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数学应用题教学策略论述

小学数学应用题教学策略论述

摘要:小学数学应用题是数学教学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同时也是数学教学的重难点所在,但目前很多教师在数学应用题的教学上存在着各种各样的问题。因此,本文将紧紧围绕“应用题的教学策略”进行简要探讨,仅供参考。

关键词:小学数学;应用题;教学策略

应用题在小学数学这门学科中占据着极其重要的地位,它既是教学的重点,又是难点。应用题在数学综合评价中所占的比重很大,学生的解答能力可以直接反应出其数学水平的高低。由于小学生年龄较小,思维能力和抽象概括能力较差,所以在解答应用题的时候往往会比较容易出现解题障碍和困难,这就需要数学教师根据学生的特点进行多加指导了。

1影响小学生解题能力的主要因素

1.1缺乏文字理解能力

数学应用题就好比语文的阅读题,它是通过语言文字的形式来阐述生活中的实际问题,一般都是由已知条件和问题两个部分组成,在解应用题的过程中主要就是对文字进行理解,参透题中所要表达的意思,并且对题中所含的数量关系进行分析和整理,最后正确解答应用题。但事实上,学生在解应用题时往往会比较容易受到其他文字信息的干扰,或者对句子结构、语法等理解不到位,导致思路不明确,不能用自己的话正确理解题目的意思,更无法在题中提取已知条件、隐含条件和未知条件。

1.2缺乏问题分析能力

小学生在解答应用题时,是否具备分析问题的能力很重要,很多时候造成他们答题错误率高的原因主要都是因为缺乏分析能力。他们在解题时没有进行全面的分析,逻辑思维较差,不能理顺解题的思路,找不到题中的数量关系,无法安排解题的步骤。

1.3缺乏解题的策略

小学生的特点就是思维能力较差,对于应用题的解题缺乏策略,主要表现在以下两个方面:第一,学生在解题时有一种习惯性思维,一看到题目就马上确定数量关系,不加以分析就开始答题,总是以为这道题就是老师讲过的某一道题,似懂非懂就理所当然地下笔了。第二,学生在解题时模棱两可,思路不够清晰,不知道该如何下笔,难以确定题意。

1.4缺乏学习的兴趣

学生在学习过程中,没有主动探索、解决问题的意识,对于教师讲授的知识只是笼统地接受,不加以分析,在做课后练习的时候也只是囫囵吞枣地把题目看一遍下去,然后根据课本内容进行生搬硬套,这无疑是学生在理科学习最致命的缺点。我们都知道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如果学生对应用题的解答没有兴趣的话,那必然是达不到理想中的教学效果的。

2小学数学应用题的解题策略

小学数学应用题的教学简单来说就是让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学会把应用题转化为实际问题进行分析、比较、概括和推理等,从而达到培养学生思维能力和开发学生智力的目的。为了提高学生应用题解题的能力,笔者认为可以采取以下的教学策略。

2.1应用题巧妙设计,激发学习兴趣

虽然中高年级的小学已经具备了一定的语文识字功底,但是对于语言表达能力和思维逻辑能力还是处于逐渐形成的阶段,而应用题的出现就给小学生学习数学带来很大的学习障碍和困难,他们在解答应用题时,既要理解文字所表达的意思,又要联系数学知识点,找出题中的等量关系,这大大增加了解题的难度,同时数学学习的枯燥度也大幅度提升,久而久之,学生对数学应用题就会失去学习的兴趣。那么教师该如何扭转局面,让学生主动学习并积极探索应用题的解题方法呢?其实,想要提高学生的解题能力,首先就是要对学生进行一个简单的了解,根据他们的兴趣爱好巧妙设计应用题,增加应用题的趣味性。比如,教师可以把文字叙述改成图片展示或者语言叙述等,不但可以集中学生的注意力,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还可以丰富学生的想象力和提取应用题有效信息的能力。以《100以内的加减法》为例,教学过程中,有一道这样的应用题:丽丽和芳芳两个人一起去水果店买水果,芳芳买了25元,丽丽买了15元,请问谁花的钱多?多了多少呢?那么为了让学生提取有效的信息,同时又增强应用题的趣味性,教师可以利用多媒体向学生展示丽丽和芳芳去买水果的情形,并且根据题目意思展示人物对话,丽丽说:“我买了15元水果。”芳芳则说:“我买了25元水果。”这样一来,学生就能很快地从多媒体中获取到重要的信息,并且在人物对话中很快就找到了数量关系,区分两者的大小以及数量差。由此,教师还可以在后面再次添加对话,比如芳芳对丽丽说:“咦,我比你多买了10元水果。”最后,我们从图片反推到应用题上,学生就可以快速地在图文并茂的情况下解答出应用题,并且掌握理解提取应用题的有效信息的能力和数学应用能力,从而提高教学效率。

2.2应用题切合生活,增强数学认识

小学数学的教学往往是来源于生活,却又高于生活。在传统的数学教学中,教师总是习惯于把数学与生活分开,这不利于学生对数学的理解,更不利于激发学生学习的热情。在小学数学的应用题教学中,教师应该考虑到学生对生活的好奇和抽象事物的理解能力,把应用题和生活实际进行紧密联系,让学生灵活运用数学知识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增强学生对数学与生活的认识,这样不仅使数学知识得以巩固,学习效率得以提高,同时还锻炼了学生对应用题的思考能力和逻辑思维能力。例如在教学《比例》时,通过让学生感受两杯不同牛奶的浓度,来区分两杯牛奶奶粉和水的比例不同,由此引出应用题。由此,学生的积极性在前面的导入时已经被充分调动起来,而这与我们的生活密切相关的应用题正是可以用我们所学过的知识来解决,这样一来,学生对此类应用题的解题能力就会大大提高了。

2.3应用题融于活动,锻炼学习能力

单一的教学方式不利于学生自主学习,相反会让学生对学习失去兴致,教学效果就会降低。想要让学生体验多种教学方式就有赖于教学活动的引入,教学活动的运用可以让学生从多个角度去认识数学问题,同时还可以让学生在教学活动中除了巩固数学知识外,思考能力和动手实践能力也能得到较大的提升。把应用题融于活动中,有利于提高学生解题的思维逻辑能力和锻炼学习数学的学习能力,使得课堂教学效率事半功倍。如应用题“在商店里,丽丽买了一支钢笔2元和一个笔记本4元,她给了老板10元,请问老板应该找回多少钱?”那么我们就可以通过活动的形式,让一个学生扮演老板,一个学生扮演丽丽,然后进行交易和找零。学生在这个活动中,很快就掌握了人民币的换算,而且对应用题的解答能力也会得到提升。

3结语

小学数学应用题的学习离不开兴趣的培养,教师只有通过把应用题与生活实际紧密联系起来,并在课堂活动中对所学知识加以巩固,学生就能在活动中理解题意,掌握应用题有效信息的提取技能,在现实生活中学以致用,同时思维逻辑能力得以发展,最终提高课堂学习的效率。

参考文献:

[1]刘友红.浅议小学数学应用题的教学策略[J].当代教育论坛(教学研究),2010,05.

[2]黄小凤.新课改下的小学数学应用题教学的思考[J].四川工程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8.

[3]周涛.如何提高小学数学应用题教学水平的策略[J].新课程学习(基础教育),2010.5.

作者:王根绪 单位:甘肃省武山县洛门镇蓼阳小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