职业教育中企业教育与学校教育分析

职业教育中企业教育与学校教育分析

摘要:企业教育是企业内部对员工进行的针对性培训,学校教育是面向社会在学校中实施的教育。企业教育和学校教育各具特点,文章通过对两种教育特点进行比较,针对企业教育在职业教育人才培养过程中扮演的角色以及功能定位进行了分析与探讨,探索校企合作之路,从而促进职业学校的教育教学改革。

关键词:企业教育;职业学校教育;校企合作

企业人力资源的培养来源有两个途径:一是来自职业学校培养,二是来自社会企业自身培养,即企业的人力培养有企业教育和学校教育两种方式。职业教育服务的主要对象就是企业,因此企业的需求就是职业教育培养目标,它应该是企业教育和学校教育优势互补的一种教育。

一、企业教育的特点

服务于企业:现代企业大都以市场为导向,追求经济利益最大化。因此企业教育紧密结合企业需求,具有鲜明的自身服务性。注重企业文化培养:企业文化是在长期的生产实践过程中积累而形成的,是企业的灵魂,企业注重将此种文化渗透至员工的培养中,使员工在价值观念和实际行动上与企业的需要一致。形式多样:针对不同岗位、不同学历、不同层次的员工,企业对其培养要求及预期高度都不一样,旨在为企业培养适应不同工种的多样性人才。效率至上:企业以追求经济利益为导向,时间就是金钱,在教育过程中注重对员工的时间观念培养,需要员工具有严格的执行力。超前性:职工教育有超前性,与企业的未来发展、新技术新产品的开发等结合在一起,才能更好地保持企业可持续发展。长期持续性:职工教育属于终身教育。职工在工作过程中通过不断学习新知识、新技术,为自己不停地充电来提升自身价值,既有利于自身职业生涯发展,也满足企业及市场的需求。具有竞争性:企业教育培养的目的是能够为企业创造价值的劳动者,在工作过程中存在适者生存、优胜劣汰性,关乎员工的切身利益,能让要求进步的员工有竞争及危机意识,从而促进员工及企业的共同成长。

二、学校教育的特点

职能专一:学校唯一的使命是培养人,其他任务都是围绕着培养人来实现的。学校教育有专门教育者、专门的教学设备,拥有专业的教育手段。形式相对稳定:学校教育有稳定的教育场所、稳定的教育者、稳定的教育对象和稳定的教育内容以及稳定的教育秩序等。内容较系统:学校教育既注意知识体系,又符合认识规律,所以,教育是系统的、完整的。教育内容的完整性和系统性是学校教育的重要特点。作用全面:学校教育作用较为全面。企业教育对人的成长影响多少带有一定的偶然性,影响的范围只侧重在某些方面;而学校教育是全面培养人的活动,它不仅要关心学生的知识和技术的增长,也要关心学生良好品质和习惯形成,还要照顾受教育者的身体健康成长。缺乏激烈的竞争性:学校教育较为温和,多数学生缺乏主动学习意识,尤其是职业院校学生,学习兴趣不浓,竞争及危机意识淡薄,许多学生认为学习成绩的好坏似乎对他们不会造成太大影响。效率不高:经过多年的培养,部分学生很难找到对口工作,或者无法直接为企业所用,甚至有的直接放弃所学专业,毕业后重新涉及一个全新的行业,很难学以致用,造成教育浪费。具有滞后性:在学校中接触到的知识和技能多数为已经发生或者正在发生的知识,而经过几年的学习进入企业后,会发现企业已经采取新的设备及技术,从而导致学习的知识较为落后。

三、企业教育对职业学校教育的作用

职业学校学生由于对企业内部工作过程和流程的不了解,对自己定位不准确,造成就业不稳定,无法更好地适应工作岗位,造成企业资源的浪费,同时职业学校中很多教师没有在企业工作的实战经验,很难教授出适应市场需求的学生。合理地运用企业教育和学校教育,使得两种教育相辅相成,才能让职业教育更好地发展。因此笔者认为在职业学校教育中正确认识企业教育的作用尤为重要。1.企业教育的引导性。当前就业突出问题是企业找不到直接为己所用的毕业生,学生毕业后找不到合适的岗位,很多学生在学校培养的能力与企业需求实际的技能和素质脱节,特别是中职生缺乏核心的专业技能和素养。造成此类状况的原因就是学校教育与企业需求脱钩,企业教育就是企业需求的典型代表,因此职业学校的人才培养、课程设置、培训模式等必须以企业教育参考引导,才能培养出企业所需的人才。2.企业教育的补充性。企业教育带有企业自身的特点和使用范围的局限,它不可能在职业学校教育中实施广泛的推展,可以作为企业必需时的一种补充教育存在,使得就业时有针对性和固定性,提高学生就业率。3.企业教育的基础性。企业需要的人才,其核心的素养和技能需要在基本素养和技能的基础上形成。因此全面细致地分析企业教育的共性目标,将其合理地运用到职业学校的教学中,从而形成职业学校学生的基本素养和技能,才能更好地衔接企业核心技能和素养。这些可以使得职业学校的学生的就业能力提高,企业的用人概率加大。

四、企业与学校教育融合的方法与途径

1.校企联合办学。企业进入校园,在学校内培训企业需求人才。实行冠名班或企业班,企业人员参与核心技术教学,加强院校与企业之间合作,实现优势互补、资源共享,用先进的理念统一办学标准和管理规范,做到校企双赢。2.工学结合实践。让学生前期在校学习理论、技能,后期进入企业实习或实践。学校教育根据企业岗位能力要求实施,逐步实现“无缝”对接学校人才培养和企业用工需求,提高学生的企业适应能力。3.校企师资共建。想要使学生成为企业需求的技能型人才,必须有一支强大的师资队伍。校企教育的融合需要校企师资的互通。应加强教师继续教育培训,定时让专业课教师到相关企业实地学习和实践新设备、新科技,壮大“双师型”教师队伍,同时企业有能力的技术人员进入校园教学,使培养的学生更符合企业需求。4.多元多专拓展。校企联合具有限制性,一个企业需求的技能人数不定,时间不定,在校生学业完成后,就业岗位不一定是参与教学的企业;而学校的培养目标针对的是类岗位,即某种类型的岗位,因此,企业进入校园,应改用“以企为中心,四面开花”的方式,根据市场整体需求为导向,根据学生自身特点及兴趣,联合企业开设多种类型专业,使学生选择面更加广泛,使得职业学校教育更加有效。

五、校企合作的问题启示

校企合作对中职教育来说有明显的优势,可能一个学校有几个合作的企业,明显带动着学校的发展。“学历教育+企业项目实战”既夯实了学生丰富的理论基础,又提升了学生扎实的专业技能,能够将最实用、最新进的技术和理念带给学生,可以培养直接为企业所利用的技能型人才。提高教育效率,减少教育浪费,学生能够真正学以致用,一定程度上解决就业问题,达到校企共赢。从根本上来说,企业不是教育机构,合作的目的只会从自身利益出发,不会考虑学生全面、健康发展,甚至使纯粹的教育变得利益化。在研究中我们发现有以下问题需要思考解决。1.目前来说,在校企合作方面,法制不够健全,很多企业缺乏合作热情及动力,有些地方校企合作只停留在表面上,并没有深入开展。2.企业与学校在教育理念上存在一定差距,企业以利益为重点来安排实践很可能使学生成为简单的劳动力,影响了教育的科学性及本质。3.在校企合作过程中,学生和企业之间存在不信任危机,学生在就业时可能出现选择错位情况。一方面校企合作时企业满足学生技能培养需要,须提供人力、物力和财力,正常生产秩序可能也会受到相应影响,承担很大风险;另一方面即便企业投入高成本培养出来的学生,能够为企业长期服务的也很少,这些不确定的因素及风险导致企业对校企合作缺乏热情和信心。企业合作在中职教育教学中处于探索阶段,如何更好地实现校企双方合作,是中职学校未来发展探究的问题。

参考文献:

[1]马金强,蓝欣.日本企业职业教育的现状与发展趋势[J].中国职业技术教育,2008,(9).

[2]王杜春,马海鹍,李晴.校企共建本科教学校外实习基地的思考———以东北农业大学为例[J].商业经济,2013,(05).

[3]张蓓.实现校企深层次合作,创新高职外贸人才培养模式[J].中国校外教育,2014,(12).

[4]吴御生.高校校企协同育人路径探究[J].黑龙江教育:高教研究与评估,2014,(12).

作者:孙英梅 王伟 单位:枣庄市台儿庄区职业中等专业学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