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息技术在中职生物课程教学的应用

信息技术在中职生物课程教学的应用

摘要:文章首先阐述了信息技术在中职生物课程教学中应用的意义,然后分析了中职生物课程教学的现状,最后提出了信息技术在中职生物课程教学中的应用策略,包括丰富生物教学内容、突破教学重难点、创设教学情境三个方面。

关键词:信息技术;中职;生物课程教学

随着信息技术的高速发展,我国各个领域都开始重视应用现代信息技术,教育行业也需要结合信息技术教学手段,提升教学质量,满足其在新时代的发展需求[1]。生物课程教学需要在教学过程中积极应用信息技术,提升生物课程教育实效性,推动生物教学发展。

一、信息技术在中职生物课程教学中应用的意义

(一)优化教学工作

传统中职院校生物课程的教学工作,大多是教师在课堂上利用板书与自身口头讲述向学生灌输生物知识,这种教学模式存在一些弊端[2],比如,课时有限,教师不能为学生提供全面的知识讲解,教学形式过于枯燥,学生难以提升自身在生物课程中的学习兴趣。因此,中职院校生物课程教师需要积极在课程教学中应用信息技术,以教学课件在课堂上的展示,代替传统板书教学,为学生提供更丰富的生物知识,优化课堂教学时间分配,以新颖形式提升学生学习的兴趣,从而实现教师教学工作的有效优化。

(二)丰富学生知识

在中职院校生物课程教学应用信息技术,有利于学生丰富生物知识。信息技术密切联系网络信息技术与信息资源,使教师在原有教学内容的基础上,能够在网络信息资源中收集到更多与教学内容相关的教学资源,将其应用于生物课堂教学,有利于学生接触到更多方面、更多维度的生物学知识,从而丰富学生的生物知识。中职院校生物课程教师应用信息技术,也可以为学生提供更多形式的生物知识,比如,利用视频、音频、图像等载体,将生物知识传播给学生,有利于学生学习兴趣的提升,为学生丰富自身知识提供更多可能性[3]。

(三)促进教学发展

中职院校将信息技术应用于生物课程教学,能够促进生物课程教学的发展。在新时期,信息技术发展迅速,受到教育界的高度重视,中职院校的传统生物课程教学模式已经难以满足时代要求,不能为课程教学发展提供助力。因此,中职院校的生物课程教学需要重视信息技术的应用,改革现有教学模式,提升生物课程教学质量,从而满足时代要求,促进生物课程的教学发展。

二、中职生物课程教学的现状

(一)教学内容陈旧

我国大部分中职院校的生物课程教学内容不够丰富,难以满足学生的学习需求,并且教学内容脱离实际,缺少针对性,致使中职院校生物专业学生无法有效提升自身生物学习水平与生物知识应用能力。中职院校生物教师没有充分意识到应用信息化技术的重要性,依然沿用传统生物教学内容,这影响了学生生物知识的实践应用能力和生物知识学习,使学生掌握的生物知识缺少针对性与实用性,这不符合中职院校的教学定位。

(二)学生学习兴趣不高

中职院校的学生专业知识水平不高,基础较差,缺少主动学习知识的意识与兴趣。基于这种情况,现有中职院校的生物课程教学工作需要重点提升学生学习的兴趣,增强生物课程教学的趣味性[4]。但是现阶段中职院校生物课程教学在教师不重视信息技术应用的情况下,生物课程教学氛围过于枯燥,实践教学活动与信息化教学平台的缺失,使学生学习的兴趣更加不足,影响了中职院校生物课程教学质量。学生学习兴趣不高可能会进一步引发学生的厌学心理,因此,教师需要在授课过程中应用信息技术,以提升学生的学习兴趣。

(三)教学方法单一

受传统教育模式影响,中职院校生物教师的教学观念已经固化,很少会进行教学方法创新,认为应用信息技术创新教学方法存在较大难度,不愿意主动将信息技术应用在生物课堂,从而影响教学方法创新的实效性。传统单一的教学方式会忽视学生的学习需求与学习情况,教师占据课堂主导地位,学生主体作用难以实现有效发挥,被动教学方式限制了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降低了中职院校生物教学质量。单一的教学方式,不利于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限制了生物课程教学的实效性。

三、信息技术在中职生物课程教学中的应用策略

(一)丰富生物教学内容

中职院校生物课程教学需要通过丰富教学内容,实现信息技术在生物教学中的有效应用。也就是说,在生物课程教学中应用信息技术需要相关教师积极利用网络信息资源的丰富性,结合信息化教学手段将这些资源与教学内容进行有效整合,并将其应用在生物课堂中,从而促进生物教育内容的丰富性,提升信息技术应用的实效性。例如,中职院校生物教师可以在讲解“生物多样性”教学内容时,在课前利用信息技术搜集更多有关食用菌的教学资源,结合教学要求将这些资源有效整合进现有的教学内容中,丰富教学内容。比如,为学生提供食用菌图片或特性介绍视频,将这些信息技术承载的教学资源合理地穿插在课堂教学过程中,以视频、图像、音频等方式,为教学内容提供有效载体,使学生接触到的生物多样性相关知识更加多元化,这有利于提升学生的学习兴趣,增强生物教师课程教学的实效性,从而体现出信息技术应用的积极作用。

(二)突破教学重难点

部分生物知识对于中职院校学生而言比较难,教师教学工作面临一定挑战。但是中职学生正处于好奇与喜欢新事物的阶段,因此,教师需要充分利用中职学生的这一特点,在教学过程中应用信息技术进行生物知识重难点教学,提升学生的学习兴趣,增强生物教学的成效。生物教学中,重难点知识涉及生化反应、代谢途径等,教师可以依托信息技术,通过文字、图像、动画等,将这些抽象的概念变成具体的形象,可以生动地模拟和再现微观领域的现象,从而突破教学重难点。例如,生物教师可以在讲解“细胞分裂”教学内容时,应用信息技术制作细胞分裂过程视频,将其应用在课堂教学中,通过多媒体工具进行视频展示,使学生能够通过视频更好地理解细胞分类过程,进而掌握相关知识,同时,教师应用动画形式在视频中突出重难点,可以有效吸引学生的学习兴趣,使学生对重难点知识印象深刻,便于学生更好地对其进行理解,对于仍存在疑问的学生,教师也可以进行针对性指导,以提升中职院校生物教学效率。

(三)创设教学情境

信息技术为新课程标准下的生物课堂教学注入了新的活力,成了有效的教学辅助手段。生物学具有时空性、微观性、宏观性、运动性等特点,这些特点使许多生物学的真实情景难以展现在学生面前。为此,在中职生物教学中,教师要根据教学内容,利用图形、动画、音效、文字、视频等创设问题情境或故事情境,将学生带入情境,让学生在情境中体验和探究,得到真实完整的基础知识,从而提升生物教学的有效性。例如,在“生物对环境的适应和影响”一节中,教师依托信息技术,展示有关骆驼、骆驼刺、海豹、旗形树的图片,并提出问题“骆驼有哪些形态结构或生活方式可以使它生活在沙漠中?海豹有哪些形态结构或生活方式可以使它生活在寒冷的海域中?”由此创设问题情境,带领学生探究生物对环境的适应性,从而达到教学目的。综上所述,在中职院校生物课程教学中应用信息化教学手段,需要教育工作者在清楚信息技术教学手段意义的基础上,结合现有生物课程教学问题,采取加强教师应用意识、丰富生物教育内容、创新教育方法等措施,以增强信息技术教学手段应用的实效性,进而促进中职生物课程教学改革与发展。

参考文献:

[1]犹明梅.运用信息化教学手段延伸中职英语课堂教学[J].吉首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7,38(S2):197-199.

[2]孙国梁.基于信息化手段下的中职语文教学[J].课程教育研究,2017(45):77.

[3]楼帆.浅谈信息化教学手段在中职旅游专业茶艺教学中的应用策略[J].中国茶叶加工,2018(3):81-84.

[4]周尖.中职生物课程教学改革探究[J].价值工程,2011,30(5):229-230.

作者:王双有 单位:陕西省洛南教师进修学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