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数学课堂论文(5篇)

小学数学课堂论文(5篇)

第一篇:小学数学课堂教学探究

一、用生动、形象、幽默、风趣的语言,激发学生的兴趣

教师的教学语言十分重要,“语言是思维的外衣”就能说明这一点。教学实践也证明,生动形象的语言能够一改课堂教学中的枯燥无味、死气沉沉的氛围,使整个课堂充满欢乐、笑声,使学生的情绪一直处于一种饱满的状态,大大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有力地促进和发展学生的思维。幽默、风趣的语言是教师课堂教学的润滑剂,它在一定程度上能让学生在潜移默化中汲取教师的语言风格和语言技巧,提高学生的语言能力,同时又能让师生关系变得更加和谐与融洽。如我在教学“时、分、秒的认识”时,就用了含有比喻的谜语:“姐妹三人赛跑,个子有矮有高,小个要走一格,中个要走一圈,中个要走一格,大个要走五圈。”当学生猜对后,再拿出钟面模型,指给学生谁是大个?谁是中个?谁是小个?我们用这样形象生动的谜语进行教学,可以将学生的注意力一下子集中在课堂上,让他们产生极大的愉悦感,使其大脑保持连续和持久的亢奋,减弱或抵消一部分的紧张和疲劳,变“苦学”为“乐学”。这比起直接告诉学生我们今天要讲钟表知识更加有趣,也更具感染力。又如,我在教学“真、假分数”时,就引导学生多多地留意“真、假”二字。告诉学生在如今的商品经济大潮中一不小心就会上当受骗,买东西时,一定要注意辨别东西的真、假,才不会上当。而我们在学习分数时,也要掌握识别“真、假”的技巧,才避免受骗。在进行“假分数的化简”时,可以这样告诉学生:现在我们就一起来“打假”,要“扒去”假分数的外衣,让其现出原形。我们知道,“打假”是当今社会的一热门儿话题,我们在教学时,将它巧妙地“移植”在数学课堂中,与教学内容有机地结合,就能大大增强教学的风趣与幽默,调节课堂气氛。再如,在教学小数除法时,我利用小黑板给学生出示了这样一道选择题:0.75÷0.12,商是6,余数应该是()。A.3B.0.03学生立刻拿出纸和笔开始列竖式计算,只是片刻,有的学生就举起了小手。我逐一问去,所有举手的学生的答案均是A。于是我就说:“你们中计啦!你们知道为什么吗?”话语刚落,学生就又开始检查自己的算式,但都没有发现错误,脸上一片茫然。我说:“你们只要验算一下:用被除数-商×除数,看结果是否等于余数。”学生验算后,便恍然大悟。这时我告诉他们,在解决问题时,不要被“敌人”的表象所迷惑,一定要透过现象看本质,只有知己知彼,方能百战百胜。如此幽默的语言,不仅活跃了课堂气氛,更重要的是加深了学生对该知识点的了理解与记忆。苏霍姆林斯基说过“如果教师缺乏幽默感,就会筑起一道师生互不理解的高墙;教师不理解儿童,儿童也不理解教师。”这句话说明当师生情绪对立或者关系不融洽时,学生就会本能地拒绝教师的一切要求,这样便导致本可以避免的负面效应又出现了。而幽默和风趣,可以称得上是让师生关系和谐的上佳润滑剂,它可以让学生感到教师的可敬、可亲,让师生心的距离得到最有效的、最大限度的缩短,从而让学生“亲其师而信其道”。幽默的作用如此之大,我们在教学中运用幽默时必须注意遵守下面两个原则:一是协调原则,即将声语、态语、目语密切配合,不矫揉造作,让学生感到自然和谐;二是适度原则,即在课堂上不可一味幽默,应亦庄亦谐,适可而止。

二、挖掘学生中的趣味因子,让学生亲身体验数学的精彩

在小学数学课堂教学双边互动中,学生是活动的主体,蕴藏着的潜能是无穷的,只要我们教师能够留心发现、细心寻找,学生自身的趣味因子就一定能被发掘出来。比如,某特级教师在教学“9的乘法口诀”一节知识时,采用的就是让学生编口诀的方式——让每个学生都亲历口诀是由加法而来。探规律——得数的十位数总比几9得几少1;得数的十位数字和个位数字的和都是9;得数都是一对一对的,如18和81、27和72、36和63、54和45;几个9就是比几十少几,如六九就是比60少6,三九就是比30少3……记口诀——可以边读边记,可以对口令记,可以看得数记,可以从大到小记,可以从小到大记……而最形象的就是将手指当作教学资源,运用学生的双手来记忆9的乘法口诀,使学生感到虽然9的口诀多了、数字大了,但是记忆起来却没有半点困难。这比让学生利用原本较为抽象的方法记忆效果更好。又如,教学“数的整除”这一单元,这一单元在小学阶段颇为有“名”,因为这个单元中概念多、较抽象、易混淆。所以,在教学时应当力求“旧课”上出“新意”。(1)纲举目张。将零乱的知识有序地“串”起来。本单元的概念很多,但“纲”就是“整除”。在教学时,要抓住“整除”这个概念,以它为知识的核心,让学生通过小组合作,找出这些零乱的知识点(概念)间的联系,并将它们由点及片、由片及面地“串”起来,画出知识网络图。这样,就能使学生逐步完善自己的建构,让学生在学会梳理方法的同时,培养自己分析、判断的能力,培养小组协作交流、合作学习的品质。(2)旧题新装。将整除、质数、合数、约数、倍数,及能被3、5、2整除的特征,再加上偶数、奇数等相关知识重新包装,让学生耳目一新。教师可将生活中的门牌号、电话号码、出生年、月、日等,编成有趣的密码,让学生猜,并选出保密程度最强的一级全班交流。在下课时,也可以做这样的游戏:能被2和5整除的离开教室、能被3和9整除的离开教室。具体做法:在一上课,班长喊了起立、师生互相问好后,教师先不让全体学生同时坐下,而是宣布:“学号是质数的同学坐下!学号是合数的同学坐下!”最后只剩下一人还在站着,我便问他:“你怎么不坐?”他尴尬地笑了笑回答:“我没办法坐啊!”我问原因,他说:“因为我是1,我既不是质数,也不是合数,所以我不能坐!”我又问:“那你是什么数呢?”他停顿了一下说:“我叫整数、自然数,也叫奇数。”这样就能让学生参与到课堂生成的教学活动中,使他们的内在动机被充分激发,发散思维被充分调动,既让学生体会了知识间的内在联系,又体现了新课程标准所倡导的开放性、实践性和创造性;既让学生体验了学习的快乐,又使学生体验了数学的精彩。

三、总结

总之,只要数学教师的课堂教学得法,就一定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让学生品尝到学习的乐趣,体验到数学的精彩,取得最佳的教学效果。

作者:赵文华 单位:河北省平山县温塘镇北马冢小学

第二篇:小学数学课堂提问策略

一、课堂问题的提出策略

1.发问

发问是课堂提问实施的首要环节。发问的得当与否直接影响着提问的效果。(1)发问语言要精炼、明确。数学语言本身即是一种高度抽象的人工符号系统,其特点是准确、严密、简明。因而教师在发问时既要顾及数学的这种特点,同时又要结合学生的认知特点,语言表述要准确精炼。如果问题表述不够明确、过于空泛,学生就会抓不住要点,回答就会失去针对性。教师在发问时,无论是在内容、要求上,还是范围、措辞上都应力求准确。对于较长或较难理解的问题,应适当重复一遍;一般的问题,不易重复,以免学生养成不注意听的习惯。(2)发问时机要灵活。课堂教学活动是一个师生双方交互动态的过程。因而在实际的教学过程中可能会出现教师在备课时没预想到的情况。这就要求教师一方面要把握发问的最佳时机,另一方面要根据课堂实际灵活提出相应问题,以调整和改善教学活动。

2.待答

研究表明,课堂提问过程中的待答,应该包括两个最重要的停顿时间,即“第一等待时”与“第二等待时”。“第一等待时”是指教师提出一个问题后,要等待足够的时间,不能马上重复问题或指定别的学生来回答问题。学生要回答老师提出的问题,总会有一个思考的过程。因此,教师在问题提出后要有一个适当的停顿,这个停顿既不可太仓促,也不可太拖拉。过于仓促,学生来不及思考,做出回答低效甚至无效;过于拖拉,学生注意力分散,且浪费课堂时间,影响课堂效率。停顿时间的长短,一般可根据问题的难易程度以及学生的反应情况(如举手情况)而定。“第二等待时”是指学生回答之后,教师也要等待足够的一段时间,才能评价学生的回答或者再提出另一个问题。学生在表述回答的过程中,可能会意识到自己的回答存在问题,或者发现自己的回答不够完整等等。因此,教师在学生回答之后也要给予合适的等候时间,使学生能对自己的回答作出说明、补充或更改。

3.叫答

教师的叫答一般要注意两个方面:一是面向全体;二是区别对待。(1)面向全体。即叫答的对象要分散,避免集中在几个优等生身上,使不同程度的学生都有发言的机会,每一个学生都能积极地参与问题的思考,做好回答的准备。事实上每一个学生都希望能够得到老师的肯定,在同学面前展示自我。偏爱式的叫答,忽略了中等生,冷落了差等生,长期下去,那些被冷落的学生,就会产生消极的,甚至厌学的情绪。(2)区别对待。不同的学生,其认知发展水平、知识基础、能力水平等等都会有所不同。教师在叫答时要做到心中有数,针对不同的问题,选择不同的对象回答。一些简单的问题可以让基础较差的学生来回答,使他们能够答出来,体验成功的喜悦,从而调动起学生学习的积极性。

4.理答

理答,是指教师对学生提出的答案或做答后的处理。学生回答结束后,教师要对学生的回答及时进行总结,并给予恰当的评价。对于提出正确答案的回答者,应及时给予鼓励、赞扬,以激发学生学习的动机。对于回答有误的学生,也要避免责备、讽刺,可以适当降低难度或者增加一些引导性的问题加以铺垫。只有在一个宽松、愉悦、民主、平等的课堂环境中,学生才能保持轻松的心理状态,才能敢于想、敢于表达。

二、学生提问能力的培养策略

1.营造学生提问的氛围。

尽管在实际教学中,教师已经意识到“问题”在教学中的重要作用,但问题的提出者往往还是局限在教师身上,课堂提问仍是教师的特权,学生始终处于“被提问”的被动地位。英国哲学家约翰•密尔曾说过:在压抑的思想环境下,禁锢的课堂氛围中是不可能产生问题的,更不可能撞击出创造性的思维火花。从心理学的角度来说,轻松和谐的课堂气氛更有利于激发学生的思维活动。

2.创造学生提问的机会。

教师要善于联系学生的生活实际和身心发展特点,运用不同方式设计、呈现问题情境,制造学生的认知冲突,诱发学生的问题意识,使学生切实感到有问题要问。其次要开放思考的时间和空间,预留课堂“空白”。在培养学生问题意识时,要留给学生充分的活动和思考空间,让学生有自由支配的时间。在教学中要特别注意给学生造就萌发问题的机会,产生问题的空间,提供学生质疑、争辩的机会。

3.指导学生提问的方法。

古人云: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学生敢于提出问题不等于就会提出问题,掌握提问的方法才是会提问的关键。毕竟课堂时间是有限,在保证学生有充分的活动、思考时间和空间的同时,也要不断提高学生提问的质量,以提高课堂效率。数学课堂教学也是一个动态生成的过程,教师在实际教学中还要根据课堂实际情况灵活提问。而这一切究其根本还是要求教师紧跟教育发展的脚步,时时更新自己的教学观念,树立正确的教学观、提问观,最终提高数学课堂效率。

作者:罗立新 单位:浙江临海市桃渚镇方山小学

第三篇:小学数学课堂教学有效性研究

一、创设活跃的课堂学习氛围,提高学生自主学习的积极性

课堂是教师向学生传授知识和技能的主要战场,是连接学生和教师的桥梁和纽带。课堂教学活动是教师和学生共同参与、相互交流的双向活动。在这一过程中,教师要注重课堂教学内容的综合性、均衡性、全面性和选择性,注重教学内容与生活、社会的联系,改变传统课堂教学教师单一注入的模式,注重师生间情感和认识的交流方式,努力营造生动、灵动的课堂学习氛围,使课堂教学在教与学中和谐发展。促进师生间互动交流、活跃课堂氛围的方式多种多样,目前来讲最行之有效的便是有效的课堂提问。一个合理的、科学的问题就像一枚纽扣,纽住了教师,扣住了学生,使教师与学生之间产生心灵上的共通。例如,在小学数学倍数内容学习中,教师可以假设问题:我们班级有男同学30人,女同学15人,请问男同学人数是女同学人数的几倍呢?如果你有一个大西瓜,切成了20份,分给了爸爸5份,请你剩下的份数是爸爸的几倍呢?通过这种合理、有趣的问题提问,引发学生积极回答的主动性,消除学生紧张情绪的同时使回答出问题的同学产生强大的自信。

二、创设贴切生活的活动情境,引发学生主动求学的欲望

“数学来源于生活,扎根于生活,同时也必须应用于现实生活。”这是荷兰数学家弗赖登诺尔对于数学的整体概括。新课标强调学科内容、课程内容与生活实践的整体联系,强调课堂教学必须注重基础性原则。小学数学课堂教学必须以实际生活为基础,充分发挥教师的想象力和创新力,结合丰富的生活资源,将小学数学课堂教学活动转变为贴切生活的实际活动,把数学问题情境生活化,让学生学会用数学的眼光来观察生活,用数学的语言来阐述生活,用数学的结构来理解生活,更学会在生活中了解数学知识的重要性。例如,小学数学人民币兑换的内容中,教师可以创设这样的情境:在我们的实际生活中,处处都离不开钱,钱可以让我们买到喜欢的玩具,买到好吃的东西。但是同学们你们知道这个世界上一共有多少种钱币么?如果我们要去外国游玩的话,带我们的人民币就可以么?请同学们小组讨论并积极回答。通过这种生活化情境的导入,使学生能够迅速进入课堂学习状态,使学生学会主动思考和探索求知,从而提高学生的学习质量和课堂教学质量。

三、合理选择和利用信息技术,有效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信息技术与课堂教学的结合,是社会经济、科技不断发展的结果。利用多媒体技术进行课堂教学,通过多种媒体的有效结合,实现教学知识与媒体技术的交互性、集成性和可控性。新课标下的小学数学课堂教学必须以信息技术为载体,充分利用现代信息技术,优化传统的教学手段,引导学生共同参与课堂教学过程,形成科学的课堂教学结构,最大程度上完善课堂教学效果。教师可以充分利用多媒体图像、声音、影像等技术于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中,实现多媒体组合教学和电教化教学模式。例如,在小学数学图形的教学中,教师可以通过多媒体向学生展示不同图形的图片、图形之间转换的动画等等,让学生在生动、形象的画面中了解图形的基本知识和结构,体验数学的生动性与趣味性。

四、重视课堂教学信息评价和反馈,提高课堂教学质量

在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中,将教学传授出的知识信息通过条件反射回来,并对反射回来的知识信息再次整理、调节,使教师和学生能够进一步调整数学教与学活动的质量,使教师能够明确掌握学生对于数学知识的学习情况,探明学生在数学学习上的漏洞和原因,发现自身教学方式中存在的弊端,切实提高数学课堂教学质量和教学效果,使教师日后的数学教学活动能够更加富有成效。总之,新课标下小学数学课堂教学要以学生为教学主体,以生活实际为教学基础,以信息技术为教学条件,以信息评价反馈为教学指导,从根本上提高课堂教学效率和学习质量,使学生在有效的课堂学习中获得真正的数学知识与技能。

作者:苏军 单位:甘肃省庄浪县良邑小学

第四篇:小学数学课堂效率活动经验探究

一、小学数学教学需求

小学数学教学目标主要是通过课堂教学,让小学生获得适应未来社会生活和进一步发展所必须的数学知识、数学思维及应用技能,初步学会利用数学思维去分析与解决实际生活中的数学问题,增强数学素养。小学生的认知能力还处于发展阶段,分析与解决问题的能力欠缺,加之,天生活泼好动,传统的“填鸭式”教学模式不再适应新课程教学理念,与小学生的心理规律、特点极不相符。为了实现小学数学教学目标,培养小学生的数学思维,应当基于活动经验构建高效的小学数学课堂,提高教学效率和质量。高效课堂,是指教育教学效率或效果能够有相当高的目标达成的课堂,简单地说,就是在有效课堂基础上,完成教学任务和达成教学目标的效率较高、效果较好并取得较高教学影响力的课堂。高效的小学数学课堂教学,符合小学生的认知规律和心理特点,能够充分的利用课上的40分钟时间,极大了提高了教学效率。最为主要的是,基于活动经验组织构建的小学数学高效课堂,满足《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需要,与小学数学教学目标相适应,促进小学生的数学素养全面发展。

二、充分利用活动经验,构建高效的小学数学课堂

1.设置故事化的问题情景,引导小学生动手实践

著名学者苏霍姆林斯基曾经说过,“儿童的智慧在自己的指尖上”。这句话告诉我们,小学生在动手实践过程中能够直接或亲身的体验知识的形成和获取过程,发展小学生的思维,让小学生在实践活动中积累经验,形成一定的数学思维。为此,在小学数学教学中,教师应当基于小学生的认知能力、心理特点创设故事化的问题情景,让小学生在活动中带着问题去思考,激发小学生的学习兴趣。在讲授“周长的认识”一课时,很多小学生基于自己的生活经验,对周长的认识是“一圈”,教师应尊重学生的这一固有认识,基于此创设问题情境。如,提出“围着运动场跑一圈”中“一圈”是什么意思?让小学生在课件上运动场图上画出“一圈”的意思,然后将“一圈”替换成“一周”,使小学生对“周长”形成逐步地认识。紧接着,组织小学生利用现有的工具测量各种形状的周长,让小学生在动手实践中掌握关于周长的知识。

2.设置生活化的问题情景,引导小学生自主探索

自主探索是小学数学新课标提出的一种教学方法,其在课堂教学中的应用,便于发展小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培养小学生的分析与解决问题、创新、思维等能力。我们都知道,数学来源于生活,新课改下的小学数学课堂教学应回归生活,积极引用生活中的数学素质,为此应设置生活化的问题情境,让小学生利用与已知的数学知识去自主探索新知,发展自身的自学能力和思维能力。如讲“圆柱体表面积“一节内容时,投影圆柱体和圆柱体表面展开后的复合幻灯片,学生就能清楚地认识到圆柱体的表面积是由“两个相同上、下底圆面积和一个侧面积组成”。而侧面展开后恰好是一个长方形,这个长方形的长是上(或下)底面的周长,宽是圆柱的高。即思维能力是智力的核心。思维起源于观察,观察又给思维提供资料。幻灯、投影能在较短时间内向学生提供丰富的感性的材料,使学生的感官和思维处于活跃状态。这有助于教师凭借感性材料,引导学生对事物进行有效的分析与综合、抽象与概括、判断与推理,由感性认识上升到理性认识,实现认识上的飞跃,达到发展智力、提高能力的目的。

三、结语

总之,随着我国教育制度的不断完善,小学数学教学已经打破了传统的知识传授,更加注重学生的整体发展及逻辑思维的培养,以此来确保学生的综合发展。近些年,在小学数学新课改教学理念下,小学数学教学模式越来越多,学生接触的活动也越来越丰富,小学数学应基于活动经验构建高效的教学课堂,让小学生在故事化、生活化的问题情境下开展学习活动,便于培养小学生的自学能力,锻炼小学生的数学思维,形成一定的数学素养,满足今后学习与发展的需要。

作者:杜荣兴 单位:福建省龙岩市长汀县涂坊中心学校

第五篇:小学数学课堂练习浅析

一、设计新颖是一种智慧

1.题型新颖

传统的课堂练习都是写、讲、练,难免使学生产生厌烦感。小学生好动、好奇、爱参与,如果把课堂练习的题型设计成动态模式,就符合儿童的心理特征,激起学生兴趣,感受到学习的乐趣。比如在讲完“元、角、分”后,我为同学们准备了好多物品,贴上价签,把教室变成了超市,一部分学生成了售货员,一部分是顾客,学生们利用手中的学习币,可以进行自由购物。大家一听都兴奋了,纷纷行动。李红买了一块巧克力5元,付了一个一元和两个两元。王军买了一个3元5角的玩具小熊,给了个10元,售货员徐明不知道找多少钱,我提示他们把元化成角,徐明一下子明白了。还有的发现钱少,不够买;有的没零钱……学习中遇到的困难在这一一得到了化解。学生全部参与,每个孩子都得到提高,教室里洋溢着快乐的气氛,不知不觉中大家都巩固了知识,达到了教学要求。

2.题材新颖

数学是是一门理性强的科学,虽然它不能像语文那样浪漫满屋,但是只要老师善于设计,课堂练习也可以推陈出新,千变万化的。比如在学习数的读法时,我就让学生填成语:()牛()毛、()龙戏珠、()湖()海等。还可以填古诗:()去()()里,烟村()()家。亭台()()座,()()()枝花。又如在学百分数时,“百发百中、百里挑一、五十步笑百步”,用百分数表示。课堂练习打破常规,别出心裁,让学生领略了别样风采,学生们耳目一新,学习的欲望更加强烈了。

二、灵活多变是一种智慧

1.空间灵活

比如,在学图形的认识时,学生们先从身边找图形,书包里、教室里,大家共同寻找,互相讨论,纷纷议论,书本、橡皮、尺子、窗户、门、黑板都成了学生的认识的目标。然后,我又布置“到家里和妈妈一起找图形”的练习作业,家里的电视、冰箱、床、桌子、电脑等有成了学生学习的对象。通过校内外的练习,学生们对图形有了新的认识。当学生把测量所得的数字汇总在一起,老师用红笔在上面打上大大的对号时,每个人的脸上都洋溢着成功的喜悦,一种从未有过的体验在学生心中激荡,从而对数学产生浓厚的学习兴趣。

2.思维灵活

学生的程度、性格不同,教师也要根据实际情况,选取不同的教学方法,因材施教。在设计课堂练习时,在内容上和形式上要注重培养学生发散式思维,尊重学生的个性特点,培养学生独立解题能力。练习题要具有开放性,鼓励学生存同求异,从不同角度,用不同解题思路来解答。比如在讲角的初步认识时,我布置了这样一题:让学生用三根小棒,摆出不同的角(三根就会有无数种摆法),查出有多少个角?分别有多少个锐角、钝角、直角?有多少种摆法?这道题灵活多样,每个学生答案都不一样,又能让学生亲自动手操作,每发现一种新方法学生就像发现新大陆一样不断惊呼。实践出真知,学生们不断进行思考、完善、创新,新的思路让学生充分的体验和感悟是其乐无穷的。

3.层次灵活

基础教育是面向全体学生的,但由于个体之间存在着差异,学生掌握知识的快慢和深浅不同,另外学生们基础程度不齐,课堂练习就不能千篇一律,作业设计时也要体现个性差异,设计出不同层次的课堂练习。这样符合学生的发展特点和认知规律,又能循序渐进,学生易于接受,才能不断进步,达到教育的目的。比如每次作业设计都分高、中、低三个层次,针对不同学生做不同的题,只要达到既定的目标就算优秀。在钟表认识中,我设计了下面一题:早上我们6时起床,下午6点放学,三种作业如下:A:用24小时计时法表示两个6时。B:两个6时有什么区别。C:从上午6时到下午6时共经过了几个小时。成绩优秀的做A.B.C三题,中等的做A.B两题,差一点的做A题。难易程度不同的题满足不同层次的学生需求,使每一个学生都能或多或少获得知识,从而获得心理满足。

三、贴近生活是一种智慧

美国华盛顿国立图书馆的墙壁上写有三句话:“我听见了,但可能忘掉;我看见了,就可能记住;我做过了,便真正理解了”。体会一下便能知道,实践探索、亲自参与是何等的重要。新改版的课本生活味浓,教师设计课堂练习时也要贴近生活,让学生亲自去实践体验,把数学知识和生活真正结合起来。比如在讲“数据的收集和整理”时,我就带领孩子们在公路边统计十分钟内有多少辆货车,多少辆大巴车、多少辆小轿车通过,十分钟通过的什么车最多,什么车最少,水到渠成时,我又提了两个加深的问题,在下个十分钟,哪种车可能通过的最多?你发现了什么问题?这样,使课堂练习不再是面对书本作业,而是在动态中进行,顺应儿童好奇、好动的特点,激发了儿童学习的兴趣。

四、总结

总之,现代教育理论要求学习要知、情、意相结合,这既是九年义务教育的要求,也是素质教育和终身教育的基本要求。新型的课堂练习把孩子们带到了一个新天地,让学生真正成了学习的主人,每一次练习都让学生耳目一新,每一分钟都能激起学生的好奇,引领学生快乐开心地学习、成长,让学生从心底爱上数学课,使“课堂练习”释放的不仅仅是学生的手,还有学生的心情。

作者:袁世超 单位:江苏省苏州市高新区狮山实验小学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