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语文阅读教学论文(共10篇)

小学语文阅读教学论文(共10篇)

第一篇: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中的成长化视角

一、阅读感悟中的“成长化视角”

在阅读教学中,我们老师的教学思路总是让学生跟着自己走,希望学生的答案能接近教学参考书,符合我们阅读题的答题要求。从“小学语文阅读教学的必要性”得出结论:学生的阅读感悟与他生活得经历、经验密不可分,所以我们在引导学生学习课文时,不仅要善于启发诱导,还要善于等待,更要宽容学生个性化的理解感悟,要给学生留于思考的余地,让学生有一些独特的体会和认识。例如,在教学《窃读记》时,可以首先让学生找出描写作者“窃读”时的滋味的语句,感受作者“找到书”的惊喜、“饿得饥肠辘辘”的劳苦、“害怕被老板发现”的担忧以及“好像把所有的智慧都吞下去了”的甘甜,从而体会到林海音强烈的求知欲以及对读书的渴望。在此基础上,老师可以为学生详解林海音由于受当时环境的影响不能自由地读书,体会林海音喜爱读书却不能尽情读书的伤感,从而让学生感受到林海音如痴如醉般读书的缘由。

二、阅读挖掘中的“成长化视角”

在我们的很多公开课中,我们的教师为了使教学能有亮点,博得大家的赞誉,总是挖掘教材的留白,显示我们对教材理解,从而设计精妙的问题,引导学生逐步走向自己的预设。基于学生本位的视角,这种教学方法是值得我们反思的,老师深层地挖掘教材符合儿童的心理发展吗?其实,在语文课的教学中,只有通过积极的情感活动,受到情感熏陶的同时才可以自然的获得思想启迪。这样的教学方式才是真正适合儿童的,并非要采用灌输式进行启发引导。对于儿童来说,没有必要对思想内涵进行深刻的理解,有些朦胧、模糊也没有关系,因为儿童处在身心发展阶段,不同的阶段会有的体验和感悟,随着生活经验阅历的增加,当他再读这个故事时,就会有更深刻丰富的启迪,这总比我们采用灌输式说教的方式强加给他们要好。

三、阅读体验中的“成长化视角”

儿童的情感世界多彩而丰富,在他们的世界中,狡猾的狐狸会聪明、调皮、可爱,凶恶的狼可能会忠诚憨态;蝴蝶会跳舞,云朵会落泪;铅笔、橡皮等文具会交谈……我们成长可能难以理解和想象。这源于儿童的情感是感性的、单纯的;而我们成长恰恰相反,是理性的、复杂的。我们的语文课堂教学要保护儿童的童真。然而,在现实的课堂教学中,有的教师非但没有保护,还受到了迫害,儿童失去了灵动的情感。例如,《阳光》是小学语文一年级上册的一篇课文,一位老师在教学完这课时,询问学生:“如果你是阳光,你会照到哪里?”学生如不知怎样回答,老师启发道:“我是阳光,我要照在花朵,让它快快开花;我是阳光,我要照在西瓜上,让西瓜赶快成熟……”于是学生们顺着老师的思路说,说的都是阳光的好处。只有一个学生的话给我了深刻的印象,他说:“阳光要到南极去,他觉得南极的企鹅露着大肚皮太冷了,他要给它们温暖。”这样的回答感受到儿童和成长情感的差异很大。我们教师在解读教材时是理性的,让孩子感受阳光的温暖,学生通常会遵循老师的逻辑,而这个学生想到了企鹅很冷也需要温暖,由此可见,儿童的情感是丰富的,远远超出了我们成长的想象。其实,生活中的万物,鸟虫鱼兽、花草树木在儿童眼里都和人一样是有生命的,也有许多的故事。我们要相信学生,发挥儿童的想象力,培养他们的语言表达能力。

四、总结

我们的语文教育仍重视的是知识的传承,主要以教学内容为主,以教师为主导,教学安排以教师为主。特别是在小学语文的教学中,教师强势,学生只是被动地学习,这个现象非常明显。学生学习不是通过教师灌输来接受的,而是通过自我来构建的。课堂要还给学生,教师要为学生服务,考虑学生需要什么,我们教什么,而不是以教师的理解和思路设计教学,要尊重学生,帮助他们搭建学习的平台,提高学生各方面的能力。但现在根本没有体现课堂中平等合作的关系,在课堂中也没有真正发挥儿童独立自主的学习地位。所以,在小学语文阅读教学过程中,运用“成长化视角”的教学方法,便可以很好地解决这一问题,从而激发学生学习兴趣,使学生成为学习主体。

作者:张松梅 单位:鄂尔多斯市东胜区实验小学

第二篇:小学语文阅读教学策略

一、培养学生的阅读兴趣

根据小学阶段学生的年龄心理特点,小学生的学习兴趣是他们学习知识的内在动力和关键。因此,教师应注意小学语文阅读教学要适合小学生的年龄心理特征、认知水平、生活经验和知识积累,选择适合小学生阅读的文本材料,还应遵循循序渐进的教学原则,以培养学生的阅读兴趣,毕竟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在阅读教学中要激发学生的兴趣,教师可以创设情境,激发学生的阅读热情。著名教育家陶行知曾说:“学生有了兴趣,就会用全副精神去做事,学与乐不可分。”学生的阅读过程实际上是认知过程,学生在认知过程中必须有良好的情绪情感,才能提高学习效率,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因此,在阅读教学中,教师应创设宽松、愉悦的情境,以学生为主体,使其在入情入境的阅读中深入理解文本。在阅读之后,教师还应引导学生互动评读,“一千个读者眼中有一千个哈姆雷特”,每个人对文本都有自己独特的体验和感悟,在指导学生阅读时,让学生在独立自主阅读的基础上进行互动评读,学生可以互相帮助、互相启发,既激发了他们的阅读潜能,又培养了他们的阅读兴趣,使他们快乐地学习,最终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正如第斯多惠所说:“教学的艺术不在于传授本领,而在于激励、唤醒、鼓舞。”

二、抓住重点词句细读文本,了解文本作者及写作背景

文本解读是小学语文阅读教学的关键环节,教师在引导学生解读文本时,一方面要让他们细读重点字词句,另一方面要让学生了解文本的写作背景知识和作者生平经历等。学生对文本细读时,品味关键、重点词句是非常重要的,仔细品味学生就会发现文本中内涵丰富、表达文章主题的字词句。如“红杏枝头春意闹”(《玉楼春》宋祁)的“闹”字就是全诗的关键词,着一“闹”字便化动为静,使全诗意境生动活泼、春意盎然、充满生命的律动和活力。文中的关键词句值得让学生去细细研读和品味,有助于学生深入理解文本境界,大部分的关键词句都表达了作者的思想感情和文章主旨,应引导学生于细微处见神韵,细品文本。此外,文本不是孤立的,具有独特的写作背景和写作动机。因此,在语文阅读教学中,教师应注意让学生搜集资料、了解作者生平经历和文章的写作背景,以便学生能读出作者以及文本要表达的思想感情,从而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

三、采用多种阅读方法,多元解读文本,培养创造性阅读能力

阅读需要学生对文本进行再造想象,结合自己生活经验深入理解文本。因此,在阅读教学中,教师应引导学生运用多种阅读方法,对文本进行多元解读。读问结合、读思结合、比较阅读、读写结合,如仿写、续写、扩写、补写、自写等,让学生在阅读中体验和感悟,从而富有创造性地阅读。语文的文本具有不确定性和模糊性,阅读时每个人都有自己独特的理解和感受,文本本身就是丰富的、多元的。因此在语文阅读教学中,教师应引导学生进行多元阅读,多角度理解文本。传统教育观念片面追求唯一确定答案的一元解读泯灭了学生的个性,不利于学生充分发挥想象创造性地解读文本,更不利于学生阅读素养的提高。对此,教师在语文阅读教学中,必须树立正确的阅读教学观念,引导学生对文本进行多元解读,让学生在多元解读中进行个性化阅读,这样利于完善学生的人格,促进其个性发展,最终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教师在语文阅读教学中要时刻以人为本,为学生创造性阅读营造良好的、宽松的环境。当然多元解读不是随意解读,教师应特别注意让学生在多元解读文本中坚持正确的价值观和健康的审美取向。

四、阅读教学中注重技能训练

以学生为主体的阅读活动是动态的、鲜活的、对文本进行再创造的过程,赋予了文本新的生命,学生会对文本作品产生独特的体验和感悟。因此,在语文阅读教学中,教师应以学生为主体,注重对学生阅读技能的训练。在阅读教学中注重思想教育,引导学生深入理解文章的思想情感;重视趣味教学,根据课文内容充分利用各种教具、实物、多媒体、游戏等方法进行阅读教学;重视听说读写训练,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让学生勤于思考、推理事物的变化、透过现象看本质,从而得出科学的论断,以培养他们良好的思维习惯和学习习惯,提高他们的阅读技能水平。

作者:严会芳 单位:河北省隆尧县北楼校区

第三篇: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任务

一、根据课程标准的要求,在阅读教学中首先要使学生获得阅读的乐趣,然后教给学生阅读的方法

根据这篇课文的具体内容,学生的阅读乐趣应该来自以下几个方面:第一个方面,应该是来自对课文的听读,第二个方面阅读的乐趣应该来自对课文的朗读,第三个方面应该来自对课文的默读。当然了,所有的“读”都应该是基于普通话基础之上的。散文的配乐听读既能突出散文的意境,又能使学生感受到音乐的美感。因此,用配乐的形式朗读课文既是我们使用情境教学法的体现,又是我们语文老师培养学生阅读兴趣所在;在学生有了朗读欲望的基础上,引导学生朗读课文,不仅能培养学生的朗读能力,又能突出语文的魅力;在学生感悟了语文魅力的基础上,指导学生默读课文,不仅能培养学生快速获取文本信息的能力,又可以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因此说,语文阅读教学的第一个任务就是在享受阅读乐趣基础上,教给学生阅读的方法。这里的阅读方法以朗读和默读为主。

二、根据语文课程标准,在具体的阅读中积累相关的词语

在这篇文章中有一个词语最难理解,那个词语就是课文的标题“匆匆”。如何才能使小学的学生理解这么抽象的“匆匆”呢?那办法只有一个,就是结合具体的课文内容,理解文章标题的含义。因为课文的标题又称作是文章的眼睛,它概括着文章的主要内容,只有学生读懂了原文,那么他们也就理解这个抽象的词语了。在课文中有这样一段话,它对学生理解“匆匆”的含义至关重要。那段文字就是:我觉察他去的匆匆了,伸出手遮挽时,他又从遮挽着的手边过去,天黑时,我躺在床上,他便伶伶俐俐地从我身上跨过,从我脚边飞去了。等我睁开眼和太阳再见,这算又溜走了一日。我掩面叹息。但是新来的日子的影儿又开始在叹息里闪过了。(朱自清《匆匆》原文节选)在阅读中,首先要引导学生分析出“我觉察他去的匆匆了”中的“他”是指代我们所说的“时光”,然后通过后边的文字引导学生理解时光流逝速度之快的事实。最后再通过学生对时光流逝速度的感悟,分析出“匆匆”的含义:匆忙、急遽。这样的阅读教学不仅使学生掌握了“匆匆”的含义,而且还使学生对其有了感性的认识,时光从遮挽它手边溜走,从我的身上跨过,从我脚边飞去等等的叙述,既形象,又生动,使学生对“匆匆”感性理解的基础上,又有了理性的认识,而且把这种理性的认识体现在两个具体的方面:第一,匆匆是匆忙、急遽之意;第二,无可奈何不是对“匆匆”的理解,而珍惜时间却是对“匆匆”的理性思考。因此,阅读教学的第二个任务就是结合具体的文本语境理解重点词语的特殊含义。

三、阅读教学的第三个教学任务是对自己感兴的事物阐释自己的想法和观点

在阅读朱自清的散文《匆匆》的过程中,学生不仅对“时光匆匆”有了自己的感悟,而且针对这种“时光匆匆”的现象有了自己的感悟。为了表达他们自己的理解,他们“引经据典”的诉说着自己的感悟。为了更利于学生表达自己的理解,在学生的具体叙述中可以采用这样的句子:匆匆:时光像例如有的学生这样说:匆匆:时光像桃花,花开花落;有的学生这样说:匆匆,时光像流水,一去不复返……当然了,学生还可以引用那些惜时的名言警句来表达对珍惜时间的劝勉:例如莫等闲,白了少年头,空悲切;黑发不知勤学早,白首方悔读书迟……

四、阅读教学的第四任务是通过具体的阅读积累名言警句、成语格言

在具体的阅读教学中,积累相关的语句,不仅可以增强学生对课文的理解,而且还可以使学生更加顺畅地表达阅读中产生的具体感悟。如上边提到的那些惜时名句,它不仅是学生理解“时光匆匆”的基础,也是学生面对“时光匆匆”而产生的具体的感悟。

五、总结

总之,小学语文阅读教学对培养学生的语文素养有着重要的作用。基于新的语文课程标准确定正确的教学任务,不仅是实现小学阅读教学目的的基础,而且也是培养小学生语文素养的基本途径。因此,我们每一位语文老师都应该结合具体的阅读教学内容,对此给予高度的关注。

作者:张国宏 单位:辽宁省喀左县六官营子中心小学

第四篇:小学语文阅读教学策略

一、泛读要广,开阔学生视野

小学生处于知识积累的最初阶段,教师要鼓励学生阅读多方面的书籍,以使学生能够产生强烈的阅读兴趣和对于知识的求知欲。学生阅读的范围可以是很广泛的,只要是学生喜欢或者是感兴趣的,学生都可以拿出来进行阅读,以开阔学生的视野,让学生可以做到见多识广。教师可以充分发挥自己的主导作用,给学生提供一些阅读参考书目,让学生去进行自主探究和阅读。例如在学习了《我的伯父鲁迅先生》的时候,教师可以进一步展开,让学生了解更多有关鲁迅先生的文章,给学生介绍一下他的小说集《呐喊》、《彷徨》、《阿Q正传》,历史小说集《故事新编》,散文集《朝花夕拾》,散文诗集《野草》,杂文集《坟》、《热风》、《华盖集》等等作品,让学生去进行阅读。学生通过广泛地阅读自然会知识丰富,开阔视野;而且通过学生的阅读还会增加学生的阅读兴趣和积极性,让学生产生阅读自信心和成就感。平时教师也可以鼓励学生多看一些课外书,《读者》《意林》《疯狂阅读》都是不错的选择。

二、略读要快,掌握文章大意

在语文考试中,由于时间的有限,学生不可能把每一句话都认认真真地读出来,进行仔细思考,所以,教师要锻炼学生的略读能力。让学生通过对文章的简单浏览就可以掌握文章的主要意思。教师在平时的练习中要让学生有时间观念,不能养成拖拖拉拉的习惯,这样会提高学生的阅读效率,让学生的阅读做到快而准。通过学生的略读,学生应该做到掌握文章的基本大意和主要故事情节。例如在学习《鸟的天堂》的时候,为了让学生了解文章的大概内容,教师就可以让学生首先进行一个略读,让学生在尽量短的时间内,就了解文章的主要内容。通过学生的阅读,学生能够感受到榕树的美丽,体会到群鸟纷飞的热闹景象,受到热爱大自然的教育和美的熏陶就可以了。这样学生就完成了略读目标。

三、查读要准,找到关键语句

查读顾名思义也就是需要学生根据一定的问题,去进行对于问题的针对性阅读。在学生的大脑中应该有明确的一个阅读方向,学生根据自己的方向,到文章中去搜索自己所需要的信息和要点。面对具体的问题,学生只需对特定的文章语句进行仔细阅读就可以了。学生通过几年对于阅读的学习和练习,在进行查读的时候,应该严格要求自己,做到查读准确,理解深刻,直中要害。例如在学习《难忘的一课》的时候,教师可以给学生设置问题:这位台湾教师写的是一句什么话呢?学生通过迅速查读,会异口同声地说:“我是中国人,我爱中国!”。还有哪些句子能够表达出师生对祖国无比的热爱呢?通过学生的思考和认真查读,学生会说出:“老师和孩子们都显得那么严肃认真,而又那么富有感情。”“好像每个字,每个音,都发自他们火热的真挚的心。”等句子。只有当学生对文章主旨把握准确了之后,学生才可以做到查读又快、有准。

四、范读要对,校准字词读音

很多教师认为学生到了高年级了教师的范读就没有必要了,其实,学生的阅读还是存在着很多的问题的,学生对于一些字词的把握和理解并不是很深刻到位,需要教师的引导和点拨。通过教师的范读,学生不仅可以掌握文章字词的读音,还可以进一步体会文章所表达的情感和含义。教师有感情的范读,可以帮助学生对于文章的理解,让学生犹如身临其境,体会到文章的真挚情感。例如在学习《桂林山水》的时候,学生们都知道“桂林山水甲天下”,可是具体的美学生并不是很清楚。教师可以有感情地进行课文的范读,让学生准确把握字词的读音,同时注意到教师“啊”的音变,以及怎样才能够读好比喻句及排比句。当教师融入了自己的感情进行范读后,会让学生了解桂林美丽的山水,同时激发学生热爱祖国山河的思想感情。教师的范读会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五、总结

总之,教师要通过不同的阅读方式来提高学生对于文章的把握和理解,使学生能够感受到阅读的快乐。让学生了解更多的语文常识和知识,感受中华文化的博大精深和源远流长,提高学生的理解能力,促进学生阅读能力的提高和语文成绩的上升。

作者:丁佩仁 单位:甘肃省永昌县第二小学

第五篇:小学语文阅读教学

一、加强自主与讨论阅读

在传统的语文阅读教学中,一直很少对学生进行自主学习教育,都是教师对课文进行讲解,学生的阅读积极性也不够,对教师的依赖性较大,学生在阅读时没有体验到独特的感受,“教师讲学生听”成了阅读教学的主要方式。这种教学方法禁锢了学生的学习主动性,更没有创造性可言。所以,教师要改变这种教学方法,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鼓励学生自在阅读中找出问题,并通过自己的思考解决问题。在阅读学习中,教师要安排对话教学模式,比如,分组讨论、提问问题、解答问题等。在这个过程中,教师对问题的内容要合理搭配,安排难度要合适,充分发挥学生的主题性,让学生成为课堂的主人,在阅读中探究获得学习的乐趣。

二、加强阅读教学指导

加强对学生的阅读指导非常重要,特别是低年级的学生更需要方法上的指导,高年级的阅读要求更高,对学生进行阅读指导同样重要。首先要有情感的渗透指导。阅读教学指导过程是一个文道统一的过程,包含有真善美的渗透,是在阅读中把学生的智商与情商融合的过程,更具有知情意行的教育。阅读学习不仅仅是语言学习课,语文阅读也是具有工具的功能,提高阅读能力对于其他学科的学习或者生活都更有帮助作用。另外要加强指点性。阅读的主主体是学生,教师很少参与到学生的内心世界,所以,主动权在学生,那么,学生如果没有在教师的指导下,可能会走一些阅读的弯路,处于自由、无拘无束的情感体验状态中,每个学生收获是不一样的,比如理解多少、学习方法掌握多少等都不一样。教师的指点要做到少而精,既对学生有帮助作用,又不影响学生的阅读学习。这种指点,是描精点要,更注重的是对学生的拨引,更多的阅读主动性仍然掌握在学生的手中,教师是阅读的指导者与引领者。

三、注重知识的迁移

小学语文教学的是一个整体性的工作,包括很多方面的教学,有读、写、听、说等方面,各个方面不是孤立的知识板块,这几个板块融合起来成为语文教学的有机整体。比如,在语文教科书上的课文都是经过精挑细选的经典美文,把阅读教学与其他方面的教学结合起来教学效果更好,比如,把阅读教学与作文教学有机融合在一起,让学生可以提高作文水平,大大提高学生的阅读兴趣,而且学生在阅读之后的写作也有话可写。我给学生传输的思想就是,课文就是一篇好的作文,是我们学习作文的范文,我们甚至可以模仿课文进行写作,把好的知识点拿来为我所用,这样的阅读才是真正的阅读。另外,每篇课文中都有可能出现一些富有哲理的议论段落,这些段落是课文的经典,我们不能让这些经典流失,而是抓住机会,让学生记住,指导他们把这些句子运用在写作之中,也可以让学生模仿这些优美的句子进行写作,如模仿它的遣词造句及其修辞方法等。阅读的过程就是一个积累的过程,而且是把积累的知识迁移到其他方面的过程,做到知识的运用举一反三,学以致用。

四、总结

综上所述,阅读教学是学生知识积累的过程,通过阅读学习各种知识。在阅读教学中关注人文性,让学生自由的阅读,在阅读中进行必要的指导,让学生在阅读中感受到情感,感受到灵性和活力。

作者:尹格利 单位:江苏省盐城市第一小学教育集团盐渎校区

第六篇:小学语文探究性阅读教学

一、探究性阅读教学的重要性

其一,探究性阅读教学符合小学生的群体特点,能够为语文阅读教学效果的提高打下基础。我们知道,小学生有着旺盛的精力,对于新事物总是保持着较为浓厚的兴趣,因此,这一时期是开展探究性阅读教学的最佳年龄段。其二,探究性阅读教学,符合小学语文教学的特点。随着年级的增长,小学语文教学内容出现了大量的改观,阅读内容越来越多,因此对于阅读技能的培养也越来越重视。在这样的背景下,学生往往会对阅读课程产生厌烦心理,我们只能积极开展对语文教学方式的探索,以探究性阅读的方式去培养学生的阅读能力。其三,随着我国教育教学的不断改革,越来越重视小学生的素质教育,而阅读能力的培养是素质教育的重要内容。由此可见,阅读教学的重要性。

二、如何有效地将探究性阅读融合到小学语文教学工作中去

(一)不断建立健全科学合理的评价机制

很多情况下,合理科学的评价机制决定了探究性阅读教学的质量。从这个角度来讲,建立健全科学的评价机制,有利于探究性阅读教学工作的顺利开展。为此,教师应该做好以下几个方面的工作:其一,积极借鉴先进教学工作者评价机制的制作方法、原则,并结合自身教学特点,制定相应的评价机制;其二,严格执行评价机制,遵循其步骤规范:分组学习-小组互评-小组自评-教师评价;其三,保证评价机制中权重的合理划分,实现评价的公正性和科学性。

(二)积极鼓励学生开展大量的课外阅读

随着社会对于阅读能力的要求越来越高,相应的就要强化小学阅读教学工作的强度。对于小学语文教学工作而言,仅仅依靠课本的教学内容是远远不够的,教师还应该积极引导学生开展更加全面、更加深刻的阅读,从而实现其视野的扩展和认知能力的提高。对此,教师可以采取以下几方面的措施:其一,在课程结束之后,教师要引导学生对于课本人物、课本故事进行全面的了解,以图书查阅、网络查询等收集方式,实现学生对于课本内容更加深刻的认识;其二,教师应积极将课外延伸内容融合到教学过程中去,以此激发学生开展课外阅读的热情;其三,教师还应积极组建班级的图书馆,为课外阅读的开展创造坚实的物质基础。

(三)高度重视阅读与写作之间的融合发展

从理论上来讲,课本的阅读是实现知识吸收、语言赏析、表达学习的过程,而写作是知识释放、语言表达、实践操作的过程。只有保证吸收和释放的平衡,才能够真正实现阅读能力的培养。从这个角度来讲,教师应该积极探析如何将阅读与写作融合在一起。首先,教师要积极引导学生开展教学内容的中心思想的概括,激发学生写作的基本意识;其次,教师要指导学生积极赏析课本教学的内容,从语言表达、表现方式、抒情手法等角度去分析课程内容,使学生对于基本的写作元素有一定的理解;再次,教师还应积极开展课本内容的续写活动,这样不仅可以实现教学内容的巩固,还能让学生在熟悉的题材上去抒写,有利于激发学生的写作兴趣。

(四)积极以创设问题情境的方式去实现教学

创设问题情境,是指以情境还原的方式,将教学过程中的内容再现出来,使学生能够清晰地理解文章的基本情节。在此基础上,教师再利用合理的问题激发学生的阅读积极性。详细来讲,在这方面教师需要做好以下几方面的工作:其一,以有趣、悬念的问题为引导,开始课程,此时往往能够激发学生的想象和联想,从而实现学生阅读兴趣的提高;其二,以学生为主导,开展问题的探讨,找到问题的合理答案,引导学生去探析文章内容;其三,注重情境创设的合理性,以角色扮演的身份实现教学工作的开展。

三、总结

总之,探究性阅读教学,是一项实践性强、时间久、专业化的工作,并不是一蹴而就的事情。作为教育工作者,我们应该做好以下几方面的工作:其一,积极学习先进的教学理念,以探究性阅读教学观念去引导工作的开展;其二,重视构建探究性阅读教学交流平台的建立,形成良好的教学经验总结氛围,实现优势互补,查缺补漏;其三,不断提高自身教学实践能力,做好探究性阅读教学工作的总结,实现自我理论体系的不断完善。

作者:姜晓松 单位:内蒙古兴安盟科右中旗巴彦呼舒第三小学

第七篇:小学语文个性化阅读

一、加强小学生个性化阅读的意义

实施个性化课外阅读这种教学方法,正是彻底地解放传统的错误的教学理念,施行重人文精神培养和尊重学生主体地位及尊重个体差异的新课程改革理念,倡导结合学生的个体情感体验,多元化、多角度地自我理解进行语文的学习,只有这样才能全面地照顾所有的学生,激发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及对语文学习的兴趣,提高个人的语文素质。另外,个性化阅读学习还赋予了学生以创造性的能力,发挥想象能力、思辨能力和批判能力等,更有效地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能力,综合提高学生的自我学习能力及实践能力,完美地切合语文这一学科所具有的较强的实践性及自我理解性。

二、有效施行个性化阅读的方法

1.尊重学生的个性,提供丰富的课外阅读资源

要有效地施行个性化阅读,首先要做到也必须保证尊重学生的个性化,尊重学生的选择,不可强行改变学生的个性。在阅读方面,尤其是小学生,每个人的阅读水平都不一样,阅读兴趣也不尽相同,所以在选择课外阅读的时候,也会体现不同的差异,这个时候,对于学生的选择,教师不要随便地强加干预,而是尊重每一个学生的选择,并且为学生准备足够足够丰富的课外读物,以保证学生的有效选择。毕竟,只有学生自己选择的读物,才是学生的兴趣所在,也只有学生的兴趣所在,才能让学生在快乐满足的阅读中快速地挑高自己的阅读能力,进而提高自己的语文素质。

2.培养学生的个性化表达能力,尊重其个性化表达

在学生的个性化思维不断发展及其知识不断增长的同时,学生自身便会慢慢地产生一种强烈的表现欲,迫切地想将自己的观点表达出来,并且期望得到别人的肯定。这个时候,教师就应该有针对性地引导学生表达他的想法和观点,有意识地培养学生表达其个性化的想法。同时,教师还应该尊重学生的想法及个性化的观点,不要轻易地予以否定,允许学生拥有自己个性化的观点,毕竟,阅读本来就是仁者见仁智者见智。

三、结语

语文学习,不仅是所有学科教育的根本,更是我国传统文化传承的根本,所以,语文教学马虎不得,尤其是为日后的更高层次的学习打地基的小学语文学习,更要尤为重视。所以,尊重学生的个性化差异,培养小学生的个性化阅读能力,进而提高学生的语文素质,更是势在必行。

作者:董兰兰 单位:赤峰市红山区第一小学

第八篇:小学语文课外阅读指导

一、要为学生提供健康有益的课外读物

目前,由于认识和经费等多方面的原因,一些学校的图书室形同虚设,个体书摊则应运而生。一些不法商贩受金钱利益驱使,向学生兜售格调低下,不适合他们阅读的书刊。学校领导应该充分认识课外阅读对学生健康成长的积极作用,要根据学生的年龄段,推荐《爱的教育》、《假如给我三天光明》、《草房子》等健康有益的读物,要有针对性地发动学生订阅一些健康有益适合阅读的书刊,如《阅读》、《读与写》、《读写算》、《七彩语文》等,报纸可以订《农村孩子报》、《作文评点报》、《作文周刊》等,拓宽学生视野,净化学生课外阅读这片天地。

二、激发学生课外阅读的兴趣

当前,部分学生对课外阅读不感兴趣,语文教师要积极引导这些学生认识课外阅读的作用,帮助他们建立课外读书小组,开展一些符合小学生心理特点的读书活动,举办读书报告会,每月评选课外阅读先进个人“阅读之星”,组织学生写读后感和收获,经过多次修改,积极向报刊投稿等,以此激发他们课外阅读的兴趣,调动他们课外阅读的积极性,并逐步养成良好的课外阅读习惯。

三、教会学生课外阅读的方法

小学生课外阅读指导是小学语文教学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而要指导学生正确开展课外阅读,我首先给学生提供充裕的时间以疑为媒,以趣为欲,主动而积极地选择读物。其次,要教会学生阅读的方法:(1)精读与略读相结合;(2)读思相结合;(3)读写相结合。我通过平时教学和一贯对学生作以上几点要求,学生掌握了课外阅读的方法,学生沐浴在知识氛围中,在开放式“大语文观”的理念指导下,学生的听、说、读、写水平都有所提高。

四、教师注重男女生差异

男生和女生在小学阶段存在着差异,老师不能一刀切。小学阶段,男生右脑发展的优势使他们空间知觉能力、数学能力较强,因此他们比较喜欢自然和科学方面的知识,老师可以向男生推荐一些这方面的书籍。但男生的自觉性和恒心不如女生。老师可通过讲道理让学生认识到阅读的好处,加强对男生的思想教育,鼓励他们拿出克服困难的勇气,去解决阅读中的拦路虎。要发挥男女生阅读上的各自优势,男生虽然缺乏自觉性,但阅读面要比女生广,动手能力比较强。因此可组织一些试验小组,让他们通过自己动手做实验来印证书中的知识,以此吸引他们进一步去阅读。还可以让男生女生组成读书小组,互相帮助,互相促进,共同进步。

五、总结

综上所述,学生的课外阅读,关系到语文教学的质量,关系到学生的整体素质,关系到学生的成长,切不可等闲视之,更不可放任自流。我们语文教师应该把它作为自己的一项任务,要长期坚持,积极关注,发挥有效的引导作用。我想,如果做到以上几点,就能摆脱和扭转课外阅读教学的被动局面,赋予课外阅读应有的活力,真正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为学生创造出一个学习课外知识的大环境,让他们畅游在广阔的语文海洋里,积极主动地去探索多彩的语言奥妙,为语文教学探索出一条新路。

作者:王汝志 单位:江苏省淮安市清浦区黄码中心学校小学部

第九篇:小学语文开放性阅读

一、改变观念,鼓励阅读

传统的小学语文学习教学是学生拿着课本,跟着教师,死板的接受教师讲解的知识点,学生学到的知识量有限,阻碍了学生自我学习的思路。开放性阅读完全改变了小学语文阅读的教学方式。语文阅读课时小学生不再是一味的读课本,他们可以自由的发挥自己的想象力,带着各种不同的情感去理解课本的情景;他们可以转换不同的角度去领悟作者的写作意图。小学语文课堂上,教师教学的时候可以对课文内容进行扩充,增强小学生的阅读兴趣,兴趣是学习最好的老师,从而提高学习语文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小学语文的学习不只在课堂上,与实际生活联系起来,读好书、多读书是开放性阅读的方式,更能让小学生的语文学习更有效,所以教师要多鼓励学生去阅读。开放性阅读,小学生可以主动寻找更多的资料来表达自己对课文的理解,也可以将课文中喜欢的语句摘抄下来作为以后写作的素材。与此同时教师可以鼓励学生发散思维想象一下自己处在作者的角度会怎么表达写作时的心境,换位思考是一个很好的阅读方式。

二、指导阅读,开展活动

小学语文开放性阅读中,教师的指导起着很重要的作用。小学生在进行课内的阅读时遇到不懂得地方可以通过教师得到解答,遇到不认识的字还可以借助查阅字典等学习工具。这样培养了小学生丰富的感情思想,又开发了他们主动动手学习的能动性。开放性阅读不仅限于课堂的阅读,教师可以带动学生去书店、图书馆等地方,指导他们对不同类型的文章的进行开放性阅读。经过大量的开放性阅读之后,他们学会了选择自己喜欢的读物,并持之以恒的钻研。语文学习与实践生活相联系,不仅增强了阅读能力,培养了广泛的阅读爱好。以此同时,学校和教师可以组织大量的演讲比赛、知识竞赛等。学生将阅读累积下来的知识,运用到竞赛活动中,让他们大胆的展示自己的阅读成果。通过开放性阅读,小学生的阅读能力、写作能力和表达能力得到提升,并且每个人的专长都得到了发展。

三、总结阅读,学会创新

小学语文开放性阅读开展的过程中,教师学生都要学会不断的总结和不断的创新。时代在进步,人类的思维也在不断进步,学习的方式也在更新,所以阅读的同时要注重学习效率,寻找更好的学习方法。传统的语文阅读方式已经不能满足现代小学教育制度对于社会的需求。教师与学生之间要注重沟通和互动,共同提升,让语文开放性阅读真正的落到实处。只有语文开放性阅读落到了实处,才能更好的提升学生的语文学习综合能力,提高教师的教学质量。开放性阅读,是语文阅读进入了一个新的时期,它让学生学会自我学习,提高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同时提醒教师要不断更新教学方法以提高教学质量。只有不断的总结,不断地创新才能让小学生的语文学习能力得到提升,从而提高他们的综合素质能力。

四、结束语

让小学生在课堂上获得知识的同时,也能够获得快乐,这在当今教育制度改革中一个重点研究方向。进行开放性阅读教学有利于促进小学生语文知识的快速积累,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并且尊重学生的个体性。因此,在小学语文中进行开放性阅读教学是非常有益的。小学语文开放性阅读,让课堂与实际生活的联系,小学生将学到的知识运用于实践生活,不仅丰富了小学生的课余生活也提高了教师的教学质量,提高了学生学习语文的积极性,学生的综合技能也得到提升,从而综合素质得到提升。

作者:韩顺增 单位:河南省濮阳县柳屯镇滹沱中心小学

第十篇:小学语文自能阅读教学

一、迁移级———半扶半放,迁移悟法

一切有意义的学习必然包括迁移。学生习得的知识方法,不能只留在记忆的仓库里,必须运用所学的方法进行迁移,而迁移得依靠学生丰富的实践悟得方法,方能转化为能力。叶圣陶先生也强调实践迁移,认为“引导之后,学生自己理解,自己练习,教师又何必多事口说,要在学生走不通的时候,才能给他扼要的说明”。相对来说,低年级侧重在词句理解上,而中年级则侧重于段落学习,高年级则重点在整篇文章的学习上,根据课文的内容和学习方法特点,寻找至少一篇类似的文章,让学生实践迁移。例如,苏教版六年级上册中的诗歌《我们爱你呀,中国》,学生学习后,懂得了诗歌学习的方法:反复朗读了解内容,画出反复出现的中心句,知晓文章中心思想,感情朗读,读出韵味,升华中心。为此,课上,教师组织学生迁移学习《爱我中华》诗歌,学生利用方法,很快理解诗歌内容,画出中心句把握中心,圈出韵脚,读出感情,读出理解。

二、自能级———小扶大放,巩固方法

本层级重点引导自主阅读,关键要将学生放在第一位,教师运用各种巧妙的教学手段,提供导学案,更多地放手学生,使他们把所学的东西化为自身的东西,使学生终身受益,正如叶圣陶先生所说:“教师于课文之关键处,含蓄处,苟能作适当之指点,不为详尽之讲说,而唯启迪其思考,于学生最有益。”因此,对于内容相对简单的课文,教师设计一些精要问题和要求,放手学生自主阅读,实在学习不到位,关键处点拨一下。例如苏教版小学语文第十一册《麋鹿》教师设计导学题目,学生自主读书完成,收到了很好的效果。

三、自创级———课外拓展,活用方法

前三个层次注重课堂方法的习得,本层次则侧重于利用课内阅读所得,促进更大范围的迁移和创造运用。正如叶圣陶先生曾指出:“课内教材有定量,虽足使儿童感兴味,尚不能餍足,唯有在兴味相类的书籍(文章)供给儿童,使他们有取之不尽的乐趣,如此国文教授收效必大。”例如学习苏教版第十一册课文《负荆请罪》,请学生补充阅读《完璧归赵》《渑池之会》,布置仿照学习课文方法把握人物特点,体会文章道理。学生表现突出,积极踊跃,甚至仿照课文编写剧本,表演,充分体现了学生创造性学习的潜能。

四、总结

自能阅读不是一蹴而就的,我校语文自能阅读四级层次,只是给教师们开展阅读教学提供一个依靠,一个凭借,我们还将不断调整和完善指导自学四级层次,使之更科学、更有效地引导学生自能阅读,为不断丰富与创新叶圣陶语文阅读教学思想做出更多有意义的尝试。

作者:王学峰 单位:江苏省苏州市叶圣陶实验小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