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庭护理范例

家庭护理

家庭护理范文1

成本效益分析(cost-benefitanalysis,CBA)是通过比较不同备选方案的全部预期成本和全部预期效益来评价备选方案,为决策者选择计划方案提供参考依据。与CEA分析不同的是,CBA不仅要求成本,而且产出指标也要用货币单位来测量。由于CBA是将投入与产出用可直接比较的统一的货币单位来估算,是卫生项目经济学评价的最高境界,但同时也是最难于操作的一种方法。近年CBA中测量卫生保健效益最常见的方法是人力资本法(humancapitalmethod)和支付意愿法(willing-nesstopay,WTP)。目前各地的家庭护理服务尚不完善,很多项目尚处于理论探索阶段,例如曾友燕等[7,8]从专业家庭护理的角度出发,探索了适合上海市开展的三十多项家庭护理服务,但冯正仪等[9,10]在实际考察中发现很多家庭护理服务项目并没有真正开展,主要提供的是对个体疾病的护理。因而对非市场化的健康项目适合用显示消费者对特定物品或劳务的个人偏好的支付意愿法来推断公共物品的价值。在老年家庭护理卫生经济学的研究中,支付意愿法应被逐渐推广。

成本效用分析(cost-utilityanalysis,CUA)是CEA的一种特殊形式,是比较项目投入成本量和经质量调整的健康效益产出量,来衡量卫生项目或治疗措施效率。这种人工调整的效果评价指标通常有质量调整生命年(QALYs)、失能调整生命年(ADLYs)及生命质量指数(PQLI)。在众多指标中,QALYs已经成为CUA中主要结果的测量工具。该研究方法出现于20世纪80年代后期,近年在老年家庭护理中应用逐渐增多[11]。

生经济学评价方法在老年家庭护理领域的应用

1评估护理技术,选择最优方案一种护理问题一般有多种护理措施,运用卫生经济学评价方法进行试验研究有助于选择最优护理方案。Clini等[12]对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的病人家庭氧疗进行的成本分析发现,长期家庭氧疗配合夜间非侵入性装置比单纯使用氧疗成本低、效果好,为护理实践提供了指导。

2为家庭护理成本核算和定价提供参考家庭护理成本核算和规范定价是合理配置老年卫生资源的重要环节。有学者提出[13],应从专业服务成本、非专业服务成本两方面来全面收集家庭护理各环节的成本,包括家庭护理服务付费、医药材料费、家属误工费、辅助项目开支及服务机构人力成本、分摊的间接成本等,在此基础上,研究者再进行核算,提高了成本值的参考价值。Chiu等[14]调查了家庭照顾者对将痴呆病人送入机构护理的支付意愿时发现,调查对象每月愿意支付的金额185美元~2407美元,其中37.5%的照顾者愿意支付至少每月工资的50%,这就为政策制定者提供了定价的依据。

3论证卫生政策的经济效果制定各种卫生政策都需要利用卫生经济学评价方法,论证其可行性和效益。Kilgore等[15]对美国1997年的平衡预算法案(thebalancedbudgetactof1997)在癌症病人中的效果进行了成本分析,论证了该法案的正确可行,使得此法案提出后癌症病人安养院养老的人数逐渐增加,合理分配和使用了有限的医疗资源。

4区分不同老年人群适宜的护理方式从经济学角度评价医院、家庭、机构等不同地点老年人护理方式,可以为合理配置资源提供依据。用成本效果分析法对脑卒中后病人进行研究的结果显示:身体功能和认知功能较好的脑卒中者宜选择家庭护理,反之宜选择疗养院护理[16];运用成本最小化分析得出在英国老年家庭护理并不比在日间医院差的结论[17]。Donath等[18]对痴呆病人进行疾病成本分析认为痴呆病人实行短期家庭护理有效。

我国老年家庭护理成本核算的现状

我国家庭护理的开展没有规范化的流程和具体服务项目,且各地服务内容大相径庭,进行成本核算难度较大,国内家庭护理成本核算不管是理论探讨还是实际操作的研究均较少。季晓鹏等[19]通过研究提出:家庭护理成本核算应分别从家庭角度、机构角度和社会角度出发,对家庭护理服务过程中家庭、服务机构和社会发生的费用进行归集和分配,并通过科学方法计算家庭成本、机构成本和社会成本,从而全面衡量家庭护理中物化劳动和活劳动的货币价值,分析各方面经济资源的利用情况。刘锦丹等[20]通过调查上海市某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家庭护理服务流程,构建出了家庭护理项目成本核算5大模块,即人力成本模块、材料成本模块、设备成本模块、管理成本模块和教育成本模块,初步进行了7个护理项目的成本核算。张薇等[21]在此基础上又增加了6个项目的成本核算,为我国老年家庭护理成本核算的研究奠定了很好的基础。

家庭护理范文2

解病人生活质量采用呼吸系统疾病生活质量评估表[3],包括躯体症状、自理能力、心理状况和社会关系4个维度。躯体症状包括咳嗽、咳痰、胸痛、胸闷和气急等,每项分为“无、轻度、中度和重度”4个等级;自理能力包括洗澡、理发、吃饭、排便等,每项分为“独立完成、尚能独立完成、需人帮助和完全无法做”4个等级;心理状况包括孤独、害怕和没信心,每项分为“没有、较少、较多和很多”4个等级;社会关系包括关系融洽、容易交流、关心家庭和乐意帮助别人等,每项分为“能够、较能够、一般和不能够”4个等级。每项等级依次赋1分、2分、3分、4分。各项指标评分均采取低优原则,即评分越低,指标评价越优。入院第1天征得病人知情同意后,由经过培训的护士进行面对面开放式问卷调查。

住院期间干预措施根据调查结果,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强化下述护理。①讲座:成立农民肺治疗康复指导小组,小组人员经过专门训练,于病人住院第1周举办2次集体讲座,由医生或护士系统讲解农民肺的有关知识及护理干预的内容,每次40min~50min同时发放健康教育手册、办墙报以强化效果。②呼吸操训练:包括深呼吸、扩胸、弯腰、下蹲和四肢活动等相结合的各种体操运动,分为卧、坐、立位体操,原则先从卧位体操开始,熟练掌握后按顺序转移到坐位及立位。③营养指导:指导病人家属保证病人摄入足够营养,宜少食多餐,细嚼慢咽;限制产气食物(如牛奶、大豆等)的摄入,多食高蛋白、高纤维素的瘦肉、鱼、蛋和新鲜蔬菜等。④心理支持:经常与病人交谈,告知病人情绪变化与疾病的治疗和转归密切相关,帮助其树立战胜疾病的信心。⑤劝导戒烟:向病人及家属解释疾病的成因及吸烟的影响,并介绍一些成功的戒烟个案,以取得病人的配合及家属的鼓励和支持。与病人共同制订个性化的戒烟计划,明确目标。

出院后家庭护理干预出院时评估病人对农民肺疾病知识及呼吸操的掌握情况,对未达标者,由专职护士讲解与示教,直至病人完全掌握。嘱病人自行坚持锻炼,于出院1个月、3个月、6个月电话随访,咨询锻炼情况,给予相关指导,预约病人定期回院复查。

①心理干预:耐心倾听病人及家属的问题,消除病人的焦虑情绪,疏导病人的不良心态,使其能轻松愉快,鼓励病人参加社交活动,促进病人家属的亲情感。帮助病人树立战胜疾病的信心,关心、鼓励他们,使他们感到被理解和有所依靠,自己的病情有人重视,自己的需求有人满足,在精神上给予强而有力的支持。这也是进行心理、情绪干预的基础,充分尊重、同情、理解、信任病人,以积极、乐观、开朗的情绪和爱心去感染他们,消除负性心理和不良情感,关心生活起居,了解其需求,制订预后康复计划,有的放矢地进行心理疏导工作,给病人提供表达不良情绪的机会,以正性情绪去克服负性情绪,达到良好的社会适应性。

②健康教育干预:农民肺病人的工作环境复杂多样,需要针对不同的农民肺病人的工作环境制定相应的预防措施,避免抗原的继续接触。对养殖户,饲料草或柴草充分晒干后堆贮,并做好防雨、防雪、防霉变措施。在播晒或动用饲草、柴草时应站在上风向,戴多层纱布的湿口罩,做好个人卫生安全防护,可减少孢子的吸入。如一旦出现症状,应马上脱离有霉草、谷尘等过敏源的环境,及时吸氧;使用糖皮质激素进行免疫抑制,以减轻症状。对大棚户,患病者因从事大棚种植蔬菜、草莓、菌类、花卉等农作物,应加强防护措施,如使用有效的防尘口罩、帽子、面罩和空气过滤器,改善工作环境的通风条件,光照等,防尘、防霉,间断作业。对从事食、饲料机电加工的操作人员备上一顶防尘帽,常年备有防尘口罩,操作人员上风喂料等。从事粮饲料加工人员加大轮换班次,减少连续霉尘吸入人体。一旦发生农民肺后,应立即脱离现场,遵医嘱服用抗过敏药。对皮革制造者,仓库、生产车间加强卫生管理,原料离地的存放,操作人员的清洗消毒,尤其是在车间内强制对流通风,降低空气温度和相对湿度,保持干燥环境。

③调查病人生活同一环境因素的其他人的情况:与病人生活同一环境中的工作人员,如平时经常感冒,发热、咳嗽的农民,则需要考虑是否患农民肺的可能性,同时做好这些人员的防护工作。

评价方法出院6个月时由康复小组成员于病人来院复查时发放生活质量评估表对病人实行面对面调查,当时填写,当场收回。发出问卷48份,均有效收回。比较干预前后生活质量评分。

家庭护理范文3

1.1一般资料

选择2012年1月-2014年12月在本社区卫生站服务范围内的糖尿病患者86例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试验组和对照组,各43例。试验组中男24例,女19例,平均年龄(40.04±11.22)岁;对照组中男22例,女21例,平均年龄(41.10±10.03)岁。同时排除合并其他严重疾病的糖尿病居家养护病例。两组患者在病程、性别比例、一般合并疾病、教育水平、年龄等一般资料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方法

对照组糖尿病居家养护病例仅接受社区常规护理管理,包括基础信息登记,常规社区健康教育服务。试验组糖尿病居家养护病例则施以家庭护理管理模式干预,具体干预方式包括:以糖尿病居家养护患者家庭为整体单位开展经常性、持续性的健康教育。将“一人患病,全家学习防病治病知识和技能”的理念渗透入护理对象家庭,推进糖尿病患者家庭保健系统的构建进程。健康指导的内容涵盖糖尿病基础知识和防治知识,教育重点为家庭自护内容,详细讲解遵医行为与疾病控制效果之间的内在联系,教会家庭成员协助、督促糖尿病患者坚持遵医行为的技巧:①指导家庭成员接纳糖尿病患者在居家养护过程中存在的负性情绪,并利用家庭成员在患者心理照护中的特殊支持作用对患者实施良好的情绪疏导和心理护理;②教会家庭成员掌握糖尿病饮食原则,提高其为糖尿病患者提供合理治疗饮食的能力;③帮助家庭成员掌握糖尿病居家养护患者的科学运动方法,采取陪伴运动的方式,督促患者完成运动治疗内容,并提供安全运动保障;④引导糖尿病患者及其家庭成员正确地按时实施自我血糖测量,并做好完整记录,完成血糖的自我监测任务;⑤指导患者及家庭成员利用用药档案,实施安全正确的药物控制措施;⑥向患者及其家属讲解低血糖、酮症酸中毒先兆、周围神经炎、糖尿病足等糖尿病并发症的预见性观察与防护方法,降低糖尿病居家养护病例出现并发症的可能性。

1.3评价指标

遵医率的评价采用自制的糖尿病居家养护遵医率调查表实施调查,调查内容为:遵嘱规律复查,血糖自我监测,合理膳食摄入,科学体育运动,安全正确用药五个项目。遵医率=遵医者病例人数/总例数。以生活质量综合评定量表对两组糖尿病居家养护病例实施生活质量的评价,对评价对象的躯体、心理、社会三大功能及物质生活状态共4个内容的质量进行评分,评价对象的评分结果与其生活质量呈正比。

1.4统计学方法

所有数据采用SPSS17.0统计分析软件分析,两组糖尿病居家养护病例间相关指标的比较采用χ2检验或t检验,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两组糖尿病居家养护病例干预后遵医率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

接受家庭护理管理的试验组糖尿病病例的遵医率显著高于对照组入选者。

2.2两组糖尿病居家养护病例干预后生活质量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

接受家庭护理管理的试验组糖尿病病例的生活质量显著高于对照组入选者。

3讨论

家庭护理范文4

【关键词】白血病;化疗;基于家庭为中心护理;生活质量;满意度;儿童

白血病是一种造血干细胞恶性克隆性疾病,属于儿童阶段较为常见恶性肿瘤[1-2]。目前临床治疗儿童白血病主要以化疗方为主,其治疗时间为2~3年,在这期间,家属是患儿的护理主力,故家庭护理是提升患儿生活质量的重要途径[3-4]。因此,本研究对在本院接受化疗的70例白血病患儿进行临床分析,旨在探究基于家庭为中心的护理模式在白血病化疗患儿中对其生活质量的影响。

1资料与方法

1.1临床资料

选取2018年6月至2019年12月在本院接受化疗的白血病患儿70例为研究对象,并根据不同护理方式将患者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各35例。对照组中男19例,女16例;年龄2~12岁,平均年龄(6.32±2.11)岁;病程3个月至6年,平均病程(4.15±1.08)年。观察组中男20例,女15例;年龄3~12岁,平均年龄(6.39±2.20)岁;病程5个月至6年,平均病程(4.22±1.13)年。两组患儿在性别、年龄、病程方面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诊断标准

参照《儿童白血病的诊断和治疗》[5]中白血病的诊断标准。

1.3纳入标准

(1)符合白血病的诊断标准;(2)年龄≤12岁;(3)患儿家属知情同意,且本次研究已获得本院伦理委员会的审批。

1.4排除标准

(1)存在代谢性功能异常的患儿;(2)因身体状态欠佳而无法接受化疗的患儿。

1.5护理方法

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护士为患儿家属讲解白血病与化疗的相关知识,实施用药指导、预防感染、严密观察患儿的病情变化等护理措施。在对照组的基础上,观察组采用基于家庭为中心护理,具体方法如下:(1)建立以家庭为中心护理团队:患儿的治疗方案调整由1名血液病主任医师负责,患儿及其家属的心理健康指导由1名心理医师负责,健康教育工作由1名主治医师与1名专科护士负责。(2)构建家庭式病区环境:为患儿打造一个儿童病房环境,如在病房中张贴可爱的卡通人物,放置玩具以及播放动画片等,以消除患儿陌生感以及紧张情绪。同时,在病房设置洗澡间,为患儿提供可移动的输液架,以方便患儿活动;鼓励患儿家属积极参与至护理过程中。(3)陪伴护理措施:护理人员让患儿家属实时陪伴患儿,并在化疗、输液过程中,允许患儿家属陪护,以消除患儿的恐惧、不安情绪。(4)延续性护理:在患儿出院后,护士要告知患儿家属下次化疗时间,并嘱咐其患儿的日常护理方法,记录用药情况,使主治医师能及时获得关于患儿的反馈信息;同时定期进行随访活动,以了解患儿的病情变化情况。

1.6观察指标

(1)生活质量:在护理前、护理后,采用生活质量评定量表(SF-36)对两组患儿的生活质量进行评估,主要包括生理健康内容与心理健康内容,将每个维度的粗积分转换为0~100的标准分,分数越高说明患儿的生活质量越好。(2)家属护理满意度:采用本院自制护理满意度量表进行调查,主要包括护理人员的专业水平、沟通水平以及应急能力等维度,总分为100分,>95分为非常满意,80~95分为满意,<80分为不满意。

1.7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20.0软件进行统计学处理,计量资料以珚x±s表示,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采用χ2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护理前后两组患儿SF-36评分比较见表1。

表1结果表明,护理前两组SF-36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护理后观察组SF-36评分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2.2两组家属的护理满意度比较见表2。

表2结果表明,观察组家属的护理满意度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3讨论

家庭护理范文5

饮食护理加强营养,以高蛋白质、高热量食物为主,多吃新鲜蔬菜水果,少吃坚硬的食物,以免划破口腔黏膜及牙龈。少吃多餐,每餐多吃几种食物,不吃或少吃辛辣刺激性食物。多吃一些调节免疫功能的食物,如:海带、香菇、苦瓜、黄瓜、西瓜。

预防机会性感染机会性感染是导致艾滋病病人死亡的重要原因之一。对AIDS病人来说,如合并其他疾病,如卡氏肺孢子虫肺炎、口腔念珠菌感染、组织胞浆菌感染、弓形虫病及隐孢子虫病、新生隐球菌脑膜炎或肺炎、活动性肺结核病等,会刺激机体的免疫反应,加快HIV复制,甚至促进向艾滋病发展的进程。这时只能住院治疗,除了医疗开支很大,对多数家庭而言是很重的经济负担外,病人还会有生命危险。如果能坚持定期检测相关指标,及时在医师指导下开始抗病毒治疗,艾滋病合并机会感染是有可能避免的。所以,预防其他病原体感染是提高病人生命质量,延长其生命的关键所在。

生活质量生活满意度评定量表[2](LSR)是评估病人生活质量的重要指标。该量表包含5个维度共25个条目,采用Likert5级评分法,总分5~25,分数越高表示生活质量满意度越高。总分<10分为不满意,10~15分为一般,>15分为满意。它包括三个独立的分量表,一是他评量表,即生活满意度评定量表,简称LSR;另外两个分量表是自评量表,分别为生活满意度指数A和生活满意度指数B,简称LSIA和LSIB。应用以上量表调查,将调查结果输入上海惠诚有限公司出版的心理测试软件中的生活满意度量表进行评分。其软件应用广泛,可信度较高。

治疗依从性是否按医师的指导用药;是否自行加减药物的剂量或自行停药;是否能坚持门诊治疗。均采用咨询调查方法。

资料收集方法分别于病人入院时、家庭护理干预半年后进行问卷调查。出院后调查,由护理人员利用家庭访问和电话咨询的方式与病人及家属共同填写。本调查发放问卷65份,回收率为100%。

统计学方法采用SPSS10.0软件进行数据处理,计量资料采用重复测量资料的方差分析,计数资料采用两独立样本χ2检验。检验水准α=0.05。

家庭护理干预前后两组病人生活满意度比较(表1)表1显示,护理干预后两组病人生活满意度比较存在显著性差异(P<0.05),生活满意度指数A和生活满意度指数B之间亦存在显著差异(P<0.05)。

两组病人治疗依从性、病死率比较(表2)表2显示,观察组与对照组治疗依从性、病死率之间进行比较,治疗依从性两组之间存在差异(P<0.05),病死率之间有显著性差异(P<0.05)。

近年来HIV感染者和AIDS病人人数在迅速增加,使以家庭为基础的护理工作显得更为重要。艾滋病病人与其家属面对这种难以治疗的疾病常会感到十分困惑,同时又对这种疾病缺少真正的认识,就更容易受这种复杂情感的困惑,使HIV感染者或艾滋病病人处于绝望的状况,有的病人被家庭抛弃,也有病人选择了自杀抛弃了家庭[3]。鉴于这种情况,以家属参与的家庭护理教育,不仅让病人了解了疾病的有关知识,懂得如何配合治疗,还能让家属更多的了解疾病的发生、发展转归,让其同情、关心病人,给予病人生活的勇气。我们研究发现,通过良好的家庭护理,可以明显提高病人的生活质量。

家庭护理干预可改善AIDS病人营养状况,减少营养不良的发生AIDS病人身体虚弱,食欲下降,不利于营养物质的消化吸收,使营养不良加重,导致病人蛋白质的摄入严重不足。通过家庭健康教育及正确的饮食指导,调整病人的情绪变化,注意食物的色、香、味的搭配,刺激病人的食欲,保证摄入足够的营养物质,维持其营养状态。

家庭护理干预可提高AIDS病人生活质量生活质量是个体在社会生活和日常生活中主观感觉的表现,是个体生理、心理、社会功能的综合指标。由于AIDS病人长期受疾病的影响[4],在生理、心理及社会功能等方面都会产生不同程度的负性影响。本研究显示,家庭护理干预使AIDS病人的生活满意度显著提高,对病人的生活质量有较大的正性作用,从而提高了AIDS病人的生命质量。

家庭护理干预有利于提高机体免疫力通过良好的家庭护理干预,可以使机体免疫力提高,使感染再发生机会下降,再次入院率降低,与文献报道一致[5]。本研究对AIDS病人进行全面家庭护理干预,对病人及家属进行系统地健康教育指导,不仅要他们知道与疾病有关的知识,还要对其具体指导措施能复述及运用,并及时对正确的做法给予肯定与表扬,增强他们学习的信心。坚持不懈的家庭护理干预,一定程度上有利于改善病人机体免疫力[6]。

家庭护理范文6

关键词:病毒肺炎;家庭护理;健康教育;疾病防控

自2019年12月以来,湖北省武汉市已发现多例病毒性肺炎病人。2020年1月12日世界卫生组织将引起此次肺炎疫情的病毒命名为“2019⁃nCoV(2019病毒)”[1]。病毒肺炎的早期临床表现为畏寒、发热、咽痛、乏力、肌痛,部分病人表现为胸闷、憋气、干咳或胃肠道症状,如恶心、呕吐、腹泻等[2]。由于病毒传染性强,且目前尚无特效治疗方法,主要依靠人体免疫系统自愈,同时,受医疗资源不足限制,轻症病毒肺炎病人主要施行家庭自我护理。为了提高居家自护病人的自我护理效果,促进病人康复,研究者结合已有经验为轻症病毒肺炎病人制定以下居家护理策略。

1生活护理

1.1隔离

病人须注意预防交叉感染,避免去人群密集的地方;严格施行居家隔离,单独居住,防止将病毒传播给家人;独自进食,使用一次性碗筷或专用碗筷,每次进食后须清洁、消毒碗筷。

1.2环境

保持室内干净、整洁;保持室温约25℃,湿度50%~60%为宜;受凉是致使症状加重的最重要诱因,受凉后上呼吸道黏膜内毛细血管反射性收缩,纤毛摆动减慢,机体抵抗力降低,潜伏在鼻咽部的细菌和病毒易感性增强,可能导致人体出现卡他症状,故病人每日须定时开窗通风1~2h,保持室内空气新鲜,通风时注意避免病人直接受风。

1.3休息

肺炎病毒侵蚀肺组织,可引起肺功能下降,导致病人发生低氧血症[3],严格卧床休息可以最大限度降低病人耗氧量,避免缺氧导致的严重并发症,有助于病人病情恢复;同时,病毒肺炎一般存在发热症状,高热时体能消耗较快,卧床休息可以补充体力,利于病人康复[4]。故建议病人居家期间注意卧床休息,保证充足睡眠,防止疲劳导致病情加重。

1.4卫生

病人须勤洗手,保持手卫生;大量出汗后用温水擦拭身体,病情容许的情况下,可洗热水澡以加快血液循环;及时更换汗湿的内衣裤,衣物以棉质吸汗为宜,以保持皮肤清洁、干燥,身体舒适[5];换洗衣裤单独洗涤,条件允许的情况下用56℃以上热水浸泡30min以上即可杀灭病毒,清洗后衣物在阳光下暴晒,阴雨天气可放置在室内暖气片上烘干。

1.5消毒

在隔离房间外活动时戴口罩,回房间后用流水洗脸、洗手,用棉签蘸清水?洗鼻腔,用冷的淡盐水漱口,以缓解咽痛并收缩口咽部黏膜下血管,减少病毒入侵血液的机会;环境及接触过的物品表面用乙醇、含氯消毒剂浸泡擦拭后再用清水漂洗干净,每日用紫外线灯照射房间1次对空气和环境消毒。

1.6饮食指导

保持足够的营养供应是家庭自我护理和治疗的关键。病人应进食高蛋白、高热量、高维生素的流质或半流质饮食,忌食油腻饮食;可根据病人喜好,将新鲜食材简单烹饪,以增强病人食欲;以蒸、煮、煨为主,如红枣银耳汤、川贝蒸梨或川贝煮梨水、瘦肉皮蛋青菜粥等;生酮饮食会增强机体抗病毒作用,而高糖类却无此作用[7],因此,病人可在饮食中适当添加肉类、家禽、黄豆、鱼类和非淀粉类蔬菜等富含生酮的食物;鸡汤等含盐热汤也能有效缓解卡他症状,病人可饮用鸡汤以缓解感冒症状,如可以减少鼻腔堵塞,改善人体免疫机能[8],但应注意存在胆囊炎和胆石症、高尿酸血症病人、高脂血症、脂肪肝、肾脏功能不全的病人不适合饮用鸡汤;维生素C能促进淋巴细胞生成,提高吞噬细胞的吞噬能力,促进免疫球蛋白合成,提高机体免疫力,病人患病期间可多食富含维生素C的食物,如蔬菜、水果,尤其是西红柿、苹果、橘子等,也可以口服维生素C片,以增强自身体质;肺炎病人代谢水平大幅度提高,病人容易盗汗,多喝水不仅能补充机体水分,防止电解质流失,同时能有效稀释痰液,利于调节体温,促进体内细菌、病毒排泄[9],病人可通过多饮温盐水的方式保持自身水分。

2用药护理

病毒肺炎目前尚无特效药,轻症病人可尽早严格遵医嘱使用部分西药抗病毒治疗,还可使用中药对症治疗以缓解症状。

2.1抗病毒治疗

α⁃干扰素具有强大的免疫调节作用[10]。条件允许情况下,病人可在2mL生理盐水中加入500万IUα⁃干扰素,每日2次雾化吸入。阿比多尔可以抑制A型和B型流感病毒与细胞膜融合,从而阻断病毒感染[11],对中东呼吸综合征冠状病毒有一定预防作用[12]。病毒膜蛋白S与人细胞膜上血管紧张素转化酶2蛋白结合过程与流感病毒相似,因此,在没有特效药的情况下,可以考虑选择使用。

2.2对症处理及中药治疗

病毒肺炎病人大多具有发热或未发热、咽部发红、轻咳、无汗等症状,属于中医的风热犯肺证[13];部分病人发病之初表现为高热、咳嗽、痰黏不能顺畅咳出,喉咙疼痛,属于中医的热毒袭肺证[14]。连花清瘟组方中含有金银花、连翘、麻黄、薄荷、板蓝根、贯众、鱼腥草、生石膏、大黄、藿香等,其中金银花可以调节免疫、增加抗炎效果;连翘可以抑制、杀灭病毒;麻黄、薄荷可以发散风热犯卫证(急性上呼吸道感染)病人的风热外邪,板蓝根、贯众等可以治疗咽喉疼痛,鱼腥草等可以治疗咳嗽、咳痰;生石膏、大黄可以清肺泄热并让热毒袭肺证病人体内的火毒从大便排出等;藿香可以芳香化湿,适合治疗疫病湿邪偏重的情况。整个药方组合,可以改善病人发热、咳嗽、痰黏不能顺畅咳出、喉咙疼痛等症状[15]。此外,中成药,如抗病毒口服液和板蓝根冲剂等清热解毒药物也可以服用[16];有条件者还可使用虫草或西洋参片泡水以提升机体免疫力[17]。

3对症护理

3.1发热

病毒肺炎病人低热期间可用头部冷敷、冰袋冰敷、温水擦浴、乙醇擦浴等物理方法降温,擦浴时主要是反复擦拭颈、腋下、肘窝、腹股沟等大血管走行处,避免于前胸、后背、腹部擦浴;降温时注意在足心放置热水袋以防止凉气侵体;降温后及时记录体温,注意有无脱水。病毒肺炎病人高热期间可遵医嘱服用家庭常备退烧药,如泰诺、美林等,服药时严格按照说明书和医嘱服用,同时了解退烧药禁忌证,避免不良反应加重原有病情;儿童禁用阿司匹林,避免引起并发症;避免用药过量或在短期内反复用药以免发生虚脱;注意物理降温(除头部冷敷外)与药物降温不能同时使用。

3.2咳嗽、咽痛

病人出现咳嗽症状时遵医嘱服用阿斯美[18];平时需适当多饮水,注意保暖,切勿着凉;咽痛时可用淡盐水或漱口液漱口,也可服用口腔含片等对症处理。

3.3腹泻

有腹泻症状的病人可遵医嘱服药,如小檗碱、蒙脱石散、诺氟沙星等,其中首选小檗碱[19];腹泻期间注意口服补液盐以防脱水,在家可饮用盐米汤(小米汤500mL+细盐1.75g)以免出现水盐电解质紊乱;进食少渣、低脂、易消化、低纤维素的流食、半流食,避免食用生冷、刺激性食物;应注意腹部保暖,可用热水袋热敷以缓解腹泻时伴随的腹痛症状;注意保护肛周皮肤,减少刺激,每次便后用软纸轻擦肛门,用温水清洗;肛周红肿须保持局部皮肤干燥并涂凡士林油。

3.4监测病情

病毒肺炎病人病情变化较快,须予以重视,尤其是小儿和中老年人体质较弱,更应加强病情监测。要求病人每日测量4次体温,高热病人应4h测量1次;腹泻病人应注意观察、记录粪便的性质、颜色及排便次数;密切观察病人胸闷、气促、并发症发生情况以及意识状态、出入量、痰液性质等。发病后第3天、第7天、第10天是观察重点,如病人症状加重,需尽快至医院就诊;如症状未加重,可继续居家观察。

3.5心理护理

轻症病人可通过网络媒体了解病毒肺炎的主要症状、流行病学特点、治疗手段等知识,以消除恐惧、紧张、焦虑心理,保持稳定、乐观心态,树立战胜疾病的信心,积极配合治疗,促进康复。

4复查

病人应根据自身病情变化及医嘱选择复诊时间;此外,按照医嘱执行的过程中,如果药物效果明显、临床症状明显变化或用药后症状无改善,都应及时入院复诊,以便把握最佳治疗时间,及时调整治疗方案。

5小结

家庭护理范文7

第1个月医生要告知焦虑症患者的家属应持有的正确态度,对患者的关心保持在正常范围内:家属要保持良好的判断力,根据患者的实际情况和以往的习惯在生活中给患者以适度的关心和照顾,最好不要让患者的疾病成为家庭日常生活的中心,让患者做些力所能及的或患者感兴趣的事情,可以很好地转移患者的注意力,有效地减低焦虑的程度。

第2个月患者父母应克制自身弱点或神经质倾向,积极消除家庭环境或家庭教育中的不良因素,给患者一个轻松的环境,规律生活,参加各种活动,作运动可消除烦恼及控制紧张与焦虑的情绪。任何形式的运动都有益,但要能定时定量。晚上洗热水澡,必要时用熏衣草油、茉莉或蓝菊放入浴池中身体浸泡。

第3个月饮食护理:①保持清淡食物,均衡营养,饮食相当重要,避免可乐、油炸食物、垃圾食物、糖、白麦粉制品、洋芋片等易刺激身体的食品。饮食需含50%~75%的生菜,避免咖啡因、番烟、酒精、药物,酒精、药物可能提供暂时的解脱,但隔天紧张又来袭。②另外维生素B群对神经系统的运作相当重要,可改善大脑功能、减轻焦虑、保护免疫系统,所以多食维生素B群及含钙镁和含维生素c的食物,如全麦类面包和新鲜水果。③枣麦粥,枣仁30g,小麦30~60g,粳米100g,大枣6g。将枣仁、小麦、大枣洗净,加水煮至10沸,取汁去渣,加入粳米同煮成粥。2~3次/d,温热食。功效养心安神。适用于女性烦躁、神志不宁精神恍惚及心悸、失眠、自汗。

第4个月适时给患者进行健康教育,前提是教会患者的父母,教会患者正确处理各种应急事件的方法,增强心理防御能力。方法:①深呼吸:当你面临情绪紧张时,不妨作深呼吸,有助于舒解压力消除焦虑与紧张。②保持乐观。③幻想:是纾解紧张与焦虑的好方法。④肯定自己。⑤在日常生活中保持良好心态,改变对生活事件、挫折、压力的看法。⑥结交一两个知心朋友,尽量把自己的烦恼与忧愁与之倾诉,以减轻自己不良的心理压力。

主要观察指标(1)2组患者分别在入组时、治疗后2、3、4个月末进行HAMD和HAMA评定。(2)将2组HAMD、HAMA得分进行比较。

统计学分析计量资料以x珋±s表示,采用t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家庭护理范文8

关键词:肠造口;医院社区家庭一体化护理;研究进展

发生于齿线到乙状结肠直肠交界的癌被称为直肠癌,当前我国约有四分之三的直肠癌在类型上属于低位直肠癌[1]。在对这类患者进行治疗时,我国主要采取Miles根治术。在进行治疗后,患者必须使用结肠造口来代替肛门,这导致其排便形式产生了极大的变动,会对其生活质量产生影响。许多患者在出院之后由于缺乏护理能力而产生了许多并发症[2]。虽然当前针对直肠癌的研究[3]正持续推进,同时肠吻合器械与腹腔镜技术也得到了普及,导致直肠癌的治疗过程中保肛率呈现出上升趋势[4],但术后吻合口瘘出现的概率依然没有下降。调查结果显示[1]大约有30%~50%的患者会在进行手术之后留有永久性肠造口。因此在临床治疗中大多数医疗工作者会使用预防性横结肠造口术,这提高了肠萎缩出现的概率,但使用回肠造口可以预防这类情况出现,同时切口较小,有助于患者术后恢复。术后吻合口瘘会导致患者的生活质量出现明显的下降,许多患者会在出院后产生生理与心理层面的诸多问题,为此需要由医院、患者的家庭与社区联合为患者提供良好的术后护理,以此预防并发症的出现。当前国际上针对医院社区家庭一体化护理的研究主要有以下几点。

1医院社区家庭护理模式的重要性

肠造口的出现使得患者在生理上产生了明显的变化,其个人形象受到损害,同时还可能散发异味,这导致患者在精神层面上面临较大的压力,使其难以进行正常的社交活动,对其生活质量产生负面影响。患者能否在出院后保持一定的生活质量并适应肠造口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其护理能力。学者韩舒等[5]曾对62名肠造口患者进行了自我护理能力方面的调研,其中约有80%受调查者的护理能力为中等水平,但在并发症预防与心理健康方面则较为薄弱,这表明患者在学习时仅关注护理技能却忽略了心理方面的辅导;若由于缺乏充分的护理而导致并发症出现,不但会增加患者在治疗费用上的负担,还会导致不必要的医疗资源浪费。学者易慧等[6]在研究了一百多位肠造口患者的健康教育之后发现,这些患者在造口护理方面的需求最大,护理者应当针对患者的实际状况制订一份具有针对性的干预计划来为其提供帮助。为了对已经出院的患者进行有效的护理,医护人员需要采取医院社区家庭护理措施,让三者之间实现充分的交流。依靠互联网或电话等途径来帮助社区护理者更充分地学习造口护理方面的专业理论,令其定期为患者提供随访服务,观察患者是否出现健康问题,从而为其制订出有针对性的治疗计划,帮助患者解决生理、心理以及社交等各方面难题。

2医院社区家庭一体化护理的发展现状

2.1医院社区家庭一体化护理在国外的需求现状

国外学者[7]依据患者出院之后在护理方面的需要将其区分成四个不同的阶段,分别是出院前、出院后2周、出院后1~2个月、出院后半年。在其中需求最大的两个阶段为前两个阶段。MA等[8]探讨了StMarks医院的造口护理,这种模式由医疗人员为正处于出院前阶段的患者开展造口护理的教育,在接下来几个阶段则由社区医护工作者为其提供有关方面的咨询、随访等服务,让患者能够享受到更为系统且全面的护理。Petrucci等[9]提出团队护理模式,这种团队通常是由家庭护士、出院管理团队及外科医生等人构成,其功能是为患者进行护理指导、组织联合会诊等,能够以此为患者提供更加高质量的服务。Petrucci等提出数据库护理,指的是让医院建立一个数据库并在其中储存所有患者的病情、恢复情况、造口成像、治疗手段等个人数据,以此来为制订护理方案的医疗人员提供数据支持。Cameron等[10]提出可以让社区的护理人员搜集并整理所有患者提出的需求,并以此来为他们提供更加个性化的护理,让护理人员和家属一起进行护理,让患者能够拥有更具有针对性的个性化护理。

2.2国内肠造口患者医院社区家庭一体化护理的需求现状

医院社区家庭护理干预属于连续性照护模式,它实现了医院与社区医疗工作者的合作,让患者能够享受到三方面协同进行的优质护理,从而让其能够拥有持续时间更长的护理服务,实现保障患者健康的目标。学者李琼等[11]在研究了103例肠造口患者后发现,患者出院的时间越长,其更换造口袋所需的时间也越短,同时能够独立进行更换的患者人数也会增多,在出院后一个月时约有62.1%的患者能够自行更换,而到了三个月这一比例上升至81.6%,可见患者可以独立更换造口袋需要经历(28.57±17.15)d的时间。李翠淑[12]调查了共90例术后时长达到一个月以上的患者,发现这些人在自我护理上只有17.89%实现了较高的水平,而81.05%的患者仍处于中等水平;同时他们对于护理方面的理论掌握程度不高,只有23.16%拥有较高的掌握程度。胡爱玲等[13]曾针对其初期的护理能力展开了调研,最终得出的结论与上述几名学者的研究结果基本一致,患者的护理能力大多处于中等水平,而在有关护理的理论知识以及技巧方面最为缺乏。贾春雨等[14]则关注到了患者的精神状况,研究了31例患者在术后三个月时间里的抑郁状况,最终发现有23例患者患有抑郁症,其中重度抑郁患者1例,中度17例,轻度5例。在医护人员对其采取了干预措施后,患者的抑郁状况得到了明显的改善。张琦等[15]针对患者焦虑状况的调查则表明良好的健康教育能够有效缓解患者的焦虑程度。

3医院社区家庭一体化护理的主要内容及对策

3.1建立患者管理档案

在患者出院之前派遣专职人员和患者交流,建立一份患者信息档案,其中记录了患者的姓名、联系方式、造口状况等详细信息。在取得患者的许可之后将其转至社区医院,并将其信息传达至社区医护人员,同时告诉患者医院咨询电话以确保其在需要咨询时可以与医生取得联系。在患者出院之后对其定期进行随访。

3.2定期电话回访

电话回访由普外科专职护士负责,需要在患者出院之后的第二周、一个月、三个月以及六个月四个时间节点对其进行回访,回访时长约为20~30min。其需要包含的内容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1)造口方面:需要询问其在进行自我护理时有没有遇到困难,并为其提供有效的帮助。此外还要在生活、社交等方面进行引导。(2)心理支持:回访人员需要为患者提供安抚与鼓励,引导其正确面对疾病,树立健全的人生观,在术后恢复的过程中充分发扬主观能动性。(3)家庭指导反馈:询问社区护士家庭指导情况。

3.3访视者交流

社区医护人员的工作之一是在单月时联系并组织患者,并在本院护士的主持下进行访视者交流会,在本月的第二个周三下午两点进行,在交流会上所有参与进来的患者与其家属可以在疾病的治疗、术后护理、预防并发症等方面进行交流,让术后恢复状况较好的患者发言阐述其心得体会[16],让患者可以更好地在生活中实践其学习的健康知识理论。

4造口联谊会

在造口护理取得明显进步的同时,一些医院开始举办造口联谊会,为所有造口患者建立了一个良好的平台,培养患者的信心,改变一些负面的想法,积极做好个人护理,在心理上克服对造口的不适。一个患者若经常参与到这类活动中,其生活的质量将会得到明显的改善。当前存在的造口俱乐部可以分为两类,第一类是由医院组织,而第二类则由相关产品供应商组织。福建省立医院由医生、护士、心理辅导师等人组建了造口俱乐部的教学队伍,为每一个学员制订了健全的管理培训方法以及课程。以俱乐部为媒介向患者提供健康方面的教育[17],从而培养其学会更多有效的护理知识,让患者能够更科学地进行术后护理。湖州市中心医院的肛肠科由十四位医疗工作者组成了护理队伍,依照患者所提出的需求为每个出院时长不满半年的患者举办联谊会,并在之后每隔半年开展一次,联谊会的内容主要是由医生进行知识讲座,以此来提升患者在护理方面的知识掌握水平。一些造口产品商家也组织了俱乐部,让许多患者拥有了相互联系的平台,得到了良好的反响。

5小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