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息技术下高校智慧图书馆建设路径

信息技术下高校智慧图书馆建设路径

【摘要】随着大数据、云计算等信息技术的发展,我国图书馆在建设过程中不断融合先进的信息技术,智慧图书馆应运而生。本文阐述了智慧图书馆的概念与特征,分析了我国高校智慧图书馆建设存在的问题:智慧图书馆服务设施不到位,服务的内容较为单一,馆员的素质不高,智慧服务资源共享程度较低等。为了促进我国高校智慧图书馆的发展,针对以上问题,笔者提出了相应的对策。

【关键词】信息技术;高校;智慧图书馆

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智慧图书馆概念的提出引起了众多学者的关注。相比于传统图书馆,智慧图书馆依托于信息技术的发展,运用了众多的智能化设备和技术,能够为读者提供智能座位预订等更多的资源和个性化的服务。智慧图书馆的建设能够促进我国高等教育的发展,有助于高校大学生素质的提高。我国高校智慧图书馆建设意义重大,已经成为社会关注的焦点。本文丰富了高校智慧图书馆建设方面的理论内容,同时为我国高校如何开展智慧图书馆建设提供了一定的发展思路。

一、文献综述

谢芳(2014)阐述了智慧图书馆的概念及特征,认为要实现图书馆的智慧管理,需对图书管理员和读者进行智慧管理,对书刊进行自助管理,实现图书自助借还,读者能够进行智能查找和选择座位,对图书馆的资产进行智慧管理。马捷、赵天缘等(2017)阐述了智慧图书馆的概念及建设现状,认为智慧图书馆要能够根据大数据对用户进行分析,为用户提供精准和个性化的服务,能够为用户提供智能座位预定、书籍精准定位、馆内智慧导航的空间服务以及自助服务。魏蒙、王颖纯等(2017)对中美两国的智慧图书馆进行了比较,阐述了我国智慧图书馆的优势和劣势,为我国智慧图书馆的发展指明了方向。洪亮、周莉娜(2018)分析了我国智慧图书馆的发展现状,认为智慧图书馆的智慧信息服务体系要建立在人工智能图书馆基础设施的基础上,实现对数据的统一管理和组织,打造交互式的图书馆智慧服务生态体系。杨丽娟、刘薇薇(2018)分析了辽宁省高校智慧图书馆的发展现状,认为高校智慧图书馆基础设施投入不足,服务层次有待深入,发展速度较为缓慢。为了加快辽宁省高校智慧图书馆的发展,要加大基础设施的投入,建立智慧图书馆的服务网。喻洁(2018)分析了大数据时代高校师生对图书馆的诉求,对智慧服务的实践进行了总结,阐述了智慧服务的内容与方法,对智慧图书馆读者服务的未来进行了展望。

二、智慧图书馆的概念与特征

(一)智慧图书馆的概念

智慧图书馆是传统图书馆与信息技术不断结合的产物,在大数据、云计算等信息技术的支持下,智慧图书馆可以为读者提供自助借还、智能预约选座、智能推荐等服务,读者可以不受时空的限制在智慧图书馆进行查找资料和阅读。

(二)智慧图书馆的特征

1.智慧图书馆具有先进性的特征。智慧图书馆的建设是建立在先进的信息技术基础上,运用了大数据、人工智能等高新技术,从而实现为读者提供智能化的服务,智慧图书馆集先进的信息技术于一体。2.智慧图书馆具有开放性的特征。与传统图书馆相比,智慧图书馆突破了时间和空间的限制,读者可以在任何时间和地点登陆智慧图书馆,进行资料查询和图书阅读。3.智慧图书馆具有系统性的特征。智慧图书馆是在先进的信息技术的基础上,将各种高新技术的元素进行不断融合,组成了智能化的系统平台,该平台可以对智慧图书馆的整体进行智能化的控制。4.智慧图书馆具有智能化的特征。智慧图书馆可以为读者提供智能化的服务,例如自动调温系统可以智能感知和自动调节图书馆的温度和湿度,使图书馆的温度和湿度保持在适当的范围内。

三、我国高校智慧图书馆建设存在的问题

(一)智慧服务设施不到位

我国高校智慧图书馆服务设施不到位,智慧图书馆的虚拟空间有限,智能化设备不足。我国高校智慧图书馆的服务器容量和速度影响了读者的使用体验,有待提高。智能化设备作为智慧图书馆的主要组成部分,对图书馆的智慧化服务起着重要的作用。我国高校智慧图书馆能够提供自助借款服务、预约选座服务、智能化检索服务,而大多图书馆欠缺智能书架、自动分拣图书的智能设备,智能机器人和3D打印服务基本空白,智能化服务设施缺乏。

(二)智慧服务内容单一

我国高校智慧图书馆存在智慧服务内容单一的问题,服务水平有待提升。我国高校的智慧图书馆基本能够提供智能化设备的自助服务,例如智能打印、自助检索等服务,而在深度服务方面较为欠缺。大部分高校的智慧图书馆能够提供文献传递的智慧服务,半数以上的高校智慧图书馆能够提供参考咨询服务,约半数的高校智慧图书馆能够提供馆际互借服务,但只有两成的高校智慧图书馆能够为用户提供学科服务。我国高校智慧图书馆与信息技术融合还不充分,难以利用信息技术为用户提供个性化服务。

(三)智慧馆员的服务水平不高

智慧图书馆作为新兴事物,智慧馆员还没有完全适应智慧图书馆的工作,首先,他们的学历大多为本科及以下水平,且年龄偏大,不容易接受和适应新鲜事物。其次,智慧馆员大多是图书馆相关专业,缺乏信息技术方面的专业知识。最后,我国高校缺乏对智慧馆员的培训,很少有高校对智慧馆员进行智能化设备和智慧图书馆建设方面的培训,智慧馆员没有及时更新智慧图书馆的服务理念,难以适应智慧图书馆的工作。

(四)智慧服务资源共享程度低

在信息化时代,我国高校为了使智慧图书馆能够为用户提供更多的资源,花费了大量的资金进行数字资源库的建设,然而由于资金有限,数字资源库的资源并不健全。高校在建立智慧图书馆时,只使用了自身的资源,没有进行高校智慧图书馆之间的资源共享,致使高校之间资源的共享程度较低,智慧图书馆成为信息孤岛,用户接触到的资源极其有限。为了扩大智慧图书馆的开放性,我国应联结各高校的智慧图书馆,使其形成一个系统,从而实现资源的共享。

四、我国高校智慧图书馆的建设路径

(一)优化智慧图书馆的服务设施

要加大资金的投入,进一步优化智慧图书馆的服务设施。首先,不断加强智慧图书馆的空间建设。我国高校智慧图书馆要满足不同读者的需求,将原有的空间打造为学科阅读室、主题阅读室、创客空间等,为用户创造各具特色的阅读空间。其次,不断加强智能化设备的投入和建设,通过智能化设备为用户提供3D打印、智能机器人等服务,不断提高智慧图书馆的智慧服务的水平,为用户提供方便快捷的服务。

(二)不断丰富智慧服务内容

要不断丰富智慧服务的内容,为用户提供多样化的智慧服务,满足不同用户的需求。首先,在做好常规服务的基础上,高校智慧图书馆要不断发展特色服务和深度服务,如为用户提供短期互借、学科服务以及咨询等服务。其次,要运用大数据、云计算等信息技术,在分析读者借阅记录的基础上,能够根据用户的特点和需求提供个性化的服务,能够根据用户的个人爱好和兴趣主动推荐相关的阅读主题。

(三)提高智慧馆员的素质

要不断提高智慧馆员的素质。首先,要加大对高素质人才的引进,不仅要引进图书馆方面的专业人才,还要引进信息技术方面的专业人才,丰富智慧馆员的学科背景,使他们能够较快地适应智慧图书馆的工作。其次,我国高校要加强对智慧馆员的培训,强化馆员对信息技术和智能设备的认识,深化智慧服务的理念。最后,我国高校要加强对智慧馆员工作的评价,将薪资与馆员的工作进行挂钩,从而激发他们智慧服务的意识和理念,提高工作积极性。

(四)提高智慧服务资源的共享度

各高校在建立智慧图书馆时要加强交流,建立智慧图书馆基础设施的统一标准,将全国高校的智慧图书馆作为一个系统,使各高校能够进行资源的共享。我国高校智慧图书馆系统的建设,不仅能够高效节约建设成本,还能扩展智慧图书馆的资源,为用户提供更好的服务。智慧图书馆系统的建设,需要政府的相关政策作为保障,需要明确统一的建设标准,联结各高校的智慧图书馆,使各高校的智慧图书馆实现资源的共享。

五、结语

随着信息技术的不断发展,传统图书馆受到了信息技术的冲击,信息技术与图书馆建设不断融合,形成了智慧图书馆。智慧图书馆的发展,能够为用户提供更多的资源和更好的服务。为了促进我国高校智慧图书馆的建设,就要不断优化智慧图书馆的服务设施,丰富智慧图书馆的服务内容,提高智慧馆员的素质,提高智慧服务资源的共享程度。

参考文献:

[1]谢芳.论高校智慧图书馆的功能与构建[J].图书馆学研究,2014(06):15-20+11.

[2]马捷,赵天缘,王思.高校智慧图书馆功能结构模型构建[J].情报科学,2017,35(08):56-61.

[3]魏蒙,王颖纯,刘燕权.中美两国图书馆智慧服务现状比较研究[J].图书馆学研究,2017(19):66-73.

[4]洪亮,周莉娜,陈珑绮.大数据驱动的图书馆智慧信息服务体系构建研究[J].图书与情报,2018(02):8-15+23.

[5]杨丽娟,刘薇薇.辽宁省高校智慧图书馆体系构建策略[J].图书馆学研究,2018(24):40-43.

[6]喻洁.大数据背景下中国高校智慧图书馆的智慧服务:实践探索与未来展望[J].南昌师范学院学报,2018,39(05):54-58.

作者:林俊瑛 单位:厦门华厦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