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息技术教学中渗透职业生涯教育研究

信息技术教学中渗透职业生涯教育研究

[摘要]以信息技术的课堂教学为例,阐述在课堂教学中融入学前教育专业的职业生涯教育,从树立明确的职业目标开始,延伸到分析职业岗位所需的职业素养和职业技能,最后阐述如何在幼师岗位上提升相应的计算机技能,以便更好地服务于未来的职业岗位。

[关键词]职业生涯教育;职业素养;职业技能;学前教育

常言道“不能光顾埋头拉车,还要抬头看路”“凡事预则立,不预则废”。因此,明确自己的职业目标,及早地规划自己的职业生涯就显得尤其重要。

一、职业生涯教育及意义

职业生涯教育是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地培养个体规划自我职业生涯的意识与技能,提升个体综合职业能力,促进个体职业生涯发展的活动,是以引导个体进行并落实职业生涯规划为主线的综合性教育活动。所谓的职业规划就是知己、知彼,确定职业目标、达到职业目标的路径,并高效行动去实现职业目标。知己就是了解自己的现状及禀性等,知彼就是了解与职业有关的内容,包括就业信息、职业的分类与内容以及职业所需的能力等。而教师的任务就是帮助学生树立职业目标、提供职业路径,从而帮助学生高效实现职业目标。那么,我们究竟怎么帮助学生达到这样的目标呢?本文以信息技术课程的教学为例,详细阐述如何在课堂教学中对学前教育的学生渗透职业生涯教育。

二、我校学前教育专业的学生现状

就职业生涯问题对我校2019学前教育4个班进行问卷调查,收回问卷135份,根据问卷可知86.67%的学生立志毕业后要当一名幼儿教师,与我校的人才培养目标一致。但是87.41%的学生对幼师的工作内容及一天的工作流程了解不多。65.19%的学生对于幼师岗位需要哪些技能不是很清楚。此外,77.04%的学生对于幼儿教师需要哪些计算机技能不是很清楚,并且对三年的在校学习,会学习哪些课程有55.56%的学生不是十分清晰。

三、课堂教学中融入职业生涯教育———以学前教育班信息技术的教学为例

首先,让学生明确幼师需要做哪些工作,以及一天的工作流程是怎样的;其次,完成这些岗位内容需要哪些职业素养和职业技能(本文单指计算机技能);最后,教师需在平时的课堂教学中,渗透职业生涯教育从而提升职业素养和职业技能,以便更好地达到幼师岗位的要求。具体实施过程如图1所示。

(一)明确幼师岗位的工作内容及工作流程。教师所要做的就是将幼师岗位需求渗透给每一位学生,让学生清晰幼教的岗位设定;明确幼师所需的岗位技能,树立清晰的职业目标,及时调整自己,有针对性地进行素养和技能的提升,在日常的学习生活中做到有的放矢。1.教学情境的创设,融入职业生涯教育考虑到幼师的职业特点,在课程教学过程中模拟课堂环境,让学生扮演幼教的角色,将计算机技能和课堂教学技能紧密结合,促使学生在学好计算机课程的同时,深刻感受现代教育技术对其自身职业的深远影响。此外,教师以一名幼师的日常工作为依据进行情境创设,例如,在“数字媒体技术应用”的授课中,导入环节教师可创设情境:幼儿园数学教育是一种启蒙教育,它是促进幼儿全面发展的重要领域之一。对幼儿进行数学教育,主要就是要培养幼儿对数学的兴趣,让幼儿学会数学的思维,体验数学在生活中的应用,帮助幼儿解决生活中的具体问题。下面请大家使用PowerPoint设计并制作“十以内数的认识”的教学课件,课件需符合幼儿的认知特性。2.幼师工作内容转化成教学任务以幼师工作、学习所需的计算机操作技能为学习目标,科学地设计了多个教学任务,构建以学生为中心、开放、灵活的教学内容体系。例如,利用Word的图文混排功能,制作幼儿园主题活动的电子小报或者宣传海报等;利用网络搜索、下载幼儿活动所需的文字、图片、音频或者视频等。

(二)提高学生的职业素养。根据问卷可知。91.85%的学生很少组织过活动,组织能力较弱,根据《幼儿园教育工作纲要》的相关要求,幼师需具备一定的组织能力,能够组织幼儿日常活动和家校联合的亲子活动等。幼师活动是一个团体活动,需具备一定的团队合作能力,团结协作、取长补短也是幼教事业的内在要求。问卷中82.96%的学生遇到困难会寻求别人的帮助,努力完成,且学生个性开朗、积极向上,是项目教学顺利开展的基础。但68.15%的学生遇到挫折或困难,不会立刻进行反思,进而做出调整,可见学生尚未形成反思习惯,反思能力也一般。教师需要创作机会让学生多组织活动,以任务驱动为手段、小组协作为核心完成教学,达到组内合作、组间竞争的效果。例如,根据中班幼儿的心理发展特征,设计一堂主题为“十以内数的认识”的数学课,制作教案详细阐述教学对象分析、教学方法及教学过程实施等,设计并制作“十以内数的认识”教学课件。教学内容:设计并制作“十以内数的认识”教学课件。教学任务:(1)利用网络搜索、下载所需的文字、图片等素材;(2)Word制作简易的教案;(3)PowerPoint设计并制作教学课件。教学方式:小组协作式(组内协作、组间竞争)。学生行为:各小组确定学习内容后,协调组员进行任务的安排及分配;上网搜索相关主题的教案及教学课件,借鉴优秀的教案及教学课件;讨论主题为“十以内数的认识”该如何授课,授课的方式及教学过程该如何实施,然后制定教案;组员根据教案的需求搜索、下载素材,最后设计并制作教学课件。教师行为:巡回指导并协助有困难的小组进行组员任务的安排与分配;指导各组根据主题搜集资源,并设计制作教案和课件等。学生在组织小组成员完成主题学习的过程中,锻炼了其组织能力;小组成员通过分工及配合完成任务,无形中也提高了各自的团队合作能力。如果某个小组想在组间竞争中获胜,需要小组成员的共同努力和小组任务的合理安排、组员的积极配合,以及组员扎实的计算机专业技术等。此外,还需要对教案或课件进行创新,包括教学过程、教案的制作、课件设计与制作、课件的展示等各个环节,这就培养了学生的创新能力。每个教学内容完成后,学生再进行最终的自评,反思学习过程中的得与失,学生的反思能力得到了提高,反思习惯也得到了养成。整个过程中,学生在自然、真实的情境下掌握计算机的操作技能与方法,并形成相应的能力。

(三)提高学生的职业技能———计算机技能。随着计算机高速的发展,各行各业都发生着巨大的变化,单从每个专业都开设信息技术课程可窥其重要性。但每行每业对计算机技能的需求又略有不同,如何将计算机技能更好地融入幼师行业,在平时的授课中要做出相应的调整。1.明确一名幼儿教师应具备的计算机素养首先,理解信息技术的基本概念、计算机基础知识;其次,在实际的工作中,能够创建、管理文件及文件夹,并能够对计算机系统进行简单设置;再次,能够使用Word进行文字编辑、排版以及图文混排的方法;从次,会使用Excel设计各种表格,并可以进行数据运算和分析;最后,具备一定的网络搜索能力,可以在互联网上下载数据;会使用常见的聊天软件进行信息交流;能够根据需要使用PowerPoint设计并制作幼师所需的课件等。2.教学内容的再优化,有针对性地调整教学结构,使通用的教学大纲更符合学前教育的需求以“第四章数据处理”的教学为例,本章教学目标有两个:(1)学生能够使用Excel设计各种表格;(2)学生可以利用Excel进行数据运算和分析。教学内容的整合和实施必须结合学前教育服务的特点和需要,贴近学前教育的实际状况,重点培养学生计算机与课程整合的意识和基本技能。故将教学内容分为三个项目,每个项目再细化成多个任务,每个任务所包含的知识点又有所不同,多个任务组成一个系统而全面的Excel知识点,教学内容由易到难,由单一到综合,层层递进,逐步升华。如图2所示。3.通过每堂课的自评提高学生的反思能力,形成反思习惯调查问卷中仅31.85%的学生遇到问题时会反思;67.41%的学生只是偶尔反思,尚未形成反思的习惯,反思能力也一般。每堂课学生利用自评的方式进行反思。自评一方面让教师了解学生知识点的掌握情况,另一方面培养学生自我反思的习惯。例如“幼儿体检汇总表”的自评表设计如表1。

四、总结

职业生涯教育让每位学生明确毕业后会做一名幼师,并了解一名幼师的日常及工作内容。懂得如何使用所学的信息技术技能助力其工作,有目的地学习。学生从“要我学”,到现在的“我要学”,大大激发学生的内力,学习效率将大大提高。同时,让学生更早、更好地进行职业生涯的规划。

参考文献:

[1]陆霞.幼师生“计算机基础”课程改革与探索[J].职教通讯,2015(9):19-21.

[2]马晓霞.在高中语文教学中进行生涯规划教育[J].语文教学通讯,2020(6):30-32.

[3]陈颖彬.学校生涯教育与学科教学融合的策略研究[A].2020年南国博览学术研讨会,2020.

作者:李丽 单位:广州市增城区东方职业技术学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