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庭教育对中职学生学习兴趣提升研究

家庭教育对中职学生学习兴趣提升研究

摘要:当前,部分中职学生缺乏学习目标,并未端正学习态度,学习行为不规范。中职学生的成长过程中,家庭教育占据十分重要的地位,家长应引导学生形成正确观念,与学校形成紧密的合作关系,全面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本文深入分析了中职学生学习积极性不高的问题,提出了改善方案,以期通过家庭教育增强学生的学习信心,提高其学习成绩。

关键词:家庭教育;中职学生;学习兴趣;提升策略

前言

家庭教育在一个人成长过程中占据十分重要的地位,直接影响着一个人的性格、行为习惯以及品质等,决定着其价值观与人生观。当前,部分中职学生并未明确学习目的,缺乏学习兴趣,但在实际教学过程中却更为看重学校的引导作用,忽视了家庭教育的作用,无法从根本上帮助学生提高学习信心。对此,家庭与学校应形成教育合力,保持共同的教育方向,对学生进行鼓励教育,使其喜欢学习,并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

一、中职学生缺乏学习兴趣的表现

(一)缺乏学习抱负。学习知识的动机与行为便是学生的学习抱负,也属于中职学生学习专业的关键动力。但当前部分中职学生对自身专业并不满意,缺乏学习动力,且没有看清自身成长道路,在学校期间仅满足通过各科考试,或者虽然部分学生努力学习,但也仅仅为了毕业后可以找到理想工作,没有设定长远的发展规划,这便导致中职学生的学习兴趣较差,缺乏长远目光,只看重短期利益,不能在学校全方位提高自己。除此之外,部分中职学生更多看重物质享受,行为自私,没有制定明确的学习目标,精神匮乏,没有真正认识到成长过程中学习的重要性与关键性。

(二)学习态度不端正。当前,部分中职学生并未激发专业学习积极性,甚至还会出现厌学心理,更不会制定长远的发展规划,无法跟上时代与社会的发展步伐。同时,部分学生学习的专业比较冷门,认为自己入学即失业,毕业后无法找到理想的工作,没必要努力学习。即便部分学生存在学习愿望,但学习态度并不端正,认为自己的专业较差,应更多关注学习之外的事务,锻炼社会交往能力,以便更好适应社会。此部分学生虽然在社交活动中表现出积极的学习态度,但却排斥学习专业知识,且大多为学生干部,自身行为也会对其他学生产生不良影响。

(三)学习行为不规范。与普通中学生存在不同,中职学校更为强调学生自我管理,学生自由空间较大,但部分学生心智尚未成熟,缺乏自制力,无法实现自我管理。尤其在入学后,学生没有严格遵守学校的规章制度,学习习惯较差,甚至迟到、早退,存在厌学问题。部分学生虽然按时上课,但却并未认真听讲,甚至会在课堂中玩手机,没有系统学习专业知识,以致临近考试时临时抱佛脚,成绩较差。除此之外,部分中职学生缺乏诚信意识,考试作弊或者雇佣他人代替自己考试。

二、通过家庭教育提高中职学生学习兴趣对策

孩子的成长离不开家庭教育的支持与影响,且家长属于孩子的第一任老师,在个人的学习与成长过程中,家庭教育占据十分关键的位置,可以塑造个人行为习惯与性格。对此,应充分重视激发中职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增强学习兴趣,在学习专业知识期间发挥家庭教育的作用。

(一)引导学生形成学习观念。在培养提升中职学生学习积极性时,家庭教育占据十分关键的作用,父母对子女具备普遍且长久的影响,正是由于这种影响的存在,才会使父母在不知觉中利用自己观念影响子女。大多父母较为看重子女教育,将大量的时间与精力投入至基础教育阶段。但在子女长大后,父母便不再履行自身管教义务,对孩子放松要求,尤其在就读中职学校后,更是听之任之,不再主动了解学生在校期间的表现,更没有进行合理引导。也存在部分父母仅关注孩子的日常生活,对学习的关注程度下降。中职学生年龄尚小,依然处于青春期阶段,自主意识与自尊心较为强烈,较为反感说教。对此,父母应时刻关注中职学生在校期间的表现,及时了解其思想变化与学习动向,有效排除各种不良影响因素,适当引导学生的人生观、事业观,帮助子女形成主动学习的习惯。同时,家长还应与学校积极配合,及时了解学生的精神状态,消除其思想疑惑,并根据存在的学习问题针对性制定可行的解决办法,保证中职学生可以在轻松的氛围中学习[1]。

(二)促进学生明确理想信念。当前,社会经济发展速度不断加快,中职学生也呈现出多样化的学习特点,大多学生拥有自身信念,愿意为社会贡献自己的力量。但也存在部分中职学校具有好逸恶劳的思想,不能脚踏实地,妄想通过捷径挣快钱,对学习缺乏兴趣。为了改变此种状况,家长在教育子女时应更为重视信念教育,结合当前社会的发展趋势与就业前景等因素,引导子女形成正确的职业观念与个人理想,使其可以正确认识自身,在关键时刻做出正确抉择,并努力学习专业知识,不断奋进,提高职业发展能力。除此之外,家长还应充分了解学生自身性格特点与能力,引导学生明确自身优势与劣势,明确职业与人生规划目标,确定人生的发展方向,进而拥有学习动力,增强学习兴趣。

(三)与学生加强交流互动。家长在中职学生成长期间占据十分重要的作用,为了保证学习积极性,家长应进行耐心指导,关心学生的学习情况。但当前大多家长与中职学生缺乏深入沟通与交流,家长进行教育时,子女往往会产生抵触与烦躁的心理,无法保证沟通质量。中职学生具备较强的独立与自主意识,对各种事物拥有自身的看法与意见,但部分家长没有了解子女的实际想法,一味将自己想法强加给学生,忽视了其实际的学习需求,以致学生出现逆反心理,家长与学生之间的心理距离较远。为了改变此种情况,家长应在日常生活中多与学生进行沟通,改变态度,并秉持尊重、信任以及理解的原则,以朋友的身份与学生探讨学习兴趣的问题,根据学生关注的事物,引导其发表观点,通过畅谈认识潜移默化地引导学生,使学生真正认识学习的重要性,激发学习动力。需要注意的是,沟通期间,家长应多鼓励学生,采用表扬字眼,由实际出发,给予物质与精神奖励,满足学生的内心需求,使其产生浓厚的学习兴趣,不断强化学习兴趣与信心,在学习方面获得更大的进步。通过以上沟通方法,学生与家长间会构建良好亲子关系,学生也会在遇到问题时主动与家长沟通,形成良性循环[2]。

(四)优化家庭教育环境。家庭环境直接影响着家庭教育效果,具备较大的教育价值。家中会涉及较多事情,若无法为学生创造安静良好的学习环境,学生很难静心学习,更无法形成对学习的积极性。对此,家庭应根据自身情况改善学生的学习环境,通过优良的家庭环境使学生以学习为乐,激发学习兴趣。当前,社会比较重视家庭教育,倡导构建学习型社会,为学生营造良好的学习氛围,此时家长也应加入学习行列,真正使学习成为家庭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进而引导学生主动学习。在学习型家庭的创建过程中,家长应补充各种学习资料,设置固定的学习时间与学习场所,为学生排除学习干扰因素,使学生真正将学习看作自身乐趣,并养成自觉习惯。

(五)整合家校资源。家庭、学校以及社会等均会影响中职学生的学习兴趣,因此,中职学校应综合影响学生学习兴趣的各方面因素,利用学校与家庭资源,引导学生形成正确的学习观念,增强学习兴趣。若家庭教育存在偏差,则再完善的学校教育也无法增强学生的学习兴趣,因此,家庭教育与教学教育还应形成优势互补,保持教育方向的一致性,教师与学生管理人员应及时了解学生在学校产生的不良情绪,并与家长联系,说明学生在校表现,通过教师与家长的密切合作,帮助学生解决问题,进行再教育。部分学生更倾向于与家长诉说问题,不愿意对外人吐露心声,此时学校应加大对家长的合作力度,便会对学生进行再教育,使其了解学习的重要性,达到增强学习兴趣的目的[3]。

三、结束语

在校学习期间,中职学生的价值观、知识观等均会对此后发展产生重大影响,但当前中职学生明显对自身缺乏正确认知,理想信念比较模糊,甚至没有找到自身的发展方向。为了增强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不但需要学校教育的努力,家庭也应给予充分重视,引导学生明确自身的理想信念,通过教育合力,提高教育水平,保证学生拥有良好的学习品格。

参考文献

[1]柳林.浅析中职学校学生学习兴趣的培养[J].人才资源开发,2017(10):176-177.

[2]徐哲.如何激发中职学生对专业课学习兴趣的研究[J].中外企业家,2019(36):193.

作者:赵德文 单位:金昌市理工中等专业学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