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科学教学良好学习习惯培养

小学科学教学良好学习习惯培养

摘要:在新课程改革背景下,小学科学这一门课程逐渐向自然靠拢,从而让科学这一学科得到了应有的注重。目前小学阶段,学生正处于学习思维以及学习习惯的养成阶段,因此,想要让学生能够把全部注意力都集中在课堂教学的知识上,就成为了小学科学教育工作者的全新挑战。对此,本文以小学科学为研究对象,简述了在小学科学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希望可以帮助小学科学教育工作者更好的解决这一问题。

关键词:小学科学教学;培养;学生;良好学习习惯;养成

小学生是国家未来的栋梁,由于小学阶段是接受教育的初级阶段,因此,这个阶段对培养学生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有着非常重要的作用。在新课程改革的今天,为了全方位培养学生的综合发展,各类科目相应的被列入了教学的重点。而小学科学教学对培养学生的科学思维以及综合素质的能力上有着非常重要的意义,并且对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的养成有着不可忽略的意义。

一、小学科学教学中培养学生良好学习习惯的重要性

(一)提高学习的效率

学习习惯的优劣取决于学生的学习质量得好坏,因此,小学科学教育工作者必须要在教学的过程中不断完善教学内容,对学生的学习习惯进行有效的培育,帮助学生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有助于提升学生的学习效率,帮助学生建立良好的学习兴趣,激发学生的课堂主动性。让学生能够在活跃的课堂氛围中提升自主学习的能力,强化学生的学习自律性。

(二)提升学生的综合能力

良好的学习习惯的培养有助于提升学生的学习效率,更能推动学生综合能力的养成,推动学生的综合发展。在进行学习习惯养成的过程中,能够帮助学生在学习中发展自身的缺点,并主动的去完善自身的缺点。与此同时,在进行科学教学的过程中,帮助学生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能够推动科学和其他科目的融合,进而综合的提高其他学科的学习效率。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能够在一定程度上培养学生的主动探究能力,让学生可以自主学习,与此同时,推动并往培养学生的综合发展[1]。

二、小学科学教学中培养学生良好学习习惯的策略

(一)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

在进行小学科学教学的过程中,教育工作者必须要完善教学内容,帮助学生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首先,教育工作者要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在授课中,必须让学生对自己发现的事物情况和事实论据,展开摘录,从小学就培育学生认真的学习心态,科学科目中,大部分都是针对于知识以及科学任务的简介,因此,教育工作者可以引导学生,并解析科学探究中,大部分科学家的事迹,让学生在学习中,独立养成细心,持久性长的态度。除此之外,教育工作者要引导学生,让其可以把内容链接在一起,并针对性的去观察,让学生可以独立养成洞察的能力。由于小学生年龄偏小,对事物的认知能力有限,注意力难以长时间集中,因此,教育工作者必须确定观察的目的。让学生可以更加直观的针对目的展开观察。例如:在学习《动物有哪些相同点》内容时,学生要观察的重点是动物的相同处,但是部分学生却把注意力停留在每个动物的身上,这时,教育工作者就要正确引导学生去观察重点,利用图片的动物,让其观察动物的运动,反应,食物等方面去观察动物,让学生有目的去观察[2]。

(二)培养学生自主探究的能力

科学开展的主要目的是为了培养学生的探究式学习能力与想象能力。由于小学生的年龄偏小,对周围事物都有一定的好奇心,因此,对日常生活中的各种情况去主动提问。但是,现实教学中,并没有为学生在养成良好的探究习惯,究其原因,是由于大部分家长和教育工作者在在设计问题后,往往会帮助学生解答问题,从而导致学生养成了懒惰的心理。因此,在进行科学课堂教学的过程中,必须要根据这些现象来做针对性的教学,激励学生可以自主探索科学的现象,并且在探索的过程中养成自主探究的好习惯。让学生可以在做中学。例如:在学习《种子的发芽实验》时,学生由于认知能力有效,仅靠文字无法理解种子如何发芽的过程,因此,教育工作者可以让学生利用合作小学的学习模式,来自主选择种子进行实验,并且独立探索出问题的答案。实验的前提是必须清晰实验的任务,理解实验要解决的问题,并且自主创造实验的成效,设计实验的计划。在此过程中,教育工作者必须让学生动手做实验,在实验中清晰的理解本堂课的内容[3]。

(三)培养学生的质疑能力

在进行小学科学课堂教学时,必须重视培养学生的质疑能力。爱因斯坦曾经说过“提出一个问题,往往比解决一个问题的难度更大”,因此,必须自主提出问题,只有这样,才是符合科学的逻辑,因此,在实际教学中,教育工作者要利用学生的天性特点,创设教学情境,来指引学生质疑问题。例如:在进行《设计制作一个保温杯》教学时,课程开始之前,先准备教学用具,然后教育工作者要利用课前导语引导学生针对于课题内容,产生质疑,究竟哪种杯子是保温杯呢?为学生创设情境,让学生带着问题去进行接下来的学习,这样更能激发学生的认知欲望,从而为学生养成良好的质疑习惯。

(四)培养学生的反思能力

在进行科学探究的过程中,其有时候实验的结果与探究的结论并不符合。当小学生遭到如此现象时,就会认为实验结论毫无意义。还有一部分会产生消极的心理。例如:就以上实验《种子的发芽》实验,其最后的结果是种子没有发芽,和预期想的,设计的很不符合,这很容易让小学生丧失对实验的兴趣,因此,在科学教学中,教育工作者要充分重视小学生的这一心理,要及时的鼓励学生,并正确引导学生分析问题出现的原因,并反思在此过程中,是否哪一个环节出现了问题,以此来获取正确的答案。

三、总结

总而言之,在小学科学教学中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有着不可忽略的作用。因此,必须寻求多元化的教学方法,以此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从而帮助学生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

参考文献

[1]刘如钢.小学英语教学中结合非智力因素培养学生良好学习习惯的实践与研究[J].基础教育外语教学研究,2007,(Z1):87-89.

[2]罗子涵.小学低年级学生良好学习习惯培养的策略研究[D].四川师范大学,2015.

作者:张合意 单位:山东省滨州市邹平县码头镇广田小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