职业教育问题与未来发展方向

职业教育问题与未来发展方向

摘要:随着经济社会对高层次技术型人才的需求增加,职业教育成为了当前发展起来的又一个新兴教学模式。本文基于南京市职业教育现状,分析了其存在的师资力量薄弱,资源匮乏,中高职衔接工作不善,社会观念仍未能改变等问题,相对应的提出了需要增强教师素质,拓宽学校合作渠道,创新产业发展。加大宣传支持力度等建议措施。本研究对未来职业教育的发展改革有一定的帮助。

关键词:南京市;职业教育;教育衔接;发展方向

一、引言

近些年,职业教育体系的建设成为了政府工作的重点之一,政府多次下发相关文件积极推动职业教育的建设,鼓励有条件的学校进行职业教育的改革试点工作,培养高素质,高技术,社会认可的职业教育人才成为了南京教育发展的又一重点,在发展改革的过程中,有很大程度上的进步,但依然有许多值得我们反思。

二、南京市职业教育发展现状

2018年,南京职业教育规模稳中有进,学校布局趋向合理。全市共有职业学校23所,在校生超过60000人。同时随着政府对职业教育的重视,教育经费的投入不断增加。资源配置水平也得到了明显的改善,图书馆纸质藏书达到240万册,相比于2017年增长了2个百分点,计算机的数量达到36000台,增长幅度13%,同时实训实习工位也增加5%以上。另外,顺应国家时代潮流,中等职业学校新增了类似无人机、空乘、农业生产技术等30多个专业门类,主要为南京市周边区域经济发展提供人才。

三、南京市职业教育存在的问题反思

1.师资力量薄弱,资源缺乏

2018年据南京市教育局统计数据显示,全市职业教育的学生和教师比例为15.37:1,4000多名专任教师,但其中大多数仅为本科学历,正高级职称人数仅占1%,师资力量相对于普通学校仍有所欠缺,同时教师运用现代化的教学手段和教学资源的综合能力也有所欠缺,一些技能的运用和素养处在一个较低的层面上,其次教学中的技术学习和课程安排也有脱节,信息化平台建设程度较低,资源共享机制不够完善。

2.中高职的衔接工作推进不善

中高职业教育应该完善衔接体系,防止教育脱节。九年制义务教育之后,部分学生选择中职就读,从传统的课本中走出,职业教育更多的是适应社会的技术学习和实践操作,很多学生便不太适应这个突然的变化,同时中高职的衔接中也会出现专业契合度较低的问题,因为中职和高职所属的教育管理部门不一样导致其专业设置中,中职的要明显少于高职,中职培养的大多数是技能运用型人员,对学生的理论知识部分的要求较低,但高职培养的是复合型人才即在技术高要求的前提下对理论的要求依然很高,培养目标的不同导致当下中高职在衔接工作中的推进不善。

3.社会对职业教育的理念仍未转变

社会中对职业教育的看法依然没有改善。当下职业教育已经逐渐兴旺起来,职业院校的学生相比于普通院校的学生更具创新力和动手能力,他们虽然在理论学习部分掌握的不好,但在实践方面已经领先同龄人,可是职业教育依然没有成为大多数家庭能接受的范畴,很多送去职业学校学习的孩子都是因为在中高考中成绩过差而无法被普通高中或普通大学录取的,只要有一线生机,家长还是愿意自己的孩子去普通高中,现在社会上唯学历是从,轻视技术技能的情况比较普遍,职业教育毕业生上升空间有限,就业中存在大量就业壁垒,职业教育的宣传思路较为落后,影响力仍有待提升。

四、南京市职业教育未来发展方向

1.增强内部教师的团队素质,拓宽学校合作渠道

未来职业学校需要不断提高内部教师的素质和能力,进行教师内部技能大赛的考核,引进更多高层次的人才进驻学校,加大对职业教育的扶持力度,加大“双师型”教师队伍的建设,通过专业细分,院系调整,形成动态导师机制,建立健全人才培养机制和人才评价机制。同时要加大拓宽学校的合作渠道,和企业对接,完成实地实习,将工匠精神融于职业教育当中,通过校企联动,确保技术型人才的能力与未来的社会需求相吻合,保证学生的就业率,另外通过政府,加大国际间的人才交流和合作机制,将师生送去国外的职业教育学校进行交换学习,通过境外的学习带回新的理念,新的思想,建立日益密切的合作关系,提升职业教育的开放程度。

2.衔接中高职的同时推进高职本科衔接

做好中高职的衔接工作和高职本科院校的衔接工作。在党委领导、政府统筹规划之下,做好课程的衔接工作,使用统一的教材,统一的学习模式,让学生能更好的适应课程的衔接,同时进行学校联合试点项目,高职和普通本科院校进行合作培养人才的模式,推出3+2,4+1的模式让职业教育培养出一批能拿到正规高效毕业文凭的本科生,通过增加专业设置,更好地契合当下很多高等院校的学科分布。

3.创新发展产业

创新驱动发展。要不断的进行职业教育的创新工作,在校企合作的问题上,避免仅仅签约走形式。要推行更为创新的合作模式,产教融合下深入挖掘学生潜能,在制度层面上,不断探索新的办学思路和体系建设,推进职业教育科研创新制度,职业教育督导制度、职业教育评价体系;在理念层面上,追求以学生为本,科学发展,促进就业为大计,面向国际,着眼未来;在课程层面,加快建立课程实验基地,进行教学培训、技能学习、实践操作为一体的实训,通过技能大赛进行教育成果的质量验收。

4.树立危机意识,加大宣传力度

职业教育创新改革中最基础的就是改变社会对职业教育的认知。当下,职业教育一直不被看好,认同度不高,社会地位不足,政府应当加强职业教育学生的就业保障,保障他们在未来工作的道路上在招聘,评职称等方面和普通高校的学生享受同等的待遇,另外加大对职业教育的奖励力度,扩大职业教育师生的评选范围和比例,营造一个良好的职业教育学习氛围,向学生向社会展现出职业教育的可持续发展能力和强大的社会适应能力。

作者:黄文泽 单位:南京林业大学经济管理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