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语文高年级阅读理解困境与对策

小学语文高年级阅读理解困境与对策

摘要:近年来,为提高语文教学水平,各种改革层出不穷。但是深入语文教学课堂,不难发现很多教师仍然将“读写”能力的培养放在首位,对于阅读能力的培养仍旧不够重视,使得小学语文高年级阅读理解出现了困境,因此,教师要营造宽松的阅读氛围,并提供正确的阅读技巧与方法。

关键词:小学语文;高年级;阅读理解能力

语文阅读贯穿学生整个学习生涯,从小学低年级开始接触简单的阅读,一直到高年级接触长篇阅读,写作能力的培养都是学生培养的重点。一些教师忽略了阅读和写作之间的关系,将阅读理解的课程直接转换成了写作课,但其实写作才是阅读理解的真正目的,二者之间是不可分割的关系。

一、小学语文中高年级阅读理解的困境

(一)传统教学模式限制学生思维模式

小学语文学习进入高年级阶段,随着阅读文章的内容和深度不断加深,学生需要花费花更多的时间去做好课前的预习。与此同时,教师的授课方式也有了很大的改变。为了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课文内容,教师在授课时更倾向于灌输式讲解,将自己的理解和看法强硬地灌输给学生,以达到教学目标。可这种做法却限制了学生对阅读材料的思考和理解能力,学生被动地接受知识,往往没有办法很好地形成阅读技能技巧。站在学生的角度来看,阅读其实不单单是文字上的沟通,更是一种探寻作者情感,寻找契合点的过程,他们希望从阅读中能在某些方面和作者产生共鸣。

(二)固定教学任务阻碍自主学习兴趣

联系实际生活往往能激起学生阅读的兴趣,并通过阅读文章来体会表达的情感。但这时有些教师急于求成,希望学生可以一下子找出情感所在,一旦学生没有办法及时作出反应,教师可能会直接以口述的方式代替学生回答,不仅达不到良好的授课效果,也会大大降低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再加上一些教师不够重视学生阅读技能的培养,导致学生在学习新的文章时,没有办法更好地运用之前学过的知识来表达自己的看法。一旦面对教师提出的阅读要求时,也无法在课堂上和教师之间产生良性互动。久而久之,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就会受到打击,最终导致语文课堂教学无法顺利进行。

二、解决小学语文中高年级阅读理解的困境的方法

(一)营造宽松的阅读氛围

随着新课程改革的不断推进,小学语文教育进入高年级之后不仅要求学生掌握课本上的课文,同时鼓励学生进行大量的课外阅读,以此来增长学生见识。基于这样的状况,教师首先应为学生营造一个良好的阅读环境,引发学生阅读兴趣。如设置阅读角或举办读书交流会,让学生们将喜欢的书目推荐给其他同学。教师也可鼓励学生展开辩论活动,培养学生学会倾听,同时在辩论过程中学会接纳别人的观点,阐述自己的想法,让学生深刻体会辩论过程中的思维碰撞,让学生学习他人表达情感的方法和优点,以此来达到超越自己的目的。通过改造学习环境,营造轻松的阅读氛围,激发学生的兴趣,让“阅读”变为“悦读”,在教师和同学的帮助下,逐步解决学生的阅读障碍,获得良好的阅读体验。

(二)提供正确的阅读技巧与方法

在课堂教学时,教师一定要注意关注这个年龄阶段学生身心发展的特点,为他们提供个性化的阅读能力培养方法。有效的阅读技巧可以让学生轻松阅读,并保持高效阅读,扩充阅读的领域,拓展学习视野,强化思维模式。其次,阅读的过程其实是一个自我反思和陶冶情操的过程,学会情感共鸣式阅读有利于学生体悟文章主旨,把握写作技巧,提升叙事能力。学生们通过阅读了解作者表达情感的方法,文章中传达出的“喜怒哀乐”甚至更为复杂的感情,在学生反复阅读和研究的过程中都会或多或少引起共鸣。文字本身就是有情感的,文字赋予了人情感,人自然能运用这种情感去创造出能表达自己情感的文章。如教师在讲解《珍珠鸟》一课时,首先可让学生在预习时查阅一些相关资料,让学生对珍珠鸟先有一个大概的理解。最后,在授课时,教师应引导学生积极思考,让学生学习文中的遣词造句,体会文字的魅力。教师也可让学生进行比较阅读,找两篇内容相同、作者不同的文章,让学生了解到不同修辞手法和表现方式的异同,让他们明白应当在何种场合使用何种方法。同时再进行仿写练习,让学生当堂或课后针对阅读中学习到的技巧进行应用,最终形成自己的思考。综上所述,学生阅读能力的养成一方面有赖于教师的辅助与指导,另一方面就来自于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在课堂授课时,教师要注意不要将自己的观点强行灌输给学生,而要培养学生独立思考的能力。同时在阅读课堂上为学生树立起“阅读—写作”密不可分的意识,告知他们阅读技巧的学习是为写作打下基础,让学生了解到阅读课与写作课的区别。

参考文献:

[1]刘红梅.浅谈小学语文中高年级阅读理解的困境与对策[J].小学教学研究,2016(29).

[2]李凤.浅谈中小学语文教学困境及突破[J].考试周刊,2016(29).

[3]夏万蕊.浅析小学语文教学创新的困境与突破[J].新课程(上),2015(11).

作者:周丽梅 单位:河北省青龙满族自治县大石岭乡总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