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科学高效课堂构建解析

小学科学高效课堂构建解析

摘要:文章首先阐述了小学科学学科核心素养的构成要素,然后提出了核心素养视域下构建小学科学高效课堂的有效路径,包括激发学生兴趣,提高课堂效率;运用创新教学方法,提升教学效果;丰富教学内容,提升课堂教学质量;建立教学评价机制,发挥激励作用。

关键词:核心素养;小学科学;高效课堂

小学科学是对小学阶段学生实施科学启蒙的重要学科之一,对于培养学生的科学素养发挥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因此,在核心素养视域下构建小学科学高效课堂,需要教师在课堂中开展一系列的创新实践活动,这样才能让小学生在积极探索中深化自身的科学思维,才能发挥出小学科学课堂的真正价值。

一、小学科学学科核心素养的构成要素

构成小学科学学科核心素养的要素主要包括科学方法、科学能力、科学态度及科学精神[1]。其中科学方法是实现学生核心素养的重要策略;科学能力是科学素养的综合结合体,其包括思维能力、理解能力、操作能力等;科学态度主要包括善于提出问题,并积极地寻求答案、灵活地应用科学知识进行事物的验证等;科学精神更多的是培养学生积极探索的精神和创新改革的精神。可见,这些核心素养的形成对构建科学高效课堂,提升教学质量、促进学生全面发展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二、核心素养视域下构建小学科学高效课堂的有效路径

(一)激发学生兴趣,提高课堂效率

1.情趣导入,培养学生的科学态度。在自然界中有很多神秘的事物,对于这些神秘的事物,需要学生进行积极的探索和挖掘。但在传统的科学课堂中,由于学习活动的增多,使得很多教师更加注重科学知识的学习,使得学生逐渐丧失了小学科学课的学习兴趣。因此,为了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在新课导入时教师需要开展各项符合小学生特征的教学活动,激发教学情趣,培养学生的科学态度。例如,在学习“地球家园中有什么”这节课时,教师建立科学态度目标,让更多的学生参与教学内容的探讨中,并积极地与其他同学分享、交流。教师先提出谜题:“说它像球不是球,它的身上啥都有”“高山森林处处见,江河湖水向海流”等,引导学生猜测答案,从而引出新课———“我们的地球家园”,然后教师再问学生:“地球上除了动物和植物,还有什么呢?”这时学生进行热烈讨论,纷纷发表自己的见解。学生回答:“阳光和水、空气……”这种游戏化的导入方法,能够有效地培养学生的科学态度,从而让学生在课堂的学习中,懂得地球是我们公共的家园,我们的生活也需要地球提供的各种资源的道理。2.问题指导,在积极的探索中培养学生的科学习惯。问题意识的培养已经成为提高学生科学素养的重要途径,想要构建高效的课堂,则需要教师在教学实践中,运用学生感兴趣的话题进行提问,让学生积极地参与学习中,培养学生良好的科学习惯,使其对客观事物有整体上的科学认知。例如,在学习“蚕卵里孵出的新生命”这节内容时,通过借助网络技术和相关信息等,教师搜索一些关于养蚕的历史和蚕丝制品的应用等,并根据学生的认知特点,教师以衣服原料为认知方向进行提问:“同学们,你们知道蚕丝可以制成衣服吗?”并以图片的形式呈现教学内容,当学生在看到蚕丝与衣服有直接的关系时,很多学生就对蚕丝充满了好奇。在对本节课进行教学时,教师可采用多种方式,给学生创设更加轻松愉快的学习氛围。学生在进行探究的过程中,构建自己的认知结构,并通过科学的探究认知到事物的本质,从而为培养科学习惯和提升课堂效率提供了有效的保障。

(二)运用创新教学方法,提升教学效果

1.小组合作学习。小组合作学习是提升核心素养的重要手段,通过合作实现了生生和师生之间的相互交往和合作,其对于培养学生的科学能力和创新思维等产生了积极的影响。因此,开展小组合作,对构建小学高效课堂至关重要。例如,在学习“水柱从哪里来”这一内容时,为了让学生了解水珠的形成与冰有直接的关系,教师通过分组的形式,让学生进行小组讨论,教师在确定探讨的问题后,让更多的学生参与研究的过程中,并在讨论之后发表自己的想法。教师再对学生的想法进行总结,并运用实验的方法,让学生进行对比实验,即将三只同样的烧杯中一杯放入自来水、一杯什么都不放、一杯加冰等,隔几分钟后观察这三只烧杯是否出现水珠。这时小组成员在观察实验时发现,只有装冰的烧杯中有很多的小水珠,这就证明了小水珠和杯内的冰是有直接的联系的。通过小组合作和实验教学让学生形成了科学的价值观念和科学的思维,有效地提升了小学科学的教学效率和教学质量。2.实践探究方法,在操作中提升自身的科学能力。实践已经成为检验真理的重要依据,而科学作为一门具有实践性的学科,其需要在科学的实验研究中,通过自主思考和观察、分析等让学生获取更多的科学体验,以培养学生的科学意识,并运用科学的眼光去看待周围的事物[2]。例如,在学习“电磁铁”这一内容时,教师通过制作和探究电磁铁等教学实践,让学生认识和了解了更多电磁铁的特性,并以发现铁丁、钉帽、钉身的磁性强弱等,让学生了解电磁铁也可以分为南北极。可见,这种探究方法能够引导学生形成对科学实验的正确认识,并在科学实验中,通过相互之间的探究和参与,提升学生的科学素养,使得学生通过发现问题—提出假设—小组讨论—得出结论等这一科学探究过程,感知和体验科学的奥秘。

(三)丰富教学内容,提升课堂教学质量

1.运用多媒体技术,树立科学的态度和价值观。为了让小学生感受到生命的伟大和魔力,更加关爱动植物等生命,教师可在教学中应用多媒体技术丰富教学内容,使学生树立科学的态度和价值观。例如,在学习“蚕的生命周期”这一内容时,教师可先让学生收集一些关于养蚕等的科学资料,并通过体验养蚕的乐趣,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接着教师可运用多媒体,准备更多关于养蚕蜕皮的图片和资料等,并展示更多其他动物幼体的图片等,让小学生直观感受到生命的奇迹和伟大。2.基于生活,培养学生的创新科学精神。科学知识与生活密切相连,在小学科学课堂中融入更多与生活相关的科学知识,能够使教学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具体来说,在课堂中融入生活中的常识,能够引导学生观察生活现象,并基于生活细节产生更多的疑问,然后引导学生主动探究相关问题,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例如,在学习“物质的变化”这一内容时,为了能够让小学生了解这一变化,在课堂中教师可联系生活,提问学生:“为什么我们吃的白饭在咀嚼的时候,有一种变甜的味道?”点燃学生研究的欲望,使学生通过实验明白米饭中有一种“淀粉”的物质,在咀嚼的过程中发生了变化,从而让学生在探究过程中获取成功的体验,有助于学生创新思维的培养和科学素养的提升。

(四)建立教学评价机制,发挥激励作用

首先,教学评价机制主要是对学生反馈意见的整合,能够让教师更加清晰地了解和掌握学生的学习任务和学习目标,从而全面了解课堂教学的效果。其次,学生之间的互评。学生在相互探讨的过程中,能够选择最适合自己的学习方法,能促进高效课堂的构建。最后,通过家长对科学课程实施所提出的具体看法和见解等能够更好地提升课堂教学效率,提升学生科学素养。

三、结语

核心素养背景下想要构建高效的小学科学课堂,离不开教师的正确引导。因此,小学科学课堂教学中教师要展开一系列的实践活动和具有趣味性的教学活动,进一步培养学生的良好科学习惯,使学生掌握科学的方法和遵循科学的态度和精神,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

参考文献:

[1]倪健花.让“小组合作学习”成为高效课堂的载体[J].学苑教育,2018(5):9.

[2]谢静.核心素养理念下小学科学高效课堂构建策略研究[J].课程教育研究,2019(4):186-187.

作者:熊晓辉 单位:福建省龙岩市教育科学研究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