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音乐教学实施分析(10篇)

小学音乐教学实施分析(10篇)

第一篇:小学音乐教学意境美

摘要:

在传统的音乐教学中,注重对音乐技能和专业知识的培养,对于学生的音乐意境和审美能力的培养不够重视。大部分学生缺乏想象力和创造力,对音乐的感知太过死板,缺乏情趣。在新的教育形势下,除了对音乐技能进行培养,更重要的是对音乐意境的感受和追寻,通过感受音乐的意境美培养学生的审美能力。如何在小学音乐课上体会音乐的意境美?本文从以下几个方面探讨。

关键词:

小学音乐;意境美;培养

意境对于学生欣赏音乐来说是非常重要的。只有进入意境才会与音乐产生共鸣,才能领会音乐,从而得到启发与感染。所以,老师在教学中要注意发现音乐的意境,创造意境,给学生想象的空间,让学生在想象中得到情感与心灵的震撼和净化。现在音乐的意境美越来越受到广大老师的关注,我们要采取有效的措施追寻音乐的意境美,帮助学生更好地学习和欣赏音乐。

一、挖掘教材,用色彩创造意境

在小学,学生接触最多的就是教材,我们的学习也是以教材为主,所以,老师要尽力挖掘教材中的内容,仔细分析教材歌曲里的歌词、旋律等,发现色彩因素,用色彩创造意境,引导学生进入音乐世界,感受音乐。例如,在教学《丰收之歌》一课时,通过教材我们知道在丰收的时候田野里有金黄色的麦子,果园里有各种水果,红彤彤的苹果、黄灿灿的香蕉和橘子,还有梨,这些东西都是有颜色的,老师可以根据教材里提到的这些制作一些头饰,画一些秋天丰收的景象图,学生被这些鲜艳的色彩所吸引,好像真的是在一片丰收的田野里,学生的情感就会有所共鸣,在这样的意境下演唱这首歌,学生会很高兴。鲜艳的色彩能够吸引人的注意力,老师要多分析教材,提取色彩因素,给学生营造美好的意境。

二、用现代化多媒体技术展示意境

意境是抽象的,它需要我们采用一定的方法和媒介表达出来。现代化的多媒体技术具有多方面的优点,它的速度快、范围广,不受空间和时间的限制,方便操作,声音、图像和视频都能播放。通过利用这样的多媒体技术把声、形、色、音展现在学生的面前,让学生能直观和生动感受到音乐的意境,很快进入意境。例如,在教学《热爱共产党》时,老师可以用多媒体投影仪给学生播放一些有关共产党的视频。老师可以收集资料,从共产党的建立到发展,再到新中国的建立以及我们今天的发展盛况,通过一段段视频,配上波澜壮阔的音乐,让学生用自己的全部感官感受一下共产党的伟大历史,从内心深处对共产党产生敬佩之情,把学生带入音乐世界中,这种方式不仅可以让学生了解到这首歌的创作背景,还能自然而然地融入音乐意境,产生情感上的共鸣。

三、用形体表现意境

在唱歌的时候我们需要一定的身体语言表达内心的情感。在音乐教学中,为了让学生感受和体会意境,老师也可以适当运用一些形体动作表现音乐的意境。例如在教学《粉刷匠》时,老师可以把自己想象成一个粉刷匠,用一些粉刷墙的动作如一手提着油漆桶,一手拿着刷子,边刷墙边唱歌,表现小粉刷匠积极乐观的生活态度。除此之外,老师还应该组织和引导学生用肢体语言表现音乐的意境,深入地理解音乐,感受音乐。例如,在教学《小红帽》这首歌时,老师可以引导和组织学生编排一些大灰狼、小红帽、外婆等角色的走路姿势、说话的方式还有一些小的身体动作,在老师的演奏协助下,让学生表演这些角色的形体动作,通过表演和感受让学生融入音乐意境,把抽象的意境变得具体。

四、用语言描述意境

老师在引导学生进入音乐后还要用恰当的语言描述意境,调动学生的思维,让他们发挥最大的想象力在音乐意境里驰骋。语言是我们交流沟通的最大武器,也是我们最常用的手段,用语言对意境进行适当的描述能够刺激学生的大脑,激发学生自由思考,有利于培养他们的创造力。例如,在欣赏《劳动最光荣》时,可以先让学生听完整个音乐旋律,等到学生慢慢进入状态后,老师可以让学生闭上眼睛,跟着老师的叙述想象一下这个场景,尽量具体简练地概括这个故事,太阳升起来了,大家都在劳动,小喜鹊忙着盖房子,小蜜蜂忙着采蜜,小蝴蝶却在玩耍,不喜欢劳动。跟着老师的语言描述,学生会逐渐进入意境,领会音乐想要表达的意思。老师也要让学生多发表感想,加以引导,使意境教学更加深入。

综上所述,在小学音乐教学中进行意境教学,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审美能力,增强审美意识。所以,老师在教学中要采取适当的措施创造音乐意境,通过创造意境,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让学生通过音乐加强修养,完善人格,形成优秀的情感品质。

作者:龚红艳 单位:江苏省滨海县第二实验小学

参考文献:

[1]耿宇蓉.论小学音乐教育中的情感教育[J].中国校外教育,2011,(3).

[2]申峰伟.谈小学音乐情感教学的实践[J].教育教学论坛,2011,(13).

[3]张小勤.培育音乐情感让小学音乐课堂更精彩[J].中国教育技术装备,2015,(3).

[4]贾迎安.小学音乐教学中情感教育的策略[J].科技信息,2010,(18).

第二篇:小学音乐教学德育渗透途径

【摘要】

小学音乐的教育教学过程隶属德育教育的范畴,是小学生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基础。我国《音乐课程》标准中提出“音乐课的基本价值在于通过聆听音乐、表现音乐以及创作音乐,让学生充分体验音乐之美,通过音乐陶冶情操、净化心理,以帮助学生养成高尚的审美情趣和乐观的生活态度”。因此,小学音乐教学是能够培养学生的德育品质的。小学音乐教师应当树立起音乐教学与德育培养的结合意识,挖掘在小学音乐教学中进行德育渗透的途径。

【关键词】

小学;音乐教学;德育渗透;有效途径

小学音乐教学不单单是要教会小学生唱歌、听歌,最重要的是通过音乐教学实施德育渗透,实现对小学生的全方位素质教育。根据新课改背景的指示内容,小学音乐教师应当把德育教育渗透和贯穿到音乐教学的过程中,促进小学生的全面发展和德育素质的养成。然而,如何在小学音乐中进行德育渗透就成为了当下小学音乐教师积极探索的问题。

一、小学音乐教学中进行德育渗透的优势

小学教育是一个人在成长过程中的启蒙教育,小学生正处于孩童时期,对事物的敏感接受时期,而音乐的教育恰好是一种陶冶情操和品德修养的美育手段之一。通过小学音乐教育渗透德育教育能够在小学生的小学学习阶段培养他们正确的良好的审美观,通过审美观的独特作用将德育教育在音乐教学中完美渗透

(一)教材优势

在小学音乐教学过程中,音乐教材为了满足小学生的各种兴趣以及孩童天性,往往教材内容都是相当丰富的。而且教材编写人员也特别注重教材内容当中暗含的德育教育内容。在兼具趣味以及丰富的教材中,德育渗透十分有优势。

(二)平台优势

小学音乐教学因其教学教法的灵活性和多样性成为德育渗透的一个最佳平台。根据小学生的孩童天性以及音乐教学的特点,音乐教师可以将德育教育融合到音乐教学的娱乐活动当中去,采用音乐游戏方法、音乐练习方法,将德育潜移默化渗透进入教学。小学生大多活泼好动,教师就需要抓住他们在音乐娱乐教学活动中的有利时机,通过与音乐相结合的内容进行德育渗透工作。

(三)直观优势

在我国的小学音乐教学过程中,其教学效果往往比较直观,能够直接为德育渗透提供优势条件。音乐教学的效果可以直接将音乐所表现的意境展现出来,教师可以根据意境进行德育渗透,让学生与音乐产生共鸣的同时感受歌曲中的德育内容。

二、小学音乐教学中进行德育渗透的有效途径

(一)提高教师自身的德育素质和德育意识

在小学音乐教学中进行德育渗透,教师就承担了进行德育渗透工作的主要任务。对于每一个小学音乐教师来说,必须提高自身的德育素质和德育意识。通过自身的德育素质以及德育意识将音乐美学中的美感、道德感、音律感充分协调,与学生积极进行交流,达到调控小学生情绪进而进行德育渗透的作用。教师要提高自身的德育素质和德育意识,首先教师需要接受科学、合理、有计划、有组织、有目的的德育教育培养,有意识地针对音乐中包涵的德育内容进行研究;其次,教师需要在不断的教育实践过程当中将音乐和德育结合的契机挖掘出来,针对教学渗透契机改变教学思路方针;再其次,教师要以身作则,充分在教学过程中彰显自身的德育素养;最后,教师挑选符合德育渗透的音乐作品,立足作品本身,加强教学中的德育渗透工作,有效将德育渗透推行到小学音乐教学过程中。

(二)教学过程全渗透

德育渗透于小学音乐教学的全过程,既教学过程德育全渗透,这就要求音乐教师科学严谨地涉及音乐教学的所有环节,从而实现音乐教学全过程的各个环节都能够体现德育教育的内涵。德育的渗透一定不要拘泥于形式,在教学过程中一定要抓住任何可以实施渗透的契机进行德育教育。例如:1.切实制定音乐教学过程中的德育渗透;2.在音乐教学的课堂之上,教师引导师生之间进行“音乐问候”,通过这种“音乐问候”培养学生讲文明,尊敬师长的习惯;3.教学过程中,规范学生的唱歌姿态、发声练习等培养学生遵守纪律的行为;4.在节奏教学、听音教学、发声教学过程中培养小学生和谐统一的心态;5.鼓励学生在音乐学习过程中“取其精华去其糟粕”,培养学生使用优良习惯的行为。

(三)结合各种手段进行渗透

小学音乐教学囊括了歌唱教学、欣赏教学、综合教学等各种不同类型的教学手段,教师需要结合各种手段对德育内容进行渗透。科学合理地选择教学手段有利于德育渗透的顺利进行。例如教师可以在歌唱教学中穿插音乐故事的讲述,将与德育渗透有关的音乐名家传记故事、音乐趣事等故事讲述给学生,结合歌唱教学将德育教学渗透进教学当中,进而对学生的德育教育;也可以在欣赏教学的过程中结合音乐游戏教学手段,充分发挥出小学生的团结友爱、互帮互助的品质。

(四)创作体现德育思想的校园歌曲

校园歌曲对于小学生的影响是相当重要的,校园歌曲是校园文化的主要体现方式。校园歌曲能够营造校园德育文化氛围,帮助学生在德育氛围当中接受音乐教学中的德育渗透。校园歌曲不仅能够体现出学校所传颂的德育思想,也能够强化音乐的德育教育功能。小学生在学习富有德育思想的校园歌曲之时能够通过歌词内容颂扬母校,表达自己对于校园的热爱。同时也体会校园歌曲中的浓郁的校风校貌的阐述。因此,创作体现德育思想的校园歌曲是小学音乐教学进行德育渗透的有效途径之一。

三、结束语

德育教育不仅仅体现在思想品德课程上,小学音乐教学中进行音乐渗透是能够充分发挥出德育渗透优势的,音乐课程自身与德育思想存在的契机也是进行德育渗透的基础。因此,只有不断提高小学音乐教学质量,不断进行教学中的德育渗透,才能在进行音乐教学的同时进行德育教育。

作者:郭小凤 单位:肇庆市百花园小学

参考文献

[1]鲁洁,王逢贤.德育新论[M].江苏教育出版社,2007.

[2]胡娜.浅谈音乐教学中的德育渗透[J].中学物理:教育前言,2008(09).

[3]徐学兰,王丽菊.小学音乐教育中德育渗透浅析[J].济南教育学院学报,2004(05).

[4]李秋君.以乐育人润物无声——浅谈小学音乐教学中的德育渗透[J].教学实践,2013(09).

[5]潘广宇.论音乐教育在素质教育中的作用[J].四川文理学院学报,2009(01).

第三篇:小学流行音乐教学

摘要

在社会文明快速发展的过程中,我国的音乐事业迅猛发展,流行乐坛发展一片大好。在流行音乐盛行的背景下,小学音乐教育工作者应当对流行音乐作品的作用加以分析。将小学生喜爱的流行音乐引入到课堂教学中,充分开发流行音乐作品的教育意义,有利于小学音乐课堂吸引力的提高。以流行音乐背景下的小学音乐教学为主题展开探讨与分析,希望能对大家有所启发。

关键词

小学音乐教学;流行音乐;课堂活动;兴趣开发

音乐艺术是人类智慧的结晶,具有艺术性与审美性。小学音乐教学,对于小学生个人性格与品质的形成有着重要的影响。流行音乐作品的盛行,给教师提供了更为丰富的教学资源,也提出了教学难题。将广为传唱的流行音乐作品引入到音乐课堂教学活动中,活跃音乐课堂,需要开发全新的教学方法。

一、利用流行音乐,激发音乐学习兴趣

兴趣,对于小学生的音乐学习积极性有着重要的影响。当小学生对音乐学习内容有兴趣,他们就会积极地去探索,自主地去学习。流行音乐在小学生心目中占有重要的地位,许多小学生有自己喜欢的歌星,对于自己喜欢哪一类流行歌曲有着明确的标准。在小学音乐课堂中,教师要多给小学生留出表现自己的机会,利用开放性的教学活动,让流行音乐融入到课堂活动中。比如,在引导小学生学习“北京的桥”时,教师可以留出十五分钟的时间,让学生想一想与“北京”相关的流行歌曲,并鼓励学生到台前来演唱。小学生虽然年纪小,但其知道的流行歌曲并不少。一些学生会想到汪峰的“北京北京”,有的学生会想到“唱脸谱”,具有京剧特长的学生还会说出京剧选段的名称。教师鼓励学生到台前表演,让学生成为流行音乐作品的引入者,有利于课堂氛围的活跃。在表演中,学生能找到音乐学习的成就感,而这份成就感将转化成为小学生的音乐学习兴趣。

二、利用流行音乐,加强德育教育落实

每一个学科都具有思想教育性质,对于小学音乐教师来说,思想政治教育是一项较为特殊的教育任务。在教学过程中,大多数音乐教师想不起来要对学生的思想品德进行引导,也忽视了课堂互动在思想教育上的作用。在教学改革过程中,教师要意识到音乐教学对小学生个性品质形成的影响,将音乐教学视为育人的重要手段。流行音乐作品的类型众多,小学生喜爱流行音乐作品,但其甄别能力较差。许多音乐作品所表达的思想过于消极,还有一些音乐作品不尽健康。利用流行音乐实施创新教学活动,需要教师把好关,引导小学生多欣赏那些具有积极意义与励志意义的流行歌曲。净化小学生的心灵,是音乐学科的特色作用,也是小学音乐教师的重要职责。有效的教育活动,是心与心之间的沟通实践。只有发自内心的东西,才能让学生快速内化。教师可以结合真实的社会热点问题,引入一些流行音乐作品,让小学生在听音乐时感受到音乐作品的情感力量,建立正确的道德标准。最近几年,拐卖儿童的案例逐渐得到社会的关系,教师可以将“亲爱的小孩”与“回家”引入到课堂中,配合真实的社会问题,调动小学生的情感,促进小学生建立正确的思想观念。当小学生看到被拐儿童的悲惨生活与其家庭的期望时,歌声响起,会触动小学生的心灵,让小学生感受到家庭的温暖与拐卖人口者的行径的恶劣,使小学生更加感恩。

三、利用流行音乐,开拓学生音乐视野

拓展小学生的音乐学习视野,让小学生欣赏更多类型的音乐,对于小学生音乐素养的提高有着直接影响。在小学音乐的新课程标准中,音乐欣赏教学是教学活动的第一要点。让学生去感受、去鉴赏,才能促进小学生审美能力的提高,使小学生情感更加丰富,视野更加开拓。在小学音乐教学中,教师可以利用一些实践活动的设计与实施,让小学生去收集一些有意义的流行音乐作品,使音乐教学不再单一地依赖于课本。比如,经过一个学期的学习,教师可以引导小学生对课本中所学音乐作品的主题进行总结,像“家长”“新年”“母爱”等。让小学生结成小组,针对每一个主题找到三首流行歌曲,并学会其中的一首,以合作的形式让小学生将音乐学习融入到生活实践中去,有利于小学生主观能动性的发挥。

四、结语

综上所述,社会文明正在向多元化方向发展,流行音乐是音乐艺术的重要组成部分,且具有教育功能。高雅音乐不是小学音乐内容的唯一构成要素,重视流行音乐对当代小学生成长的影响,利用流行音乐的积极作用改革音乐教学,有利于弥补传统小学音乐课堂教学的不足。将流行与传统结合起来,有利于音乐课堂高效发展。

作者:剧秀君 单位:四平市第二实验小学校

参考文献:

[1]林颖,孔群,周岳燕.流行音乐背景下的中学音乐教学[J].福建教育学院学报,2010,(05):55-57.

[2]孙翠霞.大众音乐文化背景下的小学音乐教育教学研究[J].新课程导学,2015,(22):23.

[3]李培培.让流行音乐为小学音乐课堂插上飞翔的翅膀[J].考试与评价,2015,(09):48.

第四篇:小学音乐教学养成教育实践

摘要:

音乐教育活动是素质教育的关键内容,学校教育初期阶段中的音乐教育活动对于培养小学生的早期音乐素养和后天音乐兴趣都起到了重大的作用。教师应采用正确的音乐教学方法,不断创新教学设计与内容,创造生动活泼的课堂环境进行课堂教学,这样才可以调动小学生学习音乐的兴趣,提高学生的学习音乐的能力,间接辅助和促进学生的个性自由与个性发展,实现人性化教育的宗旨。

关键词:

素质教育;学习兴趣;教学方法;个性化

时下,人性化教育的理念正在课堂教学中不断地得到应用。小学阶段是学生成长的基础时期,对小学生的教育将影响其终生教育发展的方向,并作用于其人格的塑造和性格的养成。而小学音乐教育活动作为素质教育的一种重要培养形式,不仅可以针对对小学生音乐素养方面进行有效提高,对于学生综合素养和审美能力胡培养也同样具有重要的作用。根据小学生的心理年龄与发展能力特点,要持续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寓教学于多种形式教学方式方法的设计,才是改变和提高小学音乐教育活动的教学质量与教学效果的有效的途径。小学音乐教师如何在音乐课堂中进行养成教育的有效渗透?具体操作如下:

一、激活学习兴趣

教师可以自行编创一些有趣的辅助教学活动用的小游戏活动,激活学生的参与学习的兴趣。在小学音乐活动中,提高学生音乐专业知识与培养音乐感受力同样重要,所以,小学音乐教材中每个单元都有一些音乐乐理知识的内容需要学习和完成。对于学生来说,这些专业的音乐知识很晦涩难懂,只要将他们变得不再枯燥乏味,学生自然会产生兴趣。如:在五线谱识谱教学中,教师为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将五线谱一个八度的音级高低编成适合学生唱读的歌谣,不但可以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和掌握这些抽象的知识,还能够极大地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教学活动气氛活跃了,教学效果随之提升。要达成这样的目标,就需要教师充分了解学生的心理特征与需要,尽可能地发掘学生的兴趣点,有的放矢地将晦涩、难解的音乐理论知识编成学生易懂、能充分调动学生兴奋点的童趣性内容,并且还可以帮助学生的学习,更重要的是要具有一定的启发性作用。

二、游戏化音乐知识

针对小学生爱游戏的特点,在音乐教学中充分运用音乐游戏对学生进行音乐乐理知识的讲授是行之有效的。音乐游戏是音乐教学中重要组成部分,主要发展学生音乐感受力、理解力、想象力、创造力等为主的一种游戏活动。在随音乐进行活动的过程中,学生可以充分发挥想象,在教师的设计引导下学到一定音乐知识。合理的游戏化设计,会让音乐课堂产生意料不到的效果。学生在进行游戏时往往是全身心地投入,对于重复性地进行同一游戏他们总是表现地饶有兴致和乐此不疲,还能创造性地变换不同玩儿法而获得快乐感受,就连平日里内向的孩子都会尽情释放自己的情绪,在游戏中充分张扬自己的个性,将音乐游戏中所要表现的节奏、情绪、音乐形象等一些基本要素都表现到极致。爱游戏是孩子们的天性,小学音乐教学中游戏化的设计就是迎合了孩子们的心理年龄特点,在教学的某些环节中多设计一些学生感兴趣的游戏,让教学的重、难点的解决不再机械,将教学活动内容设计成趣味性强、学生乐于参与的游戏活动,此项创新必定会是孩子们最喜爱的活动形式之一。学生在学习注意分配上,会将有意注意分配到感兴趣的内容上面,也就是说他们只关注自己感兴趣的内容进行学习,假如只注重学生音乐知识和技能的培养,忽略方法上的设计,势必会让他们对学习音乐失去兴趣和热情,更甚者,对于理解不了的内容自然产生放弃、厌学的心理。我们革新教学方法的目的,最终就是为了实现让孩子在我们的音乐活动中得到发展的可能性。教师应学会换位思考,站在他们的角度去设计游戏,充分发挥聪明才智,将知识与游戏游戏融合,为我们的教育活动主体构建自由、愉悦的活动环境和氛围,让孩子们充分发挥他们的创新主动性来学习音乐知识。

三、诱导音乐感受

律动就是随音乐做有规律的节奏动作。律动活动可以培养学生对音乐基本要素的感受力和对自己身体控制能力。律动的动作一般采用学生易掌握、接近于生活的一些由身体反射动作发展而来的基本动作,如跑跳步、拍手、踏步、点步等动作种类。跟着老师一起听音乐,或创编、或模仿身体节奏动作,培养孩子们的的节奏感。在音乐教学活动中,有规律的身体节奏动作是非常直观教学方式。教师在组织学生进行律动活动时,要敢于突破传统的灌输式教学模式,通过一些行之有效的教学方法,帮助学生,将他们所听、所想的音乐用自己的肢体动作表现出来,找到一条能更充分表达对音乐感受、理解的通道。对于学生根据自己对音乐的直接理解去大胆、放松地表现自我的行为,要多给予正面评价,树立并巩固学生更多的自信心,同时培养孩子良好的学习品质,帮助他们完成快乐学习的过程。

四、培养音乐美感

音乐是一种特殊的艺术,因为它具有人强烈的感染力和生命力,所以能带给人美的享受。作为学校教育中审美工作者,我们组织音乐活动的任务绝不应该完成教唱内容,而是培养学生在活动中学会审美,通过行之有效的教学设计帮助学生感受到歌曲的意境,理解歌曲蕴含的深层次的思想情感内容,最终实现在歌唱表现中能够完整并转换成自己的方式表达出来。要达到这个效果,对于我们音乐教师的要求是耐心启发。帮助学生完成对歌曲本身的理解和表达情感通道的建立,引导学生如何感受和体会歌曲所当中的情感元素,挖掘歌曲的审美特性。

五、引导表演兴趣

小学音乐教师要设计情境引导学生参与表演,增强学生的音乐学习兴趣。音乐的教学最终的落脚点就是表演,表演是多种学习成果结合体现的教学方式。小学音乐教师要善于抓住学生对表演的兴趣,结合学生的年龄特点与心理特点,鼓励学生积极大胆表现、积极参与、张扬个性,让孩子们在参与表演的过程中,营造一种活泼愉快的课堂学习氛围,这种教育活动不但培养了学生的表演能力,同时也加深了学生对音乐的理解,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了音乐课教学的效率。总之,小学音乐课教学对于小学生音乐素养和综合素养的养成起着重要的作用,在课堂教学中应充分运用各种行之有效的教学手段开发其潜能,培养其兴趣,以达成最佳的教学效果,实现人性化教学的最终目的。

作者:冯蕾 单位:哈尔滨幼儿师范高等专科学校

第五篇:小学音乐教学学生互动意识培养

摘要:

根据学生知识结构的构成以及身心发展的特征,同时也为了促进小学音乐教学的发展,互动教学法正逐步走进音乐教学的课堂。在小学阶段,学生的听觉与认知正处在不断发展的阶段,如果这时在教学的过程中加强对学生互动能力的培养、加入丰富的互动元素,则有助于提升学生的感知能力、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同时还能有效地使音乐课堂的教学质量有一个质的飞跃。由此看见,在小学音乐教学中不断培养学生的互动意识已经成为了教师关注的重点和教学的主要手段。本文将以如何在小学音乐教学中培养学生的互动意识为主要内容,进行相应的探究。

关键词:

小学音乐;互动意识;培养策略

影响小学音乐教学效果的主要原因就是教师在音乐教学中表现的教学观念以及运用的教学手段。在传统的教学课堂中,教学的方式及观念都较为的落后和枯燥,这就使得音乐教学无法跟得上教学改革的形式,同时也无法跟上时展与进步的步伐。为了要让音乐教学符合新课改的要求,教师就要打破传统落后的教学方式,实现以生为本,在教学中积极培养学生的互动意识,让学生通过互动来展现自我,这样不仅可以有效地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教学课堂的质量,同时还有助于帮助学生实现终身学习的目标。

1兴趣的激发是实现互动的前提

就小学生身心发展的特点而言,学生只有在对一门学科有兴趣的时候,他们才会集中精力去学习,简单的说就是兴趣在很大的程度上能直接决定学生的学习质量以及学习互动的效果。兴趣是最好的老师。首先,实现教学方式上的创新。在教学中,教师首先要做的就是打破传统枯燥的教学方式,为小学音乐教学注入一股新的活力。例如教师在教学中可以运用先表演,再授课的教学方式,让学生先演唱自己拿手和喜欢的歌曲,以此来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为课堂营造一种愉悦的氛围。之后,教师就可以使用歌词接龙的游戏,让学生在做游戏的过程中不断地向本节课的教学主题靠近。其次,努力保护学生学习音乐的兴趣,增加音乐学习形式的多样化。教师在进行音乐的教学过程中,要积极的利用鼓励机制的作用,通过鼓励学生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并根据实际情况,掌握学生的兴趣爱好及学习的特点,去寻找更多适合学生发展的音乐,让学生在小学中不断地学习新的音乐风格、新的乐器演奏形式等,实现音乐学习内容与形式上的多样化。最后,努力激发学生的好奇心和学习欲望,使学生产生生生之间、师生之间的自主互动意识。小学生具有好奇心重的特点,教师应当积极把握学生的这一特点,选择能够让学生产生兴趣的,并能让学生跟着哼唱的音乐,像是《义勇军进行曲》等等,然后让学生在探讨交流的状态下进行互动学习,进而使学生对歌曲有一个更深入的理解。

2灵活情境的创设是实现互动的保障

首先,在问题导入中创设教学情境。教学导入是进行音乐教学的一个重要环节,它能够有效地吸引学生的学习注意力。在教学导入中创设问题情境,有助于激发学生的探究欲望,能使学生在兴趣中去寻找问题的答案。当学生在音乐教学中感受到快乐以后,自然而言的就会去主动的学习音乐、亲近音乐。例如在进行《小白船》的教学时,教师就可以借助多媒体教学辅助设备为学生播放相关的视频和图片,让学生对音乐的内容有一个初步的了解,紧接着,教师就可以向学生提问:“视频和图片中向我们展现出的是哪一个季节?小朋友们划着小船要去做什么?”这样的提问有助于学生之间进行互动交流、提高学生的互动意识、让学生在回答问题的过程中产生学习的兴趣,之后,教师再趁机导入新的知识,让学生欣赏《小白船》,并让学生随着歌曲的速度打节拍。这样的教学导入不仅能让课堂精彩不断,同时还能有效地实现师生之间的互动、生生之间的互动,提高音乐教学的质量。其次,利用语言艺术和教学道具来创设教学情境,激发学生的想象力。音乐是有感情的,如同人一样,教师要想让课堂活跃起来,首先要做的就是展现自身的活力、展现音乐的情感。为此,教师可以借助语言的艺术,用比喻等修辞来描绘教学情境,让学生在教师的语言中展开想象的翅膀。同时教师还可以制作一些音乐符号、小动物的头饰,充分利用教具,将学生带入色彩缤纷的音乐世界中,不断地帮助学生开拓视野,让学生在课堂中展开想象、形成互动教学。

3学习、情感、动作互动的结合是实现互动的基石

在小学音乐教学中开展的互动应该是多种多样的,教师在提升学生音乐技能的同时还要注重培养学生情感上的互动,在教学中教给学生运用适当的动作来进行互动交流。在学习互动中,教师经常采用启发式教学,因为这种方式可以有效地避免学生强行接收知识的灌输,进而提高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对不同性格的学生要采用不同的教学方式,同时还要给予学生及时的关注,积极引导学生走向正确的发展道路。有些学生较为内向,不愿与人互动交流,这时教师就可以划分出小组,并以小组的形式让这些同学出来表演,多给他们鼓励和表扬,为他们提供表现的舞台,让学生在展现自我的时候逐渐形成自信心。一个人的行为,在一定程度上可以说是他们内心的反映,在这一点上,小学生表现的尤为突出,但是有些学生心中所想与表现出来的肢体语言却不相符,这时,教师就可以在设计一些与教学内容相关的舞蹈,让学生在音乐的伴奏下进行舞蹈表演,以起到正确引导学生通过舞蹈这一肢体语言来表达自己的情感。例如在学习《拔萝卜》的时候,教师就可以设计一些动作,让学生在表演中感受合作的快乐,实现情感与动作上的互动。

4结语

总而言之,在小学音乐教学中培养学生的互动意识是符合学生身心发展与认知构建的,同时也是提高小学音乐教学质量的重要途径。互动是师生、生生之间交流沟通的桥梁。为了更好的在音乐教学中培养学生的互动意识,就需要教师在教学实践中不断地进行总结和反思、增加学生互动的机会。教师的课堂教案设计是实现课堂互动的重要手段,教师只有在教学中不断地寻求与探索、努力在教学的过程中与学生配合,才能够真正的让音乐教学课堂“动”起来。

作者:韩笑 单位:江苏省沭阳县孙巷小学

参考文献:

[1]刘晓静.小学音乐教学中学生互动意识的培养[J].考试周刊,2016.

[2]钱婵.小学音乐教学中学生互动意识培养策略探讨[J].考试周刊,2014.

[3]冯蕾.对小学音乐教学中学生互动方式的探讨[J].新课程学习(上),2014.

第六篇:小学音乐教学与德育教育渗透

【摘要】

德育教育是小学素质教育过程中必不可少的一个部分。对于小学而言,德育教育就是学校对小学生进行思想品德教育。在小学音乐课程教学过程中实施德育教育有其独特的重要性。本文从德育的概念入手,分析了德育教育在小学音乐教学过程中实施的重要性以及渗透德育教育的途径,期望能对小学德育工作提供一定的借鉴作用。

【关键词】

德育教育;小学音乐;重要性;实施;渗透

目前,德育教育是我国小学生素质教育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新课标》明确指出,德育教育需要渗透在每个教育学科和环节,目前有很多学校在日常教学中都渗透着德育教育。比如,有的学校编写了一些朗朗上口的歌谣,在课间活动时让学生们背诵,有的学校举办德育教育的文体活动等。小学音乐课程因其课程特点的特殊性,所以它更是小学素质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本文作者根据自身多年音乐教学经验,从德育教育在小学音乐教学中的重要性入手,主要分析了德育教育如何在小学音乐教学中逐步渗透,期望可以将德育教育与小学音乐教学紧密结合在一起。

一、德育的概念

中国历来被认为是礼仪之邦,我国的传统美德也被国外很多国家所认可。德育是传统美德中必不可少的一方面。德育的概念分为广义和狭义两种。所谓广义的德育,指所有有目的、有计划地对社会成员在政治、思想与道德等方面施加影响的活动,所包含内容较广,如社会德育、社区德育、学校德育等都包含在内。狭义的德育专指的是学校德育,可以理解为教育者有目的地培养受教育者品德的活动。在小学教育阶段,德育指的就是学校对小学生所进行的思想品德教育,是小学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与其它教学相辅相成,互相促进。

二、德育教育在小学音乐教学中实施的重要性

德育教育是小学生在校所受教育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尤其对于小学生而言,他们是祖国的未来,是祖国的花朵,孩子们思想单纯,心灵纯洁,所以对于广大小学教师而言,不仅要交给学生过硬的知识和本领,更要注重学生道德、行为、人生观、价值观、世界观等的培养。通过渗透德育教育,使他们能够明辨真善美、假恶丑。对于小学音乐课程教学而言,因为音乐课程本身属于素质教育课程,所以在教学过程中注重实践环节而非理论讲授,在实践环节中增强德育教育的实效性和针对性。教师通过教学方法的改革,以优美的旋律、动人的情感去感染每个学生,促使学生健康向上生活态度的养成,还可以帮助学生养成高尚的审美情趣,净化和提高学生的道德和思想水平,使学生具有心中有他人、心中有祖国的高尚情怀,逐步养成良好的文明素养。

三、德育教育在小学音乐教育中的渗透

(一)教师以身作则,做德育教学的代言人

教师不仅是知识的传授者,还起着标杆榜样的作用。教师往往被学生所崇拜和认可,所以教师的引领示范作用非常重要。对于教师而言,高尚的情操和良好的品质是必须的,这样才能引领学生的思想道德方向不偏移,使学生的行为举止更加文明化。对于小学音乐课程教学渗透德育教育,首先要求教师将德育教育置于自身的言传身教之中,然后通过自身的引领示范作用,从言谈举止中感染学生,使学生学到除知识以外的更多的知识。例如,音乐教师在授课过程中要注重仪表打扮。因为很多音乐老师由于自身对艺术的追求,所以穿着打扮也是时尚潮流,有些还过于夸张,这可能就会给学生带来负面影响。鉴于此,音乐教师要穿着大方、整洁。此外,授课教师还要注重教学仪态的端庄,教学态度要严谨,教学过程要富有激情,通过这些方面的示范,在潜力默化中帮助学生养成良好的习惯,使学生身心得到全面发展。

(二)教学题材具有代表性,有意识开展德育教育

音乐教师在授课过程中可以选取具有代表性的教学题材开展德育教育。当然这个方法说起来简单,但做起来并不是一朝一夕能够完成的,既不能显得教学过程突兀,又不能离开德育教育这条主线。所以这就要求教师注意教学题材的积累和筛选,既要注意发现题材,又要学会思考,从题材中提炼出精髓。例如,有首耳熟能详的革命歌曲《歌唱二小放牛郎》,这首歌曲可以认为是开展德育教育的典范。教师在授课过程中,可以先给学生们讲授王二小的革命故事,或者估计学生自行讲授王二小的革命故事,甚者还可以引申出鸡毛信等革命故事的讲授,然后在讲授唱法以及所歌唱的意境。这样一来,学生就能在学习音乐的过程中重温革命故事,得到革命的洗礼,形成热爱祖国的意识。多选择,多讲授,通过这种教学题材的选择,学生会形成更强烈的爱国意识,发奋学习,而且会乐于接受更多的德育知识。

(三)创立德育教育情境,潜移默化感染学生

每首歌都有一个故事,每首歌都蕴含一个丰富的人生哲理,教师要善于总结每首歌的真谛,在课堂中创立德育教育情境,用每首歌都教会学生某些道理。在教学过程中,适时适地的在课程中融入某些名人轶事、英雄故事等,既可以使学生开阔知识,又可以使学生感受到今天幸福生活的来之不易。例如,《卖报歌》,可以先给学生讲授以前的苦难生活,然后再和今天的幸福生活做出对比,使学生产生忆苦思甜的感觉,既可以使学生更加珍惜眼前的幸福生活,又可以使学生产生强烈的学习欲望。所以创立德育教育情境,可以对学生产生潜移默化的效果,在学习音乐知识的同时领悟到更多的人生道理,有助于学生良好德育品德的形成。

(四)利用现代化教学手段,提升德育教学效果

目前,多媒体课件教学已成为了教学手段的主流。这种现代化的教学手段不仅使教学更直观,更有趣味性,而且还可大大了提高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所以,音乐教师可以以此为突破口,制作相关的课件来辅助德育教育的实施,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为了能使学生更好地理解这首歌所蕴含的意义,教师就可以制作一段小视频做为引子,来使学生感悟到那个时代的情感与激情,这样,学生的兴趣得到提高,学习有了积极性了,自然乐于接受相应的德育教育,达到了事半功倍的效果。

四、小结

德育教育与音乐教学的巧妙结合可以认为是教育的创新,在今后的工作中,需要广大音乐教育工作者不断地创新、研究和总结,使德育教育更好地渗透到小学音乐教学过程中。

作者:周雪 单位:天河区岑村小学

参考文献

[1]张彬.试析小学音乐教学中德育教育的渗透[J].中国校外教育,2016(4).

[2]马黎.试析德育在小学音乐教学中的渗透[J].新课程(上),2015(4):20.

[3]谢丽娟.浅谈如何在小学音乐教学中渗透德育教育[J].艺术科技,2015(12):278.

[4]陶艳芝.小学音乐教学中德育渗透的有效性对策[J].初中生优秀作文,2015(10):147.

第七篇:小学音乐教学以人为本研究

【摘要】

随着新时期教学改革工作的展开,对于我国的小学音乐教育提出了更高的教学要求。在小学音乐教学工作中应该“以人为本”,转变传统的教学理念,积极创新,用更加丰富多彩的教学形式丰富课堂教学内容,给学生创造一个愉快的学习环境。在教学过程中既要提高学生的理论知识的掌握,同时也要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以及学生对音乐的审美能力、鉴赏能力和理解能力,为他们以后的音乐学习打下基础。本文结合自身的教学经验,对于如何进一步推动小学音乐教学中的“以人为本”的理念做了分析。

【关键词】

小学音乐教育;教学改革;以人为本

在我国最新颁布的《小学音乐新课程标准》中对于当今小学音乐的教学工作提出了新的要求。新标准中明确提出,在小学音乐的教学中应该注重培养学生的音乐审美能力,在此基础之上应该推动学生根据自己的兴趣爱好进行创造性的音乐学习,要鼓励学生多元化的畸形音乐学习与欣赏,同时也要注重对于民族音乐的教学与弘扬。要以人为本,在小学音乐教学中帮助学生树立起基本的音乐观念和价值观念,同时尊重学生的个性,注重个性化的教学工。本文结合当前的小学音乐教学状况对于如何以人为本的推进我国小学音乐的教学工作做了分析。

一、以人为本的教学理念的内涵

与其他课程不同,音乐是一们艺术,它更侧重于对情感的表达和流露,反映人们真实心声。所以这门课程教学与学习对于主观性非常的要求非常高,需要学生主动运用自己的感官去聆听,去欣赏,然后去领会一个个音符中所蕴含的作者的思想情感。而这也是“以人为本”的内涵。以人文本的教学观念是教育教学工作中的基本观念,尤其是伴随着新课程改革的实施,尊重学生的个性,个性化的教学,是以人为本进行教学工作的基本要求。以人为本就是要以人的个性为根本,尊重差异,因材施教。相关的心理学研究显示,这也符合人的心理认知规律。兴趣是学生最好的老师,但是并不是所有的兴趣是天生注定的,很多兴趣都是可以慢慢培养的。而通过对学生音乐兴趣的培养,可以让学生更好的提高学生学习音乐的积极性,从而提高课堂教学效果,完成新课标中对于教学的要求,促进学生全面能力的发展。

二、推动小学音乐教学中“以人为本”教学理念发展的措施

(一)注重对学生性格的培养

相关的心理学研究显示,性格对于学生的学习和成长有非常重要的影响。它往往是一个人在长时间内养成的一种习惯性的心理特征。小学生正是他们人生的起点,一切都才刚刚开始,通过音乐课可以促进小学生养成一种良好的习惯,从而形成良好的品质。通过小学音乐课中那些悠长舒缓的音乐旋律以及动听的歌唱方式,对于小学生的心灵会形成一种震撼,促进学生的情感发展。所以音乐课不仅仅是让学生学会欣赏音乐演奏音乐,更是让学生在美丽的音乐声中发现生活的美,为他们刚刚开始的人生插上一对美丽的翅膀,让他们对未来进行自由美好的想象。所以在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应该为学生创造一种轻松欢快的氛围,让学生能充分的在音乐中释放自我,然后学生才能真正的融入到对音乐的欣赏中来。而且在这一过程中,学生的想象力和创造力同时也得到了培养。针对这一点,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可以侧重对学生进行锻炼。比如在对某一首音乐进行欣赏的过程中,当欣赏到某一处的时候,可以让学生根据音乐的乐符来描述他们头脑中呈现出来的画面,要对学生多进行鼓励,让学生敢于坚持自己的观点,并大胆的说出来。这样可以让学生在一边欣赏音乐的同时一边在头脑中想象音乐所要表达的内容,既锻炼了对于音乐的鉴赏能力,同时也锻炼了学生的想象力和创造力。更有利于学生的性格全面发展。

(二)要注重培养学生的德育素质

著名的教育家霍姆林斯基曾经说过,音乐教育并不仅仅是音乐家的教育,首先是对人的教育。这句话的意思是音乐首先是对人的品格的教育。所以,以人为本,在音乐课中教师也应该侧重对学生品格的教育。相关的心理学研究表明,音乐具有一种神奇的作用,长期浸润在优美的音乐中,可以陶冶人的情操,培养人的优秀的品格,进而使人的思想和品性都得到升华。由此我们也可以看出在小学音乐课中音乐的重要性。小学生正是人生刚刚开始的阶段,这个时候帮助他们树立良好的品德对于他们未来的学习生活都会很有帮助。每一曲音乐中都包含着作者深深的情意,在教学过程中要注意这方面情感的轻培养,让学生试着感悟蕴含在音乐中的思想感情。比如在学习贝多芬的《命运》这首乐曲时,教师可以提前先把这首乐曲的创作背景和作者的人生经历进行介绍,然后让学生试着去感受作者蕴含在乐曲中的思想感情。当乐曲欣赏完毕后,让学生积极发言交流,这样更利于培养他们对于乐曲的理解。这样可以通过音乐培养学生的坚韧不屈的性格。而通过这样一个过程进行长期的积累,可以让学生树立积极地正确的的世界观和人生观。这对于学生的未来成长以及发展是终生受益的。所以在教学过程中既要注重对学生理论知识的的教育,同时也应该注重对学生品德教育的培养。这样才能促进学生全方面的发展。

三、结语

综上所述,在小学音乐的教学过程中,教师应该本着“以人为本”的理念对进行教学工作,一方面要尊重学生的个性,通过音乐教育培养学生的品格,同时也要注重对于对于学生品格的培养。日本的著名的心理学家多湖辉在其著作《幼儿才能开发中》说过,每一个孩子的身上都潜藏着巨大的能力等待着我们去开发,每一个孩子都可以成为我们人类中的天才,关键在于我们如何去教育。通过音乐,可以架起与学生的心灵进行沟通的桥梁,教师应该在教学过程中注意运用音乐与学生进行沟通,并激发学生的潜能。同时兴趣才是最好的老师,所以要培养学生对音乐的兴趣,让学生更加热爱音乐。

作者:何艳萍 单位:漳州市第二实验小学

参考文献

[1]郭宁.浅谈小学音乐教学中如何做到以人为本[J].山西师大体育学院学报,2011,S1:138-139.

[2]高宇.浅议小学音乐教育中学生学习兴趣的激发与培养[J].音乐时空,2014,07:151.

[3]叶慧.以人为本理念在小学音乐教育中的应用[J].才智,2014,04:178.

[4]房建仁.“以人为本”理念在小学教学管理工作中的影响及启示[J].中国校外教育,2014,17:37.

[5]杨罗琼.坚持“以人为本”推进小学音乐教学深入开展[J].音乐时空,2015,13:124.

第八篇:信息技术小学音乐教学研讨

摘要:

信息网络化的发展,刺激了社会运行方式的转变。小学音乐作为小学教学课程中的必修科目,其教学方式和方法对儿童的音乐素养影响明显。本文基于对信息技术背景下的小学音乐教学现状分析,联系具体案例,结合信息技术对小学音乐教学的作用分析,根据信息技术背景下小学音乐教学的不足之处,开展信息技术背景下的小学音乐教学研讨,提出了信息技术背景下小学音乐教学新模式,期望为实际小学音乐教学模式提供参考依据和建议。

关键词:

信息技术;小学音乐;教学研讨

在信息技术背景下,利用新媒体以及信息网络技术,开展小学音乐教学,对于刺激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学生的学习效果有着十分重要的作用。本文期望解析信息技术背景下的小学音乐教学,整理分析已有的小学音乐教学经验,联系小学音乐教学知识理论,在实际小学音乐教学中达到提升教学能力和教学效果的目的。

一、小学音乐教学发展现状解析

我国音乐发展历史悠久,音乐教学在学生学习的各个阶段始终占领着一席之地。以我上学期送教下乡的连城实验小学为例,长期以来,尽管学校设置了音乐、美术等艺术教学课程,但在国内以高考为教学目标的今天,音乐教学无论是在城市还是农村都受到一定程度的轻视。学校和家长更加注重学生学科课程的培养,从而有意无意地忽略了音乐教学对学生艺术情操的影响和重要性。致使教师和学生对待音乐教学产生随意心理,在音乐教学过程中只注重教授学生歌曲旋律,忽视了对歌曲真正内涵的理解和讲授。同时,学校在音乐教学的投入也远不及常规课程。这一系列的现象都严重阻碍了音乐教学的发展。小学作为音乐学习的前期灌输阶段,其音乐学习显得尤为重要。而学生年龄的特殊性又使得小学音乐教学表现出独特的特点:

1、教学方式单调,无法引起学生学习兴趣

调查显示,传统的小学音乐教学方式通常以教师为主导,教师尤其是农村教师在课堂上通常只对学生进行作者以及歌词的介绍,采取一对一(教师教一句学生唱一句)的音乐教学模式,使得整个教学课堂严肃乏味,教学结构单调,学生缺乏学习积极性,甚至对音乐教学产生逆反心理。

2、教学内容过于深奥,学生无法理解和接受

常规的音乐教学课堂,教师着重于对学生进行音符、音阶以及曲调的教授,忽略了小学学生的课堂接受能力,教学内容过于深奥,教学方式不够贴近学生身心特点,小学学生无法理解和接受,致使小学音乐教学的失败。因此,在小学音乐教学过程中,教师应以歌曲教授为主,以传播音乐为目的,而非进行专业的音乐课程教授。

3、音乐教学价值错位,忽视真正教学目的

传统的音乐教育理念中,音乐教育被认为具有德育教育辅导作用。音乐教师在教授时,仅注重对学生智力以及思想品德的培养,忽略了对学生思想情感以及个人的引导。从本质上来说,音乐教育应做到学生情感的升华、个人人格的完善以及智力的开发。尤其是小学学生正处于思维形成的初级阶段,其智力跳跃度大,四思维活跃,活泼好动,因此,小学音乐教学更应根据小学学生的发展特点,以创新、活泼的教学方式带动学生进行音乐学习,使学生潜移默化地受到音乐的影响,进而完成自我情感的升华,自我意识的培养。

二、信息技术对小学音乐教学的作用

信息网络化时代的发展,刺激了传统小学音乐教学模式的改革,为小学音乐教学带来了全新的教学方式。信息技术的发展对小学音乐教学的作用表现如下:

1、刺激学生德美教育和谐共生

音乐教学的重要作用是刺激学生良好的思想道德以及艺术涵养的形成。最新的《小学音乐课程标准》中明确指出,音乐以提升学生审美观为目的,通过其特殊的表现形式展现艺术光辉。学校以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学生为目的,音乐教育就是思想品德以及艺术涵养形成的关键。信息网络技术的发展,帮助教师改变教学思维和教学方式,以丰富有趣的多媒体视频带领学生进行音乐学习,直观地表达音乐作品的思想感情,通过丰富多彩的音乐环境,给学生身临其境之感,使得音乐教学更具感染力,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充分刺激学生的艺术情感,学生随着音乐曲调和场景的改变,其自身的思维方式和艺术情感也发生改变,刺激学生德美教育的和谐共生。

2、拓宽音乐教学面,缓解学生理解压力

小学音乐教学面广而复杂,既包含了对音乐基础知识的学习理解,同时还需要完成对歌曲内部含义的欣赏和体会。就现有某些学校小学教师的音乐教学素养来看,部分音乐教师对小学音乐教学的内容认识模糊,教学水平较低。信息网络技术开拓了小学音乐教学新局面,其强大的信息资源体系帮助小学音乐教师完成教学素材的搜集。通过丰富多样的教学内容吸引学生的目光,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依据小学学生的心理发展阶段和学习特点科学选择教学方式,拓宽音乐教学面,缓解学生的学习压力,提升音乐教学效果。

三、信息技术背景下小学音乐教学的不足

新媒体时代下,信息网络技术的发展,促使小学音乐教学方式以及教学效果的改变。然而在实际应用中,在信息技术背景下,小学音乐教学仍存在着许多不足。信息网络技术作为一种新兴的技术,其发展迅速,耗时短。学校缺乏系统完整的信息网络管理系统,学校管理者对小学音乐教学的重视与否以及音乐教师所接受的,利用信息网络技术开展小学音乐教学的培训不够完善等一系列原因,都导致在小学音乐教学存在一定的缺陷。其主要表现如下:

1、音乐教师定位错误,教学效果适得其反

信息网络技术的兴起,引致学生学习方式和教师教学方式的全新改革。部分音乐教师在音乐教学过程中自我角色定位错误,单纯地追求教学方式的现代化,错误使用多媒体教学工具,致使信息网络技术背景下的小学音乐教学模式发生歧义,教学效果适得其反。

2、教师思维陈旧,教学内容错误

在小学音乐教学过程中,部分音乐教师仍未脱离传统教学理念,其教学方式与新兴教学模式脱节,缺乏创新性,教学方式单一死板。盲目运用信息网络技术,使得教学内容脱离教学进度和目标要求,严重影响小学音乐教学效果。

3、主次颠倒,丧失音乐教学内涵

在小学音乐教学过程中,其音乐教学的重心是通过信息网络技术完成学生的音乐教学,发挥其教学的最佳效果,帮助学生形成良好的品德和审美观。然而在实际小学音乐教学过程中,存在着部分音乐教师教学对象模糊的现象。部分教师在音乐教学过程中,盲目追求多媒体声像效果,忽视了音乐教学的重心,主次颠倒,学生接收的影像和画面信息多于音乐本身,丧失音乐教学内涵,不利于学生音乐素养的培养。

四、信息技术背景下的小学音乐教学模式

根据我所在学校的具体情况,充分结合信息网络技术,联系已有的小学音乐教学经验,取长补短,形成全新的小学音乐教学模式,帮助学生提升音乐学习效果,提高教师的音乐教学水平,进而构建积极和谐的音乐教学学习氛围。

1、寓教于乐,开展情景教学

常规的小学音乐教学,其教学目标偏移,教学内容枯燥乏味,教学方式单一,教师以严肃刻板的教学态度开展音乐教学,过分注重知识技能,使教学课堂死气沉沉,学生丧失对音乐的学习兴趣,小学学生独有的想象力与创造力受到抑制,教学效果差。新媒体背景下,音乐教师可以利用信息网络技术为学生提供多样化的学习方式,寓教于乐,开展情景教学,借助互联网洛开展的情景模拟,自觉带领学生置身于音乐教学的海洋中。我校搜集了许多国内外的小学音乐教育资源,中西式融合,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其多样化的音乐教学内容,轻松愉快的教学环境,创新独特的教学方式能很大程度地提高学生对音乐的学习兴趣,开发学生对音乐的想象力和创造力。促使小学学生在愉快的学习环境中完成对音乐的学习,不自觉地提升自我艺术修养和审美意识。

2、图文结合,开展联想教学

小学生处于心理发展初期,对周边事物充满了好奇,其想象力和创造力在这个阶段最为丰富。在新媒体时代背景下,利用信息网络技术将音乐与图片联系起来,图文结合,充分发乎学生的对事物的联想力与创造力。鼓励并支持学生根据音乐发挥自己的艺术创造,开展联想教学,保证学生自我个性的发展,形成系统的联想思维。互联网络信息平台资源丰富,声音、图片以及视频等应有尽有,为小学音乐教学创造了一切可能。比如,在小学二年级歌曲《嘀哩嘀哩》时,音乐教师可以结合歌曲情节,利用多媒体视频软件,为学生提供一幅幅春景,带领学生想象自己身处于春意盎然的大自然中,甚至可以制作一则关于春天的短动画和图册,通过图文结合,以联想教学的方式帮助学生提高对歌曲的认识和理解,加深学生的印象,进而达到教学目的。在此方面,我校积极鼓励学生进行创作与尝试,信息技术技能高超的同学以FLASH等形式进行影像制作,其余同学也可通过目前孩子们喜爱的iPad中的各种音乐软件来创作稚嫩但真实的音乐小乐段等,提高参与度,真正做到学会、理解、学透。

五、总结

总之,信息网络技术的发展显著刺激了小学音乐教学方式的改变,为小学音乐教学创造了更宽广的学习空间。信息网络技术与小学音乐教学的充分结合,改变了传统的音乐教学模式,以情景教学和联想教学两种方式,提升小学音乐教学的效果,带动学生学习兴趣,帮助学生形成良好的音乐素养。即使如此,也不能完全否定传统小学音乐教学方式,而应取长补短,充分结合传统音乐教学的优点,联系信息网络技术,真正意义上促进小学音乐教学目标的完成,提升教师的教学水平,帮助学生自我修养的形成。

作者:乐颖 单位:厦门第二实验小学

参考文献

[1]陶素平.浅谈小学音乐教学与现代信息技术的整合[J].儿童音乐,2014,01:70-72.

[2]高文华.现代信息技术背景下小学音乐教学模式的构建[J].科技致富向导,2014,24:336+347.

[3]赵佳.浅谈多媒体信息技术在小学音乐教学中的运用[J].戏剧之家,2015,11:204-205.

[4]隋丹.现代信息技术背景下小学音乐教学模式现状分析[J].中国培训,2015,10:240.

[5]唐延艳.信息技术环境下小学音乐课堂教学的探索与实践[J].新课程(小学),2016,02:216

第九篇:小学音乐教学价值律动探微

摘要:

随着我国教育的深入发展,小学音乐教学逐渐受到社会各界人士的广泛关注,有助于培养和提升小学生的音乐艺术感知能力。律动在小学音乐教学中发挥着重要价值,对推动小学音乐教学的发展发挥着重要作用。在传统小学音乐教学中,教师以传授音乐知识内容为主,师生课堂互动交流相对较少,且学生积极主动性不能得到充分调动。对此,本文主要分析传统小学音乐教学中的不足,并提出律动在小学音乐教学中的作用与价值。

关键词:

律动;小学音乐教学;价值

前言:

律动具有规律性,在音乐教学中的有效应用,能够使师生通过肢体随音乐乐曲而动,不仅可以促进师生间交流互动,而且有利于增强小学生对音乐教学知识内容的理解和认知。对于传统小学音乐教育而言,教师在教学活动中存在许多不足,直接降低教学效率。目前,基于律动的音乐教学活动得以深入开展,能够活跃课堂气氛,丰富音乐教学内容和增强教学成效。所以,相关人员有必要对小学音乐教学中律动教学的价值问题进行深入研究。

1传统小学音乐教学中的不足

纵观小学音乐教学实践,基于传统教学模式的教学实践存在许多不足之处,直接降低音乐教学效率。首先,课堂教学中,以教师为中心,且教师在学生心中有着严肃的印象,使教学中为学生增添不必要的学习压力。其次,传统音乐教学中,课堂教学气氛过于沉闷,教师仅仅注重向学生传授教学知识内容,忽视培养和提高学生的综合能力,在一定程度上降低小学生学习的积极主动性。由此可见,小学音乐教学问题较多,亟需得到积极改善[1]。

2小学音乐教学中律动的作用

通过长期的小学音乐教学实践,教师能够逐渐接受律动教学理念,并在教育教学活动中积极运用,对推动小学音乐教育发展进程发挥着重要作用。首先,在音乐律动教学中,不仅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地位,而且对激发小学生学习兴趣发挥着重要作用。律动教学中,教师引导小学生将形体与音乐节奏相融合,增强音乐课堂教学的趣味性,达到吸引学生注意力的目的。其次,在律动教学中,可以增强小学生对音乐教学知识内容的理解。音乐知识过于理论性,增强小学生的学习难度,而在律动教学条件下,能够激发小学生的好奇心、求知欲望,使小学生的在肢体动作协调中,对音乐知识有着更为形象的理解。由此可见,律动在小学音乐教学中具有重要作用[2]。

3小学音乐教学中律动的价值

小学音乐教学实践中,通过律动,可以提高小学生的音乐欣赏能力,更好表达音乐节奏与音调,有利于推动小学音乐教学的发展进程。将律动应用于小学音乐教学中,具有无可比拟的价值,但在应用过程中,教师需明确律动在音乐教学中属于辅助性手段,不可占用过多的课堂时间;律动教学中,注重学生与教师地位的协调,并且给予学生以足够的自由空间。基于此,能够彰显律动价值。

3.1通过律动而提高学生音乐欣赏能力:

对于小学音乐教育而言,以音乐欣赏课程居多在律动教学应用中,有助于提高小学生的音乐欣赏能力。在律动教学中,要实现欣赏课程与律动的融合,教师采取以下实施策略:首先,教学活动之前,教师对学生进行提问,引导学生对关于律动表现音乐旋律问题的思考。无论学生如何表达,教师都给予肯定态度,并在提问环节结束后,要求学生通过本节课而确定自己的回答是否正确。其次,教学活动实施时,教师引导学生对高音、中音、低音进行肢体律动表达,如表达高音时,要求学生身体向上伸展;表达中音时,要求学生双手放于前胸处;表达低音时,手臂自然下垂。如此,使学生身体随着音乐而动,不仅可以感知音乐层次,而且有助于培养和提升小学生的音乐欣赏能力[3]。

3.2通过律动而表达音乐节奏:

小学音乐教学中,音乐节奏往往令学生难以把握,为学生学习和教师教学都增加难度。一曲优秀的音乐作品中,节奏是必不可少的环节,可以将音乐情感得以淋漓展现。在音乐教学中,教师不仅要传授教学知识内容,而且注重表达音乐情感,使学生可以深入体会音乐作品中蕴含的丰富情感。在律动教学中,通过形体律动可将音乐节奏充分表达。首先,对于欢快、热烈情感内涵的音乐教学内容,节奏通常较为欢快,如《瑶族舞曲》,教师引导小学生利用快的节奏进行形体律动;其次,对于沉重、悲伤等类型情感的音乐教学内容,节奏通常较为缓慢,如《伏尔加纤夫曲》,通过缓慢节奏而表达纤夫的吃力感。在律动教学中,通过形体律动,小学生可以深刻体会音乐情感。

3.3通过律动而表达音乐音调:

音调赋予音乐以生命力,将音调和节奏相结合,能够实现音乐情感的客观表达,尽显音乐艺术魅力。对于小学阶段音乐教育而言,由于小学生认知能力有限,增加音调教学难度。然而,在律动教学的作用下,通过形体律动能够将音调加以形象表达。例如:在学习4/4节拍和3/4节拍时,前者学习中,教师引导小学生强节拍时拍两只手,弱节拍时拍一只手;后者学习中,通过拍腿而传递音乐音调。基于此,小学生对音乐知识内容的理解能力、记忆能力有着明显的提升,且改变传统音乐教学中的沉闷气氛,对促进小学音乐教学活动深入开展发挥着重要作用。对于小学音乐教学而言,音调是教学重难点,而在律动教学实施中,小学生可以将形体与音乐相联系,并且对音乐音调有着更为深刻的理解和认知[4]。

结论:

在小学教育发展进程的推动下,音乐教学逐渐受到重视,只有有效开设音乐教学课程,才能为学生展示艺术魅力,为学生终身发展奠定良好的艺术基础。基于传统方式的小学音乐教学,师生缺乏有效沟通,且学生学习积极主动性不够,降低教学成效。由于律动教学在小学音乐教学中具有较大的价值,因而音乐教师应积极采取音乐律动教学策略,在增强师生互动交流的基础上,赋予音乐以动静结合的教学模式,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创造力、思考力与艺术鉴赏力。

作者:杨兰 单位:云南省普洱市宁洱县磨黑镇第一小学

参考文献

[1]范滢滢.探讨体态律动应用在小学音乐教学中的有效策略[J].音乐时空,2016,08:119+118.

[2]邓嫒姿.舞蹈律动在小学音乐教学课程改革中的应用分析[J].科教文汇(中旬刊),2013,07:115-116.

[3]陈翠翠.唤起音乐的本能———体态律动在小学低段的音乐教学中的实践性探索[J].音乐时空,2014,05:144.

[4]殷磊.随音乐律动创高效课堂———浅谈舞蹈律动在小学低年级音乐教学中的作用[J].音乐时空,2014,11:196.

第十篇:小学音乐教学节奏感培养

摘要:

对于音乐教学来说,旋律和节奏缺一不可,音乐是从小培养的,因此培养小学生的节奏感就是当前小学音乐教育的必修课程,对小学生进行音乐节奏感的培养有利于陶冶学生的情操,促进小学生的身心健康发展,本文主要针对当前小学音乐教学中的节奏感培养问题进行较为深入系统的研究,并着重研究了在小学音乐教学中怎样培养学生的节奏感,以促进小学音乐教学的良性发展。

关键词:

小学;音乐教学;节奏感

前言

音乐是人类社会精神生活的一个重要的组成部分,而节奏有正好是音乐构成的首要因素,说节奏是音乐的生命一点儿也不为过,所以说培养小学生的节奏感也就成为了当前小学生音乐教育教学中的重要组成部分,我们的培养小学生音乐的时候也要将音乐节奏教育放在首要位置,着重来培养小学生的音乐节奏感。

1培养小学生音乐节奏感的重要含义

第一点就是培养小学生音乐节奏感有利于提升小学生对音乐的审美能力,由于不同学生对音乐的把握程度会有所不同,节奏感的好坏会直接影响到学生是否发挥好自身的主观能动性,从而提升自身对音乐的感知能力,还有的学生可以在感知的基础上进行创造性的创作,因此我们说培养小学生的音乐节奏感对于提高小学生对音乐的理解和欣赏都是有着积极的推进作用的。第二点培养小学生的音乐节奏感还有利于陶冶学生的情操,学生能够在音乐中感悟人生,丰富自身的思想感情,从而促使小学生去懂得感受美、发现美、创造美。我们通过培养小学生的节奏感可以让小学生感悟音乐的能力得到再一次的提升,让学生产生一种高尚的、争议的情感,让学生对生活、对世界都能够充满希望。最后一点,培养小学生的音乐节奏感还有利于锻炼小学生的智能素质发展,因为小学生在学习音乐节奏的过程当中,手、脑、眼、耳都要运用上,并且相互之间还要协调好,这对于小学生的记忆力发展也是非常有好处的,不仅能够提升学生的想象力,而且还能够进一步的开阔学生的视野,培养学生的思维创造能力,这也是为培养小学生的智能素质打下坚实的基础。

2小学音乐教学中节奏感的培养措施分析

2.1激发学生的音乐学习兴趣:

学生在整个学习的过程中,兴趣是占主导地位的,所以我们的小学音乐教师一定要注重对学生进行音乐兴趣的培养,因为只有激发了小学生的音乐学习兴趣,才能够很正的对小学生进行音乐节奏感的训练,音乐节奏这一概念相对来说是比较抽象的,为什么说它抽象,因为不同的音乐,其节奏点不同,人们对音乐节奏的理解也必然会有一定的偏差,有的人在理解音乐节奏的时候,常常会跟着音乐走,而有的人在理解音乐节奏的时候,喜欢按照自己的思维将音乐节奏划分出来,但是小学生对节奏的感知是非常敏感的,因此我们的小学教师一定要充分的了解小学生的各项心理特征,准确的将小学生心目中的流行因素和可能感兴趣的事物尽可能多的融入到小学生音乐节奏感的培养当中,不断的帮助小学生来寻找来自身边的节奏,像动物的叫声,自然界中的声音等等,这样就可以非常容易的激发小学生的音乐学习兴趣,从而提高小学音乐节奏教学的整体效率。

2.2加强学生的音乐听力练习:

音乐听力训练是小学生音乐教育中的必修课程之一,小学生的音乐节奏感以及对音乐的感悟能力都是非常好的,而且小学生的音乐节奏感还与学生自身的音乐记忆能力、音乐审美能力都有着非常紧密的关系,所以说加强小学生的音乐听力训练对小学生的乐感提升是有很大帮助的,美好的音乐都是在生活当中出现的,所以我们的音乐教师可以让小学生多细心的观察一下生活中的节奏之美,我们的音乐教师还可以带领学生走进生活,用心去聆听生活中的点点滴滴,除此之外还可以带领小学生到生活中去寻找节奏之美,在小学音乐教学的课堂中,我们还可以在音乐教学课堂上,利用多媒体等现代化的教学设备,为小学生展现更多的生活中的音乐节奏,让小学生在感受节奏的同时还能够感受到生活中的美,自然中的美,不断的陶冶自身的情操。

2.3强音乐乐器引进到课堂当中,不断的挖掘小学生的音乐潜能:

对音乐节奏感的认识前提还是要回归到音乐的乐器当中,将乐器引进课堂有利于增强小学生对不同乐器的感知能力,而且还能够让小学生在乐器的击打中不断的挖掘学生的潜在能力,将打击乐器引进课堂当中,让学生真切的感受到乐器带给学生的节奏感受,我们的音乐教师可以讲小学生进行分组训练,各个小组在拿到乐器之后进行合奏,在合奏中深入的感知音乐的节奏之美,我们的音乐教师还可以适当的引导学生把握音乐中比较隐蔽的节奏韵律,从而不断的提升学生的节奏素养和整体音乐感知水平。

2.4我们的音乐教师还可以运用体态的律动来不断的增强小学生的节奏意识

通过实践证明,体态律动可以让学生在肢体动作中充分感知到音乐的节奏,这对于增强学生的节奏意识是非常有伴奏的。

3结语

对小学生进行节奏感的培养是小学音乐教学中最重要的环节之一,我们的小学音乐教师一定要综合各种不同的教育教学因素来对小学生进行正确的指导,要能够有目的有计划的对小学生进行音乐节奏感训练,不断的增强小学生的音乐节奏意识,最终达到提升小学生音乐鉴赏能力的目的。

作者:鞠丽丽 单位:集安市实验小学

参考文献

[1]贾瑞英;;浅谈如何在小学音乐教学中激发学生的创新意识及创新能力[A];中华教育理论与实践科研论文成果选编(第四卷)[C];2013年

[2]赵彩霞;;谈如何运用现代信息技术来优化小学音乐教学[A];中华教育理论与实践科研论文成果选编(第四卷)[C];2013年

[3]晋兆琼;;浅谈现代教育技术在小学音乐教学中的运用[A];中国当代教育理论文献———第四届中国教育家大会成果汇编(上)[C];2007年

[4]李桂琴;;小学音乐教学中学生健康心理因素的培养[A];首届“健康杯”全国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研讨暨颁奖大会论文集[C];2002年

[5]张小华;陈宇;;点燃学生创造思维的火花———浅谈智慧学在小学音乐教学中的应用[A];全国第二届智慧学学术研讨会论文集(3)[C];2004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