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数学课堂教学有效性论述

小学数学课堂教学有效性论述

摘要:教师在开展数学教学过程中要善于激发学生兴趣、引导学生注意力、增强学生探索欲,使学生能积极主动的投入课堂,发挥自己的主观能动性和创造力。本文从巧妙的课堂导入、创设有效教学情境、构建和谐师生关系、培养学生倾听思考的习惯四个方面阐述了如果来提高小学数学课堂教学的有效性。

关键词:小学数学;有效性;教学;课堂

德国教育家第斯多惠曾经说过:“教学的艺术不在于传授本领,而在于激励、唤醒、鼓舞。”可见,教育的真谛是引导、启发而非灌输。小学生具有活泼好动、模仿能力强、可塑性大等特点,教师在开展数学教学过程中要善于激发学生兴趣、引导学生注意力、增强学生探索欲,使学生能积极主动的投入课堂,发挥自己的主观能动性和创造力。唯有如此,我们才能提高课堂教学的有效性,以下是作者根据自己多年的教学实践总结出的策略。

一、巧妙的课堂导入

一堂成功的数学课必然有精心设计的开场,它能迅速吸引学生的注意,使其跟着老师的思路走,让学生积极主动的获取知识。首先,要充分利用多媒体。多媒体以形象、生动、直观和以互联网为依托等主要特点,能够化繁为简、变抽象为形象,通过图像、动画等形式激发学生的兴趣。其次,可利用游戏和小故事。根据学生喜欢游戏,奇闻异事的心理特点,教师在教学中适当组织一些游戏或引入有趣味性的故事、寓言、典故、谜语等可以帮助学生开拓思维,丰富联想,兴致勃勃地投入到新知识的学习中去。再次,设置悬念。古人云“学起于思,思源于疑”。教师可在课程伊始就巧妙设置悬念,使学生在这种强烈诱惑力的牵引下去猜想,以激起探索追求的浓厚兴趣。最后,从实际生活中导入。为了体现数学来源于生活又服务于生活的特点,教师可将一些数学模型巧妙隐藏于实际案例中,在解决问题的同时学习数学知识。

二、创设有效教学情境

情境教学,是指教学时能创设各种合适的情境,通过情境来缩短学生与老师、学生与教学内容之间的心理距离,让课堂教学在学生、教师、情境诸要素的互动过程中展开。实践证明,数学教师在讲授某些知识点时便可创设情境,让学生自己动手动脑探求答案,以发现数学的规律和真理。例如,教师在教学“三角形的内角和”一课时,先不要告诉学生结论,让学生拿出量角器量一量事先为他们准备的三角形各个角的度数,在得知任意三角形任意两个角的度数后,教师可以马上准确的说出第三个角的度数。此时的学生肯定会产生疑惑:老师为何能这么快知道第三个角的度数?这其中肯定有什么规律。此时,教师便可留一定的时间让学生自由探索,发现规律。这样才不会扼杀学生学习的自主性和创新性,对学生发散性思维的培养有很大帮助。在最后的时候,教师才将“任意三角形的内角和为180度”这个结论提出来,而学生们已经了然于心了。可见,教学情境的创设能增强学生的自主意识,变传统的被动学习为主动学习,大大提高了数学教学的有效性。

三、营造良好氛围,构建和谐师生关系

积极有效的师生互动能大大提高学生的课堂参与度,对教学效果而言是一个重要保障。因此,构建民主、平等、和谐的师生关系就显得尤为重要。作为教师,一定要改变以往“一支粉笔、一块黑板、一人独讲”的传统教学模式,把课堂主动权还给学生,让学生成为课堂真正的主人。教师要做的只是适当引导和点拨。当师生关系在课堂教学中的角色得到明确之后,教师还需要积极营造良好的教学氛围。良好的课堂气氛能使学生学习的思维处于最佳状态,从而保证学习效率。首先,教师要尊重每位学生的尝试,细心呵护他们的心理情感。对错就稚嫩学生而言真的不那么重要,重要的是他们勇于探索求知的欲望和激情。教师可借助身体的力量向学生发出肯定、鼓励的信号,比如一个微笑、一个示意点头、重复学生的答案、一句赞美、一个风趣的评价等等都是对学生积极的强化,让学生知道课堂是宽松而和谐的,允许每位学生大胆说出自己的想法和不解。其次,教师要充分运用小组合作形式开展教学。良好的课堂氛围是开展小组合作的前提,学生能在和谐的环境里和同学一起就某个问题展开讨论、各抒己见、协作交流。教师可通过合作交流了解到每位学生的学习状况,还能在他们讨论就一些错误或偏差及时作出纠正。学生的学习积极性被完全释放,这为他们的学习、创造及合作都奠定了牢固的基础。当然,教师在实施过程中一定要注意对中间环节的把控,防止学生浪费时间,偷懒耍滑,如此才能提高课堂教学的有效性。

四、培养学生认真倾听、善于思考的习惯

学习习惯是指学生在长期的学习实践过程中逐渐形成的不需要意志努力和监督的自动化行为倾向。学生的良好学习习惯是实现课堂高效的有力保障。所以,作为教师应注重对学生各方面学习习惯的培养。首先,教师应培养学生认真倾听的习惯。学生能认真倾听老师的讲课、同学的发言,才能开启思维的火花,获取新的知识,促使课堂活动有效地进行。这方面教师一定要做到言传身教,凡事从自己做起,给学生树立好榜样。当学生在课堂发言或是课外说话时,老师一定要专心致志地听学生把话说完,不做其他任何事情,同时不能轻易打断学生的发言,在学生把话说完之后可针对性地作出指导和评价。另外,教师还可有意识的培养学生的专注力,比如安排一项任务、组织一场游戏、开展一次竞赛等等,让学生专注于课堂,在不知不觉中掌握知识。其次,教师要注重培养学生善于思考的习惯。在进行数学教学时,教师要注重引导学生探索发现、敢于善于提问,教给学生质疑的方法,使他们自觉地在学中问,在问中学。不仅如此,教师应鼓励学生任何时候提出疑问,课堂上、课后单独提问或是作业中表达自己的疑惑都是可以的,要在班级营造一种自由开放的学习环境,让学生提问成为一种自然。同时,教师在开展教学过程中,一定要为学生预留充足的思考时间,训练他们的思维。对很多数学题目,教师要鼓励学生不满足于一种解法,尝试运用不同的思维模式进行求解,然后引导学生对比各种解法的利弊,并进行归纳总结,这对发散学生思维是大有裨益的。总之,教无定法贵在得法。如何提升小学数学课堂教学的有效性是教师永恒探索的主题,它是数学教学质量的保证,身为教师应想方设法寻求科学的教育教学方法,从每个课堂细节入手,从教与学两方面去双向探究、从师与生两个角度进行剖析,以期找到适合学生特色的教学之法,让他们在轻松愉悦的教学环境下就能牢牢掌握数学知识,为其将来的求学之路做好铺垫。

参考文献

[1]黄晓梦.小学数学课堂教学评价的研究以上海市S学校为例[J].上海师范大学学报,2014.

[2]秦俭.小学数学教学有效性的探索与实践[J].数学学习与研究.2011.

作者:杜继荣 单位:重庆市江津区石门小学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