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物医药学科群建设的探索

生物医药学科群建设的探索

摘要:学科建设是大学发展的核心和龙头,人才培养是高校学科建设的落脚点。为对接生物医药产业发展,培养与产业需求相匹配的创新型人才,在生物医药学科群建设中,进行以提高创新实践能力为中心的人才培养体系构建。在学科专业布局、导师队伍建设、实践基地建设,人才培养模式等方面进行改革和创新,可以显著提升研究生的创新实践能力。面向未来,应持续加强校企联动,推进双导师协同,以需求为导向进一步深化人才培养体系改革。

关键词:生物医药;创新实践能力;产业需求;人才培养;学科建设

学科建设是大学发展的核心和龙头,是提高学校教学、科研以及服务社会能力和水平的重要基础。随着学科建设深入发展,国内许多高校提出并开始进行学科群建设。所谓学科群是为了最大限度地实现大学作为教育机构、学术组织和社会公共部门的角色,发挥各种角色的职能———培养人才、知识生产与服务社会的功能,由若干相关学科有序组合而成的学科集合[1]。成都大学面向制药、食品和医疗卫生服务,以药学、食品学科为核心,整合药学、生物、医学和护理学科,建立了生物医药学科群。该学科群集成生物医药科研优势,对接区域生物医药和食品产业发展,服务于生物医药全产业链,促进医学、医疗、医药“三医”融合,在新药创制、农产品精深加工和食品安全、康复技术、转化医学、健康养生、生物治疗等领域取得了显著成绩。人才培养是大学的基本使命。促进人的全面发展、适应社会需求是衡量大学人才培养质量的根本标准[2]。指出,研究生教育在培养创新人才、提高创新能力、服务经济社会发展、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方面具有重要作用[3]。创新实践能力是创新型人才的核心能力,创新实践能力培养已成为高校教育教学的重要内容[4]。近年来,生物医药学科群以提高创新实践能力为中心,通过推动学科交叉融合,促进了研究生教育办学思路、体制机制和人才培养模式的改革与创新,主动适应区域经济社会发展对高层次人才的需求,制定和完善人才培养方案,推进教学研究,在科教结合、产学结合上形成了稳定有效、持续发展的培养模式。

1加强顶层设计,学科专业布局对接产业发展

2020年初肺炎疫情的发生,不仅对宏观经济产生较大影响,对大学生就业也造成冲击。与此同时,用人单位又出现用工缺口,甚至是“用工荒”。高校人才培养与产业需求不匹配是导致人才供需结构性矛盾的主要原因之一。生物学相关专业也存在与产业相脱节现象,导致学生能力和素养无法适应企业需求,2019年教育部公布的黄牌专业就有生物技术、生物工程。人才“供给侧”与产业发展“需求侧”不匹配,一方面造成大量毕业生无法就业,另一方面是巨大的人才缺口。研究生教育是国家创新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肩负着创新人才培养和知识创新的重任[5]。学校在生物医药学科群建设中尝试研究生培养体系的系统改革,以提升研究生创新实践能力为目标,为区域生物医药产业发展提供了有效的人才供给和智力支持。学校对接区域生物医药产业,以学科带头人为核心,凝练研究方向,优化科研团队组合,聚焦关键核心技术,提升技术创新研发能力,强化科研成果推广转化,与行业企业共同开展关键技术攻关,建立创新成果转化平台,实现创新项目与现实生产力、创新成果与产业对接,打通基础研究、应用开发、成果转移与产业化链条。鼓励各学位点将科研创新实现产业转化,同时转化为教学资源。通过特色方向发展,增强科教支撑能力,在服务区域经济社会发展进程中,全面带动产教融合,提升创新人才培养能力。同时结合人才需求预测和培养周期,重点围绕高素质应用型复合人才培养,完善人才培养方案,深化课程改革,优化课程设置,开展实践教学研究,实现产教深度融合。在农产品精深加工和食品安全方向,学校以项目为抓手,应用技术研发和推广为特色,提供技术服务为纽带,与成都新希望、四川高金、环太企业等近20个产业龙头企业组建产学研创新联盟,共同申报实施各级各类项目40余项,指导企业产品开发和技术推广,为企业培养输送了大量高层次应用型人才。

2构建“双导师”团队,加强导师队伍建设

2.1建立“双导师”培养机制。学校注重发挥生物医药行业和企业在人才培养中的作用,建立“双导师”制,即由校内既具备理论教学素质,也具备实践教学指导经历的导师为第一导师,校外导师为第二导师,重点对学生的专业能力进行深度培养和提升,达到与行业接轨的目的,力促实现培养行业急需人才的目标。分别制定校内校外导师遴选标准,并分类培训。同时,尝试直接聘任生物医药行业和企业专家担任第一导师(同时配备1名校内导师),招收全日制专业学位研究生。

2.2提升校内导师实践能力。积极鼓励校内导师参与企业实际工作,增加对行业实际工作的认知,弥补理论指导与实践技能之间的裂痕,提升导师岗位胜任力。拓宽师资引进渠道,直接从生物医药企业引进具有丰富实践经验,又有较扎实理论基础的专家作为导师。以学校科研平台为依托,引导导师参与产学研合作。在抗生素创制方向,以特聘的樊代明、刘昌孝院士为领军人物,依托国家新抗生素菌种保藏管理中心、国家新抗生素工业性实验基地等平台,在新药研发、产业化应用方面一直处于行业领先地位,具备原始创新和集成创新能力,从产品源头开发、中试到产业化的一整套技术体系。在生物工程(食品)方向,依托省重点实验室、国家杂粮加工技术研发分中心等平台,在肉食品加工、杂粮等领域聚集专家团队,形成技术研发、社会服务和人才培养优势。

2.3畅通双导师合作机制。作为不同机构之间的合作,双导师间的沟通尤为重要。首先从制度上推动校内外导师的深度互动,鼓励校外导师走进课堂,丰富研究生的课程内容;也鼓励教师深入生产实践一线,使其研究和教学面向实践中的需求和问题。如与成都天府绿道建设投资有限公司共建“天府绿道成都大学农业部杂粮加工重点实验室科研基地”,在农业观光、科学研究、教育示范等“产、学、研”结合方面开展协同创新,共同培养研究生。建立定期交流合作机制,校内外导师共同制定培养计划,共同参与指导,构建分工明确、优势互补、通力合作的“双师型”团队,实现人才培养规格与行业企业人才需求之间的有机衔接。

3强化示范引领,规范实践基地建设

3.1对接产业,拓展实践基地。生物学专业是一个理论性较强,同时与实践研究结合非常紧密的专业[6]。学校在学科群建设中根据该类硕士专业的特点和培养目标定位,结合实际,制定研究生实践基地建设管理办法,建立了一批适应生物医药产业人才培养需求的规范化基地,从而为研究生提供广泛的生物医药行业选题内容,涵盖前沿技术研发、设计理念、工艺流程训练、生产计划实施与管理等各种实践类型,其中多数课题系企业生产中亟待解决的问题,这为提高学生创新实践能力提供了平台和条件支持。截至目前,相关专业研究生100%到校外联合培养基地进行了实践。

3.2科学管理,规范基地建设。实施以实践能力为核心的培养模式,没有一个良好的管理系统去支持是不可能实现的[7]。学校与合作单位签订协议,建立相关管理体系,组建基地运行专门管理机构,完善管理制度和运行机制,明确产出专利等知识成果归属等问题,明确学校、基地、校内导师、校外导师权利义务,推动基地科学化管理。

3.3示范引领,提升基地整体水平。学校面向全校研究生实践基地以及相关企事业单位开展示范基地遴选工作,遴选出一批校级示范性基地。充分发挥示范基地的引领和带动作用,积极宣传示范基地有效做法,组织观摩学习,营造推动实践教育基地优化升级的良好氛围。

4实现产教融合,优化人才培养模式

4.1以职业需求为导向制定培养方案。人才培养方案是高等学校实现人才培养目标和质量规格要求的顶层设计,是学校组织和管理教学过程的纲领性文件[8]。主动邀请生物医药行业专家参与培养方案修订,了解用人单位对相关专业研究生在知识结构、专业能力、实践能力等方面的需求,在培养目标、课程设置、实践教学、质量标准和师资队伍建设等方面与行业紧密结合,考核和评价与行业资格标准衔接,突出培养符合生物医药产业发展需求的人才。

4.2优化课程设置和教学方式。课程不能按照学科逻辑进行构建,而应根据对其从事的职业有无帮助、有无价值来取舍[9]。学校不断改革课程体系设置,在注重基础理论传授的同时,加大实践课程开发力度,强化实践能力培养,实现理论知识和应用能力共同提升。促进生物医药业界导师参与课程体系规划、课程建设和教学内容改革,采取校内导师+行业专家共同授课的模式。通过导师推荐企业专家、一线工程人员,基于前期课题研究和基金项目,共同培养研究生,以实现人才培养工作的时效性和针对性。

4.3制订实践教育方案。创新思维是创新人才培养的关键,而实践与创新思维密不可分,加强实践教学环节是培养创新人才的重要途径[10]。实习实践是研究生培养过程中的重要环节,也是提高研究生理论联系实际、解决实际问题能力、科研创新能力的重要途径。校内导师与行业导师共同制定研究生实践方案,明确目标、内容、成果要求,共同考核过程与结果。学校和生物医药企业共同构建符合现代企业环境、符合现代工程要求的实践教学体系,共同组织实施培养,实现理论教学和实践培训与基地实习无缝对接。

5总结与展望

通过近几年的实践,我校生物医药学科群内的研究生创新实践能力培养成效显著,不仅让研究生充分了解生物医药行业前沿信息,更提升了其在未来就业领域的专业技能和科研创新水平。如由我校研究生主持的“基于生物工程技术快速培育杜鹃兰优质种苗与栽培关键技术研究”“无抗生素养殖的固始鸡安全性和加工特性研究”“富硒小麦的培育及其籽粒硒转运代谢机理的研究”等7个应用研究项目获四川省科技计划项目立项。今后在人才培养体系构建中,可以继续坚持在3个方面持续发力。一是将校企联动作为深化人才培养模式改革的有效路径。培养创新实践能力的过程是对学生理论知识运用能力、实际动手操作能力乃至职业素养、创业就业能力的综合养成,是实现高层次创新型应用人才培养目标的重要环节。实践基地能否科学高效运行,直接关系到研究生创新实践能力的培养成效。只有与行业企业有效协同,才能保障实践基地的有效运行。二是将双导师协同作为培养应用型人才的基本保障。应以实践能力培养为重点,以产学结合为途径,努力适应职业岗位能力需求。积极引导并鼓励行业企业全方位参与,构建学校与行业和企业协同合作的专业化教师团队,充分发挥相关专业组织在学生创新实践能力提升方面的指导作用。三是将需求导向作为促进专业知识建构的根本策略。紧密围绕职业需求,以能力为主线,深化学校学科与产业对接,有效促进学生递进式搭建知识、能力与素质体系。同时强化产学研协同创新,通过科研合作促进人才培养[11]。

作者:陈琳 施亚 李艳 严彦 单位:成都大学研究生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