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英语教师发展研究

大学英语教师发展研究

【摘要】:该研究从翻转课堂角度探讨大学英语教师发展的必要性。在“互联网+”时代,教师成长为“智慧”学习者是把学生培养成自主学习者的前提。从建构主义学习理论出发,论证了教师的可持续学习能力对大学英语教学生态的可持续发展和终身学习型社会的构建具有关键性作用。翻转课堂和教师发展的研究可以齐头并进,互相促进。

【关键词】:大学英语;教师发展;翻转课堂;“智慧”学习者

近几年,以互联网产业化和工业智能化为代表的第四次工业革命如火如荼地展开。从“中国制造”到“中国智造”,中国的互联网产业迅速地改变着人们的生产、学习和生活方式。互联网与人工智能技术正在全球范围内掀起一场影响人类社会所有层面的深刻变革,并驱动新旧时代的更替。作为师长的一代人,来自后工业文明时期;而作为学生的新一代,则诞生于互联网文明初期,是互联网时代的原住民[1]。高等学校大学外语教学指导委员会最新制定的《大学英语教学指南》(以下简称《教学指南》)是高校开展英语教学工作的蓝图。《教学指南》对大学英语教师提出了“三个主动适应”的要求,即“主动适应高等教育发展的新形势,主动适应大学英语课程体系的新要求,主动适应信息化环境下大学英语教学发展的需要”[2]。面对“互联网+”时代的挑战,大学英语教学改革的一个重要任务,就是借助信息技术,通过资源化和智能化的利器,实现工具性与人文性并举的发展目标[3]。技术是为人服务的,技术必须遵循“以人为本”的理念。在当前的信息社会里,知识和信息的创新速度不断加快,教师知识结构必须进行更新和重构。教与学的矛盾、教师与学生的矛盾、教学内容和教育技术的矛盾、新技术与旧技术的矛盾等一系列矛盾发生在大学英语的教学过程中,亟待我们思考和解决。作为新时代的大学英语教师在教学实践中发现问题和矛盾,着力解决如何满足学生不断增长的自主学习需求,并总结信息时代的教学规律,探索出既能实现当前教师的教学目标,又能满足学生学习需求的有效的教学模式是摆在教师面前的一个重大课题。

1教师发展研究现状

将教师发展与学生发展能够合二为一的最好结合点就是课堂教学。离开了这个结合点,教师发展的研究就可能变成空中楼阁[4]。对于教师而言,教学既是日常工作,也是一个值得深入研究的学术项目。作为教学的实践者,教师学习和应用先进教学理论和方法,并在教学过程中不断思考、总结,从而形成自己的创造性认识。近几年来,翻转课堂已经成为大学英语的一个新型教学模式。因此,在翻转课堂的维度下研究大学英语教师发展具有较大的现实意义。翻转课堂是以信息技术为媒介,学生基于项目的、主动的学习方式。师生间的交流与合作,以及学生之间的交流与合作,始于课前,贯穿于课中,并延续到课后。在中国知网上搜索翻转课堂为主题的论文,结果显示共22943篇(截至2018年12月31日)。国内学者对翻转课堂的研究热情不断高涨,翻转课堂在文、理、工、医学科的各种课程和大、中、小学的各个年级中得到不断地尝试、反思和论证。翻转课堂与英语结合的文章出现在许多核心期刊中,如《外语电化教学》《中国外语》《外语教学》和《外语界》。作为翻转课堂实施者的教师从课堂设计、角色转变、微课制作、评价机制和实施效果等方面思考,探索这一新型教学模式的有效性和存在的问题。在中国知网上搜索教师发展为主题的论文,结果显示共15561篇(截至2018年12月31日)。值得注意的是,相比较20世纪八九十年代,教师发展主题在进入21世纪后得到了教育界的极大重视,相关的研究成果不断涌现出来。文章的作者主要是师范院校的教育工作者和研究者。有不少在“互联网+”视域下研究教师发展的文章着眼于信息时代背景下教师的信息素养、教学能力、评价机制和职业发展的研究。还有一些文章剖析了翻转课堂给大学英语教师带来的机遇和挑战,或者讲述教师角色转变和重新定位等主题。得益于现代教育技术的发展,慕课、翻转课堂、SP-OC等新事物应运而生。教师的角色定位发生了巨大的变革,教师已经不再是知识的唯一权威来源,渐渐向学习的促进者、合作者、指导者等角色转型。作为创新型人才的培养者,高校的教师也必须不断学习,更新知识结构,实现转型和重新定位。在“互联网+”时代,国际化人才无论在知识结构还是在能力素养方面,均应体现跨学科性和跨文化性的复合性特征。值得一提的是,进入21世纪以来,复旦大学和北京大学等国内知名高校先后成立了教师教学发展中心,致力于为教师的教学实践和研究搭建合作发展的平台。基于共同的发展目标,高校间的教师通过各种教学和学术活动交流教学理念和学术心得,构建教师发展“命运共同体”。例如:复旦大学在成功举办4届“创新教与学”研讨会后,于2016年7月举办了“创新教与学研讨会:互联•共享•发展”,围绕“互联网+”时代背景下探讨高校教师教学发展和教育信息化所面临的机遇和挑战,各地高校教师的教学思想和经验得到充分交流和沟通。

2教学生态体系

大学英语教学生态系统由教师、学生、教学环境、教学技术媒介等要素组成。在任何教育改革中,教师是关键的改革者,而真正的教育改革必须赋予教师在教育事件中的决策责任和充分的自主性。同时,教师自主不是绝对的自主,而是要在机构、社会、教学等生态环境下实施的自主[5]。外语教师研究需要一个更具广度和深度的视角,既要考虑教师自身的内在环境,也要关照其所处的学校环境和社会环境,做到主、客观因素兼顾,个体与环境并重[6]。在教学生态系统中,良好的师生关系是合作、共生和双赢。教师自身必须保持可持续的学习能力,并教会学生可持续的学习能力。教师成长的舞台就是在课堂中实现的,因此,教师的可持续发展也是课堂生态的重要功能[7]。在复合型教师观的视域下,大学教师需要成长为“智慧”学习者和学术研究者。只有这样,教学生态系统才能获得可持续发展。可持续的学习能力指的是对学习持有热情和主动性,让学习变成一种习惯,成为生活的常态,不断实现自我的提高和发展。可以说,可持续学习能力有助于建立教师和学生之间的“学习共同体”,是建构终身学习型社会的前提条件。

2.1复合型教师观

进入20世纪后期,各国都重视教师教育的发展,美国提出了新的复合型教师观以提高教师的综合素质,进而提高教育质量,实现培养高素质人才的目标。复合型教师观已成为当今世界教师发展的方向[8]。建构主义学习理论认为情境、协作、交流和意义建构是学习的四大要素。教师是学习情境的设计者和组织者、学习的协作者和交流者,帮助学生搭建“脚手架”并完成知识体系的建构。同时,教师也是学习者,更是积极主动的自主学习者。因此,我们有必要从建构主义学习理论角度重新思考和定位教师的角色。一名优秀的大学英语教师应该拥有丰富的教学理论和实践,善于在实践中不断反思和总结经验。实践产生反思;反思促进实践。实践反思型教师除了掌握学科内容和必要的教学技能之外,还被要求能够按照自己的方式来使情境变得更有意义,使自身的经验置于一定的情境中,主动地、积极地、自律地不断学习,逐渐完成知识的建构[9]。

2.2“智慧”学习者

智慧学习与传统学习不同,它是基于信息化、全球化和协同创新与知识融合的全新学习方法[10]。“互联网+教育”让学习变得更主动、更便捷和更有效。知识和信息不再只属于少数的精英阶层,具备基本信息获取能力的普通人也能平等地获取信息资源。翻转课堂是现代教育技术发展的必然结果,也是对“以人为本”人文精神的极佳诠释。翻转课堂的根本宗旨是把语言的学习和运用结合起来,调动学生已有的英语知识,在实践中感知、认识、运用英语,实现“做”中学的理念。其任务完成的结果通常具有交际性和真实性。学生在成功完成任务的同时,进一步激发了学习兴趣和潜能,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翻转课堂模式在翻转学生角色定位的同时,也翻转了大学英语教师的角色定位。课前,学生观看微视频,识记、理解和应用知识要点,完成学习的基础目标。通过师生的交流互动,在翻转课堂上实现分析、评价和创新的高级目标。在传统课堂上,大学英语教师只是单纯的信息传递者;而在“互联网+教育”的时代里,大学英语教师是学生学习的指导者、监督者和意义建构者。“智慧”翻转课堂对教师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与传统课堂相比,翻转课堂上教师说话的时间大大减少了,但是对教师的信息素养、临场反应、总结评价能力和批判性思考能力等都提出了更高要求[11]。培养具有创新性思维的智慧人才的前提条件是智慧型教师的存在,即教师本身就是“智慧”学习者。

2.3学术研究者

翻转课堂为教师发展带来了新的发展机遇。新时代的大学英语教师要具备跨学科多元知识结构,如信息素养、英语语言文化知识、中文语言文化知识、教育学和心理学等多方位的知识结构。教师的知识结构在很大程度上影响着学生知识结构的建构。当今社会的发展日新月异,教师更要主动学习,更新知识结构,学习新事物,筛选对教学有积极意义的技术、理念和内容,并融入到日常教学中,带给学生具有社会实践意义的知识点,这样才能让高等教育更好地培养出适应社会发展的人才。大学英语教师既是教学活动的实践者,也是教学活动的研究者。教师有必要对教学实践进行反思,以学术成果的方式传播创造性总结、经验和规律。最新的大学英语教学改革中增加了一个重要内容,即专门用途英语(ESP),把英语教学与学生专业学习结合起来。从以个人和社会交流为主要目的的通用英语教学,到以学业和职业发展为主要目的的专门用途英语教学,其核心都是培养学生的应用能力,体现工具性[12]。然而,在当下的大学英语教学生态中,不少教师的教学与科研处于脱节状态。有不少教师人为地割裂教学与科研的关系,主观断定教学是教学,研究是研究。所以,造成的结果是教学方面的科研成果产出量很少,而一些为了评职称发表的文章也与教学主题毫无关系。大学英语教师的教育背景主要是语言学、文学、翻译学、跨文化交际学等方向的英语硕士或博士研究生。然而,作为教师职业必备的知识体系—教育学和教育心理学等内容需要在工作中进一步学习和掌握。就英语专业研究生而言,学术感是他们的语言认知学习能力、专业拓展能力和研究能力的有机融合,具体表现在对专业知识的建构、专业技能的提升以及科研方法的运用上。在一定意义上,学习者的学术能力越强,其学术感就越强[13]。踏上教书育人的工作岗位后,大学英语教师的学术科研会从语言文化研究过渡到英语教学理论与实践上。因此,新时代的大学英语教师应该积极参加学术交流活动和语言教学进修培训,学习国内外的最新教学理论和技术,丰富教学视角,并运用在教学实践中。在重视大学生的学术能力的同时,专门用途英语对大学英语教师的学术能力培养也提出了更高要求,需要教师把英语教学与职业发展结合起来。美国心理学家波斯纳在20世纪80年代提出了一个教师成长公式:教师成长=经验+反思。大学英语的教学目标决定了大学英语教师的发展轨迹,在教书育人的过程中不断接受培训,处于学习、应用、反思、再学习的动态循环和不断向前发展的过程。学习型的大学教师才能走上可持续发展的职业道路。大学英语教师的专业方向各不相同,可以充分发挥自己研究方向的专长,结合学生的专业需要和职业发展需求开设一些人文课程选修课。《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全面深化新时代教师队伍建设改革的意见》中指出“全面提高高等学校教师质量,建设一支高素质、创新型的教师队伍。着力提高教师专业能力,推进高等教育内涵式发展。搭建校级教师发展平台,组织研修活动,开展教学研究与指导,推进教学改革与创新”。

作者:叶玲 姚艳丹 韩叶 单位:海军军医大学国际军事医学交流中心外语教研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