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简述(10篇)

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简述(10篇)

第一篇: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微信研究

摘要:

自从微信软件推出以来,就得到了社会人群的广泛使用,大学生是使用微信的主要群体,微信对大学生所产生的影响却是双面的。一方面,微信能够为大学生带来诸多好处,方便大学生的日常交流、获取资讯;但在另一方面,微信上也有许多不良信息,为大学生生活带来了不良影响。本文基于微信,对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策略展开讨论,主要分析了大学生使用微信的原因,微信对大学生心理所产生的积极、消极两方面的影响,并且提出了使用微信对大学生展开心理健康教育的策略,为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提出新的方式,从而增强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效果。

关键词:

微信;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策略研究

微信是继手机QQ之后,腾讯公司推出的又一社交软件,具有语音聊天、收付款、扫一扫、摇一摇、订阅公众号、朋友圈等一系列功能作用,具有时效性、实用性和社交性,能够为大学生的生活带来更多的新鲜资讯,满足其各方面的需求。所以现在有越来越多的人使用手机微信,其不仅可以用于日常的相互交流,同时也可以通过微信公众号,了解更多的学习信息,为大学生学习带来更多便利。但是网上信息参差不齐,微信能够给大学生带来积极的影响,同时也能给大学生带来不良的影响。要想合理应用手机微信开展大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就要积极运用微信好的一面,同时采取措施避免微信所带来的不良影响。老师可以添加学生好友进行交流,创建心理健康教育公众号为学生提供更多交流机会以及有助于心理健康发展信息,在生活中潜移默化,促进大学生心理健康的发展,从而深化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让大学生能够保持健康向上的心理状态,对大学生产生深远的影响。

一大学生使用微信的原因

大学生使用微信主要是因为微信能够满足大学生多方面的需求,将这些需求进行总结划分,可以分为七个方面,分别是:生理需要;安全需要;归属于爱的需要;尊重需要;认知需要;审美需要及自我实现需要。其一,使用微信能够满足大学生的生理需求,这主要是指在衣食住行等最基本的方面,微信都能够让大学生得到满足。微信有一个叫微信钱包,具有手机支付的功能,不仅可以用于人与人之间的即时转账、消费支付,还可以通过微信钱包进行手机充值、生活缴费,十分的快捷、方便,而且支付安全也得到了很好的保障,没有支付风险。在出行的时候,大学生也可以使用微信来滴滴打车、购买火车票、机票等,不用跑到售票处去买票,节省了不少的时间和精力。外出游玩订酒店、买电影票也可以使用手机微信,甚至比现金支付还要便宜不少,网上购物也可以通过微信钱包支付,非常的便利;其二,使用微信能够满足大学生的安全需求。这主要体现在大学生网上交友的过程当中,受到了网络安全的保护,网上交流,对方不知道你的实际情况,你也不知道对方的实际情况,就没有了面对面交流时的压力,同时微信对话能够保证一定的私密性,不用担心被别人知道,在这样的情况之下,大学生就会觉得更加的舒适,觉得有安全感;其三,使用微信能够满足大学生归属与爱的需求。通过微信,减小大学生与亲人、朋友之间的距离感,让大学生在日常生活中能够更方便的与家人、朋友进行交流。微信有群聊功能,让大家能够在一起聊天,这样能够让大学生在心理上觉得自己身边有许多朋友陪伴,不会觉得孤独。

二微信给大学生心理健康带来的影响

(一)积极的影响

首先,在情感表达方面,大学生在使用微信进行交流的过程中情感得以充分表达,这有助于大学生个体心理健康的发展。大学生通过微信交流的方式多种多样,可以是简单的文字、图片,也可以发送语音、视频,这些多元化的表达方式可以准确的表达出情感。遇到不开心的事情,大学生也可以使用漂流瓶,将自己的心事告诉给陌生人,有助于情感宣泄、缓解压力。另外,大学生还可以在朋友圈发表心情或者分享自己的一些见闻。通过多种途径,大学生的情感需求得到了充分的满足,这由于大学生心理健康。其次,微信能够很好的提升大学生学习的主观能动性。在微信朋友圈里,如果有优秀的大学生分享了自己的学习计划,就能够起到很好的带头作用,带动更多的人开始制定学习计划,以取得更优秀的成绩,更大的学业成就。在微信群里,同学之间可以相互交流学习心得,以取得共同进步,同时也能够加强师生交流,老师可以将学习课件分享给同学,还可以进行一些课外辅导,让学生在课后有更多的学习机会。还有一些有关学习的公众号,大学生可以通过公众号获取更多的学习资料,调动大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另外微信能够加强大学生、家庭还有学校三者之间的交流。现在很多学校专业都有了公众号,学生家长可以通过这些公众号推送的信息了解学生的学习进度以及学习状态,学生也可以通过公众号信息调整学习计划。三者之间形成良性互动,在学生学习上出现问题时能够得到及时解决,让大学生有更好的发展。

(二)消极的影响

首先,过度使用微信,会影响大学生的学习生活。有些大学生将自己的大部分时间都花在微信上,从早上起床一直到晚上睡觉,都在不停地刷朋友圈,与微信好友交流。这样不仅对身体健康产生了不良影响,同时也分散了学生的注意力,使得学生不能全身心的投入到学习之中,降低了学习效率,使学习成绩受到影响。其次,微信上的一些不良信息为大学生带来了消极的影响,使大学生价值观的发展产生偏差。微信上的很多网络信息都是放大之后的,很多都是虚假的,学生了解后就会对当今社会的一些事物产生错误的认知。长久发展下去,学生的思维模式也会发生偏差,价值观念的发展也会由于网络上“金钱至上”的理论而发生改变。微信对于大学生的人际交往观念也会产生一些消极的影响。微信的交流方式是通过网络交流的,这样虽然能够满足大学生的安全需求,但是在现实生活中,人们还是要更多的进行面对面的交流。可是过多的使用微信沟通,就会让大学生产生依赖的心理,让大学生更加偏向使用网络手段进行交流,淡化现实生活中的人际交流,使大学生的人际交往观念发生改变,拉开了人们在现实生活中的距离。

三使用微信开展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策略

(一)添加好友,了解大学生心理健康状态目前,大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正受到越来越多人的关注,这主要是因为大学身作为即将步入社会的群体,受到了各方面的压力,比如专业考试的压力、求职就业的压力等,很多大学生都不愿意向别人吐露心声,就一直憋在心里,造成心理压力,影响心理健康。这时候,心理健康老师就可以与学生互相添加好友,通过大学生的朋友圈动态时刻了解大学生心理状态,当发现大学生出现问题时,就能够及时与大学生进行沟通,正确引导大学生缓解心理压力,促进大学生心理健康发展。

(二)促进学生间的心理互助教育

微信不仅可以用于心理健康老师与学生之间的交流,同时也能够促进学生之间的心理互助教育。大学生们所面临的压力都是相似的,在日常生活当中他们也有更多共同语言,交流的时候就更为顺畅。所以就可以通过组建微信群或者同学之间互相加微信好友,当学生想要找人缓解压力或者倾诉心事的时候就可以找同学,在进行相互之间的心理教育的同时,还能增进同学情谊。另外,同学之间的心理互助教育还有助于学生了解更多的心理健康知识,从而达到了提升学生心理健康程度的目的。

(三)开设心理健康教育公众号,定期推送相关知识

另外,可以通过开通微信公众号,推送一些心理健康教育的专业知识以及和大学生们分享一些积极向上的学习方法、生活态度等,这样学生就能够接收到更多有利于心理健康的信息。学校心理健康教育中心还可以在微信上一一回复同学们的问题,和他们进行沟通,当发现同学休闲心理问题时要及时向老师反映,从而有针对性的解决问题,促进大学生心理的健康发展。

(四)心理健康教育老师、专家与学生在线互动,进行心理咨询

在微信公众号里面,可以开设专栏,定期请学校心理健康教育老师或者一些专家为大家讲解一些有关心理健康的知识,还可以在线与同学互动,让同学进行心理咨询,更好的为同学服务,解决大学生们各方面的困扰,尽可能的满足他们的心理需求。

四结语

微信能够给大学生的生活带来便利,所以越来越多的大学生开始使用微信。针对这一现象,心理健康教育工作者应当合理展开策略进行研究,通过使用微信,发挥其为大学生带来的积极影响,减弱其带来的消极影响,采取措施,将心理健康教育融入微信应用之中,让大学生的心理得以良好的发展。

作者:杨竟楠 单位:赤峰学院

第二篇:辅导员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研究

以辅导员的视角,认识和分析当代大学生的心理健康问题,准确定位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采取切实有效的措施,如引入思想政治教育,提高心理健康教育效果;建立大学生心理健康档案;建立朋辈心理辅导模式;建立心理健康教育的实践活动体系等,使他们能够以健康的心理去面对生活和学习,适应大学这个小社会,更能面对校园外的大社会。现阶段,随着我国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和转型,人才竞争日益激烈,社会对大学生素质的要求越来越高,这也给高校大学生带来心理、思想、行为等方面的负面影响,进而使大学生群体中很大一部分人心理上存在不良反应和适应性障碍,大学生心理健康问题已成为各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尤其是辅导员关注的焦点。辅导员如何适应新形势的发展变化,准确定位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使心理健康教育更富有针对性、实效性,是摆在辅导员面前重要而现实的课题。

一、当代大学生心理现状分析

当代大学生作为文化素质较高的一个群体,自我定位较高,同时也承载着家庭、社会、学校和自我较高的期望值。但由于处于从青年期向成年期过渡的心理“断乳期”,心理发展尚不成熟,自立、自理能力较弱,在学习、就业、人际关系处理、环境适应等方面都不同程度地出现了心理问题。其中最为突出的如:沟通障碍。当代大学生绝大部分为独生子女,在这种“421”家庭中,可谓集万般宠爱于一身,做事总是以自我为中心,不懂得如何处理与同学之间的矛盾。而且,随着智能手机和网络的普及,大学生更习惯网上交流,刷微信朋友圈,这样就导致大学生的交流方式由“人—人”的面对面交流方式转化成了“人—机—人”的网络交流模式。由于长期沉溺于网络虚拟世界,封闭自我,与现实生活脱节,无形中影响了正常的人际交往,甚至导致人格的异化。环境适应问题。新生步入大学,面临着从中学到大学生活的急剧转折,由于青年初期独立性的不完全、社会阅历浅、身心变化大、过于理想化等特点,面对新环境,新问题,部分学生缺乏必要的心理准备,明显表现出适应障碍。

二、心理健康教育的重要性

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就是培养大学生健全的心理素质,使大学生形成较高的智能、完善的人格、良好的适应能力,促进大学生身心健康发展。所以,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不在于让大学生掌握多少专业的心理学知识,而在于使其形成健全的人格和具备良好的心理素质。科学的心理健康教育,可以使当代大学生学会正确认识自我,定位自我,提高自我管理、自我教育的能力,并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世界观和价值观,促进学生良好思想道德素质的形成。心理和行为是不可分的,良好的行为习惯总是受良好的心理素质支配的,同时良好行为习惯的养成又可内化积淀为心理素质。人的心理素质一经形成,在相应情境中就会产生情景性条件反应,表现出与之匹配的行为,进而形成并表现为一定的适应能力。根据大学生心理与行为中出现的问题,客观、全面的认识大学生的心理特点,采取针对性的教育方式,进行心理健康教育,可以帮助其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提高社会适应能力。

三、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新路径

第一、引入思想政治教育,提高心理健康教育效果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与心理健康教育是内在统一的,都是高校做好学生工作的重要手段,在心理指导的同时,加强思想政治教育和引导,可以提高心理健康教育的效果。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着力于培养学生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使他们拥有积极的人生态度,良好的意志品质,这些都为大学生塑造健康的心理提供了基本前提条件。同时,开展心理健康教育有助于学生良好的思想品质的形成和发展,而且在解决学生思想问题中,采用心理健康教育的方法和手段,往往能取得更好的效果,进一步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第二、建立大学生心理健康档案大学生正处于心理发展与成熟的关键时期,心理发展受到其自身身心特点和学校、家庭、社会等多种因素的影响,在成长过程中会遇到各种困难和矛盾,产生各种困扰和冲突,形成各种心理问题。在大学生中,有人因自我否定、自我拒绝而几乎失去从事一切活动的愿望和信心;有人因考试失败、恋爱受挫、毕业找工作不理想而产生轻生念头或自毁行为;有人因现实不公平而心灰意冷;有人因人际关系不和而逃避群体自我封闭。心理学家指出,搜集大学生的心理资料、建立心理档案,掌握大学生的心理健康状况,了解大学生的心理特点和发展规律,是有针对性地开展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的前提,有助于提高高校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的效能。`心理健康档案是对大学生心路历程、心理发展特点、心理咨询经历等情况的较为全面客观的记录。据此,可以掌握大量一手资料,针对性的制定教育目标、方案,使心理健康教育工作更有实效性和前瞻性。因此,建立大学生心理健康档案意义重大。第三、建立朋辈心理辅导模式随着高校心理健康教育的兴起,心理咨询与心理辅导越来越受到人们的认同,心理咨询与心理辅导不是一种普遍胜任的教育方法,而是主要对个体对象所实施的针对性较强的教育方法,而高校学生群体中同伴之间的影响巨大,在心理健康教育中同伴的力量也是非常有效的资源,因此应有计划、分专题地进行朋辈辅导,可以达到同伴之间积极影响的效用。朋辈心理辅导,是从朋辈辅导衍生出来的概念,是指年龄相当者对周围需要心理帮助的同学和朋友给予心理开导、安慰和支持,提供一种具有心理辅导功能的帮助。根据参与辅导的人数可以分为个别辅导和团体辅导。在许多情况下,学生之间相互帮助既是一种高尚的精神,也是一种亲情和友谊的表现。但是,在建立朋辈心理辅导模式之前应先完善相关规章制度,使朋辈心理辅导员在明确自身义务的同时,也对自己的言语进行规范。第四、建立心理健康教育的实践活动体系首先,积极、健康的实践活动有利于个体心理健康的形成与发展。学校要为学生创造机会,让学生深入到社区、医院等场所进行参观,实践,通过广泛的实践活动,形成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和世界观。其次,高校大学生心理活动的多样性以及大学生心理的多元化,决定了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不能?取传统的课堂授课模式来进行灌输,而是应借助多种载体来开展心理健康知识普及,如心理学会的讲座,宣传板报、校广播台,以及与日常的心理健康教育活动如“525”心理活动相结合,通过多样化的活动吸引学生积极参与。因此,高校的心理健康教育应融入到校园文化建设体系中,通过学生活动来普及心理健康知识,将学生团体建设成为开展心理健康教育的主力军。

四、实施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需注意的方面

实施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必须要遵循一定的心理健康教育的规律,主要是注意以下几个方面:第一,尊重学生的自主性原则。在进行心理健康教育的时候,一定要尊重学生,发挥他们的主观能动性,让心理健康教育真正的内化,被学生吸收。第二,遵循心理健康教育的客观性原则,实事求是,遵循教育的基本规律,从学生的实际情况出发,?取有针对性的方法进行心理健康教育。第三,遵循心理健康教育的实践性原则。它主要表现在在进行心理健康教育的时候,应尽可能的让学生在实际的场景中开展活动,而不仅仅是进行理论知识的传授,不断的提高学生的心理综合素质。

五、结束语

育才更要育心。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是一个持续不断的过程,具有复杂性和长期性的特点,个体不同时期具有不同发展要求,面对新世纪的挑战,加强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不仅是高校思想政治工作和素质教育的需要,也是我们这个时代的需要。因此,要正确认识和积极思考新形势下开展心理健康教育的途径和方法,不断推进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深入开展。

作者:石慧 单位:湖南第一师范学院教育科学学院

第三篇: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创新

【摘要】

基于高等教育的不断发展与社会市场经济体制的进一步深入,大学生的心理表现出情绪波动大、心理稚嫩、社会阅历少、自我意识强的特点,这导致大学生目前存在一系列的心理问题,他们的综合心理素质比较低。鉴于此,实现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模式的创新显得非常迫切。为此,本文阐述了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模式的创新策略。

【关键词】

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模式;创新

因为当前处在社会转型期,竞争态势愈演愈烈,大学生的生活、学习、工作等都受到前所未有的挑战,所以经常性地出现心理问题。并且,存在心理障碍的大学生数目越来越多,这提高了高校实施心理健康教育的难度,也激发了有关部门和高校的普遍关注。为此,分析大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话题,创新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模式显得非常有意义。

一、建设高校的心理健康教育队伍

以系统论的思想为指导,需要在高校的人才培养系统中融入大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并且,需要将高校的师德建设与师资建设融入到高校心理教育队伍建设中去。卫生部与教育部曾经明确了高校需要实现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队伍的建设。结合系统论的思想,融合有关文件的指示,以及根据高校的实际情况,高校需要建设由四位一体(学生、学院、大学生心理咨询中心、高校)的高校心理健康教育队伍,不但进行从上至下的互动与交流,而且让学生间以及学院间开展互动与交流,进而完善和壮大高校心理健康教育队伍。具体来讲,四位一体的高校心理健康教育队伍的组成是组长(高校的领导人员)、成员(有关部门的领导人员督导工作)、心理培训与咨询专家(聘请的有关专家)、专员(以辅导员为主导负责贯彻实施实际工作),以及由大学生中选择心理素质好的学生体现协作互助的功能。

二、有效地统一语文、体育、音乐课程跟心理健康教育

课程教育像是体育、音乐、语文等都涵盖十分丰富的心理教育素材,能够实现学生美好心灵的塑造。针对语文课程的教育来讲,一是需要培养学生的听说读写能力,二是需要在潜移默化中塑造学生良好的品德,激发学生的智慧,拓展学生的知识面,从而提高学生的人文素养与思想境界,推动学生形成健全的人格;针对体育课程的教育来讲,不但重视学生身体素质的提升,而且应当重视学生坚强意志、合作意识、竞争观念的培养;针对音乐课程的教育来讲,教师能够启发学生在赏析音乐的基础上放松心情,进而调节学生的心理状态,有效地统一音乐课程教育和心理健康教育。

三、有效地统一思政教育跟心理健康教育

高校的思政教育跟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互相渗透和完善,两者的目标具备相似之处,都是为了引导大学生形成良好的行为、思想、心理,进而推动学生的健康发展,培养学生完善的人格与综合素质。思政教学主要是为了培养学生正确的价值观、人生观、世界观,而心理健康教育注重学生心理的发展,重点地对大学生开展系统化的心理健康教育,讲解调节心理的方式与技巧,引导大学生心理素质的提升。因此,对高校思政教育和心理健康教育之间的关系进行有效的处理,有助于心理健康教育有效性的提高。人出现心理问题不但有心理障碍的原因,而且还有信念理想与价值取向的原因,因此借助理情结合的思政教育,能够培养学生的判断能力和认知能力,引导学生合理地认知自身的不足与优势,探究挫折与难题,激发乐观主义的精神,从而对使学生的心理压力进行自主地缓解,降低出现心理障碍的概率。总之,在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中渗透思政理论知识,能够实现更加理想的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效果。

四、实施立体化与多样性的心理健康教育模式

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开展方式的拓展可以借助多样化的形式与内容,可以在学生的一系列生活空间中进行渗透。一是对于各个年级学生的实际要求,设置主题不同的心理健康教育讲座。像是对大一学生设置职业生涯规划、新生心理调整与适应课程;对大二、大三学生设置认知自我成长、爱情心理、人际沟通等课程;对大四学生设置调整就业心理和考研课程。二是开展形式多样的心理健康教育方面的宣传工作,像是通过校园广播、宣传册、海报、网站、报纸、宣传栏等一系列的方式渗透心理健康方面的知识。三是激励学生成立社团,组织形式多样的活动,像是专题讲座、表演心理剧、心理辅导等,从而自然而然地渗透心理健康知识。四是优化网络环境之下的心理健康教育工作,在网络上转移现实当中真正有效的心理健康教育方式与教育知识,像是欣赏励志电影、测试心理、心理专题论坛、分析热点心理问题,以及关于心理问题的征文等,让学生在网络环境下获得更加有效的心理健康教育。

五、结语

总而言之,当前形势下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模式的创新变得非常迫切和有意义。对于创新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模式来讲,需要建设高校的心理健康教育队伍,有效地统一语文、体育、音乐、思政课程跟心理健康教育,以及实施立体化与多样性的心理健康教育模式。只有如此,才能够大大地提高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的有效性,确保大学生的健康发展。

作者:王立 单位:聊城大学生命科学学院

参考文献:

[1]田硕,孙慧,田静.网络环境视阈下高校心理健康教育模式探究[J].赤峰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2016(19).

[2]彭义雯,宋建尊.当代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工作探析[J].重庆电子工程职业学院学报,2016(04).

[3]阿依努尔•买买提,阿布都米吉提•牙合牙.浅析网络环境下的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J].求知导刊,2016(09).

第四篇: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书院制管理

摘要:

当前我国社会经济形势变化迅速,个性鲜明的95后大学生进入高校,高校教育目标、学生管理方式随之变化,不少高校推行书院制管理模式以实现全人教育与素质教育。心理健康教育作为学生管理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也在寻求更多途径解决学生心理问题,培养学生健全人格,以实现高校教育目标。

关键词:

书院制;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

当前我国社会与经济形势变化迅速,高等教育持续改革。随着高校扩招、自主招生等改革措施的实施,我国高等教育已经由“精英教育”进入“大众化教育”,大多数高中生都可以进入高校进行深造。高校办学规模随之扩大,学生住宿社区化、集中化管理,学生数量庞大,高校学生管理工作面临新问题、新挑战。为应对这些变化,许多高校的人才培养方案和培养目标日渐趋向素质教育、全人教育。许多高校开始借鉴国内外成功的书院制管理模式经验,陆续推行书院制管理模式。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工作是高校学生教育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在高校学生管理工作中寻求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新途径是高校在新形势下推进素质教育、全人教育的重要举措。

一、书院制管理模式

书院制是实现通识教育和专才教育相结合,力图达到均衡教育目标的一种学生教育管理制度。当前国内推行的书院制是在中国古代书院基础上,借鉴、吸收、融合国外的住宿学院制后,立足于我国国情,在我国部分高校内推行的一种新型学生教育管理制度。其行政地位与学院平行,借鉴了国外住宿书院制的宿舍社区管理模式,以学生宿舍为管理平台,以学生公寓为生活社区,打破传统的住宿分配方式,安排不同专业的学生进行混住,把通识教育和专业教育有机结合,既重视学生的个性发展,又培养学生全面素质的一种管理制度[1]。书院制管理模式将学生宿舍区纳入整个教育教学系统的管理模式,弥补了二级学院专业教育职能的不足。书院主要负责教学以外的事情,通过发挥校园文化的教育影响力实现组织职能,承担起学生生活社区文化、学生综合素质能力提升和全面发展的工作。书院对学生实施通识教育并承担学生思想品德、行为养成等方面教育,力求实现全人教育,以达到学生的学业与身心均衡发展。在书院制管理模式之下,如何发挥其优势,充分有效地开展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工作,帮助大学生身心全面健康发展,协助学校实现育人目标,这需要学校管理者深入研究与探讨。

二、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

《教育部关于加强普通高等学校大学生心理健康工作的意见》(2011)中指出:“高等学校培养的学生不仅要有良好的思想道德素质、文化素质、专业素质和身体素质,而且要有良好的心理素质。”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工作是学生日常教育与管理工作的重要内容。班主任、政治辅导员不仅要在日常思想政治教育中发挥作用,也要在增进学生心理健康、提高学生心理素质中发挥积极作用。在书院制管理模式下,教育模式从过去的教师主动教育,学生被动学习转变为现在的师生互动,生生互动,学生充分发挥自主性。学生作为学习、教育的主体,得到了充分的重视,书院为他们提供了充分的发展空间,从人文精神、心理健康教育、课业辅导和道德品质等方面为他们提供指导,让他们能够真正得到释放和表现的机会,在顺利完成学业任务的同时,还培养了学生适应环境、应对压力、处理问题、完善自我的全面人格[2]。当今社会形势变化迅速,来自社会、家庭,特别是自身发展的压力不断冲击着在校大学生,95后青年成为大学生主体,学生自我意识愈发强烈,而在自我管理方面却不能同步发展。如何根据学生自身特点,培养出适应当今社会发展的大学生成为国内高校研究的课题。高校应发挥书院制管理模式的优越性,探索开展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有效途径,进而实现学生身心全面健康发展的目标。

三、南京审计大学书院管理制模式下心理健康教育的新举措

南京审计大学全面实行书院制管理模式。学校根据学生住宿社区不同,划分出“润、泽、澄、沁”四大书院。书院设有书吧、学生活动室等学生公共活动场所。书院会定期组织不同的特色活动,促进学生综合素质的发展。书院实行导师制度,除了辅导员作为常任导师管理学生日常活动和思想教育之外,学校也分配了专业导师对学生进行专业和职业教育。书院制加强了师生之间的亲密接触,使书院成为学生成长、交流、自我管理的重要场所。

1.导师进驻学院,密切师生关系

辅导员作为常任导师常住书院,办公地点与学生生活社区融为一体,能够及时发现及解决学生各种问题,促进学生成长成才、实现心智全面发展。书院制管理模式下的辅导员队伍不仅在生活上贴近学生,同时提高心理专业知识素养,考取心理咨询师证书,夯实心理专业知识储备,在日常学生管理工作中预防、发现和缓解学生心理问题。目前各书院已建立了一支专业化、职业化的学生管理队伍。同时,专业导师入住书院,突破以往只在课堂上师生接触的局限性,课余时间在书院导师值班室与学生谈心谈话,指导学生学习与职业发展,解决学生职业发展中的迷茫问题。学校心理健康教育中心专职教师进书院,每个书院都配备了专职心理老师,实现划片管理,专人负责相应书院的心理健康教育。

2.书院社区设置心理辅导室,实现心理辅导进宿舍

在学生宿舍楼内设置心理辅导室,每个辅导室安排专职心理老师、兼职心理老师值班,学生足不出户即可享受到心理健康服务。心理辅导室设有团体心理辅导室与个体咨询室,以便开展团体心理辅导和个别咨询。

3.建立学校—书院—宿舍有效的三级管理体系

在书院制管理模式下,寝室长是中坚力量,书院心理工作室对寝室长进行心理知识培训和团体辅导,充分发挥寝室长在学生生活中的组织作用。设立的心理气象员分布在每个宿舍,形成了学校—书院—宿舍有效的三级管理体系。此体系相较于传统学生管理模式,加强了学生宿舍层面管理力度,发挥寝室长的作用,使其协助书院辅导员深入学生日常生活,预防及发现问题。

4.书院依托大学生心理健康协会学生组织,学生自主自助地进行心理健康知识普及活动

在传承心理剧比赛、趣味运动会等传统活动基础上,协会开辟了心理健康知识竞赛等新活动。同时协会利用书院在社区这一特色,与书院读书小组合作,在宿舍楼区设置心理角,放置心理图书和心理知识小卡片,以供本社区学生随时取阅。同时协会与书院其他学生组织互动,融入心理健康知识,从而提升学生的心理品质。

5.心理健康课由学生自由选课,打破专业班级授课模式

每个授课班级由不同专业不同学院不同书院的学生组成。授课方式采用小组互助共同成长方式。在这种授课模式下,不同专业不同书院的学生可以一起交流,互相了解,促进成长。

6.对团学科联等学生组织成员进行心理健康测评,突破只在大一新生入学时进行心理健康测评的局限

对高年级学生干部选拔任命时进行心理健康测评,及时关注心理异常学生,对需要心理帮扶的学生干部及时进行心理疏导。

7.发挥书院制优势,在书院温馨氛围下为学生创造

一个安全、温暖的心理健康教育氛围通过各种书院文化活动,提高学生综合素质,促进学生身心全面健康发展,实现学校全人教育、素质教育的目标。书院制管理模式在实践中逐步推进完善,在书院制下构建起来的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方法尚存在不足,也在逐步摸索和完善中。比如需要加强利用新媒体进行心理健康知识宣传,加大网络宣传力度。书院制下的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仍然需要学习国内外高校的管理经验,结合本校实际情况,从书院制管理模式、书院文化、学校育人目标及心理健康管理体制等各方面综合研究得出适合本校的实施方案,从而发挥书院制管理模式优势,促进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完善,最终实现全人教育、素质教育的目标。

作者:张洁 王安琪 单位:南京审计大学润园书院

参考文献:

[1]黄川川,罗大为,宋丽颖.国内外书院制现状及发展综述[J].企业家天地,2012,(8):189.

[2]李良杰.书院制背景下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现状分析及对策研究———以西安某高校为例[D].济南:山东大学,2015.

[3]王丹.谈书院制模式下如何开展大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以肇庆学院为例[J].新课程研究,2016,(6).

[4]李敏.我国高校书院制育人模式改革现状及背景[J].领导科学论坛,2014,(7).

[5]吕信恩,陈伊.学区制模式下基于积极心理学的心理健康教育体系构建[J].鸭绿江(下半月版),2013,(3).

第五篇: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网络研究

【摘要】

心理健康教育是高校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于培养大学的心理素质和心理品质具有重要作用。针对当前大学生普遍存在的心理健康问题,必须采取有效的解决对策,要从社会、学校、家庭和个人四个角度来进行解决,不断引导大学生形成健康的心理素质。

【关键词】

网络技术;大学生;心理健康

随着网络技术的快速发展,网络环境对大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也产生了巨大影响,其中有积极影响,也有消极影响,为此要正确分析网络环境下大学生存在的心理健康问题,从而寻求解决对策。

1网络环境下大学生存在的心理健康问题

当前网络已经发展成为大学生日常社会生活不可或缺的重要工具。然而,由于网络自身具有虚拟性、匿名性等特点,与现实社会具有很大不同,特别是网络社会中充斥的不良信息容易对价值观念尚未发展成熟的大学生产生不利影响,产生一系列的心理健康问题。从具体分类来看,当前网络环境下大学生的心理健康问题主要包括以下四个方面:第一,学习态度上的不端正。学习是每个大学生的根本职责,没有认真的学习态度,就难以真正掌握知识,更何谈为社会主义建设贡献力量。然而网络社会中的信息内容具有极强的诱惑性,其中网络游戏、网络小说等在很大程度上占据了大学生的学习实践,不利于大学生正确学习状态的形成。第二,情感心理方面存在问题。大学生正处于心理和情感发育的关键时期,但网络上的不良信息很容易误导他们。另外,受网络社交的影响,大学生如果热衷于日常的网络信息交流,那么对于现实中的交流感到厌烦,从而产生自我封闭的心理健康问题,影响学习和正常的社会交往。第三,大学生的心理承受力较弱,社会实践能力也不强。网络环境下,大学生可以通过网络搜索获取大量信息,具有较高的理论文化素养,但是在实际生活中缺乏必要的社会实践经历,在遇到问题时往往不知所措,而附带的则是较弱的心理承受力。第四,大学生的自我认识能力较弱,缺乏必要的责任意识。大学生是一个特殊的群体,是刚刚从父母怀抱中走出,步入另一集体进行生活的群体,受年龄和阅历的限制,他们还未对自身进行清晰定位。而在网络环境的影响下,大学生易于受到网络的影响,特别是在现实生活中遇到困难的情况下,更容易在网络中迷失自我。

2网络环境下大学生心理健康问题产生的原因

网络环境下,造成大学生心理健康问题的原因有多种多样,大体上仍可从四个方面进行分析,其具体原因如下:一是社会原因复杂,网络信息资源的混乱对大学生是心理健康发展产生不良影响。网络信息资源具有内容多、传播速度快、覆盖范围广的特点,但如果是不良的网络信息资源,那么所造成的危害也是巨大的。另一方面,社会正常交往中的人际关系单薄也是导致当前大学生出现心理问题的重要因素。随着网络的普及,人们习惯用网络来交流沟通,人际关系随之变淡。长此以往,会导致大学生在现实交往中不适应,容易产生心理孤独等现象。二是高校关于网络道德方面的教育存在问题。学校教育是大学生教育的主体,承担着传道授业解惑,提升大学生综合素质能力的功能。在网络环境下,学校在加强对大学生进行成长教育的过程中,要及时调整教育内容并创新教育方式,增强大学生对网络的认识。三是家庭生活中的心理教育引导的缺失。每个家庭对于孩子的影响都是不同的,但是家长有义务、有责任对孩子进行必要的心理教育引导。然而,在一些家长只是在经济上给予大力支持,却忽视了对他们心理健康的引导。甚至有些家长自己迷恋网络游戏,这非常不利于孩子对网络的正确认识。四是大学生个人的自我控制能力差的问题。网络世界极其丰富,这对于喜欢接受新鲜事物的大学生而言是具有较强诱导性与迷惑性的,这就给大学生的心理造成多变的影响。另外,当前社会发展节奏加快,就业问题加剧等也对大学生的心理素质提出了更高要求。如果大学生不能快速适应,那么就会产生内心压抑、自信心缺乏等心理问题。

3网络环境下对大学生进行心理健康教育的对策

针对大学生普遍存在的心理健康问题,必须采取有效的解决对策,避免因心理健康问题而影响学业和个人健康成长现象的发生。因此,可以从社会、家庭、学校和个人四个角度来进行解决。首先,不断整合网络社会资源。网络环境是一个虚拟世界,要通过不断整合网络资源的方式来对网络信息进行严格把关。在对大学生进行心理健康教育的过程中必须引导大学生正确区别现实与虚幻世界的差异,合理规划学习和上网时间。与此同时,政府部门有责任对网络资源信息进行监管与筛选,加强政府对网络环境的监管,要将不良的社会资源进行屏蔽,建立严格的网络监管制度[1],确保网络环境的和谐健康。其次,营造良好的家庭教育氛围。家庭对大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作为家长要在平时多关注孩子的心理动态,并通过自己的言行做好表率。在大学生在学校的时候,通过微信、QQ等多于他们联系,给予足够的关系与爱护,对于可能存在的心理健康问题进行及时地解决。第三,高校要加强网络道德教育。在培养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过程中,高校肩负着义不容辞的责任,高校教师要根据学生的心理动态来进行积极引导,指导大学生正确看待网络,让网络成为促进大学生获取信息、开阔眼界的重要工具,有效地对大学生进行网络道德教育,增强大学生的网络素养。最后,大学生要不断增强个人的综合素质。解决大学生心理健康问题的根本在于不断提高大学生的综合能力,其中包括自我适应能力、社会实践能力以及抗挫折能力等,对网络内容具有较强的辨别能力,将网络作为一项获取知识、增长见解的工具,不断促进自身的全面发展。

作者:叶婷婷 单位:长春理工大学光电信息学院

参考文献:

[1]杜国辉.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意义及途径[J].云南社会主义学院学报,2014(2).

[2]陈雪蕾.略论加强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J].中国教育学刊,2015(5).

第六篇: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和谐宿舍关系

【摘要】

宿舍作为现代大学生活中为数不多的固有活动场所之一,具有固定化和持续化的特点。良好的宿舍生活环境、和谐的舍友关系都能对大学生的学习、生活、心理等方面的内在状态和外在形式产生相应的影响。构建和谐的宿舍关系,发挥其在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中的推动作用,既需要作为宿舍成员主体的大学生主观意识到这一关系打造的重要意义,又需要作为管理方的学校充分重视并采取各项措施来推动宿舍人际关系的良性发展。

【关键词】

和谐宿舍;人际关系;心理健康

一、宿舍人际关系对大学生心理健康的积极作用

宿舍人际关系,就是在宿舍环境里产生的人与人之间的交际关系。宿舍作为相对私密的生活空间,使得内部的人际关系更为直接和亲密。从外界回归到宿舍中的大学生,往往更容易展露出行为、性格和心理中相对隐秘的层次,这与班级、社团等公开场合产生的关系有所不同,有更为直观和深入的特点。也正是因为去掉了一定程度上外在的掩饰,宿舍人际之间的交往往往呈现出相对更加真实的状态和形式。只有更多的真诚、包容、坦率和无私,才能够营造出和谐的人际关系。构建和谐的宿舍人际关系,是衡量大学生交际能力、心理完善程度乃至为人处世态度的重要杠杆之一。

(一)和谐的宿舍人际关系能保持大学生心理状态的平稳

宿舍是大学生进入高校后最主要的生活场所,在这一相对封闭的环境里,宿舍成员之间朝夕相处、亲密无间。在生活需求的拉动、环境整体濡染和内在心理需要的整体作用下,宿舍成员之间更容易的接近和熟悉,建立起来的关系也更加稳固。良好的宿舍环境、和谐的人际关系,让远在异乡的学生更能找到身心的归属之处,从繁重的学习、热闹的活动场所归来后,有成功的喜悦、失败的懊恼等情绪时,回到宿舍,相互的交流、鼓励、支持和倾听,让大学生的情绪、感受、体会都能得到好的疏导和交流。这种情感和心理上的归属感和共鸣,能够在很大程度上满足成员的情感需要,在个体心理状态平衡性的维持和良性生长方面发挥积极有益的作用,有助于宿舍成员保持心态平和、情绪稳定、乐观向上的精神状态。

(二)和谐的宿舍人际关系能养成大学生思想意识的群体性

宿舍是个人生活的必需场所,又是集体生活的固定空间。或四个人或六个人,每个人的行为习惯都不能只围绕个体进行。来自不同家庭、环境和层次的学生,走入宿舍这个集体后,都需要对个人进行调整,以达到最终的整体稳定和平衡。这种调整的过程,也是转换思维角度、考虑他人感受、关照他人行为的过程。一个人只有融入集体,与他人保持和谐,才能被整体接受和容纳,反之被集体的排斥又会影响个体情绪、心理、行为等。这一循环过程的出现,让宿舍环境中的每一个成员都有责任和义务来维持整体的平稳,在这样的大原则下,趋利避害的本性也会推动宿舍成员来选择和维护和谐的人际环境,最终达到整体运行的畅通化和有益化。这个过程,宿舍成员的集体性意识逐步形成,最终在毕业离开学校融入社会群体的过程中发挥积极的推进作用。

(三)和谐的宿舍人际关系能推动大学生个体行为的健康性

现代大学校园中,宿舍恶性事件时有发生,自杀、他杀、投毒、伤害等恶性行为的出现,就是宿舍人际关系无法正常运转的具体体现。如果有一个良性运转的宿舍人际环境,学生在情感上的困惑、思想上的苦闷、心理上的抑郁能有得到及时的疏导,有些不良行为的萌芽一经出现就能被发现和解决,不会演变成不可挽回的后果。作为大学中相对稳固的环境,宿舍犹如大学的细胞,这一细胞的正常运转,才能保持集体的健康发展。而这一细胞的运转,不仅仅靠外在的制度、约束,更多是其自身内对不良状态的调整、疏导和消化。大学生在外遇到学习、生活、工作上的挫折时,回到宿舍内,通过和舍友的交流分享,得到舒缓和放松,这样就会缓解不良情绪,不致恶性事件的发生。

二、大学宿舍人际关系的现状及成因

课题组围绕大学城的十所大学展开高校宿舍人际关系情况调查,参与调查的200人中,有113名大学生认为宿舍内有相处不融洽的舍友,约占56.5%;有71名大学生认为宿舍关系不够和谐的,约占35.5%。依据调查结果,可以看出当前大学生宿舍人际关系现状不容乐观。加之接连出现的因宿舍关系恶化导致的种种事件,让和谐宿舍人际关系的营造和建构,成为目前高校中学生管理和教育工作中的重点内容。目前影响高校宿舍人际关系健康发展的因素多种多样,其中占据主体的是作为宿舍成员个体自身的原因:

(一)个性特征因素

宿舍集体由不同的个体组成,每个个体不可避免地具有与他人不同的特点和特性。尤其是近年来,高校扩招使得不同地域、环境、家庭的学生融汇一堂,原来的天南海北,如今的比床而居。距离的迅速拉近,并没有伴随个体差异的消融,生活习惯、个性心理、人生观、价值观、道德观等方面都存在差异的大学生,如今要磨合成一个整体,这一过程并不是一蹴而就,水到渠成的,相反要经历一个相当漫长和相对痛苦的改变过程。尤其是在高校生活的自由度大大提升,教师、辅导员等管理和教育者对学生生活参与度的相对减少,更让这一转换过程步履维艰。一个原本在家庭生活中的中心人物,习惯了发号施令和首先满足个体需要,没有考虑他人和协同合作的行为意识,让其通过更多的自发来达到向其对立面的转化,实在是不容乐观。很多情况下,希望达到的理想状态尚未出现,反倒是出现了个体差异突出,适应能力变差等情况,容易形成孤僻、缺少热情的个性倾向。

(二)价值取向因素

生活成长于不同环境中的个体,在个体意识养成和价值取向形成方面,往往会有较大的差异。高校的包容性,无意中推动了这种差异的扩大和发展。利益冲突是影响宿舍人际关系和谐的主要因素。大学生没有太大的利益冲突,但在涉及经济利益的各类奖学金评定、贫困补助认定,或者是涉及荣誉的各类优秀学生干部评选、优秀毕业生推荐、优秀团员推荐入党等问题时,一些功利心较强的大学生就会把同宿舍的竞争者树为敌对方,故意找麻烦、挑毛病、说坏话,或者故意拉拢别人,孤立对方,最终导致两者矛盾的激发,破坏宿舍和谐的人际关系。

(三)社会环境因素

目前,大多数家庭经济条件比较丰裕,多数学生都拥有了个人的电脑、iPad等。加之,互联网通信的普及,每个宿舍都安有了宽带,在带给学生方便的同时,更多地满足了学生的上网需求。宿舍内大学生更多呈现的是或者沉迷网络游戏,或者“低头族”上网聊天。宿舍电脑的普及应用,使得宿舍成员相互的倾心诉苦减少,也减少了往日卧谈会的欢声笑语、你争我辩,相互之间的关心和开导相对减少。此外,社会上无所不在的以物质和消费为“宗教”的意识形态等错误观念,越来越完全矛盾的价值观也影响着大学生的心理健康。

(四)家庭因素

一个人的成长首先是从家庭教育开始的。家长作为大学生从出生开始的终身教师,其教育观念与行为深深地影响着学生的思想和行为。目前,90后的大学生多数都是独生子女。独生子女家庭在孩子教育上多存在着“三高”(过高保护、过高期待、过高溺爱)现象,使得大学生自律性差、缺乏独立性、承受挫折能力较差等弱点。这些弱点如果得不到良好的改善,就会发展成为习惯,影响其在宿舍内与舍友的人际交往,不利于构建和谐宿舍关系。在多年的学生管理工作实践中,我们发现许多独生子女大学生进入大学后表现出很多不适应,不易快速融入大学新的生活。因为宿舍矛盾,影响生活和学习的学生也比比皆是。

三、构建和谐宿舍关系,促进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

(一)大学生个人应该主观上积极构建良好的宿舍人际关系

(1)大学生首先要从思想上重视构建和谐宿舍关系,充分认识和谐宿舍人际关系的重要价值。宿舍是大学生在外求学的第二个家。大学生是宿舍构成的元素,是宿舍的主人,也是和谐人际关系的受益者。构建和谐的宿舍人际关系,需要每一个宿舍成员参与进来,在相互包容、相互帮助的过程中,慢慢建立起来的良好氛围。

(2)学生应该正确看待个体差异,尊重他人、尊重舍友,相互包容。矛盾的诱因无时不有,无处不在,每一个学生都应该以友好、合作、宽容的良好心态对待身边的同学,学会尊重别人、帮助别人,公平地对待别人,这样才能建立和谐的人际关系。尤其是在宿舍中,更要遵循尊重、宽容、帮助、平等的原则,与室友建立起相互尊重、相互激励、互相学习、平等互助、共同进步的良好人际关系。

(二)学校应该努力营造和谐宿舍人际关系的氛围

(1)完善宿舍管理规章制度,重视宿舍文化的建设。作为校方,除了要为学生提供基础的住宿设施以外,还应该把宿舍卫生、宿舍文化等方面,纳入到日常的宿舍管理中来,引导学生营造一个干净整洁的宿舍环境。除了宿舍卫生之外,学校还可以通过奖励考核等方式,引导学生在宿舍文化方面,发挥各自的专业优势,构建起极具专业氛围浓厚的环境,给宿舍成员一个不忘学习、相互竞争的意识,努力实现生活和学习的双丰收。同时学校还应该加强重视学生宿舍管理员的管理,逐步提升宿舍管理员的综合素质。宿舍的管理员与学生接触较多,容易和学生打成一片。发挥宿舍管理员与学生的沟通效应,对于第一时间化解学生宿舍内的矛盾争端,有着重要作用。

(2)增设人际交往和心理健康教育相关的课程。构建和谐宿舍人际关系、促进大学生心理健康已经被纳入到高校学生管理工作的重点。通过增设人际交往和心理健康教育相关的课程,科学系统地向学生传达人际交往的技巧、心理健康的专业知识,帮助学生提高对人际关系构建的认识,适当释放心理压力,促进学生人格的完善,纠正三观认识的错误偏差,以达到构建和谐宿舍人际关系、促进大学生心理健康的教学目标。

(3)积极做好心理咨询工作。为了更好促进大学生的心理健康,很多的高校都早已经建立了专门的心理咨询部门,旨在更好地解决学生之间的矛盾,更好地指导学生树立正确的心理,防止错误片面的思想影响学生、困扰学生。但是在实际的工作实践中,由于心理工作者不能够深入第一线的学生生活,再加上学生的不积极主动很多时候的心理问题都不能得到及时解决对于学生宿舍的人际交往问题还缺乏一定的针对性和全面性,所以新时期的高校心理咨询部门应该注重学生宿舍的人际交往问题努力促进宿舍和谐人际关系的构建。

(4)开展更加丰富多彩的宿舍活动。在活动中建立联系,在联系中实现信任,才能构建起和谐的宿舍人际关系。要想构建和谐的宿舍人际关系,宿舍成员就要不断地增加相互之间的“联系”。学校可以经常性地开展宿舍活动,帮助学生建立这种“联系”,增进宿舍成员之间的相互关系。例如班级文化艺术节、宿舍文化评比等一系列丰富多彩的宿舍活动。通过宿舍活动,引导每个成员参与到和谐宿舍人际关系的构建中,增进成员之间的相互了解、相互帮助,提升宿舍成员对宿舍的归属感。

作者:齐艳 王林 单位:齐鲁工业大学外国语学院

参考文献:

[1]黄艳苹.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重点:建立和谐宿舍关系[J].广东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7(04):43~45.

[2]刘富良,罗岚.创和谐宿舍人际关系,促进大学生心理健康[J].高等农业教育,2009(04):92~94.

[3]熊昌茂.大学生和谐宿舍人际关系构建探析[J].兰州教育学院学报,2014(09):63~64.

[4]成器,马莉.创和谐宿舍人际关系,促进大学生心理健康[J].赤峰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2015(03):122~123.

第七篇:互联网+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初探

摘要:

本文立足于“互联网+”背景下探索高校心理健康教育实现途径。针对目前高校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的现状,结合互联网的优势,尝试提出了互联网+心理健康教育平台设想,构建集咨询、辅导、教育为一体的线上线下双向运作的心理健康教育模式,充分发挥高校心理健康教育的实效性和针对性。

关键词:

互联网+;线上线下;心理健康教育平台

2015年3月5日,总理在十二届全国人大三次会议上的政府工作报告中首次提出“互联网+”行动计划,站在新的战略高度,来看待信息技术和传统行业的“生态融合”的全新定位。由此可见,高校的心理健康教育工作也应充分考虑到互联网时代的新特点,在新形势下探索高校心理健康教育新思路和新方法。网络心理健康教育的研究不应仅仅停留在网络成瘾、网络依赖和网络孤独这些领域,更应顺应互联网+这一大趋势,研究如何利用互联网尤其是无线互联网这一新媒体创新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模式。

1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状况研究

国内心理健康教育源于20世纪80年代,经过三十多年的发展,高校基本上都建立了较为完善的心理健康教育体系,主要集中在心理健康知识的普及教育和对有异常心理问题学生的干预。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存在普及率较低,心理健康教育方式单一以及传播渠道缺乏等问题。

1.1覆盖率低,学生心理安全存在死角

目前各校基本形成由上至下的“学校———二级院系———班级”三级心理健康教育工作体系。尽管如此,学校心理咨询的专业老师不足,学生数量与心理辅导员的数量不匹配,比如一座万人的院校,专职的心理辅导员只有5、6个,远远满足不了学生的心理咨询需求。有的学校甚至没有专业的心理辅导员,而是由其他老师兼职。目前在美国高校,心理健康教育工作者和学生比例1:1500。

1.2有效的传递渠道缺乏,心理健康咨询不够便捷

目前,绝大部分学生心理咨询工作是线下的心理咨询室和心理健康教育课堂,受时间和空间的限制,需要学生到场面对面约谈。仍然有部分学生对心理咨询心存疑虑和抵抗,这些顾虑在一定程度上阻碍了学生主动上门求助心理咨询中心。此外,部分高校开辟了心理健康教育网页,但是学生的浏览率和点击率不高,并没有真正发挥线上心理健康工作的宣传效果和咨询效果。

1.3教育形式单一,内容缺乏针对性

传统的心理健康教育大多是单向的灌输式的课堂教学,以教师的讲授为主,忽视了学生在课堂中的主体地位。由于大学生所处的家庭环境、成长背景和发展阶段不同,所面临的问题存在个体差异,课程教育缺乏针对性。即使是课堂外的心理健康教育仍以心理咨询、学校心理健康活动为主,宣传方式单一,宣传内容缺乏互动性和趣味性。而90后的大学生,尤其是95后的大学生自我意识强烈,喜欢自由不受束缚,不喜欢教条式的灌输和刻板的教学模式;乐于接受和学习新鲜事物,崇尚新媒介和新技术,传统的灌输模式已经不能满足他们的心理和伦理需求,他们更需要一种互动式的、探讨式的教育模式。

2网络心理健康教育的优势分析

互联网作为心理健康教育的新载体,给高校心理健康教育提供了新思路和新方法,它特有的即时性、便捷性和匿名性以及互动性可以弥补传统的心理健康教育的不足,提高心理健康教育的针对性和实效性。

2.1隐匿性:符合学生心理发展需要

网络的匿名性、隐蔽性可以给予学生自我暴露的空间,学生能摆脱现实的束缚,在网络上倾诉内心世界和表达自己的观点,最大程度地释放心理压力。另一方面,正是由于互联网环境天然的虚拟性,使学生避免了直接面对心理咨询的尴尬,消除了学生担心自己隐私泄露的顾虑,学生可以隐藏自己的身份进行网上心理自助和互助,正是由于这种隐匿性使得心理健康工作者和学生的心理距离缩小,为学生们提供了宣泄不良情绪和心理压力的平台。

2.2便捷性和即时性:降低心理健康教育的成本

在互联网环境下,心理健康教育的内容和呈现方式更丰富和多样化,以视频、动画、图片和音频等新媒体的方式生动展示,心理健康教育的传播方式不再拘泥于有限的课堂教学,可以通过网络新媒体广泛迅速的传播。这种便捷的方式极大地拓展了心理健康教育的活动空间和覆盖面,突破了传统心理健康教育的弊端,学生可以随时随地通过网络电视、论坛、微信、网站和微博等方式获取海量的心理健康信息和选择适合自己的心理咨询服务,心理健康教育工作者也可通过微信公众号和公共微博在网络上和传播心理健康教育知识,使得心理健康教育无处不在、无时不有,大大提高了心理咨询的效率。

2.3自主性:将行政思维转化为服务思维

正如上文所提,互联网的发展给心理健康教育带来了丰富的网络教育资源,学生有更多的教育自主性,可以根据自己的心理需求选择符合自己兴趣的心理健康服务,如可以选择自己感兴趣的名家名师讲座,可以主动参与热点话题讨论,尽情表达自己的真实情绪和观点,这更容易淡化学生“受教育者”的角色,激发其自我管理、自我服务、自我成长的潜力,更有利于因材施教。这使得网络心理健康教育少了学校行政色彩和传统的填鸭式的说教,更倾向于心理服务方式在学生中潜移默化的影响。

2.4开放性:更迅速对学生的危机事件做好预防和干预

由于网络平台的开放性,学生可以在论坛、网站、微信和微博等畅所欲言地发表自己内心的想法和表达真实的情绪,通过这些信息,有利于心理健康教育工作者尽早地发现学生的异常心理问题并加以干预和化解,防范于未然。而这些信息在传统的面对面沟通中往往不易察觉,错过干预的最佳时间。

3互联网+背景下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创新研究

所谓互联网+是指以互联网为主的新一代信息技术(包括互联网、云计算、物联网、大数据等)在社会经济生活各部门的扩散和深度融合的过程。它代表一种新的社会形态,即充分发挥互联网在社会资源配置中的优化和集成作用,将互联网的创新成果深度融合于经济、社会各领域之中,提升全社会的创新力和生产力。互联网+对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提供了新的发展契机,也带来了全新的挑战。互联网+心理健康教育平台不应仅仅局限在网络平台的心理健康教育,更应该强调线上心理健康教育与线下心理健康教育相结合,既保留传统心理咨询和心理健康教育的精髓,又发挥网络心理健康教育的特有优势,使之相互渗透、相互补充和相互促进。创新互联网环境下的心理健康教育模式,旨在改变传统心理健康教育单线教育模式,确立以学生为主体,淡化其“受教育者”的角色,激发学生自我管理、自我服务、自我成长的潜力。

3.1线上:搭建立体式的网络心理健康教育平台

以心理健康网站、公共微博、微信公众号、QQ群和微信群等网络新媒体为载体,通过“微测评-微分享-微课堂-微咨询”四步走构建“线上引导”模式,满足学生个性化、多元化的心理需求。⑴微测评:即线上心理测评,通过专业系统的心理测评,利用新媒体技术如微信公众号、公共微博等获取和搜集大学生主要的心理诉求和关注点;⑵微分享:即网络上的热点、焦点问题的讨论和分享,亦可以是线下心理健康教育活动如心理班会和团体咨询的体验分享;可以通过微信公众号和公共微博进行心理教育信息的推送、网络心理征文或心理微博分享来实现。⑶微课堂:基于微测评,根据各个年级不同群体学生的心理发展需求宣传和普及不同主题的心理健康教育知识。⑷微咨询:充分利用qq、微信、微博等新媒体工具延展“校级-院级-班级-宿舍”心理健康四级网络体系,比如建立学生心理自助互助的朋辈网络咨询平台和心理辅导老师咨询平台,使得心理咨询和心理健康教育突破时间和空间的限制,实现心理咨询和心理健康教育效率最大化。

3.2线下:构建全覆盖的心理健康教育网络

在大力打造高校网络心理健康教育阵地的同时,不能忽略线下心理健康教育的开展。毕竟网络心理健康教育只是传统的心理健康教育的补充,不能完全替代线下心理健康教育。充实丰富的线下心理健康教育活动才能保障线上心育的顺利开展。

3.2.1团体心理辅导和个体心理咨询结合

在用网络媒体对学生进行测评调查的基础上,针对不同年级不同群体学生的心理发展需求开设不同主题、形式多样的心理活动,构建团体心理辅导为主、个体心理咨询为辅的线下服务平台,关注学生健全人格培养和积极的自我意识开发,让心理辅导在学生的成长成才中发挥积极作用。一方面团体心理辅导技术可广泛运用于学生管理工作中,解决学生教育、管理中所出现的一些共性问题,在一定程度上能深化学生对自我的认识,改善人际关系,提高适应能力,增强自信,激发潜在的心理效能。如在资困工作中针对经济困难学生群体开展团体辅导,通过激发学生的自信心来培养其自立自强能力;在班级管理中开展班级团体辅导,通过创设良好的心理气氛,优化班级人际关系提升班级凝聚力。另一方面,在开展团体辅导的同时,开展个性化、针对性的咨询与辅导,增强高校心理辅导的实效性和针对性。

3.2.2课堂心育和课外心育结合

高校传统的心育主要侧重于心理健康教育课程,但学生在课堂上获得的心理健康知识是极其有限的。“教育即生活”,教育学家杜威如是说。心理健康教育亦是如此,只有渗透到学生的学习生活、人际交往和实践活动中才能真正有效。因此,搭建课外心育工作平台不仅帮助学生拓宽获取知识的途径,还可以潜移默化地引导学生在体验式的学习中收获和感悟。比如通过心理沙龙、心理剧、心理知识竞赛等活动丰富学生的第二课堂,发挥服务学生成长的职能,及时清除学生日常生活的“心灵垃圾”和“成长的烦恼”,充分挖掘学生的内在潜能和积极品质,促进学生成长成才。

总之,互联网+环境下心理健康教育模式的构建,不能过分地强调“线上”,从而忽视了线下活动的开展,导致网络环境与现实教育的脱节。线上线下教育应是相互依存,相互制约和相互影响的关系。国内高校传统心理健康教育已经趋于成熟,但网络心理健康教育仍然起步较晚,处于理论研究和实践摸索的阶段。在全媒体、大数据时代,如何利用互联网的优势和特点,构建和实践集咨询、辅导、教育为一体的双向运作的心理健康教育模式是高校心理健康教育工作者仍需继续努力的研究方向。

作者:肖潇 单位:广东药科大学

参考文献:

[1]姜巧玲.高校网络心理健康教育体系的构建[D].中南大学博士论文,2012.

[2]成媛,赵郝锐.论网络环境下大学生“心理互助”平台的建构[J].北方民族大学学报,2013(2).

[3]张祖曦,廖友国.高校心理健康教育的发展现状、挑战和对策[J].长江工业大学学报,2014(3).

第八篇: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手机媒体研究

摘要:

随着信息技术的飞速发展,手机媒体作为信息传播的重要工具之一,逐渐成为了大学生不可或缺的一个情感交流和资源共享的工具,极大地影响着大学生的行为习惯、思想观念以及心理状况等.但在日常的生活和学习中,大学生过于依赖手机的使用,“手机焦虑症”、“低头族”等现象已经越来越多,对大学生的身心健康产生了不利影响.因此手机媒体在大学生中的普遍应用,对大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来说,是机遇也是一种挑战,各高校应该有效的利用手机媒体的优势开展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工作,进一步引导大学生健康的成长.

关键词:

手机媒体;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

手机是一种通过声音、图片以及文字等方式进行信息传播和交流的新兴媒体形式,它加强了人们之间信息的沟通和交流,为人们的生活提供了更多休闲娱乐的方式.近些年手机使用的比例在不断地迅速上升,在校大学生在全国手机使用中所占的比例最大,一部分的大学生每天使用手机的时间甚至超过了八个小时,手机已经占据了大学生大部分生活学习的时间,在给大学生沟通交流和娱乐带来便利的同时,也产生了许多问题.大学生正处于思想发育尚未完全成熟的时期,他们的价值观、人生观和世界观很容易受到一些外界因素的影响,手机媒体的出现对他们的文化取向、心理健康以及价值定位都产生了潜移默化的影响,这对于高校的心理健康教育工作提出了一定的挑战.

1手机媒体的内涵和特征

1.1手机媒体的概念及认识

手机媒体从狭义的概念上讲,是指用来承载和传播信息的个人移动终端设备,从广义概念上讲,手机媒体是一种以手机为载体的个性化和即时性的信息传播工具,它是借助通信网络将海量的信息以图片、文字、声音、视频等不同的方式进行传播的一种新兴的媒体形式.它是网络媒体的延伸,可以使信息更加快速流畅的传播,将人们的人际关系变得更加紧密.手机最初的出现主要是语音通话和收发短信为主,但随着网络信息技术的飞速发展,手机已经衍生出来了各种丰富多样的功能,人们可以通过手机实现资料查阅、网上购物、收发邮件、浏览新闻、聊天、阅读等等,它可以实现不同人们的各种需求,手机也因此被称为第五媒体.如今手机已经广泛应用到人们的生活和工作学习中,全国大部分的人都拥有手机,据调查表明截止到2012年,我国的手机用户已经突破了10亿人,它已经成为了现实中必不可少的一种大众传媒工具.

1.2手机媒体的主要特点

近些年手机媒体的广泛使用已经成一种大众的趋势,它把那些报纸、杂志、电视广播等传统的媒体和互联网这种新媒体的功能特点都聚集在了一起,形成了具有自身独特的优势和特征.第一,手机媒体具有随身的便携性.手机媒体相对于其他网络媒体来说,最大的优势就是方便携带和能够随时随地使用,它与其他的网络媒体一样具有获取信息快,且交互性强、传播快、更新快等等特点.与其他网络媒体区别较为明显的是手机自身的体积特别小,分量比较轻,携带起来方便,人们可以随时随地的利用手机收发短信、传播信息、沟通交流、上网娱乐等等,手机媒体的出现以不同形式满足了人们对信息的需求,它会成为一种新的习惯性媒体.第二,手机媒体具有高度的整合性.手机媒体作为一种新形态的媒体,它综合了广播电视、报纸杂志以及网络等各种媒体所具有的传播形态和内容,随着3G和4G网络的普遍使用,手机媒体所包含的手机报、手机电视、短信、微博、微信等等功能可以满足不同类别人们的个性化需求,手机媒体还将多种传播方式整合在一起,形成了一张复杂多样的传播网,实现了面对点、点对面、多点对多点、点对点等交流方式.第三,手机媒体具有很强的即时性.即时性也就是指手机媒体信息传播的速度之快,且传播的范围广、时效性强,由于手机携带方便,自身的制约因素比较少,因此人们可以通过手机随时随地的接受信息和传播信息,可以及时的了解新闻媒体所提供实时性的新闻现场的图片以及视频等等.手机媒体通过目前使用较为广泛的QQ、微信、飞信等等即时性的通讯工具可以实现点到点以及点到面的直接沟通,这样一来大大的提高了信息传播的时效性,降低了信息的滞留,人们可以利用手机随时和外界保持联系,这是其他信息传播载体无法达到的.第四,手机媒体具有较强的交互性.手机媒体告别了传统媒体那种单向的信息传播的方式,实现了单向传播、双向传播以及多向传播等方式,信息传播者和接受者之间的角色可以任意互换,彼此之间的地位是平等的,没有任何特殊的界限,每个手机用户都可以将自己的所见所闻所感通过文字、图片或者视频的形式到网上,供人们接受和浏览.手机媒体的交互性特点在一定程度上提高了人们参与网络的积极性,也展现出了个性化和大众化.第五,手机媒体具有一定的私密性.手机媒体是一个极具个性化且私人性质的工具,在公开性方面它与报纸、电视、广播等传统媒体有很大的不同,它不能供人们相互查阅、收听等,手机的使用权只能是机主本身或者通过机主同意才能拥有的,手机里面包含的一部分文字、图片、视频、资料等等是具有隐私性质的,非本人意愿的情况下,任何人都不能随意浏览观看,这也体现出了每个人都拥有自己的隐私权,人们不能随意的去侵犯他人的隐私权,否则会使他人的合法权益和名誉受到侵害.

2浅析目前大学生手机媒体的使用现状

如今手机功能越来越多,它外观轻巧,携带便利,传播信息快速及时,集合了其他所有网络媒体具有的优势,这也是吸引众多大学生使用手机的原因,据相关调查显示,截至到2014年4月,我国移动互联网用户总数达8.48亿户,手机网民规模达5亿,占总网民数的八成多,中国大学生和白领群体互联网使用率已经接近100%,其中主要为手机网络的使用,而在校大学生群体在手机网络的使用中所占的比重是最大的.手机媒体中所包含的一些社交软件,如QQ、微信、微博等,成了大学生使用最广泛也最频繁的工具,刷微博、逛空间、刷朋友圈的现象在大学生中已经成为了普遍,大学生还可以通过手机进行资料查阅、网上购物、阅读新闻、交友等等,使他们的大学生活得到了丰富.但是手机在给大学生的生活和学习带来便利的同时,也产生了许多不利的影响,许多的大学生使用手机的时间过多,对手机产生了过度的依赖,不管是吃饭睡觉还是乘车,手机时时刻刻都要带在身边,课堂上玩手机的甚至大大的超过了听课的人,大部分的学生都利用手机休闲娱乐和沟通交流,只有极少数的人的学生利用手机来查阅资料、观看新闻或者获取一些有价值的信息知识,这些种种现象都表明了当代大学生对于手机的依赖程度已经越来越高,也由此衍生出了一些手机焦虑症、自闭症、抑郁症等,这些都是高校在开展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时需要重视和亟待解决的问题.

3手机媒体对当代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影响

手机媒体在大学生群体中的广泛使用给大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带来了极大地影响,这种影响有正面积极的,也有负面消极的.正面的影响大致表现为:一是手机媒体的出现扩宽了大学生接受信息和传播信息的渠道,使大学生能够获取更多丰富的资源和知识,手机所包含的一些图片、视频、文字等增加了大学生对于社会环境的感知能力,开阔了他们的视野范围.二是手机媒体中的多种功能为大学生提供了一个情感宣泄的平台,在现实中的一些情感的表达往往会受到一些限制,但通过手机媒体的使用,可以打破所有的限制,实现精神上的自由,使大学生们与外界之间的沟通和交流进一步的加强,大学生们也可以通过手机上的微博、微信等随时随地发表个人的见解和想法,充分的展现自我个性和价值.三是手机媒体可以为大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开辟一种新的途径,它打破了传统面对面的一种心理健康教育的模式,通过网络的形式将学生与老师之间的沟通和联系更加紧密,可以消除心理上的差距与隔阂,实现无障碍坦诚的心理沟通,弥补了以往大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的不足之处.负面的影响包括:一是手机媒体的信息传播过于泛滥的情况下会导致一部分大学生的认知能力下降,在意志力薄弱的状况下难以分清楚是非对错,一些虚假、黄色、暴力等信息会趁虚而入,进一步危害大学生的心理健康,严重者会导致违法犯罪的行为发生.二是手机使用过于频繁使学生对于手机产生了较大的依赖感,这不仅占用了大学生大量的生活和学习时间,使大学生的学习水平逐渐下降,还对大学生的行为习惯和思想观念等产生不利的影响,从而混淆他们对事物正确的判断能力,而且对手机的过度依赖会缩小他们的交际范围,使他们整天沉迷于虚拟的网络世界而不能自拔.三是手机媒体还会成为一部分大学生投机取巧的作弊工具,一些学生会利用手机在考试时作弊,这违犯了考场的纪律,也违背了个人的道德规范,还有一部分人会利用手机偷拍而故意泄漏他人隐私秘密,给他人的生活造成不利的影响.

4有效发挥手机媒体在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中的作用

手机媒体的出现给大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带来挑战的同时,也带来了机遇,高校应利用手机媒体的优势制定出适应时展的策略,从而正确的引导大学生在健康文明的手机网络环境中成长.其一,学校可以建立一个以学生为中心的心理健康教育的网络平台.学校可以利用校园论坛、校园网等平台建立一个专门的心理健康教育网站,并分别设立一些心理健康咨询、心理论坛、心理健康测试、心理知识交流、网络心理课堂等板块,可以集中学校优秀的心理咨询老师在线帮助并辅导学生完成心理咨询和交流,给他们讲授一些心理健康方面的知识,还可以建立QQ、微信、飞信等师生之间交流的群组,用手机随时随地的进行沟通和交流,老师要随时关注群组动态,并为学生提供及时的心理帮助.其二,学校可以制定相关的网络规定,加强网络监督力度.手机信息传播快速便捷,这就造成了大量信息的泛滥,为了避免学生受到不良信息的侵害,一方面学校可以开展相关的集体活动来倡导营造一个文明健康的网络环境,另一方面可以在学校和班级里分别建立一些网络监督小组,设立一些网络监督平台,监督小组和辅导员加强大家在手机媒体环境下生活学习的规范化和文明化,为学生们营造一个良好的手机网络环境.

结束语

手机媒体已经成为网络时代中的一个大众潮流和趋势,它对未来的主导作用和影响是不可忽视的,在我们利用手机传播信息和休闲娱乐之时,要有效的分辨出它所带来的正面和负面影响,要学会扬长避短,充分利用它的优势为人们的生活带来更大的便利.

作者:王洪运 金志杰 单位:滨州学院

参考文献:

〔1〕甄伟锋,韩璐,王妍,等.大学生新媒体使用及其心理研究[J].教育与职业,2014(27):189-190.

〔2〕李涛,崔灿,李莉,等.手机媒体对当代大学生学习生活的影响———以华北电力大学为例[J].科教导刊,2014(34):217-218.

〔3〕宋广荣,刘学惠,吕勇等.手机媒体对大学生心理行为的影响及工作策略[J].教育艺术,2014(7):45,47.

〔4〕李素玲.新媒体背景下“三个自信”宣传教育影响探究[J].新闻战线,2015(07):112-113.

〔5〕余越.开辟新媒体环境下思政教育的新路径[J].新闻战线,2015(04):99-100.

第九篇: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发展

[摘要]

当前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供给侧和需求侧在一定程度上存在不平衡问题,高校心理健康教育心理服务供给不足,责任主体不清晰,存在“单一灌输”和“过于迎合”两个极端,没有适应网络时代大学生心理健康需求。高校心理健康教育供给侧要在心理健康教育发展中注入“供给侧改革”的思维,明确教育主体责任,在供给内容方面要优化升级现有资源,在供给方式方面要细化分类,在供给环境方面要注重结合中国文化,提供“科学导向性”的教育供给,达到提升高校心理健康教育质量与效率的目的。

[关键词]

教育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

在中央财经领导小组第十一次会议上,提出了“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概念:“在适度扩大总需求的同时,着力加强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着力提高供给体系质量和效率,增强经济持续增长动力。”供给侧和需求侧相伴相生,在经济领域,供给能创造需求,需求也能倒逼供给,调整好供需结构促进经济健康可持续发展,根本上就是要遵循供给和需求的对立统一规律[1]。在教育领域,2016年两会期间民进党中央向全国政协十二届四次会议提交了《关于深化教育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提案》,让供给侧改革走进了教育发展的路径之中。心理健康教育作为高等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历经数年的发展,虽得到了社会各界的高度重视,但大学生对心理健康教育满意度低,心理健康知识匮乏,“川师大男生遭室友砍杀”“复旦林森浩投毒案”“云南大学马加爵案”等恶性事件时有发生,说明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供给侧和需求侧在一定程度上存在着不平衡的问题。

一、当前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供给侧和需求侧存在的问题及成因

大学生是高校心理健康教育的对象,是高校心理健康教育服务的体验者、消费者。大学生的心理健康需求是否得到满足,是检验高校心理健康教育的核心标准。在对710位在校大学生进行的问卷调查中,关于“当你遇到心理问题会采取什么方式解决?”这一问题时,有62%的同学选择了“向朋友、好友当面倾诉、求助”;有85%的同学选择了“通过网络查询解决办法、测试、咨询”;有46%的同学选择“不管他,顺其自然”;有38%的同学选择“向父母倾诉、求助”;有19%的同学选择“去学校心理咨询中心咨询,向辅导员、班主任倾诉、求助”。可见,当前大学生对高校心理健康机构的认同度不高,但又有寻求心理健康帮助的需求。高校提供的心理健康教育无法完全满足大学生的心理健康需求,这正是当前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供给侧和需求侧问题的最集中表现。

(一)传统高校心理健康教育供给以课程为主,心理服务供给不足

当前的高校心理健康教育主要是心理课程讲授、心理普查、心理团体辅导、心理咨询中心提供咨询为主,辅导员、班主任提供日常心理服务为辅。但在大部分院校中,心理健康课程以选修课为主,课时少,受众少,心理普查也仅仅停留在初步测试阶段,除了建立疑似心理问题学生档案外,并未根据测试结果对每个学生有相关配套辅导措施。心理咨询中心业务覆盖范围小,因受传统心理咨询保密原则影响,即便有同学知道,做心理咨询也有抵触情绪。大部分院校学生数量与心理辅导员的数量严重不匹配,拥有心理咨询资质的辅导员较少,远远满足不了学生的心理需求。有的学校甚至没有专业的心理辅导员,而是由其他老师兼职。高校本身缺乏有效的心理健康服务信息传递渠道,部分学生大学四年都不曾参与学校的心理健康活动。

(二)传统高校心理健康教育责任主体不清晰,没有适应新时期大学生心理健康的需求

目前大学生对学校的心理健康教育兴趣度低,原因之一是各高校对心理辅导的实施往往和思想政治教育、德育教育等其他教育混为一谈,不具体,不深入,不专业。责任主体不清晰,导致出现不负责、服务不到位的现象。有的院校将心理咨询中心作为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主体责任单位,但该责任单位往往师资有限,主要提供针对极端心理问题的咨询服务,往往对大多数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力不从心;有的院校将实施心理健康教育的主体划定为院系学生工作者、辅导员,但辅导员大多并不具有心理学专业知识,在学生有心理问题或前来谈心谈话时往往专业度不够,存在以思想教育代替心理辅导的现象,且因与学生是管理者与被管理者关系导致心理健康教育很难建立在平等交流的基础上[2];有的高校存在由行政职能部门代替教育主体的现象,心理健康教育由学生处组织或由思政院(系)承担,并没有建立完整的心理健康教育网络系统,无法形成心理健康教育合力。

(三)高校心理健康教育存在“单一灌输”和“过于迎合”两个极端

在传统的高校心理健康教育过程中,在心理知识讲授方面,有理论灌输倾向,即是将书本上的心理常识直接灌输给学生;在心理咨询方面,存在强调正向影响倾向,突出以乐观、外向、积极等心理特征的引导,教育过程简单化、内容单一,容易忽视学生的现实心理需求和心理特征,忽视需求侧即以学生为主的主体性,造成心理健康教育外在投入多但教育成效少;随着时代的发展,部分高校的心理健康教育又转向了另一个极端,即过于迎合学生需求,在心理健康课堂讲授方面运用大量视频和“心灵鸡汤”故事,在心理健康教育过程中注重形式,诸如举行心理“运动会”“游园会”、团体心理辅导侧重游戏过程,忽视了心理健康教育供给侧自身必须具备的科学性和影响力,很多学生将心理健康教育等同于“做游戏”“故事会”,教育的效果同样不佳。

(四)高校心理健康教育还没有适应网络时代大学生心理健康需求

无论是课堂教育还是心理咨询,大多高校心理健康教育都拘泥于面对面参与,学生到达率有限,参与成本高。从问卷调查结果上看,每当大学生遇到心理问题时,有85%的同学选择了“通过网络查询解决办法、测试、咨询”。在新媒体时代,大学生更偏好于在网络上进行心理测验与诊断,说明他们具有解决心理问题、排除不良情绪、向往健康心理状态的需求。但当前网络上的心理咨询往往趣味性高,权威性小。部分网上心理测试和心理咨询的泛滥,容易引发大学生的认知错误。一部分人受心理测试名目的蒙蔽,对结果信以为真,尤其是在出现对自己不利的结果时,备感沮丧,还有一部分人由此萌生了质疑,觉得心理测验原来是这么糊弄人的东西,连带产生了对心理咨询的误解。所以,高校的心理健康教育要重视建立权威的网络心理健康教育平台,来满足当代大学生心理健康需求。

二、在高校心理健康教育发展中注入“供给侧改革”的思维

高校心理健康教育具有重要和特殊的意义,其本质是为大学生健康成长服务。高校心理健康教育的成功与否,决定着未来人才心理健康状况,决定着坚持走社会主义道路、办社会主义大学的中国能否实现人的全面发展。基于这个本质,需要高校既向大学生提供科学的心理健康教育“产品”,又要坚持满足大学生对自身心理健康的渴望和需求。所以在调整高校心理健康教育的过程中要重视“供给侧改革”思维,精准推动高校心理健康教育的发展。

(一)在高校心理健康教育供给端要明确教育主体责任

心理健康教育虽然得到社会各方面的高度重视,但心理健康教育的主体责任应该存在于什么层面、什么部门,目前并没有统一规范。责任不明晰,教育主体不明确,就会让心理健康教育部署多而落实少,从而使心理健康教育的效果大大下降。鉴于心理健康教育的重要性,且当前大学生面临就业压力、生存压力等问题,应该将心理健康教育的主体责任上升为主管学生工作的校领导或校长。主体责任明晰后,相关配套制度,保障措施才能落到实处,才能以责任追究倒逼心理健康教育不走过场。很多极端心理问题导致的悲剧不能将其责任完全归咎于学生自身,作为高校更不能停留在谈心理问题色变,疲于用“危机公关”来化解心理问题产生的不良影响,而是要通过明晰高校心理健康教育的主体责任,让心理健康教育有人抓、有人管、有制度、有落实、有考核,使心理健康教育伴随大学生求学生涯始终。

(二)在心理健康教育供给内容方面要优化升级现有资源

首先优化升级现有心理健康教育教师队伍。目前高校心理健康教育以心理咨询中心教师,院系辅导员、班主任为主。与其他国家相比拥有辅导员和班主任是社会主义大学优越性的体现。在学生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形成的关键时期,辅导员和班主任陪伴学生成长,是他们学习和生活上的良师益友。在心理健康教育长效化、普及化方面,辅导员和班主任可以弥补专业心理咨询教师数量偏少的不足,要将心理健康教育的担子压给在学生一线工作的辅导员、班主任,让他们发挥“朋辈”身份的作用,在日常班级管理中融入心理健康教育。在强化辅导员、班主任这个队伍的同时,要引导心理健康教育理论课教师、心理咨询师参与学生管理,担任院系的心理健康教育联系人,担任院系的兼职班主任,使专业心理健康教育老师能主动和学生接触,通过参与学生日常管理对学生进行更为专业的心理健康知识普及和心理健康教育。此外,在班级内部设立心理委员,在学生会层面成立心理协会,协助教师开展班级心理健康教育、收集班内心理健康数据、组织同学参与心理健康教育活动,为心理健康教育找到“看得见、摸得着”的载体。通过优化旧有心理健康教师队伍,建立新的心理教育教育主体、客体队伍,增强高校心理健康教育的主体和客体有效衔接,达到心理健康教育供给端和需求端的良性互动。同时,心理健康供给主体要不断了解当代大学生的心理健康需求,了解他们精神生活的主要载体,不断提升理论水平,既要对大学生心理健康状况的时代性问题有准确而全面的认知,又要掌握科学专业的心理学理论知识,在实施心理健康教育时能透过现象看到本质,能够对大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有长远的教育思路和规划,使学生对心理健康形成一个明确的、正确的认识。

(三)在心理健康教育供给方式方面需要细化分类

将心理健康教育供给方式细化分类有助于提高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效率和质量。在心理健康教育课程教学上,要将“入学适应”心理健康教育、高校大学生“自主学习”心理健康教育、“人际交往”心理健康教育、“恋爱与性”心理健康教育、“择业就业”心理健康教育等不同阶段的心理健康教育分阶段、有侧重地对大学生进行课堂辅导,在不同重点的心理健康教育中注意运用不同形式的讲授方式,通过案例分析、情景模拟、团体活动、互动交流型等形式来丰富课堂模式。在心理咨询过程中,要区分运用发展性心理咨询和心理疾病治疗两种咨询方式。步入高校的大学生有严重心理问题或有极端心理疾病的学生是少数,更多的大学生心理健康需求往往来自于生理发育带来的心理变化,来自于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形成过程中所遇到的问题困惑,来自于和自我相处、他人相处遇到的问题。面对这些心理需求,高校心理健康供给侧要运用发展性心理咨询的方式,以立德树人为目的开展心理健康教育。根据大学生的心理发展规律,通过咨询使其重视在成长过程中已经出现或可能会出现的各种发展性心理问题,并在咨询中提供具体的解决方案和处理方法,使大学生能更好地与自我相处,关注自身在成长过程中可能会出现的心理异常表现,有目的有计划地防患于未然。在咨询过程中,要鼓励大学生热爱生活,正视自身的优点和缺点,充分挖掘内在能力,健全发展自我,实现自我。当遇到严重心理问题时,高校心理健康教育供给侧要运用治疗心理疾病的方法开展心理咨询,及时进行心理危机干预,制定心理疾病治疗方案,加强目标对象的日常观察,随时掌握目标对象的心理波动情况,尽最大可能触及目标对象的灵魂深处,使其具有被关注、被爱、被需要的感受,逐步走出心理疾病的困扰。

(四)在心理健康教育供给环境方面要注重结合中国文化

心理健康教育是基于心理学的基础上的。我国的当代心理学是舶来品,其发展的本地化很有限。虽然西方心理学研究具有完备的科学体系,但中国人、中国大学生的心理需求依然有强烈的中国特色[3]。如果在当代对大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忽视了中国文化的影响,心理健康供给和需求就会出现不协调现象。所以,高校的心理健康教育供给环境要充分重视中国文化的影响,要在心理健康教育中引入中国文化元素。在中国文化中,儒学、道家和禅宗是三支重要源流,影响深远,遍及哲学、人文和宗教,以及心理学等诸多领域。儒学、道家和禅宗这三大思想传统,均以“人心”为本[4]。中国文化所揭示的,是不同于西方单纯大脑、认知和意识的心理学,而是在此基础之上,还包括了无意识、生命力和心知与体悟的知识体系。在心理健康教育供给环境构建中,我们要融入中国文化关于“人心”“天人合一”等和谐的思想,让大学生在源远流长的中国文化中,达到内心和谐、心理健康的境界。

总之,在高校心理健康教育发展中引入“供给侧改革”的思维,并不意味着否定大学生心理健康需求侧的重要性,也并非一味满足大学生的自然心理需求,而是以心理健康教育的最终目的和学生成长成才的现实需要为出发点,建立新的供需结构,实现高校心理健康教育供给端的优化升级,提供“科学导向性”的教育供给,实现心理健康教育供给侧与需求侧的协调平衡和良性互动,从而达到提升高校心理健康教育质量与效率的目的。

作者:麻丽娟 单位:太原工业学院外语系

[参考文献]

[1]张旭,郭菊娥,郝凯冰.高等教育“供给侧”综合改革推动创新创业发展[J].西安交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6(3):26-29.

[2]姜朝晖.以供给侧改革引领高等教育发展[J].重庆高教研究,2016(1):123-126.

[3]葛鲁嘉.中国心理学的科学化和本土化:中国心理学发展的跨世纪主题[J].吉林大学社会科学学报,2002(3):12-14.

[4]高岚,申荷永.中国文化与心理学[J].学术研究,2007(5):39-41.

第十篇: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电影赏析运用

摘要:

在新时期的教育中越来越注重大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所以在学校中开设有关心理健康教育的课程必不可少。心理健康教育不仅可以让学生拥有良好健康的心态,还有助于学生身心素质的培养。在进行教学的过程中,可以适当性的引用一些比较有教育意义的电影,这样在学生观看电影的同时就会对其心理产生影响,起到积极促进的作用。此篇文章就对电影赏析的意义进行了阐述,并对其在健康心理教育中的作用及具体运用技巧进行了分析,以便于促进心理健康教育课程的开展。

关键词:

心理健康教育;电影赏析;运用

一、电影赏析的意义

电影可以给人们带来一种美好的视觉和听觉感受,可以给予人们正能量,丰富人们的生活。而电影赏析目的就是为了让人们在观看电影的同时,感受电影中人物的心理活动,感受他们之间的相互用语,在对电影中的细节进行全面剖析后,表现出人物的内心所想和对生活的向往与追求,从而促使人们以一种乐观积极的心态对面对事情,从对电影中人物的剖析联想到自己,使自己体会到新人生的意义和价值,促使自己不断提升,不断完善。将电影赏析很好的融入到心理健康教育课程当中,可以在很大程度上吸引学生,让给他们在学习的同时了解到心理学的相关知识,以便于使自身发展更为健康。

二、心理健康教育课程中电影赏析的重要性

(一)可以调动学生的热情,做到寓教于乐

设立心理健康教育课程目的就是为了能够让大学生拥有一颗平常心去看待社会,认清自己,不断使自己的身心得到充实,提高自身的身心素质。在此课程中融入电影赏析,既活跃了课堂的枯燥氛围,又可以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和热情,在对电影进行观看和分析的过程中,使自身获得感悟与滋养,达到情、意相容的状态。

(二)可以起到宣传的作用,强化大学生的心理健康意识

通常在心理健康教学中所涉及大的电影都是与心理教育相关的电影,在这种电影中常常以简单、直观的形式将心理方面的内容和知识表现出来。

(三)了解他人所需,增强自身素质的培养

在教学中观看的电影都是具有教育意义的,电影中的每个人物都有着独特而又张扬的心理,有的彷徨无助、有的积极向上,像一例例真实的事件发生在我们的周围,激发出我们内心对它的感知与同情,能够强化自身的人生思索。在电影中人物生命的延伸都是需要我们的不断思索,是我们对人生价值继续追寻的动力,可以让大学生更清楚的了解自己、认清自己,不断的进行自我认知,提高自己。

(四)愉悦身心,带来正能量

电影的欣赏本身就是一件让人身心愉悦的事情,它能够让我们暂时抛开生活中的一些困扰和不开心的事情,让身心彻底的放松下来,同时在观看影片的过程中,我们还能够从主人公身上学习到很多的东西,包括他们的乐观意识、顽强的生命力、积极向上的态度等等。这些都可以给我们以后的学习和生活带来更多的正能量。

三、心理健康教育课程中电影赏析的运用技巧

(一)确定合适的影片

影片的确定对于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课程中电影赏析的运用来说十分的重要,影片的主题一定要与课程教学的主题保持一致,要能够满足教学教学的需要。依据大学生所处环境以及自身发展的需求,其身心和心理都有着很大的变化和不同。一般情况下,常用的主题包括自身目标的建立、交流与相处、兴趣爱好的培养、思想的成熟、恋爱和婚姻的理解、性格的养成、社会适应能力的培养、法律意识的健全等。

(二)确定观影的重点

在学生观看影片之前,老师需要先对影片进行了解,必要时可以先将影片看一遍,以便于确定观看的重点所在。另外还需要注意的是一定要事先确定电影的主题,这个主题一定要与所需要学习的课程的主题相呼应。一般情况下,一部影片会有很多的重点情节和片段,举例,以《心灵捕手》这部影片来说,它的重点包含有亲情关系、咨询过程、信任考验、幼年创伤、情感纠葛等。而老师只需要按照本节课程的主题进行原则就好,一般情况下为三到四个重点,然后随着影片的观看,围绕着重点进行学习就可以了。

(三)调节观影时间,穿插讨论环节

当学生准备观看电影时,老师一定要提前的将电影的故事情节以及背景进行讲解,同时还要告诉学生观看这部电影的主要目的是什么,应该如何与所需要学习的课程相结合等。如果需要观看的是一部时间较长的电影的话,一定要将电影分为几部分进行观看,当一个情节看完以后,要将电影暂停,可以适当的空出几分钟的时间来进行交流,这样方便学生与老师去叙述自己对情节的理解和感想,同时还能适当的吸收电影之中的知识,避免时间一长,出现淡忘的事情发生。

四、总结

根据全文我们不难看出,电影赏析对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教学来说是非常重要的,它能够让学生对心理健康这门学科产生新的认识,充分地调动学生学习的兴趣,还可以让课堂教学更有意思,让学生的学习更加具有主动性和求知欲,从而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不过,以目前的现状来看,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课程中电影赏析的运用还不够完善,依然处在发展和探索的阶段,所以需要我们去挖掘和改进的地方还有很多。

作者:叶绿素 单位:景德镇学院

此为2015年度江西省心理咨询师协会课题成果,课题编号:15JXAPC04

参考文献:

[1]涂翠平.心理电影赏析在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课程中的应用[J].校园心理,2012,04:271-272.

[2]陈红.心理电影赏析: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新途径[J].江苏经贸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0,01:43-46.

[3]丁爱芹.电影赏析应用于心理健康教育课程的可行性探究[J].牡丹江教育学院学报,2015,11:109-110.

[4]王芳,袁焱.对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课程建设的探索[J].黑龙江教育学院学报,2013,05:95-98.

[5]王丽华.高职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课程探索与实践[J].大学教育,2013,19:103-1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