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会发展功能下的一流学科建设

社会发展功能下的一流学科建设

[摘要]2015年国家启动了高校“双一流”建设工程,为高校学科建设提供了新的机遇和挑战,本文在深入分析“双一流”背景下一流学科建设内涵的基础上,从厘清一流学科建设过程中社会功能的表现和释放与其自身的逻辑关系入手,分析了一流学科建设中存在的障碍,并依据相关的逻辑关系,提出了有效释放一流学科建设的正向功能等对策建议。

[关键词]一流学科建设;学科建设逻辑;社会发展功能

学科建设是高校建设的基础,学科发展水平决定着高校的办学水平。2015年11月国务院颁布了《统筹推进世界一流大学和一流学科建设总体方案》,提出了五大建设任务和五大改革任务,为高校学科建设提供了良好的环境,为我国高等教育发展确定了新目标,提供了新思路,全面开启了我国高校“双一流”建设。

一、一流学科建设的社会功能

探究一流学科建设,注重社会功能表达的原因,需要对其内涵与属性进行界定,需要从一般学科建设与一流学科建设之间的差异入手,进而了解一流学科建设的一般性与特殊性。

(一)内涵与属性辨析

学科建设是指按照一定的范式所进行的发现新的现象与问题、创新知识、不断完善科学理论的活动。一流学科建设是指高校集中力量,如财力、人力、物力,对高水平有特色的学科进行重点扶持,使其产生的结果有积极的外化作用,不断对相关学科进行辐射,提高学术影响力与社会声誉,并且能为社会的进步与经济的发展提供助力的系统工程[1]。一流学科建设与一般学科建设是个性与共性的关系。从概念上看,一般学科建设注重学科的系统性与整体性;一流学科建设则强调单科的价值表达,注重学科的投入与产出的效益。一流学科建设是一种具有准公共产品属性的“公共资源”,具有一定程度的竞争性和非排他性。竞争性主要体现在不同高校之间同类一流学科之间的竞争;非排他性则体现在同校内同类学科内部成员之间对成果以及资源的共享。这样的属性主要是由其自身的特点所决定的。一是一流学科建设的组织不能完全独占建设后的收益。因为一流学科建设是高校与社会进行的知识生产与知识交易的活动;二是由于我国高等教育资源短缺的现状造成的。理论上,每所高校在学科建设上处于平等竞争的位置,但因为教育资源的缺乏,导致一流学科建设项目只能集中在少数高校内,从而形成了一个非完全的竞争现状;三是高等教育本身就具有准公共产品属性,从而引申出了一流学科建设的准公共产品属性。由此可见,一流学科建设为社会提供了一种全新的公共产品供给途径。

(二)社会功能的界定

社会是由政治、经济、文化、教育等多个子系统组成的大型系统,教育是社会系统的组成部分,与社会其他的子系统相互作用。学科建设属于高等教育系统中的子系统,而高等教育又属于教育的子系统,因而学科建设包含在社会的子系统中。教育既是社会发展的一种体现,又是社会发展的推力,教育对社会的稳定运行以及发展产生积极的作用即为教育的社会发展功能。因此,一流学科建设对社会的发展也存在着一定的推动作用,这种对社会发展起到稳定的、积极的推动作用就是正向社会功能,它包括对社会政治、经济、文化、教育等子系统的正向推动作用。正如布鲁贝克曾经说过,“若大学仅是拥有为社会服务的知识,却缺少将知识运用于实践的决心与责任心,那么大学将会因无用而失去存在的根据”[2]。同时,一流学科建设的提出是基于国家与社会发展的角度,其责任主体包括政府、社会和高校,因此基于国家战略的定位,引导高校将一流学科建设与满足国家战略需求相结合,更有利于服务国家以及社会的发展,也就意味着一流学科建设在社会方面将发挥其正向的社会功能。

(三)社会功能表达的内容

由于学科是在一定的历史时空中依据特定的准则构建起来的科学的知识形式,因此它具有历史特性。从内容上看,学科建设是将学科方向、学术梯队、基地、项目建设于一体[3],同时以学科的学术性作为核心建设,其组成部分都具有历史性。因此,一流学科建设离不开自身外部环境的发展,会随着社会政治、经济和科技的变化而变化,这决定了一流学科建设的社会功能表达的内容具有历史性的特点,其表达内容是当代社会文化、政治、科技、经济等影响下的前沿产物。一流学科建设的社会功能可以通过其对社会的其他子系统的作用表达出来,包括政治功能、经济功能、文化功能以及其他功能等。从内涵上看,一流学科所产生的知识成果对人类知识总量与质量的贡献是重大的,对知识的生产与传播方面都具有不可替代的价值,而知识的生产与传播对社会的文化以及教育的发展又存在着巨大的影响,因此可以看出,一流学科建设在前沿的学术知识表达、社会文化、教育等方面具有积极的作用。

二、一流学科建设过程中存在的障碍

从学科建设的定义分析来看,学科建设是依靠内在驱动,按照学科自身规律而进行的活动。一流学科建设则是由外部环境刺激驱动的,随着社会经济、科技、文化发展对高层次人才需求的日益上升,而受到优惠、有利的政策以及特殊的资金的支持。因此,可以看出影响学科建设的外部因素是社会的发展。从学科的概念分析来看,其主要内涵包括:知识体系、历史因素、学科组织、规范研究对象等的组合,对应的主要构成元素为学科研究方向;学科外部环境即社会对学科的研究内容提出的要求、学科的组织结构、学术队伍;学术管理等。因此,学科建设的主要内容应当包括研究方向、科学研究、学术队伍、人才培养、条件建设以及管理等方面。

(一)人才争夺的问题

人力资源是第一资源,从这一角度来看,人才的水平决定着学科建设的成果,因此拥有一批高质量的人才对于一流学科的建设至关重要。在对一流学科评价指标主要因素分析中发现,人才因素如杰出的学术带头人、高水平学术团队等对一流学科的建设有着重要的影响。正因如此,各大高校为建设一流学科,选择投入大量资金进行人才的抢夺,以此保证在一流学科建设过程中占据有利的地位。然而,有序的人才流动才有利于人力资源的合理分配,高校抢夺人才的作法违背了人才流动的规律,势必会引发无序竞价的问题。早在20世纪90年代,我国西部地区的高校就发生了人才严重流失的问题,如兰州大学,“该校所流失的高水平人才,完全可以再办一所同样水平的大学”[4]。随着人才大战的上演,高校内的学术生态环境也随之遭到破坏,具体表现在:教师奖励模式的不平衡化、新引进的人才与校内原有人才的学术资源分配的失衡、高校教师晋升模式的失衡等。学术生态遭到破坏,高校人才心理产生了不公平感与失落感,影响了工作积极性,增加了职业倦怠与厌恶情绪,直接影响了学术成果的生成,从而阻碍了学科建设中的社会文化功能的表达。

(二)社会经济功能的过度解读

充足的资源是一流学科建设的物质基础,学科建设发展的重要影响因素是外部对其经济投入的程度。学科建设的主体是多元化的,可分为政府、高校、科研院所和民间组织。因此,一流学科在建设过程中的资金与资源获取的途径是多方的。从我国各地的政策中可以发现,各地都在逐渐加大拨款来建设高校的一流学科。然而如何确保经费的合理使用,以及如何建立高校的经费审核机制等都尚未形成科学的方案与制度,造成了经费的无序消耗与重复投入等问题。同时,在一流学科建设中不断追求建设结果的可量化性即重视学科建设的经济产出,这种思维模式,导致一流学科建设的主体将经费不断投入到能够产生经济效益的学科上,而人文社科类以及基础研究的一流学科建设受到限制。

(三)社会政治功能的过度表达

学科建设主体指的是能够担负学科生存发展职责的社会组织和机构,政府就是其中之一。纵观高校的发展史,不难发现我国高校发展始终处在政府的集中控制与约束中,因此,一流学科建设也势必脱离不了政府的控制与约束。政府可以通过颁布相关政策干预一流学科建设的发展方向、决定一流学科建设的基本原则,控制一流学科建设的保障条件和具体措施。同时,政府还可以通过为高校一流学科建设提供资金与资源的方式,参与到高校一流学科的建设中,对其进行考核、评估。这种全程参与的方式,使得高校在一流学科建设中逐渐丧失了自主性。同时,我国高校实行党委领导下的校长负责制,在高校内部结构变动时,过于依赖外部的力量,且高校内部的学术权力与行政权力尚未能够得到有效的平衡[5],这样的现状已经严重影响到了高校一流学科建设的高效运行。

三、实现一流学科建设的正向功能释放

美国教育批评家弗莱克斯纳在《美英德大学》一书中指出,“大学不是一个温度计,对社会每一流行的风尚都做出反应。大学必须经常给予社会一些东西,这些东西并不是社会所想要的,而是社会所需要的”[6]。学科建设在某种程度上承担了大学对社会发展的促进作用,其对社会发展的意义在于:提供社会所需要的发展,释放社会功能。

(一)在学科建设中要明确好逻辑关系

美国学者伯顿•克拉克把不同逻辑结构与内容的知识称作学科,不同学科的整合则确立成组织,学科建设是由学科组织在知识生产方面的能力形成的。学科建设的社会功能主要体现在经济、政治、文化等方面[7]。学科作为大学组织的基本要素,为了获得进一步发展和实现学科组织建设目标,需要资源的支撑和制度的供给为学科可持续发展提供保障。在政策支持的基础上,满足社会经济发展需要的同时,也要注重学科发展的内在规律,使两者处在恰当的平衡点,因此学科建设要遵循社会发展逻辑。行政逻辑和学术发展逻辑,具体表现为:一是社会发展逻辑为一流学科建设提供方向。双一流建设总体方案指出要“以中国特色、世界一流为统领,以支持创新驱动发展战略、服务经济社会为导向”[8],强调一流学科要服务于国家、社会的经济发展。一所大学不仅需要开展学术基础问题研究,更需要开展基础问题与社会实践相平衡的研究,一流学科建设应该与当地经济发展紧密相联。以江西省为例,其中部地区的鹰潭(铜)、新余(光伏)、萍乡(资源型城市转型)、景德镇(陶瓷)、上饶(新能源)、吉安(电子信息)等城市,地方资源及地理位置优越,以工业经济为主,各高校依据当地的战略性产业布局和发展而设置了相应的学科与专业,如重点建设的物理学、化学、材料科学与工程、冶金工程、电气工程等学科。二是行政逻辑成为学科建设的主要推力。政府的有效管理是一流学科建设的基础,政策是导向,一流学科建设受国家政策直接影响[9]。早在1987年和1988年国家就开始对高校的学科进行评定,并选取了416个重点学科。2015年中央全面深化改革领导小组审议通过的《统筹推进世界一流大学和一流学科建设总体方案》开始推进一流学科建设。此后,政府不断根据社会发展与学科自身发展规律对一流学科建设进行合理引导、有效监督。三是学术发展逻辑是学科建设的基本与核心。学科组织具有学术性和知识性,参与一流学科建设的教师对学科发展的信念、兴趣和责任感影响着学科的学术性发展。因此,教师在研究同一方向的学科内容时,能够形成一致的组织文化信念、价值取向和学术成果认同,并形成一个学术共同体。学术共同体是学术组织获得合法地位的基础,共同体中的教师可以通过学术切磋、交流来解决社会发展过程中存在的问题。

(二)实现社会正向功能的释放

首先,需要不断加强学科的基础研究,在此基础上,进行学科、专业建设科学研究,遵循学科建设的学术逻辑,通过提高人员的素质,不断改善科研的文化环境与硬件环境,完善相关的管理制度,有目的、有计划地进行科学研究,实现学科建设服务于社会的价值。一流学科建设的水平不仅仅体现在学术研究的成果上,也体现在营造出的良好的学术环境上,体现在高素质、高能力的人才上。人才的存在对于一流学科建设具有重要的影响,因此高校更需要建立良好的人才引进与培养机制,为一流学科建设做好保障工作。其次,在学科建设的关注方向上,有引导性地向政府、社会需求偏移。民为国家之本,满足国家与社会的需求,实质上是对社会上个体人的发展需求的满足,因此,需要深入了解百姓对社会政治、经济、文化的认知与需求,促使学科建设的方向与表达在社会个体上得到体现与释放。在此过程中,需要对一流学科建设进行有效且合理的布局,虽然每所高校已经明确了自身的目标,但对一流学科建设的目标定位尚未清晰,因而建设一流学科的高校需根据高校自身的实际,依据政府的宏观指导方向,遵循自身的学术逻辑,为解决社会需求等问题进行建设。为防止过度的经济价值取向而造成学术研究的困境,学科发展需建立以学术逻辑为主导的价值取向认知。同时,政府还应该交还给高校在一流学科建设方面的自主权,在微观层面上进行权力下放,在宏观上依旧保持对一流学科建设的指导。

参考文献:

[1]蒋红等.以重点学科建设为突破口构筑上海高校知识创新的新平台[J].成都理工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3,(30):208-211.

[2]李云鹏.美国教育博士专业学位的发展动力与变革模式研究[D].南京师范大学,2012.

[3]郑玉玲.高等院校学科建设探析[M].北京:中国中医药出版社,2015,12:32-35.

[4]张正国,王根顺兰.教亦多术[M].兰州:兰州大学出版社,2004(11).

[5]谢延龙.我国世界一流学科建设:历程、困境与突破[J].黑龙江高教研究,2017(10):26-29.

[6]向兴华.研究型大学学科建设主动适应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的对策[J].研究生教育研究,2012(02):61-65.

[7]孟艳,刘志军.“双一流”背景下一流学科建设的三重逻辑———以河南大学学科建设为例[J].研究生教育研究,2017(04):67-71.

[8]马陆亭.一流学科建设的逻辑思考[J].高等工程教育研究,2017(01):62-68.

作者:方园 张继河 单位:江西农业大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