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语文人文气息构建策略

小学语文人文气息构建策略

摘要:语文学科是一门语言性学科。传统的小学语文教学只注重对学生听、说、读、写语文能力的培养,而忽视了对学生人文素养的培养。随着新课程改革的不断深化,小学语文教师逐渐意识到了对学生人文素养培养的重要性,加强了对学生情感培养、性格养成的熏陶,力求在教学过程中使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世界观与价值观,从而提高小学语文课堂教学的育人效果。本文主要围绕如何构建充满人文气息的小学语文课堂进行了深入的分析与研究。

关键词:小学语文;人文气息;构建策略

引言

新课标明确指出了语文课堂应注重对学生爱国主义语文思想感情的培养,积极正确地指导学生积累丰富的语言知识,拓展学生的思维,让学生掌握最基本的语文识字能力、口语交际能力、阅读能力及写作能力等。同时,语文教学还应注重对学生审美情趣与思想品德的培养,帮助学生养成健全的人格与良好的性格,促进学生德、智、美、体全方面发展。因此,小学语文教师在日常教学过程中,应提高对学生个性发展的重视度,突出语文学科的人文性,培养学生高尚的人格与丰厚的人文素养,加强人文教育在教学过程中的渗透,让学生在理解、感悟、欣赏、运用语文知识的过程中陶冶情操,从而构建充满人文气息的小学语文课堂。

一、人文教育在小学语文教学中的意义

在传统的小学语文教学过程中,教师的教学方法趋于规范化与一致化,重视以应试教育理念为核心,一味地注重对学生的语言文化教育,使小学语文教育具有较强的工具性性质。小学语文教材中蕴含着大量的人文元素,能满足学生精神方面与情感方面的需求,对促进学生形成良好的人格有重要的意义。随着新课程改革的不断深化,小学语文教学越来越重视人文教育的渗透,注重学生素质教育的培养。小学阶段的学生接触社会的时间较短、阅历尚浅,对学习和生活的思维模式还处于直观、形象状态,具有极强的可塑性。因此,在小学语文教学过程中,教师应加强对学生的人文教育,将人文教育渗透到教学的各个环节中,陶冶学生的情操,净化学生的心灵,健全学生的思维模式,从而形成良好的思想品质,促进学生身心健康发展。在小学语文教学过程中渗透人文教育,不仅能帮助教师更加全面地理解与把握教材内容,而且还能帮助学生更加迅速地将语文知识内化,从而构建充满人文气息的小学语文课堂,提高小学语文课堂教学的效果与质量。

二、构建充满人文气息的小学语文课堂的有效策略

(一)将人文教育与学生的实际生活有机结合

在新课程改革环境下,小学语文教师应转变传统的应试教育观念,以引导者、组织者、指导者、赞美者的角色,将学生作为教学的主体,加强人文教育的渗透,构建生动、有趣、充满人文气息的小学语文课堂。教师应充分利用学生的实际生活开展人文教育,善于发现与运用学生实际生活中人文教育素材,强化学生的人文教育。小学语文不仅涉及艺术、历史、民族文化等领域的内容,而且还涉及自然、社会、人生等领域的知识,散发着浓郁的人文精神[2]。例如,在学习人教版《悯农》时,这首古诗主要是让学生感悟与体会农民劳动的辛苦,从而培养学生爱惜粮食、尊重劳动的思想感情。为了让学生能更加深刻地理解古诗中“爱惜粮食”的内涵,让学生体会到农民种植粮食的辛苦,从而养成珍惜粮食、节约粮食的良好习惯。笔者利用课余时间组织学生开展了农事体验活动,让学生与农民伯伯一起劳作,体会劳动的辛苦。在活动结束后,笔者要求学生根据活动过程写一篇作文,要求突出参与活动的心得与体会。学生写得都很深刻,有的文章主题突出了“今后要珍惜粮食,不浪费粮食”,有的文章主题则突出了“尊重劳动、尊重农民、爱惜粮食”,还有的文章主题突出了“要向农民伯伯学习,养成热爱劳动的好习惯”。这种教学方式不仅让学生掌握了语文知识,而且还将人文教育与学生的实际生活有机结合起来,加深了学生对诗歌内涵的理解。

(二)充分挖掘教材中的人文元素

小学阶段的学生具有活泼好动、自我控制能力差等特点,在认知能力、个性特征、学习能力等方面有着较大的差异。因此,教师应采取多元化的教学模式,将情感教育、人文教育渗透到语文课堂词语辨析与任务分析的教学环节中,充分挖掘教材中的人文元素,积极正确地引导学生理解与感悟文章中的情感因素,让学生在人文气息的熏陶与感染下,逐渐形成正确的情感价值观。需要注意的是,教师在渗透人文教育时,不能只停留在表现形式上或者一带而过,而是要将人文教育渗透到语文教学的各个环节,实现人文教育的经常化、常态化。例如,在学习人教版《草原》这一章节时,为了让学生能更加直观地了解文章中草原的景色美,笔者在备课时利用互联网筛选了与文章内容相关的图片、视频,在课堂上利用多媒体为学生展示出来,让学生能根据图片与视频想象出一个一望无际的绿色草原,成群的牛羊、蔚蓝的天空、柔和的云彩,充满着诗情画意的草原美景。再加之优美的音乐,让学生仿佛置身于草原的美景中。随着内容的不断深入,学生在领略了草原独特的风光后,了解到了蒙古族人民热情好客的民族气质,更加深刻地体会到了草原的景色之美与蒙古族人民的心灵之美。这种教学方式不仅能让学生更加深入地理解文章的内涵,而且还提高了小学语文课堂教学的趣味性,激发了学生对语文学习的兴趣,从而构建了充满人文气息的小学语文课堂。

(三)加深学生对文章情感的体验

小学语文教材中的文章蕴含着大量寓意深刻的情感,教师应充分挖掘文章的情感元素,积极正确地引导学生体会这些情感,使学生形成正确的人生观、世界观与价值观。教师应采取多样化的教学方式,加深学生对文章内涵的认识,让学生与文章作者之间产生情感上的共鸣[3]。例如,在学习人教版《狼牙山五壮士》这篇文章时,笔者为加深学生对文章的情感体验,使其深刻地体会五位壮士热爱祖国、热爱人民、英勇杀敌以及强烈的爱国主义精神,带领学生讨论了文章中能够体现五壮士精神的字,如“打”字,笔者让学生模仿五壮士痛打敌人时的表情、动作,让学生在体验中感受五壮士英勇杀敌的精神;“走”字,引导学生从不同的角度,不同的层次体会五壮士的大无畏精神,深刻地体会五壮士舍生忘死的英雄气概;“砸”字,通过五壮士将心中的仇恨化作手中的石头,砸向敌人,同敌人血战到底的英勇行为,了解五壮士顽强不屈的精神;“跳”字,让学生体会战士们对胜利的喜悦与对敌人的藐视,深刻地体会五壮士为了祖国和人民的利益勇于献身的精神。教师通过这种以读导情、以议悟情、以情激情的教学方法,能加深学生对文章的理解与感受,促进学生情感的升华,让学生能更充分、更自如、更直接地接触课文,从而更好地感知课文、理解课文。

三、结语

人文气息能让小学语文课堂教学充满生命的活力。在小学语文课堂教学中渗透人文教育,能陶冶学生的情操,净化学生的心灵,更好地满足新课程改革素质教育的要求。小学语文教师应充分挖掘教材中的人文元素,将人文教育与学生的实际生活有机结合在一起,加深学生对情感的体验,拨动学生的心弦,丰富学生的语文知识,让学生与作者之间产生情感共鸣,从而让小学语文课堂充满人文气息。

[参考文献]

[1]施秀军,刘慧桃.小学语文课堂上任务驱动教学法的应用体会[J].中华少年,2016(34):19-20.

[2]蒋桂兰.小学语文课堂教学板书现状及对策研究[J].学周刊,2018(30):58-59.

[3]崔守元.浅议如何进行小学语文课堂的“互动”[J].中国校外教育,2018(32):113-114.

作者:辛福年 单位:甘肃省武威市凉州区张义镇中路九年制学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