学习

目前学习渠道多元化,如网络课程、手机APP、精品课程视频等等,这些学习资源具有形式多样、学习时间灵活、共享性好等特点,为学生自主学习提供了极大方便,教师授课不必局限于课堂的45分钟,可以在每节课中留下一些小问题,由学生通过各种学习渠道自动学习,在下次课开始10~20分钟内由学生汇报问题解决情况,或提交纸质作业。通过多渠道交互式学习,提高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教师通过教学平台将课件、作业、视频等教学资料上传到网络教学平台上,供学生自主选择时间自学,并将作业完成后上传到网络平台由教师批改,对于自学过程中遇到的问题在平台上提出,教师及时给出解答,并且解答的问题对班级成员共享。

(四)虚拟仿真教学

由于时间和实验条件限制,不可能所有的教学环节都通过实际的实验提高学习效果,一些实施难度大、实验周期长的教学内容,比如海工水下不分散混凝土材料制备与耐久性实验,可以通过动画技术设计虚拟仿真视频,将整个过程分为原材料选择、海工水下不分散混凝土配合比试配与调整、混凝土构件养护、人工海水组成设计、环境因素设计(光照、温度、气体环境)等,每个环节均设计多个选项,由学生选择,并在动画界面上给学生列出指导建议,及时纠正学生做出的错误选择,最后虚似仿真课程根据学生的选择,演示不同阶段混凝土的性能变化情况、多因素对混凝土的劣化侵蚀情况。

参考文献

[1]罗启.大学教师课堂教学有效性研究[D].荆州:长江大学,2010.

[2]宋秋前.高校有效教学的实施策略[J].教育发展研究,2011,(5):74-77.

[3]姚小萍.引导学生自主学习教学策略的研究[D].福州:福建师范大学,2002.

[4]路平.“兴趣”即是“方法”—中师(五年制师范)美术专业素描教学探讨[D].济南:山东师范大学,2005.

[5]薛小丽.西方近现代兴趣教学思想研究[D].重庆:西南大学,2008.

[6]王妹妹.基于学习兴趣的教学过程优化[D].杭州:浙江师范大学,2007.

渠道施工论文范文7

“工程”是指将自然科学的理论应用到具体的工农业生产部门中形成的各学科的总称[1]。如:化学工程、土木工程、生物工程等。“工程”也指用较大而复杂的设备来进行的工作。如:城市改建工程、京九铁路工程、“菜蓝子”工程等。我国大学所设有关工程类的专业就有土木工程专业、机械工程专业、材料工程专业等。“管理”的定义是指组织、指挥、协调、控制[2]。管理的分支也很多,如:工商管理、国民经济管理、农业经济管理、人力资源管理等。管理科学与工程是管理理论与管理实践紧密结合的学科,侧重于研究同现代化生产、经营、科技、经济、社会等发展相适应的管理理论、方法和工具,该学科培养学生具有扎实系统的管理理论基础,合理的知识结构,正确地应用系统分析方法及相应的工程技术方法解决管理方面的有关理论与实际问题。从《工程管理》字面上来看,很容易使人产生如下疑问:比如是对什么“工程”进行管理?或者学成后会“管理”什么工程?国内有些学者把“工程管理”定义为研究工程建设项目的管理,即对建设项目的专职管理。从建设项目的周期来讲,工程管理就是研究。建设项目决策阶段的开发管理、项目实施阶段(准备、设计、施工)的工程项目管理、项目运营阶段的设备管理,即对建设项目的全过程的管理。

工程管理专业的课程设置

第三届建设部高等工程管理学科专业指导委员会(一九九九年七月西安)认为:工程管理专业一般设置工程项目管理、房地产经营与管理、投资与造价管理、国际工程管理及物业管理五个方向。为此,工程管理专业的课程设置除了一般工科专业所必修的基础课程以外,专业基础课和专业课可设置为:主要专业基础课有管理学、经济学、会计学、市场学、组织行为学、财务管理、经济法、统计学、运筹学、工程经济学、工程制图、房屋建筑学、测量学、土力学与地基基础、工程力学、工程结构、施工技术与组织、工程项目管理、工程估价、工程合同管理、计算机管理信息系统等。主要专业课有工程咨询、建设项目可行性研究与评估、投资经济学、工程造价管理、工程项目风险与保险、工程项目招标与投标、房地产开发与经营、房地产评估、项目融资、国际金融、国际贸易、国际工程承包、国际工程合同管理、国际工程索赔、国际工程专业英语(听力、阅读、口语、写作)、国际公司理财等。因此,工程管理专业实际为跨土木工程与管理工程的交叉学科,适合有足够土木工程方面与管理学方面师资力量的学校设置。

从学生的修业科目来分析,上述主修课程和主要专业课程已有36门,再加上公共课程:高等数学、外语、政治、体育、概率论、线性代数、计算机、普通物理、普通化学、机械原理、电工学等总共有47门之多,有的课程如高等数学、外语等要学习两个学期。如果学制定为四年,第八个学期学生即要寻找工作还要完成毕业论文,47门课要用7个学期来完成,平均每学期学习近7门课。所以工程管理专业本科教育的学制宜定为5年,使学生有足够的时间掌握土木工程方面的技术知识与管理、经济、法律方面的知识,学生工作后即使从事技术性较强的工作,技术专业水平也不会低于相应专业的大专水平,同时也会把所学管理知识运用到实践中去,为以后事业的发展打好基础。如果条件允许,应把土木工程专业的毕业设计和管理方面的论文结合起来做,使工程管理专业的学生对工程项目的形成过程强化理解,对如何发现“工程”方面的管理问题、解决“工程”上的管理问题会有很大的帮助。

学生就业与市场需求

根据《中国教育报》报道的统计资料:2000年普通高等学校和工程管理相近的本科专业学生就业率为:工商管理类78.05%、经济学类72.72%、土建类84.91%、管理工程类82.73%、管理类Ⅰ51.82%。根据新华社2003年6月4日统计资料,黑龙江省2003年应届本科毕业生签约率不足50%,明显低于2002年。据了解,除了受非典的影响,一些供需见面和双向选择活动被迫中止和取消,部分毕业生无法进行正常的面试、体检和签约以外,目前社会的需求形势也不容乐观。作为吸纳毕业生的主渠道之一的国有企业,由于受经济不景气(包括改制)的影响,其吸纳毕业生的能力大幅度下降。黑龙江省省属高校毕业生到国有企业就业的比例在2001年为21.6%,2002年为13.8%,2003年很难增长。政府和事业单位受编制所限,特别是今年事业单位机构改革要全面铺开,毕业生需求量也会减少。而毕业生面向基层、面向非国有经济单位就业的渠道在一些地方还不畅通。这些原因导致了毕业生今年严峻的就业形势。华商报2003年2月20日报道,在长安大学举行的“2003年毕业生双向选择会”上。公路桥梁专业的毕业生今年供不应求,此专业的学生很多在年前就已经找到单位。八成用人单位招聘桥梁工程、公路城市道路专业学生。河南洛阳一研究所原打算招收10名桥梁工程本科生,结果一上午只有一名学生递交了推荐表。长安大学就业指导中心主任张红红分析介绍说,西部大开发首先要加强基础设施建设,公路、桥梁、隧道的建设急需人才,而设置公路桥梁专业的高校并不是很多,长安大学公路桥梁专业的供需比例去年是1:8,今年这个比例会进一步拉大。

与桥梁工程、公路城市道路专业的学生非常走俏相比,公路工程管理、公路工程监理专业的学生却没有那么幸运。一位招聘工作人员说,管理和监理都必须有丰富的基层工作经验,用人单位是不会将管理工作直接让新来的大学生担当的。2003年我校管理学院毕业生的一次性签约率约为50%,土木工程学院的应届毕业生签约率几乎为100%。管理专业的学生不好找到工作的原因,除了受“非典”与全国应届毕业生人数多等客观因素影响以外,其专业本身也存在某些欠缺,下面就工程管理专业与土木工程专业进行比较,分析其原因所在。对于土木工程专业的学生来说,通过四年的专业学习,毕业参加工作后,需要一到二年左右的时间,才可以独当一面。而工程管理专业的毕业生,如果从事土木工程设计工作,即使自己努力恐怕也不会有哪家设计院敢委以工程设计任务。工程管理专业的毕业生从事施工管理工作,如果力学基础和工程结构理论不系统、不扎实,充其量也只能做到按图施工,而发现施工图中的错误,不盲目地按图施工等则难以做到。到建设单位或政府机关工作应该是比较对口的,可以充分发挥工程管理专业视野广,知识面宽的优势,但建设单位的工作是技术和经济紧密结合的,建设费用的增加和消减往往和技术水平的高低有必然的联系,而且此时此刻的技术问题又有可能是一些技术难题,显然工程管理专业的毕业生去处理技术难题又显准备不足。由于政府机构超编严重,每年能吸纳工程管理专业应届毕业生的人数也会有限。#p#分页标题#e#

一般来讲,经济学专业毕业生擅长于经济分析,会计专业毕业生擅长于财务工作,而没有哪一个专业可以做到从学校毕业就可以胜任管理工作或领导工作的,管理工作或领导工作水平除了受教育程度影响以外,更重要的是个人经验的积累与其在组织中威信的树立。中小型公司专职的管理人员很少,同学到了公司,领导问,“你会做什么?”回答:“我会管理。”问:“你会管什么?”答:“我会管理建设项目。”很显然,这样的回答比较空洞。因为对于新毕业的学生来说工作是很具体的,工程管理专业的学生虽然学过财务管理,但却当不了会计;虽然学过质量控制而技术规程又不精通,人家在眼皮底下作假,却看不出来;虽然学过领导、指挥的知识而又没有什么功绩与特长足以服人,而且公司又不承担培养人的义务,所以管理专业的新毕业生寻找工作会有一些障碍。但是,如果学生技术水平比较高,以技术工作作为工作的切入点,则相应的问题就会迎刃而解,在技术成熟的前提下,工程管理专业的毕业生如果做管理性工作,会在知识上、心理上以及工作方法上比其他专业的毕业生更胜一筹。

渠道施工论文范文8

一、古建筑档案的来源与收集

1.做好古建筑普查、登记工作的档案收集。积极与城市规划部门和建设管理部门沟通,收集这些部门历史上对古建筑进行普查时获得的珍贵历史资料。这些部门为了做好城市建设规划工作,定期对所属城市的古建筑进行普查、登记,对管辖区古建筑及周围环境进行专项调研与评定。这些工作对各个年代古建筑进行系统的普查与调研,全面掌握了古建筑类别、年代、风格特征及建筑工程等情况,完成了详细的普查和调研报告。我国改革开放初期,各级政府进行城市改造,为了更好地保护历史文化遗产,政府建设管理部门对行政区街、巷的古建筑进行专项普查登记,获取了很多古建筑的历史资料。与这些单位进行沟通,将这些档案进行系统收集。2.对文物、文史等政府文化部门的古建筑档案收集。加强对文物、文史等文化管理部门的古建筑档案收集,这些部门承担着国家历史文化遗产管理和研究的职责。这些部门在对古建筑遗产管理和研究中,收集、积累了大量古建筑方面的系统资料,这些珍贵的历史资料一般都来自于正规渠道,经过了文物学家和历史学家的研究鉴定,具有珍贵的专业价值,是古建筑档案的重要来源。各行政区的文物管理部门和文史研究部门经常研究、编辑、出版与古建筑有关的历史课题和书籍,许多是涉及古建筑及历史文化的资料,应加强对这些单位历史资料的收集。3.对历史文化遗址的抢救性勘测、挖掘工作的古建筑档案收集。古建筑博物馆,古建筑研究所在对历史文献的研究中,经常发现与某一年代文化遗址有关的古建筑线索,这个古建筑或已经损毁或已经从地面上消失,专家们根据有关该古建筑的历史资料,确定这个古建筑的具体位置,经过立项并实施对该古建筑遗址的考古挖掘。另外,在城市建设的旧城区改造中,特别是已知古建筑附近,在进行基础勘测或基础施工中,很多情况下会发现埋藏在地下的古建筑遗址遗迹,残缺的建筑墙体、建筑台阶、建筑屋顶的瓦砾及木质屋脊等等。经过考古研究确定该处古建筑的身份及情况,认真地对挖掘对象的地理位置、建筑格局及建筑残留体等进行详细的记录,形成大量的古建筑考古档案。2012年,沈阳北中街路北地块整体拆迁,沈阳市文物考古研究所在“豫珑城”项目用地内发掘出一座明末清初建筑遗址,运用考古手段寻找发现了努尔哈赤的“汗王宫”,同时也收获了一批该遗址的古建筑档案。4.对建筑专业高等院校和古建筑博物院科研成果的古建筑档案收集。建筑专业高等院校、古建筑博物院一项重要工作就是针对古建筑进行课题研究,获得了很多有价值的古建筑研究成果,这些古建筑成果的研究论文、专著将成为古建筑档案的重要来源之一。现任沈阳建筑大学建筑科学研究院地域建筑研究中心主任、博士生导师、国务院特殊津贴专家陈伯超教授撰写了《盛京宫殿建筑》《沈阳故宫木作营造技术》等研究论文,关于沈阳一宫三陵(清盛京宫阙,清永陵,清福陵,清昭陵)的研究成果为一宫三陵申报世界文化遗产提供了重要的历史证明。沈阳故宫博物院学者铁玉钦和王佩环撰写的研究论文《关于沈阳清故宫早期建筑的考察》,铁玉钦撰写的研究论文《论清入关前都城城郭与宫殿的演变》,对沈阳故宫的大政殿、崇政殿、清宁宫等古建筑有详细的描述。这些研究成果对古建筑具有重要的档案价值,应加强古建筑档案收集。

二、古建筑档案的属性及分类

1.古建筑原始记载文字图纸档案。国家各级博物馆和文物保管单位收藏和保管着一些珍贵的历史档案和文献,有些是完全记载某个古建筑的,有些是在记载历史事件中间接记录某个古建筑的,这些历史档案和文献中古建筑的文字资料和图纸资料是古建筑档案的重要组成部分,我们将这些定义为古建筑原始记载文字图纸档案。1982年春,沈阳故宫博物院学者铁玉钦、王佩环在北京中国第一历史档案馆发现了一张标号为“舆字225号”的满文《盛京城阙图》,在图正中最北端的一个院落赫然以满文标注着“太祖居住之宫”,这张地图终于解开了“汗王宫”遗址的谜团。《盛京城阙图》中所绘的汗王宫是一座坐北朝南的二进四合院,四周有围墙。南面是宫门,整个二进院建于高台之上。高台前端是面阔一楹的穿堂,有台阶可登,类似沈阳故宫的凤凰楼。二进院正北面有正殿三楹,东西各有配殿三楹。《盛京城阙图》属于原始记载文字图纸档案。2.古建筑普查测绘资料和研究成果档案。为了开展古建筑普查和研究,取得有关古建筑研究成果,政府城市建设管理部门对一些古建筑进行测绘与资料的收集,普查和研究结束后形成了由测绘数据和研究报告组成的古建筑普查测绘资料和研究成果档案。古建筑普查测绘资料和研究成果档案具有学术价值和古建筑档案价值,由政府城市建设部门进行集中保管,为未来政府进行古建筑保护提供珍贵的档案资料。中国营造学社是最早研究我国传统建筑的一个学术团体,1930年由朱启钤先生创办,梁思成、刘敦桢等学者于1931年先后加入,他们对中国古建筑进行调研测绘,形成了大量的测稿、图纸及照片,这些成为后来保存于清华大学建筑系的古建筑测绘调研档案。1932年至1937年,学社调查过的县、市有137个,测绘古建筑殿堂房舍1823座,完成测绘图稿1898张,掌握了从汉唐至明清各历史时期的古建筑丰富实物例证。3.古建筑保护修缮档案。古建筑保护修缮工程由很多工作组成,其中一项就是做好修缮记录工作,修缮记录形成古建筑保护修缮档案。古建筑保护修缮档案由修缮前的调研论证、工程计划、施工技术方案、建筑材料选择及工程竣工报告等组成。古建筑保护修缮档案是非常重要的,一是记录了古建筑保护修缮工作的历史情况、技术方法及法律依据;二是记录了古建筑修缮保护工程的质量;三是记录了古建筑原始和修缮保护后的状况。古建筑保护修缮档案对于该古建筑以后的修缮和其他古建筑的修缮保护都至关重要,尤其在对新发现的古建筑遗址进行抢救修缮时,对其破损的内部结构和外部形态进行修缮时,需要参考同年代古建筑的修缮档案进行修缮,最大限度恢复古建筑原貌。4.古建筑研究成果、专著及文献档案。建筑工程院校、建筑研究机构及古建筑博物院的建筑学家,经过课题立项对各个历史时期的古建筑做了许多专题研究,获得了很多有价值的古建筑学术研究成果,撰写了很多研究论文、专著及文献,这些古建筑学术成果成为有价值的古建筑档案。朴玉顺、陈伯超等学者撰写的研究著作《沈阳故宫木作营造技术》,于2010年由东南大学出版社出版。本书采用图文并茂的形式,通过“总论沈阳故宫建筑的形制”“沈阳故宫建筑中大木作的构造特点与营造规律”等章节,阐述了沈阳故宫的建筑布局、营建年代、建筑特色和木作的营造技法等。5.古建筑多媒体声像档案。古建筑多媒体档案主要以磁性材料或感光材料为载体,以音像为主要反映方式,记录古建筑实体及周围现实情景,具有保存价值的照片、录音带、录像带、影视片等新型载体的古建筑历史记录。现代古建筑研究部门,为了真实、准确及科学地掌握和记录古建筑的现实状况,为研究工作提供古建筑形体、结构、材料及色彩等素材,制作古建筑声像档案资料。古建筑声像档案具有真实、生动、形象等特点,古建筑声像档案对于古建筑实体描述和记录是其他档案资料无可替代的。古建筑声像档案对于记录古建筑的意义,既有着记载古建筑原貌的功能,又有反映古建筑保护现状、弘扬古建筑历史文化的作用。

三、古建筑档案对古建筑复建的作用

1.古建筑营造工艺档案为古建筑复建工程设计提供支持。梁思成、莫宗江以中国营造学社名义设计的滕王阁,是中国对“古建筑复建”(滕王阁早已全毁无存)的最早尝试。1942年,梁思成按照宋画《天籁阁》及《营造法式》所示的建筑规范,绘制了《重建滕王阁计划草图》,但当时并未将该草图付诸实施。这个方案讲求科学,无论是建筑设计,还是施工技术,都有详细的档案及研究论证,为利用古建筑档案开展古建筑复建开辟了道路。滕王阁被毁的原因有很多,主要以火灾为主,其次还有战争、自然坍塌、地震等原因。其中最后一次被毁发生在1926年,当时南昌曾被军阀占领,他们害怕城外的北伐军居高临下攻打南昌城,所以一把火把滕王阁给烧了。现在展示给世人的滕王阁是1989年重建的作品,如今已成为南昌有名的地标建筑,气势磅礴,是借助于古建筑营造工艺等古建筑档案完成的。2.古建筑保护修缮档案为古建筑复建施工提供技术帮助。岳阳楼复建工程是综合利用古建筑原始档案和后期修缮档案进行古建筑复建的典型。岳阳楼自建成后,由于战乱、火灾、洪水多次被毁,多次复建,由于岳阳楼原始建设和后期修缮记载的资料保存充分,使1983年复建工程保存了历史的规模、结构及装饰。岳阳楼始建于公元220年前后。北宋元丰元年(1078)十月,岳阳楼毁于火灾。北宋元丰二年(1079)春,岳州知州军郑民瞻重修岳阳楼。清光绪六年(1880),岳州知府张德容重建岳阳楼,将楼址东移六丈多。1922年7月27日湘军进占岳阳,岳阳楼窗梁栋柱等多半被毁。1934年2月17日岳阳楼重修竣工。岳阳楼在晚清、民国战乱后幸存下来,后来逐步得到修整。现在所见的岳阳楼是1983-1984年大修后的成果,保存了清代的规模、结构和大部分的建筑构件,如四根被白蚁蛀空的楠木金柱,经过化学加固处理后仍在继续使用,确属古迹。1983年,国务院拨专款对岳阳楼落架大修,把构件按原件复制更新,历时十个月,保存了55%以上构件原物。一楼民国时加砌的三面砖墙换为明清式样的贴金雕花门窗;二楼镶嵌有清书法家张照书《岳阳楼记》雕屏原物;三楼镶嵌书杜甫《登岳阳楼》诗雕屏。3.古建筑测绘数据档案为古建筑异地复建提供全复制。沈阳建筑大学为了开展古建筑研究和教学设计,对沈阳的多处古建筑进行了测绘,收集了大量的古建筑测绘资料,绘制了大量的建筑结构图、工艺图,利用这些古建筑测绘档案完成了一些古建筑的专题研究和古建筑修缮和复建,如八王寺、十王府、盛京施医院等历史建筑的复建。1882年,英国苏格兰医生司督阁,受苏格兰基督教会的派遣,到奉天开办诊所,应用西医西药为百姓诊治疾病,成为在我国东北地区使用西医西药治疗疾病的第一家医疗机构。诊所地处原盛京,因免收全部费用,经费来自各界商绅和爱国人士捐助,并建成医院,故称“盛京施医院”。“盛京施医院”原址在辽宁省省肿瘤医院院内,该建筑建于1910年前后,属于文物级建筑,由于建筑本身原因被拆除,经沈阳市政府批准,由沈阳建筑大学负责迁移重建。沈阳建筑大学利用建筑测绘档案进行了“盛京施医院”的复建,指导了易地复建的设计和施工,在大学校园按原材料、原貌、原结构进行了复建。古建筑“盛京施医院”拆除后,保留了每一砖和每一瓦,甚至每一扇门和窗,异地于沈阳建筑大学古建筑保护基地内重建。4.利用BIM数字化技术为基础的大数据古建筑档案为古建筑复建提供全方位技术支持。BIM技术核心是利用数字化技术建立虚拟的建筑工程三维模型和完整的建筑工程信息库,BIM在古建筑保护方面的应用主要是基于三维数字技术的全息几何模型、整体建筑信息模型、局部构件信息模型、建筑全生命周期管理及分析四个方面。将BIM技术与GLS、GPS、三维激光扫描、模拟仿真技术等信息化手段相结合,建立古建筑数字化资源数据库和信息化管理平台,有助于古建筑的展示、信息查询、专题研究及修缮和复建。基于BIM技术的古建筑数字化保护实现方法包括信息采集、模型构建、属性信息录入及VR虚拟展示等。利用BIM技术与GLS、GPS、三维激光扫描、模拟仿真技术等信息化手段,准确采集古建筑表面点云数据,导入BIM软件,建立三维BIM模型,在BIM模型中输入各构件的年代、材料、破损情况、保存状况等信息和属性。在虚拟模型中录入古建筑的测绘图、照片、相关古建筑档案信息、历史修缮记录周围环境信息,实现BIM系统下的古建筑信息的全覆盖,为古建筑的修缮和复建提供强大的数据和建筑档案信息支持。

参考文献

[1]陈伯超,等.盛京宫殿建筑[M].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12.

[2]铁玉钦.沈阳故宫文集[M].南开大学出版社,1992.

[3]马志玲.古代建筑保护工作中档案收集与利用工作的问题与对策[J].档案学研究,2009(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