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识教育与高校旅游管理课程的融合

通识教育与高校旅游管理课程的融合

[摘要]国际化人才培养是我国高校旅游管理专业的战略目标之一。旅游管理专业跨文化交流能力的培养主要是依托外语课程、双语课程等通识课来实现,管理类社会科学的人文性决定了其通识教育的属性。通识教育的历史溯源、理念语义和实践分析,从三个维度揭示了通识教育和跨文化交流人才培养之间内在联系的哲学依据。跨文化交流能力要素的构成,揭示了跨文化交流人才培养具有多学科性,以及培养路径的多元化。将通识教育融入《跨文化交流》课程将成为旅游管理学科培养国际化高端人才的新途径。

[关键词]通识教育;跨文化交流;旅游管理专业

通识教育最早起源于古希腊的自由教育(亦称博雅教育),这一概念由古代先贤亚里士多德提出。亚里士多德主张教育最终的目的是理性地发展,提倡推行将身体、德行和智慧得以平衡和谐发展的公共教育,表现在他为其逍遥学派所设立的“百科全书”式的课程,对照我国即为“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理念。而后,西方文艺复兴时期的人文主义教育家发展了自由教育的概念,强调将人文学科作为其中的主要内容,由人文学科所蕴含的丰富人性与对人心灵发展的探索与思考,填补了自由教育理念中感性思维的部分。中国关于通识教育的思想早有溯源,如《论衡》中所言:“博览古今为通人”,古代教育家、思想家所言“融会贯通”、“触类旁通”,所指的便是通识教育中贯彻的知识牵引与联系能力,以掌握不同领域的变化、趋势及规律。不完全等同于古代先贤所提出的通识教育是创造博学多才、全才,现代大学通识教育着重于挖掘个人的思维闪光点,孕育出一个具备完整独立思维、潜质和精神气质的人格,从而追求一种“自我实现”的通透人生[1]。现当代,通识教育广义上是一种教育理念、教育思维,是指非专业性、非职业性、非功利性的,而是关注个人生活、道德、情感和理智共同发展的“人本”教育,是“以唤醒人的主体性为目标的教育”;狭义上,它指高校专门开设的公共课程,来自于人文科学、社会科学和自然科学等学科领域,是区别于专业课的课程,也指通过教学设计将通识教育融入到整个大学的学术活动中去[2]。不论通识教育以何种方式呈现,它所追求的目标都是使得人们的内在与外在世界、物质与精神生活、人文与科学理念达到和谐统一与协同发展。本文就通识教育与高校旅游管理专业《跨文化交流》课程的融合进行多维度的探讨。

一旅游管理专业教师与通识教育的关系

在经济文化全球化趋势的大背景下,人类社会处于不断的变革当中。国家发展与社会建设对于那些储备广博知识、具备战略眼光与跨文化交际能力的跨学科人才需求日益增长[3]。为了应对新时代的号召和挑战,高校应当进一步推进通识教育改革。对于高校旅游管理专业而言,专任教师作为教学的实施主体,应不断强化通识教育的意识,提高通识教育的质量。只有通过不断输出通识教育,带领旅游管理专业的学生辩证地思考,清晰地认识自己认识世界,才能让学生领悟我国文化自信的精髓,培养文化旅游融合的思维,最终将中国文旅产业发展与研究输出到世界范围。旅游管理专任教师增强自身的通识教育能力,不仅需要对通识教育有深入的思考和理解,还要有完整的知识体系架构。相对于专业教育,通识教育对教师整体知识架构的要求更高,需要教师拥有较宽的知识面和应用不同领域知识,分析、解决问题的意识和能力。高校专任教师需要通过多种渠道和方法获得及管理这些知识:定期进行校内外、海内外通识课程观摩学习,从视野开阔的资深教师那里汲取经验;参加跨学科学术研讨交流会,与其他学科的学者多交流探讨,与不同的思维碰撞融合;绘制个人的通识教育思维导图与知识地图,从个人学科专长出发,不断拓宽交叉学课的知识脉络,从而形成具有个人教学特色的通识教育体系。其中,国际旅游管理专业中的《跨文化交流》课程,其母学科有文艺学、社会学、传播学、历史、政治、地理等。现今通识教育课程普遍涉及自然科学、社会科学、人文科学等三大领域,每一领域学科都可以为学生提供诸如世界观、人生观与价值观[4]。例如教师通过绘制通识教育的思维导图,将人文学科、自然学科和社会科学整合,形成“知识树”,通过制定重点理论框架,梳理知识脉络,以实证研究与资料库案例为补充,让学生品尝到源于同一棵“知识树”上结出的果实。

二通识教育与高校旅游管理专业《跨文化交流》课程的契合点

《跨文化交流》课程对旅游学院学生的知识结构、人文素质培养和拓展国际视野具有重要的影响,是通识教育中最为重要的核心课程之一。《跨文化交流》课程作为旅游管理学科课程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将通识教育融入《跨文化交流》课程将取得较好的成果。通识教育与《跨文化交流》课程的契合点在于以下三点。

1教育目标

国内外高校的旅游学院致力于培养具有全球视野、开拓思想和较高能力素养的国际旅游管理人才。因此,在专任教师设计《跨文化交流》课程的教学目标时,应当建立起有效的跨文化教育体系,通过系统教学,帮助学生积极有效地克服多元文化环境中的文化差异,从全球化和人文的角度发现和观察问题、分析和解决问题,从而实现中西方思想融会贯通,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和在国际人才市场的竞争力。

2教学方式

跨文化交流课程要求学生有能力独立地判断、比较和分析两种文化甚至多种文化[5]。因此,改进旅游管理专业普通教育的教学形式,有助于提高跨文化交际课程的教学质量。中国高校旅游管理专业的教育讲究教学相长,通过理论课加实践课,以大班讲课和小组研讨的形式,探索一种以师生间互动和学生间互动为主的教学方法。强调以人为本,以学生为主导,为教师和学生间的互动充分提供机会,促进了教学环境从课堂上延伸到课外和线上,激发了学生独立学习和独立思考的热情。在生产实习实践中,旅游管理专业的学生将课堂学习的理论运用到工作环境中,再将实践后的反思,通过实习任务报告的形式反馈到专业教研组。学生实现了学以致用,同时也有助于学院专业教研组进行教学培养方案的优化,达成了理论与实践相互促进的良性循环。

3课程设计

依据跨文化课程体系的特殊性,结合通识教育的要点,旅游管理专业中的《跨文化交流》课程主要分为三个主要模块:中国传统文化、外国文化和中外文化对比。通过比较中西方的社会文化理论,引导学生理性地进行批判性理解分析,从而有效地“扩大学生的文化视野,并以此反思原有的文化观和本国的传统文化”[6]。同时,跨文化课程不仅包括历史、文化和政治的基本知识,还包括跨国甚至多国视角下的对话、交流、沟通和理解等内容。

三结语

将通识教育融入高校旅游管理专业的《跨文化交流》课程,一方面,有助于提升旅游管理专业的学生对理论知识的联系和发散能力,形成自身系统的知识和理论框架;另一方面,有助于获得学生的学习反馈以及提升旅游管理专任教师的教课效果与质量。通过不断吸收国内外通识课程与旅游管理专业课程融合的经验,逐步打造出具有中国高校旅游学院特色的《跨文化交流》课程。

[参考文献]

[1]常甜,马早明.美国大学通识教育课程实践模式及哲学基础探析[J].清华大学教育研究,2014,(6):85-91.

[2]陈向明.对通识教育有关概念的辨析[J].高等教育研究,2006,(3):64-68.

[3]于志刚.推动大学通识教育课程体系的培育与完善[J].中国高等教育,2016,(11):37-40.

[4]厉梅.通识教育与大学生参与度探析[J].黑龙江教育(高教研究与评估),2019,(6):22-24.

[5]汤苏宁,岳岩峰.通识教育视角下跨文化交际能力培养的路径[J].沈阳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7,(2):133-136.

[6]王宏海.论跨文化语境下的通识教育本土化[J].高校教育管理,2014,(5):87-91.

作者:唐云梅子 单位:桂林理工大学旅游与风景园林学院 广西旅游产业研究院