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语文作文教学创新探讨(6篇)

小学语文作文教学创新探讨(6篇)

第一篇:如何进行小学语文作文教学

摘要:小学语文教学是一门义务教育阶段的基础学科,其教学目的除了教导学生基本的识字认词外,还包括对学生阅读、写作能力的培养。如何进行小学语文作文教学、提高学生写作能力一直是语文教学中的难点。提高写作能力要从积累和练习两个方面入手,一方面教师要注重引导学生发现身边的真人真事,积累生活中的写作素材,教会学生浅显的词句、段落,奠定学生的习作素养,另一方面教师应当给予学生大量的练习机会,在实际练习中提升作文水平。

关键词:小学语文;写作;兴趣

一、兴趣是最好的老师

“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兴趣在我们整个人生学习过程中都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小学生之所以害怕写作,其根本原因是他们对写作没有兴趣,将写作文当成一种负担,常常为了凑字数生搬硬套,以至于作文成绩不理想。结合小学生的年龄特点、心理特点,教师应该给学生提供一个展示自我的平台,例如创办作文黑板报,将学生的作文贴上去供大家学习参考,让学生形成一种“戴小红花”的荣誉感。在课堂上,教师应当把学生放在主体位置,和学生进行平等的交流,多表扬学生的习作,发现闪光点,让学生体会到写作的乐趣,增强其对写作的兴趣。

二、扩大阅读范围,为写作积累素材

“厚积而薄发”这是古人在实践中摸索出来的一条重要经验。唐朝诗人杜甫《奉赠韦左丞丈二十二韵》:“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说的也是积累的重要。《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中也指出:“语文教学要重视积累、熏陶和培养语感。”掌握丰富的句式、词汇,并且能够正确地运用,是提高小学生写作能力的关键,也是阅读目的所在。如何才能积累大量的写作素材呢?这就要求学生在平时的生活学习中注重积累。首先,教师可以引导学生自读课文,凭借课文深入理解词语,让学生自己体会语句中蕴含的意境,并结合实际,根据课文的引导,仿效课文的语言环境和句式进行仿写,在仿写的过程中加深对词语句式的理解。其次,要精选需要深入学习的词语句子作为本课教学目标,在讲读课文中,采取“拿出来、钻进去、读出来、用得上”的方法,让学生学习、品味。最后,要选高质量的文章作为学生的课外阅读教材,要教会学生在阅读中认识、体会词汇的准确、鲜明、生动,及其在描写事物与表达思想感情等方面的方式方法和作用。在做好教学大纲要求的前提下,教师应当多鼓励学生进行课外阅读,例如开展课外阅读活动,课外阅读月等,这是做好作文教学的前提。

三、注重课堂引导练习,提出好的写作题目

“操千曲而后晓声,观千剑而后识器。”模仿是人类学习、掌握技能的重要方法之一。对于初学写作文的小学生来讲,教师应当倡导学生仿写。当然,我们所说的模仿不是写作的最终目的,一味地模仿句式,不会创新,是不会写出好文章的。我们应当强调在模仿基础上的创新,使学生形成好的文风。另外,我们在教学过程中应当注重课堂练习,鼓励学生积极主动地思考、发言。例如,教师在语文教学中碰到优美的语句课文,就可以和学生一起分析课文中的句式、修辞手法,然后让学生仿照句子,再扩充作者的原文,一方面增加了与学生的互动和课堂的趣味性,另一方面可以在练习中提高学生的写作能力。在习的时候,教师应当根据学生的身心发展特点,提出适当的命题作文,作文题目要深浅适中,取材贴合学生的实际生活。另外,应当注重命题的多样性,比如,采取口头作文、片段作文、日记、周记等方式。

四、重视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

作文虽然是以文字的形式呈现出来的,但是其思想源于生活实践,只有善于观察生活,不断体会生活的人才能写出更加优秀的文章。反观当下小学语文写作教学过程中,教师并不注重将生活中的实际案例与写作教学相结合,也没有要求学生去观察生活,这就造成了写作与实际生活的断层,使学生的写作停留在讲套话、大话上,严重制约了学生写作能力的提高。莫泊桑在总结自己的创作经验时曾经说过:“对你所要写的东西,光仔细观察还不够,还要能发现别人没有发现和没有写过的特点。任何事物里,都有未被发现的东西……”例如,小学经常会出命题作文《我的妈妈》,很多学生的习作都是“我的妈妈中等个”“我的妈妈很关心我”之类空洞的句子,无法通过具体的行为、事件描写刻画人物。这时候教师可以给学生布置作业“帮妈妈洗一次衣服、做一次家务”等,让学生用心观察,从日常生活的琐事中体会妈妈的辛劳。只有在实际观察之后,才能言之有物,才能把作文写得生动感人。

综上所述,小学语文作文教学的重中之重还在于教师的引导和学生平时的积累,注重写作练习。在阅读教学中,教师要善于挖掘教材中蕴含的语文素养,适时地引导学生进行积累、练说、练笔,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实现综合性学习的目标,让学生的习作能力在积累和练习中得到提高。

参考文献:

王中敏.语文新课程教学例谈[M].语文出版社,2003.

第二篇:小学语文作文教学方法的创新分析

【摘要】在新课程改革进程持续深入的现阶段,新课标对于小学语文教学也随之提出了越来越高的要求,特别是对于作文教学而言,其作为小学语文教学活动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于小学生听说读写等综合能力的发展会产生直接的影响;同时,教师教学方法的选择和应用对于作文教学质量和效率又具有决定性的作用,因此要对小学语文作文教学方法进行积极且有效的创新,从而促进小学语文教学的健康发展。

【关键词】小学语文;作文;教学方法;创新

小学阶段是学生智力开发和能力培养的关键时期,对于小学生的未来发展会起到基础性的作用,这使得基础教育面临着一定的挑战;作文是小学语文教学中的重点环节,在提高小学生表达能力和写作水平等方面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积极创新作文教学方法已经成为小学语文教育中亟待解决的问题之一。基于此,在本文中首先对小学语文作文教学现状进行了分析,之后围绕小学语文作文教学方法的创新进行了深入的研究,旨在为相关教学活动的开展提供经验借鉴。

一、小学语文作文教学现状

(一)作文写作模式单一

在小学语文作文教学中,教师最开始要引导学生进行模仿写作,然后再逐渐的实现自由写作;但是,在模仿写作的过程当中一些教师无法对学生进行正确的引导,使得学生写作的模式极为单一,绝大部分学生的习作格式表现出僵硬化的特点;特别是在计算机普及应用的背景之下,很多小学生会在互联网上找到不同题材作文的写作模板。

(二)作文题目低效化

作文题目的低效化是小学语文作文现阶段教学过程中存在的另一突出问题。小学语文课程标准中已经明确指出教师在对作文题目进行设计的时候应考虑到对学生的启发作用,然而仍然有一部分教师所设计的作文题目过于简单,没有采取科学合理的作文题目设计技巧,导致学生的思维能力得不到有效的提高,进而写不出出彩的作文。

(三)写作脱离生活实际

小学语文作文教学中存在的问题之一还表现在学生写作与生活实际相脱离的层面之上。小学生写作需要在自身的生活中提取到丰富的素材,通过一定的组织加工和逻辑通顺语言表达出自己的想法,但是很少有学生能够做到这一点,使得习作只是华丽辞藻的简单堆砌,无法将事物和情景的描述落实到生活当中去。

(四)写作缺少真情实感

对于小学生而言,与初中生和高中生相比,其还处于心理状态的发展时期,在心智上还没有完全的成熟,表现出个性活泼的特点;但是,与之相不符合的是,很多小学生的作文并没有充满童真和童趣,没有发挥出自己的真情实感,使得作文的内容十分空洞,不利于学生写作水平的提升。

(五)作文教师点评不足

教师点评是小学语文作文教学中不可缺少的一个环节,其具有激发学生写作热情、增强教学效率等作用。然而,从小学语文作文教学现状来看,一些教师在开展教学活动的时候不重视点评,常常流于表面形式,甚至取消习作点评,没有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造成作文教学水平较低。

二、小学语文作文教学方法创新

(一)引导学生在生活中积累素材

小学语文作文教学方法的创新首先要引导学生学会在实际生活中积累、选择和运用素材,教师在作文教学中要引导学生抒发自身在生活中的真实想法和感受,一方面要在生活中提取写作素材,另一方面还要使得作文写作回归于生活,在写作中抒发自己的真情实感。

(二)积极开展课外阅读活动

新课程改革中已经明确指出小学教学活动的开展应实现空间和时间的拓展,这就要求小学语文作文教学不仅要注重课堂内的讲授,而且还要积极开展课外读活动,以此来拓宽小学生的知识视野;需要注意的是,教师在为学生提供课外阅读教材时应考虑到小学生的心理特征和年龄特点,并对其进行适当的指导,帮助学生更好的理解和掌握课外读物中的写作手法,从而提高学生的写作能力。

(三)利用多媒体激发学生兴趣

在信息技术实现迅猛发展的现阶段,其在教育领域当中已经实现了广泛的应用,特别是多媒体设备的合理应用,在提高教学质量和效率方面起到了积极的作用。因此,小学语文作文教学方法的创新也应该重视对多媒体设备的应用,通过图片、动画、视频和音频等来吸引学生的注意力和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四)鉴赏教学法的合理运用

小学语文作文教学方法的创新还体现在鉴赏教学法合理运用的层面之上。鉴赏教学法的目的在于帮助学生养成正当的态度、指导学生认识和评估价值、培育高尚的理想和陶冶性情;从鉴赏的性质进行划分,包括艺术的鉴赏、道德的鉴赏、理智的鉴赏等。在小学语文作文教学中运用鉴赏教学法主要指的是课文鉴赏和优秀作文鉴赏,以此来提高学生的写作水平。

(五)教师增强作文的精心批阅

除了以上所介绍到的几点小学语文作文教学方法的创新路径之外,教师还应该对作品批阅环节予以高度的重视。作文批阅是提高小学生写作能力的主要手段之一,而且还是进行作文写作训练的基本环节之一,要求教师在进行写作批改的同时帮助学生养成作文修改的良好习惯。

三、结束语

综上所述,作文在小学语文学科的教学过程中占据着十分重要的地位,与小学生语文素养的形成和综合素质的提升具有十分紧密的联系;从我国小学语文作文教学现状来看,由于受到多种因素的影响,其中还存在着一些问题,而创新作文教学方法是对这些问题予以有效解决的根本途径。因此,小学语文作文教学方法的创新首先要以新课程标准和学生实际情况为出发点,引导学生在生活中积累写作素材,实现课内教学和课外活动的有机结合,合理应用鉴赏教学法和多媒体教学法,使得学生的写作具有真情实感。

参考文献:

[1]丛亚杰.鉴赏教学下的小学语文作文创新模式[J].中国校外教育,2016(09):56.

[2]葛炎.关于小学语文教学中作文互动情景教学策略的分析[J].中国校外教育,2016(21):137.

[3]文五省.关于小学语文作文教学的创新思考与探索[J].亚太教育,2016(28):17.

[4]刘冬梅.个性化视角下小学语文作文教学方法的探讨[J].亚太教育,2016(32):124.

第三篇:浅谈小学语文作文教学创新

【摘要】小学语文作文教学需要积极的需要新形式、新内容、新观念的指导,要打开学生的思维空间,提升学生写作积累,让学生积极的寻找写作表达中的新奇点、差异点,避免所有学生朝着一个写作模板创作,促使学生写作百花齐放。

【关键词】小学语文;作文教学;创新对策

小学语文作文教学主要是让学生掌握中文表达能力,同时也是学生思维能力的综合表现,是学生语文能力的综合体现。同时,作文在小学生中有普遍的畏难情绪,急需要通过教学创新来调整学生作文学习状态,提升作文表达能力。

一、当下小学语文作文教学常见问题

在教学内容与形式上相对僵化单一,作文主题缺乏与实际生活的关注,内容单调陈旧;教学形式上主要采用教师满堂灌,缺乏对作文学习的讨论分析,师生互动缺乏。教师无法了解学生心理状态与写作表达喜好,无法依据学生具体情况做针对性指导与教学内容安排。缺乏对学生学习主动性的调动,学生对作文学习的探究能力也较弱,更多的依赖教师指导热萦敕椒ú僮鳎缺乏自身灵活性处理。部分情况下,学生自身对生活、对自身的观察能力不足,作文表达内容编造的成分较多,虚假内容无法有效的展现学生真实情感表达,甚至部分学生会模仿优秀作文内容做大面积的借鉴模仿,没有实质上的调动学生对事物的观察与思考能力。教师对于虚假内容置若罔闻,仅仅关注文字的表达处理。在家庭作文任务中,甚至部分学生会直接照搬作文书籍中的内容,缺乏自主思考,导致学生在新作文主题或者严格的作文创作环境中无法发挥优质的作文作品,作文能力起伏不定。

二、小学语文作文教学创新对策

(一)注重学生课外作文能力的积累

作文教学除了课堂教学外,更需要学生在课外做有效积累。作文的表达能力在一定程度上依赖小学生个人词汇量、语感的基础,而这些更多的需要学生在生活中有更多的思维训练与文字阅览积累。要积极的鼓励学生做好课外阅读积累,甚至可以进行阅读报告,让学生不仅阅读,更是通过阅读来激发学生体验的积累总结,将阅读知识转化为自身的知识储备能量。在课外时间,要多到户外活动,多参与社会活动,在人际交往与生活阅历中积累更多的个人情感体验以及对事物的认知感受,从而让作文有内容可表达,避免呆板枯燥重复性内容的运用。写作是个人情感积累到一种时候自然产生的创作欲望,需要充分的意识到写作之前学生内容的积累,避免临时抱佛脚。作文临时短时间积累往往不能有效的创作出优质的作品。

(二)指导作文表达技巧

小学生在知识储备量上相对较少,会因为作文无内容可表达而产生作文任务畏难情绪。需要做好必要的作文表达技巧指导,提升学生表达顺畅性。例如作文写作顺序可以采用倒叙、顺序、插叙等多种形式,同时也可以采用总分总、分总、总分等形式,尤其是总分总形式运用最为广泛,结构最为清晰。作文表达技巧上可以采用夸张、比喻、拟人、排比等多种方式。要让学生充分意识到文章结构是作文一种框架形式,就如同人体的骨干支架一般,可以展现更为清晰的脉络,避免杂乱无章。表达技巧就如同人的血管肌肉组织,可以有效的将所表达的内容清晰的展现在读者面前,让表达的事物更为形象生动。可以适宜的让学生学习规范的写作方式,但是要鼓励学生采用更新的表达内容,避免反复性使用旧有的语言表达内容与形式,要有积极的作文表达创新意识。创新技巧上,要让作文表达的事物具有时代特点、新颖性,写以往人们没有关注到的内容。在比喻、拟人、排比与夸张等技法上,也需要积极地采用别人没有使用的方式。具体的创新可以完全性创新,也可以借鉴他人优秀的表达句法、形式来进行模仿,适宜的借鉴改良实质上也是一种创新的方式。但是要指导学生不要完全照搬别人的写作内容,要积极的创作属于自己的作文内容。要紧密的围绕生活中真情实感写作,这样才是作文创新的关键技法。自己最想说的,自己亲眼看到体会的才能更为真实的表现。要让学生意识到虚假的抄袭别人的表达无法有效的感受到作文的真实性,容易有娇娆造作之感。要逐步引导学生积极创新,坚持真情实感的表达,才能形成学生长远的写作表达能力。要积极的观察生活中那些普遍可以发现,以及特殊少见的情况,日常坚持做好生活记录的习惯,这样在写作时才会有更多素材的积累。

(三)注重新技术的运用

要充分的运用网络资源做好写作指导,可以为学生家长推荐作文写作的网络资源,分享学生写作培养方法的指导文章,通过智能手机的社交平台,做学生日常写作培养交流,频繁的提供优秀阅读书籍参考,鼓励学生在课外做阅读积累的交流,谈论自己的感受体验,进行思想的交流碰撞。多参与课外读书活动,多去图书馆,与其他学生展开互动交流。运用多媒体材料更好的提供写作素材展现,可以是新闻图片、影视片段等,让学生通过真实可感的素材激发自身表达情感,避免传统照本宣科。

三、结束语

小学语文作文教学需要教师转变传统教学观念,积极吸纳新的教学方法,与其他教师多交流沟通,积累自身教学经验,针对实际情况做灵活多样性的处理,提升教学有效性。

参考文献:

[1]丁国琴.小学语文作文教学创新的实践思考[J].作文成功之路(下旬),2016,(4):31.

[2]董新梅.小学语文作文教学创新“三步曲”[J].作文成功之路(下旬),2015,(11):前插2.

第四篇:浅谈小学语文教学中的作文教学

【摘要】在作文教学实践中,有的教师不注意指导学生观察,而是教学生考前背范文,考时搬范文,以至于学生乱套范文,习作的基本功差。本文分别从制约我区小学生作文水平提高的因素、从教师素质及作文主要教学方式进行探究、从学生接受能力及喜爱表达的方式、内容进行探究、关于改进小学作文教学的几点建议这几点内容展开讨论,为学生的写作能闯出一番新天地,努力做到求“活”、求“新”。

【关键词】小学生作文;习作;制约因素;创新;真实

一、制约小学生作文水平提高的因素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1.写作的兴趣影响着小学生写作水平的提高和发展

从调查中发现,绝大多数学生都觉得写作文实在是一件令人烦恼的事或是为了完成老师布置的写作任务。为了考试而避着自己去写一些文章,学生们对写作根本毫无兴趣可言,有的甚至家长说一句,孩子就写下一句,从表面上看学生的写作水平很高,其实这试问这又如何谈得上提高学生的作文能力呢?

2.阅读面狭窄,积累不足

由于课时的限制,老师很少在课堂上花费一些时间给学生大量阅读课外书,课后学生自觉看课外书的时间又少,孩子们很少出去旅游,到外面走一走,见到的、想到的东西就没有城市里的孩子那么的丰富,这样长时间自然而然地形成了知识面窄,生活枯燥,积累不足,缺乏必要的写作素材,最终导致写作能力的萎缩,因而写作时“无话可写”或“有话写不出”。另外,学生只是一味地看作文书,看作文书里的素材,视野不开阔,学生课后主动观察、自觉练笔的人很少。所以作文内容陈旧,假话、套话,屡见不鲜,语句不通顺现象普遍存在。

二、从教师素质及作文主要教学方式进行探究

1.重结果,轻过程

新课标指出,作文教学应注意重视习作过程。然而,从近年小学毕业测试试卷分析看,有的小学学生套题套范文的现象比较多。原来,在作文教学中,有的老师没有关注到学生是否用心的观察,是否是真的用自己的笔写真实的事、写真实的人、写真实的情,而是教学生考前背范文,考时搬范文就可以得高分。以至于学生乱套范文,有的甚至连人家的姓名都照搬了,习作的基本功差,没有写出真情实感。“个性化作文”、“亮点作文”“细节的文章”很少,没有自己真正想写出来的文章,这些都反映出小学作文教学“重分数,轻能力”的现象比较严重。

2.重记实,轻想象

新课标增加了想象作文教学,旨在培养学生的想象能力,这对于提高学生的创新意识,促进素质全面和谐发展无疑是十分重要的。崔峦在《课程改革中的Z文教学》一文中指出“想象作文,提起的时间不长,教师在指导上办法不多,当前要予以更多的关注。”因为在有些小学记实作文教师指导得多,学生也写得多,想象作文教学探索起步迟,学生想象作文训练也少,学生习作普遍存在思路狭窄、言之无序、内容枯燥等问题,严重抑制学生创新意识的发展和写作能力的提高。

三、从学生接受能力及喜爱表达的方式、内容进行探究

1.从口头作文到书面作文

口头作文的训练场所大多在课堂,有别于其他口头表达场所。它允许学生说错,允许相互纠正,自我更正,指导改正,随时修正,并且易见效。这样,学生心理负担相对就少了。有了口头作文阶段的整理加工,再作书面作文,学生会觉得容易得多,而且写出的作文质量也更好。这样,会提高他们写作的积极性,消除写作难的心理。

2.在学校和班级的板报墙上为学生开辟一块说理的园地

引导学生将班级、学校以及社会上出现的好人好事或一些带倾向性的问题写成文章贴在在学校和班级的板报墙上进行发表议论。例如:对某一问题发表三言两语的看法也可以,这种写作形式可以不拘一格,其目的是为了向学生提供一块说理的园地。

四、关于改进小学作文教学的几点建议

1.从课内走向课外,克服为文而文的倾向

学生的习作是他们对日常生活感悟后的产物。这样的习作往往有着鲜明的个性色彩,并体现着表现自我的创造性,它没有时间的限制。学生的习作冲动绝不会只等到作文课时才产生。如果把学生的习作都框定在作文课上,学生也许因为缺乏兴趣而走上为文而文的歧途。因此,我认为教师应该引导学生把作文的时间放在平时,让学生有了感触就及时地记录下来。作文课上,教师要指导学生将观察到的素材进行加工、润色和提炼,从而进一步提高学生语言文字的表达能力和创新能力。

2.开展形式多样的活动,拓宽习作训练的渠道

(1)开放学生的多种器官,提供实践机会,让学生在活动中提高语言表达能力和创新能力。例如:①绘画。②实验。③制作。④操练。⑤表演。

(2)充分挖掘课文中的习作资源,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课文中蕴含着极其丰富的可供学生进行创新习作的资源,这是培养学生创新能力的重要阵地。结合课文指导学生进行创造性习作的主要形式有:①情节扩展式。②文尾续写式。③多向改写式。④图文转换式。⑤相关迁移式。

(3)在学校和班级的板报墙上、橱窗内开辟“自由谈”“小评论家”“心里话”等栏目,鼓励学生将自己在班级、学校以及社会上出现的好人好事或一些带倾向性的问题发表议论,这种写作形式可以不拘一格。

第五篇:浅谈小学语文教学中作文教学的实施与创新

【摘要】

作文向来是语文学科中的重点内容,不管是在小学还是中学,作文教学都是语文教学中非常重要的一个环节。在小学教学阶段,作文却渐渐成为了小学语文教师深感头痛的问题,作文的完成,需要学生综合运用语文知识,也能够体现学生的语文综合运用水平。如此对于小学生而言,作文就成为了比较难以提升的学习内容。教师也对学生作文水平的提升感到无计可施。因此,小学语文教师要从根源开始,彻底地思考自身的作文教学方式,观察学生的学习习惯,更换对策,从而有效提升学生的作文水平,继而提高语文综合能力。本文将浅谈小学语文教学中作文教学的实施与创新,为广大小学语文教师提出一些关于作文教学的参考策略。

【关键词】

小学语文教学;作文教学;实施与创新

小学生的创造力是无限的,理论上来说作文正是需要小学生的创造力,需要学生学会运用文字表达自己的观点与情感。然而在教育应试的压力之下,教师的作文教学始终处在“条条框框”之中,由此,学生的作文也被禁锢在“条条框框”之内,阻碍了小学生无限的想象力与创造力。首先找到学生无法提升的问题所在,教师才能够“对症下药”,为小学作文课堂做出改变,使学生能够摆脱传统旧模式带给他们的阴影,学会用文字来传情达意。使学生能够明白,除了通过口头语言以外,书面语言同样是表达内心的一种方式,在文字的世界里,所想、所见都可以被接纳。想要让自己的观点被他人所接受,就需要学习遣词造句的方法,使自己的文章具有“灵性”,达到作文教学的目的。

一、做好情境创设,激活学生思维

传统的作文教学当中,教师多借助参考资料为学生讲解范文,强调一些重要的文学知识,再让学生在两节作文课之内写出一篇作文来。这样的作文教学依然形成了一种模式,让学生的写作受到限制,学生也将写作当成一种必须完成的学习任务,自然也就无法理解写作的意义并且无法感受文字带给自己的快乐。因而,教师必须打破传统教学模式,从学生的内心出发,调动学生的兴趣与情感,如此学生才能够发自内心地开展写作,对于教师写作知识的传授也就更加容易理解,这就需要教师学会为作文课堂创设情境,带给学生他们所感兴趣的课堂教学。

例如,教师在教学人物描法时,可以借助多媒体设备,为学生呈现图片、动画或者视频,比如比较流行的动画片。让学生观看片段,然后找出最主要的人物,运用一些方法来对人物进行描述。然后教师对学生的表达进行修改,让学生在情境中进行创造,在实践中得到提高。

二、鼓励课外阅读,积累写作素材

写作的素材来源于广泛的阅读,学生最初可能常常遇到“提笔无言”的状况,或者写出来的语句大多口语化。小学语文教师必须引导学生积极开展课外阅读,从实例中学习写作知识,提高写作技能。从阅读当中积累优美的文字素材,感悟名家的真情实感,积累到了一定程度,学生便能将内化的知识为自己所用。写作技能也将在阅读的潜移默化中得到提升,学生也能在广泛的阅读当中开拓自己的眼界,从文字中了解这个世界。语文教师能够做的,便是引导学生进行更为有效的阅读,及时监督学生的阅读情况,让阅读成为学生的学习习惯,学生的写作素材才会在教师的督促下逐渐积累起来。

例如,教师带领学生阅读《皇帝的新衣》时,首先为学生挑选出重点段落。比如这节课主要讲体现人物性格的方法,教师就可以让学生仔细阅读人物对话的几个段落,然后向学生抛出问题进行分组讨论,以组为单位谈一谈本文描写人物时有什么样的特点,为什么人物性格如此明显等等。学生在集体的带动下能够展开更加深入的思考,理解写作手法。

三、写作源于生活,传达真情实感

小学生的作文还有一大特点就是可能会出现“假大空”的描述,这也体现了学生的写作并没有加入自己的真情实感。小学期间,学生可能会阅读大量的童话或者寓言,而这类文学作品当中,很多的描述都比较的夸张。学生最开始可能会模仿这类作品进行写作,但某些运用在动物拟人化的写作方法被学生也套用在自己的身上,就会显得特别的不协调,所表现出来的感情特别的虚假。因而,教师要及时地指引学生选择正确地表达情感的方式,所选择的写作题目也要更贴近学生的生活一些,让学生从传情达意开始,写出更加真实的文章,经过一段时间的训练之后,才能够熟练掌握表达情感的写作技能,而不是一味地模仿。

例如,在学习完《画杨桃》一课后,教师可以为学生布置一项“观察”的作业,让学生在课后自由观察一件事物,可以是自己的父母、朋友,也可以是花草植物。及r记录下自己观察的结果与感想,在下一次的作文课堂中,加入写作手法与实物描述,写出一篇完整的“观察日记”。学生有了真实的观察基础,所写出来的内容也就会是最真实的内容,传达的情感也必然是真实的情感。让学生领悟到这一点,作文的可读感才会得到慢慢提升。

【结语】

在教育不断发展的今天,广大小学语文教师需要端正自己的态度,为学生今后的发展着想,寻求更加丰富的语文教学方式,不要固步自封,扼杀了小学生在写作方面的优势。写作原是一件非常快乐的事情,作文也能够成为学生情感的另一个出口。因而,在小学阶段的语文作文教学当中,教师要以学生的感受为先,提供学生更加喜欢的教学模式,带给学生更加愉快的写作过程。在愉悦的环境下进行的作文教学,才能够有效引导学生正确运用语文知识,鼓励学生表达真实感受,使学生的语文学习更加轻松快乐,学生也更能够感受到语文学科所散发的魅力,不断地提高自己的综合实力。小学语文学科也能在不断地革新之中,得到更好的发展。

【参考文献】

【1】彭琴.小学语文作文教学的新思路【J】.学周刊,2013(11)

【2】刘凤霞.浅议小学语文作文教学方法的创新【J】.语文教学通讯,2013(9)

第六篇:探析小学语文作文教学

【摘要】

在小学语文教学中,作文教学时教师教学的重难点。语文教学的最终教学目标便是要让学生学会运用平时所学习的字词、写作技巧写出一篇好文章,故在写作教学中教师对学生的要求较高,需要学生先理解写作主题,然后建构写作框架,最后再运用自身的知识填充框架,使其成为一篇优美的文章。针对以上要求,教师要在写作教学中合理的运用教学策略帮助学生提高自身的写作能力,在平时学习中也要督促学生自主积累知识,观察生活。写作是一个长期的过程,需要教师与学生共同的坚持。本文便总结我多年的教学经验浅谈小学语文教师应该如何合理的运用教学策略进行作文教学。

【关键词】

小学语文;作文教学;教学策略

小学生在小学阶段平均年龄在6至12岁,这一年龄段的学生仍处于具体运算阶段,其认知能力还未发展完全,对具体的事物有一定理解力,但是对于文字这些较抽象的事物的理解力还未完全发展,学生对一些词汇很难区分。例如:在小学教学中,学生很难区分的两个字便是“的”和“地”,这便是学生抽象思维能力还未发展完全的体现。故写作对于小学生来说是一个学习难点。当然,小学阶段是最好培养学生语感的时间段,故教师要好好把握小学这一个阶段,为学生打下良好的基础。

一、合理确立写作主题并帮助学生分析写作主题

在小学写作教学中存在一个极为普遍的问题那便是教师将教学重心放在教学生如何写作上,但是忽略了命题的选择,往往选择命题时是随便在网上查找一个命题或者沿用以前的命题。这种随意选择命题的行为导致学生在写作时虽然知道了多种写作技巧,但是根本不知道应该如何下笔,这是学生对命题不熟悉的缘故。故教师在写作教学中要学会合理为学生选择主题,教师所选择的主题最好是要符合学生的年龄特征,主题内容与学生的生活相关,是学生所熟悉理解的范畴。学生在写作时只有熟悉了命题,才能在作文中利用文字抒发自身的情怀。

教师确立好命题之后还要合理的运用教学策略帮助学生分析写作主题,通过一系列的分析讲解,让学生参悟这一主题,根据这一主题确立自己所要写的大致方向,教师可以通过讨论的方式让学生在讨论中加深对主题的理解,也能通过创设与写作主题相关的教学情境的方式让学生在情境中体会到自己对这一主题的情感。学生在写作时不仅要优美的文字、还需要将自己的情感融入到作文中去,只有融入了作者的情感,文章才有灵魂,这样的文章才能称之为一篇好文章。例如,教师在教小学四年级的作文时,由于小学四年级的学生才接触写作不久,观察能力也较弱,处于一个对世界充满好奇与想象的年龄段。故教师可以为学生确立一个“我想象中的房子”这样一个命题作文,这个主题可以让学生充分发挥自己的想象力。教师在帮助学生分析这一个主题时便可以采用讨论的方式,让学生在讨论中不断的想象中的房子,让学生在讨论时便将自己“房子”的大致模样想象出来,这样学生在写作时便可以节省很多思考时间,写的文字也会更加顺畅。

二、督促学生建构写作框架

小学生在写作时经常会在不知不觉之中便偏题主题,例如这篇作文本来是要写我的家人,结果学生在写家人时重点针对妈妈做的饭菜进行了一个描述,这样偏离主题的作文在考试中写的再好也是得不到高分的。针对学生偏题这一问题,教师可以通过在写作前督促学生先建立一个写作框架的方式让解决这一问题。学生在写作时容易发生偏题的现象主要便是学生在写作时写到后面便控制不了自己的思维,但是在作之前先根据写作主题建构一个写作框架便可以让学生在写作时根据这一框架进行写作,这样便不会偏题了。

例如:教师在让学生写“我的妈妈”这一作文时,在为学生分析完主题后便可以让学生根据分析过程中所产生的感悟在写作本中写下作文的总体框架,如:第一段介绍妈妈的外貌,第二段介绍妈妈对我的爱,通过妈妈在我感冒时冒着大雨把我抱去医院的事情体现,第三段便表达我对妈妈的爱以及感激之情。通过这样一个框架,学生在写作时便不会出现跑题的现象了。

三、平时积累写作素材以及写作技巧

在写作中学生对素材的积累以及对写作技巧的运用是极其重要的,若学生没有充分的写作素材,那么学生在写作时便会出现无话可说的现象,若学生对写作技巧运用不熟练,那么学生的作文便会显得平淡无奇,没有出彩的地方。故教师在教学中要督促学生时刻积累写作素材以及在课堂中讲解课文时便要为学生讲解课文的出彩之处,让学生学会灵活运用写作技巧。教师可以让学生坚持每个星期观察身边的一个事物或者人,然后将其特征记录下来,以此培养学生额观察能力,丰富学生的人生阅历。并且可以让学生每个星期观看两篇优美文章,并且分析这篇文章中运用得体的地方。例如:教师可以让学生学校花坛中迎春花的特征,然后让学生将花的形状、颜色以及花期等特征记录下来,这样学生在以后写与迎春花有关的作文时便可以根据自己的观察经历对其进行描述。通过观察生活的方式让学生积累素材比直接在优美作文中摘抄效果更好,不仅培养了学生的观察能力,而且能让这些知识真正的属于学生。

【结语】

综上所述,教师在教学中主要通过选取合理的写作主题,然后帮助学生分析主题,让学生先将写作主题理解透彻,然后再让学生根据自己对写作主题的理解进行写作。当然,教师不仅在课堂中要引导学生进行写作,在写作课外也要时刻引导学生积累素材,增加学生的文化底蕴,让学生在写作时有话可写,落笔成书。总而言之,写作是一个积累的过程,教师在教学中要时刻注意自己的使用的教学策略,为学生创建一个良好的学习环境,在平时教学中逐渐影响学生学习习惯。

【参考文献】

【1】代利伟.小学语文素质教育点滴【J】.新课程(小学版),2009(04)

【2】邢建立.关于小学语文学科实施素质教育的几点意见【J】.青年文学家,2009(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