思想政治教育学科建设论文2篇

思想政治教育学科建设论文2篇

第一篇

一、坚持马克思主义的整体性特征

第一,避免以马克思主义的部分原理替论整体。由于长期以来对马克思主义开展分门别类研究的思维惯性和研究习惯,一些学者总以为基于自己所研究、所把握的马克思主义就是整体的马克思主义,以部分研究的惯性思维替代整体性研究,犯了“盲人摸象”的错误。思想政治教育学科建设坚持马克思主义,同样需要从整体上研究和把握马克思主义,用马克思主义的整体性精神引领学科发展,用从整体性研究中得出的基本原理指导学科建设。但在学科建设实践中,却客观存在着以局部替代整体、忽视整体性把握的情况。比如,一些学科点在人才培养的课程设置上并没有基于整体性把握马克思主义的需要开设课程,而是简单化地依据现有师资“就汤下面”;在马克思主义理论教学中一些教师不是着眼于马克思主义的整体性把握,而是依据自己的理论专长进行选择性讲授;在理论研究中一些学者撇开马克思主义的理论整体,从马克思主义中但取所需,以致误读马克思主义,等等。这些情况表现各异,根源都在于缺乏对马克思主义的系统把握,忽略其整体性特征。

第二,避免把马克思主义发展的阶段性与连续性对立起来。马克思主义不是僵死不变的教条,而是不断发展的科学理论。马克思主义的发展是阶段性与连续性的统一。把握马克思主义,要用历史的眼光把马克思主义发展的各个阶段看作是接力探索的过程。长期以来国外一些人不顾马克思主义发展的阶段性与连续性相统一的特点,用马克思主义发展的一个时期去否定另一个时期,搞“对立论”、“冲突论”、“背叛论”、“抛弃论”,抛出什么早年马克思与晚年马克思是两个马克思、晚年恩格斯背叛了早年恩格斯等观点。国内也有人受其影响持这种观点,其表现是把马克思列宁主义与思想对立起来,把思想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对立起来。这些错误观点和思想方法不能不反映到思想政治教育学科建设中,给党的指导思想教育、社会主义主流意识形态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教育等造成混乱,需高度重视。

第三,避免肢解、分解马克思主义的逻辑整体性。马克思主义的整体性体现在其世界观和方法论的高度统一中,也体现在其立场、观点和方法的逻辑整体中。坚持马克思主义的整体性,就是要认识到马克思主义是十分彻底、完备而严密的理论体系,它的各组成部分之间相互联系、相互贯通、相互渗透,构成一个不可分割的逻辑整体。正如有学者所指出,它“无论在理论内容上,还是在逻辑思维形式上彼此都不能分割”,近些年来,一些学者只承认马克思主义的世界观或方法论意义,忘记马克思主义整个理论既是世界观又是方法论;片面强调马克思主义唯物辩证法的根本方法,忽视其根本立场和观点,割裂马克思主义立场观点方法的整体统一性,肢解马克思主义的逻辑整体性。这些观点反映到思想政治教育学科建设中,往往形成一些孤立、片面、歪曲的观点,在实践中顾此失彼,影响思想政治教育学科的健康发展。

第四,避免割裂思想政治教育与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的整体关联性。思想政治教育作为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中的一门二级学科,它尽管研究的侧重不是马克思主义本身,而是对马克思主义的教育问题,但它无疑也是面对整体的马克思主义,需要在学科建设中确立整体意识。既对马克思主义及其教育开展整体性研究,也在马克思主义理论的学科整体中谋划学科建设与发展,还要整体地把握马克思主义的真精神,真正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推进学科建设。然而在现实中,有的在推进思想政治教育学科建设中“单兵独进”、“一枝独秀”,片面强调本学科的发展,忽略思想政治教育学科建设一方面需要马克思主义为其提供理论基础,另一方面需要其他二级学科的支撑,在学科依托与良好的学科生态关系中实现发展。这些现象的存在都有违马克思主义的整体性特征,无助于从整体上建设好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

二、把握马克思主义的精髓与活的灵魂

马克思主义的精髓与活的灵魂就是实事求是,具体问题具体分析。在学科建设中坚持马克思主义,最为根本的就在于要坚持马克思主义的精髓与活的灵魂。曾指出,繁荣发展哲学社会科学,“坚持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绝不是教条式地搬用,或者脱离实际地从马克思主义一般原理去作抽象推论,或者用它的个别结论去代替具体的科学研究,而是要深刻领会它的精神实质,善于运用它的立场、观点、方法去指导具体的社会科学研究及其学科建设。”这即是说,推进在哲学社会科学学科建设中坚持马克思主义,根本在于深刻理解马克思主义的精神实质,掌握马克思主义的世界观、方法论,学会运用马克思主义的基本原理去分析、研究和解决学科建设中的具体问题。以这一精神比照当前思想政治教育的学科建设,可以发现学科建设中的一些做法和现象有违坚持马克思主义的精髓与活的灵魂的要求,需要特别加以克服和纠正。

第一,力戒形式化、口号化、标签化地对待马克思主义。所谓形式化、口号化、标签化地对待马克思主义,主要是指这样一种情况:即不在领会马克思主义精神实质上下功夫,而把坚持马克思主义作为一个口号随时挂在嘴边,作为一个标签随时准备向需要的地方粘贴。这在马克思主义发展史上不乏类似的情况。1890年8月5日恩格斯在《致康•施米特》的信中说:“对德国的许多青年著作家来说,‘唯物主义’这个词大体上只是一个套语,他们把这个套语当作标签贴到各种事物上去,再不作进一步的研究,就是说,他们一把这个标签贴上去,就以为问题已经解决了。但是我们的历史观首先是进行研究工作的指南,并不是按照黑格尔学派的方式构造体系的诀窍。”恩格斯在这里批评的简单对待唯物主义的一些做法与今天某些人犯的形式化、标签化毛病何其相似!当时为克服这种错误,恩格斯强调必须重新研究全部历史,必须详细研究各种社会形态存在的条件,然后设法从这些条件中得出观点和结论。这些论断令人警醒,值得我们认真领会。

第二,力戒教条主义、本本主义地对待马克思主义。马克思主义是科学,但坚持马克思主义绝不意味着要固守马克思主义的具体论述与个别论断,以本本主义的态度对待马克思主义。曾深刻地指出:“本本主义的社会科学研究法也同样是最危险的,甚至可能走上反革命的道路,中国有许多专门从书本上讨生活的从事社会科学研究的共产党员,不是一批一批地成了反革命吗?就是明显的证据。”强调“我们说马克思主义是对的,决不是因为马克思这个人是什么‘先哲’,而是因为他的理论,在我们的实践中,在我们的斗争中,证明了是对的。”在思想政治教育学科建设中坚持马克思主义,更要高度重视这个问题。坚持马克思主义,要着力掌握马克思主义的立场观点和方法,并运用它去分析和解决思想政治教育的具体问题。阅读与学习马克思主义的“本本”是必要的,但不能搞本本主义。

第三,力戒望文生义、断章取义地对待马克思主义。在思想政治教育学科建设和研究中经常可以看到这样的情况:一些研究者为了用经典作家的论述支撑自己的观点,在引经据典时往往不顾具体论述的时代背景、具体针对性与上下文语境,只根据自己论证的需要随意加以抽取、剪裁,竭力使经典作家的话语在字面上符合他个人的论述,与他个人的语言相契合。也有些研究者论述问题时把字面上与之相似、相近的非马克思主义的观点,甚至反马克思主义的观点也引进来,当作马克思主义的论断,且丝毫不加区分和辨别。这样的做法一方面犯了望文生义、断章取义的错误,另一方面容易上假马克思主义、反马克思主义的当。列宁1917年在《给同志们的信》中曾深刻地告诫人们:“马克思主义是非常深刻的和多方面的学说。因此,在那些背弃马克思主义的人提出的‘理由’中,随时可以看到引自马克思著作的只言片语(特别是引证得不对头的时候),这是不足为奇的。”近些年来国内的一些民主社会主义者、新自由主义者、者,在撰文表达自己非马克思主义、甚至反马克思主义观点时,往往借引用与摘录马克思主义的经典文献,做出一副忠实于马克思主义的样子。因此,如果我们不纠正望文生义、断章取义地对待马克思主义的错误,就不能同他们划清思想界限。

第四,力戒感情用事,以错误而非科学的态度对待马克思主义。陈奎元曾在谈到坚持马克思主义时指出:“有的理论工作者没有掌握好马克思主义的基本理论,听到社会上对马克思主义有一些非议,想用一点附加的东西、时髦的语言给马克思主义挣面子,这是不可取的。”这种情况在思想政治教育理论研究与学科建设中也是存在的。出现这种情况,原因是并不真正懂得马克思主义。马克思主义是科学、是真理,它不怕别人批评、批驳和非议,用不着以附加的东西和时髦的语言来给它挣面子。相反,如果不是用马克思主义的真理去说服人,而是对马克思主义进行盲目维护,附加给马克思主义一些观点,还会使马克思主义陷入尴尬和难堪。只有透彻把握马克思主义的精神实质,真正懂得马克思主义,才能在学科建设中坚持而不背离马克思主义,才能在理论研究与实际工作中划清马克思主义与反马克思主义、非马克思主义的界限,分清哪些是必须长期坚持的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哪些是需要结合新的实际加以丰富发展的理论判断,哪些是必须清除的对马克思主义的教条式理解,哪些是必须澄清的附加在马克思主义名下的错误观点。凭感情用事不是正确对待马克思主义的态度。

三、彰显马克思主义与时俱进的理论品质

思想政治教育学科建设坚持马克思主义,必须坚持其与时俱进的理论品质,否则就不是真正坚持马克思主义。这就要求,思想政治教育的理论研究、教育教学及人才培养等,要贴近时代、贴近实践、贴近学科实际,与时俱进地推进发展,而不能固守书斋、局限书本、远离实践、脱离实际。

第一,务必对马克思主义发展的最新成果保持高度的理论自觉。思想政治教育学科建设坚持马克思主义与时俱进的理论品质,必然意味着学科建设与发展要以高度的敏锐性和行动自觉关注马克思主义的最新发展及其理论成果,及时地把它引入到学科中来,用以指导学科发展,开展理论研究,推进实践创新。然而在现实中,还存在缺乏这种敏锐性的情况,主要体现在三个方面:一是不怎么关注马克思主义的最新发展,理论研究满足于思想政治教育学科的传统话语方式与学科理论话题;二是给予一定的关注,但止于泛泛学习,不能把马克思主义最新理论发展与本学科实际联系起来;三是研究得不够系统深入,联系学科实际运用不够。

第二,务必对马克思主义指导下的理论创新有深刻理解和把握。思想政治教育学科同一切哲学社会科学一样,“理论创新必须以坚持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为前提,否则就会迷失方向,就会走上歧途,而坚持马克思主义又要以根据实践的发展不断推进理论创新为条件,否则马克思主义就会丧失活力,就不能很好地坚持下去”。根据这个要求,在思想政治教育的理论创新中,不能热衷于搞概念、术语、花样等的翻新。不能仅从概念到概念、从术语到术语,使理论研究愈来愈玄、愈来愈繁,远离人们熟悉的生动实践。更不能标新立异、哗众取宠,把一些与马克思主义格格不入的理论、学说,引入思想政治教育理论领域,给思想政治教育嫁接上一些西方相关学科的术语范畴和思维方法。而应重视活生生的社会现实的要求。正如有学者所指出:“决不能把这种理论创新当作一种文字游戏,当作一种名词新花样,当作一种术语新演绎。如果只是文字、名词、术语在那里绕来绕去,那是没有意义、没有价值的。真正有价值的理论创新,一定能够回答实践和时代提出的新的问题。”

第三,务必对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和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使命担当有清晰的认识。思想政治教育学科自设立以来,一直与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育教学、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实践创新之间保持着紧密的内在关联。长期以来,学科为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育教学、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加强与改进提供着重要的理论支持和师资保障。相应的,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改革、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加强与改进,也为学科发展提供了实践场域和现实推动力。2005年,设立马克思主义理论一级学科的一个重要背景就是要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推动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育教学的发展。这就意味着,思想政治教育学科的建设与发展,要服务于新时期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和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加强和改进的实践需要,为其提供可靠的学科支撑。但在现实中,一些高校在学科建设中,无视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和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最新发展,不去关注其中面临的重大理论问题和重要的实践经验。甚至有的研究者没有兴趣、也没有从事过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没有开展过大学生日常思想政治教育。在这些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理论研究、学科发展,与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和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是两张皮。这是有违学科使命担当的。

第四,务必对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的实践发展保持高度的学科自觉。思想政治教育是我们党的政治优势和优良传统,思想政治教育学科理应把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置于关注的核心地位。然而在思想政治教育学科理论发展的现实中,一些学者不重视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研究或者说对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研究重视不够的情况仍是一个突出问题。比如,把思想政治教育学科等同于一般教育学学科,照搬教育学的框架和范畴体系,模糊思想政治教育学科的边界,甚至把国外的教育学当作我们的思想政治教育学科加以重点建设,这不仅是“荒了自己的田,种了别人的地”,而且取消了我们学科的意识形态性。笔者以为,思想政治教育一定要以高度的学科自觉关注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的实践发展,要深刻地认识到“思想政治教育学科,本身既以马克思主义理论为指导,又以马克思主义理论为教育内容,这既是党的思想政治教育的优良传统,也是思想政治教育学科的本质特性。如果不以马克思主义理论说服人、教育人,就不是真正的思想政治教育。”思想政治教育理论研究如果离开马克思主义的理论指导,离开对马克思主义教育的理论关注,就偏离了思想政治教育的学科要义,失去了本质灵魂。

作者:白显良 单位:西南大学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中心

第二篇

一、处理好学科与专业的关系,实现学科与专业间的互助互存

“研究生的学科、专业目录”和“本科专业目录”分别于2008年、2012年作相应调整。从这一调整变化可以看出,对思想政治教育学科的定位经历了一个认识过程,并且在相当长的时间是基于专业设置划定其学科归属的。进一步考察,可以清晰地看到思想政治教育学科建设与专业发展是相伴相随的。众所周知,一门学科的成立往往是以明确而特殊的研究对象、系统而整体的知识体系、标志而显著的理论成果等为前提的。思想政治教育学科在专业初创阶段是难以称得上是一门成熟的学科的。因为在这一时期,思想政治教育到底以什么为研究对象,蕴含着哪些特殊矛盾和规律,有什么样的知识理论体系,并没有完全搞清楚。正是伴随着专业建设的推进,立足人才培养的需要,从编写系列教材入手,渐次开展了理论研究,产生了系列研究成果,探究并回答了思想政治教育的若干规律性问题,提升了思想政治教育的学理认知,形成了较为成熟的学科理论体系。也就是说,思想政治教育的专业建设推动着学科发展,学科发展离不开专业建设。

有学者认为:“思想政治教育学科专业体系形成,为思想政治教育科学化研究、学科建设和专门人才的正规化培养提供了依托平台、制度保障与合法性依据。”然而,在推进学科建设的现实中,却存在着没有充分认识到思想政治教育专业与学科之间的紧密关联,没有处理好专业发展与学科建设关系的情况,主要表现为:一是脱离思想政治教育专业基础搞学科建设的“偏化”。思想政治教育学科在我国的学科体系中已不再是“小学科”,全国思想政治教育博士点超过70家,思想政治教育硕士点有数百家,但不少有硕士点、博士点的单位并未设置思想政治教育本科专业,这就意味着这些单位是在没有思想政治教育本科专业的背景下进行思想政治教育学科建设的。因为没有思想政治教育本科专业,缺乏健全完整的人才培养体系,开设不出思想政治教育专业人才培养所需的系统性课程,从而使这些单位的思想政治教育学科处于一种“缺基础、欠发达”状态,在少量的研究生培养中经营着学科建设,这是一个十分明显的局限。二是思想政治教育本科专业建设的“随意化”。一些院校对思想政治教育本科专业建设重视不够,偏离学科固有的规律性。比如,在思想政治教育专业的课程开设中“就汤下面”的现象时有发生,不是立足专业人才培养的应然规格和本来需要开设课程,而是限于现有的师资能开出什么课程就开什么,以至于让学生感觉到思想政治教育是“万金油”,体现不出专业的学科性和学科的专业性,使思想政治教育专业的学科归属处于“漂浮”状态。三是思想政治教育人才培养的“窄化”。

在一些办有思想政治教育专业的师范院校中,思想政治教育专业只局限于“师范”,把培养的目标锁定在中小学政治课教师,这本也无可厚非。但在实际中,却存在将人才培养予以“窄化”的现象,即简单化地对应中小学政治课教学内容开设课程,未能按照“本专业学生主要学习马克思列宁主义、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思想政治教育的基本理论和基本知识,接受思想政治教育的专业技能与方法的基本训练,掌握从事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基本能力”的要求培养学生。事实上,推进思想政治教育学科建设,需要正确认识专业与学科之间的关系,并努力在学科建设中处理好二者的关系。一方面,要认识到搞好思想政治教育专业建设,能为学科建设提供师资保障、氛围支持、成果积累,以推动思想政治教育学科建设。相应地,搞好了思想政治教育学科建设,有助于推动专业发展,为专业建设提供依托和支撑。当下,推进思想政治教育学科建设,务必深刻认识到专业发展和学科建设之间理应是相互支撑、互动发展的关系,应总结专业设置30多年来的经验教训,立足专业发展取得的既有成绩推动学科建设。另一方面,要认识到二者的区别,如有学者所说的那样:“思想政治教育专业的主干学科是马克思主义理论、政治学、教育学三个一级学科,而思想政治教育学科只是马克思主义理论一级学科中的一个二级学科,所以思想政治教育专业与思想政治教育学科不是简单的对应关系……应避免和纠正把思想政治教育本科专业‘窄化’、‘泛化’、‘通识化’、‘替代化’等倾向。”

二、处理好主渠道与主阵地的关系,夯实思想政治教育学科建设的发展基础

从1984年教育部决定在部分学校设置思想政治教育专业以来,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逐步发展为由主阵地、主渠道两部分构成,即日常思想政治教育和以思想政治理论课为主要形态的思想理论教育。30多年的实践证明,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主渠道和主阵地的建设,既关系到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实践的成效,也关系到思想政治教育学科建设的推进,须处理好二者的关系,以集聚合力夯实思想政治教育学科建设的实践基础。要让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主渠道、主阵地共同奠定思想政治教育学科发展的实践基础。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育教学、大学生日常思想政治教育分别是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主渠道、主阵地。

前者主要对大学生开展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其具体的课程设置历经数次改革,其间最主要的体现是“85方案”、“98方案”和“05方案”的颁布实施,但无论其具体课程如何变化、教学内容怎样调整,本质上都是对大学生进行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提升大学生的思想理论素养和思想道德素质,帮助大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后者主要结合大学生成长成才、择业交友、健康生活等方面的实际,了解他们的思想状况,针对他们关心关注的热点、焦点问题及时进行教育,引导他们养成自尊、自爱、自律、自强的优良品格,提高思想认识和精神境界。二者共同存在于思想政治教育实践之中,构成思想政治教育学科建设的鲜活实践。在高校推进思想政治教育学科建设,理应关注思想政治理论课教育教学和大学生日常思想政治教育,以此作为学科发展的重要实践场域。

任何无视思想政治理论课教育教学和大学生日常思想政治教育的偏误,都将给思想政治教育学科建设带来不利,使之弱化实践基础,丢失其中的智慧和营养。要让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和大学生日常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都成为思想政治教育学科的建设者和推动者。依据《通知》的规定,“思想政治教育是运用马克思主义理论与方法,专门研究人们思想品德形成、发展规律和思想政治教育规律,培养人们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的学科”。思想政治教育学科的研究者要深入思想政治教育的实践,研究人们思想品德形成发展的规律和开展思想政治教育的规律。离开思想政治教育实践开展思想政治教育研究无疑只是观念层面的推理和书斋中的冥想。

然而在现实中,一些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远离思想政治教育实际,把理论讲授和研究变成照本宣科的“学术游戏”;而一些从事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工作者又疏于开展理论研究,对思想政治教育的把握停留在经验层面。这两种情况的存在,直接导致不少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和大学生日常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未能真正置身于思想政治教育理论研究和学科建设之中,游离于学科之外。一般意义上讲,高校思想政治教育队伍由思想政治教育专业教师、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大学生日常思想政治教育教师(辅导员、班主任)等三部分构成。推进思想政治教育学科建设,迫切需要包括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大学生日常思想政治教育教师在内的所有思想政治教育队伍成员都成为思想政治教育的研究力量,都成为思想政治教育学科中人。要让思想政治教育专业教师走进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和大学生日常思想政治教育。既然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大学生日常思想政治教育与思想政治教育学科建设紧密关联,所有的实际工作者都应该成为学科中人,推动学科发展。同理,从事思想政治教育专业的教师也不能把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和大学生日常思想政治教育看成与己无关的事情,以旁观者身份冷眼观之、漠然视之。当前,在个别院校就存在一些从事专业学科的教师,尤其是一些从校门到校门、缺乏思想政治教育实践的教师,既未直接参与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也未参与大学生日常思想政治教育的现象。由于缺乏思想政治教育的实践体验,专业教学、理论研究更多的是从概念到概念,依靠纯粹的逻辑推理、理论演绎、实践假设等来进行。这样的理论研究,难以为主渠道主阵地提供强有力的学理支撑。“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队伍主体是学校党政部门和共青团干部,思想政治理论课和哲学社会科学课教师、辅导员和班主任。”

推进思想政治教育学科建设,要发挥整个队伍的作用,特别是思想政治教育专业教师要参与思想政治理论课和大学生日常思想政治教育实践,不能把思想政治教育学科建设演变为少数“思想政治教育学者”的事情。要让思想政治教育专业教师、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大学生日常思想政治教育教师都行动起来,让主渠道与主阵地联动起来,共同夯实思想政治教育科学发展的基础。

三、处理好应用学科与基础学科的关系,彰显思想政治教育学科的实践应用特性

在马克思主义理论一级学科中,思想政治教育是唯一的实践性强的应用学科,其他五个二级学科为理论性强的基础学科。推进思想政治教育学科建设要处理好应用学科与基础学科的关系,充分彰显思想政治教育学科作为一门应用学科的鲜明特性。思想政治教育学科要运用马克思主义的立场、观点和方法研究人们思想品德形成发展的规律和思想政治教育的规律,应努力从基础理论学科中汲取智慧和营养。如果不懂得马克思主义理论,尤其是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不掌握马克思主义的立场、观点和方法,何以运用马克思主义去开展理论研究?而要真正懂得马克思主义,离不开对马克思主义发展历史的熟悉、对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掌握以及对马克思主义经典文献的阅读,这就需要从马克思主义理论一级学科所属的其他几个二级学科中汲取智慧和营养。再有,思想政治教育是马克思主义的思想政治教育,当然必须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懂得马克思主义是开展马克思主义思想政治教育的内在要求。由此可见,思想政治教育学科无论是从理论维度还是从实践维度而言,都离不开对马克思主义理论的掌握和精通。这就意味着,在推进思想政治教育学科建设中,不仅要注重对马克思主义理论其他几个二级学科的依凭,而且要注重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把对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的研究置于核心地位。马克思主义从根本上决定了思想政治教育学科的属性及归属,关系到学科存续发展的固本强基。

离开马克思主义,思想政治教育就“不可避免地会沦落为纯粹的教育技术学,成为无所负载而驶的‘空车’”,同时也就失去了作为独立学科存在的必要性与合理性。马克思主义理论一级学科所属的六个二级学科之所以构成一个学科生态系统,根本就在于它们有着共同的学科使命和理论基础,既要以马克思主义为学科理论基础,又都要对马克思主义开展科学研究。思想政治教育是运用马克思主义理论与方法,专门研究人们思想品德形成、发展规律和思想政治教育规律,培养人们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的学科,它以马克思主义为理论指导,以党的思想政治工作为实践基础,有着鲜明的实践应用特性。进一步说,思想政治教育学科研究马克思主义,是要让马克思主义走出文本,走近大众,走进实践,赋予马克思主义以时代生机和实践活力。“如果一个人只知道背诵马克思主义的经济学或哲学,从第一章到第十章都背得烂熟了,但是完全不能应用,这样是不是就算得一个马克思主义的理论家呢?这还是不能算理论家的。我们所要的理论家是什么样的人呢?是要这样的理论家,他们能够依据马克思列宁主义的立场、观点和方法,正确地解释历史中和革命中所发生的实际问题,能够在中国的经济、政治、军事、文化种种问题上给予科学的解释,给予理论的说明。”这正是思想政治教育学科坚持马克思主义、研究马克思主义的本质要义。

那么如何在思想政治教育学科建设中突出其应用性特色呢?这就要求思想政治教育学科加强对马克思主义理论本体的研究,掌握马克思主义的立场、观点和方法,并善于运用它去传播马克思主义真理,分析解决人们的思想问题和实际问题,在引导人们确立科学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中应用马克思主义。思想政治教育学科与马克思主义理论一级学科所属其他几个二级学科共同以马克思主义理论及其教育为研究对象,相互支撑、不可分离,因而应维护好基础学科与应用学科的共生共建关系。思想政治教育学科要把马克思主义理论与方法运用于实际,对人们思想品德形成发展的规律和思想政治教育规律进行研究,有针对性地做好思想教育和引导工作,发挥“生命线”和“中心环节”的作用,就必须懂得马克思主义的理论与方法。而马克思主义的理论与方法只能从对马克思主义的基本原理、马克思主义的历史发展、马克思主义的中国化等的研究中去把握,离开对相关理论学科的研究,思想政治教育学科无法按照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的建设规格和要求去推进。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具有整体性特点,必须从整体上维护马克思主义理论一级学科中基础学科与应用学科的共生共建关系,注重相互之间的依托与支撑。

四、处理好教育教学与科学研究的关系,助推教研并进的学科发展

任何一个学科在建设发展中都存在教育教学与科学研究、特有的话语范畴理论体系与实践问题,归根结底是理论与实践的关系问题。与其他学科相比,思想政治教育学科的实践场域非常广泛,这要求立足思想政治教育学科实际,处理好教育教学和科学研究的关系。正确处理思想政治教育专业人才培养中教育教学与科学研究的关系。优化思想政治教育专业人才培养,需要正确认识并处理好教育教学与科学研究的关系问题。从一定意义上讲,教育教学与科学研究是相互促进、共同发展的。做好了教育教学工作,可以从中发现问题,提出供研究的新课题。科学研究做好了,可以为教育教学提供新观点新材料,提高教育教学质量。然而,从当前的实际情况看,存在割裂教育教学与科学研究的现象,一些人只注重教学活动,疏于开展科学研究,缺乏联系实际的独到见解表达和创新思考的呈现,跟不上学科前沿;也有一些人科学研究脱离教育教学实际,对教育教学实际中的问题视而不见、听而不闻,缺乏深入思考和理论回应,教育教学与科学研究呈现出“两张皮”现象。还有一些人热衷于纯粹的理论研究,对教育教学、人才培养工作兴趣不大、热情不高,理论研究缺乏鲜明的现实针对性,难以有效地回答学生的现实困惑和疑虑。这些情况的存在,无论对于思想政治教育学科人才培养,还是对于思想政治教育学科的理论研究和学术创新,都带来了很大的不利。因此,推进思想政治教育学科建设,要处理好教育教学和科学研究的关系。

正确处理思想政治理论课教育教学与思想政治教育理论研究的关系。从本质上讲,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活动就是思想政治教育实践。这对思想政治教育的理论研究提出了多方面的需要,既要求思想政治教育的理论研究以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为研究对象,研究课程教学中的学理问题;又要求思想政治教育研究者深入教学一线,直接从事思想政治理论课教育教学;还要求在思想政治教育的学科理论体系中建立起专门的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论,形成关于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的专门学问。而目前的问题是,不少思想政治教育研究者没有在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一线直接从事教学工作,对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状况了解甚少,少于去关心和思考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中的实际问题,更谈不上去研究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的客观规律,从而使思想政治教育理论研究在遭遇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的现实挑战时面临尴尬,拿不出像样的研究成果破解其中的难题。还有,在思想政治理论课教育教学中,还存在一些误解和偏见,如试图把思想政治理论课的几门课程与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的二级学科简单地建立一一对应关系,认为思想政治教育对应“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程。这样的认识并非毫无道理,思想政治理论课与马克思主义理论所属各二级学科之间的确存在一定联系,但不是简单的对应。就思想政治教育学科而言,它的确要支撑“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程,但这并不等于思想政治教育学科不研究和支持其他课程。处理好思想政治理论课教育教学与思想政治教育理论研究的关系,理应让研究面向教学、支撑教学、直面教学,同时让教学服务研究、检验研究、推动研究,实现教学与研究的互动、教学者与研究者的统一。

正确处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大众化与思想政治教育理论研究的关系。在一定意义上说,思想政治教育学科的存在与发展回应了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主流意识形态建设与发展的现实之需。马克思主义是立党立国的根本指导思想和全国人民团结奋斗的思想基础,推进马克思主义时代化、中国化、大众化发展,用马克思主义理论武装人民群众,捍卫马克思主义在我国意识形态领域的指导地位,事关党和国家事业发展的大局。而马克思主义要实现中国化、时代化、大众化,就必须借助教育这个载体,开展马克思主义的传播和引导活动。当代中国的思想政治教育是马克思主义的思想政治教育,担负着推动马克思主义在当代中国的发展,促进人民大众对马克思主义的认知和践行的学科责任和历史使命。这就意味着,思想政治教育的理论研究应该在更宏观的层面上关注马克思主义的中国化、时代化、大众化,关注社会主义意识形态建设,而不能局限于思想政治教育的微观层面的实践。这就要求在推进思想政治教育学科建设中处理好思想政治教育理论研究中的宏观与微观取向关系问题。

所谓宏观取向是指在构建思想政治教育学科体系、开展思想政治教育理论研究时以广阔的社会生活为研究背景,立足意识形态建设的高度,全方位探究社会大局的思想政治教育,揭示社会生活中思想政治教育的规律性。所谓微观取向则着眼于研究思想政治教育局域实践,通过对思想政治教育微观的精细解剖探究学理、研究理论,构建学科理论体系。有学者认为,长期以来,思想政治教育学科理论体系建构“呈现出浓厚的微观色彩”,并分析这种“微观”色调形成于其以教育学为底色的学术史,提出要建设宏观思想政治教育学,即从宏观与整体上研究思想政治教育的学问。当前推进思想政治教育学科建设,要正确对待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大众化与思想政治教育理论研究,在把握思想政治教育理论研究整体态势中观照宏观与微观研究的有机结合、协同创新,推进思想政治教育学科理论体系的完善与发展。

作者:黄蓉生 单位:西南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