职业教育扶贫与农产品电商的利益共建

职业教育扶贫与农产品电商的利益共建

摘要:职业教育注重技术应用和技能型人才培养,在扶贫实践中发挥的作用越来越大,政府越来越重视发挥职业教育的扶贫作用,产业扶贫越来越需要职业教育的支持。但相关政策和学术研究将职教扶贫局限在扶贫招生和技能培训上,手段单一、效果有限。随着后扶贫时代的到来,发展产业以巩固扶贫成果为重点,教育扶贫的要求越来越倾向于技术研发和推广、市场经营和销售支持、持续针对性的技术培训等方面。

关键词:后扶贫时代;高职;扶贫巩固

作为技术应用的急先锋、培养技能型人才的主阵地,由地方政府主管并以服务地方经济为己任的高职院校,在精准扶贫完成后,通过产教融合紧密服务地方产业,促进脱贫地区的长期发展和脱贫群体的长效致富,在扶贫巩固中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

1高职教育在扶贫巩固中具有深厚的现实基础

1.1政策基础:各级政府重视发挥职业教育扶贫的作用

中央及各省市将职业教育扶贫作为精准扶贫的重要手段,了一系列政策。2015年颁布的《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打赢脱贫攻坚战的决定》明确提出:“着力加强教育脱贫。”要求加强贫困地区农民合作社和龙头企业培育,通过促进产业发展带动群体脱贫。2016年颁布的《国家十三五规划》《“十三五”脱贫攻坚规划》和教育部等6部门印发的《教育脱贫攻坚“十三五”规划》,均要求职业教育参与扶贫,接收贫困生和向贫困群体提供技能培训。2017年出台的《国家教育事业发展“十三五”规划》,将职业教育的作用扩展到服务农业产业发展。各省市也纷纷出台职业教育扶贫政策,海南省教育厅和省扶贫办联合出台《大力开展职业教育精准扶贫实施方案》,陕西省职教办出台《关于进一步做好职业教育扶贫工作的通知》,均要求职业院校精准资助贫困家庭子女的教育,为贫困群体提供技能培训。湖南省委、省政府印发《湖南省农村扶贫开发实施纲要(2011—2020年)》提出“科技扶贫”,要求“高等院校和科研院所要主动到贫困地区开展科技成果转化”“完善落实大中专院校……为贫困地区提供人才智力支持及培养人才的鼓励政策”。由此可见从中央到地方各级政府,均要求强化职业教育在扶贫中的作用,但以招生和技能培训为主。

1.2需求基础:产业扶贫需要职业教育的融合支持

产业发展是巩固扶贫和振兴乡村的基石,但在乡村发展产业存在先天不足:一是乡镇企业和农民普遍缺乏现代经营管理能力;二是市场意识不强,产品销售难;三是缺乏应用技术的改进和消化能力,尤其是技术创新能力不足;四是技术攻关能力差,不能解决生产经营中的常见技术问题。乡镇企业和农户普遍缺乏技术,他们的技术提升不能依靠理论研究为主的本科院校和重大技术研究为主的科研院所。因此,以服务地方经济为办学定位、以技术应用为本职的职业院校,在后扶贫时代将承担起促进农业产业发展的重任。当前湖南省大力推进农产品电商产业扶贫,在产教融合模式下,工业职院、环境生物职院等相关专业群,集合营销、电商、物流等专业组成技术服务团队,与农产品电商企业和当地政府合作,为企业和农户提供电商经营决策、市场拓展和营销方案,解决产品包装、店铺引流等技术难题等。随着扶贫攻坚向扶贫巩固推进,推动职业教育与农业产业融合,促进涉农企业发展从而为脱贫群体提供长期致富的基础,成为未来职业教育扶贫的必然趋势。

1.3实力基础:职业院校在扶贫实践中发挥的作用越来越大

在提出的“产教融合校企合作”新时代职业教育发展战略下,职业教育主动融合当地产业并与企业深度合作,其服务企业发展、促进产业转型升级的能力越来越强,在扶贫中发挥的作用越来越大。湖南环境生物职业技术学院与麻阳职业中专合作,以项目制的方式创建电商平台,以“互联网+特色产品”的营销模式,开辟了当地特色农副产品销售的新渠道。在大别山地区,黄冈职业技术学院实施“十百千万”社会服务工程,除接收贫困生、培训农民等常规扶贫外,还开展了对接十个县产业、推广百顷农业实用技术、科技扶贫等直接对接农业生产经营的服务,取得良好效果。安庆职业技术学院与当地20多家企业共建“高职农林类专业卓越技能型人才创新实验区”和“园林植物农科教合作人才培养基地”项目,直接为当地涉农企业培养技术人才,并提供技术咨询等服务。永州职业技术学院农学院助力扶贫,组建教师团队下乡,直接在田间地头解决技术问题,为当地特色农产品提供长期技术服务。近几年来,职业院校通过产教融合、校企合作模式,在扶贫中发挥了越来越重要的作用。

2当前职业教育扶贫实践的效果不理想

2.1手段单一,缺乏深度帮扶措施

当前职业教育扶贫实践中,无论是政府的政策,还是学术界研究,主要集中在招生和培训两项:前者主要针对贫困子弟提供免费教育,让他们掌握一定的技能从而阻断贫困代际传递;后者是对贫困群体实施技能培训,主要形式是政府召集的短期培训班。这两者都是发挥职业教育培养技术技能型人才的优势,但都局限在教学领域,缺乏广度和深度。2014年提出“产教融合校企合作”职教方针,要求职业院校与地方产业深度融合,与企业开展合作,一方面积极利用社会资源提升人才培养能力,另一方面要主动走出去为企业提供技术服务。因此,职业教育在扶贫中的措施,应从片面的技能培训和招生,扩展到直接的技术服务上。但调查显示,仅少数职业院校为贫困群体和涉农企业的生产、经营和销售上直接提供服务。

2.2效果一般,群众满意度不高

扶贫招生和培训班之所以是主流,是因为招收贫困户生可以弥补生源不足,获得政府生源补贴;短期培训班只需要派遣教师讲课即可,可以获得培训费和提高学校名气。这两种扶贫手段,简单易操作且可短期获利,是典型的追求短期效益的行为,其实际效果不佳,群众反映也很一般。如郴州市、县团委在2018年下半年均组织了1~2次贫困地区农产品电商青年培训班,每个班约50~100人,每次仅授课2天,邀请高校4~6名高校教师以讲座形式培训农产品电商、物流等知识。这种临时的短期培训,既不了解当地农产品电商的实际情况,更不能针对性解决电商经营中遇到的问题,对受训者的效用不大。

3后扶贫时代高职院校服务扶贫的新要求

3.1技术:生产技术研发与推广

产业扶贫是精准扶贫的重要手段,也是将来巩固扶贫成果的主要方式。但产业发展需要强有力的技术支撑,而贫困群体最缺的就是技术,这种技术缺乏的重点不是农民技能不足,而是生产技术的不断改进和推广。郴州贫困乡村调研发现,贫困群体最需要的不是开展培训班,而是针对种养殖和加工等生产工作存在的问题提供技术解决方案,是为他们不断提供技术研发和推广,帮助他们改进生产技术。如宜章、安仁县的“稻田+鱼”扶贫产业,理论上很好,但实际操作过程中存在鱼苗选择、疾病防控、鱼苗走失、活鱼运输等一系列技术问题,如何解决这些问题是农户最关切的需求,这些问题不是培训班能解决的。湖南工业职院颜老师,在某贫困乡帮扶中,通过实地调查分析,为当地橙子外运提供新的物流解决方案,将物流时间从4天缩短到2天,有效提高了经济收益。宁夏职业技术学院组织农业技术服务团队,为沙坡头区贫困村提供硒砂瓜种植技术指导和新技术培训,成为扶贫产业发展的发动机。

3.2市场:长期的经营管理咨询和营销服务

贫困户种养殖、农产品电商小店和企业结对扶贫等,是各地扶贫的主要措施,但乡镇企业经营能力差,普通农户更是缺乏起码的市场参与能力。产业扶贫中,销售是农业生产最惊险的一跃,这一关过不去巩固扶贫成果就是大问题。因此,提供长期的经营管理和销售支持,是脱贫地区和群体最普遍、最迫切的需求。湖南作为职教改革急先锋,利用专业优势对农产品电商产业实施“帮扶销售”,将电商等专业与农产品电商产业深度融合,成效显著。据统计,截至2018年底,湖南省职业院校建立贫困地区电商等营销平台86个,累计提供产品策划营销方案6597个。其中湖南化工职业技术学院电商专业群实施“壹电惠农”项目,为炎陵县黄桃打开了电商销路。仅2018年,该项目通过微信公众号、网站、抖音及自媒体宣传等线上销售渠道,为当地红光村黄桃创造销售额达40万元。

3.3培训:对农民提供针对性的持续跟踪培训

脱贫地区的长久发展,并不能靠对贫困户子弟的精准招生培养,这部分人毕业后大多数走向城市;也不能依靠短暂的培训班,只能做泛泛而谈的理论指导。在市场化生产经营中,脱贫群体更需要的是针对他们具体生产的技术应用培训,即下到田间地头和企业工作岗位上的持续性技术培训。法国、荷兰的农业职业院校,作为农业技术的研发和推广中心,立足当地农业生产开展技术研发,同时对农户提供持续的新技术培训,直接在农业生产中现场培训和指导,使当地农民能够及时更新技术,造就了两国发达的农业。在扶贫巩固中,职业院校要改变短期技能培训班的不足,将技术研发和培训推广结合起来,针对当地农业生产和市场经营作出深入调研分析,在此基础上制订详细的、针对性的培训方案,对涉农企业员工和农民提供持续的技术培训。

参考文献

[1]温亚,潘乐.职业教育扶贫政策的回顾与展望[J].职业教育研究,2019(5).

[2]蒋昌忠.论职业教育在教育扶贫攻坚中的主渠道作用[J].中国职业技术教育,2019(7).

[3]王小蕾,刘瑜.宁夏高职院校在精准扶贫工作中的优势及实践模式——以宁夏职业技术学院为例[J].武汉冶金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019(6).

作者:周正义 胡林波 单位:郴州职业技术学院 嘉禾县龙旺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