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科学实验教学分析(3篇)

小学科学实验教学分析(3篇)

第一篇:小学科学实验教学有效性探析

一、提高小学科学实验教学有效性的必要性

随着教育事业的不断发展,教育部门、学校和教师等越来越重视实验在小学生学习中的运用。首先,实验是能够直接地让小学生观察到事物变化的过程,这种直观的观察再配合上老师的讲解能够让小学生非常容易地接受一些知识点和规律性的知识,这不仅可以让小学生学到知识,而且小学生对于所学知识的信任度也会提高。其次,通过小学教师的指导,让小学生自己完成实验,这个过程在提高小学生动手能力的同时,也锻炼了小学生独立完成作业或任务的能力,提高了小学生的自信。再次,科学实验能够吸引小学生的注意力和唤起小学生对学习的兴趣,进而可以降低小学教师的授课难度,也巩固了小学生对知识的把握程度和提高小学生运用知识的能力。最后,科学实验可以促进小学生进行积极的思考,对于小学生发散性思维能力的培养也是有好处的。

二、小学科学实验的种类

小学科学实验的种类主要包括学生单人实验,学生分组实验和学生户外实验。首先,学生单人实验是指在老师的指导下,每个学生单独完成一项科学实验,并向老师汇报自己的实验结果和收获,学生单人实验一般是过程比较简单,容易理解和观察的实验,例如,五年级上学期《测量肺活量》这一实验课程就可以采用学生单人实验的方式,在测试之前,老师把学生们带到测量仪器那里,向学生交代一下如何用器具,如何观察肺活量的值,并进行简单的示范,然后让每个学生单独完成测量肺活量的实验。其次,学生分组实验是指在进行实验之前教师规定把一个小组的人数,然后帮助学生进行分组,分组实验模式适合于实验过程比较复杂,需要学生相互配合才能完成的实验。再次,学生户外实验是指教师带领学生在户外进行的实验,户外实验模式一般适用于那些需要到自然中进行感受和观察的实验,由于户外实验要求学生们走出教室和实验室,所以小学教师在引导学生进行户外实验时必须注意学生的安全问题,以免发生事故。例如,三年上学期《观察蜗牛》这一实验课程,在条件允许的情况下,就需要教师在下过雨之后带领学生去植物较多,蜗牛容易出现的地方观察蜗牛,如果教师带领学生在校内观察那么学生的安全就可以得到保证,如果教师带领小学生们去校外进行观察,那么教师在引导学生观察蜗牛的同时,也要留意学生活动区域内的安全状况。

三、提高小学科学实验教学有效性的做法

1.进行科学实验之前明确实验目的。

虽然小学实验一般情况下都是比较简单的实验,但是由于小学生的学习能力和观察能力都处于萌芽状态,所以小学教师要认真谨慎地对待小学生科学实验,让小学生从小培养谨慎仔细的科学精神,为了保证科学实验的严谨,教师在进行试验之前必须明确本次科学实验的目的,并且认真做好实验课程的备课工作,明确的教学目标无论对于试验课还是非实验课都是非常必须的,能够帮助教师有目的有重点地进行教学。

2.进行科学实验之中做好示范、指导和评价工作。

为了保证小学生的安全,在小学阶段的科学实验一般都是教师先进行演示,然后再指导学生进行尝试,教师的知道工作主要包括指导学生准备器材,完成实验的操作和仔细记录实验。例如,四年级下册第三单元《运动的快慢》这一课程中,首先小学教师要指导学生准备实验需要的工具如秒表和米尺,然后指导小学生用米尺测出5米的距离,并且用快慢不同的步伐走出5米的同时测量时间,再有快慢不同的步伐走5秒同时观察距离,让学生比较速度的快慢和记录实验过程。

四、结语

小学教师是小学生特别尊敬的对象,在指导小学生进行科学实验实验时,小学教师也要对小学生的品德进行指导和要求,如在观察动植物时教师要告诫小学生爱护环境,爱护花草树木,做一个文明礼貌的学生,在培养小学生善良友爱的品德的同时,帮助小学生塑造认真仔细积极乐观的性格和生活态度。

作者:黄俊琪 单位:扬州市东花园小学

第二篇:小学科学实验教学有效性提高分析

一、科学组建合作学习小组

小学科学注重学生的实验探究,而小组合作学习又是实验探究活动的主要方式之一,因此,合作学习小组组建的是否科学在一定程度上会直接影响学生实验探究的有效开展。如何才能科学组建合作学习小组呢?首先,教师要了解学校实验室的数量,每个实验室内实验桌的数量,每个实验桌最多能容纳学生的数量,以此确定每班学生应该进入哪间实验室,每个实验桌学生的数量,并使每个实验桌的人员按照序号固定下来,避免学生因找不到实验室和实验室内自己的位置而出现混乱现象。其次,教师给学生分组要注意考虑成员间的搭配。合作学习小组一般不提倡学生自愿组合,学生的个人意愿只能作为参考。教师应按照学生的学习能力、性格特征、知识基础、性别差异、兴趣爱好等进行分组,这样做有利于小组成员间相互帮助和促进。最后,在合作学习小组建立后,教师还要给每个小组进行合理的人员职责分工。一般情况下,每个小组都要设立组长、操作员、记录员、汇报员、整理员等角色。这些角色可以由小组成员每人承担一样,也可以身兼数职,但要注意的是这些角色分工不要长期固定,组内成员要轮流担任,使每个成员的综合能力通过这种角色的轮换都得到提高。

二、精心筛选,优化实验材料

1.做好课前检查工作

实验器材是实验的基础,课前检查实验器材的好坏十分必要,特别是一些易坏器材更应该作为重点检查的对象。如滴管的橡皮囊是否有破损,磁铁的磁性是否消失或减弱,温度计的玻璃泡是否破裂,小灯泡是否能点亮,电池盒、开关、灯座上的螺丝是否旋紧,各接触点是否生锈等。对于损坏的实验器材要及时更换,以保证课堂上实验教学的正常开展。

2.精心筛选实验材料

实验材料是学生实验的基础,实验材料选择是否恰当会直接影响实验教学的效果。如讲授《马铃薯在液体中的沉浮》时,我先出示两个装有无色透明液体的烧杯(1号杯装自来水,2号杯装的是浓盐水),然后把一个干净的马铃薯放在1号杯中,这时学生观察到马铃薯沉到杯底;再把这个马铃薯从1号杯中取出来擦干净放到2号杯中,这时学生观察到马铃薯浮在液体中。我引导学生思考马铃薯沉浮的原因,大多学生都猜测到马铃薯的沉浮和杯子里的液体有关———两个杯子装着不同的液体。为了让学生验证他们的猜想是否正确,我为学生提供了这两种液体,学生用加热的方法进行了验证。实验结果出来后学生很难下结论,因为两种液体加热后在铁片上均留下白色的痕迹,这是什么原因呢?课后通过查阅资料我发现,1号杯中的自来水里因含有大量杂质导致加热后也出现了白色的痕迹。在以后的教学中,我把1号杯中的自来水换成纯净水,实验现象就非常明显了,很容易就验证了学生的猜想。

3.科学组合实验材料

科学组合实验材料指的是教师把需要的众多材料按照形状、材质、颜色等特点进行分类,让每个实验组都有不同类型的材料进行实验探究。如《磁铁的两极》的教学,我准备了环形磁铁、条形磁铁、蹄形磁铁等多种形状的磁铁,根据形状给每个组分配磁铁去探究,这样做既满足了学生的好奇心,又能总结出各种磁铁虽然形状不同,但两极间的磁性具有相同的性质:同极相斥,异极相吸。又如在进行《食物包装上的信息》教学时,我把学生收集到的食物外包装材料全部集中在一起,然后根据材料的材质和食物种类给每个组的学生分配材料进行探究,这样既保证每组探究材料的丰富性,又能使每个组的探究更加深入。三、关注实验教学中的细节实验中一些细节的关注对实验教学来说十分重要,它不仅决定着实验的成败,还可能会造成实验器材的损坏,甚至对实验者造成身体的伤害。如使用温度计测量液体的温度,要给学生强调读数时温度计不能离开被测量的液体,眼睛要平视液柱,待液柱不再上升或下降时再读数等细节,这些都会影响学生测量的结果。又如使用弹簧测力计测量物体的重力时,要先对被测物的重量进行估测,使被测物体的重量小于测力计的测量范围,否则会对测力计造成损坏;使用滴管时,要提醒学生先把橡胶囊里的空气挤出再放入液体中吸取,这样避免污染整瓶液体,另外滴管要正放,不要倒置,使里面的液体流到橡胶囊里,以免腐蚀橡胶囊。再如加热白糖的实验,要提醒学生注意把加热后的金属匙放在瓷砖上,不要放在实验桌上,更不要碰到小组成员的身体上,以免损坏实验桌或烫伤人员。

三、总结

实验教学是小学科学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如何充分发挥实验教学的有效性,提高小学科学的教学质量,还有待于教育工作者在今后的教学中不断实践和探索。

作者:王冯祥 单位:江苏省徐州市铜山区柳泉镇实验小学

第三篇:小学科学课实验创新

1对不合理的实验器材进行改进,引导学生亲自动手制作学具,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动手能力

教师在教学过程中,不断改进实验教学,使实验教学成为生动活泼,学生乐于从事的实践活动。如物体发声是靠振动产生,教材要求敲大鼓,并在鼓膜上放些豆子,让学生观察豆子跳动。我班人数不太多,有三十几人,但学生互相拥挤、吵嚷,加之敲鼓声,教室里一片沸腾,非常混乱。当时我很生气,课后经过深入反思,发现准备实验材料不科学、不合理,造成课堂相当混乱。于是,我对实验材料进行创新性改进——自制一个鼓膜模拟实验器,演示给学生看,打开盒盖,对着镜子,在筒口说话,声波沿着筒口向筒底的方向传播,引起橡皮膜振动,绑在橡皮膜上的泡沫球也跟着振动起来,在镜子内能清楚地看到泡沫球跳动的现象。学生非常羡慕,产生了强烈的制作欲望。我顺势介绍了其制作的材料和方法,学生听得很认真,回家后每人自制了一件。此实验装置改进带来的优点:1)实验效果好;2)取材容易,制作简单,增加了学生的参与度,训练了学生的实践操作能力;3)激发学生的制作兴趣,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

2创造性地对实验装置进行改进,让实验现象明显,结论更准确,达到好的教学效果

五年级上册教材第二单元测量阳光下温度变化。先测量并比较白色纸筒和黑纸筒在阳光下温度变化,两分钟一测,共测六次。此实验在操场上进行,由于十月的阳光不强,两分钟一测温度根本没有变化,就是十分钟一测温度变化也不明显。很难达到实验目的。另一个实验用红、橙、黄、绿、蓝、靛、紫七种颜色的纸检验各种颜色对阳光的反射能力的不同,实验过程中手根本感觉不出来温度的不同,一点实验现象都没有。这实验要客观地反映深色物体吸收的辐射热量多,但存在以下问题:1)若阴天或下雨无法进行;2)人的感觉有一定的差异,实验结果不准确;3)实验现象极不明显。鉴于以上原因,我根据物体的热胀冷缩性质和本课所提供的实验材料,设计改进其实验装置,自制热辐射实验器,用电光代替阳光,用温度计代替手,用涂色玻璃瓶代替纸。改进后实验效果非常好。通过实验,我觉得其优点有:1)实验现象鲜明、生动、直观,给学生一个准确无误的现象,避免了原来的感知模糊的缺陷;2)取材方便,易于操作;3)不受天气限制,便于教学。小学科学课实验创新之我见胡晋平(重庆市奉节县永乐小学)

3让学生反复实验,寻找失败的原因,培养其乐于实验的意志

学生往往在实验之前和实验中都很兴奋,一些简单的实验确实做得很成功,主动参与性也很强。但也有很多实验很容易失败,使一些实验意志不强的学生放弃了实验;也有很多实验与观察不是一节课或是一天能完成的,学生的认识实践活动不可能都在课堂教学时间内完成,有些还需课外进行,这就要求学生养成科学家一样探索科学的顽强意志,不怕失败,勇于坚持才能取得最后的成功。如制作牛顿盘是五年级上册教材第二单元的教学活动。我发现学生在玩牛顿盘时,往往出现盘旋转的速度比较慢、旋转时间短、旋转不均匀等问题,导致光的三原色或七色光合成白光的现象不明显。针对这些不足,我带领学生对这个实验进行了创改,要求学生对实验材料进行改进,学生与老师共同磋商,重新改进装置,多次反复实验。在改进过程中学生经历多次失败,完全失去再实验的勇气,想放弃继续实验探究,经过我的鼓励和启发,学生又坚持探究下去了,结果实验成功了,学生异常兴奋和满足。我把学生制作好的牛顿盘安装在学生常玩的小电机上,再用一个小塑料盒套紧,防止盘旋转时脱落。这样牛顿盘转动的速度明显加快,转动的时间加长,利于学生认真观察,而且能用开关来控制,操作起来很方便,光的合成现象与效果也非常明显。

4对实验材料综合运用,充分发挥实验装置的多种功能,增强教学的深度

根据三年级下册的“冷与热”单元的教学内容,研究固体、气体、液体的热胀冷缩的性质。实验需要准备许多材料,并且凌乱。于是我根据教学经验和参照原有仪器的特点,对其原装置进行创新修改,用木条、注射器、输液管等制作出多功能物体热胀冷缩演示仪,能检测不同固体的热胀冷缩效果,还能演示液体、气体的热胀冷缩。一个实验装置发挥了多种功能,便于教师演示实验,又能节省时间,同时也培养了学生的综合运用知识的能力。

5巧妙应用多种知识,对实验改进创新,拓宽了学生的视野

五年级上册教材有制作“水钟”一课,我根据教材内容和教学目标的要求,对制作水钟进行创新,自制一个“水位报警器”。利用输液瓶、输液器,金属片,线绳、泡沫、导线、电池、生日货卡的发音片和电路板等材料做成,将泡沫重物块放入塑料罐中,调整线长,使重物悬空,两金属片自然分开,调整输液器上的滚轮,使水匀速滴进塑料罐中,当水面上升到一定高度,泡沫重物块浮起,接通电路,灯泡发光,音乐片响,同时输液器进气孔被关闭。此装置综合应用开关作用、浮力、杠杆、空气占据空间的知识,又是水钟制作的加深和创新,激发了学生的创作欲望,同时也拓宽了学生的知识面。

6总结

总之,对实验教学的开发和创改,不仅能更好完成教学任务,而且培养了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也扩宽了学生的知识视野。

作者:胡晋平 单位:重庆市奉节县永乐小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