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效教学论文范例

有效教学论文

有效教学论文范文1

一、依托课内教学,掌握写作技巧

语文教材中选取的文章大多是文质兼美的经典,用词准确、构篇严谨、内涵丰富。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要充分挖掘教材写作资源,引导学生关注教材,研读教材,从课本中吸取写作素材,掌握写作技巧,提升写作能力。

(1)引导学生从教材中发现积累语言素材,学习语言表达技巧。

学生习作中最常见的现象是语言枯燥平淡,不生动,不丰富。比如,描写春天时,总是用冰雪融化、小草发芽、杨柳吐绿等词语进行了了数笔的轮廓式描述后,便再也找不到生动具体的表达内容和语言了。这样的习作缺乏新意,读来味同嚼蜡。言之无文,行而不远。只有准确、生动的语言,才能使人受到感染。因此,在教学中,教师要依托教材,教给学生准确而流畅的语言表达技巧。例如,《燕子》一文,短小精悍,语言清新,不多的言辞却如诗如歌,“乌黑光滑”“俊俏轻快”“剪刀似的”等词语分别准确地描绘燕子的颜色、动作和形态,将燕子“活泼可爱”的形象描绘得惟妙惟肖,栩栩如生。学习时,教师可引导学生学习抓住外形特征来描写小动物的表达方法,训练语言的准确性,并进行拓展迁移,练习抓外形特征来写一种自己熟悉或喜爱的小动物。

(2)引导学生从教材中学习文章的写作结构,掌握谋篇布局的方法。

教师要引导学生认真研读教材,弄清作者是如何围绕中心一步步将文章写下来的,各段之间又是如何联系衔接的,只有在此基础上感知理解,才能将学会的方法运用到自己的写作中,以提升学生谋篇布局能力。比如,《烟台的海》一课,全文按照“总分总”结构布局谋篇,在分述时,按照四季顺序,抓住景物特点,浓笔重彩地描绘了烟台的海,在学习过程中,教师可以引导学生仿照该写作方法,写一写我们的校园,做到学以致用,提升写作能力。

二、实践练笔训练,提升写作能力

“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累积写作素材的最终目的是将其付诸于实践运用中,以增强自身的语言运用能力,提升语文素养。因此,当学生累积了一定的写作素材后,教师要引导学生将这些语言材料运用到写作中,通过开展实践练笔训练,沉淀写作素材,让习作锦上添花,从而调动学生写作积极性和主动性。比如,教学了《航天飞机》后,笔者设置了以下练笔训练:同学们,请你们根据课文中的介绍,以《航天飞机的自述》为题,以“你好,我叫航天飞机”开头,从形状、本领两方面来练小学作文有效教学的探索与思考江苏省盐城市神州路小学宋美琴写航天飞机的自述,看谁介绍得最好最精彩。学生:你好,我叫航天飞机,你别看我长得怪怪的——三角形的翅膀,尖尖的脑袋,方方的机尾,但是我的本领可大了!我飞得特别快,从东海之滨到帕米尔高原,我只需短短的十分钟,而飞机却需要四个多小时,飞机跟我比简直是小巫见大巫。我飞得特别高,可以飞上几十万米的高空,而飞机只能飞两万米,飞机跟我一比不值一提。我还能用巨大的手臂把有毛病的卫星带回机舱,带回地面维修,你说我的本领大不大?这样的练笔训练设计新颖,不仅可以激活学生的思维,发展学生的想象和联想力,而且可以唤起学生写作热情,调动学生写作积极性和主动性。

三、注重课外阅读,积累写作素材写作素材的积累,离不开广泛的课外阅读。

阅读是积累优美语句、写作技巧和方法的重要途径,阅读可以丰富知识阅历、拓宽知识视野、升华情感、提升涵养。“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语言积累到一定程度,才能文思如泉。因此,在小学语文作文教学中,教师要注意引导学生加强课外阅读,多读书,读好书,让学生博采众家之长,汲取写作营养,积累写作素材,为写作引来源头活水。

(1)摘抄佳句,积累语言。

课外读物语言优美、知识丰富、内容广博,是学生获取知识的源泉,是学生写作中可以广泛采撷的重要素材。在教学中,教师要鼓励学生自主进行课外阅读,将课外读物中那些生动形象的文学描写、具有文采的修辞语句、深刻透彻的人生领悟、富有哲理的警句格言等摘录下来,从而丰富语言积累,以便使用时能呼之即出,信手拈来,为写作奠定良好的基础。

(2)圈点批注,促进理解。

学生在进行课外阅读时,可以在读书过程中用一套自己规定的符号,将语言精辟、意义深刻、发人深思的语句,或自己感兴趣的、认为精彩的、有欣赏价值的句与段圈点勾画起来,并在字行间进行释词释义,予以批注,并写上自己的独特感受和理解评价,在日后遇到类似题材时,可以深入探究,提炼观点,整理成文。这样既可以在潜移默化中丰富学生写作技巧的积累,促进理解,增强记忆,又可以帮助学生形成良好的阅读习惯,提高学生的品析鉴赏能力。

四、总结

总之,小学语文作文有效教学应以学生为主体,依托课内教学,引导学生掌握写作技巧,重视实践练笔训练,提升学生写作能力,注重课外阅读,汲取写作营养,积累写作素材,让学生敢写、会写、乐写,从而提高学生的写作水平。

作者:宋美琴 单位:江苏省盐城市神州路小学

第二篇:小学数学有效教学优化分析

一、新课程改革背景下的小学数学有效教学理论分析

(一)小学数学有效教学理论基础

构建主义强调学生对知识的“同化”与“顺应”,认为学生学习的过程是主动接受知识的过程,而非被动接受。构建主义思想要求教师采用有效的教学策略,最终目的是使学生积极主动地参与学习,保持教学的有效性,并体现在学习结果上。多元智能理论则认为,学生在学习和认知的过程中,其认知功能是多元化的,不仅体现在智力上,还应包括情感、素质等方面。多元智能理论与我国新课程改革理念不谋而合,要求小学数学教学体现学生全面发展的需要,把学生作为主体与教学的核心,体现学生的个体差异与认知差异,这是有效教学的理论基础。此外,教学最优化理论、后现代教育理论、马克思主义关于人的自由全面发展理论等在小学数学有效教学研究中均具有一定的理论意义。

(二)小学数学有效教学的教学理念

从新课程改革思想来看,小学数学有效教学的教学理念主要包括三个方面:第一,有效教学关注学生的进步与发展,小学数学有效教学的最终目标是实现学生全面、可持续的发展,这也是衡量教学有效性的关键标准。第二,有效教学关注教学的时间与效益,在单位时间内使学生获得尽可能多的知识与技能,或者对学生全面能力的培养具有积极的作用,这才是有效教学的有效性。这就要求教师在实施有效教学时必须具备精准的时间与效益观念。第三,有效教学关注教师的反思与创新,这是推进更高水平教学的内动力,是实现有效教学的根本。

(三)小学数学有效教学策略的基本要求

结合新课程改革思路,小学数学有效教学首先需要教师在教学中坚持以学生发展为本的理念,教学过程要覆盖每一个学生的发展与进步,并且还要关注学生的全面发展、可持续发展,注重培养学生的全面素质与能力,这是有效教学顺利展开的基础。其次,预设与生成的辩证统一。在新课程改革背景下,小学数学有效教学过程是师生之间有效互动的过程。并非简单的静态知识传递过程,这个互动过程是动态的,存在不确定性与生成性的,这就需要教师根据实际教学情况、教学要素进行预设。再次,教学生态的和谐平衡。这是教育生态学的核心思想,是小学数学有效教学策略对教师的要求。

二、小学数学有效教学现状反思

(一)存在的主要问题

从目前的小学数学课堂教学来看,教学过程存在一些问题,阻碍了有效教学策略的顺利实施,对这些问题进行归类,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一是教学三维目标不明确,教学过程具有随意性,无法准确体现教学目标的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三个维度,使得三者混乱、随意,没有形成有机整体。二是教学主体混淆,缺乏明确性。受到长期以来的传统教学思想的影响,多数小学数学教师并没有将学生作为真正的教学主体,而是将自己放在教学的主体地位,忽视了学生的学习主体性,使得学生的学习过程过于被动,无法调动起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三是教学方法单一,缺乏多样性,更多的是以简单基础知识传递为主,忽视了学生的多元智能开发。四是教学评价模糊,缺乏及时性和全面性。

(二)影响因素分析

对以上问题进行细致的分析可知,影响小学数学有效教学的主要因素包括外部环境因素、学生学习心理因素以及教师专业素养因素三个方面。对于外部环境因素而言,小学数学学科发展水平不高、社会不合理期待、传统社会教育理念等,不同程度地影响了小学数学有效教学的效果。对于小学生学习心理因素而言,被动式的教学模式导致学生兴趣、动机被压抑,并且也导致其认知水平提升较慢,这一定程度上影响了其学习的主动性与学习效果,进而影响了其情感态度。教师的专业素养是小学数学有效教学策略实施的核心因素,但从目前的教学状况来看,虽然教师具备积极专业的教师精神,但其专业知识储备与专业教学水平并未完全跟上教育发展的脚步,造成有效教学策略无法顺利实施。

三、新课程改革背景下小学数学有效教学策略优化

(一)教学准备策略

教学准备是实施教学的前提条件,良好的准备是实现有效教学的基础。在教学准备阶段,教师应该准确把握教材内容、教材思想、教学目标等,确保备课具有可行性和有效性。教学目标与方向是备课方向的指引力量,因此备课方向要体现三维目标,确保备课的方向性。通常教学目标是备课考虑的重要因素,因此要遵循学生发展规律,制定科学合理的教学目标,并确保落实到位。

(二)教学实施策略

教学实施是教学过程中的重要阶段,也是实现教师与学生之间知识、技能良性互动的关键,教学实施策略的选择将直接影响教学效果。首先,教师在课堂教学中要灵活运用多媒体手段,巧设情境,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调动他们的学习积极性,提高学生的学习热情。其次,教师要充分尊重学生的个性与个体差异,将学生放在学习的主体地位,建立师生之间和谐民主的关系,营造良好的学习气氛。再次,教师要紧跟时代步伐,善于接受现代教育理念和方法,转变教学观念,实现师生之间的良好对话。最后,教师在教学中要关注学生的学习状况,还要关注学生的心理状况,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这对小学数学有效教学具有深刻的意义。

四、总结

此外,良好的教学评价方式能够对教学过程与学生的学习进行准确的诊断,对学生学习具有鼓舞作用。因此,小学数学有效教学的评价目的要具有发展性,评价主体要多元化,评价内容要注重全面性。

作者:陈立 单位:甘肃省张掖市甘州区沙井镇双墩子学校

第三篇:小学数学小班化有效教学的途径分析

一、构建快乐学习课堂,体验学习的快乐

教室是学生在学习期间“两点一线(两点:教室、家)”中最为重要的一点,所以,教师在讲授的过程中可以为学生构建一个快乐的小班化教学课堂,用以学习小学数学知识,增长学生对小学数学的认识。例如,某校的小学数学教师为了提升学生学习数学知识的质量,在教室的墙上画了一颗愿望树,然后让每位学生在这棵愿望树上写上自己最大的愿望,朝着自己的愿望不断努力,让学生的学习有了寄托,而且还适当地美化了教室环境,给教室增添了一道风景线,也营造了学习的氛围,激发了学生学习小学数学知识的激情。

二、生活化小学数学课堂

小班化教学的优点就在于教师能够使学生在教学过程中充分表现学生独特的个性,所以,把小学数学课堂生活化对于教师及学生来说都是一个很好的选择。因为小班化教学能够充分保障师生在教学中的互动。如,教师用身上仅有的14元买了一本书,总共用去10元,问还剩下多少钱?让学生在教学过程中逐渐感受到加减法的原理及特性。像这样把小学数学课堂生活化,不仅能够培养学生动脑的能力,还能进一步提升学生学习小学数学知识的兴趣,让学生在教学中亲身体验到数学中的愉悦,以取得更好的小学数学教学效果。

三、总结

综上所述,小学数学教师在小班化教学过程中,不能使用传统的灌输式教学法对学生进行教学,而是要在小班化教学过程中使用一定的趣味法教学来提升学生学习小学数学知识的兴趣,培养学生在小学数学课堂中动脑的能力,提升小班化教学效果,如,构建快乐学习课堂、生活化小学数学课堂等方法来提升小学数学的兴趣,达到小班化有效教学的效果。

作者:王晓燕 单位:兰州市城关区上沟小学

第四篇:小学语文有效教学建议

一、别出心裁导入新课

良好的开端是成功的一半,课堂初始阶段的好坏将直接影响课堂教学效率。作为语文教师,要灵活设计新颖有趣的课堂导入,在最短的时间内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为引导学生自主探究做好铺垫。例如,在教学《飞向月球》这一课时,教师可以这样设计导入环节:“我们大家都听说过嫦娥奔月的故事,在这个故事中,月亮上有广寒宫,有玉兔、有桂树和嫦娥仙子,那么,真实的月球上到底有哪些东西呢?是不是真的像故事中所说的那样?大家想不想知道?”一连串的问题充分激发了学生的探究欲望,调动了学生的积极性和好奇心。然后教师由此引入新课:“下面,我就带领大家到真实的月球上面参观一下,好不好?”学生兴致勃勃地回答:“好”,这就为提高语文教学效率提供了保障。

二、组织多种教学活动

学生正处在好动的年纪,孩子的天性就是玩,教师要善于把握学生年龄特点,在不压抑学生天性的前提下通过组织活动来达到提高学生自主学习能力,激发学习热情,达到新课改的教学目标。教学活动不仅能活跃课堂气氛,还能通过活动锻炼学生思维,拓宽知识面,例如,教师可以开展“课本情景剧”“成语接龙”“诗歌朗诵比赛”等学习活动,让学生在“玩”中收获,在“乐”中学习,原本枯燥的学习会变得形象生动,学生的兴趣自然会提高,激发学习的动力,达到牢固掌握知识的目标。教师要把握住课前两分钟组织学生进行一些竞技类的小游戏,让学生进行个人竞技和团队竞技的比拼,如猜谜、朗诵、背诵古诗词、听写重点字词、默写课文等等,既能巩固个人知识的把握,又能培养团体协作和竞争意识,把竞争带入课堂,通过小组互比,男女竞争,学生在相互追赶的学习竞争中,轻松掌握知识要点,提高语文素养,轻松愉快地完成高质量的学习任务,达到语文教学的目标。

三、总结

总之,提高小学语文教学有效性的方法还有很多,需要我们广大老师根据教学的实际需要和学生的实际情况去灵活应用。

作者:薛芳芳 单位:辽宁省朝阳市建平县建平镇小学

第五篇:小学语文课堂有效教学浅议

一、重组师生关系

传统的教学中,教学模式与教学方法也是较陈旧的,“喂养式”的教学模式在我国教育史上持续了很多年,所谓的“喂养式”教学,就是老师在讲台上讲解,学生在下面坐着听。这样的教学手段,只是一味让孩子接受老师的观点,缺少了让他们自己动脑思考的机会,所以要实现语文课堂的有效教学,首先必须打破传统的师生关系,老师要和学生建立良好的关系,鼓励他们走上讲台,让他们讲出自己对于课堂的想法,这样可以让学生形成良好的自学能力,还能有效调节课堂教学气氛,让学生更轻松、更投入地学习知识。

二、让学生对课堂感兴趣

俗话说“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教学的最终目的就是让学生培养自主学习、独立思考、善于合作等良好的学习习惯,所以在语文课堂的学习过程中,老师一定要让学生对课堂感兴趣,而且小学生的好奇心是非常强的,他们对课堂上的知识有了好奇心而产生兴趣的话,他们就会主动参与到课堂中,这样可以提高学习效率。

三、在课堂上适当导入情景教学

导入情景教学是近年来在课堂上非常有效的教学手段。随着科技的进步,多媒体在课堂中广泛应用,使得情景教学在课堂上运用起来特别方便。小学生非常喜欢好动的事物,在语文课堂上,如果老师只是一味讲解课本上的知识点,其实是非常枯燥的,不仅提不起学生的兴趣,也达不到预想的学习效果。利用情景教学,老师可以运用一些图片、声音、视频等不同的方式,将书本上死板的知识点活化,这样学生才能真正把心思放到课堂学习中,才能够更加深刻地理解书本上的知识点。

四、小结

有效教学论文范文2

我们知道,在文言文学习中,如果学生对文本读得不够,就不能够熟悉文本,即使教师讲解得再仔细、再精彩,也只是无源之水,无本之木,学生必然理解不透,对文本所表达的情感及其韵味更是无从谈起,背诵课文当然也会有一定的难度,要么死记硬背,要么勉强记忆。可想而知,这样的学习效果很差,同时抹杀了学生的学习兴趣。所以教师不能包揽学生的一切学习活动,而应充分尊重学生的求知心理,把课堂的自主权还给学生,引导学生通过反复默读去整体感知文章,体会文章大意。如苏轼《记承天寺夜游》,文章篇幅不长,文中难解的字词也不是太多,只要反复诵读,结合课下注释,学生就不难理解文本的大意。当然,如果要理解作者在文章末尾所表达的复杂的情怀,是需要学生了解本文的写作背景才能够做到的。我认为,这一点学生不难做到。

二、辅以抄读,加强记忆

俗语说得好:“好记性不如烂笔头。”“抄”是要求学生在预习课文时将课文的注释抄录到原文中相应的字、词句头上去。这样做,既切实帮助学生疏通了文意,又使他们加深了印象,且便于以后的复习。有研究表明边抄边读,胜过只读不写,这是有一定科学依据的。宋朝的苏轼,读《汉书》就抄过三遍;明代的张溥,每读一篇文章都要抄七遍,他还把自己的书房称为“七录斋”。这些事例都说明抄读是一种切实有效的阅读方法。

三、紧随范读,创设情境

如果说默读、抄读都是学生在课前做的准备,那么教师的范读则在课堂上起着创设情境、激发学生学习兴趣的作用。为了让学生愉快地感受文本,快乐地学习,我们可以营造一种氛围,创设某种情境,借助教师声情并茂的诵读、或舒缓或激越的背景音乐,将学生带入美的体验之中。这便要求我们在进行文言文学习时有必要先引导学生读好:要读出节奏感,读出音韵美,读出抑扬顿挫、高低有致、轻松和谐的美感,从而培养出学习文言文的兴趣与热情。还以《记承天寺夜游》为例,在幽雅的古乐曲声中,声情并茂的范读,能让听者感觉情与景会,景与心合。为了强化这种感受,背景音乐可重复播放,让学生跟读,并让学生闭上眼睛,默默地体会,想象作者以错觉造就的似真似幻的月下美景。

四、熟读精思,深悟内涵

默读、抄读、范读仅仅是文言文学习的准备阶段,课堂教学中只有学生的诵读才是重中之重。苏东坡说:“好书不厌百回读,熟读精思子自知。”诵读,可以把文章的感情和气势读出来,表现文章抑扬顿挫、跌宕起伏的节奏感。所以教师必须对学生文言文的诵读进行监督、指导,在示范朗读的基础上加以适当点拨,让学生明确诵读中的停顿、重读、语气、语调,并对情感有准确的把握,从而在诵读中体会文言文无穷的魅力。朱熹说:“凡读书,须要读得字字响亮,不可误一字,不可少一字,不可多一字,不可倒一字,不可牵强暗记,只是要多读遍数,自然上口,久远不忘。”这让我想到我们平常听过的一些公开课上的情形。课堂上花样百出,学生的活动热闹非凡,教师的讲解精彩绝伦,但热闹之余,总让人觉得少了点什么。寻觅再三,才发现所缺的正是师生对文本的充分诵读。学生对文本尚不够熟悉,教师讲得再精彩又能如何?这样的课,上完了总让人有种不踏实的感觉。近日,我有幸聆听了全国特级教师赵谦翔老师的观摩课,感触颇深。赵老师倡导“绿色语文”,主张语文教学要返璞归真,重视对文本的熟读精思。他讲授的是文言文中的名篇《五柳先生转》。课堂上教师指导学生以多种方式诵读课文,在教师讲解过重点词义之后,学生已经能够透彻理解文章的内容,在此基础上,学生对五柳先生的率真性情和高洁品格就能够深入理解了。再辅以减字背诵法,在最短的时间内,学生就能达到熟读成诵的目的。当然,学习文言文的目的并不只是掌握几个文言词义或是会背几篇课文,而是在精读文本的基础上,感受其内在的魅力,从而受到古文化的熏陶,提升自己的语言鉴赏能力。据赵老师讲座中展示,他的弟子已经在文言文学习方面有了扎实的功底,可以出口成章,挥笔成文。这些成就都得益于赵老师坚持熟读精思的教学方式,使文言文的课堂教学摆脱了乏味、沉闷、低效率的窠臼,达到了一定的境界。那就是在文本了然于心的前提下,品读文章的精髓。

五、品读感悟,鉴赏提升

文言文教学,不仅要让学生通过学习积累必要的文言知识,达到自主阅读浅显文言文的目的,还应学习文中所蕴含的丰富的历史文化知识,领悟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和文中体现的人生哲理,以培养其审美鉴赏的能力。如《出师表》《岳阳楼记》《桃花源记》等名篇,其文学价值不言而喻。因此,在教学实践中,教师应确定教学目标,在指导学生掌握文言文基础知识的同时,还要让学生对文言作品做出适当的鉴赏、评析,体味文中之情感,想象文中之景致,领悟文中之道理,感受文本之雅韵,这是文言文教学的终极目标,也是文言文教学追求的最高境界。这才是符合新课标精神的教学,也是受学生喜欢的教学方式。

六、拓展迁移,积累延伸

当然,要想真正提高学生的文言文阅读能力,仅仅依靠初中教材中有限的课文和课堂上短短的四十分钟是远远不够的。在落实好课堂教学目标,让学生学会文言文学习方法、感受文言文学习趣味的同时,教师可以给学生推荐一些浅显易懂而且有趣的课外文言文读物,这也是提高文言文教学效率的有效举措。

七、结语

有效教学论文范文3

一节有效的数学教学,结果是教师通过课堂的教与学达到或实现预期的教学效果。大家都知道,教学过程是由教师教和学生学两部分组成,教师传授知识,学生学习知识的途径有很多条,而课堂教学是教师和学生联系交流的场所。只有效的课堂教学,才能保证教学质量不断提高,才能保证教育任务的完成。虽然教学环境、每个教师教学风格和每个学生的基础都存在着很大的差异,但是课堂教学任务已不仅是向学生传授科学知识,更重要的是培养学生做人,做事的正确态度。根据教育家克鲁斯所做的观察研究,与课堂有效教学相关的主要有三大因素,即使教师必须做到的:①充满激情,富有耐心;而不是平淡无情,急躁心烦。②科学严谨,求实认真;而不是毫无准备,漫不经心。③循循善诱,想象丰富;而不是单调乏味,敷衍了事。克鲁斯认为有效课堂教学往往是师生都能实现预期的目标,教师能够充分发挥自己的才能投入到工作去,学生能够在轻松的学习环境中得到收获。有效的数学课堂教学,我认为教师必须在以下几个方面做好充分的准备:①掌握教育学和心理学的理论知识。②挖掘自身情商,能与90后00后学生坦然交流。③夯实自己所教专业知识。④掌握一套有助于学生学生的规律和技巧。新加坡教育家Gotbinathan先生指出:课堂的有效教学是整个教育过程中重要的环节,学生通过课堂学习获得收获,不然就谈不上课堂教育的成功。

二、数学课堂有效教学的几个重要条件

行为学家认为:如果学生通过不断刺激和条件反应从事学习的,就要有所刺激才会表现。教育心理专家通过实验:学习过程是一个是从简单到复杂的认知过程,需要通过大脑进行思维活动的过程。根据上面理论观点以及自己长期的教学实践经历,觉得数学课堂教学的有效性有几个因素影响:

(一)和谐课堂,寓德于教

课堂是师生一起交流共同完成教与学的主要阵地。在这里除了有信息转化过程,也有师生之间浓浓的感情交流的过程。据调查,98%的中学生都是因为喜欢某个老师的课堂才喜欢这门课程。中学生自控能力较弱,没有自主学习能力,玩心较重,上课、听课及课后作业都不能自觉完成;需要老师、家长不断提醒督促;学习上缺乏持续性和缺乏克服困难的毅力和决心。这表明:学生的情感意志、态度等非智力因素影响他们的成长,因此教师在上课时必须注意情感教育,积极创造和谐的课堂氛围,促进学生的智力发展。同时,现代的学生民主意识强烈,对学生说风凉话甚至体罚学生将是非常失败的课堂。不管学生的学习成绩如何,充满热情,关心帮助每个学生,到处洋溢着正能量是老师需要的素质。教师每一个友好的动作、充满信任的笑容、每一个肯定的眼神、一句表扬的话语都可以变为轻松和谐的一节课堂。现代课堂提倡教师三位一体:传授知识、培养能力,渗透思想教育。教材中也经常有介绍数学家的故事,数学史话和优秀人物等,培养学生爱国情怀,激励学生克服重重困难敢于攀登科学高峰的精神。如在初中第一节课讲述负数时,强调中国是世界上首先用负数的国家。战国时期李悝在《法经》中已出现使用负数的实例:“衣五人终岁用千五百不足四百五十”。公元3实际世纪刘徽在注解《九章算术》时率先给出负数定义。而西方直到1572年,意大利数学家邦贝利在他的《代数学》才给出定义。讲到勾股定理时给学生详细的讲解定理名称的来源,并告诉学生我们的祖先对勾股定理的研究比古希腊的毕达哥拉斯早了好几百年。学生听完这些古代中国数学的伟大成就必然有所触动,可能还会唤醒,激励部分学生,这样将大大提高数学的教学质量。

(二)理解教材,提升教研

数学教材是数学教育工作者经过反复比较,再三斟酌编写出来,它体现了数学课堂的基本理念,承载着丰富的数学内涵。一线教师只有结合长期教学经验对教材进行挖掘处理,按照不同学校不同学生合理地创造性地使用教材。我们既要知道教材的表层意思更要理解教材的深层次内涵;教学不是简单的复制教材,而是丰富教材,完善教材。教师只有对所教学生已有的知识和经验有充足了解,按学生认知规律,合理利用处理教材,才能提高教学质量。

(三)创设情境,主动参与

中学生好奇心强,求知欲旺,老师们结合自己丰富的经验设计一些既能体现教学重点又与当前热门话题相结合就可以将学生引入到学习新知识的情境中去,学生也将不知不觉无意识的主动参与到数学教学课堂中去,达到课堂教学的有效性。

(四)信息技术,合理利用

教学要面向全体学生,由于每个学生的空间想象能力、图形理解能力不一样,为了突破这些难点。应用多媒体辅助教学,即丰富了我们的课堂,也为我们更好地突破课堂教学难点提供了有效途径。例如在学习图形中折叠与展开时,有些初一学生很难想象一个正方体的平面展开图,通过多媒体展示学生很快就理解。再比如:学到轴对称、图形翻折、中心对称图形、位似等这些章节时,如果能够合理运用多媒体进行演示,可以直观展示图形的变化过程,提高了课堂教学的有效性,强化了学生的空间概念。

(五)转变观念,科学评价

随着课程改革、教学观念的转变,学生学习评价方案也随着。数学课堂应当对学生的上课参与情况,小组合作探究情况,举手发表观点情况等进行评价。比如数学教学实践制定评价表;此表包括:课堂表现,作业情况,自我测评,数学方法等,力争将学生的笔试和动手,动口能力结合起来;将平时课堂表现和考试成绩结合起来,不断调整数学课堂教学,培养学习兴趣,提高综合能力。使学生在课堂上想参与,敢合作探究,不怕出错,有效的完成学习内容,最终使数学课堂教学进入良性发展状态。

三、结语

有效教学论文范文4

在传统的教育活动中,师者,传道授业解惑也。教师是一个知识的传播者。但是随着新课改的实行,教师的角色发生了改变,变成了学生学习的组织者、引导者、合作者。教师和学生的关系也由过去的师道尊严变成了现在的平等、民主、朋友的关系。情感是学习的动力,只有学生的内心发生了改变,当学习是一件快乐的事,他们才可能变被动学为主动学,变要我学为我要学。学生也由以前的知识的接受者变成了学习的主体。和谐的师生关系是有效教学的前提,只有师生之间关系和谐,才能够把课堂的人际关系上升到一个新的高度,教师也能够欣赏学生,认识到学生的不同差异,能够面对不同层面的学生提出不同的要求,制定不同的教学策略,来提高学生的积极性和创造性,激发出学生学习的热情。

二、采用多种教学方法能促进有效教学的实现

在教学的过程中,有很多的方法都可以促进有效教学。我认为主要是这些方面。首先是教师的精心备课讲课。作为一个教师,备课是非常重要的。备课的重要性就是要做到心中有数,要把课文内容备厚,对教学的环节要做到清晰化,能够对课堂上出现的生成有所预测。其次就是针对教学内容,采用不同的教学方法。我们知道每次授课的内容都会有所变化,当我们面对不同的单元不同的课程,都要有多重的教学方法。有的课程需要学生的自主学习就可以解决,教师就不需要再做无用功了,如果有的课程需要学生的演示和合作,我们就要带领学生对广泛性的有标志性的问题进行探究,然后通过小组合作的方式再次的进行讨论和综合分析。当然采用什么样的教学方法一定要从实际出发,不要死板套用。而恰当运用多媒体可促进有效教学的实现。

1.媒体教学可以全面传递教学信息,促进学生均衡发展

多媒体技术就是通过视觉和听觉等等多方面的感觉体会,赋予知识以具体的形象,从而使知识更容易的被学生理解和体会。我们传统的教学方式总是倾向于中等的学生,最后造成饿的吃不饱,饱的吃不下,学生不能够很好的发展。但是当我们运用多媒体技术介入语文课堂后,我们可以感受到大家都能达到满意的程度。如果我们把这样的一节课比作是一次旅程,每个学生都能从中有所受益,收获满满。我们在平常的语文课堂上应该经常运用多媒体工具来辅助教学。尤其是当我们实施了新课改后,以学生为主体的教学思想进一步得到了肯定,教师应该摆正自己在课堂中的位置,引领学生思考,引领学生学习。

2.信息技术使语文更具美感,全面提高教学效率

语文学科的特点,使语文更具有人文性和美感性,我们怎么来将一节语文课上的风生水起,使学生能够在开心中学习,在学习中开心和感悟呢?一节好的语文展示课,不仅仅是教师人格魅力的体现,更是学生在课堂上能够积极的表达自己的感受和观点。这样的学习课堂经常是课上完了,但是我们还有余音绕梁,欲罢不能的感觉。信息技术在语文课堂上就很好的扮演了教师助理的作用。首先是字词的展示,我们传统的课堂经常是以读和背为主,如果来默写的话就会耽误时间,影响整个课堂的进度。但是当我们用多媒体就很好的避免了这样的不足。其次是课堂内容的展示。现代的语文教师几乎可以不用板书,大部分的教学内容都可以通过多媒体来完成。我们可以通过一组组真实的图片、音乐和视频,带领学生学习语文知识,了解不同文章的风格和特色,然后再通过问题展示的方式,让学生对我们探究的内容做积极的讨论,从而总结语文学习的规律来应用于生活。就拿我们在语文课堂中的难啃的骨头诗歌赏析来说吧,我们知道诗歌都具有音乐性、节奏型、简洁凝练的特点。如果我们在多媒体教学中通过展示朗读的方式来背诵,再对诗歌的背景和作者来进行介绍说明,然后借助于画面的形式来表现,就能够很好的了解诗歌的内容。我们可以通过名家的赏析来进行分析,这样就很轻松的解决了问题。我们不必要把诗歌讲的支离破碎,应着重欣赏诗歌整体的美感。所以对于语文老师而言,怎么在课堂中更好的运用信息技术,在课文的内容展示中怎么运用信息技术为我们的教学服务,是我们在以后的工作中需要特别注意的问题。随着社会和教育条件的发展和改善,多媒体开始进入课堂,并且发挥了重要的作用。作为学生总是对新鲜的事物感兴趣,如何运用多媒体技术提高教师的课堂教学效率,是我们需要思考的问题,将多媒体技术成功地运用于教学中,成为世界各国开展教学改革活动的一个新挑战。我认为教师不要过多依赖多媒体,应该恰当引进现代化的多媒体教学手段,通过平常的信息理论和计算机操作学习,不断提高自己对多媒体技术的掌控,在课堂教学中恰当运用微视频、博客、搜索等多种工具,为我们的教学服务。

三、结语

有效教学论文范文5

1、摒弃形式,回归文字

在以往的语文阅读教学课堂上,虽然课堂形式多样,热热闹闹,但往往脱离了文本,缺少应有的文本思考,使得阅读的有效性大大降低。课堂教学是以对课文内容的把握为基础的,教师必须引导学生细读课文,咬文嚼字,把握语言,切不可丢开文本。如:在《狐假虎威》的教学中,为让学生能真正体会到狐狸的狡猾,教师要组织学生与文本对话,找出反映狐狸狡猾的句子,如:“神气活现、摇头摆尾”、“眼珠子骨碌一转”等,接着设问:“眼珠子骨碌一转它有了什么想法?”,“为什么神气活现、摇头摆尾,难道它不怕吗?”让学生在边读边思中感悟狐狸的狡猾,咀嚼语言文字的准确精妙,品味语言的魅力。

2、潜心会文,细嚼慢咽

所谓“读书切戒在慌忙,涵泳功夫兴味长”。读书要动脑思考,只有潜心会文,才能真正走进文本深处。”因此,教师要积极引导学生用自己的心灵去与文本对话,对语言意蕴进行深入探究,领悟其精髓,从而加深对语言文字的深刻理解。例如:在学习《我的伯父鲁迅先生》时,指导学生逐节逐句地仔细默读全文,同时思考:哪些字词最能反映人物的高尚品质,细细体会这些字词的精妙之处,读完后整理、归纳,再用简洁通顺的语言有条理地说出你心目中的鲁迅先生。让学生静思默想,在默读中思考、比较、鉴别,让学生与文本进行静静的对话,进行深层次的思考,细嚼慢咽,品味词句的深刻内涵,这样才能真正触摸人物的心灵,主动建构人物的形象。

3、层层递进,聚零为整

语文学科综合性强,作为教师,应针对小学生的心理和生理特点,把握好“动之有趣”、“动之有思”和“动之有度”,层层递进,由浅入深,使学生的思维逐步深入,从而聚零为整,实现语文阅读教学的目标。如:《草船借箭》一课,为帮助学生理解诸葛亮的神机妙算,可让学生自行设计画出诸葛亮草船借箭的步骤草图,并在图上对每一个步骤起到的作用进行标注,最后,结合课文内容全班开展讨论为什么用“借箭”,而不用“夺箭”或者“骗箭”,让学生从字里行间去体会诸葛亮的神机妙算,品味文字语言的形象、生动和精妙之处,从而聚零为整,达到实现教学目标的目的。

二、反复诵读,丰富语言积累

诵读是完成教学或学习任务的重要手段,语文教材大多文质兼美,并要求学生具有“独立阅读的能力,学会运用多种阅读方法,形成良好的语感。”《语文课程标准》指出:“小学各年级的阅读教学都要重视朗读,在读中感知,有所感悟。”也就是说,诵读应成为小学语文阅读教学的主旋律。

1、读出旋律,创意生成

学生是学习的主体,虽然这是谁都会说的理念,但在教师思想深处并未得到真正认可,在整个阅读教学过程中少有学生提出自己的见解,师生没有真正互动起来,阅读教学没有应有的乐趣。阅读是学生满怀深情地踏上语言的桥梁,在教学中我们应尽所能,创造机会开展多样化形式的朗读,读出层次,读出感情。在阅读过程中,教师要让“读”真正成为课堂的主旋律,学生才能真正成为阅读的主人,把学生引入最优的朗读境界。比如:《长相思》是一首诗词,教师要用些生活化的例子,从作者的年龄中推算出他的重重思念,引导学生带着不同的感情反复诵读,深化理解的深度。

2、尊重个性,平等对话

只有平等的师生关系,才能唱出和谐的旋律。朗读是理解课文内容、体会课文感情的基本手段,需要教师要言不繁的点拨,教师与学生的对话应是启发学生思考、发现,打破学生已有的认知平衡,激发学生新的探究欲望。教师要做一个出色的主持人,善于穿针引线,通过师生的思维互补撞击,拓宽视野,丰富经验。比如:教学《荷花》之前,教师先自己研读课文,体会一大池荷花的动态美,然后让学生齐读一遍课文,在第一遍的朗读中扫除了生字词的障碍,在第二遍的朗读中引导学生理解关键词句,展开想象:“如果你也是一朵荷花,你会想些什么?”在对课文的深刻感悟后,让学生之间充分对话,共享语文阅读的精彩与美妙。

3、拓展材料,理解记忆

苏霍姆林斯基说过,一所学校可以什么也没有,但只要有图书,就可以称之为学校。可见,读书在学生的成长中起着重要的作用,因此,作为教师,应该重视让学生与书本为友,并将课堂学习延伸到课外,拓展教学材料,指导学生理解记忆。编者在编写课文时有阶段性的侧重,作为教师,在拓展阅读材料时,要依照单元重点补充相关内容,例如:在“回忆录”的部分,选出其中的一篇要求学生精读,课外让学生通过各种途径,查找与课文有联系的相关知识,这样既能让学生了解现代作家的生活环境,又学到了历史知识,便于学生理解记忆和运用。

三、融汇贯通,指导语言运用

在哈佛大学流传着一句名言:“教育的真正目的就是让人不断提出问题、思考问题。”能否有效地引导学生融汇贯通,培养语言能力,在一定程度上关系到有效性阅读教学的成败,因此,如何有效指导学生语言运用,在课堂上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创设恰当的情景,拓展思维,引导学生把习得的语言巧妙地加以运用,促使学生在迁移训练中把课文的语言内化为自己的言语,对于有效性阅读教学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1、思练结合,勤于反思

叶圣陶先生说:“不善于听未必善于读,不善于说未必善于写。”可见,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中“听、说、读、写”这四种基本能力训练,缺一不可。语文是门实践性很强的学科,必须给学生尽可能多的实践机会。应指导学生做到思练结合,设计一些有探讨价值的问题让学生思辨,并找准本课的语言训练点、培养点,设置适当的练习或小练笔让学生当堂完成,以深化理解。同时,要提高阅读课教学的效益,教师应做到精选教学内容、教学流程的设计力求精简、合理分配各个环节的教学时间,并勤于对自己的日常教学行为进行反思:什么样的教学行为才是有效的?如:《青山处处埋忠骨》一课可采用长文短教方法进行教学,学生默读课文后,抓住“课文围绕什么事来写的?”这个问题检查学生对主要内容的掌握,引导学生读句子体会的心理活动,学生有了一定的理解后,放手让学生找句子,从抓住重点句,关键词体会人物情感,从而在整合中快速地训练学生理解思维。

2、大处着眼,深入思考

阅读教学的基本流程是整体感知—局部感知—整体感知,教师要如成鸟一样把文本嚼得细碎引导给学生,在组织学生学习课文时应从整体出发,让学生通过反复朗读,边读边思,并适时提升主题,促使学生尝试揣摩文字背后的意蕴,进行深入的思考,从而引领学生真正把握住文本的命脉,立足阅读教学的“本”——读,抓住阅读教学的“魂”——思维,这样才能从根本上提高阅读教学的有效性。如:《“精彩极了”和“糟糕透了”》一课,妈妈说“精彩极了”,爸爸说“糟糕透了”,让学生用文句来回答理解,朗读再领悟,延伸到学生生活,妈妈说好,爸爸说不好的事情,让学生读重点段来深入理解课文,从大处着眼,在多层次读中感悟父母的爱。

有效教学论文范文6

一、课堂有效教学应呈现双边特性,利于师生互动

部分高中数学教师将课堂变为教师一个独自讲解的“独角戏”,教师的讲解活动贯穿于整个课堂教学之中.教师与学生之间没有交流、谈话、讨论等互动,“抹杀”了课堂教学活动的双边、双向“特征”.实践证明,教师与学生在课堂教学中,通过双边互动的深入实践活动,才能将主导和主体地位及作用得以深刻展现和充分发挥.因此,教师课堂教学要实现“有效”目标,就必须将教师的“教”与学生的“学”进行有效“衔接”,通过情境设置、氛围营造、谈话交流、一问一答等形式多样的“引”和“导”活动,组织高中生结合教学目标和学习任务,进行深入的合作、互动活动,呈现教师的指导作用和学生的能动作用,推进教学进程.

二、课堂有效教学应落实课改要求,利于技能培养

新形势下的高中数学课堂教学应遵循素质教育的目标要义,应落实新课改的目标任务.通过对高中数学新课程标准的研析,可以发现,学习能力培养是永恒不变的“主旋律”,同时,也是新课程改革的精髓要旨.这就要求,高中数学教师课堂教学,不能将数学知识讲解作为任务内容,而应该将学习能力、数学素养锻炼和培养,作为核心内容、第一要义.一方面要将数学学习能力渗透于数学知识点的讲解、数学问题案例的解答等教学活动环节,为他们提供充足的“时间空间”,让高中生已有数学解题技能和经验,得到切实的锻炼和强化,获得进一步的“升华”;另一方面教师要发挥主导作用,切实做好高中生探知实践进程的引导和指点工作,实时指点迷津,切实指明路数,推动高中生深入探究,培树良好数学技能.高中生自主探究问题条件内容及关系,指出:“此问题是考查正弦定理、余弦定理的问题,需要借助于二倍角的余弦函数、余弦定理、正弦定理知识点”.高中生合作探究,共同推导解题思路为:“根据问题条件,可以利用二倍角的余弦函数公式化简左边,然后利用两角和与差的余弦函数公式、特殊角的三角函数值,再求出A的度数和C的度数,最后利用正弦定理,将sinA和sinC的值代入其中求解”.教师针对高中生“求A,C的度数”分析实情,强调指出:“要正确利用两角和与差的正弦函数公式以及特殊角的三角函数值.”高中生解答问题,过程略.教师组织高中生小组共同探究归纳解题策略,得到:“掌握正弦、余弦定理以及两角和与差的正弦函数公式以及特殊角的三角函数值等定理和公式是解题的关键所在”.

三、课堂有效教学应注重因势利导,利于查漏补缺

众所周知,课堂教学活动,不是一层不变、按部就班的简单活动,而是会受到多方面教学因素影响,出现许多难以预料的“突发情况”.对突发情况的处理能力,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教师的教学机智程度以及教学技能水平等.笔者以为,高中数学课堂有效教学,其可贵之处就在于能够根据教学实情,及时调整教学“节奏”,因势利导,动态教学,从而便于施教者和接受者反思整改、查漏补缺,推进课堂有效教学.如在“设x,y∈R,则使x+y>1成立的充分不必要条件是什么?”巩固练习环节,教师在巡视高中生完成解题任务情况,发现部分高中生解析过程中存在“对充分不必要条件的概念理解不清”不足.此时,教师实时调整教学活动“节奏”,对已有教学内容进行“加工”.加入“剖析讲解”活动内容,引导高中生一起探究辨析解题过程,引导高中生认识解题过程存在错误并掌握正确解题方法,正确理解“或”与“且”之间的概念,从而在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有的放矢教学中,提升教学效能,推进教学进程.

四、总结

总之,抓住新课改内涵精髓,利用师生内在特性,实施科学策略,认真总结教学经验,为有效教学提供方法经验.

作者:戴荣春 单位:江苏省如东县丰利中学

第二篇:高中语文课堂有效教学策略探析

一、重视课前准备工作

(一)很多教师懂得“学而时习之”的重要性,却忽略同样重要的“学前预习”。

“学前预习”不是简单地读课文、找生词,而是引导学生自主学习课文、体会课文,对课文进行初步思考,产生属于自己的感受。另外,学生“学前预习”的一个重要任务就是找到自己存在疑惑的地方,从而有针对性地听教师讲课,提高课堂学习效率,这样的“学前预习”才是有效的。在教学活动开始之前,教师应根据教学内容设计预习案,通过提问题、导思考、引感悟的步骤和方法对学生加以引导,帮助学生完成有效的课前预习。如《祝福》预习案中,教师提出这样的预习任务:1.阅读课文,把握小说情节发展脉络。2.找出描写祥林嫂肖像的句子,思考祥林嫂发生了怎样的变化。3.找出描写祥林嫂动作的句子,思考祥林嫂的反抗精神。通过这样三个层层递进的问题的引导,学生读过课文之后能从整体上把握文章,并对其中的深意进行思考。

(二)语文教育不仅能提高学生应试能力,更重要的是能陶冶学生情操,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三观。

教师进行课堂教学时应注重对课文深意的挖掘,用其中隐含的智慧对学生加以启迪。然而,很多有深意的文章将智慧隐藏在字里行间,要求教师在课前搜集大量资料,通过背景呈现、相关文章解读引导学生理解。仍然以课文《祝福》为例,很多学生对祥林嫂命运的发展存在一定的疑惑,无法理解鲁迅对封建思想的痛恨。为此,教师可以向学生呈现当时社会中的封建迷信习俗帮助学生理解。

二、创设课堂意境,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教师只有激发学生学习兴趣,才能促使学生投入到课堂学习中,才能有效提高课堂教学效率。高中学生经过多年语文学习,已经具有一定的文学素养,对诗意的文字具有鉴赏能力和喜爱,教师可以运用优美的课堂导入语创设课堂情境,营造诗意的课堂氛围,调动学生参与课堂教学的动力。利用多媒体设备呈现音乐、视频、图片,从各方面刺激学生感官,迅速营造优美的课堂意境,吸引学生注意力。如学习《琵琶行》时,教师在开课之初播放一段视频,视频中夜色迷茫,江水漫漫,一轮古月高悬空中。之后,琵琶声隐约响起,逐渐清晰,伴随着琵琶声响起的是教师充满情感的朗诵。学生逐渐被课堂中的场景吸引,不由得跟随教师充满情感地诵读课文。显然,教学进行得十分顺利,学生在情境中感悟到情感,又通过诵读不断酝酿情感,对课文有更深入的思考和感悟。

三、以“学生为本”的教学课堂

学生是课堂教学的主体,教师只有重视学生的主体地位,对学生进行有计划、有目标的引导和教育,注重学生能力培养和潜力挖掘,才能真正提高学生成绩,提高课堂教学质量。以“学生为本”的教学课堂要求有良好的学习氛围,为学生提供充足的想象空间和表现自我的机会。因此,课堂教学中应灵活使用多种教学方法。如教学《林教头风雪山神庙》时,教师一改往日的教学风格,要求学生先进行小组学习,然后选取代表上讲台讲课。很多学生为了准备这一课,课下积极查阅资料,阅读名著原文。课堂上,学生引经据典,将林冲风雪山神庙的前因后果做出精彩讲解。这样的课堂真正将学生作为课堂主体,学生能畅所欲言,发表想法,充分交流,产生思想碰撞火花,课堂气氛活跃,教学效果显著。

四、结语

构建有效的语文教学课堂是每个高中语文老师的首要任务,是新课程改革对高中教学提出的重要要求。为了实现这一目标,高中语文教师必须及时更新教学观念,改进教学方法,科学设计课堂教学,灵活运用各种教学手段调动学生学习动力,提高学生学习兴趣,真正创造出高效的、有趣的高中语文课堂。另外,教师们应注意总结经验,定期进行经验交流,发现自己教学中的不足,取长补短,提高自身教学能力。

作者:赵华英 单位:大方县第三中学

第三篇:高中英语有效教学分析

一、优化学习方式,提高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

《普通高中英语课程标准》中指出:“高中英语课程的设计与实施要注重优化学生学习方式,使学生通过观察、体验、探究等积极主动的学习方法,充分发挥自己的学习潜能,形成有效的学习策略,提高自主学习能力。”这就要求作为高中英语教师的我们,要摒弃以往一味地对学生进行英语基本知识与技能灌输的教学模式,认识到学生才是课堂活动的主体,优化学生的学习方式,让学生通过自主合作与探究,获取各种英语知识与技能,从而帮助学生深化对英语知识点的理解和记忆,提高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比如,在学习Festivalaroundtheworld这一单元时,我就对学生进行了分组,让他们在课前以组为单位,通过查阅课外资料、利用网络技术等,搜集世界上各种节日的相关信息和资料,如我们可以向他们提出以下问题,让他们围绕这些问题对资料进行查阅和搜集:(1)Whendoesthefestivaltakeplace?(2)Whatisthefestivalfor?(3)Whatdopeopledoduringthefestival?(4)What’syourfavoriteholidayoftheyear?Why?并将所搜集到的资料,运用PPT课件形式进行总结、整理,课堂上,各个小组轮流到讲台对制定的课件做详细的展示、讲解,在学生展示过程中,也可让学生对其中所设计的问题展开自由讨论,如此,我们便做到了优化学生学习方式、尊重学生主体地位,为新课改理念下高中英语的有效教学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二、注重情感教育的渗透,提高学生的人文素养

作为高中英语教师,我们除了遵循语言教学规律,发展学生听、说、读、写的基本技能,还要努力挖掘其中所蕴含的情感因素,从而达到英语教学与情感教学水乳交融的境界。比如,在学习Healthyeating这一单元时,我除了向学生教授各种有关营养成分与食物的词汇,以及各种语法和句型,还引出了食品安全的话题,通过让学生对健康食品进行讨论,懂得健康饮食的重要性。另外,我还要求学生设计一份“Healthydiet”,并列出设计的依据。除此之外,我还给学生介绍了世界各地不同的饮食观念及主张,让学生对世界饮食文化有一定的了解。如此,我便使学生懂得了健康才是一切事情的根本,只有养成科学、卫生的饮食习惯,才能拥有强健的体魄,才能成为适应时代要求的合格劳动者,同时也弘扬了中华民族饮食文化的精髓,培养了学生的爱国主义精神,这就为新课改下高中英语的有效教学创造了有利条件。

三、总结

综上所述,作为高中英语教师,我们一定要积极探索和研究各种符合新课改教学理念的教学措施,使高中英语教学的有效性在我们的正确引导下得以大幅度提升!

作者:王海杰 单位:河北省任丘市第一中学英语组

第四篇:高中英语有效教学误区和对策浅议

一、追求新颖,花哨等于有效

在新课程实施过程中,高中英语教学追求形式新颖,导致高中英语课堂成了大杂烩。很多英语教师为激发学生的兴趣,在课堂上使用各种五花八门的东西,刻意追求表面形式的花哨,忽视单词、短语、句子、段落、写作训练,忽视学生听、说、读、写、译等能力培养。值得关注的有以下几个现象:一是英语自主学习活动的开展。有的教师把新课程标准提倡的“自主活动”变成“放任自由”,于是课堂上乱糟糟的。这种课堂表面上学生积极自主学习,适应新课程潮流,实际上却与动脑相脱节,目的性差,收获小。二是利用信息技术辅助教学中,有些教师过多依赖多媒体,认为只有使用多媒体才能体现新课程的“新”,于是多媒体在高中英语教学中被误用、被滥用,出现令人担忧的现象。一是重视图片,追求表面好看,学生被一张一张颜色艳丽、有趣搞笑的幻灯片吸引,而忽略语言学习;二是拼拼凑凑式的多媒体教学。网络上有大量多媒体课件,而多数课件都是大同小异,拼拼凑凑小修小改,真正质量好的课件不多。这些课件导致教师不能全心钻研课文,实施课本教学,一旦离开多媒体就不会上课。对策:优化教学方法,内容决定形式课堂教学内容要通过优化教学方法实施有效教学,课堂实际教学中如何调动学生的积极性,让学生愉悦学习,那么课堂组织方法、小组讨论问题方法、巩固练习方法等都至关重要。教师应该向不同方法、形式要实实在在的效果,例如,笔者时常采用如下两种导入课堂的方法:一是问题式,以教学内容和学生实际情况为切入点,设计出一些可供师生交流的感兴趣的话题。二是回顾式,通过复习导入,承上启下。三是活动式,形式可以多种多样,不管用什么形式都必须注意教材内容、学生实际,因生制宜,必须与教学内容相关联、相一致,导入英语教与学的氛围。例如:在词汇、短语等基础知识学习时我们既可以让学生自学,又可以讲授;在断句等疑难分析时可用小组讨论,也可利用讲解点拨的方法。教学方法要灵活多变,教学手段也要灵活,合理选择教学手段,如幻灯片、录音机、电视、投影仪、网络教室等辅助教学;另外教学活动要有训练活动、记忆活动;也要有理解活动、应用活动、情感活动、反馈和评价等活动。但要注意的是,一切方法活动都是为了让学生更好地掌握所学知识、技能,切不可重形式而误实效。

二、内容泛化,认为量多等于有效

这方面主要表现在教师把新课程三维目标当做行动指针,为了贯彻落实新课标精神,就在每节课中确立三维目标,甚至有教师在三维目标基础之上,分解成小目标,这样表现出来的情形是目标太多,学生无所适从,显得杂乱无章。教学内容表面上看起来相当丰富,课堂容量很大,然而课堂反馈下来效果并不理想,原因主要是教师出于贪量心理,想把教材中本节课涉及的内容当做是教学目标,而忽视学生主体的存在,把学生变成观众、听众。这样的话讲再多、练再多,学生来不及消化吸收,教学效果可想而知。对策:把握课堂,体现学生的主体地位在高中英语课堂实际教学中,教师起一定的主导作用,要制定适宜的教学目标及教学节奏,同时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地位,把学生由旁观者变为参与者,放慢进度,让学生有消化吸收的时间,让学生动起来,使他们在教与学的过程中不断总结,掌握方法,学会实际应用,不断发展完善自我。例如:根据各单元主题,可让学生分小组就他们感兴趣的话题做project.既可以扩大阅读量,又可以增强搜集信息和整理信息的能力。让他们真正使用英语这个语言工具获取信息、处理信息、使用信息解决实际问题。

三、强化解题能力,题海战术等于有效

在新课程改革高考方案背景下,有些教师为高三学生安排了训练作业,有效训练是有效课堂的重要保证。然而,过于强调练习的量,而不考虑练习的质,练习中甚至还有大量陈旧、非考纲要求的重复练习存在,使学生做起来感到枯燥、乏味,越来越讨厌学习,使学习从趣味性学习变成一种负担式、任务式学习。这种强化作用适得其反,很难提高教学质量,有效课堂延伸得不到根本保证。对策:举一反三,精练、延伸、拓展在新课程改革课堂教学的基础上,致力于学习英语训练(听、说、读、写、译),有效性研究是十分必要的,尤其针对高三学生的有效训练。那么什么样的训练才是有效的呢?有效训练重在举一反三,训练要精,答题解题能力才能显著提高。相反,练习做得很多很难,不利于学生进步与能力提升,甚至让他们丧失信心。因此在选择练习时,首先要求教师对新课程教材体系结构、课程目标标准及高考考纲有清晰把握;其次,教师要有所拓展,适时适度延伸、拓展训练,使之和高考接轨;再次,训练目的要明确,挑选具有代表性和启发性的试题,让所有学生都有所进步、有所提高。笔者认为教学改革实施过程中,我们要提高理论认识,理解新课程理念、要求,辨清误区,找出对策,坚持反思和探索,不断总结有效教学的新思路、新举措。这样不会陷入误区,真正促进有效教学实施。

作者:孙国芳 单位:吴江平望中学

第五篇:高中数学概念有效教学分析

1基于理解性学习的高中数学概念有效教学的涵义

1.1高中数学概念有效教学的涵义

高中数学概念有效教学指的是教师在高中数学概念的教学过程中依据数学的规律方法,高效地进行教学活动,使教学过程中学生收获与概念的内涵与外延相关的丰富的知识,实现相关概念的教学目标,同时使学生的理解能力和水平有所提高,应用意识和创新能力得到发展,充分体现高中数学概念教学的宝贵价值。

1.2高中数学概念理解性学习的内涵与层次

高中数学概念理解性学习是学习手段、学习目标和学习效果的辩证统一,而且学习者通过这样的学习必须促进对高中数学概念的深刻的理解。本研究将其划分为四个层次:

(1)经验性理解。

经验性理解的含义是对某个高中数学概念的起始性的理解,理解的程度往往是由自身经验决定的。自身经验指对真实世界与客观对象的一种体悟和认识。通常发生在接触新概念的时候,含有较多的个人成分,较少的协商性内涵,是一种相对低层次的理解。

(2)形式化理解。

在形式化的理解层次的学习是指对自身经验的抽象化的整理和组织,概括和重新表征;对不同的刺激模式分类表征,从中发现不同模式的本质属性和共性加以分化,就达到了对高中数学概念的形式化的理解。

(3)结构化理解。

结构化理解着眼于在概念的关系和脉络中把握概念的本质属性和内涵,结构化理解的实质是结构关联化的理解。对一个高中数学概念,结构的复杂、精确程度决定着对其本质的理解程度。

(4)文化感悟与理解。

数学文化感悟理解是指,在这一层次的理解是一种综合性的,整体性的理解,是一种居高临下的数学感受与体悟,是一种对数学意义的深层次的认同和一种特别深刻的数学观,并且它不但是一个终极的目标,也是一个不间断发展的过程。

2基于理解性学习的高中数学概念有效教学的策略

(1)利用各种教育技术手段创设有效问题情境,丰富经验性理解。

经验性理解层次的学习受环境内容、环境组织和解释方式等与先前经验相关范畴的影响,表现出易错性的特点。同时,由于学习者的认知的多样性,在概念学习过程中,概念的不同外在表征作用于学习者会产生不同的心智表征,人们往往依据占主导作用的心智表征去建构对概念的理解。所以在概念的学习过程中,充分利用技术优势呈现概念不同的表征形式,与学生已有经验和现有知识形成广泛的联系,使技术的优势得以发挥。创设有利于学生自主理解的问题情境,帮助学生学会运用各种手段相互合作解决真正的问题,在问题的探究过程中,形成问题解决的技能,锻炼自主学习能力,提高思维层次及水平,为概念的形式化与结构化的理解奠定基础。

(2)学生充分参与高中数学概念的形成与发展过程,建构形式化的理解。

新课改的重要理念之一就是重视知识形成中学生要充分参与,使他们经历知识的形式化建构过程,高中数学概念学习也必然要遵循这个理念。不仅要让学生体会一个高中数学概念产生的历史背景和时代背景,更要知晓其曲折的发展与完善过程,是如何一步一步完成形式化的抽象概括。更为重要的是在自主探索和充分体验的过程中,体会其中蕴含的数学知识技能,提供数学探索能力,收获成功的体验,增进数学学习的兴趣与信心,为结构化的理解提供保障。

(3)合理的高中数学概念教学设计与多角度的诠释概念,形成结构化的理解。

形式化理解关注单一的高中数学概念或其他知识,没有把与其有关的概念拿来一起比较、分析,发现其异同或是否有层次关系.所以理解的丰富性的程度和精确性都有所欠缺。所以,当概念的学习具有很强的结构性,紧密复杂的关联性,清晰的脉络时,学习者对此概念的理解就会越来越深刻与精细,更能灵活自如地运用。要求概念的学习一定要有一个结构合理,逻辑严密,思路清晰的教学设计,为形成高中数学概念的结构化理解保驾护航。合理的教学设计是上好一节课的根本保证,教师面对的是一群有自己的知识、观点、经验的活生生的个体,如果没有一个灵活变化的教学设计,学生形成正确的结构化理解更无从谈起了。从概念学习本身的特点来看,对概念的内涵和外延的多角度诠释也是形成良好的概念结构必不可少的,把多角度的诠释合理融入到教学设计中,可以很好地辅助高中数学概念的结构化理解。

(4)对概念学习过程的深刻反思,提升文化感悟与理解。

从某种意义上说,高中数学概念学习能达到形式化的理解和结构化的理解,就已经达到了学习的基本要素,高中数学概念理解性学习的深层次的指向是更高一层的学习目标,即达到了对数学的文化感悟与理解。适时地有效反思是高中数学概念理解层次深入进行的根本保障,是提高高中数学概念教学有效性的重要环节。不断地反思成果与失败,才能使理解层次向更深的方向发展。反思是贯穿于整个教学过程中的,也是随着理解层次的提高层层递进不断深入,要引导学生将高中数学概念学习过程中的反思经验运用到日常数学的学习中,乃至各科目的学习中,真正提升学习的素养,使高中数学概念学习更加科学、合理、高效。

3基于理解性学习的高中数学概念有效教学的实验研究

3.1教材分析

概率的定义分为古典定义,频率定义,主观定义和公理化定义。其中频率定义是指用在多次重复试验中的相对频数来定义事件发生的概率。它是建立在实验基础上的后验的概率,它最能体现随机性的思想,本文主要研究概念的频率定义,选取了随机事件的概率这一节,主要从以下几个方面突破:

(1)频率稳定于概率是对大量的随机事件而言的,若实验次数较少,用频率衡量概率就不太好。

(2)频率与概率这两个定义既有密切联系又有内在本质区别。

(3)稳定于并非常规意义的极限的收敛于。

(4)定义中的稳定于的常数本质上是一种理论的推断。

3.2教学设计

依据基于理解性学习的高中数学概念有效教学的策略,完成了随机事件的概率这一节的教学设计,包含了七个探究问题,四个课内活动和一个课外活动,随机事件的概率必修三第三章概率第3.1.1节在初中九年级上册第二十五章概率初步中,学生已经学习了随机事件、必然事件和不可能事件高中的学习使初中的进一步抽象,理解也应该更加准确深刻,重视实际意义,通过实验和自主探究生成对概念的理解。通过学生实验计算机软件的辅助,使学生突破理解“随机事件的概率和概率的频率定义”这一难点。概率的频率定义:在随机试验中,若事件A出现的频率随着实验次数的增加,稳定于一个常数P。其中,则定义事件A的概率为P。概率的频率定义赋予了概率一个可供参考的具体值,这是概率的频率定义最有价值的地方。要理解概率频率定义的这一难点,主要从以下几个方面突破:

(1)频率稳定于概率是对大量的随机事件而言的,若实验次数较少,用频率估计概率就不太合理;

(2)频率与概率这两个定义既有密切联系又有内在本质区别;(3)稳定于并非常规意义的极限的收敛于;(4)定义中的稳定于的常数本质上是一种理论的推断。教材选择抛掷硬币的实验引入概率的频率定义,抛硬币实验的优点有:第一,从学生的生活经验来考虑,硬币正面朝上的概率是0.5,是众所周知的生活常识,可以避免对于稳定于的常数是什么的疑虑,可以借此实验体会频率具有稳定性可用频率来估计概率。第二,操作起来容易,比较贴近教学实际。第三,可以站在巨人的肩膀上研究此问题,因为历史上有很多权威的实验数据可以利用。当然抛硬币的实验也有缺点,初中学习随机实验这一节时就用了抛硬币的实验,实验过程基本与高中必修三教材中的设计相类似,由于学生已经了解了过程和结果。如果重复同样的实验,不但消耗课堂大量的宝贵时间,而且学生追求未知事物的热情度必然会下降,学生疲于应付对学生的概念的理解更无帮助。由于篇幅限制教学设计在本文不能全部展示。

3.3实验的结论

本实验在福建省莆田某普通高中高一年段进行,高一(1)班和高一(2)班分别作为实验班和对照班。首先,两个班级都是平行班,都由同一名数学教师来执教,保证每一个概念要注意的关键问题保持同步,习题和作业也基本保持相同,课外辅导书也完全相同,尽量排除其他因素的影响。进行前后测实验,实验数据使用SPSS17软件进行统计分析。在有关学生实验前概率频率定义的前测试卷的统计结果中,对照班和实验班的平均成绩分别为83.75和83.5625,中值、众数、标准差、最高分、最低分也没有很大的差异。经过独立样本T检验,发现齐性检验的显著水平位0.799>0.05,说明方差齐性没有特别显著的差异,取独立样本T检验的第一行假设方差相等的结果0.943>0.05,所以有95%的置信度,说明对照班和实验班的前测成绩没有明显的差异。以上检验说明,在进行基于理解性学习的高中数学概念有效教学之前,对照班和实验班的学生的概率频率定义学习水平没有明显的差异,基本上相同。在概率的频率定义的理解情况后测试卷的统计中,对照组与实验组的平均成绩分别为82.1563和88.7500。经过独立样本T检验,发现齐性检验的显著水平位0.405>0.05,说明方差齐性没有特别显著的差异,取独立样本T检验的第一行假设方差相等的结果0.005<0.05,所以有95%的置信度,说明对照班和实验班的前测成绩有明显的差异。学生对概率的频率定义的理解水平有明显的不同,明显实验班的理解比对照班的更深刻,更能灵活运用,说明基于理解性学习的高中数学概念有效教学的策略是有效的。

4研究的启示

有效教学论文范文7

在传统小学语文教学中,教师将更多时间放在文本教学上,在作文教学中多是提出要求让学生自主写作,学生因素材缺失,体验不丰富,写起作文来也就感觉困难重重。改革小学高段学生作文教学模式,就是要从这种以教师为主的“指令性作文”转变为以学生为主体的“探究式作文”,在教师的组织和引导下让学生多讨论,丰富其写作素材。在写作教学实践中,教师要提出讨论任务引导学生讨论,以此来明确当次作文的要去,而不宜以布置要求的形式进行。如在五年级上册“秋天的树叶”的教学中,教师以秋天的美景主题图导入主题后,提出了如下任务引导学生讨论:1.你见过秋天的哪些树叶?2.秋天的树叶在颜色、形状等方面有什么特点?3.秋天的树叶给你什么感受?学生根据任务展开讨论交流活动,从而更好地认识秋天的树叶。

二、加强写作方法引导,让学生多操练

在传统的小学语文高段作文教学过程中,教师提出要求后学生写作,教师将更多精力放在对学生作文批阅和讲评过程中,而对学生写作方法的指导却较少。其实,写作不仅需要有丰富的写作素材,写作方法也是关键。在写作中,只有写作方法得当,才能让作文质量更上一层楼。而从小学高段学生的写作状况来看,很多学生的写作都较为“主观”,多是凭借经验写作,方法不到位。在小学高段作文教学实践中,首先要注重在作文结构方法进行引导。作文结构是作文的骨架,少了结构,内容再丰富的作文也会显得零散。教学中教师可引导学生以提纲式的方法来进行写作,即先构思好如何开头、如何过渡和结尾,然后再丰富内容。其次,要针对具体的作文进行方法引导。如六年级上写作一的“假期生活”的教学为例,本次作文是记叙文,而记叙文以写人记事为主,就写人而言,要将人物融入到事件中,且要借助语言、动作、心理等描写方法来进行刻画。如动作描写,写作中可学生根据事件而多采用动词来表现。

三、读写结合拓展应用,丰富学生体验

阅读和写作是密不可分的,在小学语文教学中,要提高学生的写作水平,教师必须将阅读和写作有机的整合起来,在阅读中引导学生以写作方式来拓展,以此来丰富学生的体验。首先,注重在阅读后引导学生进行拓展性写作。采用这种方式在形式上要讲究多样化,如拓写、缩写、读后感等。如引导学生写读后感,可围绕文本中的人物或主题或事件而谈自己的感受。如有的学生在《变色龙》的读后感中就写出了变色龙变色是环境所需,也是变色龙适应环境的一种手段。其次,注重引导学生在生活中多去体验。如根据阅读教学引导学生进行观察,根据观察而写作。但无论采用上述哪种方式,都要注重根据学生的实际而进行,要求不宜太难,要让学生有兴趣参与,能获得独特的体验,这样才会有效。

四、总结

有效教学论文范文8

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可以指导学生制定学习计划,明确自己的学习目标,结合自己的美术水平和能力来制定有效的学习计划,并在学习过程中严格执行计划,使美术知识不断获得积累,在不断自我肯定的过程中树立起学习美术的信心。运用教学情境的设计激发学生的潜力,能让他们大胆地追求自己的梦想,并在学习过程中对美术知识进行深入分析,使美术能力不断提高。在创设教学情境时,教师要充分运用美术教具和美术优秀作品来吸引学生,使他们有动手的欲望,并积极主动地进行美术绘画。教师在学生对美术创作产生了浓厚兴趣之后,要进行美术理论知识的教学,使他们逐步掌握如何进行素描,如何运用色彩等,使自己的美术作品更加优秀。

二、提高学生美术知识基本技能

职高学生在学习美术课程时,需要掌握扎实的基础知识,熟练运用美术基本技能,提高他们的美术综合素质。在教学中,教师要让学生了解什么是素描,并通过让学生欣赏素描作品来加深对素描的理解。受到优秀作品的吸引,学生进行美术素描课堂学习时才能积极地投入进去,才能提高他们的素描能力。在主动学习过程中,学生会积极主动地对优秀素描作品进行学习,激发他们的创作灵感。然后,让学生对静态事物进行素描,把握事物的外部特征,从基础的绘画技能开始,逐步培养学生的能力。教师对学生的美术作品要给予表扬和肯定,使他们树立起学好美术的决心,形成主动探究的意识。

三、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提高教学效率

学生在学习美术知识时主要是在课堂上,教师要引导学生运用正确的学习习惯,在有效的学习时间掌握更多的美术知识和技能。良好的学习习惯能有效提高课堂教学效率,使学生学到的美术基本技能得到强化,促进他们综合能力的提高。所以,职高美术教学要重视学生在课堂学习中良好习惯的养成。

1.喜欢美术课堂,主动探究美术知识的好习惯。美术教师在进行课堂教学时,要对学生进行正确引导,让学生从对简单的美术知识进行主动探究开始,逐步深入,掌握更多的美术专业技能。在课堂教学中,教师要重视学生美术理论的学习,同时还要给学生创造实践的机会,使学生通过习作、写生等绘画实践,认识艺术创造的价值,增进热爱生活的思想感情,养成正确的艺术态度和良好的习惯;培养学生一丝不苟的作风,爱护绘画工具和珍惜艺术成果的品质;培养创新意识、质量意识和务实精神,培养并最终形成浓厚的美术学习兴趣。

2.注意力集中的学习习惯。职高学生由于对学习的兴趣不高,他们在课堂上的注意力不能有效保持,所以,在课堂教学中引导学生养成注意力集中的好习惯对他们的学习效率有很大的影响。一些美术知识中的重点内容需要学生之间进行讨论探究来进行深入理解。如果学生的注意力不集中,他们对他人发表的意见没有注意,思维在讨论探究过程中得不到启发,就不能有效掌握重点知识。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时刻关注学生的学习状态,对于精神不集中的学生要采用一定的教学策略来提高他们的注意力,使学生能在有限时间内学到更多的知识,提高他们的美术能力。

四、把多媒体引入到美术教学中,提高教学效率

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在学校教育中多媒体发挥了重要的辅助作用。在职高美术教学中,教师可以根据教学内容来正确合理运用多媒体进行辅助教学,使学生在直观的感受中对美术课堂产生兴趣。只有学生对美术有了兴趣,他们对美术知识才能有探究的欲望。所以,在教学中,教师在运用多媒体进行教学时,可以使课堂教学的容量增大,用丰富多彩的教学内容来调动学生的积极性,使他们在欣赏美术作品时具有美的享受,提高学生的审美能力,并激发他们进行主动创作,提高他们的美术综合能力。在运用多媒体进行教学时,教师要在课堂上对学生进行积极引导,不能让多媒体成为教学的主体,过于重视多媒体在课堂上起到的作用。教师在提高自己的美术专业知识的同时,也要不断深入探究多媒体的使用,设计出好的教学课件,使美术课堂能激发学生的美术思维,提高学生的美术能力。

五、总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