思想品德课程中学生哲学思维培养策略

思想品德课程中学生哲学思维培养策略

摘要:在新课程改革的推动下,思想品德课需要挖掘更深的课程资源和课程价值,利用思想品德课的课程优势、师资优势,培养学生的哲学思维成为一项新的探索。哲学思维是认识世界的必备要素,在中学阶段通过思想品德课程培养学生的哲学思维,不仅是课程深化的内在要求,也是社会发展的时代需要。

关键词:思想品德课程;哲学思维;反思

思想品德课程在初中学生的教育过程中起到了引领学生思想的作用,对于初中学生塑造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具有重要作用。思想品德课程是一门以初中学生生活为基础,以引导和促进初中学生思想品德发展为根本目的的综合性课程。如何上好这门课程,对于培养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社会主义合格公民具有重要作用。

一、哲学思维及其特征

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是哲学研究的主要内容,其培养不能离开哲学思维。那么,什么是哲学思维呢?哲学是“爱智慧”或“追求智慧”,哲学思维就是获取这种智慧的路径。阐述哲学思维的概念就如同在描绘同一挂彩虹,即便每个人对彩虹的颜色描绘都不尽相同,但是众多颜色都有一个共同的弧度,这便是哲学思维的共性。可见哲学思维必定不是单一的一种思维,也不是多种思维的机械累加,而是批判思维、辩证思维、反思思维等多种思维深度融合成的一种综合思维,批判性、辩证性和反思性是哲学思维的重要特征。

二、在思想品德课程中培养学生哲学思维的重要意义

世界观、价值观和人生观是哲学研究的主要内容。虽然在初中思想品德课程中并没有明确规定要培养学生的哲学思维,但是在本课程中培养学生的哲学思维具有重要意义。首先,培养学生的哲学思维可以为接续的高中课程打下思维基础。我们知道,高中思想政治课程包括“哲学与生活”模块。在实际教学过程中,学生认为此模块理论抽象,不容易掌握。造成这种情况当然有种种原因,但是不可否认的是,在此之前没有对哲学思维的初步培养是重要原因之一。因此,在初中培养学生初步的哲学思维是必要的,将为高中哲学课程的学习打下初步基础。其次,培养学生的哲学思维是实现初中思想品德课程基本理念的前提。初中思想品德课程的基本理念提出了学生独立思考的基本原则。《义务教育思想品德课程标准(2011年版)》认为,思想品德的形成与发展,离不开学生的独立思考和积极实践,国家和社会的要求只有通过学生的独立思考与实践才能为学生真正接受。也就是说,独立思考是学生形成良好思想品德的重要前提,而独立思考恰恰是哲学思维的重要特征。哲学思维具有批判性、反思性等特征,是对思想的反思,不是人云亦云,而是在独立思考的前提下对日常生活和人类思想的反思。只有培养学生的哲学思维,才能更好地实现初中思想品德课程的基本理念,培养学生良好的思想品德。再次,培养学生哲学思维为实现初中思想品德课程的教材意图提供条件。初中思想品德课程的教材变为《道德与法治》后,尤其重视教学的实现方式是师生平等对话、双向交流、开放对话。师生进行思想交锋,在讨论中获得正确的观点。教材的这些呈现方式需要哲学思维来实现。最后,培养学生哲学思维也是培养学生发展核心素养的重要要求。学生发展的核心素养包括文化基础、自主发展和社会参与等方面,这些素养的基础是理性思维和批判质疑。无论是文化基础、自主发展,还是社会参与等方面,都需要理性思考,需要批判质疑的品质,这样才能学习文化知识、发展自我,以及理性参与社会活动等。

三、在思想品德课程中培养学生哲学思维的具体策略

既然在思想品德课程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哲学思维具有重要意义,那么应该如何培养呢?我们采取了以下策略。

1.激励学生发现问题

提出一个问题往往比解决一个问题更重要。课堂不仅是解决问题的地方,更是发现问题的地方。一堂课如果学生没有疑问,没有发现问题,那么这堂课的价值就大打折扣了。(1)“故弄玄虚”,创设发现问题的情境。问题的产生通常是基于某种情境。因此,在思想品德课程中,为了让学生自己去发现问题,我们需要创设相应的情境。也就是说,我们根据问题选择创设情境,情境是为问题服务的,为了让这个问题更加明确,情境可以被我们放大,集中矛盾体现问题。“故弄玄虚”,就是教师和学生一起走迷宫、找出口,这个出口就是教师设置的需要被发现的问题。在这里,教师不是“身先士卒”,告诉学生出口在哪里,而是陪伴在学生左右,暗中指导。(2)“移花接木”,架构发现问题的桥梁。有了相应的情境,问题产生了,但是这只是基于这个情境产生的具体问题。回答完这个具体问题之后,教师还要从具体问题提升到普遍问题,发现诸多此类问题背后共同的问题,这才是真正的问题。“移花接木”,是从这个问题和诸多此类问题,引到了另一个大的共同问题。这些小问题不是可有可无的,而是非常必要的,因为他们是让学生发现大问题的桥梁和阶石。(3)“点石成金”,激发发现问题的欲望。每名学生发现的问题都不尽相同。发现问题了,教师先不要着急去解答,而是先点评一下学生发现的问题,如这个问题有多重要,这个角度有多新颖等。这往往是被忽略的环节,但却是最重要的一个环节。因为下次学生还会不会发现问题,愿不愿意发现问题,能不能发现问题,都在这一环节有了定论。“点石成金”,是教师激发了学生发现问题的欲望,这种欲望是比金子还要珍贵。

2.引导学生学会质疑

要想让学生提出有深度、有独特见解的问题,就要让学生会疑、爱疑,这些都需要教师的正确引导,引导学生多问几个“是什么”“为什么”“怎么办”,使学生从不敢问到想问,从少问到多问,从不会问到善问。(1)解除“后顾之忧”,敢于质疑。受传统课堂的影响,很多学生不敢质疑,生怕自己提出的问题不符合教师的意图而受到批评、指责,或者提出的问题过于简单、不成问题而遭到同学的取笑,即对质疑有心理负担。因此,在这之前,教师要想办法解除学生的这些“后顾之忧”,明确课堂是开放的课堂,言论自由,鼓励学生放下包袱、大胆质疑,不怕说错,只怕不说;不怕动,只怕不动,这样才能调动学生质疑的主动性和积极性。(2)激励“精益求精”,善于质疑。能提出问题还不够,还要善于质疑,激励学生提出有价值的问题。只有真正有意义、可探讨的问题,才可以训练学生的哲学思维,这样的问题才是我们需要的、有价值的问题。教师把提出的好的问题进行展示和解读,分析问题的广度和深度、价值和意义,让学生意识到不仅要敢于质疑,还要善于质疑。(3)做到“意犹未尽”,持续质疑。质疑不是一个即时结束的活动,应该是持续性的、连续性的思维活动,或者说应该人人做到多疑,时刻保持质疑的态度,这样才能发现问题,创新思维。因此,教师要精心设置疑问的问题链,引发学生持续性的质疑,让质疑不是“灵光乍现”,而是“细水长流”。

3.支持学生展开辩论

思想的火花是在辩论中产生的。“唇枪舌战”的辩论,不仅可以让别人听到自己的想法,还可以让自己再次审视自己的思想。在否定与自我否定的过程中,新的思想就应运而生了。(1)“搬弄是非”,引发思维冲突。辩论最主要的是要有适合展开辩论的论题。如果辩题太大,就只能讨论皮毛,效果就会不痛不痒;如果辩题没有明显的矛盾,没有辩论的必要,就不会引发学生思维的冲突。选择一个恰到好处的辩题,是引发思维冲突的前提。课堂中的论题不用很大,但是必须要有辩论的价值,这样针对一个小观点就可以展开各抒己见的辩论。而这个小论题就需要教师用心去挖掘。(2)“煽风点火”,加剧思维碰撞。找个一个适合辩论的论题,可以引发思维冲突,让学生展开激烈的辩论。但是,毕竟初中学生的经历和认知都是有限的,这时候就需要教师做一点“煽风点火”的工作,加剧思维碰撞。这个过程是让学生自己否定自己不太理智的想法的过程,自我否定的过程也是思维碰撞的过程。(3)“拨云见日”,激发思维跳跃。辩论结束后,学生都生成了自己的观点,同时也会有新的疑问产生,教师在这时不要急于总结知识点,而是应该趁热打铁进行点拨,拨开学生心头的疑云,让智慧的阳光普照,让学生的思维发生跳跃,既有“柳暗花明”,又有“更上一层楼”的感觉。

4.鼓励学生反思结论

辩论后,每名学生都得出了自己的结论,可能是坚持自己的意见,也有可能是接受了对方的意见。无论怎样,我们都需要反思一下自己的结论。反思是最重要的哲学品格,是培养学生哲学思维最重要的一步。(1)“思前想后”,联系反思。反思结论,必须要做到“思前想后”。“思前”就是反思这个结论之前自己的观点错在哪里,“想后”就是对新的观点进行反思。前后的观点是有联系的,不是割裂的,要用联系的观点进行反思,这样的反思活动会让学生正确认识到前因后果,意识到自己之前的观点错在哪里,自己如何否定了自己,得出了新的观点。(2)“静思默想”,沉淀反思。经过紧张、激烈的辩论之后,教师要留一些时间让学生思考。这既是课堂留白,又是哲学思维培养的必要环节,让学生有一段安静的时间去梳理思维、沉淀思维。这个过程就像蒸馒头一样,不能着急,不能时不时就掀开锅盖看看,导致馒头看似熟了,实际上夹生了。这个过程要给学生一段安静的时间,静静地去反思,等时间到了,反思的结果自然而然就呈现了。(3)“奇思妙想”,深化反思。反思固然是思维的活动,但是反思之后,需要及时的记录下来,写成反思日记。这是反思必要的深化方式,因为反思之后很容易就忘记了,所以需要笔记记录下来自己当时的想法、思路等。当反思的思维体现在纸上,思维的整体活动思路就会呈现在眼前。综观整个思维过程,我们可能发现了新的反思内容,或者对反思过的思想进行了新的反思,加深强化。我们常说,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笔者认为,哲学思维恰恰是这个“渔”,是让人以不同方式获得更多不同种类“知识鱼”的方法。在思想品德课中培养学生的哲学思维,不是一蹴而就的过程,需要一步一步地慢慢走,才能步步为赢。

参考文献:

[1]孙正聿.我看哲学和哲学教育的特性[N].北京日报,2012-11-5(19).

[2]孙正聿.哲学与哲学教育[J].哲学动态,2008(1).

[3]孙正聿.推进哲学教育改革提高中华民族的哲学修养[J].中国大学教学,2006(6).

作者:王淑玲 单位:渤海大学教育科学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