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音乐欣赏主题型教学研究

小学音乐欣赏主题型教学研究

[摘要]元主题形式组材的欣赏课,也可称“主题型”音乐欣赏课。这种类型的欣赏是以了解一种音乐体裁或一类演奏形式为主,教学时可以采用泛听的方式,即结合单元主题的要求,以某个主题内容进行集中欣赏的教学。通过随机并联,单册乐曲交叉整合、有机串联,整套教材网状整合、师生互联,课内课外自主结合的方式让学生加深了解音乐的特点。

[关键词]欣赏教学;主题;整合

音乐欣赏课可以是一节课中只欣赏一首曲子,深入挖掘、细细品味地精听一首乐曲;也可以按照一个主题,整合一册乃至整套音乐教材中的几首曲子进行专题型的音乐欣赏。这种类型的欣赏是以了解一种音乐体裁或一类演奏形式为主,结合单元主题的要求,以某个主题内容进行集中欣赏的教学。欣赏音乐时找到主要的切入点引导欣赏,让学生加深了解音乐体裁的形式特点(进行曲、摇篮曲、舞曲等)、器乐音乐特点、不同演奏形式的表现的特点等等。上好这一类型的欣赏课,文化的渗透是非常重要的,要精心地把几个作品进行梳理,使他们产生有机的联系,使音乐教育更加接近人文教育的实质。

一、“主题性教学”教材之梳理归类

细细研读音乐教材,不难发现教材中的欣赏曲目有两种类型:一种类型是以精听为主的乐曲,如《暴风雨》《乘雪橇》《红旗颂》《行星组曲》等,教学时宜采用“精听”方式。还有一种类型是以了解一种音乐体裁或一类演奏形式为主的乐曲,如《单簧管波尔卡》《运动员进行曲》《摇篮曲》等,这种类型的欣赏是教学时可以采用泛听的方式,即结合单元主题的要求,欣赏音乐时找到主要的切入点引导欣赏,让学生了解音乐体裁的形式特点、器乐音乐特点、不同演奏形式的表现的特点等。通过梳理教材,结合学生的学情,笔者对人音版部分音乐欣赏教材梳理如下:

二、“主题型教学”实施之利弊分析

(一)主题型音乐欣赏的优势

小学音乐欣赏主题型教学立足教材又高于教材,可以有效克服小学音乐教材中音乐欣赏知识点分布较散,年级跨越较大的不足,同时,由教师自己掌握教学内容的安排权,可以灵活地安排欣赏内容,充分地整合教学内容,以及实践新的教学理念,从而提高学生音乐欣赏能力。

1.音乐知识系统化

小学音乐欣赏教学,除了要引导学生感悟音乐外,还要让学生了解一定的音乐知识,如对乐器的名称、音色的了解,对乐曲体裁特点的了解、对歌曲演唱形式的区分等。这些音乐欣赏内容零散无序,缺乏必要的系统和主题。以往的做法是听到哪首乐曲教师就介绍这首乐曲所包含的知识,聆听的音乐每次都以全新的情感面貌与学生面对,以零星、片段式的音乐感和印象与学生交流,使学生学得无序无趣,等到小学毕业学生还是分不清管弦乐曲中的乐器名,还分不清齐唱和合唱等等。我们现在采用主题型音乐欣赏的形式,将同一知识点的几首乐曲整合在一起,通过一节课或者几节课的聆听、体验、对比学习,使得音乐知识更系统化,学生对知识点的了解更清晰。

2.增加课堂容量

小学中高年级段的音乐欣赏教学中,有很大一部分内容是关于对音乐表现形式或体裁的认知,在这些内容的教学中,一般一课时会包括多种表现形式或体裁的认知及相关作品的欣赏。如果每种类型作品的都采用全曲欣赏的方式,势必会占用较多的欣赏时间而减少对主要教学内容的学习。因此,面对这样的教学内容时,采用音乐欣赏主题型教学,能让学生多了解一些音乐的表现类型的同时还能让学生感受体验其经典的作品。这样的教学模式不仅能增加音乐课堂的容量,还能发挥单位教学时间里的最大教学效率。

3.灵活便于操作

新课程改革强调教材只是材料或范例,只是师生展开活动的中介和话题。小学音乐欣赏主题型教学给予了教师一定的教材运用灵活性,教师可以根据教学实际在课程标准的指导下,紧扣主题,大胆取舍整合欣赏曲目,创造性地实施教学。

4.激发聆听兴趣

改变既定的教学模式,寻找学生感兴趣的主题作为切入点,将欣赏曲目有机整合,使学生产生新奇感,从而更加投入音乐欣赏活动中去。

(二)主题型音乐欣赏的弊端

1.对作品的挖掘不够深入

采用这样的主题型欣赏教学方法只能让学生了解音乐体裁的形式特点、器乐音乐特点、不同演奏形式的表现特点等,正是由于欣赏的侧重点不同,所以教师对于乐曲的主题、乐曲的结构、乐曲的表现特点、乐曲表现内容等是分析得不够的,学生对于单个音乐作品的感受是不够深入的。

2.对音乐教师提出更高的要求

随着课程改革的深入,教师需要培养自己的课程意识,教师应根据课程的要求,对教材进行分析,对学生的需求和水平进行深入了解,并根据自己的教学条件和教学环境,补充和调整内容,创造性地完成音乐课程标准提出的任务。这无疑是对音乐教师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三、“主题型教学”实施之有效策略

(一)随机并联,单册乐曲交叉整合

我们细细地研读教材可以发现,每一册共有二十首左右的欣赏乐曲,其中有很多乐曲可以按照不同的主题进行并联,将几首同类型的乐曲穿起来,交叉迁移,进行专题型欣赏教学。在进行这种欣赏教学模式时我们可以多采取音乐片段式欣赏教学的方式,因为这样的欣赏课中一堂课里会涉及多首乐曲,我们老师可以采用“片段欣赏”的方式,选取乐曲中最能为“目标”所用的精彩片段集中欣赏。以三年级上册为例,我选取了第四课唢呐与乐队演奏的《小放牛》,第六课古筝独奏版的《樱花》,二胡独奏《空山鸟语》这三首乐曲,进行整合欣赏教学。通过聆听三首乐曲的主题片段,对比古筝、二胡、唢呐这三种乐器的音色,观看乐器的演奏方法等,了解这三种中国民族乐器的音色特点及表现形式,感受他们独特的艺术表现力和韵味,并用表格,归纳总结这三种乐器的特点,使学生系统地了解我国的民族乐器。

(二)有机串联,整套教材网状整合

欣赏曲主题式整合不仅仅是单册教材横向的整合,还可以是纵观整套教材,进行有机串联。分析一、二年级的欣赏曲目,我们不难发现,一、二年级教材中出现了五首圣•桑《动物狂欢节》组曲中的选段,其中有第二册第四课《大象》,第六课《公鸡母鸡》,第三册第六课《袋鼠》,第四册第五课《狮王进行曲》,第八课《天鹅》。其中《大象》《狮王进行曲》《天鹅》都是管弦乐曲,我将这三首乐曲以根据音乐猜动物为线索,将他们穿起来,进行专题欣赏。

(三)师生互联,课内课外自主结合

五、六年级的学生已经具备一定的欣赏能力,同时这时期的孩子较有自己的想法,我们何不放手让学生自己整合提炼欣赏主题,由学生来决定欣赏的内容。专题可以是开学初始,请学生根据教材进行组合,也可以将音乐欣赏和社会热点紧密结合,使音乐欣赏具有时效性,使学生能很快融入音乐中去。在特定的时期请学生欣赏相关的音乐,如国庆前后开展“红歌”主题的欣赏活动,奥运会、世界杯期间,开展历年奥运、世界杯主题曲的欣赏等。

四、结语

同一段音乐,不同的人欣赏就有不同的感受,那么,同样是欣赏音乐,也可以有不同的方式。音乐欣赏主题型教学,只是我近几年教学中的一点体会,还有需要完善的地方。我想教师只有在教学内容、教学方式、教学途径和教学环节中把握好学生心理这个主线,才能使学生的内在情感因素不断地激发、不断地增长,真正体验到音乐的魅力。

[参考文献]

[1]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制定.2011版义务教育音乐课程标准[M].2011.

[2]薛晖.主题型音乐欣赏课的几种教学方法[M].长沙:湖南省教育科学研究基教所,2012.

作者:印滢斐 单位:浙江省宁海县教育局教研室中学高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