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语文教学方法浅述(10篇)

小学语文教学方法浅述(10篇)

第一篇:合作学习在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中的应用

摘要:语文的学习,不仅仅是让学生掌握语文的基础知识,更多是为了培养学生认识世界、表达自己的能力。阅读教学是常用的语言教学手段,在教学过程中,应用合作学习的模式,能够提高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培养其团队精神,同时营造出一种良性竞争的学习风味,对于提高阅读教学质量具有作用。在进行合作学习时,首先应该明确教学目标,进行分组,在课堂上,营造出了合作学习的风味,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并加以引导,在学生迷惑处给予点拨。

关键词:合作学习;小学语文;阅读教学;应用

语文是一门基础性且实用性极强的学科,其知识掌握程度会直接影响到学生与他人的交流,甚至影响到其性格和以后的成长,因此,在小学语文教学中,必须贯彻学生口语交际、书面表达等能力的培养理念[1]。小学阶段属于启蒙教育阶段,学生已然具备基本的认知能力,可以通过阅读来不断学习新的字词,扩大自己的知识面,扩充词汇量,为对话提供语言基础支持,并且通过模仿和对话的形式。在阅读教学过程中,采用合作学习的教学方式,能够有效提高学生的学习热情,对于提高阅读教学质量具有积极意义。

1合作学习应用于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中的意义

阅读,是学生通过眼睛浏览文字获取知识的一种方式,通过阅读,学生可以掌握作者所表达的一些思想,学习其中的字词句及表达方式,这些学习到的东西需要经过更深层次的沉淀,需要通过交流才能够进一步提升认知度,深深记忆在脑海中。合作学习的意义,就在于集众人之智,发挥团队的力量让学生在知识的道路上不断探索前进[2]。具体来说,合作学习应用于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中的意义,有以下两点:①营造良好的竞争学习氛围,提高学生的学习积极性。阅读相对来说较为枯燥,合作学习给了学生一个表达自己的平台,让学生能够在一个相对小众的环境下表达自己所思所想,在竞争意识的鼓励下参与到小组学习讨论中去;②培养学生的团队精神,提高学生的口语表达能力。在阅读教学中,老师提出问题让学生以小组的方式说出答案,这就促使学生一起讨论,提出一个认可度相对较高的观点和论据,这样既考验了团队的力量,也同时也锻炼了学生的口语表达能力。

2合作学习在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中的实际应用

2.1明确学习目标,合理进行分组

在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中,首先应该明确合作学习的应用价值,明确阅读教学的目标,并以此为基础制定科学合理的教学计划。阅读教学的目的是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并且通过阅读区了解文中的主旨和情感表达方式,二合作学习的应用意义就在于让学生主动交流,主动思考,加深对于课文的理解,老师应该根据这一目的合理分组。通常情况下,为了方便阅读教学以团队学习的方式进行,会将前后桌的4个人分为一个小组,这样在课堂上便于交流,而且有利于课堂秩序的掌控。

2.2营造合作学习氛围,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阅读是学生了解基础学习内容的方式,而讨论能够帮助学生深入了解所学知识。在阅读教学中,老师应该营造出良好的学习氛围,让学生在阅读后进行讨论,这样不仅能够锻炼学生对于知识的理解运用能力,而且对于学生口语交际能力的提升大有裨益。讨论是一个将自己所思所想表达出来,并且获得对方认可的一个过程,在这一过程中,学生可以进行思维上的交流与碰撞,踊跃地表达出自己的想法,同时接纳更多新鲜的想法,慢慢填补自己的知识盲点。例如,在学习到《桥》这篇文章时,大家对于共产党员在洪水来临之际舍己救人的行为唏嘘不已,但同时也觉得不理解。在课文讲解结束后,可以设置这样一个小话题:“文中党员舍己救人,值得吗?”并鼓励大家各抒己见,发表自己内心最真实的看法,小组给出统一意见,派出代表发言。学生们踊跃发言,表达了自己对于这一行为的看法,表现出了对于共产党员为人民服务的奉献精神的崇敬。由于集合了众人的发言,小组的代表性言论往往更加有理有据,观点新颖而全面,这就是团队的力量。

2.3老师适当参与,指引学习方向

合作学习的阅读教学模式,充分发挥了学生的主观能动性,为学生创造了一个良好的学习氛围[3]。在一个团队中,学生们的性格、思维方式存在一定的不同,但总有一个学生是敢于表达,在阅读后能够将自己的想法说出,这鼓励了其他同学表达所思所想,而且由于在自己的团队中,发言相对自由,不必担心受到别人的嘲笑,所以学生的参与度较高。在教学过程中,老师只要适当掌握教学大方向,告知学生此次学习的主体,引导学生自主阅读与讨论,在学生发言后给予点评和总结即可。例如,在学习五年级上册的《梅花魂》一课时,老师提出了“选出文中你最爱的词句,并说出理由”的学习任务,让学生自由朗读并与小组成员讨论,有人喜欢描述梅花的词句———朵朵冷艳,缕缕幽芳,短短八字便讲出了梅花所处的环境与外观,而有人则喜欢这一句:“旁的花,大抵是春暖才开花,她却不一样,愈是寒冷,愈是风欺雪压,花开得愈精神,愈秀气。”因为这句话形象地描写出了梅花不屈不挠、不畏凌寒的精神。在这样的一个过程中,学生学会去自主思考问题,通过与同学的交流不断提升自己的语文知识应用能力,而且积累了不少的语文写作素材,知识储备库不断扩充。

3结语

语文的课程学习不仅仅是读书写字,而是让人学会运用文字与他人交流,表达自己的情感,合作学习就是一种让学生在交流中学习,与同学一起合作共同提升的方式,能够提高学生的自我表达能力[4]。阅读是小学语文教学中的重要内容,在阅读中学习,学生乐意不断积累语言素材,学习书面表达中基本的写作手法,对于学生来说是一种基础的学习方式,也是一种认识世界拓宽视野的方式。合作学习能够让阅读教学的趣味性提升,让学生们学会学习他人之长处,在交流的过程中不断提高自己的学习积极性,互相鼓励,共同进步。

参考文献

[1]郑秀文.浅析合作学习在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中的应用[J].亚太教育,2015,36:27.

[2]荣艳艳.合作学习在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中的运用尝试[J].读与写(教育教学刊),2016,07:201.

[3]范朝华.合作学习在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中的尝试[J].科教导刊(上旬刊),2017,01:117-118.

[4]施云霞,钟妍.互帮互助的突出优势———研究合作学习在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中的作用[J].中国校外教育,2016,31:35-36.

作者:尚茹茹 单位:山东省济宁市兖州区漕河镇谈村小学

第二篇:小学语文教学效率提升策略

摘要:小学语文教学效率为九年义务教育质量奠定了基础。本文主要阐述了提高小学语文教学效率的策略,旨在提高教学质量,达到预期教学目标。

关键词:小学语文教学;效率提升;策略

1课前充分准备

小学语文课前的准备功课充足性,可以减少课堂上的授课难度[1]。课前的准备越充分,课堂的授课质量就越能提高。小学语文的教学,是教师、小学生、课文三者之间的沟通和对话,因此,课前的准备是三者共同完成的。首先,教师对课文的筹备工作。教师备课需要基于课文内容,在课文内容的基础上,适当的扩展延伸,达到教学的目的。这需要教师在备课时要有针对性,不同类型的课文教学采用的教学方式不尽相同,语文教学有着其自身特点,但结合大特征而对每篇课文作相应的准备,包括课文的授课意义、传输的知识点、作者的写作意图、如何实现课文授课目标等等。每一项备课准备都需要细致、谨慎。其次,教师注重收集课文的相关教学资料。在对课文的相关的资料的收集时,要结合文章的深刻含义,提炼和整合知识点的同时,选择收集最能延伸课文高度的教学资料。例如,小学课文中的《赠汪伦》这一课文的教学时,要求学生充分明白作者李白和好友汪伦的深厚情谊,才能深刻理解该篇文章的中心思想。教师可以收集体现李白和汪伦两人深厚友谊的事例,用故事来吸引学生对该篇文章兴趣,使学生充分认识到两人从相互敬仰到义结金兰的关系,再由两者的情谊回归到课文《赠汪伦》中去。小学生的社会经历不足,对一切新鲜事物都充满了好奇心,通过历史故事来引起小学生的兴趣和爱好,再把切入点回到课文中去,这是很有效的教学方法,由此,课前的资料的收集尤为重要,起到的是引起小学生关注度的作用。再次,不仅仅是教师做好备课的工作,学生是教师授课的对象,学生对课文的充分理解程度也很关键。小学生的语文知识基础薄弱,不可能在课上马上能对教师传授的知识点领会,再加上语文课文抽象、复杂,小学生对课文思考的空间无法扩大,因此,课前的预习能够提高课上小学生对课文的理解能力。教师在课前应该设置相应的问题,安排学生对课文进行自主学习。

2课前充分朗读

课文的朗诵是语文教学很好的教学方式,可以实现课文与人之间的心灵对话,在安静的环境中聆听朗读者朗读,或者学生集体朗诵,可以加深学生对课文的感触。小学语文是一门较为感性的学科,并不像数学逻辑性、抽象性这么强,主要是通过文字触碰人的心灵。声音对于人来说有着不可描述的触动效应,课文朗诵语感、语速、语调的不同,都对文章所传达的情感和意境都有所不同。例如,当学习到朱自清的《春》这篇课文时,教师可以先播放专业的朗诵原音,再安排学生进行集体朗诵,不仅加深对这篇文章的理解,好加深学生对这篇《春》的深刻印象,方便授课时教师对课文的授课。此外,朗诵还需要多次、反复,对文章的高度和宽度的延伸和拓展有积极的意义,对文章的底蕴、提升审美有积极作用。

3确定教学方向

小学语文教学中,有的课文篇幅较长,由于时间的限制,教师讲述课文时不可能做到面面俱到,或许会讲述重点词汇和重点段落,这就要求教师把握授课的重点,明确教学的方向。为了生动形象地表达课文的意思,并丰富教学课文的内容,教师应在课文特点的基础上,讲课中以增加学生的逻辑思维和记忆能力为目的,教师选择具有典型性的课文段落、常见的考点进行解释说明。举例来说,讲述《听潮》这篇课文时,文章较为抽象和复杂,内容内涵层次较多,太过全面和太过丰富的内容无法在短时间内讲授清楚,因此,教师选择浪潮“沉吟”和“愤怒”这两个方面的特征展开讲述,典型性的分析总比整片课文段落都泛泛而谈更有意义。

4问题情境教学法

课堂问题的设置可以达到矛盾的思想境界,既是学生内心的求知欲望和课文教材内容的矛盾,营造这种不和谐的状态,小学生受到问题的指引,提高小学生对问题设计的情境的兴趣,提高小学生对问题答案探知的求知欲望,不仅能够调动小学生学习课文的积极性,还能激发小学生的对问题的主动性。这是一种能够提高教学课堂氛围精神状态的目的[2]。举例来说,《海底世界》这一篇文章的教学时,教师可以在播放课前收集到的海洋的图片和小学生潜意识所掌握的海底世界的图片,同时对图片进行讲解,可以对海底世界的不同深度来拓展学生对海底世界的求知深度,讲解海平面的400米处、800米处、1000米处的具体情境。同时,还可以向小学生提问,海底世界有什么微生物?海底的生物之间的交流和沟通是如何进行的?小学生前期受到图片的视觉感触和讲解的听觉感触,更能主动向课文寻求答案,教师带着这些问题教学,不仅能够使小学生迅速融入到课文中,这一种提高教学效率的有效方式。

5应用多媒体技术

现代教育体制的改革要求教学引入现代设备,多采用多媒体技术,使小学语文教学更富有生动性和技术性,保证课堂质量向着更高层次的提高。语文教学不仅仅依靠教师的口头授课,要充分利用音频资源、视频资源等对文字的形象性的体现,让文字赋予声音、动画,加深小学生对课文的理解。采用该种新型的多媒体教学,可以提高教学容量,学生在有限的课堂时间能最大限度的获取多种信息。例如,在小学语文一年级拼音的教学“a、o、e”时,需要多媒体播放声音动画,模拟拼音的读音,使用多媒体课件播放的方式,就比如“o”的读音教学时,可以播放大公鸡“o、o、o”的叫声,小学生在有趣的视频教学中得到了学习的兴趣,会不自觉的自己开口学习发声,教师在此基础上,纠正小学生的读音,最后实现了拼音的教学目的。

6强化课堂上师生的互动

素质教育的旗帜下,要求小学义务教育教学中,仍然以教师教课为主,但要加强课堂上教师和小学生的之间关系,营造和谐的师生课堂氛围。教学活动不仅仅是教师的自导自演,还需要学生的参与,在讲课中一视同仁,错误的纠正和评价表扬不带任何主观色彩,对待学生要具有平等性。同时,教师授课就是教师和学生的博弈过程,教师不仅讲授知识,还要放低心态接受学生对教学内容的质疑。教师在授课《乌鸦喝水》一文时,小故事大道理,课文蕴含的是判断推理的道理,因此,教师可以设置与课文道理一致的类似情境,培养小学生的判断推理能力,也是一种检验学生上课成效的方法,锻炼了小学生学以致用的能力。

参考文献

[1]钱永喜.刍议提高小学语文教学效率的策略[J].教育界,2015(3):125-125.

[2]张安包.关于提升小学语文教学效率的策略研究[J].中国校外教育旬刊,2016(6):80-80.

作者:覃燕洁 单位:广西壮族自治区河池市宜州市第一小学

第三篇:家校共育背景下的小学语文教学

摘要:小学阶段的语文学习对于学生的成长发展而言,具有非常深远的意义,由于小学生年纪尚小,处于基础学习阶段,想要有效提高他们的语文水平实属不易,并且小学生都有爱玩的天性,难免会觉得文字性内容较多的语文学科过于枯燥乏味,因此,为了有效提高小学生的语文学习水平,不仅需要教师充分发挥专业能力,还需要家庭予以积极配合,正确认识到孩子的教育是家庭和学校共同的责任。

关键词:家校;小学;语文;成长

虽然说小学阶段的学生已具备一定的观察和想象能力,并且他们都具有较强的好奇心和求知欲,但是他们还处于成长的基础时期,很多想法和做法都相对比较稚嫩,而语文是与社会生活最为密切联系的基础学科,如何能够促进学生的语文学习效率提升是当前亟待解决的重要问题,为了能够有效实现这一教学目标,不仅需要教师充分发挥自身的教育价值,家长也需要积极的进行配合,充分发挥自己的作用。在小学语文教学过程中,教师要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对其进行正确引导,使其掌握正确的语文学习方法,从而促进他们语文学习成绩的提升。而家长则需要对教师的做法进行配合,构建符合孩子学习的良好氛围,既要鼓励学生积极的对社会实践进行参与,也要尽量多的与孩子进行交流沟通,由此来为孩子的成长奠定扎实的语文基础。

1让家长在开放式的语文课堂中对孩子的成长进行了解

很多家长都会持有一些错误观念来对待孩子的教育,有的家长认为孩子的教育问题该由学校解决,自己只用负责孩子的衣食住行,至于孩子如何被教育,如何能够提升学习成绩,那都该听从教师的指令;有的家长在看待孩子时仍旧持有原来的老眼光,不仅没有关注到孩子的成长,还对孩子的性格培养视而不见;有的家长则认为工作是确保孩子得到良好教育的前提,所以极少与孩子进行沟通交流,而将其重心主要放在工作中,导致孩子与家长之间的距离越来越远,甚至极易出现互不理解的情况。为了能够使这种尴尬的局面得到改善,教师可以在学校不定期举办语文课堂开放日,邀请家长在语文课堂中与孩子一起进行学习,这样既能够提升家长对孩子的理解,也能够有效拉近孩子与家长之间的距离。比如说在开展《给与树》这一课文教学时,教师可以邀请家长与孩子共同学习这篇文章,这篇文章正适合家长教育孩子分享的涵义,该课文主要是从妈妈的角度讲述对小女儿金吉娅的观察,文章一方面赞扬了金吉娅的爱心,展现出她的善良品质,另一方面又通过妈妈的心里变化来烘托出浓浓的亲情,可以说,该课文不仅具有较高的教育价值,还能够有助于家长与孩子感受亲情。

2对家庭资源进行充分了解,从而获取家长的认同

教师只有充分了解学生的家庭资源,才能够针对性的开展有效家校合作教学,其中不仅要了解家长所接受过的教育以及家长的工作情况,还需要对家长的专业特长进行了解,这样才能够确保其家庭资源库的准确性。在家校合作过程中,教师应该正确认识语文教育的服务性,并且在争取家长在教育观念上的认同,使其语文家校教育宗旨能到得到明确。因此,学校需要加强宣传力度,使家长能够认同学校的教育理念,支持教师的语文教学工作,从而更加深入的了解语文学科。另外,教师还应该长期与家长保持稳定联系,将家长组建为委员会,这样既能够及时了解到家长的意见和建议,也便于家长与教师之间的沟通交流。教师为了对家长的意愿进行有效了解,可以通过调查表的形式与家长交流,但是这种被动的方式不利于家校共育成效的提高,所以教师应该主动了解家长对语文教学中的困惑支出,并针对性的进行解决。比如说,语文教学中很多内容都需要学生进行背诵,而家长是督促学生完成背诵任务的有力监督者,与此同时,家长的宝贵时间也会根据学生的背诵情况而发生变化,所以,教师应该运用自己的专业知识与家长沟通提高学生记忆力的方法。由此可见,家长是否会主动对教师的教育工作进行协助的关键在于教师的态度,因此,教师应该在语文教学中给予家长更具操作性的指导意见,避免家长的畏难情绪出现,从而将家长的合作意识唤起。

3以通讯技术为基础构建家校互动交流平台

生活处处有语文,而兴趣和热情却是学好语文的关键,所以教师有必要和家长之间保持稳定的有效沟通。通常情况下,并不是说有家长都会有时间主动向教师咨询孩子的学习情况,而教师也不一定有时间经常进行家访,这样就导致双方存在沟通障碍,不能够及时的互相交流学生的情况。而随着信息化时代的到来,通讯技术已经极大的便利了人们的生活,不仅可以进行实时沟通,还能够进行视频交流,所以学校有必要合理运用通讯技术,构建家校互动交流平台,促进提升家校沟通的有效性,有助于双方及时了解孩子的学习情况。

4结束语

很多方法都能够促进学生语文水平的提升,但是家庭和学校是小学生学习生活的主要场所,所以教师应该加强与家长的合作,以科学的方法创新教育方式,注重家校双方的沟通交流,在实践过程中不断总结经验,及时了解孩子的成长状况和学习情况,针对性的制定教育策略,使学生的语文学习积极性得到有效激发,从而促使学生快乐的学习语文知识。

参考文献

[1]浅析小学语文教学中的问题及相关建议[J].栾华.中国校外教育.2017(02)

[2]浅谈提高小学语文课堂教学效率的策略[J].梁敏.经贸实践.2017(06)

作者:胡芍 单位:重庆市巴南区巴南小学

第四篇:小学语文教学中运用多媒体技术的利与弊

摘要:在现今的小学语文教学中,使用多媒体技术屡见不鲜,其在给教师授课带来一定的便利条件的同时,也存在着一些不能忽视的弊端。本文详细的分析了在小学语文教学中运用多媒体技术的利与弊,希望在教师今后对于多媒体的使用中带来一定的借鉴作用。

关键词:小学;语文;教师;学生;多媒体技术;利与弊

1多媒体教学在小学语文教学中的利

在小学语文教学中,通过使用多媒体教学手段,能够让语文教学和信息化形式向结合,能够给学生一种自主学习、亲身阅读的学习氛围以及操作性的平台。不但加强了学习效率,还能够改善学习过程,能够促使学生整体对于知识的学习性。

1.1利用多媒体技术能够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有位著名的教育学家曾经说过,最适合儿童学习事物的时机,就是在他们兴趣高涨、心里想学的时候。在平时教学中,我们也知道兴趣对于学生多么重要,它能够驱使学生去主动学习,并能够拥有相当旺盛的求知欲,在学生对于授课内容产生兴趣的时候,教师的教学目的就成功了一半。多媒体教学能够通过现金的授课手段,让二维的声音、图像与立体的视频融合到一起,让抽象难懂的知识能够化作具体、直观的表现形式,让学生沉浸在教学的情境中,从多方面加深学生对于知识的理解,增加他们对于语文课堂的兴趣。举例说,比如在上《小虾》这一节课的时候,教师可以在课前就通过视频的形式,在显示器中给学生介绍一些小虾的动态影像。平时小学生对于小虾的观察都是远观,而没有进行细微的观察,通过多媒体技术可以让学生更加了解小虾,继而对于教学内容产生兴趣,让学生能够在求知的环境中,去学习相关课文。

1.2利用多媒体技术突破知识传播的繁琐过程

现在的些学生,他们的知识面相对较窄,并且在理解能力以及逻辑思维上都存在着一定的不足,所以对于一些语文比较深奥的内容在理解上就会不够,随之就产生了一些教学的难点问题。在进行多媒体技术授课时,通过合理的设计,让其抽象的知识、难懂的语句转换为直观的内容,一容易理解的形式出现在学生的眼前。这种传播的形式,会让繁琐的知识传播过程简单化,教师再也不用像之前那样,一遍又一遍的重复重点与难点以加深学生的记忆。在此之上,教师利用多媒体技术的便捷、实用、针对性强等特点,还可以改善学生的学习方法,让学生在学习语文中对于知识能够更快的吸收。

2多媒体教学在小学语文教学中的弊

2.1师生间缺乏情感互动,忽视了教师的主导作用以及学生的主体地位

在进行教学任务中,还有为数不多的教师没有明确多媒体教学的地位,没有了解其在教学中的本职任务,只是认为不使用多媒体教学就赶不上时代的形式,不使用多媒体教学就会显得很落伍,没有体现教育改革的真正思想。而过多的使用多媒体教学,教师自然而然的就会忽略其真正的主导作用。通过多媒体的演示,减少了与学生之间的交流,整个课堂的教学就变成了教师对计算机的控制,学生对于屏幕的交流,形成了以计算机为主导模式的教学课堂。并且由于多媒体教学的滥用,让学生看不到老师的教态,感觉不到教师的教学技巧和人格感染,使学生与教师之间缺少有效的情感交流,学生知识忙着对屏幕中的内容,记录笔记,缺少有效的互动与学习思考时间。同时,教师这边也忽略了对于学生学习情况的掌握,使学生与教师都被多媒体“牵着鼻子走”。并且由于教师对于多媒体细节的掌控不到位,让课堂效率直接下降。

2.2教师对多媒体过于依赖,形成固有的教学方式

由于多媒体教学有很多便利条件,并且也在实际中带来很多方便。如此一来,有些交是就会对多媒体的教学手段,产生很深的依赖性质,在课堂中必须需要多媒体进行教育,对于一些板书、提问等课堂步骤都是用多媒体来进行。而一旦缺少了多媒体硬件,教师就会对传统形式的课堂教学无从下手,应有的教学质量也不能够达成,甚至还出现了直接让学生上自习的现象。这不仅体现不聊啊教师的价值,还忤逆了语文教学的改革思想。再者,使用多媒体教学会很容易形成一种固有的形态。对于多媒体课件的制作,是根据整堂课的课程内容编排来进行的,教师根据其步骤来一步步进行演示,来完成教学任务。这种模式存在着固定的程序,可能学生刚开始对其能够产生一定的兴趣,但久而久之多媒体其内在的固有模式,会阻碍学生对于思维上的一些创造性想法,不适合学生的成长。

2.3教师机械制作课件,知识多媒体课件与学生的实际情况脱节

对于多媒体教学手段的运用,让教师的备课时间增长了。教师在备课中,要大量的搜寻书本课文中的资料,进行设计。这样会在一定的程度上加深了教师的课下负担,导致了教师的大量精力都投身于制作课件上。而在制作课件时,又逐渐忽略了学生作为课堂主体的作用,没有认真的根据学生的认知程度来定制课件内容,虽然制作出来的课件很完美,但其内在的适用性却显得不够。

3结语

总的来说,多媒体的教学技术已经普遍在各个学校进行使用,是一个重要的辅助工具,在带来一定的教学效果同时,也不能忽略对于其本身地位的分析。在语文教学中,教师要适当的使用多媒体教学技术,在制作课件的同时,也要进行针对性的分析,在授课的同时要将自身的教态融入到教学当中,这样才能够保证正语文课堂能够有一个良好的教学环境,促进学生的学习效率。

参考文献:

[1]邢艳萍.多媒体技术应用于小学语文的利与弊[J].网友世界,2014(10).

作者:刘欣丽 单位:大榆树镇中心小学校

第五篇:小学语文教学中的学生思维训练

摘要:伴随着新课改进程的不断推进,教学目标对于小学语文教师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在教学的实际过程中,我们不仅要教会小学生基础的语文知识,启蒙语文思想,同时也要注重学生思维的训练以及实践能力的培养。现今,研究如何在小学语文的教学中训练学生的思维,已经成为摆在我们小学语文教师面前的一道难题,注重学生思维的培养必须得到重视,本文旨在研究小学语文教学中的学生思维训练。

关键词:小学语文教学;学生思维训练;探讨

1建议学生提出疑问,促进学生独立性思维的培养

在小学语文的教学实际中进行学生思维的培养,首先要鼓励学生大胆质疑,培养学生的独立性思维。在传统的小学语文教学中,许多教师一直采用灌输式的被动学习模式,诚然,这种教学模式在小学语文的教学中极其有效,但是这样的教学模式也禁锢了小学生的思维,让孩子们专注于教师和教材的引导,对于自我的认知失去了自信心,从而导致在学习中缺乏独立性思维。如果我们能够在教学中培养孩子们的独立性思维,那么孩子们在进行学习的时候就会坚持自己的想法,在解决问题的时候就能够找寻出与众不同的解决办法,形成自己独特的见解,为学生语文思维的培养提供先决条件,也为学生在日后的学习生活中打下良好的基础。那么,在小学语文的教学实际中,培养学生的独立性思维我们应该怎样做呢?对于这个问题,我提出了以下几点建议:

1.1调动学生学习兴趣,培养学生质疑习惯

培养学生的独立性思维,首先要在教学的实际过程中激发学生的兴趣,培养学生大胆质疑的习惯。兴趣,是学生学习最好的动力,培养学生的独立性思维,首先要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入手,培养学生的主观能动性,进而在学习的过程中发现问题,并鼓励学生质疑。同时,我们在教学的过程中一定要自身的观念,理清教学的思路,端正自己的教学思想,不要因为担心学生回答不出问题而忽视对于学生整体独立性思维的培养,只有将质疑精神根植于小学生的学习思想之中,才能以最快的速度达到培养学生独立性思维的目的。

1.2在教学中沟通学习方法,提升学生质疑能力

培养学生的独立性思维就要在教学的实际过程中教给学生正确的学习方法,提高学生的质疑能力,进而培养学生的独立性思维。培养学生的独立性思维,我们要在教学的实际过程中交给学生正确的学习方法,因为只有正确的学习方法才能让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发现有价值的问题,因为小学生的学习习惯还没有完全的养成,如果没有正确的学习方法作为引导,那么就很容易让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迷失自我。在教学的实际过程中,教师要引导学生从文章的语言、表达方式、文章结构、作者的思想感情等方而去发现问题,这样的质疑才是有效的,要避免学生不着边际的胡乱提问,脱离教材内容,这样对于学习效率的提升是极为不利的。

1.3在教学中进行引导,为学生解答疑惑

培养学生的独立性思维,教师要在教学的实际过程对学生积极的进行引导,解决学生的疑问。当我们的学生在鼓励和启发下,以正确的学习方法提出自己的疑问,这只是在教学中培养学生独立性思维的第一步,而培养独立性思维最重要的步骤就是教师在教学的过程中对于孩子们的问题进行积极引导,并解决学生的疑问,进而提升语文的学习能力。在教学的实际过程中,当学生提出问题后,教师要将学生所提出的问题集中在一起,并集中全班同学的智慧一起解决,通过独立思考、小组交流合作,建立良好的班级关系,也促进学生独立性思维的形成。

2激发学生想象力,促进学生连动性思维的培养

2.1引导学生观察生活,积累想象素材

在小学语文的教学实际过程中,培养学生的连动性思维首先需要引导学生认真观察与感知,积累丰富的想象素材。观察是学生认识世界形成对于事物的人值得前提,也是培养学生连动性思维不可或缺的先决条件。所以,在小学语文的教学实际过程中,我们必须注重学生观察能力的培养,指导学生观察教学中所接触到的生活中的实际事物比如图片、实物,观察生活中美丽景致,例如,校园中的一角,公园里的美丽景色,在生活中体验来自于语文的美感,积累丰富的实物素材。同时,教师在引导学生进行观察的过程中也要教给学生观察事物的方法,进而积累丰富的语文素材,对于阅读理解能力和写作能力都能够起到促进作用,学生的语文连动性思维也就能够在教学中得到培养。

2.2引导和启发学生,拓展学生想象空间

在小学语文的教学实际过程中,培养学生的连动性思维需要教师在教学的实际过程中引导和启发学生,拓宽学生的想象空间。在教学的实际过程中,如果教师过于的注重教材中的语文知识,那么小学语文的教学就显得有些局限,进而忽略了教材之外的美好的语文世界。要知道,生活中的一切事物都能够成为语文教学的基础素材,所以,教师在教学的实际过程中应该注重对于学生思维的引导和启发,丰富学生的想象力,拓展学生想象的空间,为学生营造一个更好的语文学习平台,进而促进学生语文学习连动性思维的形成。

3打破学生思维定势,促进学生多向性思维的培养

在小学语文教学的实际过程中,教师要注重打破学生的思维定势,从而培养学生的多向性思维。在小学语文的教学和学习中,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极其容易形成思维的定势。但是思维定势的形成却各有利弊,一方面,思维定势的形成具有积极作用,能够让学生的学习不至于发生偏颇,能够正确的进行学习,但是,思维定势的形成也禁锢了学生的思维,让学生语文的学习成为了基本的定势,缺乏应有的变化,从学生学习的角度上来说,思维定势的形成还是弊大于利的,所以作为教师,我们在小学语文的教学实际过程中就要帮助学生打破思维的定势,为学生建设更多的语文学习模式,例如在学习的过程中让学生将把字句改为被字句,或者对所学习的课文进行缩写和扩充,这些都是在语文的教学实际过程中培养学生多向性的思维的好办法,从而帮助孩子们形成更好的语文多向性思维。

4结论

在小学语文的教学实际过程中,对于学生思维的培养具有极其重要的意义,作为教师,我们必须坚持一切从学生的角度出发,秉承一切为了学生的教学理念,采用科学合理的教学办法、教学模式,进而培养孩子们的语文思维,让孩子们感受语文的魅力。

参考文献

[1]李学茹.浅谈小学语文课堂教学中创新思维的训练[J].学周刊,2016

[2]谷卫茹.关于小学语文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创造性思维能力的研究[J].学周刊,2013.

作者:邵泽兰 陈涛 单位:山东省临沂市平邑县保太镇三阳完小

第六篇:小学语文教学方法探析

摘要:本文就新形势下的小学语文教学方法做出了相应的提议,教学现状等诸多问题做出比较分析,目前,随着社会经济、文化等各大领域的广泛涉及与应用,因此,要致力于深入改善教学壁垒,突破教学传统方式,加大教育体制改革执行力,望有效提升小学语文教学效率以及教学质量。

关键词:小学语文;新课改;教学方法

引言:

在新课改的新时代下,小学语文教学渐渐成为当下探讨的热题,新课改标准也随之深化实施,教师学生积极的投入新形势下的教育体制改革,使得小学语文在教育新课改的体制中渐入佳境,很大方面得到有效改善,着力于教学方法研究与改善,更着力于突破传统教学模式,以促进小学语文教学效率、教学水平的发展。

1小学语文教学在新形势背景中的问题

1.1小学语文教学方法传统化

随着我国教学系统进入信息时代,学生的学习生活以及课外扩展离不开丰富的新鲜事物以及新的教学方案,在某些偏远山区以及教学设施落后的学校中,学生掌握的新知识以及对新鲜事物的理解能力受到严重的限制,山区经济条件不足,没有设施齐全的教学器材也是导致学生学习闭塞的前提,这将对学生的大脑思维和创造能力都造成一定的影响。

1.2小学师资力量低效化

近年在新课改形势下,小学语文教学不能套用传统背景下的照本念的方法,仅以灌输课本知识为重,不注重实践与理论相结合。高效能的师资力量是学生良好发展的前提,当前教师存在课前不能有效的做出前期教学方案的制定,在课中缺乏经验,进取心责任心不够高,这样的师资力量很难打开学生的学习思维创新的意识,从而达不到教学目标,并影响教育效率的提升。

1.3师生互动低弱,学习兴趣渐退化

新课改背景下,要做到提升学生的自主探索和实践相结合的能力,这需要教师和学生之间的互动性,学生缺少合作、交流,沟通的过程,这样大大的减弱了学生的学习兴趣,通过学生相互之间的沟通与创造,能很好的增加学生个人的满足感,能让学生因为讨论得到自己想要的答案,能有效的给学生一种成就感。并且传统的教学方式是教师做主导,一味的灌输知识,不能有效的明确学生的个人喜好个人思维方式,不能做到因材施教,因人而异,使得学习枯燥乏味,学习兴趣下降,学生对书本厌倦疲劳,新鲜的学习形式是学生学习兴趣建立的关键。

2高效能提升新形势小学语文教学方法

2.1打破传统教学,新方案新思维教学方法

创新教学方法,完备教学器材是首要。例如,引进新的教学器材,投入信息时代下的多媒体设备,让学生通过多媒体的使用更宽泛的了解到外面的世界,掌握书本上学不到的知识。其次,小学语文教师还要突破传统教学思维,小学语文教学教师在制定计划明确目标时,应该做到学生实际学习情况和课本的教学内容相渗透,这样才能大幅减小教学目标与实际教学结果之间的差距,应该明确教学过程中的重点难点,提高教学明确性,教学目标明确才能使教学成效显而易见。

2.2加强师资力量建设,新方式新挑战教学方法

在教学质量来说师资力量的投入大大的影响教学质量,在一些小学校园中高龄教师仍有很多,尤其是偏远山区的小学学校中,高龄教师的思想也与城市中心的教学水平相差甚多,不能很融洽的走进学生的内心,这将影响学生对新鲜事物的认知,造成学生对知识理解有偏差,这样,大力加强偏远山区教师高龄教师的新思维理念的学习成为师资力量建设的重中之重。例如,在开展课外活动时,很多语文教师因为年龄问题不能与学生一起参加室外的各项活动,使学生不能更好的接触教师与教师建立彼此的信任感。为解决这个问题,学校应该多聘用一些年轻教师,能参与到和学生的互动中,语文教师和学生一起玩“两人三足”的游戏,需要将学生和教师分成多个小组,一名教师和一名学生为一小组,站在一起后将中间的两只脚绑在一起,由终点处的学生出题放在前方,教师和学生共同回答语文问题,带着答案到达终点时间少的一组胜利,不仅能提高师生之间的信任,还能够使学生学到知识。

2.3提升学生学习兴趣,师生共同进步教学方法

因材施教是一名教师应该首要铭记的教学理念,每个学生都有自己对事物对新知识的理解角度,因人而异的教育更关键,学生在小学时期接受认知新的知识,完善自身兴趣爱好的时期,投其所好相互尊重是重要的相处之道,让学生做到在乐趣中挖掘自己的潜能,这就需要教师在教导的过程注重自己的言行举止,小学生在学生时期处于认知的过程,主要从教师的言语和行为中认可和赞同教师,也会让学生在这个过程中做出是否对小学语文这个学科的喜爱亦或排斥的选择,在学生接受新的知识过程中,教师要充分了解学生的心理变化和实际要求,有针对性明确目标的前提下做到因材施教,给学生自我的发展空间,展示自我的平台,建立学生的自信感,为学生打开交流的窗户,让新旧思维融合,打造良好的学习环境及氛围,从而也能挖掘学生的学习主动性,使小学语文教学能上到更高的台阶。例如,在语文课上,教师可以安排学生们举行击鼓传花等游戏,达到调动学生在上课时间的积极性,创造性从而达到提升学生的学习兴趣感。首先,就是教师让学生按座位整齐做好,然后挑选一名敲鼓同学,在黑板处背对同学们敲板,后面的同学依次传递手中的接力棒,在教师喊停后,接力棒在哪位同学的手中同学就需要表演小节目,或者是回答老师有关学习方面的问题。答对的也会有适当的奖励。这样,不仅调动学生的积极参与的兴趣,而且还能让学生玩耍中对知识点重复巩固。要多进行激励奖励性的好评,无论是在游戏还是学习过程中促进学生对学习的接纳和兴趣,同时还要注重学生的接受能力,有的放矢,师生共同奋进提升学习效率。

3结论

小学语文教学在教育工作中渐渐得到改善,但要大幅度的提高小学语文教学的效率还要注重教学方法,真正的让学生在接收新知识的同时能学会融入贯通现实生活中,创新教学思维方式,还要根据学生自身情况明确目标,提升学生的学习能动性从而达到良好的教学成效这将在教育事业具有良好的现实意义。

参考文献

[1]扎西拉姆.新课改背景下如何完善小学语文教学工作浅析[J].才智,2014,30:166.

[2]王春红.新课改背景下小学语文教学创新的现状与策略[J].科技资讯,2015,06:183.

作者:魏星 单位:贵州省紫云苗族布依族自治县猫营镇中心小学

第七篇:小学语文教学中小组合作学习的组织与调控

摘要:近些年来,小组合作学习模式已经在教育领域得到了广泛的应用,它彻底改变了传统上落后的灌输式教学模式,更加注重学生在课堂上的相互交流与互助,极大的丰富了课堂教学内容。本文深入分析了当前小学语文教学中小组合作学习存在的问题,并提出了相应的组织与调控策略,以供广大小学语文教师参考交流,从而进一步提升自身的教学质量。

关键词:小学语文;小组合作学习;组织;调控;问题;策略

引言

随着新课改革的深入推行,在广大教职员工的不断努力探索下,越来越多的高效教学方式被研究并运用到教学活动之中,其中小组合作学习就是一个非常有效的方法。当前,小组合作学习在小学语文教学中还存在着一些问题,要想充分发挥这些教学方法的巨大作用,就应该对其不断完善,加强组织与调控,科学合理地组建学习小组,明确责任分工,提升语文教学效率。

1当前小学语文教学中小组合作学习存在的问题

1.1教学观念陈旧,对小组合作学习的利用率低

在当前的小学语文教学过程中,很多教师都深受传统应试教育模式的影响,教学观念陈旧,对小组合作学习的作用认识不足,在教授小学生语文基础知识时,仍然还是延续的落后的灌输式教学模式,小学生只能在课上被动的听讲,课堂气氛非常的沉闷[1]。此外,很多教师对小组合作学习的利用率也很低,没有为他们提供充足思考与交流的机会,不去构建开展小组合作学习的平台,这就极大地束缚了小学生思维的发展。有些即使建立了合适的学习小组,但教师也没有注重对其利用,致使学习小组只是形式上的存在,却不能真正发挥出其价值。

1.2分组不当,缺乏精心安排

正是因为教师对小组合作学习的重视程度不够,这就致使教师缺乏精心安排,分组存在很大问题,小组合作学习的实际应用效率不高。很多小学语文教师在划分学习小组时,通常都是依据学生座位采取就近的原则,没有充分考虑每个学生的学习能力、学习态度、兴趣爱好等,致使各小组间的水平差距较大,组内成员的知识水平也达不到互补作用,优等生和差等生被分为两个阵营,小组合作学习名存实亡,不能实现共同进步。

1.3组内成员分工不合理

开展小组合作学习,主要目标就是通过小组成员间的相互沟通,共同解决某个问题,同学间相互帮助、相互监督,最终实现学习的共同提高。但有些小学语文教师没有合理的策划,只是简单地将学生划分为若干小组,没有明确组内各成员的责任分工,致使在开展过程中缺乏主导性,吵吵闹闹的看似热烈,实则非常混乱,最终的学习效率却不理想,小学生的学习能力也得不到实质性的提高。

2小学语文教学中小组合作学习组织与调控的策略

2.1更新教学观念,合理定位角色

要想加强小学语文教学中小组合作学习组织与调控,首先就必须要注重教师自身的综合素质。小学语文教师要更新教学观念,在思想上加强对小组合作学习的重视力度,要进行角色转换,从以前知识的讲授者转变为学习学习的引导者,把课堂的主动权还给学生,设计巧妙的讨论话题,为小学生提供充足的思考和探讨的空间与时间。教师不能过多干涉小组合作学习,但也不是说就可以袖手旁观,当学生正在热烈的讨论时,教师应该注意观察,当某个小组遇到不能解决的问题时,应该给予适当的引导和启发,这样才能促进小组合作学习的健康发展[2]。

2.2根据各自特点,合理编排

教师是学习小组的策划者和编排者,小学语文教师应该全面掌握所有学生的学习能力、兴趣爱好等因素,合理划分每个学习小组,组内成员要优劣平衡,确保各小组学习水平的均衡,这样才能让优等生带动差等生,实现学习成绩的共同进步,获得小组合作学习的最大化功效,同时优等生也能得到被赞扬的自豪感。学习小组一般应该为五人左右,不能太多或太少,这样才能照顾到每个成员,让所有的学生都能参与到学习过程之中。

2.3明确小组成员分工,提高学习积极性

在小组合作学习的组织与调控中,还应该对小组成员进行明确的安排,明确每个成员应该承担的职务,科学安排内部组织结构,这样才能提升他们的学习积极性。小组内的所有成员都应该扮演各自的角色,各司其职,如组长、副组长、监督员、记录员、报告员等,这样才能增强他们的参与感。例如在学习《墨竹图题诗》时,就可以先让学生们对诗词进行初读,教师再解读其中的理论,通过欣赏诗中的画卷引出教学内容,让学生们感悟其中的意境,然后进行小组交流,并汇报交流成果。

3结语

总之,只有有效的对小组合作学习进行组织与调控,才能充分发挥该教学方法的积极作用,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不断提高他们的学习能力和团结精神。小学语文教师要对小组合作学习加强思想认识,精心的组织与策划,按照“组内异质,组间同质”的原则,科学统筹划分小组,并做好明确分工,这样才能让他们更加积极主动的参与到教学活动中,从而建设高效的语文课堂。

参考文献

[1]王燕鸿.小学语文课堂教学中小组合作学习的研究[D].四川师范大学,2014(5):8-9.

[2]柴利江.小学(中段)语文课堂教学中小组合作学习的组织和调控策略[J].学周刊,2016(7):79-80.

作者:刘轶宏 单位:黑龙江省大庆市让胡路区大庆市富强学校

第八篇:小学语文教学中探究性阅读教学的开展

摘要:随着新课改的不断深入推行,人们对于小学语文阅读的教学质量也越来越关注,因为它关系到学生的理解能力与综合素养。本文首先介绍了当下小学语文阅读教学模式中存在的问题,并进一步分析了小学语文教学中探究性阅读教学的开展策略。

关键词:新课改;小学语文;阅读;教学;探究性

1当下小学阅读教学模式存在的问题

虽然我们倡导素质教育已经有多年的历史,但是当下的小学语文教学仍然存在着诸多的应试教育弊端,例如讲解到分析的这种教学模式,主要是以教师的讲读为主,不能有效地重视学生的思维能力,这是典型的应试教育教学模式,在这种教学方法中,学生的自主阅读能力和积极性都不能得到有效的重视,存在着诸多的缺陷。主要集中在三个方面,第一,注重知识教育,轻视对学生的能力培养。阅读教学作为一种综合性教学,在课堂上对课文进行分解,并不能有效地提升学生的积极性。第二,重视分析却轻视学生的感悟,一层一层的分析只能够让学生越来越接近标准答案,但不能有效地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以及感悟能力。传统的教学模式忽略了学生在感悟和发现方面的过程,学生缺乏独立的见解,事实上这是在培养学习的机器而不是培养学生的感悟能力。

2小学语文教学中探究性阅读教学的开展策略

2.1采用启发式教学方法

语文阅读教学的课程安排,在小学时段,过于偏重对教材的内容理解,忽略了对学生阅读方法的培养。在具体的课堂内容中,以教材为基本载体,传授相关的语文内容,是教学的基本认识。但是将传授语文知识作为根本目的,从而导致教学的单一化,使得学生对教学过程麻木,缺乏兴趣。在以往的教学模式当中,教师担任的角色往往在于“教”,这从无形之中就忽略了学生的主体地位。要想切实有效地开展探究性教学,教育工作者就需要做到与时俱进,一改以往的教学思维,在对学生进行课程引导时,也要采用启发式的方法,激发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小学生的思维空间较为丰富,所以,教师要尽可能地挖掘一些可供学生自主研究的内容,这样不仅可以有效地体现学生的主体地位,同时也能够达到启发教学的目的。

2.2创设情景问题

所谓授之以鱼不如授之以渔,如果有好的方法,那么教育就会成功一半。无论教师如何引导学生去学习,重点还是要让学生自己学会如何去学习。对待阅读,同样是需要方式方法的,好的阅读方法和习惯,可以进一步培养学生对文字的敏感性,实现对文字的透彻分析。在小学语文课堂教学中,语文教师不仅是学生的知识获取渠道,同时也是引导学生研究的主体。所以,语文教师在具体的知识传授时,应进一步将自己的感受与经历融入其中,让学生能够切实有效地感受到课程的阐述内容。语文教师还需要进一步从学生的主体地位出发,立足于实际情况,抓住时机完成教学,将学生带入到一个新的情感天地当中,这样不仅可以提升语文课堂教学的氛围,同时也能够有效地提升学生对语文学习的兴趣,确保课堂的时效性。

2.3帮助学生完成自主探究

在阅读并不是简简单单的一项教育工作,它和生活是分不开的。阅读是让人们和世界深度接轨必不可少的工具。教学中,如果教学理念过于传统,就会使得语文教学的有效性降低,教学思想是构成课堂的重要部分,同时,思想决定行为,如果没有良好的思想,就会影响行为的准确性。在小学的语文课堂中,通常服务于应试教育,忽略学生的主体地位,这样并不利于学生参与课堂。在具体的探究教学中,教师应进一步让学生选择自己感兴趣的目标,因为不同的学生在学习状况以及能力方面是存在差异的,所以,教师最好要站在学生的角度出发,尊重学生的个性化差异与发展。只有这样才能够切实有效地提升学生的探究热情,这也是尊重学生主体意识的表现。例如在讲授“奇妙的海底世界”时,教师可以从小学生的兴趣点和需求出发,设置多个供学生探究的内容,可以是从课文出发,也可以是根据生活实际出发,让学生根据自己的爱好和兴趣点选择自己想要探究的内容。兴趣是孩子最好的老师,只有让孩子选择自己感兴趣的内容,学生才会更有热情,更有动力。

2.4强化实践效果

探究性学习的重点在于让学生投入到实践当中,实践是检验教学成果的重要方式。通常情况下,小学语文的教学实践活动主要包含两个方面的内容,一是课堂的表演与演讲,另一方面是写作的实践。丰富多彩的教学活动能够有效地提升学生的学习效果。在当下的语文教育中,提升学生的综合素质十分重要,而具体的教育目标的设定,则有效地体现出了教育的出发点与落脚点,它可以控制着整个课堂,也是实现课堂效果的基础。所以,要想切实有效地开展语文教学,在设计有关的目标时,要重视课堂的切入点。面面俱到的教学必然会使得教学越来越空洞。在具体的阅读教学中,教师要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文意,准确地理解其中的情感和信息,在这个过程中,就需要教师为学生灌输一定的技巧。例如,教师可以在完成一篇课文的讲解之后,让学生进行扩写,或者撰写有关的评论等等。让学生对文章有一个更深层次的了解,学生能够通过写作对此产生更多的想法。同时,学生在写作的过程中,通过自己的调查、分析以及最后的应用提升自身的语文水平。教师也可以结合课文内容组织学生进行一些情景模拟,表演活动等等,这样让学生能够有效地置身于探究的学习环境当中,给学生的探究学习提供更多的感悟。

3结语

总而言之,单纯的知识灌输式课堂已经不能满足当下教学改革的需求,语文教师必须积极地在当下的教学活动中开设供学生探究的学习活动,将探究性的学习方式看作培养学生的目标之一,让学生在语文学习中能够有更多的参与意识、实践意识以及问题意识,充分地发挥学生的创造力,在教学的过程中,教师需要不断地优化自身的思维以此来敦促教学方式的优化,尊重学生的多元化与个性化发展,提升语文教学的质量。

参考文献

[1]滕娟.探究新形势下小学语文优质阅读教学的有效开展[J].读与写(教育教学刊),2016,(10):188.

[2]谢幼如,吴利红,黎慧娟,郭琳科,黄咏瑜,肖玲,杨阳.智慧学习环境下小学语文阅读课生成性教学路径的探究[J].中国电化教育,2016,(06):36-42.

[3]刘佳.“自主•合作•探究”阅读教学模式在小学语文教学中的运用[J].吉林省教育学院学报(上旬),2015,(06):85-86.

作者:陈涛 邵泽兰 单位:山东省临沂市平邑县保太镇三阳完小

第九篇:小学语文高年级横向阅读分层教学

摘要:《全日制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中明确指出,“阅读是搜集处理信息、认知世界、发展思维、获得审美体验的重要途径。”阅读是沟通学生与人类社会思想的桥梁,学生在与文本对话的过程中可以培养出正确理解和运用语言文字的能力,同时可以开阔视野,发展其思维能力。由此可以看出,在小学语文教学中进行阅读教学是十分必要的。阅读教学的方式多种多样,为了能够降低语文阅读难度,激发中高年级学生的阅读兴趣,我一般采取横向分层阅读教学这一方式。

关键词:小学语文;阅读教学;横向分层教学

前苏联著名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曾经说过:“让学生变聪明的办法,不是补课,不是增加作业量,而是阅读,阅读,再阅读。”在阅读教学中,学生不仅能获得一定的阅读能力,更能在横向链接中培养学生的写作能力,特别是中高年级的阅读教学。在小学语文教学中我们不仅仅要向学生传授基础知识,还要引导学生掌握语文学习的方法、规律等,只有充分掌握了一定的语文学习规律之后,学生才有自主探究语文的能力。相对于传统的纵向语文阅读教学来说,横向分层语文阅读教学主要是引导学生将具有相同学习规律的内容组合在一起学习,如此学生可以在大量相同材料的阅读中发现阅读规律、掌握阅读规律,从而为其自主阅读活动的开展打下坚实的基础。通过对当前所使用的人教版教材的分析,我们可以将其所包含的课文分为写人文、写景物、古诗文、科普文等,在本文中我主要选取“古诗类”课文来谈一谈如何进行横向分层教学。

1“古诗类”课文主题横向分层教学

从小学一年级到六年级在每一学期的语文教材中都会选取不同主题的古诗类课文,这些课文或独立存在,或者根据主题整合为一个单元。在对人教版小学语文教材进行分析的时候我们可以清楚地看到,其古诗类课文在编排的时候一般是独立存在的,即同一单元的古诗按照不同的主题进行排列。如此排列,对于以形象思维为主的小学生来说,他们无法建立系统的古诗体系,所学到的古诗都是断裂、毫无联系的。当教师以某一主题来引导学生回忆所学过的古诗的时候,他们往往是绞尽脑汁也想不全。针对这一问题,教师在组织古诗类课文教学的时候,就可以在日常教学中将主题相似或一样的古诗归纳起来,引导学生系统学习。或是充分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在学习完某一新诗之后,采取多样化的手段鼓励学生自主搜集与此主题相呼应的古诗,以此让学生在同一主题中可以感知到不同诗人的不同创作风格,甚至是同一诗人在不同时期的创作风格,这样有利于学生掌握古诗学习的规律,激发他们自主探究的积极性。例如,在教学《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之后,学生了解到这首诗是有关于客居他乡、思念家乡、思念亲人的古诗,我会趁机鼓励学生搜集已经学过的有关于这一主题的古诗,或通过网络来搜集一些朗朗上口、简单易理解的与之相关的古诗,像《静夜思》、《枫桥夜泊》、《泊船瓜洲》、《宿建德江》等,学生可以被这些古诗中浓浓的思乡之情所感染。除了以主题进行横向分层阅读之外,教师还可以按照季节、天气等内容引导学生对所学过的古诗进行整合,以春天为例,学生可以将《春日》、《游园不值》、《春晓》、《咏柳》等整合起来,学习其中借景抒情这一表现手法。

2“古诗类”课文教学方法横向分层

在古诗类课文阅读教学中,尽管我们可以将同一主题、同一诗人、同一意象等的古诗整合起来进行阅读,但是引导学生阅读的方式却是多种多样的,像按古诗要素进行细化分层,按不同思维方式进行分层教学等。(1)关键词:古诗和现代文的创作有异曲同工之妙,它们都是人类思想情感的载体。古诗并不是凭空臆想出来的,它总是通过一定的时间、地点、人物、景物等反映出来。因此,在古诗横向分层教学中,教师可以根据这些内容来寻找关键词,利用关键词引导学生探寻古诗中所包含的思想情感,这样学生可以快速、准确地把握古诗的含义。比如,在读了《忆江南》之后,我们可以清楚地知道本诗所写的时间是“早晨”,地点是“江南”,人物“白居易”,事情是“回忆江南的美景”。这短短的27个字无不包含着诗人对江南风光的赞美之情。(2)思维转折:在特定时间、地点,由于人生经历、阅历的不同,不同的人会对同样的景、事、物有不同的认识、体验。古诗中包含着诗人当时当地的所思所感,具有时空性。因此,学生在对其进行阅读的时候,需要站在诗人的立场对其进行思考,即转变思维方式,设身处地地与诗人产生情感共鸣。如此,即便是同一主题,同一诗人的作品,学生也会有不同的感悟。如《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之中,学生可以设身处地想象一下自己离开家乡、离开父母,在团圆的佳节之际,只有自己一人漂泊在外,自然会产生孤独、思乡之情,与诗人产生情感共鸣。总之,在小学高年级古诗类课文阅读的时候,教师可以采取横向分层阅读教学模式,将古诗分类、教学方法分类,以此引导学生建立系统的古诗体系,在阅读中与诗人产生情感共鸣。

参考文献

[1]谢雨十.小学语文高年级阅读横向分层教学研究[D].东北师范大学,2013.

[2]郭华.小学中高年级语文阅读策略教学研究[D].天津师范大学,2014.

作者:张惠玲 单位:山东省日照市东港区实验小学西校区

第十篇: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中的自主讨论

摘要:在小学语文阅读课堂上进行自主讨论的学习方式中,学生是组成这一活动的主要人员,但是由于小学期间,学生的年龄偏小,自制能力差,课堂秩序也需要专人负责,所以教师在这一实施过程中也起着重要的辅助引导作用,这样才能保证阅读课堂上自主讨论的顺利进行。在阅读课堂上展开自主讨论,不但培养了学生活泼向上的性格的培养,更让学生变得大胆能更好的发表自己的看法,在学生之间的交流也起到了很好的促进作用,让学生在一个和谐的健康的,有趣味的学习环境中进行语文阅读的讨论学习,对学生的全面素质的提高起到了重要的作用。

关键词:小学语文;教学;阅读;自主讨论

随着近年来教育水平的不断提升,在小学语文教学中出现了好多有益于学生学习的好方法。本文主要围绕在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中进行自主讨论的运用。这一学习方法可以帮助学生提高独立学习的好习惯,提高了学生的动脑思维能力,让学生能自发的进行学习和思考,在一定程度上对教师的教学和学生的学习都起到了重要的作用。在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中,要培养好学生的自主讨论的能力,这样在阅读学习中,就能更好的和同学交换意见互相学习,学生自主讨论在阅读学习上可以很好的培养学生的性格,让学生更积极的发表自己的意见,教师在教学中,也要不断的鼓励学生勇敢发表意见,尤其对于一些性格上偏胆小,比较腼腆的学生更具有很好的锻炼作用。

1小学语文阅读教学进行自主讨论的必要性

传统的语文阅读教学方法是教师为学生们布置一篇阅读,让同学们独立完成,做完之后再统一收上去,由教师进行统一检查,最后再由教师进行统一地讲解。这种方法存在着很大的弊端,首先,教师让同学们独立完成一篇阅读,阅读本来就是语文这门学科中较为困难的部分,更何况是对于小学生呢?所以我认为让学生们进行自主讨论学习很有必要。其次,教师将学生的作业进行评改,这会十分挫伤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因为阅读也不是一蹴而就的,学生如果看到自己的试卷的错误率总是比较高的话,这就会严重减退他们学习的热情,这也是我认为要采用自主讨论的教学方法的原因之一。最后,由教师进行统一评讲,学生们只是呆呆地听老师讲,记下答案,这真的是让学生真正理解了吗?答案显然是没有。所以,综上所述,对小学生的阅读教育采用自主讨论的方法很有必要。

2小学语文阅读教学采用自主讨论的方法

2.1结合学生实际水平,选择有利于学生阅读的内容

教师在学生的阅读课堂上要根据学生实际情况出发,选择好适合学生阅读的能容,小学期间,学生的知识是有限的,对事物的看法也是具有一定的局限性的,所以结合学生实际选择阅读内容对学生的学习是有利的,只有让学生一步一步的提高知识面,积累越来越多的知识,才能有效的提高学生阅读能力,打到教室的教学目标。在具体教学中,教师要根据学生这一生长阶段的特点,和兴趣爱好,挑选一些能引起学生阅读兴趣的书籍,引导学生爱上阅读,慢慢的能够自主阅读。另外,还要培养学生观察生活的好习惯,从身边做起,比如街道上的广告牌,超市购物时让孩子自己看物价标签,电脑上的同步学习、儿童故事等等,都可以在无形之中对学生的观察能力起到一定的影响作用。久而久之,习惯形成了自然,不知不觉间提高了学生爱观察的好习惯。学生爱观察了,知识积累也多了,那么在阅读时能提高阅读面了。

2.2教师在进行讨论教学时,要公平对待每个学生的意见

在阅读讨论课堂上,学生是这一学习的主要参与者,教师起到了引导作用,每个学生意见各不相同,都带有个人的思想在里面,在讨论时难免有观点上的不同和相对立的意见,这时,教师应适当引导学生讨论的主题,引导学生正确的思考讨论问题。在讨论问题时,给每一个同学合理的发表意见的机会,鼓励学生大胆提出自己的看法,对不足的地方,加以指导。

2.3教师引导学生运用正确的讨论技巧进行阅读讨论

学生进行讨论时,教师要提前整理讨论内容的中心意思,围绕这一中心提出相关讨论点,让学生进行讨论。有趣的观点可以把学生很快的带到讨论氛围中,活跃生动的课堂气氛也可以让学生更积极的参与到讨论中。在讨论中教师也可以以讨论着的身份参与到讨论中,与学生一起进行讨论,带动讨论进入高潮,让学生积极参与讨论。

2.4让学生紧紧围绕中心点进行讨论,不能跑题、偏题讨论

在小学阶段,学生的年龄相对来说比较小,对讨论题目的控制能力较差,很容易在讨论时跑题、偏题,教师在这一过程中就要制定一个中心点,围绕这一中心点再列出几个小的题目,让学生针对这几个小的题目进行讨论,慢慢的再引导到大题目上讨论。再一个,要有时间的限制,讨论课堂才能更紧密的进行,讨论才能有质量。除了以上两个方面,还要掌握好讨论的课堂秩序,由于学生的年龄偏小,不能很好地控制自己的情绪,讨论时,可能会引起冲突和对立面,是整个讨论课堂出现一些问题,影响课堂的正常进行。在这一方面,教师要时时关注讨论进行并在发生不同意见时加以适当的引导,让整个课堂顺利进行下去。总体来说,在小学语文阅读课堂上进行自主讨论的学习方式中,学生是组成这一活动的主要人员,但是由于小学期间,学生的年龄偏小,自制能力差,课堂秩序也需要专人负责,所以教师在这一实施过程中也起着重要的辅助引导作用,这样才能保证阅读课堂上自主讨论的顺利进行。在阅读课堂上展开自主讨论,不但培养了学生活泼向上的性格的培养,更让学生变得大胆能更好的发表自己的看法,在学生之间的交流也起到了很好的促进作用,让学生在一个和谐的健康的,有趣味的学习环境中进行语文阅读的讨论学习,对学生的全面素质的提高起到了重要的作用。

参考文献

[1]陈莉娜;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中的自主讨论研究[J];都市家教;2013(12).

[2]冯阳;浅谈“讨论式阅读”在小学阅读中的运用[J];课程教育研究;2014(13).

作者:潘兴丽 单位:邹城市中心店镇中心小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