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科学教学方法选用策略思考

小学科学教学方法选用策略思考

摘要:近年来,我国在积极加强人才培养的过程中,对小学生综合素质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在培养小学生科学素养中,小学科学课程的重要性逐渐突显出来。要想从根本上提升小学科学的教学质量,科学采用教学策略至关重要。鉴于此,本文对小学科学教学方法的特点进行了简要分析,并详细探讨了小学科学教学方法的选用策略,以供参考。

关键词:小学科学;教学方法;选用策略

新课程改革中明确指出,我国在积极进行小学生人才培养的过程中,应注重对小学生包含科学素养在内的综合素质进行全面培养。因此采取有效措施全面提升小学科学教学质量具有重要意义。科学的教学方法,有助于小学生对科学知识产生浓厚的学习兴趣以及深刻的认知,是提升小学人才培养效果的关键。

一、小学科学教学方法的特点

在实际展开小学科学教学的过程中,教师必须从小学生的性格、年龄以及认知规律等特点出发,合理设计教学目标与任务,采取有效措施不断激发学生对科学知识的学习兴趣和积极性,促进小学生的全面成长。小学科学教学方法包含以下特点:第一,参与性。科学的教学方法有助于引导小学生积极主动的参与到科学知识的探索以及同教师和学生的交流活动中来,在整个学习过程中使思维能力和创新能力得到全面培养[1]。在这一过程中,有助于学生扎实的掌握科学知识;第二,过程性。科学的小学科学教学方法能够促使小学生在知识探索过程中逐渐形成良好的探究意识、创新能力以及科学精神,为高效实现小学科学教学目标奠定良好基础;第三,活动性。小学科学知识具有实践性较强的特点。科学的教学方法能够为学生营建一个生动的教学环境,促使小学生对科学知识原理以及应用价值产生更加深刻的认知;第四,开放性。科学知识同人们的日常生活紧密相连。科学的小学科学教学方法能够引导小学生结合生活实际进行新旧科学知识的应用,从而不断完善自身的科学知识结构,促使小学生体会到科学知识的重要性,将小学科学课程的功能全面发挥出来。

二、小学科学教学方法的选用策略

(一)培养学生独立自主的学习能力

科学的教学方法不仅能够帮助小学生对科学知识产生深刻的认知,更重要的是,有助于小学生在长时间学习过程中逐渐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以及独立自主的学习能力,为促进小学生全面发展奠定良好基础。针对小学科学来讲,在培养学生独立自主学习能力的过程中,有助于小学生逐渐树立良好的科学思维。因此,积极加强小学生独立自主学习能力的培养成为小学科学教学方法选用的首要策略[2]。在这一过程中,教师应采取有效措施,吸引小学生的注意力,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引导小学生在学习中学会质疑与思考,自主展开科学知识的探索,在此基础上充分发挥教师的引导职能,为小学生构建完善的科学知识体系提供保障。小学生在自主科学知识学习中,会逐渐感受到科学知识的魅力,从而树立科学知识学习的信心与兴趣。

(二)综合应用多种教学方法

小学生具有活泼好动、好奇心强的特点,要想有效吸引小学生的注意力,引导小学生积极主动参与到科学知识的学习中来,小学科学教师在实际选用教学方法的过程中,就必须注重创新性。在这一过程中,要求小学科学教师结合教学内容与学情,实施教学方法动态化调整。例如,在现场测量温度、观测温度相关知识的教学中,需要对温度变化影响因素进行全面分析,由于教学内容具有一定实践性和可操作性,教师应给予学生自主实验操作的机会,提升课堂教学趣味性;为了挖掘学生的发散性思维,教师还可以引入小组合作教学模式,通过互相帮助的方式高效完成小学科学知识的学习。由此可见,在综合应用试验、小组合作教学等多种模式的背景下,小学生会对知识产生深刻的认知和浓厚的学习兴趣,对于提升小学科学课堂教学质量具有重要意义。

(三)重视科学创新

注重对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是选择小学科学教学方法的关键因素[3]。在引导学生逐渐掌握大量科学知识的基础上,应积极采取吸引的教学模式,引导学生自主展开知识的探索,并鼓励学生大胆提出质疑,并结合不同年龄段的学生有针对性地进行教学模式的调整,为全面培养小学生的创新能力和科学创新意识奠定良好基础。

三、结束语

综上所述,近年来,我国在深入落实新课程改革的背景下,小学科学课程的重要性突显出来,通过科学的小学科学教学,有助于对小学生探索能力、创新意识以及实践能力等进行全面培养。因此,新时期相关教师应对小学科学教学的重要性产生深刻认知,并结合学情,有针对性地选择科学的教学方法,为从根本上提升小学科学教学质量提供保障。

参考文献:

[1]沈庆波.小学科学课堂学生学习目标评价策略:以“杠杆的科学”一课为例[J].科学咨询(教育科研),2018(08):56-57.

[2]邹兰,何善亮.以具身认知理论指导小学科学教学:基于全国小学科学优质课“相貌各异的我们”的分析[J].课程教学研究,2018(08):75-78.

[3]许海建.“冷场”现象的反思:浅谈小学科学课堂中学生表达能力培养[J].读与写(教育教学刊),2018,15(07):188+246.

作者:徐弘昌 单位:江苏省苏州市吴江区庙港实验小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