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科学教学中探究式学习的分析

小学科学教学中探究式学习的分析

摘要:探究式学习是小学生学习科学的重要方式,是学生在教师的组织引领下,经历科学探究的过程,从而建构科学知识,习得科学方法,发展科学素养。本文阐述了科学探究式学习的类型及操作策略。

关键词:小学科学;探究式学习;操作策略

科学探究是人们探索和了解自然、获得科学知识的重要方法,探究式学习是小学生学习科学的重要方式。探究式学习倡导学生主动参与、手脑并用、体验感悟、自我建构。探究式学习有多种类型,具有不同的操作流程,适合不同年龄段的学生,根据教师的指导与学生的自主学习水平,可分为三种类型:指导型探究学习、引导型探究学习和自主型探究学习。探究式学习的类型选择,要根据学生的年龄特征、能力水平及内容难易等进行,低年级学生以指导型探究学习为主,中年级学生适合引导型探究学习,高年级学生适合自主型探究学习。

一、以导为主,指导型探究学习

在指导型探究学习的过程中,教师应充分发挥主导性,给予学生较多的指导,以导为主。学生围绕教师给出的问题展开讨论,根据既定的方法、步骤,利用提供的材料进行实践操作,并分析总结,从而得出科学结论。指导型探究学习,教师牵引成分较多,学生自主性较少。指导型探究学习适合低年级学生,因他们刚接触科学,无论是观察能力还是动手能力,抑或科学思维能力,各方面都比较欠缺,需要教师更多的指导和扶持,逐步培养他们科学探究的规范性,让他们掌握基本的探究流程与方法,为今后的自主探究奠定基础。比如,在苏教版科学教材小学一年级《玩泥巴》的教学中,为了帮助学生更好地探究泥土的特点,笔者设计了筛泥土与捏泥塑两个重要的科学活动,在教学时采用指导型探究方法。笔者指导学生观察、比较筛孔的大小及如何使用这三种筛子,使他们懂得筛泥土时先用大孔筛子,再用中孔筛子,最后用小孔筛子。在捏泥塑活动中,笔者仍采取指导型探究教学方式,对学生一步步予以指导,从水量的多少到加水的方法,每一步都指导到位,告诉学生和泥时要慢慢加水,不能太快太多,要把泥土搓揉得像橡皮泥一样,再捏出自己喜欢的泥塑。再如,在苏教版科学教材小学一年级《上好科学课》的教学中,为了让学生了解科学教室的功能,笔者带领学生参观科学教室,并充当导游和讲解员,边指导学生观察各种仪器设备,边给学生介绍一些物品摆放的要求及常用仪器的名称。在参观的过程中,许多学生充满好奇,不停地问这问那,笔者及时为他们答疑,为他们讲解。在“比较水的多少”活动中,笔者引导学生讨论比较方法,对学生进行量杯使用的培训,教他们如何倒水、如何读数,教授他们玻璃仪器的操作规则,提出相关注意点。最后,笔者组织学生回顾反思自己在实验中的表现,引导学生一起制定科学课的规则,教育学生遵守科学课堂规则,注意实验活动安全,提高实验探究质效。指导型探究学习,教师的控制成分较多,教的色彩较浓,目的是通过对学生的规范指导,培养学生科学探究的基本素养,提高学生探究学习的有效性。

二、扶放结合,引导型探究学习

引导型探究学习是指学生在教师的引导下完成探究任务的过程。在科学探究过程中,教师给予学生适当的引导,为学生铺路搭桥,对学生点拨启发,通过多种方式予以学生一定的学习支持,引导学生自主探究。该学习方式属于半开放性质的探究学习,扶放结合,其中教师指导性较少,学生自主性活动较多。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应做到“让导”结合,既给学生探究的时空,又对学生适度的指导,引领学生步步深入。引导型探究学习适合中年级学生,因为中年级学生已具有了一定的科学基础知识,形成了基本的探究能力,通过教师的合作助力,能让学生的学习更高效。比如,在苏教版科学教材小学三年级《土壤的成分》的教学中,笔者既没有对学生进行空洞的讲授,也没有包办属于学生的活动,而是带领学生走出教室,来到校园花圃,观察土壤,亲手挖取土壤,带回教室进行研究。室外活动以放为主,让学生自由观察、采集;室内活动以研究土壤成分为主,是教学的重点。为了有效探究土壤成分,笔者引导学生观察、实验,把土壤放入水中搅拌静置,观察土壤的分层。再如,在苏教版科学教材小学四年级《摩擦力》的教学中,笔者首先组织学生玩“徒手推桌面”的游戏,通过感受体验,引出“摩擦力”。然后,笔者给学生出示了“滑滑梯”“推箱子”等图片,引导学生联系生活实际,观察分析活动中哪些物体有摩擦力。在学习测量摩擦力时,笔者通过课件介绍弹簧测力计的结构与使用方法,让学生动手操作,利用测力计测量木块与桌面的摩擦力。在探究影响摩擦力大小的因素时,笔者让学生猜想摩擦力的大小与什么有关?在共同研讨完善实验方案后,给各组提供实验器材,让学生动手操作实验。在教学过程中,笔者合理分配“让学”与导学的时间,做到有扶有放,精致讲授,优化指导,活化探究,确保了教学任务的有效完成。

三、完全放手,自主型探究学习

自主型探究学习是获取科学知识的主要途径,也是科学学习的主要方式。自主型探究学习是由学生自主完成各项探究任务,在探究过程中,教师完全放手,学生是问题的解决者,是探究活动的主角。自主型探究学习,是学生自己发现问题、提出问题,自主制订计划、收集证据,自我处理信息、归纳总结,自觉展示交流、反思提升的过程。自主型探究学习充分发挥了学生的主体性,对学生的要求比较高,适合高年级学生,因为高年级学生无论是自控力还是探究能力,都达到了一定的程度。比如,在苏教版科学教材小学五年级《国旗怎样升上去》的教学中,笔者给学生播放了“升旗仪式”的视频。在观看完升旗仪式后,有学生提出问题:“旗杆顶端的那个装置是什么?能起到什么作用?”笔者在给学生出示并介绍了“滑轮”之后,让学生自己动手模拟“升旗”。学生利用铁架台、线绳、滑轮、钩码、测力计等进行组装操作,体会定滑轮的特点与作用。接着,笔者给学生展示了建筑工地吊机工作的场景,学生发现“吊机除了顶端有一个固定的滑轮,下方还有一个滑轮,并且随着重物上下移动”,从而提出新的问题:“随重物移动的滑轮叫什么滑轮?有什么作用?”在对该问题进行探究时,笔者继续发挥学生的自主性,放手让学生设计实验、收集数据、分析总结、得出结论。再如,在苏教版科学教材小学五年级《光的反射》的教学中,笔者采取寓学于玩的方式,给学生设计了几组游戏性质的活动:①用小镜子把阳光照到背光的墙上;②阳光“接力打靶”游戏;③玩镜子;④制作潜望镜。在游戏活动中,学生感知体验了“光的反射”,并在亲手制作中理解了“光的反射原理”。整堂课以学生的自主探究活动为主,笔者几乎完全放手,让学生自由快乐地活动,自我探究理解光的反射定律。小学科学教学要因人而异,因材施教,教师应基于学生不同的学习特点,根据不同的教学内容,选用适合的探究学习方式,进而提高学生的科学学习实效。当然,在自主型探究学习中,教师也不能完全放手,不能对学生不闻不问,而要为学生创设有价值的探究情境,在情境中提出科学问题,诱发学生的探究欲望。在学生自主探究的过程中,教师还要适当为学生提供学习支架(如为学生提供实验操作器材及“探究活动导单”),让他们的探究有所指向,有所依靠,适当给学生穿针引线,为他们的自主探究保驾护航。

参考文献:

[1]李秀.试论小学科学教学中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J].山西青年,2020(10):166,169.

[2]孙慧芳.小学科学课堂教学的有效提问策略[J].教学与管理(小学版),2021(2):65-67.

作者:陈艳萍 单位:江苏省南通市通州区南山湖小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