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方性院校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探索

地方性院校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探索

摘要:基于地方性院校的特殊性,现有的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工作模式也有待进一步优化,本文根据地方性院校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现状,结合部分地方性院校的典型做法,尝试探索更加有效的举措与途径。

关键字:地方性院校;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有效工作模式

随着社会环境的多元化发展,生活环境的复杂化进程,信息技术的革新变异,高校的异军突起,受到了诸多因素的限制,学生所处的社会环境日益复杂,学生的心理问题日益突出。为了有效缓解学生的心理问题,为学生的心理健康筑起一道防护墙,近些年来,各高校都建立了相应的心理健康教育中心。肩负起了大学生的心理疏导和心理咨询重任,取得了较好的成效。与此同时,高校心理咨询中心也存在一些不足,许多许多高校的心理健康教育工作举步艰难,心理咨询中心的发展受到较大的限制,人力不足、硬件缺乏和财力支持有限是主要限制因素。因此,在新时期的新形势下,作为地方性院校的心理咨询工作者们,我们必须实事求是根据各地的实际情况,因地制宜地创新出适合自身发展的工作模式。

一结合地方性院校心理健康中心的特点,应对其进行合理的定位

从现有的心理健康中心设置与发展情况来看,各高校的心理工作各有特色,发展情况各有不一。高校的心理健康中心肩负着全校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工作,并为学生免费开放个案心理咨询,心理辅导或团体性心理健康教育活动。受地理环境和信息交流局限,地方性院校的心理咨询中心工作起步较晚,中心的硬件配备不齐,课堂教学、心理咨询和辅导工作、心理健康教育活动等这类的教育资源匮乏,教学主体良莠不齐,教学水平有待提高。此外,因各高校所处的社会环境和地区差异的影响,学校生源和地方经济的不平衡,很多高校的学生大部分生源来自于农村地区,更有部分学生为留守学生,父母长期不在身边,这些学生在心理上处于干涸状态,迫切需要得到专业的心理辅导。他们与其他学生相比,这类学生容易出现缺乏自信、人际关系敏感、社会适应等问题。日益剧烈的就业压力,也是导致学生产生心理问题的重要因素。因此,首先我们必须明确地方性院校心理咨询中心在高校育人中的地位以及职责所在,它同众多部门一样,肩负着服务育人,培养优秀人才,构建和谐校园的使命。可以说,地方性院校的心理咨询中心是融教学、培训、咨询辅导、服务以及研究等多方面职能于一体的机构。

二争取校领导的高度支持与关注

根据教育部下发的《普通高等学校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课程教学基本要求》的文件精神,包括地方性院校在内的各地高校都将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纳入高校课程体系,这说明心理健康的紧迫性和重要性已经上升到一个新的高度。国家层面多次下文要求地方高校加强大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工作,因此,近些年来,各大高校对心理健康教育工作也提高了一个更高的高度。学校成立了专门的心理健康工作组织机构,有专人进行领导和管理。各项心理健康活动和心理工作有条不紊的组织和开展。但是,这仍然还是不够的,特别是基于地方性院校的诸多特殊性,更要求地方院校的心理咨询中心部门领导应在认真分析学生心理发展特征的基础上,不仅要形成思想上高度重视,还要积极改变观念,争取到更多上级部门以及校领导的高度支持与关注,使得组织上更加完备完善,制度上更加健全,人力、物力、财力等方面支持力度更大,工作措施上更加切实有力,以保障心理咨询一整套完整的系统性工作的长效发展。

三整合师资,重视培训,加强研究,教学与科研两相长

地方性院校的心理咨询中心工作起步较晚,中心专职人员人数配备较少,兼职人员的专业知识背景与资质尚浅,一些兼职的心理工作者是由其他专业老师通过进修或是自学一些心理健康方面的理论知识,然后转行成为心理工作者,他们的专业素质有待加强,专业技术还有待进一步提升。在日常工作中除了要完成一些常规的日常工作以外,还得承担一定的教学和心理咨询与辅导工作。身兼数职还要完成自身所在部门的工作,这样必然会影响到他们的教学和咨询质量。因此建设一支高水平的心理健康工作师资团队显得尤为重要。要提升师资队伍水平,就得加大培养和引进力度,通过对现有教师进行分类分岗培训等方式提升其专业水平。地方院校从事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的专、兼职教师的专业知识背景、年龄、与职称结构相对应相对合理,对专、兼职教师实行按能设岗,可分别设为团体辅导与训练岗等。对专职教师的教学技能通过老带新等方式进行培养,让其除了承担一定的专业课程教学以外,还得完成一定的心理咨询与辅导任务,并不定期送他们外派学习,提升其工作效能。

四结合当前形势,有针对性地提供心理咨询服务与辅导的途径

地方本科高校承担着服务地方社会与经济重任。在国家相关政策的指引下,各高校的心理健康中心经过多年的发展,已逐渐向正规、有序发展。各校的心理健康工作也正朝着健康、有序的方向发展。一般而言,心理咨询的途径有门诊咨询、现场咨询、信函咨询、电话咨询、专栏咨询、网络咨询。[5]结合地方性院校的硬件环境和学生的特点,基本上可以针对进行现场咨询、电话咨询、信函咨询和网络咨询。学生可以通过咨询室老师的联系方式来预约或直接来咨询室咨询;心理热线是一种很好的咨询方式,避免了学生与咨询师当面咨询的一些尴尬和麻烦。学生也可以将难言之隐以信件的形式投放在中心邮箱里;而当今应运而生的网络凭借其高强的保密性,不受时间和空间的限制性的方便快捷的优势也必将成为学生热衷的咨询方式。此外,各高校心理健康中心还应该承担其学生的个案预约咨询服务。为学生的成长成才保驾护航。此外,学校的图书馆应该为学生提供良好的学习环境,为学生创设良好的学习空间,并提供相关的专业书籍。

五积极宣传,让宣传成为心理咨询中心工作的又一增效工具

宣传是心理咨询的又一辅助手段。为了有效提高学校心理健康中心的地位和作用,增加心理工作的普及与知晓率,宣传工作也是心理健康工作取得良好成效的重要手段。在高校中,心理咨询中心可以借助中心网站、校园广播、心理协会刊物以及橱窗等等,通过开设专题讲座、培训、心理健康知识的宣传、或者开展团体辅导、心理训练等进行生命教育、挫折教育、情感教育等。各高校的教学部门或院系都开设了心理学专业,这样为心理健康教育工作提供了更为专业的技术指导。因此,要想提高心理工作的实效性,还应该增大心理工作的宣传和普及力度。开设相应的心理学及心理健康教育课,通过科研促进教学、咨询与辅导工作的提高。充分利用校园网络或时下热门信息交流平台,开设心理咨询中心公众微信平台,开设心理咨询专用电子邮箱,设立网上心理咨询呼叫热线,开设网上预约咨询,在中心网站开辟交流驿站,切实整合资源,积极宣传,让宣传成为心理咨询中心工作的又一增效工具,进一步增强服务的时效性。

六构建防御体系

学校心理健康教育工作重在预防,预防为主,但应重点做好危机干预工作,使心理危机干预和排查工作放在首位,做好心理工作的第一道防护措施。学校应该建立三级防御体系,学校--学院---班级的三级防御组织,各级防御组织各司其职,及其发现与排查可能遇到的心理问题。在日常工作中,设立心理工作信息员,有信息员在班级中搜集相关信息,对可疑的疑似的学生进行预警提示,这样就能及时排除工作中的危险情况,有效降低了出事的概率。危机干预的工作思路,以便在今后的工作中出现危机事件时及早发现,及时处理。构建联络空间,高校应该积极利用有关支持力量,建立家庭、老师、学生联络网,形成以知识教育为主体,学校工作为主导,家庭联系为依托,校园风气为辅导力量的心理支持系统。只有建立了良好的心理防御体系,构建了预警系统,才有有效的抵御和防范各项风险。才能真正让心理工作者能无顾虑的全心投入到工作中。

七结语

地方院校的心理健康教育工作极为复杂,完善教育保障机制和科学而扎实的心理健康教育工作时促进学生发展的基础。地方性院校的心理咨询中心的工作模式有待优化,这对于有效开展高校的心理健康工作至关重要,是全面推进学生素质教育的有力保障。以上只是本人粗浅的探讨,因此,建立较为完善的地方心理工作体系,完善各项考核指标,对心理健康工作具有较大的可操作性。为地方高校心理健康工作探索出一条行之有效的工作模式。

参考文献

[1]张玉坤.高校心理咨询中心管理模式的探讨[A].中国心理卫生协会大学生心理咨询专业委员会.高校心理健康教育新进展——全国第十届高校心理健康教育与心理咨询学术交流会论文集[C].中国心理卫生协会大学生心理咨询专业委员会:,2007:3.

[2]金吉山,陈建龙.地方院校心理健康教育发展机制探讨[J].西北医学教育,2007(01):119-121.

[3]谭萍.构建地方性高校“知行合一,四位一体”的心理健康教育模式研究[J].当代教育论坛(管理研究),2011(10):39-41.

[4]孙长虹.心理咨询——高校图书馆信息咨询服务职能的拓展[J].佳木斯大学社会科学学报,2007(03):177-178.

[5]陈龙国,蒋年韬.高校网络心理咨询的现状及其运作模式研究[J].重庆工商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7(02):158-160.

[6]祁天.互联网时代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对策研究[J].教育现代化,2015,(12):76-78.

作者:赵梅玲 叶良鸿 单位:铜仁学院教育学院 铜仁学院学工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