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语文作文教学优化方法探讨

小学语文作文教学优化方法探讨

摘要:作文教学是小学语文教学的精髓,也是锻炼学生语言应用能力,体现学生语文综合水平的关键。然而,受到多种因素的制约,依然存在诸多问题,致使学生写作兴趣不足、写作质量低下。面对这一现状,教师必须要积极探寻一套行之有效的作文教学方法。文章以小学语文作文教学为切入点,针对当前小学语文作文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展开简要分析,并提出具体的优化和改进策略。

关键词:小学语文;作文教学;优化策略

在最新的《小学语文课程标准》中明确提出:写作语言的构建和运用,通过具体的文字将情感表达出来。写作不是文字的堆砌,而是学生观点的表述和语言运用能力的体现。通过写作方法的优化,引导学生将观点和情感融入作文中,还原心中五彩斑斓的世界。因此,教师应以作文为契机,训练学生体会语言、感悟语言与运用语言的能力,增强学生的语感,提高学生的语文综合水平。

一、小学语文作文教学现状

随着新课程理念的实施,虽然教师逐步关注作文教学的价值,但是受多种因素的制约,依然存在诸多问题,集中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作文教学方式单一

写作是学生知识内化后进行表达的过程,可以帮助学生从感性认识逐渐上升到理性认识,最终顺利地过渡到写作实践中。同时,学生对作文的理解能力、写作兴趣等很大程度上也取决于教师的教学手段。但是在调查中发现,部分教师在开展写作教学时,基本上都是采用“满堂灌、填鸭式”教学方式,要求学生通过死记硬背记住写作方法;还有的教师在开展写作教学时,通常采用同一种教学方式,这样就会导致学生写作兴趣的缺失[1]。

(二)教学内容理论化

在小学语文教学中,教师更加注重给学生讲授写作方法、写作思路和写作技巧,而不注重各项写作活动的开展,即使是安排写作任务,也是让学生套用讲过的理论知识进行写作。因为学生缺乏写作素材和真实的生活体验,在写作时技巧大于实际的作文内容,不能够“以我手写我心”,缺乏真情实感,导致作文内容读起来索然无味,从而制约了写作教学效率的提升。

(三)写作教学形式化

由于学生对作文的理解程度不同,自身的语文知识积累也存在显著的差异性,所以在写作过程中,应体现出鲜明的个性。为了提升作文的质量,教师应鼓励学生在写作的过程中表达自己的观点和看法,并融入自己的生活内容,使得写出来的文章能够感染更多的读者。但是在调查和研究中发现,小学生当前的作文写作流程比较固定,基本上都是按照一定的套路进行的。其原因主要来源于两方面:一方面,教师常常会给学生提供一些作文参考书,学生因为受同一类参考书的影响,写出来的文章基本相似,缺乏学生个人的写作特色、自我观点,致使文章缺乏个性;另一方面,当前的小学语文作文教学存在明确的写作要求,包括格式、字数等,这种古板的写作要求使得学生在写作时,不得不屡次对文章格式与内容进行删改,进而导致文章缺乏明显的个性[2]。

二、新课程背景下,小学语文作文教学优化策略分析

(一)增强写作趣味性,激发写作兴趣

以往的作文教学模式不能够很好地激发学生的学习与写作热情,学生参与性不强,因此,小学语文教师应关注学生的兴趣爱好,将趣味内容融入写作教学中,激活学生的思维,让学生内心产生积极的写作动力。另外,教师要设置与学生经验和爱好相符的写作训练,以便学生参与进来,更好地表达自己的观点,使得作文精彩纷呈。一方面,反复斟酌写作题目,确保写作题目趣味性。写作题目一般情况下能够决定学生的写作兴趣。基于此,教师应结合学生的实际情况,给学生布置趣味性作文题目,贴合学生的实际兴趣,这样才有利于激发学生的已有经验,调动学生的情感,从而将自己的情感融入作文中,表达自己的观点。另外,趣味性的写作题目还能够激活学生的思维,激发学生的想象力,促使学生写出更加富有情感和活力的文章。另一方面,优化写作教学方式,激发学生的写作兴趣。为了最大限度激发小学生的写作兴趣,教师还应对小学生的写作方式进行优化和改进。这就要求教师在组织和开展写作教学时,灵活运用现代信息技术,增强学生的感官体验,刺激学生的听觉和视觉等,不断增强写作趣味性。另外,教师还应根据作文的实际情况等,精心设计具有趣味性的写作教学情境,以更好地满足学生写作学习的需求。

(二)开展体验活动,积累写作素材

小学生的写作过程实质上是语言表达过程和思想的体现过程。在这一过程中,学生唯有具备良好的知识储备,具备充足的写作素材,才能写出一篇高质量的文章。因此,基于当前小学生写作素材匮乏的现状,教师应从以下三个方面加强指导[3]。首先,体验生活,拓展写作素材的积累渠道。生活与写作息息相关,生活不仅是学生写作素材积累的源泉,同时也能够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将写作与生活融会贯通,通过文字来表现生活中的美,抒发自己真实的情感。教师应进一步创新生活体验渠道,引领学生在生活中、大自然中收集写作素材。具体来说,教师可以带领学生走进大自然中,促使学生在接触自然、感悟自然的过程中,获得写作素材;还可以指导学生在日常生活中用心观察生活中的写作素材,并将其积累下来。其次,提升学生观察力,指导学生掌握正确的观察方法。观察是小学生获得写作素材的主要渠道。基于当前小学生不注意观察的现状,教师应充分发挥指导价值,引导学生对生活中常见的现象进行观察、感悟,及时捕捉生活中蕴藏的写作素材。另外,教师在指导学生进行观察时,还应指导学生用脑进行思考、用手进行触摸,全面调动学生的多种感官,对观察对象进行认真细致的观察和了解;还应指导学生在进行观察的时候,一定要具备极强的目的性,切忌随意、盲目地观察,以免观察效果不佳。再次,小学语文教师还应组织学生积极开展多种阅读活动,帮助学生在丰富多彩的活动中,摘录优美的片段,并将其积累下来,使其成为日后写作的素材。同时,小学语文教师在指导学生积累写作素材时,还可以利用课前几分钟时间,举办小型演讲比赛、故事分享会、阅读欣赏会、阅读知识竞赛、朗诵比赛等,促使学生在多种活动中增强体验,积累素材,将活动过程、心得和收获通过语言表达出来,知行合一,这样更有利于实现学生对写作素材的积累。

(三)运用思维导图,优化写作思路

从认知发展规律来看,小学生的写作能力比较薄弱。从具体表现来看,学生在写作中往往容易出现逻辑思维的混乱,描写的内容也容易偏离文章的主题。为了应对这种情况,最直接的方式就是利用思维导图对学生进行引导。简单来说,思维导图是一种用于表达思维发散性的工具,其应用十分简单,但具有较强的实用性。从基本形式来看,思维导图可以通过图文并重的方式将不同作文内容之间的层级与隶属关系直观地呈现出来。所以从教学效果来看,利用思维导图能够有效促进学生的思维发散,并通过清晰的层级关系帮助学生梳理写作思路。通常来讲,思维导图在写作中的作用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第一,利用思维导图确定写作主题。首先要思考所要描写的主要内容,并将其作为思维导图的中心。之后,要思考可以从哪些方面突出这些内容,并将其列为思维导图的二级主题。第二,利用思维导图选材。学生通过观察可以积累丰富的写作素材,但是这些原始材料通常是比较零散的。而利用思维导图,可以筛选恰当的材料,并思考所选素材之间的关系。第三,利用思维导图进行构思。在作文练习中,学生可以将“写作方法”作为思维导图的中心。然后,可以引出“描写顺序”“详略安排”“写作方法”等二级主题。这样一来,可以使学生更加全面地思考所要描写的内容。从实际的教学效果来看,思维导图的合理应用能够有效锻炼学生的想象能力。毋庸置疑,想象能力是写作能力的重要构成要素。通常来讲,良好的想象能力主要体现出独特性、变通性、流畅性特征。只有充分锻炼学生的想象力,才能引导学生突破思维定式,从而使描写的内容更加新颖。总之,思维导图在小学语文写作教学中的合理应用,对于学生写作能力的发展具有重要的推动作用。

(四)多样化写作教学,增强写作效果

新课程背景下,为了最大限度地提升写作教学效果,教师必须因材施教,探索适合作文教学的形式和途径,积极开展多样化的写作教学[4]。首先,读写结合,以读促写。核心素养背景下,小学语文教师在优化写作教学时,不应将写作和阅读割裂开来,而应将二者相融合,通过阅读掌握写作技巧、写作方法。教师可以指导学生在阅读的过程中,从语言特点、修辞手法、文章结构脉络等方面进行品读,促使学生在阅读的过程中,掌握必要的写作手法,为后续写作奠定坚实的基础。之后,教师指导学生采用仿写、改写、续写等方式进行写作训练,强化学生的语言运用技巧,感受不同写作方法的实际效果。其次,积极开展微写作。《小学语文课程标准》要求教师在开展写作教学时,应使学生“乐于书面表达、增强习作的自信心”。针对这一点,教师在优化写作教学时,不应局限于体裁、字数和结构,而应遵循学生内心的情感,放飞学生的心灵,让学生以灵活的形式参与微写作。小学语文教师在优化微写作训练时,可以指导学生通过结构式仿写、句段式仿写、词语式仿写等方式开展写作训练,还可以指导学生围绕课文的内容,展开仿写训练、续写训练等,促使学生在微写作的过程中,对语言文字、写作手法、情感抒发等方面进行感悟和体会,增强学生的写作能力。再次,写作教学生活化。新课程理念的推广,要求教师在开展写作教学时,应立足于“生活即教育”的原则,带领学生走进生活。教师应在写作主题中融入一定的生活化素材,将写作与学生的生活联系起来;教师还要指导学生在写作的时候,从生活实际出发,对生活进行观察和体验,并将自己的真实情感融入写作中,从而真正实现生活化写作教学。同时,学生也要善于观察生活,能够将对生活的感悟和真实的想法融入写作之中,写出真情实感。

(五)多角度批改作文,提升写作水平

教师以往单一的批改模式只是让学生知道写得好坏,并不明确写得好在哪里,哪些方面还可以改进与提高。有效的作文批改,不仅能够及时发现小学生写作中存在的不足,以便教师及时调整和优化写作教学策略,而且通过多角度的作文批改,能够让学生对作文的不足之处有一个清晰的认识,发挥写作的优势,以更好的状态投入写作中。基于此,小学语文教师必须要转变传统的作文批改模式,积极开展多角度作文批改。整体来讲,教师不再以单一的作文批改标准进行作文批改,而是从拟题、内容、结构、语言文字等方面逐一进行批改,结合具体作文分析写作中的闪光点,从各个方面审视作文,强化学生对作文结构、语言的把握能力,这样才有利于学生自主进行作文修改。同时,教师还应及时发现学生作文中的闪光点,并给予肯定和鼓励,促使学生在积极的评价中,实现写作水平的提升。在上述原则的指导下,教师需要构建更加详细和完善的作文评价模式。首先,要确立多元化的作文评改主体。基于“以学生为主体”的理念,教师不但要在写作过程中体现出学生的能动性,更要将这一思想融入作文批改环节当中。具体来讲,由于学生的认知特点存在一定的差异,所以教师可以组织学生进行自主批改与相互批改。这样,有利于学生站在自己的视角分析其他学生作文中存在的问题。同时,也可以借鉴其他学生的写作经验。相对于教师的直接批改,这样的批改方式能够帮助教师更加全面地了解学生的写作情况。其次,要对批改的内容进行调整。教师应该改变传统的作文教学评价方式,作文教学中的批改除了要指出学生存在的问题之外,还要帮助学生掌握更加丰富的写作方法,从而促进学生写作能力的持续进步。再次,要以发展的目光对学生进行评价。毋庸置疑,学生的写作能力是处于不断变化之中的,所以不仅要对学生的某一篇作文进行批改,还要对一段时间内学生的作文进行对比批改,以此来了解学生的变化,从而提出相应的建议。总之,写作是锻炼学生语言能力,增强学生思维能力与表达能力的关键,对于促进学生语文核心素养有着重要的意义。但是在传统的小学作文教学中,受传统教学理念和模式的制约,小学作文课堂教学中暴露出教学方式单一、教学内容理论化、教学形式化等诸多问题。面对这一现象,教师应积极转变写作教学理念,肯定写作教学的重要性,并在此基础上优化和改进写作教学方式,激发学生的个性思维,优化写作教学评价,不断提升小学语文写作教学的有效性。

作者:王梅花 单位:甘肃省武威市凉州区高坝镇红崖小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