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识教育下新媒体融入英语教学分析

通识教育下新媒体融入英语教学分析

[摘要]新媒体以多角度传输知识、高效率传达信息及丰富的图像表现,提高了学生对英语学习的兴趣。由于网络新媒体的双面性,阻碍了英语教学的实效性发展,如何弱化新媒体的负面影响、强化其优势成为当前英语教学改革的难点。因此,基于通识教育理念下分析新媒体融入英语教学改革的诸多困境,提出完善通识教育管理系统、增强新媒体平台监管等教改方法,推进新媒体有序、创新的融入高校英语教学改革之中,达到促进通识教育、新媒体教学及专业英语教育三者有机融合的效果。

[关键词]通识教育;新媒体;英语教学;改革;创新

通识教育(generaleducation)理念起源于十九世纪的美国博德学院,并于二十世纪成为国外高等教育学府的必修科目。但因我国长期应试教育的发展,通识教育在我国的应用开展并不广泛。2007年教育部《大学英语课程要求》指出,当前高等教育中的英语教学,不仅要具有提高学生英语语言能力的工具性,更需兼具人文性[1]。自此,通识教育才开始广泛、深入应用到大学英语的教学改革之中。顾明远《教育大辞典》指出,通识教育与专业教育有所区别,却并不对立,专业教育重“教”、通识教育重“育”[2],通识教育与专业教育的融合应用,契合我国高校教育工作者“教书育人”的目标,在通识教育理念下探究新媒体融入英语教改具有可行性。

一、文献综述

我国针对通识教育发展的研究在二十世纪八十年代末已经有所开展,陈卫平(1987)针对香港中文大学的通识教育提出内地施行通识教育的必要性,但其并未对当时我国的教育概况进行调研,提出的对内地开展通识教育的启示也不具有实践性。[3]2010年《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中第二部分的发展任务“提高人才培养质量”及第三部分体制改革中“更新人才培养观念”,均指出在高等教育中开展“通识教育”的重要性。[4]自此,针对在大学英语教学中开展通识教育的研究数量逐渐增多、研究层次逐步深化。邵华(2014)从外因(体系制度)及内因(学生自主性)两方面,将通识教育理念应用到高校英语教改中,是通识教育从理念落地到实践的成功范例[5]。李莹(2017)提出在国内高校开发通识课程,再将已经开发的通识课程与大学英语课程相结合的有效措施。这弥补了当前我国高校通识教育的零散性,提高了学生对通识知识的认知,为通识教育融入高校教改打下良好基础[6]。高淑娜和李嵘剑(2017)指出将通识教育理念导入英语教改的必要性,为商务英语、谈判英语等其它大学英语教学下的专业化改革提供借鉴[7]。谢华(2019)基于新媒体传播快、形式广的特点,提出将微视频、微博、微信等融入英语教改中的路径。[8]然而,学者谢华针对新媒体应用在英语教改中的研究虽与通识教育“育人”的目的性相同,但始终缺少通识教育在其中的整体性融入。综上,众多学者通过借鉴国外案例、细化英语专业、应用新媒体教学等措施,推进高校培养思辨型、高素质的英语人才,丰富了大学英语教学改革路径。通识教育在我国的研究依旧处于发展上升阶段,“新媒体”、“通识教育”、“英语教改”是近年学术界研究的热点,将三者结合,在通识教育理念下探究新媒体融入英语教改具有重要意义。

二、新媒体融入高校英语教学改革的主要模式

(一)“微课”教学模式

新媒体的出现,使得高校英语课堂出现了新的教学模式———“微课”。微课即资源容量较少、教学内容较小的教学形式,微课主要通过微视频的形式展现,并且可以在不同新媒体平台(博客、微博、微信)上传播。“微课”教学弥补了传统课堂枯燥呆板、趣味性弱的短板,丰富了英语教学形式,提高了教学成效。首先,微课主题突出,且多以“情境化”模式呈现。例如,“英语流利说”、“百词斩”等新媒体平台上的词汇教学,教师将单词设定到不同的场景之中,并通过两到五分钟的视频进行呈现,知识重点突出便于学生理解吸收,词汇情境丰富便于学生有效记忆。其次,微课“课微不小”、“步微不慢”。微课虽时长短,但能够通过微课进行教授的知识均为重难点;微课虽坚持“小步子原则”,每段微课小视频上仅有一至两个知识点,但因学生对微课教学内容的记忆力深、需复习巩固的时间较少,因此微课累积下来的实际效果远远高于传统教学。最后,微课相比于传统课堂最大的特点就是微课模式下的“翻转教学体系”,除教师外,学生也可制作微课视频,扮演教师角色在课堂上进行“微视频”讲解。学生在制作微课的过程中深化英语知识、提高英语实践能力。2015广东科技师范大学、2019河南大学英语微课大赛,均为鼓励学生自己制作英语微课视频而开设,赛后成果也都应用在英语课堂上,是“微课”教学模式创新应用在高校英语教改中的良好范例。

(二)英语“第二课堂”

“第二课堂”即除教室课堂教学以外的教学活动,第二课堂在大学英语教学中尤为重要,但学生参与第二课堂的积极性不高,教室外的“第二课堂”难以开展。以往的第二课堂以英语讲座、英语比赛、英语沙龙等形式呈现,学生必须亲自参加,第二课堂的开展场所也需有协调和布置的时间,因此,第二课堂的开展频率较低。新媒体的出现丰富了英语“第二课堂”的开展形式,大大提升了第二课堂的开展频率,拉近了师生关系、提高学生之间的英语交流次数。一方面,第二课堂依托微信、QQ等新媒体平台进行,信息传播速度快、路径广。以黄山学院构建英语第二课堂为例,教师通过线上沙龙、线上英语视频会、线上英语问答等模式组织第二课堂,基本保障了每个学生都有机会参与“第二课堂”,解决了部分内向学生在实际生活中参加第二课堂积极性低的问题,促进学生之间的英语交流和学习互动,提升学生在第二课堂的竞争意识,从而提升英语教学成效。另一方面,在第二课堂上,学生依托新媒体平台进行群组学习。学生可实时打卡、互相监督,提高教室外学生学习英语频率,将学习贯彻到生活的方方面面,培养良好的英语学习习惯。

(三)增设线上考核模式

2019年起,大学英语四六级考核难度加大,综合考察能力加强,主要体现在题目更具灵活性、增加口语考察范围、阅读题目所涉及的知识面更为广阔等方面。大学英语考试等级标准发生改变,原来的四级考核CET-4变为NETS-4,六级考核CET-6变为NETS-6。由此,为提高学生英语灵活性,各个高校增设了新媒体平台的线上考核体系。线上口语模拟考试、线上阅读考察等模式,不仅契合当前英语教学改革发展的需要及四六考核标准,更以高效、便捷的实时测试模式,弥补了以往印发试卷、教室集中考核“费事低效”的不足,创新拓展了现代英语考核体系。除此之外,以英语流利说为主的线上APP平台,将人工智能加入英语考核系统中,学生可与AI通过情境导入、实时对话等方式,训练英语口语灵活度,弥补了高校学生口语训练对象缺少的困境。

三、通识教育理念视域下新媒体融入高校英语教改的困境

(一)基础困境:通识教育缺“通识”

通识教育理念下新媒体融入英语教改路径的困境,首先便是通识教育体系的不完善。一方面,基于通识教育在我国的发展时间较短,以通识教育为切入点完善当前高校新媒体英语教改具有阻碍。例如教师在培养学生的“英语批判性思维”,以提高学生对英语阅读的理解力时,首先要培养学生的“批判思维”。为不影响应试教育的主体性,教师以“隐性通识教育”培养学生,通过在“微课”上制作英语辩论类微视频、在微信群组里关于英语政治、法律等具有思辨性语篇,渗透英语的批判性思维。然而,在学生本身缺少通识的情况下,通过新媒体平台以第二语言进行英语通识教育,成效太低、且会出现学生对语篇理解歧义的情况。部分高校建设“通识教育中心”,借鉴英美的显性通识教育体制,利用新媒体直接设置线上通识课程、通识教育公众号等,旨在以通识教育为基准推进推进新媒体融入英语教改的有效性。然而,我国社会、经济发展状况及教育体制与欧美有较大差别,欧美通识教育中的过于直接、显性的“通识理念”无法完全复制在我国教育改革中。由此可见,中国必须走符合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内涵价值的、符合当前我国教育改革过程的通识教育道路。而只有完善通识教育体系和管理方式,新媒体这一创新元素才更全面的应用在高校英语教学之中。

(二)重点困境:虚拟平台的真实效果探究

通识教育旨在培养学生的逻辑思辨能力、想象力、对多元价值观的识别能力等,促进学生多角度、多方面的掌握文化知识,提高人文思想。新媒体融入高校英语教改后,“微课”、“线上第二课堂”的兴起,大大提高了学生的英语背景文化知识及学生的英语词汇量,扩展了学生的英语通识学识。然而,虚拟平台下,学生的英语通识知识的真实性和有效性出现困境。首先,目前新媒体教学在各个高校还处于“新”阶段,新阶段的特点除了打破传统、提高教学趣味性外,也具有管理尚不完善的不足之处。学生在虚拟平台上进行英语沙龙、英语问答等活动时,因不受约束,可能出现代替打卡签到、代替问答甚至使用其他社交平台查找资料等作弊行为。部分学生英语通识的真实性有待商榷。其次,新媒体“第二课堂”的出现,帮助了内向学生的英语交流练习,提高了所有学生的英语交流频率。但过度的线上教学,会使学生出现“网络惰性”,学生习惯于在新媒体平台上交流问题、群组学习,其在实际生活中的英语实践能力有所减弱,通识知识的实践应用能力大大不足,造成了理论与实践脱节的困境。通识教育旨在让目前的教育从以“教”为中心向以“学”为中心转变。新媒体融入高校英语教改虽提高了学生的积极性,但从通识教育的角度来看,学生的“学”是否是真实有效的学、自主自觉的学还有待商榷。基于此,新媒体平台在教学中的应用,还需加强监管,提高虚拟平台下英语文化交流、英语实训考核的真实性和有效性。

(三)负向影响:网络新媒体的双面性

网络是把双刃剑,互联网时代中新媒体平台自身也具有双面性。一方面,“微课”、“第二课堂”的普及,大大提高了学生的手机使用频率,学生在使用网络查找微课创作素材或英语资料的过程,也是拓展自身知识面的过程。学生由简单的英语专业知识发散,接触英语背景文化、英文作品、英美思想等,丰富了英语知识的全面性,契合了通识教育理念中广泛提升学生社会科学素养、人文素养、美学艺术素养的要求。然而,英美作为宗教国家,在英文语篇素材中多出现宗教、政治等敏感信息,许多学生在接收媒体知识时一味地全部接收,不利于自身价值观的建立。因此,学生在新媒体平台上接收信息时需有机筛选、合理把控,对于不良信息应擦亮眼睛、及时辨别。另一方面,通识教育注重培养学生的社会实践能力。在新媒体融入高校英语教改后,学生的微视频制作能力及在新媒体平台上的舆论整合能力大大加强,学生在线上就能够进行英语社会实践。然而,不同于纸质信息时审核的严格性,新媒体平台上约束力低,学生在撰写英语文稿时,出现博眼球的“标题党”、发表的英语语篇描述不实或夸张的情况,有悖于通识教育的育人初衷。

四、通识教育理念下新媒体融入英语教改的创新应用路径

(一)系统落实通识教育体系

2019年6月28日,复旦大学主办的第二届“中国通识教育大会”就根据通识教育的困境,设置了“我们的通识教育,是什么样的通识教育”的主题。会上提出,完善高校内的通识教育,是其余创新元素融入教学改革的基础。[9]基于此,为使新媒体元素有效融入英语教改,各高校可以适当借鉴欧美国家已经较为成熟的通识教育体系,并根据我国当前教育改革的进程做本土化转变。首先,在高校专业教育的框架内加入体系化、规范化的通识教育系统课程。基于目前我国通识课程教材短缺、教师团队缺乏的问题,通识教育课程的开发可以我国优秀传统历史文化为基点进行发散,结合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当与时俱进的思政理论,在增强学生知识面的同时提高学生的政治敏感度、思辨能力,以作为其他学科专业教育的基础。其次,针对在开展通识教育互,如何评估学生通识能力的问题,可借鉴以上海交通大学对通识课程体系评估的三级评审流程为例的诸多优秀评估方案,再根据各个高校的自身发展特点建立符合各个高校自身个性化的通识教育管理系统,加强通识教育教师团队建设,推进创新科学技术、新媒体平台等融入高校英语教学的有序性。

(二)建立“传统+新媒体”结合教育模式

高校的新媒体教学模式无法取代传统教育模式,教师“过度”依赖新媒体教学不利于学生学习的开展。基于通识教育理念下防止培养出“高分低能”学生的情况,以及对学生人格的正向培养要求,高校需正视新媒体的利弊,建立“传统+新媒体”相结合的教育模式,促进传统教育与新媒体教育互补互进。一方面,“重组”教育资源。将英语知识整合重组,对于适用于教室课堂教学的、和适合利用新媒体平台进行教学的知识,分别重组,分类教学、层次递进,造就“传统+新媒体”下“1+1>2”的教学成效。另一方面,针对在新媒体平台上开展英语知识考核真实性较弱的问题,将考核内容也进行重组。对于选择题、阅读理解及听力类题目,多以传统教育方式、课堂考核的形式进行;而英语作文、英语口语等需要发散思维的题目利用新媒体平台线上考核。通过“传统+新媒体”的结合教育模式,英语教学改革实际效果提升,学生对于线上课堂的“网络依赖”削减。

(三)加强新媒体监管,设计自有平台

一方面,英美的通识教育类似“自由教育”,学生可在网络上发表各类自由言论,也可自由浏览各类信息。[10]然而,我国社会主义国家的特性要求了我国大学生在一定范围内的言论自由,以免负面言论过多影响学生的正向价值观。基于此,高校教育工作者需合力加强对新媒体平台的监管,在校内设置“网络防火墙”,避免新媒体平台上的不良信息扩散。英语教师对学生接收的第二语言通识信息进行审核,防范不良信息的侵入。另一方面,网络发展背景下,新媒体平台逐渐增多,良莠不齐、内含不良信息或广告的新媒体平台也多有出现。可借鉴山东政法大学、上海科技大学教育工作者在校内自己设计新媒体平台的模式,各高校可根据自己学校的地域特性,设计校内英语平台。教师根据通识教育理念下的育人思想,在平台上英语文化类信息,或自行翻译本地域的民俗传统文化;学生也可在平台上群组交流进行英语学习。设计自由英语新媒体平台,掌握主动性,保障学生网络空间信息的安全性。通识教育旨在塑造知识面广阔的思辨型人才,学生需敢于质疑、敢于批判、敢于探究、敢于创新。通过建设通识教育体系,打好高校英语教学改革的前提与基础;通过建立“传统+新媒体”结合教育模式、完善新媒体平台监管等措施,弱化新媒体的应用短板,强化新媒体的自有优势,推进高校英语教学改革中“全方位育人”、“全方面渗透”要求,为培养我国高素质、国际化的英语人才助力。

作者:武? 单位:大连财经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